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敏胶粘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敏胶粘带
、胶粘剂介绍
胶粘带是胶粘剂中特殊类型,即将胶液涂于基材上加工成带状并制成卷盘供应的,包括溶剂活化型胶粘带、加热型胶粘带和压敏胶粘带。

例如医学上日常用的橡皮膏和电气绝缘胶即属于压敏胶粘带.
压敏胶带的特性:
●通过短时间的施加压力(非水、溶剂、加热)能达到粘接效果
●克服了结构胶操作时的溶剂挥发和所需的干燥时间,能改善作业环境
●剥离后不污染被粘物、贴错时能重新修正,并且能多次重复使用
●操作方便,能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美观性
●部分替代传统的螺丝、铆钉、焊接等机械固定
●对产品轻量化、降低成本等方面有显著效果
溶剂型丙烯酸酯类压敏胶的特性:
●透明性高、耐侯性和耐热性(-40~200℃)优越
●耐油性、耐溶剂、耐水性优越
●种类丰富、性能自由设计、变化性强
●性能稳定、不易变色、与基材密着性好
●聚合物凝聚力高,适合耐久性要求高的产品
压敏胶带的组成
①压敏胶粘剂,
②基材
③底层处理剂
④背面处理剂
⑤隔离纸
压敏胶的主要成分包括橡胶型和树脂型,如聚丙烯酸酯或聚乙烯基醚两类,基材要求均匀,伸缩性小的且对溶剂浸润性好,包括,
(1)织物类的如棉布,玻璃布或无纺布等,
(2)塑料薄膜类如PE,PP,PVC和聚酯薄膜,
(3)纸类如牛皮纸,玻璃透明纸等,基材原度在
0.1-
0.5mm之间.
底层处理剂的作用是增加胶粘剂与基材间的粘附强度,以便揭除胶粘带时不会导致胶粘剂与基材脱开而玷污被粘表面,并使胶粘带具有复用性。

常用的底层处理剂是用异氰酸酯部分硫化的氯丁橡胶,改性的氯化橡胶.
背面处理剂一般由聚丙烯酸酯,PVC,纤维素衍生物或有机硅化合物等材料配制而成的.可以起到隔离剂作用.双面胶粘带如须加一层隔离纸如半硬PVC薄膜,PP薄膜或牛皮纸.压敏胶的粘附特性
压敏胶不需加热,用指压即可粘接,是一种抗剥离强度的胶粘剂,其粘附特性为四大要素:
T(快粘力)<A(粘附力)<C(内聚力)<粘基力T-粘着力或快粘力,是一种界面剥离即用手指轻轻接触胶粘带时显示出来的手感粘力,A-粘附力即粘接剥离强度,C-内聚力指粘贴后胶粘剂层的内聚强度;K-粘基力即胶粘剂与基材之间的粘附力。

压敏胶的配合
1、天然橡胶基体的压敏胶:
例如医用橡皮膏和电工绝缘胶带。

2、合成橡胶基体的压敏胶:
常用丁苯橡胶,聚异丁烯和基橡胶作主要成分,例如透明压敏带是聚异丁烯弹性体的高分子与半液体按一定比例混和后涂于透明基材上的。

3、烯类聚合物压敏胶带。

主要是聚乙烯苯醚和聚丙烯酸酯两类。

丙烯酸酯型压敏胶
丙烯酸酯型压敏胶的基体,是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单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得的丙烯酸酯树脂。

聚合时所采用的单体可分为三类:
1、粘性单体它是碳原子数为4-12的丙烯酸烷基酯,具有粘性作用,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为-20——70°C,常用的有丙烯酸异辛酯和丙烯酸丁酯等。

2、内聚单体这是一些玻璃化温度较高的单体,它不仅能提高胶液的内聚力,而且对耐水性、胶接强度、透明性等也明显改善。

3、改性单体主要是一些带有反应性官能团的含有双急需的单体,如含羧基、羟基、酰胺基等的丙烯酸衍生物。

它能与其它单体起交联作用,促进聚合反应,加快聚合速度,提高胶液的稳定性。

压敏型胶粘剂配方
[配方1]
天然橡胶100古马隆树脂30-150氧化锌30-150防老剂
D1.5汽油-甲苯混合溶剂适量
此配方即为通常被大量使用的医用氧化锌橡皮膏带所用压敏胶。

基材为棉布带。

[配方2]
天然橡胶100丁苯橡胶64萜烯树脂150防老剂D3
松香脂适量甘油适量汽油-甲苯混合溶剂适量
此配方主要用于制备电工、包装印刷线路用塑料压敏胶带。

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泛。

[配方3]
甲组份丙烯酸丁酯190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6丙烯酸4十二烷基硫醇
2.4过氧化苯甲酰2乙组份氯化锌(10%乙醇溶液)10
三甲氧基丙烷与三苯基三异氰酸酯(
37.5%醋酸乙酯溶液)6
此配方为含有多官能团化合物的丙烯酸酯压敏胶。

