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结构静载及现场荷载试验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结构静载及现场荷载试验作业指导书第一节试验准备试验准备工作是指导整个试验工作的基础,因而试验准备的内容应尽可能地细致和全面,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试验的失败,比如先对试件作初步的理论计算和必要分析,这样就可以有目的地设置观测点,选取相匹配的设备和仪表,以及确定加载程序等。
一、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准备工作首先要把握信息,这就要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充分了解本项试验的任务和要求,明确目的,使规划试验时心中有数,以便确定试验的性质和规模,试验的形式、数量和种类,正确地进行试验设计。
二、试验大纲的制定试验大纲是在取得了调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使试验有条不紊地进行,取得预期效果而制订的纲领性文件,内容一般包括:1.概述简要介绍调查研究的情况,提出试验的依据及试验的目的意义与要求等。
必要时,还应有理论分析和计算。
2.试件的设计及制作要求包括设计依据及理论分析和计算,试件的规格和数量,制作施工图及对原材料,施工工艺的要求等。
3.试件安装与就位包括就位的形式(正位、卧位和反位)、支承装置、边界条件模拟、保证侧向稳定的措施和安装就位的方法及机具等。
4.加载方法与设备包括荷载种类和数量,加载设备装置,荷载图式及加载制度等。
5.量测方法和内容主要说明观测项目、测点布置和量测仪表的选择、标定、安装方法及编号图、量测顺序规定和补偿仪表的设置等。
6.辅助试验结构试验往往要做一些辅助试验,如材料性质试验和某些探索性小试件和小模型、节点试验等。
本项应列出试验内容,阐明试验目的、要求、试验种类、试验个数、试验尺寸、制作要求和试验方法等。
7.安全措施包括人身和设备、仪表等方面的安全防护措施。
8.试验进度计划。
9.试验组织管理一个试验,特别是大型试验,参加试验人数多,牵涉面广,必须严密组织,加强管理。
包括技术档案资料、原始记录管理、人员组织和分工、任务落实、工作检查、指挥调度以及必要的交底和培训工作。
10.附件包括所需器材、仪表、设备及经费清单,观测记录表格,加载设备、量测仪表和标定结果报告和其他必要文件、规定等。
静荷载试验指导书

静荷载试验指导书1、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桥梁及构件的桥梁承载能力鉴定和检验结构的真实工作状况。
2、仪具及材料。
2.1东华3815静态应变测试系统,系统量程±20000με,分辨率1με;电阻应变片,应变片阻值应为120Ω。
2.2 BDI桥梁检测系统。
2.3 千分表。
2.4百分表、机电百分表2.5 发电机2.6 钢直尺、钢卷尺2.7光电式挠度仪3、静荷载试验的主要内容3.1以检验桥梁承载能力的鉴定试验,应至少观测以下内容:3.1.1结构的最大挠度和扭转变位3.1.2结构控制截面最大应力3.1.3活动支座和结构连结部分的变位3.1.4受试验荷载影响的所有支点的沉降、墩台的位移和转角3.1.5桁架结构支点附近杆件及其他细长受压杆件的稳定性3.1.6裂缝的出现和扩展情况。
3.2如果荷载试验具有检验结构真实工作状况的目的,可增加以下内容3.2.1沿桥长的挠度分布曲线3.2.2结构构件的实际应变分布3.2.3支点附近结构斜截面的主拉应力3.3.4梁的横隔板及其影响区的应力3.3.5控制控制截面的挠度和应力的纵向和横向影响线3.3.6行车道板跨中和支点截面的挠度或应变影响线4、试验准备4.1进行试验结构的考察4.2制定试验方案,:4.2.1试验方案内容1)试验要求:目的、类型、项目和依据的标准2)试验结构的技术资料:原有的设计、计算与施工的基本资料,结构现状和必要的理论验算。
3)加载方案:最大荷重、加载设备和加载图式4)观测方案:观测内容、测点布置、量测方法与仪器,要求达到的精度5)试验程序:加、卸载程序与观测程序,试验终止条件6)试验筹备工作:材料和仪器设备数量、费用、进度时间表和试验日期,试验记录格式7)试验人员的组织和分工8)安全措施4.2.2主要桥型的内力控制截面1)简支梁主要:跨中挠度和截面应力(或应变),支点截面转角和支点沉降附加:跨径四分点的挠度,支点斜截面应力2)连续梁主要:跨中挠度,跨径和截面应力(或应变),支点截面转角和支点沉降附加:跨径1/4处的挠度和截面应力(或应变),支点斜截面应力3悬臂梁主要:悬臂端挠度,固端根部或支点截面的应力和转角,墩顶的变位,T型刚构墩身控制截面的应力附加:悬臂跨中挠度,牛腿部分局部应力4)拱桥主要:跨中、跨径1/4和3/8截面的挠度和应力,拱脚截面的应力,墩台顶的变位和转角。
制梁场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

制梁场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箱梁静载试验操作的要求及有关注意事项。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箱梁静载试验操作。
2编制依据有砟轨道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整孔箱梁(双线、单箱单室)--通桥(2009)2229-Ⅰ、Ⅱ《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静载弯曲抗裂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TB/T2092-2003)《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3作业规程及要求一、简支梁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静载弯曲抗裂性检验1、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进行试生产时。
2、生产条件有较大变动时。
3、出现影响结构承载能力的缺陷时。
4、交库技术资料不全、或对资料发生怀疑时。
5 、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每批60孔或连续三个月(三个月产量不足60孔时)。
6、发放生产许可证或产品质量认证检验时,进行静载抗裂试验。
二、试验所需设备、仪器及要求1 、静载试验应在稳定的试验台座上进行。
