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城方言论文关于方言的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黎城方言论文关于方言的论文

黎城话中知系声母的上古音遗存

摘要:中古汉语的知庄章三组声母包括知组的知、徹、澄,庄组的庄、初、崇、生,章组的章、昌、船、书、禅,共十二个声母,我们也把庄组叫作照二,章组叫作照三。本文根据黎城话知庄章三组声母中一些特殊词的读音试着推断出一些上古音理论,尤其是根据各家的理论加上黎城话和上党片各片方言的读音情况,初步论证了“照二归精”和“照三归端”两个上古音理论的正确性。

关键词:方言黎城话声母知庄章上古音

黎城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市东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介于北纬36°23′~36°53′和东经113°15′~113°35′之间。东临河北省涉县,南接平顺县、潞城市,西连商垣县、武乡县,北界晋中市左权县。黎城话属于上党片的潞安小片。

同一个音类中的词语内部发展演变基本是同步的,但有的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和同一音类中的大部分词语的演变速度不同步,或者朝不同的方向演变,这样就会造成同一音类词语中出现例外词。古知组声母在黎城话中也有此种情况,个别词由于人们长期口头使用而保留了上古音。例如,黎城话中把用木棍等物在窟窿里戳或者用手戳人叫,“用棍儿在鸡窝里圪圪,鸡就跑出来了。”乔全生先生考证的本字应该是“椓”。《说文》:“椓,击也,椎击物也。”“椓”在今天的黎城话

中是知母字,上古是端母字,这个字保留了上古音,符合“古无舌上音”。

在黎城话中,庄组读音与精组读音完全一致。黄侃提出上古“照二归精”,但各家意见不同。王力先生(1985)认为从连绵字来看,“萧瑟”“萧疏”“潇洒”等,可以证明精庄两系相通。黄淬伯(1998)根据唐代僧人慧琳的《一切经音义》中所使用的反切上字考证出唐代关中方言音系中庄组与精组不分。按照《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晋方言中有56个方言点精组与庄组的读音相同,同时也类化了一部分章组字,有的点知组字也有一部分受到类化。李珍华、周长揖考证《广韵》庄组字,得出结论是“庄精组互谐的比重比庄组跟其他声组互谐的比重大得多,大抵是7比3。”王临惠先生(2003)认为“《切韵》音系里精组在一、三、四等,庄组在二等,这种互补分布可以说明上古精组与庄组只是韵母‘等’的不同。今方言中精庄一致不是庄组与精组的晚期合并,而是对上古音的继承。”结合前人所述,可以推测出黎城话中庄组与精组合流应该是对上古音的继承。

值得一提的是,黎城话中的个别章组字读为端母,这也许是“照三归端”较好的佐证。黎城话中把“头”都叫做,乔全生先生认为这是“首”的上古音的分音词,并且从音变规律上进一步作了解释。《说文》:“首,头也。”“首”是审母开口三等字,是审三归端的上古音遗存。黎城话把模子里铸铁水做一个模型,叫,实际本字应该是“铸模”,“铸”为章母合口三等字,

而黎城话中声母为,这是章三归端的上古音遗存。这两个例子是已经被证明的。另外还有一例,黎城话的近指代词“这儿,这里”,用]和表示,长治话声母也是,上党片还有很多地方都存在这样的情况。一般认为这里的本字应该是“这”字,然而,查找字书后发现,《玉篇·辵部》:“这,迎也。”《汉字源流字典》指出,“这”本是“適”的俗体,后借用为“迎接”,唐代开始又借用为“者”,表指示,相当于“此”,还可以表示“这时”,另外还有助词作用。“这”有指示作用,是用来作定语的,字典上举例:“牟尼这日发慈言”。也就是说,“这”并没有“这儿,这里”的意思,那么“这儿,这里”最原始的本字应该是什么呢?上古指示代词表近指的有两个词与这个意思相同,一个是“是”,一个是“之”,都可以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左传·齐桓公伐楚》:“爾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问。”《左传·隐公元年》:“请君,使居之。”《礼记·中庸》:“草木生之,禽兽居之。”这里的“是”和“之”都表处所,是近指代词。《说文》:“是,直也。承旨切。”禅母上声字。《说文》:“之,出也。止而切。”章母平声字。而黎城话的近指代词和都是平声字。由此可以推测,这里的本字应该是“之”,声母是,是章三归端的佐证。可见,钱大昕的“古人多舌音”也许是正确的。

参考文献:

[1][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2008.

[2][宋]陈彭年.广韵(张氏泽存堂本)[M].中国书店,1982年影印.

[3]何九盈.上古音[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4]侯精一,温端政.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M].太原:山西高校联

合出版社,1993.

[5]王力.汉语语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6]杨耐思.中原音韵音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7]乔全生.晋方言语音史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

[8]黎城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6.

[9]王临惠.晋南方言知庄章组声母研究[J].语文研究,20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