甲:
乙=1:1。

涂胶量40g/m2。

基材为聚酯薄膜。

涂胶后在100°C保持10min,即可制成压敏胶带。

胶接强度在50°C为4N/cm。

具有良好的自粘性。

[配方4]
丙烯酸丁酯100丙烯腈8N-正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4
十二烷基硫醇
0.2乙醇5
此配方为含氮的丙烯酸酯压敏胶。

将其送入螺杆挤出机,在60°C下,以150r/min或7m/min的挤出速度涂布在基材上,在130°C,经5min加热即可制成压敏胶带。

80°C下胶接强度为
4.4N/cm。

[配方5]
混合单体丙烯酸-2-乙基已酯100双丙酮丙烯酰胺10
共聚体混合单体80丙烯酸-2-乙基已酯100醋酸乙烯48胶粘剂共聚体20过氧化苯甲酰1二苯甲酮
0.5二乙基苯胺
0.5
此配方为可用紫外线固化的压敏胶。

将胶液涂在聚酯薄膜上,在氮气保护下,以450W高压汞灯,距20cm处辐照10min,即可制成压敏胶带。

胶接强度为2N/cm。

[配方6]
醋酸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体25松香钠盐(70%水溶液)70
甘油30异丙醇30甲醇30
此配方为水溶性压敏胶。

其制成的压敏胶带,基材是易在水中分散的纸。

此种压敏胶带在造纸工业中用于胶接纸张,以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配方7]
甲组份丙烯酸-2-乙基已酯45丙烯酸丁酯52N-羟甲基丙烯酰胺3过氧化苯甲酰
0.3
乙组份丙烯酸-2-乙基已酯52丙烯酸丁酯20丙烯酸乙酯35丙烯酸3过氧化苯甲酰
0.35醋酸乙酯150
此配方为耐低温压敏胶。

甲:
乙=3:1,在室温下搅拌3h,按30 g/m2涂胶量涂于聚酯薄膜上,在-10°C 时胶接强度可达
4.9N/cm。

[配方8]
丙烯酸丁酯
112.5丙烯酸-2-乙基已酯
116.5醋酸乙烯
12.5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1.25丙烯酸
7.5过氧化苯甲酰
0.5甲苯
87.5醋酸乙酯
162.5
此配方具有很高的内聚力和胶接强度。

适用于制备胶粘带、自粘标签及双面胶带等。

用于双面胶带的胶接强度为
5.6N/cm。

[配方9]
丙烯酸丁酯60丙烯酸-2-乙基已酯26甲基丙烯酸甲酯10丙烯酸4对甲苯磺酸适量
此配方具有优良的耐溶剂性和较高的胶接强度。

在甲苯中浸渍48h不剥离。

持粘力37min。

180°C剥离强度为
3.4N/cm。

[配方10]
丙烯酸-2-乙基已酯65甲基丙烯酸甲酯28二丙酮丙烯酰胺5马来酸酐2硅烷
0.05催化剂
0.8
此配方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耐溶剂性。

固含量为39%左右。

胶液粘度
4Pa.S。

对钢的胶接强度为3.9N/cm。

[配方11]
天然橡胶70丁苯橡胶30聚异丁烯5氯磺化聚乙烯4萜烯树脂90叔丁基酚醛树脂2促进剂M
0.5氧化锌5硬脂酸1
防老剂401防老剂DNP
0.5防老剂MB1甲苯适量此配方适用于铝箔、铜箔、真空镀铝涤纶薄膜铭牌、标牌等的胶接。

涂布时,先涂胶数次,再在60°C烘干10min,最后来回施压即可。

固含量约23%左右剥离强度为150-300N/cm。

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通用型压敏胶。

[配方12]
氯丁橡胶100聚异丁烯20聚丁二烯10苯骈呋喃树脂10
硬脂酸5防老剂2氧化锌21,3-二乙基硫脲
0.52-氢硫基咪唑
0.5碳纤维100
此配方主要用于制备绝缘压敏胶带,以用于高压电缆接头的封闭等。

击穿电压为165KV/mm。

破坏电压为65KV/mm。

相对延伸率为300%。

压敏胶粘带的使用方法及注意特点
1.被粘接面应充分进行油污、水分、杂质的清除。

2.贴合以后施加一定的压力,采用滚筒压合,以便使粘结强度达到最好。

3.贴合环境温度在20℃~30℃`进行。

4.胶带贴合后不能再剥离,贴合前注意贴合位置。

5.胶带避免高温环境放置,以免出现溢胶问题。

选用时确认过程及项目
1.明确胶带用途和使用目的
(1)用于哪种行业;
(2)产品与贴合部位名称;
(3)作用(永久粘结、一时粘结、再剥离)。

2.产品的工作温度?确定胶和基材能否满足要求
(1)丙烯酸胶粘剂使用温度范围为—40℃~200℃
(2)塑料薄膜耐温性:
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聚酯(PET)(80℃) (90℃) (120℃) (140℃)
(3)产品在允许的温度范围内使用,胶带与被粘物粘贴时最低温度最好在10℃以上,通常粘贴24~48小时后能达到良好的粘贴效果。

