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与751型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1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与751型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比较一、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工作原理
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基于物质对光(对光的波长)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不同的物质都有各自的吸收光带,所以,当光色散后的光谱通过某一溶液时,其中某些波长的光线就会被溶液吸收。
在一定的波长下,溶液中物质的浓度与光能量减弱的程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即符合比尔定律。
T = I/Io lg(Io/I)=εcb
式中,T为透过率,Io为入射光强度,I为透射光强度,A为消光值(吸光度),ε为吸收系数,b为溶液的光径长度,c为溶液的浓度。
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当入射光、吸收系数和溶液厚度一定时,透光率是根据溶液的浓度而变化的。
721型可见分光光度计是棱镜做分光元件,波长范围小,波长精度较低,微安表读数的最普通的实验室光谱分析仪器。
751型分光光度计属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二、721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与751型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区别
三、751型分光光度计与721型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具体比较
751型分光光度计
751 型分光光度计是一种比较精密的分析仪器,它所提供的波长使用范围为200~1000nm(从紫外区到近红外区)。
火力发电厂中常用它测定锅炉给水或者炉水中所含的微量硅、铜、铁元素,也可用于校验精度较低的仪器。
一、仪器的工作原理
(一)仪器的工作原理
751 型分光光度计是根据相对测量的原理工作的,即先选定某一溶剂(或空气)作为标准溶液,并认为它的透光率为100%,而被测的试样透光率是相对标准溶液而言,实际上就是由出射狭缝射出的单色光分别通过被测试样和标准溶液,这两个能量之比值,就是在一定波长下对于被测试样的透光率。
(二)仪器的方框图
如图9-2-20所示为仪器结构方框图。
二、仪器的组成
751 型分光光度计由光路系统(包括光电转换元件)和电路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一)光路系统
如图9-2-21所示751 型分光光度计的光学系统示意图,如图9-2-22所示光学系统立体图。
1—石英棱镜;2—钨灯;3—凹面镜;4—氢弧灯;5—比色皿;6—红敏光电管;7—紫敏光电管;8—聚光镜;9—平面镜;10—入射、出射狭缝;11—准直镜
(二)电路系统
1、微电流放大器、指零电表、读数电位器
微电流放大器的线路如图9-2-23 所示。
2 、电源
(1)微电流放大器及补偿电源
(2)钨灯稳压电源
钨灯稳压电源是一个具有辅助电源和过载、短路保护的串联调整式稳压电源,输出电压为6V,输出电流为6V。
(3)氢弧灯稳流电源
氢弧灯必须以稳流器作为其电源,该仪器稳流器主要由整流滤波,电流取样、基准电压、比较放大、调整环节及辅助电路组成。
三、仪器的调整
(一)光源的调整
1、钨灯的调整
2、氢弧灯的调整
(二)波长的校正
1、波长粗调
2、用镨钕滤光片校正波长
3、用氢弧灯精确校正波长(波长误差在3nm以内时)
(三)零点和灵敏度检查
751 型分光光度计通电前表针应在刻度线最左端,否则应旋转表头螺丝调准机械零点。
(四)稳定性检验
1、暗电流稳定性检验
2、光电流稳定性检验
(五)倍率误差的检查
(六)透光皿孔的检查
要求比色皿架四个位置的透光率差值不得大于0.2%。
如图9-2-25所示为仪器主机外形图
721型分光光度计
721 型分光光度计是实验室型仪器,用于在可见光谱区范围内(360~680nm)进行定量比色分析。
仪器在410~710nm 之间可以增加消光片或采用有色溶液作被测溶液的陪衬代替空白溶液,以便提高分析灵敏度和提高吸光度读数范围。
一、仪器的结构组成
仪器由光源灯部件、单色光器部件、入射光与出射光调节部件、比色皿、电子放大器、稳压电源等几部分组成。
仪器结构方框图见图9-2-26 所示。
(一)光路系统
721 型分光光度计与751 型分光光度计的光路系统极其相似。
仪器的光路系统如图9-2-27 所示。
(二)电路系统
721 型分光光度计的电路系统如图9-2-28 所示。
它由三部分组成:放大器、放大器稳压电源和钨灯稳压电源。
721 型分光光度计外形如图9-2-29 所示)
四、相同点
基于物质对光(对光的波长)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不同的物质都有各自的吸收光带,所以,当光色散后的光谱通过某一溶液时,其中某些波长的光线就会被溶液吸收。
在一定的波长下,溶液中物质的浓度与光能量减弱的程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即符合比尔定律。
T = I/Io lg(Io/I)=εcb
式中,T为透过率,Io为入射光强度,I为透射光强度,A为消光值(吸光度),ε为吸收系数,b为溶液的光径长度,c为溶液的浓度。
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当入射光、吸收系数和溶液厚度一定时,透光率是根据溶液的浓度而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