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2020春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012中位数和众数3
八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20.1.3中位数和众数(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八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20.1.3中位数和众数(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922e49e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d2.png)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2.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
4.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使学生了解中位数和众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培养学生运用列表、画图等方法展示数据,提高学生数据分析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利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中位数和众数的求解方法,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4.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4.培养学生尊重数据、实事求是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大量数据,让学生感受到中位数和众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3.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让学生在评价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2中位数和众数众数(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2中位数和众数众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bf427f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dc.png)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2中位数和众数: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及其应用。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中位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位于中间位置的数,若数据个数为偶数,则中位数为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
2.中位数的性质:中位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更能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中位数和众数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中位数和众数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中位数难点:如数据集{1, 2, 3, 4, 5, 6}的中位数是(3+4)/2=3.5,而非3或4,学生需要理解这种求中位数的方法。
-众数难点:如在数据集{1, 2, 2, 3, 3, 3, 4, 4}中,众数是3,但如果数据集是{1, 2, 3, 4},则没有众数。
-应用难点:如在分析某班级学生的身高数据时,学生需要判断使用中位数还是众数更能反映班级学生的身高特点。
5.课后,我会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他们在课堂上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点。同时,我也会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重点关注了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引导学生们从日常生活实例入手,我希望他们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增强学习兴趣。在讲授过程中,我注意到以下几点:
1.学生对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理解较为顺利,但在具体计算和应用时还存在一定困难。这说明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进一步强化算理讲解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3中位数和众数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3中位数和众数](https://img.taocdn.com/s3/m/11fbdde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1b.png)
合作探究
一家鞋店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了某种女鞋30双,各种尺码鞋的销售量如 表所示. 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为这家鞋店提供进货建议吗?
尺码/cm 22 22.5 23 23.5 24 24.5 25
销售量/双 1
2
5
11
7
3
1
分析:一般来讲,鞋店比较关心哪种尺码的鞋销售量最大,也就是关 心卖出的鞋的尺码组成的一组数据的众数. 一段时间内卖出的30双女鞋的 尺码组成一个样本数据,通过分析样本数据可以找出样本数据的众数. 进 而可以估计这家鞋店销售哪种尺码的鞋最多.
万元 (平均数).因为从样本数据看,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中,平
均数最大. 可以估计,月销售额定为每月20万元是一个较高目标,
大约会有
1 3
的营业员获得奖励.
合作探究
(3)如果想让一半左右的营业员能够达到销售目标,月销售额可以 定为每月18万元(中位数). 因为从样本情况看,月销售额在18万元以 上(含18万元)的有16人,占总人数的一半左右. 可以估计,如果 月销售额定为18万元,将有一半左右的营业员获得奖励.
(3)如果想让一半左右的营业员都能达到销售目标,你认为月销售 额定为多少合适?说明理由.
合作探究
分析:商场服装部统计的每位营业员在某月的销售额组成一个 样本,通过分析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来估计总体的 情况,从而解决问题.
确定一个适当的月销售目标是一个关键问题,如果目标定得太 高,多数营业员完不完成任务,会使营业员失去信心;如果目标 定得太低,不能发挥营业员的潜力.
中位数和众数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众数的概念,掌握众数的作用,会用众数分析实际问题. 2.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3.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各自的特点,能选择适当的量反映数据 的集中趋势.
20.1.2 中位数和众数 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20.1.2 中位数和众数 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c8a92699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7b.png)
平均成绩
众数
得分
77
81
a
80
82
80
b
求被遮盖的两个数据a和b.
【自主解答】见全解全析
12
【举一反三】
1.(2023·金华中考)上周双休日,某班8名同学课外阅读的时间如下(单位:时):
1,4,2,4,3,3,4,5,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A.1时
B.2时
( D)
C.3时
D.4时
2.已知一组数据:7,a,6,5,5,7的众数为7,求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解析】∵一组数据:7,a,6,5,5,7的众数为7,
∴a=7,∴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5,5,6,7,7,7,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6+7)÷2=6.5.
