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作业 抗日战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国
近
代
史
纲
要
姓名:韩天阳
学号:U201616821
班级:广告学1601班
“抗日战争”课堂教学内容评价与设计
课堂内容
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授课一直是比较复杂的一个模块。在这一章节中涉及到多个力量主体的博弈。在这一现象的背后又具有深刻而又复杂的政治经济因素以及众多历史遗留问题。另外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又必须要将中国的抗战以国际的视野来看待,深刻认识中国抗战在世界历史中的意义。在那个混乱的时代需要英雄来拯救,抗日战争时期是个群星闪耀的时期,英雄需要铭记。
授课内容回顾
教师在这节课中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历史知识以及极为独到的见解。是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几节课之一。
●授课过程中老师详细的介绍了国共两党共同合作的历史动因。(军阀,国民
党,共产党,日本,欧美力量的博弈)
●正面战场以及敌后战场的抗争以及其历史意义的评价。
●国际战场上的中国军队,以及中国战场上的外国友人。
●战争中中国与西方各国的利益妥协以及战时的友好同盟。
教学评价
关于内容
对于抗日战争这个比较大的课题来讲一节课的时间确实太少了。老师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带来这么大的信息量我还是挺佩服的。可能是由于时间原因老师只能将这些内容带给我们。
(一)
我认为在这节课中,一些关于正面战场以及敌后战场的一些战争的详细经过可以简略。关于这些内容我们已经在中学课本以及电影电视剧中有了大概的了解,所以不再需要过多的陈述。
就我而言如果涉及这些内容的话我会考虑这些战争中的动因以及某一次战役对于整个战争的影响。进一步的探究我会在当时中国与日本两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基础上进行着重探究。
(二)
中国的抗日战争在整个二战期间,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关注中国抗战在二战中的地位。
我会更详细的讲述中国远征军的作用以及意义。同时强调中国的抗战对于欧洲战场的作用。
外国友人对于中国抗战的支持也会重点强调,比如驼峰航线,美国的飞虎队,其他国家对于中国的经济以及武器装备的援助,抗战最后苏联在东北与日军的战争。
这些都对于强调中国的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意义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于方式
老师在这节课的授课中依旧是比较常规的讲法,PPT,讲义。就我感觉确实有些单调以及陈旧。
关于授课方式的内容我会在下面进行阐释。
关于整堂课的整体脉络
老师的讲课方式我确实挺喜欢的但是每次上课我都会有一个问题就是这节课的整体脉络。整节课听下来总感觉缺少些逻辑性的联系,每节课的内容之间缺少联系,好像是独立的一块一块的内容。当然这中肯定有我的问题,我只是在听讲而没有进行思路的归纳整理。
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在刚上课的时候就先把整节课的框架脉络展示出来让大家有一个准备。
教案设计
授课内容:
中国近代史纲要——抗日战争
课时安排:
4课时(考虑这节课的时间跨度比较大,内容量。信息量比较大)教学任务(目的):
*客观反应历史事实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系统的讲述抗日战争时期国内外政治经济变革的主线。
*讲述历史英雄故事振奋中国民族精神。
*以史为镜,鉴古知今;回忆战争,守望和平。
教学过程
①教师进行课题引入,介绍本节课的主体脉络。
②情景剧展示。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同学的听课兴趣。课题情景剧具体内容会在“教学互动方式”中进行详细的解释。
③教师进行基础的教学任务,讲述知识点。
④关于本节课的一些议题,进行集体讨论并发言。教师可以参与其中获进行提示。
⑤进行课堂总结,布置作业以及任务。
教学重点
※抗日战争前期中日两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国际国内的历史动因。
※社会各界对实现“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诉求的努力。
※国民党正面抗战以及共产党敌后抗战共同组成的持久战争。
※国民党在世界舞台上为中国求得援助的努力以及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建设。
※抗战时期中国大后方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以及对于前线抗战的贡献。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中国力量。【中国远征军(原因,经过,意义,评价)中国对于日军的牵制作用(表现,意义,假设分析)】
※外国友人对中国抗战的支持(驼峰航线,飞虎队,苏美对中国抗战的支持)
※战争期间典型人物分析。(蒋介石,毛泽东,汪精卫,彭德怀,张学良,张自忠,英美俄三国领袖,裕仁天皇)
※抗战时期的国共摩擦冲突。
※抗战时期中国的汉奸产生的分析(以讨论形式进行)
※抗战胜利的原因分析(尽量补充中学课本上没有提到过的)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战争后期中日两国的国情状况分析。【重点】
※战后两国面临的问题以及世界格局的重铸。
课后作业
观看一部抗日题材的电影并给出自己的感悟以及理解。或者就本
节课中出现的人物或者事件进行评析。
互动环节
抗日战争时期多个力量主体活动在整个中国世界舞台上,其中的代表人物纷纷涌现。乱世英豪如群星般闪耀在历史的夜空中,代表其背后的社会力量纵横捭阖。了解一个英雄人物来了解一个社会力量,多股社会力量的集合就能够较为准确的反应整个社会的历史现状。
所以建议在组织课堂的时候可以进行一个虚构的情景剧的演示。挑选不同的同学,扮演不同的历史角色,以情景剧的形式展现不同人物的思想,以及其政治,经济,社会地位的要求。可以让这些历史人物突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汇聚一堂,创造机会让这些人进行一个激烈的思想言语交锋,但同时又要符合社会历史事实。
关于人物的选择建议能够涵盖主要社会主体力量,并且要包括外国历史人物。除了社会精英阶层之外还应该加上社会基层人员(各个力量的社会基础)以求最大程度上的还原当时的社会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