2 、试验所用的静载试验架、千斤顶、油泵、标准压力表等加力和计量设备,•其工作能力必须控制在1.5~2.5倍最大试验荷载之间。
3、静载试验架的加载间距、千斤顶、油泵、压力表使用数量须根据梁的跨度和设计文件由计算确定。
加载计算按部颁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静载弯曲抗裂试验方法和评定标准》(TB/T2092-2003)进行。
4、压力表精度应不低于0.4级,且为防震型,最小刻度值应不大于0.2MPa,最小表盘直径应不小于150mm,其表盘最大读数应为试验时最大油压的2~2.5倍。
5 、挠度测量采用大量程百分表,其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05mm。
6 、检查梁体裂缝采用不低于10倍,直径不少于50mm的普通放大镜,裂缝出现后,量测裂缝宽度用电子裂缝观察仪进行观测,读数精度为0.01mm。
7 、静载试验采用与设计一致的盆式橡胶支座,梁两端支座高差不大于10mm,同一支座两侧,高差不大于2mm。
表1试验所需设备、仪器三、简支梁静载试验时间简支梁静载试验时间,应在梁体混凝土承受全部预应力后不少于30天后进行,困难特别困难时不得少于20天,以使试验时外加荷载在跨中最下层预应力筋中所产生的最大应力不超过弹性极限。
单桩竖向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

1单桩竖向静载试验实施细则1.试验目的1.1 确定极限承载力和单桩承载力特征值;1.2 判定抗压竖向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1.3 实测桩身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对研究性试验)。
2.试验范围混凝土预制桩、各种混凝土钻孔灌注桩、钢桩3.试验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
4.工作程序4.1仪器设备4.1.1 RS-JYB/C静载试验设备4.1.2 超高压油泵和油压千斤顶及与二者相连的高压油管4.1.3 荷载和沉降量测仪表:柱式力传感器或压力变送器量测荷载;百分表、调频式位移传感器量测沉降。
荷载和沉降量测仪表均应经过计量标定。
4.2试验的准备工作4.2.1 收集资料,了解试桩场地工程地质情况,试桩的基本情况(如桩长、桩径、砼强度等级、施工日期、施工工艺等),以及桩的预估极限承载力值。
4.2.2 在充分征求设计人员及建设单位对试桩的试验要求和进度要求后,制定出比较详细的试验方案(包括锚桩布置,桩头处理、加载装置等)。
4.2.2.1 试验加载装置的选择:试桩所承受的荷载一般由油压千斤顶施加。
加载及反力装置可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取下列三种形式之一4.2.2.1.1 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图1):锚桩数量、锚桩长度和横梁尺寸均应按1.2~1.4倍预估试桩破坏荷载进行设计,锚桩按抗拔桩的有关规定计算确定。
采用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数量不得少于 4 根,并应对试验过程锚桩上拔量进行检测。
4.2.2.1.2 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压重量不得少于预估试桩破坏荷载的1.2倍压重应在试验开始前一次加上,并均匀稳固放置于平台上。
图1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装置示意4.2.2.1.3 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当试桩最大加载重量超过锚桩的抗拔能力时,可在横梁上放置或悬挂一定重物,由锚桩和重物共同承受千斤顶加载反力。
4.2.2.2 荷载与沉降的量测仪表:荷载可用压力传感器测定。
静载检测现场安全作业指导书

静载检测现场安全作业指导书现场安全作业指导书1、安全措施(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2)、二米以上的高处、悬空作业,无安全设施的必须系好安全带,扣好保险钩.(3)、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可靠有效的安全措施和防护装置,方能开动使用。
(4)、不懂电气和机械的人员严禁使用和玩弄机电设备。
(5)、吊装区域非操作人员严禁入内,吊装机械必须完好,扒杆垂直下准站台人。
(6)、起重吊装时起重变幅应平稳,严禁猛起猛落避杆。
(7)、钢梁吊装时,密切注意其平衡状态并应及时同锚筋焊接固定,钢梁安装未稳定,人员不得进入其下部操作。
(8)、起重机行驶时注意地坪耐力,预防车轮或支墩塌陷。
行驶时严禁人员在底盘底盘走台上站立或蹲坐以及堆放物件。
(9)、静载试验或吊装时,先对液压系统进行试运转,检查整机各部位全部正常后,再进行安全操作。
(10)、主次梁支墩应堆放平稳、牢固。
(11)、锚筋与次梁钢筋焊接必须牢固。
(12)、注意用电安全,电线不准随地乱拖乱拉,电源线应架空。
(13)、支架及主梁下部支墩必须平稳、牢固,支墩底部地基地耐力必须满足荷载要求。
(14)、堆士必须平稳,并符合要求。
现场荷载增加必须有专业技术人员交底指挥,不得由普工随意操作,严格控制及时观察托架的稳定性,以防倾翻。
(15)、土堆放应平整、均匀、无倾斜,四周设警戒线,无关人员禁止在四周走动。
(16)、爬蹬检测架前,先检查检测架是否稳定安全,在上面检测操作也要小心注意。
安放检测仪器要稳妥,吊装用具必须符合安全要求。
(17)、试验现场所接电源必须符合临时架设电源线路的要求,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18)、检测人员出门要注意安全防范。
2、安全保证措施(1)、人的安全:检测人员进场前,进行安全培训。
让每一位检测人员都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工作思想,进入施工现场遵守安全规定,配戴安全防护工具。
现场试验中应设立安全警示,非试验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2)、设备的安全:设备主要包含检测设备及其配套设备、交通设备等,设备的安全是测试工作的基础,确保运输过程设备的安全,确保检查设备能够在现场正常运行。
单桩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

单桩静载荷试验1、目的:确保保桩静载检测工作质量,为设计和施工验收提供可靠依据。