13
【技法点拨】
众数的特征
(1)一组数据的众数一定出现在这组数据中.
(2)一组数据的众数可能不止一个.如1,1,2,3,3,5中众数是1和3.
(2)监督人员从余下的问卷中又随机抽取了1份,与之前的20份合在一起,重新计算后,发现客户
所评分数的平均数大于3.55分,求监督人员抽取的问卷所评分数为几分?与(1)相比,中位数是否
发生变化?
6
8
【举一反三】
1.(奇数位求法)已知两组数据3,2a,5,b与a,4,2b的平均数都是6,若将这两组数据
5
合并为一组数据,则这组新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
2.(偶数位求法)一组数据:1,0,4,5,x,8.若它们的中位数是3,求x的值.
【解析】除x外5个数由小到大排列为0,1,4,5,8,
∵原数据有6个数,且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3;
所以,只有x+4=2×3时才成立,即x=2.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知识点归纳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知识点归纳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20d78d8bd64783e08122ba5.png)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知识点,数据的代表: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知识点详解:1.解统计学的几个根本概念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是统计学中特有的规定,准确把握教材,明确所考杏的对象是解决有关总体、个体、样木、样本容堂问题的关键。
2. 平均数a上下波动时,一般选用简化平均数公式[=;+々,其中a是取接近于这组数据平均数中比拟'整”的数:当所给一组数据中有成夏屡次出现的数据,常选用加权平均数公式。
3. 众数与中位数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用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堂。
平均数的大小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任何一个数的波动都会引起平均数的波动.当一组数据中有个数据太高或太低. 用平均数来描述整体趋势那么不适宜,用中位数或众数那么较适宜•中位数与数据排列有关,个别数据的波动对中位数没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不少数据屡次垂复出现时,可用众数来描述。
4 .极差用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成去最小值所得的差来反映这组数据的变化范围,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差称为极差,极差=最大值一最小值。
5. 方差与标准差用“光平均.再求差,然后平方,最后再平均”得到的结果表示一组数据偏离平均值的情况,这个结果叫方差,计算公式是1s s=n [(xi-x)2+(X2-x)>...t(Xn-x)2].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拉・其值越大,波动越大,也越不稳定或不整齐。
一、选择题1. 一组数据3, 5. 7, m, n的平均数是6,那么m, n的平均数是()A.6B.7C. 7.5D. 152. 小华的数学平时成绩为92分,期中成绩为90分,期末成绒为96分,假设按3: 3: 4的比例计算总评成绩,那么小华的数学总评成绩应为()A. 92B. 93C. 963. 关于•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平均数,定是这组数中的某个数B.中位数一定是这组数中的某个数C.众数一定是这组数中的某个数D.以上说法都不对4. 某小组在一次测试中的成绩为x 86, 92, 84, 92, 85, 85, 86, 94, 92, 83,那么这个小组本次测试成绩的中位数是()A. 85B. 86C. 925. 某人上山的平均速度为35,沿原路下山的平均速度为5km/h,上山用lh,那么此人上下山的平均速度为(〉A. 4 km/hB. 3. 75 km/hC. 3.5 km/hD. 4.5 km/h6. 在校冬季运动会上,有15名选手参加了200成绩各不相同,某选手要想知道自己是否进入决界,只需要了解自己的成绩以及全部成绩的()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以上都可以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42分〉7. 将9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第 __________ 个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8. 如果一组数据4. 6, x. 7的平均数是5.那么x = _________________ ・9. 己知一组数据:5, 3. 6. 5, 8. 6, 4, lh那么它的众数是__________________ .中位数是________ .10. 一组数据12, 16, 11, 17. 13, x的中位数是14,那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____ ,中位数是 _________ ,众数是 _________ ・12. 某小组10个人在一次数学小测试中,有3个人的平均成绩为96,其余7个人的平均成绩为86,那么这个小组的本次测试的平均成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为了了解某立交桥段在四月份过往车辆承载情况,连续id录了6天的车流量(单位:千WH): 3. 2, 3.4, 3, 2. 8. 3.4, 7,那么这个月该桥过往车辆的总数大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辆.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知识点*选用恰当的数据分析数据知识点详解,-:5个根本统计量(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的数学内涵:平均数:把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
八年级数学下册《中位数和众数》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下册《中位数和众数》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0f7407b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f2.png)
