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片《水韵江苏》、《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语言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性的麻辣与理性的儒雅

——宣传片《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水韵江苏》语言分析

传媒学院09硕士研究生:张青荣

【摘要】《成都》以一个外地人在成都的感受为线索,呈感性、激情的叙事风格,如同夜间的咖啡,浓烈、深沉而变幻,多采用用主观拍摄视角进行仰角、侧位拍摄,多运用特写镜头、摇曳的近景与中景镜头、广角变形的全景镜头与劲爆而突兀的转场;《江苏》以水为全片连接纽带,侧重理性、平静的叙事风格,如同午后的绿茶,清爽、自然、淡雅而通透,多采用用俯角、平角、散点透视与正位拍摄,多用航拍的大远景、平稳的全景与中景、细腻的近景与少量特写,运用多种方式智慧而艺术地转场。但“金无足赤”,两部片子也存在些许遗憾之处。

【关键词】艺术风格;视听语言表达;感性激情;理性平静

在视听语言课程中,老师让我们同时观摩了两部宣传片:《水韵江苏》和《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看完这两部短片,感受颇多,感触也颇多。四川、江苏,在我生命中占据最重要分量的地方——一个是生我、养我的故乡,一个是我正为之挥洒青春与汗水的热土,两个地方都让我为之骄傲与自豪,两部宣传片的同时放映似乎与我有着某种天然的缘分与巧合。于是乎,热血沸腾,毅然决定对两部片子同时进行学习赏析。

(一)、艺术风格分析:

一、艺术视角;

现有很多宣传片,较为突出从商业角度宣传本地特色,为的是吸引商业投资发展地区经济,以及吸引国内外游客发展城市旅游业。而宣传片《水韵江苏》(以下简称《江苏》)和《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以下简称《成都》),给人的总体印象不仅仅是地方宣传片,更是有着较高艺术性的形象艺术片。它们在介绍当地文化经济特色基础上能更多地给人视听的愉悦与精神上的享受,让更多的外宾和不了解成都或江苏的人,通过短片能感受到一个真实而人性、人文的成都或江苏形象。

《成都》,导演在艺术视角切入方式上,改变了单纯的“橱窗式”展示,以一个外地人在成都的感受为线索,以线性时间结构为主导,采用故事叙事的方式层层深入,逐步推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江苏宣传片则处理得更巧,以江苏得天独厚的广袤水域为连接纽带,以时空交错结构为主导,采用线性叙事的方式将江苏省的整体风貌逐一展示给观众,让人观片如同观文、品诗,给人心旷神怡之感。

二、艺术叙事风格;

两部片子不仅艺术切入视角不一样,风格上也迥然不同。虽然它们的画面、音效、场景设计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它们在叙事风格、所持感性与理性角度不一样,最后所传达的主题内涵也不一样。《成都》多呈现感性、激情的叙事风格,在体现主体的精神的基础上,侧重于亲情、乡情、友情、激情的传递,突出一个“情”字,并借此表现四川人特有的麻辣味与豪放性格。短片主要以成都的自然、人文景观、人们的生活为题材,将自然、人文、传统和现代特色融于一炉,突出成都是一座现代与传统完美融合、生活氛围浓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是一座富有激情与创新精神的城市,是一座生活环境滋润又舒适的城市,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其中浓郁的色彩、劲爆感的转场、拉长变形的镜头、快速变幻的节奏等影像元素充分展示出感性语言的强力介入。

《江苏》侧重理性、平静的叙事风格,全片按照一定逻辑先后顺序,富有条理、系统地展示江苏的地理与历史特点、文化特色、经济、交通、信息与科技产业、人民生活、自然与生态等方方面面,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全面、立体的江苏形象,并运用含蓄、委婉的叙事手法让观者享受到诗一般

的意境,充分体现出江苏人含蓄、理性的审美特点,进而隐喻性地展现出江苏人的儒雅与智慧。片中系统整体的结构安排、优雅的浅蓝色调、自然而又富有艺术特色的转场、宏大而平稳的镜头、舒缓的节奏,无一不表述出理性思维的运用。

