纪录片《帝陵·汉元帝渭陵》解说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帝陵·汉元帝渭陵》解说词
在省市周陵镇,矗立着一座高大的西汉帝陵,今天,这座陵墓的封土顶部已经塌陷,不复当年的。这座帝陵的主人曾被父亲预言,将会断送汉家社稷,他究竟遇到了怎么样难解的症结,历史永远令人着迷,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座帝陵附近找不到任何陵邑存在过的痕迹。汉高祖邦煞费苦心经营的陵邑制度为什么在一百多年后却被废止了呢?让我们拨开迷雾,还原这座帝陵的本来面目,还原那段纷扰颓唐的历史……
公元前49年,汉宣帝询驾崩,西汉王朝迎来第八位皇帝-奭,早在做太子时,奭便倾心于儒教,如今他终于有机会实践他的政治理想。在奭看来,大汉王朝在儒政的教化下必将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然而,谁会想到,随着汉宣帝一同远去的,竟然是属于整个西汉王朝的黄金时代。
先帝大行,新君即位,奭端坐在未央宫大殿的龙椅上,父亲和母亲的形象长久地在他脑海中回荡。奭是汉宣帝的长子,宣帝少年时流落民间,与许平君结为夫妻,生下奭,八岁时,奭被册立为太子。与雄才大略的父亲不同,奭酷爱儒家经典,他曾向父亲谏言,建议多用儒生,却遭到斥责。汉宣帝对太子说:“汉朝的制度本就是霸道与王道并用,怎么能只用儒教呢?庸俗的儒生,不明时事,又怎能委以重任呢?”(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汉书·元帝纪》)
汉宣帝询所说的霸王道杂之的制度,就是汉武帝时期确立的治国方略,事实证明,这一方略行之有效,此后历代王朝都不同程度地借
鉴了汉家制度,奭不能领会其精髓,反与儒生过从甚密,令询十分忧虑,甚至发出了乱我家者,太子也的感慨与预言。霸王道杂之,代表了自汉武帝以来的,西汉基本国策;霸道,就是用法家手段,匡正国家,约束臣民;而王道,则是以儒家理念,推行德政,教化天下。在武帝、昭帝、宣帝三朝的近百年时间里,以霸道为主、王道为辅的政策行之有效,塑造了汉武盛世和昭宣中兴两段黄金时代。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六经指的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在历史上,武帝时期,并没有真正提出独尊儒术,但儒学的地位确实得到了提高,至宣帝朝,儒家思想已经成为霸道的有效补充和辅助力量,事实上,汉宣帝眼中的儒学,并非一无是处,儒家思想,有着丰富的为政理念,能为国家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其所倡导的大一统观念,更是国家繁荣稳定和久安的基石。可见,汉宣帝看重的,是那胸怀天下心系国家的真正的大儒,于是指定名儒萧望之和周堪担任太子的老师。
萧望之与周堪主要为奭教授经学,经学原本是阐释各家学说要义的学问,汉武帝之后逐渐特指研究儒学经典的学问,因此奭的经学修为在整个汉代帝王中首屈一指。然而汉宣帝担心奭,过于痴迷儒学,将来执政有失偏颇,便在临终前,指定了三位辅政大臣,除了萧望之和周堪,还有一位乐陵候史高。史高是汉宣帝祖母史良娣的侄,深受宣帝信任,手握决策大权,可以平衡儒生势力。然而萧望之和周堪很快引进经学家向以及儒生出身的侍中金敞共参朝政,而史高渐渐被奭所疏远。(四人同心谋议,劝道上以古制,多所欲匡正《汉书·萧望之传》)
奭登基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了儒学治国的时代。儒家学说认为,
只要臣民能以君主作为道德楷模就可以实现天下大治的理想,然而君主的德行靠什么区约束和监督呢?只能寄希望于对君主的教育来达到王道政治的理想。奭继位当年,孔子的第十三世玄孔霸上疏,请求祭祀孔子,奭下诏以皇帝的名义奉祀孔子,赐爵孔霸关侯,赠食邑800户,封褒成君。后来,孔霸去世,奭着素服吊祭,赐给秘器钱帛,以列候之礼安葬,谥号烈君。此举,象征着奭向天下表明自己一心向儒的决心,朝廷上下,弥漫着浓郁的儒风,上至公卿王爵,下至州牧郡守,都以经学为本,代代相传,乃至成为家业。
而对封建帝王至关重要的帝陵,也被烙上了儒学的烙印,最为显著的一点就是,奭的渭陵,是汉朝第一个废置陵邑的帝陵,这与践行儒政有何关系呢?渭陵是汉元帝奭与其皇后王氏的合葬陵园,陵区面积约4平方公里,以探明的陵园有4座,建筑遗址6处,丛葬坑26座,陪葬墓80余座。汉元帝陵园,位于渭陵陵园西南部,呈正方形,边长415米,覆斗形封土,位于陵园正中,底边长168米,顶边长40米,高约29米;墓葬形制为四出墓道的亚字形,其中东墓道最长,勘探的长度26米,宽7至17米,深15至26米;帝陵陵园发现丛葬坑8座,均分布于墓道与门阙中轴线两侧,其中封土东侧北侧各有两座,封土南侧三座,西侧一座,丛葬坑为竖穴坑道形式,坑长5至71米,大多宽约5米,距地表深约15米,坑体深3至7米,坑包含物为板灰、红烧土、木炭、漆皮等。
与前几代帝陵相比,渭陵随葬器物并不丰富,陵园的格局也显得略小。考古学家在渭陵及其陵园周围反复探查,都没有发现任何陵邑的痕迹。从邦的长陵开始,西汉帝陵一直设有陵邑,兼具维护中央集权和防御北方威胁的双重任务,也是汉朝攘外、安的国本,奭何以敢
于取消陵邑呢?
公元前40年,即位八年的奭筹建自己的寿陵,同时发布了一道诏令,大意是说:
根据儒家经典《诗经》的精神,迁移人口充实陵邑的制度,使东部地区虚耗费用,百姓破图离家,非长久之计,因此渭陵不设陵邑,以便天下臣民安土乐业。
(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顷者有司缘臣子之义,奏徙郡国民以奉园陵,令百姓远弃先祖坟墓,破业失产,亲戚别离,人怀思慕之心,家有不安之意。是以东垂被虚耗之害,关中有无聊之民,非久长之策也。《诗》不云乎?‘民亦劳止,迄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今所为初陵者,勿置县邑,使天下咸安土乐业,亡有动摇之心。布告天下,令明知之。《汉书·元帝纪》)这道诏书获得了儒生们的一致认可,然而,仅仅因为《诗经》中的几句诗文,奭就敢于改变沿袭了一百多年的皇家丧葬制度吗?事实上,奭甚至在儒臣的建议下,下诏罢弃在各郡国为高、文、武三帝设置的宗庙,拉开了西汉后期宗庙礼制改革的序幕。然而,事情绝非这样简单,陵邑是长安城周边的繁华富庶地区,迁徙而来的人,往往能够获得更好的生活水平,而且陵邑之中多名流,人人往往以家住陵邑为豪。那么,奭废置陵邑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无论是迁徙人口充实陵邑,还是在各地郡国的帝王宗庙举行祭祀,都是耗资巨大的活动,在西汉前期和中期,国家有足够的财力来支持这样的活动。然而,到了奭时期,汉朝开始显露疲态,传统诸侯国也渐趋衰弱,代之而起的是通过土地兼并产生的豪强地主。这些的新兴的地方豪强,有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