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的德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孔子的德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摘要: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又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道德教育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第
一命题。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 ,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 ,尤其是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 ,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德育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借鉴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益的资源,孔子德育思想便是其中之一。
关键词: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现实价值
一.孔子德育思想的基础、规范和主要方法等,对新时期思想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以下仅从三个方面对《论语》中所涉及的德育思想作初浅的分析。
1.德育首位 ,全面发展
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必需重视德育的教育家。他将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放在培养君子的首要位置 ,所谓“君子怀德”(《论语·里仁》) ,即一个人要成为君子 ,首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他认为德育是教育的根本 ,应放在第一位 , 孔子在实践上把“德行、语言、政事、文学”这四科中的“德行”一科放在教育的首位。他教学内容的“六艺” (即礼、乐、射、御、书、数)也是把礼、乐置于教育的首位。孔子教育目标的“孝、悌、忠、信”,实际上也是道德方面的要求。
2.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
孔子德育思想中 ,十分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作用。孔子特别强调了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并矢志不移地实践他的“志于道 ,据于德,依于仁 ,游于艺” ( 《论语·述而》 )的教育主张。他坚持把如何培养人当作学校的根本宗旨 ,把德育作为最重要的教育内容 ,并从“文、行、忠、信”四个方面教育学生 ,这里的“行、忠、信”都属于道德教育的范围。孔子认为 ,要解决社会矛盾 ,就要从社会个体修养入手 ,使个体行为符合道德准则和规范。他认为只要人人都能“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成为道德高尚、品质优良的人,那么人际关系就会和谐 ,社会就会稳定 ,太平盛世的理想社会也就会到来。
3.突出主体 ,注重个性
突出和强调学生主体性的教育观是孔子带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 ,独创了著名的启发诱导原则 ,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 《论语·述而》 )的著名论断中关于“启”、“发”的议论 ,就是我们今天“启发”一词的最早起源。孔子启发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强调德育要重视德育对象的主体性 ,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让他们独立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索 ,教师只是在学生达
到“愤”和“悱”的状态时才从旁边进行点拔。孔子在他长期的德育实践中 ,创立了人性差异的观念 ,以“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 ( 《论语·阳货》 )作为教育实践指南 ,并进而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孔子十分注重观察、研究学生 ,他对学生智能、性格、志趣、心理、特长等个性差异和个性特征作了较系统、全面的考察与论述 ,形成了因材施教的思想。虽然孔子并没有直接提出“因材施教”四字 ,但孔子的教育实践却实实在在地体现了这一思想。他不仅能因人施教 ,还能因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施教 ,这在《论语》中随处可见。
二.在现代的教育中,我们应该借鉴孔子的德育思想,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开展系统活动。学校教育是培育人的事业,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必须在办学的全部过程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充分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继承
儒家把德育作为核心和本质的德育思想,更加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切实把德育置于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做学问先要学会做人”是德育教育的核心任务。教育的宗旨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我国第三次全教会再次强调素质教育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具备做一个合格公民所必需的品德、心理、责任感、精神、观念等。首先,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树立品德高尚的榜样,用高尚人格教育和鼓舞学生,从而实现教育的目标。其次,要从立身、行事和处世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基础性道德,然后根据思想形式形成处事之道。再次,注重学生全方位素质的培养。教育学生学习并实践孔子仁爱、礼义、忠恕、明智、诚信的修身内涵,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最后,理论结合实际,把孔子的仁爱和诚信等思想应用于实践之中,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培养主体意识,建构一体化的德育体系。打好学生思想基础的下一个主要环节就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所谓自我教育,是在教育者指导下,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心,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而向自己设定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德育教育通过不断的启发和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把个体道德的行为上升为社会道德的行为,把个人内在心理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有机结合,把教育者传达的教育内容“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思想、情感和意志,并“外化”为道德行为。首先,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培养恒心与毅力,接受严格的意志锻炼,从而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为自我修养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其次,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并客观评价自己,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是提高自我教育的起点和必要条件。最后,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德育体系。以校教育为主渠道,建立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横向联系,依靠各方面的力量形成一个互相作用、不断协调、目标一致的互动的综合德育系统。总之,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客观上要求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工作网络。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在教育方式和内容上各具特色,相互补充。因此,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体系是取得教育合力,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M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122.
[2] 朱熹. 孟子集注:卷五[M ].
[3] 孝经·开宗明义章[M ].
[4] 礼记[M ].
[5] 周礼·地官司徒[M ].
[6] 论语·为政[M ].
[7] 孔子家语·王言解[M ].
[8] 孟子·离娄上[M ].
[9] 吕氏春秋·不二[M ].
[10 ] 郭沫若. 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M ] / / 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二卷[M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 91.
[11 ] 孙培青,李国钧. 中国教育思想史:第一卷[M ].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39.
[12 ] 孙培青. 中国教育史[M ].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