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019高考地理试题含解析——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容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正文内容下拉开始>>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容量[课时跟踪检测]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人口之比。读我国东部某省(市)2006~2014年人口增长率变动图,回答1~2题。
1.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总数( )
A.持续上升B.持续下降
C.先增后减D.先减后增
2.推断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城镇房价增长快B.经济水平持续下降
C.产业升级和转移D.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解析:1.C 2.C 第1题,一个区域人口总数的变化受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共同影响,如果两者之和为正值,人口总数增加,反之减少。分析图中信息可知,2012年以前,该省(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之和为正值,说明人口总数增加,2012年以后,该省(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之和为负值,说明人口总数减少。第2题,该省(市)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早年因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快,吸引内地省份劳动力,人口机械增长较快,近年因产业升级和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人口机械增长率下降以至为负增长。
(2018·福州质检)下图示意俄罗斯远东四地区1990~2010年人口变化状况。读图完成3~4题。
3.1990~2010年期间,下列地区中人口净迁出人数最多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4.人口数量变化对远东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
A.交通压力增大B.环境人口容量变小
C.促进资源开发D.劳动力数量减少
解析:3.A 4.D 第3题,①地人口自然增长人数为正数,而总增长人数为负数,对比其他三地可知,该地人口净迁出人数最多。第4题,图中显示远东四个地区人口大量外迁,则劳动力数量会减少。远东地区本来就地广人稀,人口数量减少不利于资源开发。
2016年10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报告指出,2015年年末,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达2.47亿人,占总人口的18%,相当于每六个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预计到2020年我国仍有2亿以上的流动人口。读图回答5~6题。
5.关于现阶段我国流动人口呈现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规模大,以“90后”为主
B.流动时间短,季节性返乡规模大
C.北京、上海吸纳跨省流入人口的趋势进一步增强
D.以个体流动为主,家庭化流动未成趋势
6.阻碍流动人口子女随迁的条件是( )
A.城市教育水平较高B.城市教育费用较高
C.城市生活条件较好D.户籍地居住条件较差
解析:5.C 6.B 第5题,由图可知,劳动年龄流动人口平均年龄约33岁,可推断流动人口不以“90后”为主,所以A选项错误;读图可知,流动人口6~15岁子女随同父母
流动的比例为62.5%,说明以家庭化流动为主,故季节性返乡规模小,所以B、D选项错误;图中显示,特大城市人口聚集态势加强,跨省流入人口东部地区所占比例为90.5%,由此可以看出,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吸纳跨省流入人口的趋势进一步增强。第6题,城市教育水平较高、生活条件较好,有利于人口流动;户籍地较差的居住条件会增加子女随迁的概率;但城市教育费用较高,会阻碍流动人口子女随迁。
(2018·湖南湘中名校联考)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数量从2012年开始下降,至2015年累计减少1 300万人,2015年,随着越来越多外出务工者的回流,我国首次出现了流动人口减少的现象。据此完成7~8题。
7.造成我国流动人口减少的直接原因是( )
A.外出务工时间过长
B.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降低
C.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
D.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
8.劳动年龄人口与流动人口“双降”,对我国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劳动密集型企业回流
B.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
C.加快经济的增长速度
D.促进第一产业发展
解析:7.D 8.B 第7题,我国流动人口之所以减少,是因为外出务工收益甚微,即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故回流至农村的乡镇企业。所以D正确。第8题,由于劳动力和外出务工人员减少,我国“民工荒”状况将进一步加剧,短期之内会使经济增长速度趋缓,但侧面则会加速企业的升级转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下图是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情况,图中箭头的含义分别是:①亚洲人口迁往美国,②美国人口迁往亚洲,③国内人口由东北部迁往南部“阳光地带”,④国内人口由其他地区迁往东北部。读图完成9~11题。
9.以谋求就业和提高经济收入为主要目的的人口迁移是( )
A.①④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若图中反映的人口迁移现象造成美国人口机械增长率呈正增长态势,则以下数量关
系式表达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②
C.③<④ D.③>④
11.图中国内人口迁移对美国人口造成的影响是( )
A.南部地区就业压力加大B.东北部地区养老负担加重
C.南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加快D.东北部地区人才流失严重
解析:9.A 10.B 11.C 第9题,美国经济发达,国外人口迁往美国可以提高经济收入;美国人口迁往东北部工业区也是为了谋求就业和提高经济收入。第10题,国内人口迁移对本国人口数量的变化没有影响,美国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值,说明美国迁入人口数量大于迁出人口数量。第11题,迁往南部的老年人口比重较大,会使这些地区的老龄化加快。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2.(2018·扬州模拟)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6分)
材料一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如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材料二下表为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单位:%)。
2005年2010年
东北地区 6.95 6.20
北部沿海11.97 13.22
大西北地区 3.13 4.13
黄河中游地区7.98 11.14
大西南地区10.98 13.53
长江中下游地区9.71 11.01
东部沿海地区20.58 19.85
南部沿海地区28.70 20.91
(1)
(2)据材料二,分析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哪些影响?(10分)
(3)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________,原因主要有哪些?(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