6.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1)理解中位数和众数在数据中的作用和意义;
(2)掌握求中位数和众数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3)分析数据特征,运用中位数和众数进行数据描述和分析。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运用讲解法、演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和求法;
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1.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数据,让学生观察并发现数据中的特征,引出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
2.新课:详细讲解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通过实例演示求中位数和众数的方法;
3.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求解,巩固所学知识;
4.应用: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中位数和众数进行数据分析,解决具体问题;
(四)课堂练习,500字
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包括基本概念题、实际应用题等,旨在巩固学生对中位数和众数的理解和应用。在学生完成练习后,我会组织学生互相批改,并进行讲解,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课堂的最后,我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首先,我会让学生回顾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求法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然后,我会强调中位数和众数在描述数据集中趋势方面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最后,我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中位数和众数》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中位数和众数》](https://img.taocdn.com/s3/m/8b5d378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6e.png)
中位数、众数
概念 求法 数据描述
实际应用
八年级下册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一: 由报纸上的一则招聘启事,引发了小明求职的故事. 应聘者小明:你们公司员工月收入到底怎么样呢? 老板:我这里待遇不错,月平均工资是6276元,你在这 里好好干。 应聘者小明:好的,老板我就跟您干了。 第二天,小明上班了几天后,小明了解到这里员工的月 工资中等收入才3400元,大部分员工月工资为3000元,觉得 自己被老板忽悠了,于是找到老板,而老板拿出公司的工资 报表,说绝对没有忽悠他.
(4)你认为哪个数据更具有代表性?
答:3400更具有代表性.
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 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 则称处于中间位置的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 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称中间两 个数据的平均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对应训练】
某班有5个学习小组,每组的人数分别为6,10,
解:(1)先将样本数据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24 129 136 140 145 146 148 154 158 165 175 180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处于中间的两个数 146,148 的平均数,即 146 + 148 = 147
2 因此样本数据的中位数是147.
(2)根据(1)中得到的样本数据的中位数,可以估 计,在这次马拉松比赛中,大约有一半选手的 成绩快于147min,有一半选手的成绩慢于 147min,这名选手的成绩是142min,快于中 位数147min,可以推测他的成绩比一半以上选 手的成绩好.
4,5,4,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B ).
A.4
B.5
C.6
D.10
月收 入/元 45000 18000 10000 5500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应用【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应用【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4ef8e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0a.png)
(2)甲的平均成绩:
7050% 50 30% 80 20%=6( 6 分)
乙的平均成绩:
9050% 7530% 4520%=76.( 5 分)
丙的平均成绩:
5050% 60 30% 85 20%=6( 0 分)
故录取乙.
6.某地某个月中午12时的气温(单位:℃)如下:
22 31 25 13 18 23 13 28 30 22
质量/kg 1.0
1.2
1.5
1.8
2
频数 112
226
323
241
98
质量/kg 1.0
1.2
1.5
1.8
2
频数 112
226
323
241
98
(1)出售时这些鸡的平均质量是多少(结果保留小 数点后一位)? 1.5kg
(2)质量在哪个值的鸡最多? 1.5kg (3)中间的质量是多少? 1.5kg
8.下图是交警在一个路口统计的某个时段来往 车辆的车速情况.
22.35mm
4.在一次青年歌手演唱比赛中,评分办法采 用10位评委现场打分,每位选手的最后得 分为去掉最低、最高分后的平均数.已知 10位评委给某位歌手的打分是: 9.5 9.5 9.3 9.8 9.4 8.8 9.6 9.5 9.2 9.6 求这位歌手的最后得分.