2、引用标准:《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2.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3、检测仪器的配备:JYC试验仪、油泵、千斤顶、钢梁、预掉件、位移传感器、油压传感器等。
4、环境要求:周围无振动,温度5~350C,相对湿度小于90%。
一、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1.1适用于检测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
1.2当埋没有测量桩身应力、应变、桩底反力的传感器或位移杆时,可测定桩的分层侧阻力和端阻力或桩身截面的位移量。
1.3检测程序1.3.1设备仪器及其安装1.3.1.1试验加载宜采用油压千斤顶。
当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应并联同步工作,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3.1.1.1采用的千斤顶型号、规格应相同。
1.3.1.1.2千斤顶的合力中心应与桩轴线重合。
1.3.2加载反力装置可根据现场条件选择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压重平台反力装置、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地锚反力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3.2.1加载反力装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倍;1.3.2.2应对加载反力装置的全部构件进行强度和变形验算;1.3.2.3应对锚桩抗拔力(地基土、抗拔钢筋、桩的接头)进行验算;采用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数量不应少于4根,并应监测锚桩上拔量;1.3.2.4丈夫重宜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并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上;1.3.2.5压重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
5倍,有条件时宜利用工程桩作为堆载支点;1.3.3荷载测量可用放置在千斤顶上的荷重传感器直接测定;或采用并联于千斤顶油路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
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不应大于1%,压力表精度应优于或等于0。
4级。
试验用压力表、油泵、油管在最大加载时的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工作压力的80%。
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

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1、施工准备1.1目的(1)通过荷载试验,掌握箱梁结构的工作状况,判断箱梁的实际工作状况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或处于正常受力状态。
(2)通过静载试验分析和理论计算分析,对箱梁的使用承载能力及工作状况作出综合评价。
(3)静载试验结果还可为桥梁维护提供原始数据,指导桥梁的正确使用和养护、维修。
(4)检验成品梁的抗裂性能和静活载挠跨比。
1.2编制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龙凤制梁场,整孔箱梁的静载试验等作业。
1.3试验准备工作1.3.1人员准备总指挥1人,技术负责人1人,现场负责人2人,现场布置1人,内业准备1人,现场指挥2人,记录整理1人,挠度观测组6人,裂纹观测组2人,压力表监视10人,千斤顶监视2人,油泵车司机培训11人,后勤接待3人,电工2人,千斤顶及工具标定1人,上、下横梁及反力架安装8人,共50人。
备注:静载试验全过程中,各人坚守岗位,履行各自职责,不得离岗。
1.3.2物资设备准备200t千斤顶11台,配套油泵11台,压力表(0.25级)11只,百分表6只,磁性表座6个,机械秒表2只,20倍刻度放大镜2把,普通放大镜5只,30cm钢直尺2把。
1.3.3、技术工作准备(1)按设计要求安装好支座,要求抄平,对中,误差在允许范围内;(2)按设计要求,配合静载试验人员检查顶、泵、油表的对应性、安装位置及稳固情况;2、测试项目与方法本次静载的基本测试内容如下:(1)结构控制截面的最大挠度;(2)支点沉降与位移;(3)裂缝的出现与扩展,包括初始裂缝的出现,裂缝的宽度、长度、间距、位置方向和性状,以及卸载后的闭合情况。
上述测试项目的测试通过下列方法实现:(1)结构变形:采用百分表进行测试;(2)裂缝:采用刻度放大镜进行观测,同时布置抗裂应变测点。
3、试验过程及结论3.1试验过程试验梁的加载分两个循环进行。
以加载系数K表示加载等级,加载系数K是加载试验中梁体跨中承受的弯矩与设计弯矩之比。
钢结构静载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钢结构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批准:审核:编制:有限公司年03月03日钢结构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钢结构或构件的实荷检验,对结构性能和承载力进行检测。
2、引用标准GB 50017-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44-2004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 50009-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68-200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3、检测目的根据委托方的委托内容和工程概况明确检测目的,确定本试验为科研性试验或鉴定性试验。
