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的内涵,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专业化”的内涵,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又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煤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教师专业化”这一概念把教学工作视为一种专门职业,把教师视为一个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要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里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过硬的境界。
一、目前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素质的现状
我国的特殊教育起步较晚,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还相对落后,长时间没有正规的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的机构。在我国特殊教育教师数量尚不能满足需求时,特教教师队伍中难免有一部分人不合格、不称职,教师专业素质比较差。特教教师的合格学历起点偏低,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只占一小部分。
另一方面,由于特师生就业体制等方面的问题,许多特师毕业生到特殊教育机构就业比较困难;还由于社会上对特教的支持不够,人们对特教的了解不够,致使特师毕业生不愿意从事本专业的工作。种种原因导致许多专业人员流失。特教的专业人才不愿从事特教,大量非特教专业出身的教师从事特殊教育(有很多从普校转到特教的老师,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特教。培训,甚至有些是在普校干不了的),这是影响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总体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
特殊教育的发展和普及是衡量一个国家普及义务教育是否充分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素质的一把重要标尺。但是在中国近几十年来,普通教育质量也尚待提高,人们对特教的认识存在严重的偏颇,认为普通教育都没搞好,哪有精力去搞什么特殊教育!投入到特殊教育中的经费极不充足,特殊教育学校很难发展,特教老师不能安心投入到工作中,更没有多余的钱搞特教师资的专业化培训。所以在普通教育快速发展的时候,特殊教育远远赶不上,重要原因之一还在于特教师资不能发展,特教教师的专业化学习和进修得不到保障,特教力量难以保存。
总之,我国特教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
二、特教教师专业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培养“专业化”教师的模式存在问题
目前多数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仍然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出来的。虽然我国也已经有了中、高等特殊教育,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特殊教育的专业培养模式比较封闭,在观念、体系、目标、规格、管理等方面存在很多矛盾。原有特殊师范教育在课程设置和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仍沿用以前的模式,
培养模式的滞后已经严重制约着特师培养目标的实现,所以导致专业水平不高、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联系不紧密,缺乏实践技能。
(二)提升“专业化”水平的途径存在弊端
1、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和专业进修有困难
教师的继续教育被视为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特教教师能够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数量和机会很少,远远不能满足他们专业学习的需要;因而特教教师的继续教育现在还是比较滞后的。
2、职前、入职与职后教育相脱节
我国特殊教教师资的职前教育主要由师范院、校实施;职后教育主要由各种形式、层次的短期师资培训班等完成,但数量微乎其微!制约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另外,由于我国特殊教育教师力量不足,许多担任教学工作的教师之前根本没有经过特殊教育的专业学习和培训,在入职期间,只能靠点滴摸索,没有理论知识的引导,走了很多弯路;之后更少有机会接受继续教育,或者即使有了机会,却由于本身没有理论功底一时难以接受和消化培训期间所学的知识,难以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和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与理论相结合。
三、提高特教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途径
目前所倡导的“教师专业化”主要针对普通学校的教师,“教师专业化”的要求也多指向普教的老师。而在特殊教育领域里,还没有对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标准作明确的规定。参考国外已有的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内容,再结合我国特殊教育和特殊教育教师的现状和特点,笔者认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途径:
(一)加强特教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建设
1、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习紧密结合
教师专业发展无论是其职前培养还是在职培训时期,都应当是在教育实践中进行,与学校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与身边的教学,与有巨大个体差异的特殊儿童的身心变化联系在一起,运用已学到的理论作为指导实践的工具,以实践巩固理论并将其内化。
2、促进两个“一体化”理念的深入
一是大、中、小学教师一体化,大学从事特殊教育理论研究的教授、教师和特殊学校教师以及随班就读教师结成伙伴,平等交流与对话,面向特殊学校教育和教师的各种问题与困惑一起探索、合作建构,提升基层特教教师的专业水平。二是职前、入职和职后教育一体化,这是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的另一重要途径和保障。
3、加强特教教师的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理论
4、努力加强制度建设
特殊教育专业机构要有一套完善有效的制度才能提高专业自治,例如《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管理制度、教师评价制度等等。特殊教育教师在这样的制度下才能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等方面有所发展。
(二)改革和完善特教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机制
1、培养机制
目前,国内对特教教师的培养机制非常落后,应多借鉴国外的培养和培训特教师资的良好做法。
2、培训机制
加强特殊学校“校本培训”。我国特殊教育的条件仍较落后,加之盲、聋、弱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各有截然不同之处,因此教材、课程等方面国家不能统一规划制定,这就需要积极开展“校本培训”,研发“校本课程”。
3、教师评价机制
与教师教学生涯伴随始终的教师评价对特教教师极为重要。若教师教学观念更新了、教学实践能力提高了,她们急需被肯定和相当程度的重视。以使她们坚定信心,一直努力下去。
(三)鼓励特教教师成为会反思的实践者和研究型的新型教师
一方面是理论工作者以一种实践的姿态自觉进入特殊学校,和特教教师一起在教育实践中研究教育理论;另一方面是行动研究,越来越多特教教师开始自觉地进行科研,从不太成熟到熟练地科研,增强了专业自主的意识和专业自主权。
(四)建立和实行特殊教育专业资格证书制度
国家教育“十五规划”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特殊教育学校的非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专任教师进行一次比较系统的特殊教育专业培训;要加大普通学校特教班和随班就读教师培训的工作力度,使大多数任课教师能够接受比较正规的短期培训,掌握基本的特殊教育教学方法。教育部将制定特殊教育教师资格条件。它能相当大程度上保证特教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准,还能显示出特殊教育工作不同于一般教育工作。因为具有特殊教育教育专业资格证书的教师不仅能够胜任特殊教育工作,还能胜任普通教育;相反,只具有普通教育资格证书的教师是不能担任特教工作的。这体现出特殊教育教师需要更多更全面地的专业知识,更扎实的专业技能和更深厚的专业态度。这种制度对以往特教教师素质较低的状况会带来冲击,打破旧有观念中认为在普校教不好的老师就到特教中去,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