9.45分
5.某商场招聘员工一名,现有甲、乙、丙三人 竞聘.通过计算机、语言和商品知识三项测 试,他们各自成绩(百分制)如下表所示.
知识成绩分别占50%,30%,20%计算三名应试者
的平均成绩.从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解: (1)甲的平均成绩:70 2 50 3 80 5 =6(9 分)
235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集中趋势第二节《中位数和众数》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集中趋势第二节《中位数和众数》](https://img.taocdn.com/s3/m/1c3a15f4e2bd960591c677aa.png)
M
30%
连接中考
某校女子排球队12名队员的年龄分布如下表所示:
年龄(岁) 13
14
15
16
人数(人) 1
2
5
4
则该校女子排球队12名队员年龄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C ) A.13,14 B.14,15 C.15,15 D.15,14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1.学校团委组织“阳光助残”捐款活动,九年一班学生捐款情
20人 18人
8人 4人
课堂检测
6.下面两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 (1)5,6,2,3,2; (2)5,6,2,4,3,5.
提示:确定中位数要先排序、看奇偶,再计算. 解:(1) 中位数是3; (2)中位数是4.5.
课堂检测
能力提升题
为了了解开展“孝敬父母,从家务事做起”活动的实施情况,某
校抽取八年级某班50名学生,调查他们一周做家务所用时间,得
x 450001180001100001 55003 5000 6 34001 30001110001 6276 111 3 6 1111
平均数远远大于绝大多数人(22人)的实际月工资, 绝大多数人“被平均”,所以不合适.
探究新知
该公司员工的中等收入水平大概是多少元?你是怎样确定的?
月收
巩固练习
一组数据18,22,15,13,x,7,它的中位数是16,则x的值 是_____1_7_. 解析:这组数据有6个,中位数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因为 7<13<15<16<18<22,所以中间两个数必须是15,x,故 (15+x)÷2=16,即x=17.
探究新知 知识点 2 众数
下表是某公司员工月收入的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第26讲_中位数和众数 讲义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第26讲_中位数和众数 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52981b33bb4cf7ec4bfed0a6.png)
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26讲:中位数和众数一:知识点讲解知识点一:中位数➢定义: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意义:中位数是刻画一组数据“中等水平”的一个代表,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唯一的➢求法:1.把数据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排列2.确定这组数据的个数3.当数据是奇数个时,取最中间的一个数作为中位数;当数据是偶数个时,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作为中位数例1:求数据2、3、14、16、7、8、10、11、13的中位数例2: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种零件的个数是15、17、14、10、15、19、17、16、14、12。
求这一天10名工人生产零件的中位数。
知识点二:众数➢定义: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意义:众数是刻画一组数据“大多数水平”的重要代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众数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求法:众数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而不是出现次数,若一组数据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数据出现的次数并列最多,则这些数据都是众数,故众数可能不止一个。
例3:一组数据2、3、x、5、7的平均数是4,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知识点三: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综合➢平均数✧优点:平均数能充分利用各数据提供的信息,在实际生活中常用样本的平均数估计总体的平均数。
✧缺点:在计算平均数时,所有的数据都参与运算,所以它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中位数✧优点:中位数不受个别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一般用中位数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
✧缺点:不能充分地利用各数据的信息。
➢众数✧优点:众数考察的是各数据所出现的频数,其大小只与部分数据相关,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众数往往更能反映问题。
✧缺点:当各数据重复出现的次数大致相等时,它往往就没有什么特别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2中位数和众数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2中位数和众数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dacdfa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c.png)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他们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及其求法,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小组讨论:教师给出讨论话题,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4.课堂练习:教师给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及时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2.个别辅导:对计算能力不足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提高计算能力。