科研性试验以研究和探索为目的;鉴定性试验以直接服务于生产目的,以真实结构为对象,通过试验检测是否符合规范或设计要求,并作出正确的技术结论,这类试验通常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重大建设工程的施工工艺试验和交工验收试验。
(2)、对已建结构进行可靠性检验,以推断和估计结构的剩余寿命。
(3)、工程改建和加固,通过试验判断基体结构的实际承载力。
(4)、处理受灾结构和工程质量事故,通过试验鉴定提供技术依据。
(5)、鉴定预制构件的产品质量。
4、检测项目及要求结构工作性能参数包括:强度、刚度、稳定性以及结构实际破坏形态;静力荷载检验分为使用性检验,承载力检验和破坏性检验。
56、检测抽样方案构件结构的性能的实荷检验,应选择同类构件中荷载效应相对较大和施工质量相对较差构件或受到灾害影响、环境侵蚀影响构件中具有代表性的构件。
使用性检验和承载力检验的对象可以是实际的结构或构件,也可以是足尺的模型;破坏性检验的对象可以是不再使用的结构或构件,也可以是足尺的模型。
7、试验装置检验的装置和设置,应能模拟结构实际载荷的大小和分布,应能反映结构或构件的实际工作状态,加荷点和支座处不得出现不正常偏心,同时应保证构件的变形和破坏不影响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不造成检验设备的损坏和人身伤亡事故。
8、试验荷载与加载方法对于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等问题的研究性试验及鉴定性试验,通常只加短期作用的静荷载。
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

目录1 适用范围 (2)2 作业准备 (2)2.1计算书准备 (2)2.2 劳动力配备 (2)2.3 设备配备 (2)2.4 试验台座 (3)2.5 支撑墩、支座安装及箱梁安放 (3)2.6 静载试验反力架安装 (6)2.7 千斤顶安装 (6)2.8静载试验系统连线调试 (6)3 工艺流程 (8)4 施工要求 (8)4.1加载位置 (8)4.2 加载程序 (9)5 试验结束仪器拆卸 (9)6 安全防护措施 (9)附件1.——静载试验计算书 (10)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适用于制梁场箱梁的静载试验程序、操作流程、工艺要点以及控制标准;更好的指导现场施工生产,使现场作业人员能够规范施工。
2 作业准备为尽可能的减少试验过程中的误差、人为因素,排除试验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隐患,保证整个静载试验过程流畅,特此强调试验前各项准备工作事宜。
2.1 计算书准备梁场正常生产中,每种梁型每种跨度每60件时,应进行静载弯曲抗裂及挠度试验。
选择好试验的梁,制作静载试验计算书。
计算书的原始数据依据图纸获得,全预应力梁的跨中截面普通钢筋截面面积Ag=0。
计算书最终算的每一级的跨中弯矩和千斤顶的每一级加载力值。
2.2 劳动力配备表5-1 人员分配表6.1静载试验所需设备、仪器表2.4 试验台座根据设计单位预先给定图纸浇筑箱梁静载试验用台座,台座需满足如下要求:1)试验台座能保证试验梁跨度要求、支承方式,配套台座中心线间距满足梁体设计值跨度,且台座应保持水平,标高一致。
2)加载状态符合试验加载计算图式要求,且有足够刚度和稳定性梁体,静载反力架,千斤顶等安装完毕后,台座不发生沉降。
3)试验台座由梁场按施工图纸设计要求进行有序浇筑,浇筑完成后,由测量人员(2人)测出台座标高,并另用混凝土工(2人)对试验台座进行打磨、修饰,直至台座平整度完全满足试验要求。
2.5 钢支墩、支座安装及箱梁安放钢支墩、反力架、支座及试验箱梁在箱梁静载前一天时间内组织安装完成,具体操作中逐步逐件摆放。
基桩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

基桩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1.试验目的通过反力装置给桩顶持续施加竖向荷载, 记录荷载、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
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建筑工程基桩承载力的检测与评价。
3. 试验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附录Q《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附录C4.工作程序接受委托——调查、资料收集——制定检测方案——前期准备——现场检测——计算分析结果——检测报告5.试验准备5.1仪器准备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所生产的桩基静载测试仪: 主机、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中继器、控载箱、控载线、总线。
油泵、液压油、高压油管、加载主梁, 基准桩、基准梁,配重, 承压板。
(主梁次梁规格见下表)表15.2调查研究与方案制定5.2.1通过甲方或设计人员了解试桩的基本情况(如长度、砼强度等级、施工时间、施工方式等), 了解试桩处工程地质情况, 及桩的预估极限承载力值。
5.2.2在充分征求设计人员及甲方对试桩的试验要求和进度要求后, 制定出比较祥细的试桩方案。
5.3试验前应将试验所用的千斤顶, 油泵调试好, 将所用的荷载传感器等试验仪器在标准压力机下经过严格率定, 并认真填写率定记录表。
5.4在试验设备、仪器仪表的运输过程中应确保其不遭损伤, 以保证现场试验数据的准确无误。
5.5现场吊装安置加载设备时, 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保证设备的安放位置正确和人员设备的安全。
5.6反力架的安装和焊接要牢固可靠,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反力装置不能进行正式试验加载工作。
5.7试验仪器仪表的安装调试5.7.1试验现场必须搭起能防雨、遮阳的临时帐篷或设施, 以保护仪器设备。
5.7.2试验用的应变仪、高压油泵等仪器设备应按照就近、方便、安全的原则安放, 精密仪器必须安放在工作桌(台)上。
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道里制梁场预应力混凝土双线简支箱梁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道里制梁场二00八年五月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双线简支箱梁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检测梁体静活载挠度值;预应力梁抗裂是否合格;梁体刚度检测;裂缝宽度是否合格;2、适用范围适用于哈大铁路道里制梁场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双线简支箱梁混凝土静载试验。