表面看来,《成都》与《江苏》仿佛都运用了相似的视觉符号,但却因其风格的差异而导致视听感受的不一致。如两部片中都有“荷叶滴露”、“茶叶在茶杯中转动”的画面,《成都》倾向于表现荷叶滴露的激情,选取雨点敲击荷叶并飞溅出无数水花的欢欣场景;《江苏》倾向于表现荷叶滴露的雅韵,选取蒙蒙小雨细细地飘落荷叶,而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意境。《成都》为表现沏茶的豪放,采用侧俯的拍摄角度,并安排一长的茶壶嘴参茶使得茶叶充分旋转;《江苏》为表现茶叶流动的韵味,采用正俯的拍摄角度让观众看着茶叶在杯中慢慢飘荡。

《江苏》,如同午后的一杯绿茶,清爽、自然、淡雅而通透;《成都》,如同夜间的一杯咖啡,浓烈、深沉而变幻。虽然在成都片中也出现了大量苍翠的风景、清幽欲滴的绿色,但她们归于浓妆系列的苍翠与清幽,不同于《江苏》的儒雅、平和与恬淡。

(二)、视听语言特色分析:

《成都》与《江苏》因其艺术风格的迥异,在视听语言上也呈现出各自斑斓的色彩,比如在角度与构图、景别与运动、转场、光线与色彩、运动镜头、文字配乐、节奏处理、画面剪辑、虚实处理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以下重点从“角度与构图”、“景别与运动、转场”两方面进行分析:一、角度与构图特色分析;

角度是决定影视画面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往往能决定画面的性质。

1、《成都》多采用用主观拍摄视角进行仰角、侧位拍摄。将摄影机置于外地旅游者视点上,着力于

塑造动感、夸张的构图。

1)、为追求感性、激情的视觉效果,影片多用仰角拍摄。仰角拍摄的主体其高度感和成像面积都被夸张,易让观众对被摄体形象产生高大、强壮的感觉,并让运动的物体更富动感,从而让该片艺术风格鲜明地呈现出来,并体现出麻辣、豪放、活力、现代的人文主题,如仰角而变形的街道行人、川戏变脸、建筑背景等等;

2)、侧位拍摄因摄像机相对主体角度的倾斜,使得画面形成了很多倾斜线条,如倾斜的建筑、柱子、行人等,更进一步增强了视觉上的动感。

2、《江苏》多采用用俯角、平角、散点透视与正位拍摄。

1)、俯角的画面,能体现出主体对象的广阔性,呈现宏观的表述意义,具有智者或高人俯瞰天下的胸怀,如正俯角度下的地球、鸟瞰的城市、小区、田野,全景航拍的大海、中山陵等等。

正因为此,该片全面、规模地展现出了江苏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同时折射出江苏人高瞻远瞩、睿智的个性优势;

2)、平拍镜头,在视觉上趋于客观平淡,追求从容、淡定的内在意义,因而这种角度拍摄的画面易展示江苏人平静、从容的性格特点。平角度的画面还容易使观众产生认同感、亲切感,能让人仿佛置真正身于江南水乡的美景中,细细品味它诗一般的意境;

3)、散点透视的运用主意体现在片头:水墨般的江南风景,与随波荡漾的“水韵江苏”文字交相辉映,共同形成一幅独特的山水画;

4)、正位拍摄,因摄像机基本正对主体拍摄,画面中易产生庄重、肃穆的氛围,这也与江苏悠久的历史、儒雅的文化特色一脉相承。

二、景别与运动、转场特色分析;

1、《成都》多运用特写镜头(如:街道行人、川戏变脸、放风筝小姑娘、熊猫手帕等等)、摇曳的

近景与中景镜头(如:模拟外地男主角走动拍摄效果)、广角变形的全景镜头(如变形的成都车站、体育馆、大桥、街道等),并多采用劲爆而突兀的转场效果(如平静的都江堰与喧闹的夜间蹦迪青年的劲爆转场),以此表现一种宣泄与释放,进一步展现该片感性、激情的叙事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