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练习成绩来评估教学效果。根据评估结果,我将进行以下反思和改进措施:
1.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讲解,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2.调整教学方法和练习设计,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2.同伴评价:鼓励学生互相评价,给出中位数和众数求解过程中的建议和意见。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针对学生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
(五)作业布置
我的课后作业布置情况如下:
1.作业内容:布置一道求中位数和众数的课后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作业目的:通过作业的完成,检验学生对中位数和众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2.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求一组给定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020年春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20.1.2 中位数和众数(第2课时)导学案
![2020年春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20.1.2 中位数和众数(第2课时)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65c91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d.png)
2020年春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20.1.2 中位数和众数(第2课时)导学案一、复习在上一课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计算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使用折线图和柱状图来表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数据的分析,重点是中位数和众数。
二、学习目标1.理解中位数的概念,并学会计算中位数;2.理解众数的概念,并学会找出众数;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中位数和众数进行分析。
三、中位数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如果一组数据的个数为奇数,那么中位数就是这组数据排序后的中间值;如果一组数据的个数为偶数,那么中位数就是这组数据排序后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
例如,对于数据集{1,3,5,7,9},其中共有5个数据,中位数为5。
而对于数据集{2,3,6,8},其中共有4个数据,中位数为(3+6)/2=4.5。
四、众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一个数据集可能有一个或多个众数,也可能没有众数。
例如,对于数据集{2,3,3,4,5,6,6,6,7},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字是6,因此6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如果没有任何数字出现的次数超过其他数字,那么这组数据就没有众数。
五、中位数和众数的应用中位数和众数在实际问题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计算中位数,我们可以找到一组数据的中间值,从而更好地了解这组数据的整体情况。
例如,某班级的学生考试成绩为{80,85,90,95,100},其中的中位数是90,说明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集中在90分左右。
众数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从而了解这个数据集的主要特征。
例如,一个销售商想要知道他们最畅销的产品是什么,他们可以通过找出销售量最高的产品来确定众数。
六、练习1.计算以下数据集的中位数:–{2,4,6,8}–{10,20,30,40,50}–{18,24,36,42,55,69}2.找出以下数据集的众数:–{4,2,8,6,4,9,11,4,2,15}–{10,20,30,30,40,50}–{18,24,24,18,55,69,69}七、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计算中位数和找出众数。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应用》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应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f6eee94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d.png)
课堂检测
4.某餐厅共有10名员工,所有员工工资的情况如下表:
人员 经理 厨师 厨师 会计 服务 服务 勤杂
甲乙
员甲 员乙 工
人数 1 1 1 1 1 3 2
工资额 20000 7000 4000 2500 2200 1800 1200
请解答下列问题:(1)餐厅所有员工的平均工资是多少? (2)所有员工工资的中位数是多少? 解:(1)平均工资为4350元. (2)工资的中位数为2000元.
你认为谁的数学 成绩最好呢?
分析:小华成绩的众数是_9_8___,中位数是_9_5___,平均数是_8_9_._4_;
小明成绩的众数是_6_2___,中位数是__9_8__,平均数是_8_4_._2_;小丽
成绩的众数是__9_9__,中位数是__8_5__,平均数是__7_7__.
因为他们之中,小华的平均数最大,小明的中位数最大,小丽
探究新知
请说说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这三个统计量的各自特点. 平均数计算要用到所有的数据,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动都会 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它能够充分利用所有的数据信息,但 它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
众数是当一组数据中某一数据重复出现较多时,人们往往关 心的一个量,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是它的一个优势,缺点 是当众数有多个且众数的频数相对较小时可靠性小,局限性大.
(2)为了提高大多数工人的积极性,管理者准备实行“每天定
额生产,超产有奖”的措施.如果你是管理者,从平均数、中位
数、众数的角度进行分析,你将如何确定这个“定额”?