3、职责3.1 试验室负责梁体静载试验全过程的测试,对资料汇总,并负责与测试单位的联系。
3.2 工程部与试验室一道对梁体静载进行测试。
3.3 测试单位负责测试并整理测试数据来指导现场施工。
4、技术标准《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路混凝土工程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客运专线铁路桥涵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标定标准》(TB/T2092—2003)5、资源配备5.1、机械设备及工具配置见下表。
使用。
5.2、人员配备千斤顶作业班组、试验室6、试验条件及仪器、设备6.1、下列情况,进行静载弯曲抗裂性试验:a、首孔箱梁生产时;b、正式生产后,原材料、工艺有较大变化,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有质量缺陷,可能对产品的抗裂性及刚度有较大影响时。
6.2、静载试验应在终张拉后进行。
6.3、试验时需具有试验台座、加力架、千斤顶、油泵、标准油压表等加力设备和计量仪器,其工作能力控制在1.5~2.5倍最大试验荷载之间。
a、试验台座能保证试验梁跨度、支承方式、加载状态符合试验加载计算图式要求,且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加载点间距4m,且对称布置。
b、加载用千斤顶校验系数应不大于1.05。
c、压力表应采用防振型,其精度等级应不低于0.4级(采用0.25级),最小刻度值应大于0.2MPa,表盘量程应在工作最大油压的1.25~2.0倍之间。
d、挠度测量采用大量程百分表,其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05mm。
9、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

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一、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临沂制梁场生产的32米和24米全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
二、试验仪器及设备1、百分表:精度 0.01mm,8块(2块备用),量程50mm2、读数显微镜:40倍 2个3、刻度放大镜:25倍 2个4、精密压力表: 0.4级 6块 (备用1块)5、千斤顶:型号 YCW150B-200 6台 (备用1台)6、油泵:型号 ZB4-500 6台 (备用1台)7、秒表:型号ZT-962 精度 0.1秒 2块8、支座:型号 通桥(2007)8160 (支座反力3000KN) 固定和纵向活动支座 各1个9、反力架:32米、24米(共用)梁静载试验反力架 1副备注:当采用压力表控制试验荷载时,试验前应将千斤顶与压力表配套后在精度不低于三级的试验机上进行标定。
当采用压力传感器控制试验荷载时,试验前应将压力传感器与读数仪被套后在精度不低于三级的试验机上进行校正。
① 压力表应分级标定,级差应不大于载最大值的10%,加载速度应不大于3kN/s,标定的最大荷载宜不小于加载最大值的1.1倍,且持荷10min。
② 千斤顶于压力表配套标定时,应采用千斤顶顶压试验机或严厉传感器的标定方式,其活塞的外露量应约等于试验最大荷载时的外露量;各级荷载下应以压力表的表盘整读数对应压力机的表盘读数。
③ 配套标定数据应进行线形回归,线形回归相关系数应小于0.999,并根据加载登记计算各级加载下的表示值。
④ 试验所用计量设备、仪器、仪表、钢卷尺等均需经法定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合格,且有效期内使用。
测量跨度用钢卷尺应经悬空检定。
三、人员配置1、现场总指挥及技术负责人:1名2、现场调度:1名3、裂纹观测组组长:1名 ;裂纹观测组成员:4-6名4、挠度观测组组长:1名;挠度观测组成员:6名5、试验资料计算及整理:1名6、现场安全负责人:1名7、现场机械维修:1名8、现场电工:1名9、现场油泵操作负责人:1名;油泵操作人员:5名10、油表读数人员:5名11、现场监视人员:4名四、试验前的准备1、试验前根据加载布置情况,梁体设计资料和试验时梁体未完成预应力损失值等计算基数级荷载,根据加载系数K计算对应的各级加载吨位和相应的换算油压读数作为加载依据。
钢结构静载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钢结构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有限企业年03月03日钢构造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1、合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合用于钢构造或构件旳实荷检查,对构造性能和承载力进行检测。
2、引用原则GB 50017-2023 《钢构造设计规范》GB 50205-2023 《钢构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44-2023 《建筑构造检测技术原则》GB 50009-2023 《建筑构造荷载规范》GB 50068-2023 《建筑构造可靠度设计统一原则》3、检测目旳根据委托方旳委托内容和工程概况明确检测目旳,确定本试验为科研性试验或鉴定性试验。
科研性试验以研究和探索为目旳;鉴定性试验以直接服务于生产目旳,以真实构造为对象,通过试验检测与否符合规范或设计规定,并作出对旳旳技术结论,此类试验一般处理如下几方面旳问题:(1)、重大建设工程旳施工工艺试验和交工验收试验。
(2)、对已建构造进行可靠性检查,以推断和估计构造旳剩余寿命。
(3)、工程改建和加固,通过试验判断基体构造旳实际承载力。
(4)、处理受灾构造和工程质量事故,通过试验鉴定提供技术根据。
(5)、鉴定预制构件旳产品质量。
4、检测项目及规定构造工作性能参数包括:强度、刚度、稳定性以及构造实际破坏形态;静力荷载检查分为使用性检查,承载力检查和破坏性检查。
5、检测设备6、检测抽样方案构件构造旳性能旳实荷检查,应选择同类构件中荷载效应相对较大和施工质量相对较差构件或受到灾害影响、环境侵蚀影响构件中具有代表性旳构件。