3.分析被粘物体材料和胶粘剂的适应性
被粘贴物的种类、材质、形状、厚度、表面状况等。

4.粘贴表面具有高、低的表面能?
(1)高能量物质表面粘胶较易获得较强的粘着力
(2)低能量物质表面较难与一般胶粘接
附:
物质表面能图表:
金属表面
1103铜
804铝
753锌
626锑
453铅高能量表面塑胶
50聚铣亚胺
47电木
46xx
43 PET
43环氧漆面低能量表面塑胶37 PVA 36 PS
36醋酸纤维33 EVA
31 PE
29 PP
18聚四氯乙烯42 ABS
42 PC
39 PVC
38丙烯酸
5.产品需承受条件
(1)外部应力(拉力、剪力、压缩、弯曲、冲击、振动等);
(2)环境条件(室内外、温度、湿度、水、油、化学物等);
(3)粘胶是否与易转移的物质(增塑剂、硫等)直接接触;
(4)特殊要求(透明性、导电、绝缘、防腐、防紫外线、使用年限等)。

6.产品作业条件
(1)贴合作业(手工与机械、连续与断续);
(2)加工过程条件(温度、压力、加压时间);
(3)是否在加工(冲切等);
(4)是否重复使用。

7.其它应注意使用因素
(1)考虑现有技术和设备确定合适尺寸(厚、长、宽);
(2)离型纸和离型膜(厚度、颜色、软硬度);
(3)印刷时油墨适应性;
(4)印字性、手撕性。

检验方法:
1、检验室环境
温度:23±2℃
湿度:65±5%R.H
2、试样
试样在测试环境下停放时间不少于24小时。

每卷胶带外面3层应舍弃,割取试片时,粘着面不得接触手指或其他物。

3、厚度
厚度计:
百分计或千分计(依实际需要)
测量:
整卷胶带拉开后粘胶面向上,再以厚度计于每约相等距离测3点以上取平均值。

4、宽度
截取约30cm长之试片,放置20min,再以游标卡尺测量若干处,取其算术平均值。

5、xx
整卷剥离,胶面向上,放置1H后,卷尺量之即可,并检查接头个数。

6、脱胶
整卷脱胶,从缘头以每米3-5秒速度拉开,查看是否有粘胶残留背面。

7、初粘力
滚球:
直径-1英寸之不锈钢球.
试片:50mm*300mm
步骤:
滚球台置于平面玻璃板上,调整滚球台斜面30度角,以脱脂棉浸挥发性溶剂(醋酸乙酯)拭过滚球台之表面及滚球,此时须维持试片平整,然后将拭过之滚球以镊子夹放在滚球台上端之放球器内,再轻轻地按下放球器阀,滚球立
即沿着斜台面下滑到试片上,选择滚球大小,并调整滚球下滑之不同轨迹,记录粘住最大球号。

8、180℃剥离强度
设备:
xx定速每分钟300mm
钢片:304或302不锈钢
尺寸:120mm*400mm*
2.35mm
压着滚轮:
滚轮宽45mm,直径83mm,重2000±50g之金属转轮外被有6mm厚之加硫橡胶,硬度为80±5
步骤:
实验钢片表面先以脱脂棉浸挥发溶剂(醋酸乙酯)拭净,放置5min,使其表面完全干燥,然后拉开胶截取试片(宽25mm,长约250mm)3片,各轻轻贴合于钢片中央处,再以2000g之压着滚轮于钢片上对准试片来回压一次,速度为300mm/min,(不得产生气泡)碾压后凸出钢板试片以引牵膜或反折叠以180度向背拉夹住于另一夹头,当拉力机启动时记录(上15%与下85%以外略去不计),取记忆上之中值试片三片求算术平均值。

双面胶带测试可将另一面贴以
0.02-
0.03mmOPP或聚酯膜xx操作。

注:
对背面胶力,为同胶带先粘合于钢板上,再上述步骤实验。

9、持粘力
设备:
CN-4851压敏胶带持粘性测定仪。

钢片:302或304不锈钢
尺寸:25mm*(25mm+45mm)
压着滚轮:
同上
步骤:
先用脱脂棉浸醋酸乙酯拭净实验板和加载板。

将待测试片平行于板的纵向粘贴在试验板和加载板中部。

用压着滚轮以300mm/min的线速度在试片上来回滚压三次。

试片在板上粘贴后,应在测试条件下放置20min,然后反试验板垂直固定在试验架上,轻轻用销连结加载板和砝码1kg。

记录测试起始时间,直至试片从钢片上滑落为止,测时间,取三次平均值,视不同胶带选择测试温度为23±2℃,4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