链接中考
解:(1)x =(9×1+10×1+11×6+12×4+13×2+15×2+16×2
+19×1+20×1)÷20=13(个);
2020年春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20.1.2中位数和众数(第1课时)导学案设计
![2020年春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20.1.2中位数和众数(第1课时)导学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146544269dc5022abea00ab.png)
中位数和众数第 1 课时中位数和众数学目1.通学认识中位数和众数的含,能正确确立出一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2.理解中位数的观点,感知其代表数据的意,提升解决能力。
要点点要点:理解中位数与众数所代表数据的意。
点:可否正确描绘出详细中位数和众数的意。
安排1前准件自主学【作】:1.已知一个本: 11、11、 11、6、6、6、2、2、2、2,本均匀数2. 600 ≤x<1000 的中; 1800≤ x< 2200 的中3. 在求 n 个数的算均匀数,假如x1出 f 1次, x2出 f 2次,⋯, x k出 f k次(里 f 1+f 2+⋯+f k=n)那么 n 个数的算均匀数=,也叫做x1,x2,⋯,x k k 个数的加平均数,此中 f 1,f 2,⋯ ,f k分叫做 x1,x2,⋯ ,x k的。
4.中位数和众数(新知)(1)将一数据依据假如数据的个数是奇数,数;假如数据的个数是偶数,.数.. 的序摆列,称数据的中位..称数据的中位..(2)中位数是一个代表,利用它剖析数据可得一些信息,例如,在一组互不相等的数据中,小于和大于它们的中位数的数据各占.(3)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称为合作研究商讨 1.在一次男子马拉松竞赛中,抽得12 名选手的成绩(单位:分)如下:136 140 129 180 124 154 146 145 158 175 165 148(1)样本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2)一名选手的成绩为142 分,他的成绩怎样?概括:1.怎样确立一组数据的中位数?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2.求中位数时必定要注意.(均匀数、中位数都是反应一组数据集中趋向的统计量,但当某些数据与均匀数误差太大时,最好采用中位数来表达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练一练:1. -1,3,5, 8,9 的中位数是;2.14, 10,11, 15,14,17 的中位数是3.一次英语口语测试中,10 名学生的得分以下: 90, 50,80,70, 80,70,90,80, 90,80。
八年级数学中位数和众数
![八年级数学中位数和众数](https://img.taocdn.com/s3/m/a27b665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a.png)
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可以相 互补充,全面地揭示数据的分 布情况。
05
实例分析
中位数实例分析
题目
某班有50名学生,在一次数学考试中 的成绩分别为60,65,70,75,80, 85,90,95,100,则这组数据的中 位数为多少?
分析
首先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序,然后 找到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字。由于数据 量为奇数(50名学生),中位数即为 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字。
八年级数学中位数和 众数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中位数的定义与计算 • 众数的定义与计算 • 中位数与众数的比较 • 实例分析 • 总结与回顾
01
引言
主题简介
中位数和众数是在统计学中常用的两个概念,用于描述一组数据的中心趋势和集中 趋势。
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值,而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 的数值。
学习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及其应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解决实际 问题。
学习目标
掌握中位数和众数的 定义和计算方法。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 用中位数和众数的知 识,进行数据分析和 处理。
理解中位数和众数在 描述数据分布中的作 用。
02
中位数的定义与计
算
中位数的定义
01
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排在中间位 置的数值。
比较
众数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而平均数反映数据的平均水平。当数据分布较为集中时,众数 与平均数的差距较小;当数据分布较为分散时,众数与平均数的差距较大。
中位数、众数与平均数的综合比较
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都是描 述数据特征的重要统计量,各 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数据 的特性和问题的需求选择合适 的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特征。
人教八年级数学下册- 中位数和众数(附习题)
![人教八年级数学下册- 中位数和众数(附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536732f27284b73f2425074.png)
2. 某校男子足球队的年龄分布如下面条形图 所示.请找出这些队员年龄的平均数、众数、中位 数,并解释它们的意义.
解:由图知13岁2人,14岁6人,15岁8人,16岁 3人,17岁2人,18岁1人,一共22人.
所以足球队员年龄的平均数为:15岁;众 数为:15岁;中位数为:15岁.
它们的含义分别是:校男子足球队员的平 均年龄为15岁;校男子足球队员中年龄为15岁 的队员最多;校男子足球队员的年龄不足15岁 和超过15岁的人数相当.