使用性检查和承载力检查旳对象可以是实际旳构造或构件,也可以是足尺旳模型;破坏性检查旳对象可以是不再使用旳构造或构件,也可以是足尺旳模型。
7、试验装置检查旳装置和设置,应能模拟构造实际载荷旳大小和分布,应能反应构造或构件旳实际工作状态,加荷点和支座处不得出现不正常偏心,同步应保证构件旳变形和破坏不影响测试数据旳精确性和不导致检查设备旳损坏和人身伤亡事故。
8、试验荷载与加载措施对于构造旳强度、刚度、稳定等问题旳研究性试验及鉴定性试验,一般只加短期作用旳静荷载。
13、作业指导书-静载试验

新建赤峰至京沈高铁喀左铁路CFSG-1标静载试验指导书编制:复核:审批:中建铁路建设有限公司喀左制梁场目录1目的、适用范围 (1)2编制依据 (1)3静载试验条件及仪器、仪表、设备 (1)3.1静载时间 (1)3.2试验时需具有仪器设备 (2)3.3静载试验前准备 (2)4注意事项 (3)4.1准备备工作注意事项 (3)4.2加载前注意事项 (4)4.3加载中注意事项 (5)5T梁静载试验过程 (5)6结果处理 (7)6.1梁体刚度合格评定 (7)6.2全预应力梁抗裂合格评定 (7)6.3梁体刚度不合格评定 (8)6.4全预应力梁抗裂不合格评定 (8)7安全及防护措施 (9)静载试验指导书1 目的、适用范围为使静载试验作业过程处于受控状态,我场特编制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用于指导T梁静载试验。
适用于中建铁路建设有限公司喀左制梁场生产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
2 编制依据(1)《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TB/T 3043-2005)(2)《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TB/T2092-2003)(3)《高速铁路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TB/T 3432-2016)(4)《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角钢支架方案)》(通桥[2016]2101-Ⅰ)(5)《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角钢支架方案)》(通桥[2016]2101-Ⅱ)(6)《中建铁路建设有限公司喀左制梁场企业标准》(7)《中建铁路建设有限公司喀左制梁场工艺细则》(8)《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XK17-004)3 静载试验条件及仪器、仪表、设备3.1静载时间T梁静载试验在终张拉30d后进行,不足30d时应由设计方检算确定。
3.2试验时需具有仪器设备表3.2-1 静载试验所需仪器设备3.3静载试验前准备(1)试验前根据加载布置情况,梁体设计资料和试验时梁体未完成预应力损失值等计算基数级荷载,根据加载系数K计算对应的各级加载吨位和相应的换算油压读数作为加载依据。
钢结构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

钢结构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1.0目的根据委托方的委托内容和工程概况明确检测目的,确定本试验为科研性试验或鉴定性试验。
科研性试验以研究和探索为目的;鉴定性试验以直接服务于生产目的,以真实结构为对象,通过试验检测是否符合规范或设计要求,并作出正确的技术结论,这类试验通常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重大建设工程的施工工艺试验和交工验收试验。
(2)、对已建结构进行可靠性检验,以推断和估计结构的剩余寿命。
(3)、工程改建和加固,通过试验判断基体结构的实际承载力。
(4)、处理受灾结构和工程质量事故,通过试验鉴定提供技术依据。
(5)、鉴定预制构件的产品质量。
2.0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钢结构或构件的实荷检验,对结构性能和承载力进行检测。
3.0参考文件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44-200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68-200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4.0检测项目及要求结构工作性能参数包括:强度、刚度、稳定性以及结构实际破坏形态;静力荷载检验分为使用性检验,承载力检验和破坏性检验。
5.0检测设备序号设备名称数量1 YE2539高速静态应变仪 12 200t千斤顶 13 ML-500锚杆拉力计 14 40t千斤顶 15 30T锚杆拉拔仪 16 ML20锚杆拉拔仪 17 10T锚杆拉拔仪 18 0-50mm百分表 49 0-30mm百分表 210 0-10mm百分表 611 5m钢卷尺 112 500mm钢直尺 113 磁性百分表座 66.0作业内容1、检测抽样方案构件结构的性能的实荷检验,应选择同类构件中荷载效应相对较大和施工质量相对较差构件或受到灾害影响、环境侵蚀影响构件中具有代表性的构件。
使用性检验和承载力检验的对象可以是实际的结构或构件,也可以是足尺的模型;破坏性检验的对象可以是不再使用的结构或构件,也可以是足尺的模型。
作业指导书-单桩水平静载试验检测

单桩水平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1测项目名称单桩水平静载试验。
2适用范围本检测实施细则适用于指导预制桩、灌注桩、钢桩等基桩水平静载试验,群桩的水平静载试验也可参照本检测实施细则执行。
3检测依据《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
4抽样原则4.1委托方确定受检桩桩位。
4.2仲裁检测或对整体桩基工程进行评价时,检测单位依据《广东省桩基质量检测技术规定》(试行)(粤建科字[2000]137号)及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检测数量、受检桩桩位、检测方法。
5试验前的准备工作5.1试验前应与委托单位签订合同,合同内容应明确:试验项目、试验方法、数量、最大加载量、试验日期、地点及特殊要求等。
5.2了解试验现场情况:包括试桩的位置、道路、场地平整、水、电源及障碍物。
5.3应按规范规定收集必要的资料,主要包括:1试验桩的平面位置、编号;2设计、施工单位;3试验桩的设计(桩型、桩径、桩长、设计承载力);4试桩的现场施工记录;5试桩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
5.4确定水平反力装置,可由反力桩、土压力或堆载反力提供水平反力。
对于仲裁检测或重大检测项目、或委托方有要求适应制定试验方案。
5.5受检桩的桩头处理5.5.1应凿除桩顶浮浆,捣制砼桩帽,桩帽应配置必要的承压钢筋网。
5.5.2桩帽的砼强度宜大于原桩身强度一级,达到强度90%以上才能进行试验。
5.5.3桩帽顶部露出试坑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600mm,试坑地面宜与桩承台底设计标高一致。
5.6必要时应开挖操作坑道,坑道要求稳固、不塌方。
保证操作人员工作安全。
5.7根据现场试验具体要求,合理配置仪器设备和检测人员,并配置必要计量工具和有关记录表格。
5.8合理安排运输队伍和设备安装人员。
5.9检查试验环境条件:检查场地道路是否能行走吊车和平板车,试验场地是否平整,检查操作坑道的开挖情况和稳固性。
6仪器设备6.1主要仪器设备名称:千斤顶、油泵、百分表、压力表、基准梁、表座、垫板等,具体数量和型号规格应根据试验荷载和工程实际情况确定。
鄂州梁场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

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适用于武黄城际铁路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鄂州制梁场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简支整孔箱梁(双线、单箱双室)的静载弯曲试验作业指导书。
2 作业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进行静载弯曲试验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静载弯曲试验计划书及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对操作手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静载弯曲试验。
3 试验条件3.1 简支梁在下列情况下,须进行静载试验鉴定。
(1)首榀梁生产时。
(2)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进行试生产时。
(3)生产条件有较大变动时。
(4)出现影响承载能力的缺陷时。
(5)交库技术资料不全,或对资料发生怀疑时。
(6)正常生产条件下,同时类别、同跨度箱梁60件或连续三个月产量(三个月产量不足60件时)计一批,每批抽检1件。
(7)产品质量认证检验时,须对不同类别的简支梁各抽检一件。
3.2 静载试验时间,在终拉30d后进行,不足30d时须由设计方检算确定。
3.3 试验设备和仪器的工作能力控制在1.5~2.5倍最大试验荷载之间。
3.4 采用压力表控制试验荷载时,试验前将千斤顶与压力表配套后在精度不低于三级的试验机上进行标定。
压力表(防震)采用0.25级,最小刻度值0.2Mpa。
4 加载设备要求4.1 现场设置静载试验台座,并配置加力架、千斤顶、油泵、标准油压表等加力设备和计量仪器,其工作能力必须控制在1.5~2.5倍最大试验荷载之间。
4.2 静载试验台座须能保证试验梁跨度、支撑方式、加载状态符合试验加载计算图式要求,且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4.3 加力架的加载间距(加载点间距4m,且对称布置)、千斤顶、油泵、压力表使用数量,根据梁的跨度确定,32m梁采用五点加载,十五台油泵十五台千斤顶配套压力表,24m梁采用五点加载,十五台油泵十五台千斤顶配套压力表。
4.4 油表采用精度为0.25级标准表,最小刻度值0.2MPa,表盘最大量程40MPa。
4.5 电动油泵与加载千斤顶同步。
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

目录一、编制目的 (1)二、适用范围 (1)三、编制依据 (1)四、资源配备 (2)五、试验参与人员 (2)六、预制箱梁静载试验前各项准备工作事宜 (3)6.1试验台座 (3)6.2下横梁、支座安装及箱梁安放 (4)6.3千斤顶安装及试运行 (5)6.4加力架主体(钢结构箱梁及上横梁)安装 (6)6.5梁体挠度测量装置安装 (6)七、静载试验 (7)7.1 加载设置原则 (7)7.2 静载试验加载要求 (7)7.3 加载图示 (7)八、挠度测量、计算及试验结果评定 (10)8.1挠度测量及计算 (10)8.2试验结果评定 (10)九、试验结束仪器拆卸 (11)十、安全防护措施 (11)沪昆铁路预制梁工程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一、编制目的对富源制梁`场预应力简支箱梁的静载试验作业进行控制,监测预制箱梁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受力变形情况,检验预制箱梁抗裂性能、挠度和梁体刚度,且保证静载试验正常、安全的进行。
二、适用范围中铁五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富源制梁场担任沪昆铁路客运专线TJ-1标段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263孔的施工任务,其中32m梁233孔,24m梁30孔。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沪昆客运专线铁路TJ1标云南段富源制梁场预应力简支箱梁静载试验作业。
三、编制依据1、《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2、《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3、TB/T2092-2003《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5、《客运专线铁路桥涵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6、设计相关文件。
四、资源配备五、试验参与人员六、预制箱梁静载试验前各项准备工作事宜为尽可能的减少试验过程中的粗大误差、人为因素,排除试验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隐患,保证整个静载试验过程流畅,特此强调试验前各项准备工作事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