根据例4中的样本数据,你还有其 他方法评价(2)中这名选手在这次比 赛中的表现吗?
练习
下面的条形图描述了某车间工人日加工 零件数的情况.
请找出这些 工人日加工零件 数的中位数,并 说明这个中位数 的意义.
解:由条形图知这组数据中从小到大排列为:4个3, 5个4,8个5,9个6,6个7,4个8共36个数,则这组数 据的中位数为处在中间两个数6,6的平均数,因此这 些工人日加工零件的中位数为6.
它的意义是:23.5cm的鞋销量最大.因此可以 建议鞋店多进23.5cm的鞋.
练习
1. 下面的扇形图描述了某种运动服的S号,M 号,L号,XL号,XXL号在一家商场的销售情况. 请你为这家商场提出进货建议. 解:由扇形图可以看出,在某种运 动服大小型号组成的一组数据当中, M号最多为30%.因此可以建议这家 商场多进M号的运动服.
2.在一次女子体操比赛中,八名运动员的年
龄(单位:岁)分别为:12、14、12、15、14、14、 16、15,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B )
A.12
B.14
C.15
D.16
综合应用
如图是连续十周测试甲、乙两名运动员体能 训练成绩的折线统计图,教练组规定:体能测试 成绩70分以上(包括70分)为合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八年级
中位数和众数
课标解读与
教材分析【课标要求】
经历探索常见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的过程,感受其实际应用,掌握判断方法。
教学内容分析:
1、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数据的代表。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描述数据时的差异。
3、能灵活应用这三个数据代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
与
技能
1、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数据的代表。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描述数据时的差异。
3、能灵活应用这三个数据代表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
与
方法
经历探索常见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的过程,感受其实际应用,掌握判断方法。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培养数据信息素养,体会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数的实际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之间的差异。
难点灵活运用这三个数据代表解决问题。
媒体教
具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修改栏教学内容师生互动
第一步;理解体验:
1、复习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定义
2、引入课本P146R 的例子
思路点拨:商场统计每位营业员在某月的销售额组成一个样本,从样本数据中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中得到信息估计总体的趋势,达到问题的解决。
由例题中(2)问和(3)问的不同,导致结果的不同,其目的是告诉学生应该根据题目具体要求来灵活运用三个数据代表解决问题。
本例题也客观的反映了数学知识对生活实践的指导有重要的意义,也体现了统计知识与生活实践是紧密联系的。
第二步:总结提升:
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这三个数据代表的异同: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可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主要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
平均数是应用较多的一种量
平均数计算要用到所有的数据,它能够充分利用所有的数据信息,但它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
众数是当一组数据中某一数据重复出现较多时,人们往往关心的一个量,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是它的一个优势,中位数的计算很少也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
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移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可能出现在所给数据中也可能不在所给的数据中,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其趋势.
实际问题中求得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应带上单位. 第三步:随堂练习: 1、在一次环保知识竞赛中,某班50名学生成绩如下表所示: 得分 50 60 70 80 90 100 110 人数 2 3 6 14 15 5 4 分别求出这些学生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2、公园里有甲、乙两群游客正在做团体游戏,两群游客的年龄如下:(单位:岁) 甲群:13、13、14、15、15、15、16、17、17。
乙群:3、4、4、5、5、6、6、54、57。
(1)、甲群游客的平均年龄是 岁,中位数是 岁,众数是 岁,其中能较好反映甲群游客年龄特征的是 。
(2)、乙群游客的平均年龄是 岁,中位数是 岁,众数是 岁。
其中能较好反映乙群游客年龄特
回顾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定义
掌握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这三个数据代表的异同
征的是。
答案:1. 众数90 中位数 85 平均数 84.6
2.(1)15、15、15、众数(2).15、5.5、6、中位数
按要求分别计算出平均
数、众数和中位数
板书
设计
作业
布置
教学
反思
7C学科网,最大最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教学资料详细分类下载!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