根据全许办(2001)02号文《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简支梁生产许可证换(发)证实施细则》规定,依据TB/T2092-2003《预应力混凝土铁路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经股份公司产品鉴定小组抽样,选定32118号桥梁进行静载弯曲试验。
一、试验时间
2005年11月16日下午 二、试验组织及分工 1、组织机构图
2 人员分工
主持人(1人):潘传伟 负责现场指挥工作
1)技术组(1人):负责人 刘正洪,负责现场计算挠度值及静载前测上拱度。
2)挠度观测组(5人):负责人:周成云 ,成员:胡丽君、李兴国、马宁、赵仕斌。
负责百分表领取、安装、回收等,及挠度的观测、
现场指挥
工
程技术1人
控制台1人
挠度观测5人
裂纹观测3人
梁端观测2人
装吊作业9人
油顶读数5人
技术组
加力组
观测组
综合组
值班电工1人
后勤服务1人
记录。
3)加力组(6人):负责人:卢元奇、邬云贵,成员:张拉班5人,负责控制台操作,千斤顶校正、安装、回收、油表读数等,配合试验前校表试压。
4)裂纹观测组(3人):负责人:朱毅,成员:何容辉、廖云、吴佳俊。
负责外观检查、静载前裂纹观测;放中线,静载架对中;放大镜的领取、裂纹观测及放大镜的回收等。
5)静载试验架安装组(9人):负责人:程前,成员:装吊班6人。
负责静载试验架安拆、调整吊梁、洗梁等,配龙门吊司机2人。
6)后勤组(2人):负责人:张济斌,成员:龚海蓉,负责场地布置后勤保障等工作。
三、简支梁静载试验方法
1. 简支梁静载试验在终张拉后进行。
2.采用压力表控制试验荷载,试验前应将千斤顶与压力表配套后在精度不低于三级的试验机上进行标定。
3.压力表应分级标定,级差应不大于加载最大值的10%,加载速度应不大于3KN/s,标定的最大荷载宜不大于加载最大值的1.1倍,且持荷10min。
4.千斤顶与压力表配套标定时,应采用千斤顶顶压试验机或压力传感器的标定方式,其活塞的外露应约等于最大荷载时的外露量;各级荷载下应以压力表的表盘整读数对应压力机的表盘读数。
5.配套标定数据应进行线性回归,并根据加载等级计算各级荷载
下的表示值。
6.试验所用计量设备、仪器、仪表、钢卷尺等均需经法定计量部门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测量跨度用钢卷尺应经悬空检定。
7.试验梁安装及试验前的准备
7.1梁两端支座的相对高差应不大于10mm,同一支座两侧或同一端两支座高差应不大于2mm。
支座安装后的实测梁跨度应符合标准要求。
7.2试验梁移入台座对中后,在梁顶标出腹板中心线作为梁体的加载中心线,并在每一加载点铺设垫层及钢座板。
钢座板用水平尺找平后,移入千斤顶。
7.3各千斤顶中心与梁顶加载中心线纵向横向位置偏差均应不大于10mm。
7.4各千斤顶中心与加力架横梁中心纵向偏差均应不大于10mm,且应垫实两者之间的空隙。
7.5加载前用10倍放大镜在梁体跨中两侧1/2跨度范围内的下缘和梁底面进行外观检查;对初始裂缝(表面收缩裂缝和表面损伤裂缝)及局部缺陷用蓝色铅笔详细描出。
7.6试验梁静载试验前应在跨中及支座中心两侧,测量挠度的支座应牢固、稳定、且不应受加载时试验台座变形的影响。
8加载方法
8.1试验梁的加载分两个循环进行。
以加载系数k表示加载等级,加载系数k是加载试验中梁体跨中承受的弯距与设计弯距之比。
试验
准备工作结束后梁体承受的荷载状态为初始状态;基数级下梁体跨中承受的弯距指梁体质量与二期恒载质量对跨中弯距之和。
8.2全预应力梁各循环的加载等级:
第一加载循环初始状态→基数级(3min)→0.60(3min)
→0.8(3min)
→静活载级(3min)→1.00(20min)
→静活载级(1min)
→0.60(1min)→基数级
(1min)→
初始状态
(10 min)第二加载循环初始状态→基数级(3min)→0.60(3min)
→0.8(3min)
→静活载级(3min)→
1.00
(5min)
→ 1.05
(5min)
→1.10(5min)→1.15
(5min)
→ 1.20
(20min)
→1.10
(1min)→静活载级
(1min)
→0.60
(1min)
→基数
级(1min)→初始状态当在第二加载循环中不能判断是否已出现受力裂缝时,应进行受力裂缝验证加载。
验证加载从第二加载循环卸载至静活载级后开始。
验证加载静活载级(5min)→1.00(5min)→1.05(5min)
→1.10(5min)→1.15
(5min)
→ 1.20
(5min)
→1.10
(1min)→静活载级
(1min)
→0.60
(1min)
→基数
级(1min)→初始状态
注:若基数级大于0.60级,则取消0.60级。
8.3各千斤顶宜同速、同步达到同一荷载值;加载速度不宜于超过3kN/s。
8.4每级加载后均应仔细检查梁体下缘和梁体有无裂缝出现。
如出现裂缝或(和)初始裂缝的延伸,应用红铅笔标注,并注明荷载等级,量测裂缝宽度。
8.5每级加载后均应测量梁体跨中和各支座中心截面两侧竖向位移变化,以同一截面的两测平均值分别作为相应截面的竖向位移量或支点沉降量。
跨中截面的竖向位移量减去支座沉降影响量即为该级荷载下的实测挠度值。
8.6对每级加载下的实测挠度值,应仔细复核,发现异常立即查明原因。
9评定标准
9.1梁体刚度合格的评定
实测静活载绕度值(f实测)为静活载级下实测挠度减去基数级下实测挠度值。
实测静活载挠度值合格评定标准:f实测≤1.05(f设计/ψ)。
9.2全预应力梁抗裂合格的评定
a.在K=1.20加载等级下持荷20min,梁体下缘底面未发现受力裂缝或下缘截面(包括倒角、圆弧过渡段)的受力裂缝未延伸至梁底边,评定允许全预应力梁抗裂合格。
9.3梁体刚度不合格的评定
当最后一轮加载循环时的实测静活载挠度值不满足9.1规定,则
梁体刚度不合格。
9.4全预应力梁抗裂的评定
a.当在某加载等级下(最大加载等级除外)的持荷时间内,梁体下缘底面发现受力裂缝或下缘侧面受力裂缝延伸至梁底边,按加载程序规定加至后一级荷载后,受力裂缝延长或在上述部位又发现新的受力裂缝,即评定在该加载等级与前一级荷载等级为抗裂等级,全预应力梁抗裂不合格。
b.当在某加载等级加载至后一级加载等级的过程中,梁体下缘底面发现受力裂缝或下缘侧面受力裂缝延伸至梁底边,按加载程序规定加至后一级加载等级后,受力裂缝延长或在上述部位又发现新的受力裂缝,即评定该加载等级为抗裂等级,全预应力梁抗裂不合格。
9.5对全预应力混凝土梁,梁体竖向刚度和预应力度均合格,评定该梁静载弯曲试验合格,否则为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