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骨下肢骨
4上肢骨、下肢骨

(2)、髌骨
略呈倒置的三角形,上宽下窄,前面粗糙, 后面为关节面。是全身最大的籽骨。
(3)胫骨tibia
上端:胫骨内、外侧髁、髁间隆起 胫骨粗隆
体:前缘即胫骨前嵴、比目鱼肌线 下端:内踝、内踝关节面、腓切迹
(4)腓骨fibula
上端:腓骨头、腓骨颈 下端:外踝、外踝关节面
后面观
右 下 肢 胫 腓 骨 ( 前 后 面 观 )
掌骨:一侧有5块 ,从桡侧到尺侧为第Ⅰ-Ⅴ掌骨 指骨:共14块。
二、上肢骨的连结
1、上肢带连结
胸锁关节 肩锁关节 喙肩韧带
2、自由上肢连结
肩关节和肘关节 桡、尺骨间连结 手关节
1、上肢带连结
(1)胸锁关节
由锁骨胸骨端与 胸骨柄相应的切迹及 第一肋软骨的上面共 同构成。关节囊内有 关节盘。
(2)肩锁关节
(5)足骨
跗骨:7块 上距下跟外侧骰,足舟装上三楔骨。
跖骨:5块 趾骨:十四块,除第一趾只有两节外,每一节
均有三节趾骨
足弓
二、下肢骨的连结
1、下肢带的关节: (1)骶骨与髋骨间的连结
(2)髋骨间的连结 以上两者构成骨盆
(3)髋骨与脊柱间的连结
2、下肢自由骨的关节:
(1)髋关节 (2)膝关节 (3)小腿骨间连结 (4)足关节
足弓
肘后三角:尺骨鹰嘴和肱骨内、外上髁在肘关节前屈 至900时,三点连成的倒置的等腰三角形。当肘关节伸 直时三点又连成一条直线。临床上常常用来鉴别肘关 节后脱位与肱骨髁上骨折。
提携角:伸肘时,臂与前臂之间形成一开向外侧的钝 角,一般为165-155度左右,增加了运动幅度,有利 于生活和劳动操作
(3)桡、尺骨间连结
(2)肩胛骨scapula
四肢骨的组成和数量

四肢骨的组成和数量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它们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四肢骨骼系统。
以下是四肢骨的组成和数量的详细介绍:1.上肢骨:上肢骨包括锁骨、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和手骨。
每侧上肢骨有32块,因此两侧共64块。
具体组成如下:(1)锁骨(clavicle):每侧1块,连接胸骨和肩胛骨。
(2)肩胛骨(scapula):每侧1块,为三角形的扁骨,位于背部上方。
(3)肱骨(humerus):每侧1块,为上肢最长的管状骨,位于上臂。
(4)尺骨(ulna)和桡骨(radius):每侧各1块,位于前臂,尺骨位于内侧,桡骨位于外侧。
(5)手骨:包括腕骨、掌骨和指骨,共有27块。
其中腕骨有8块,掌骨有5块,指骨有14块(每个手指有3个指骨,除拇指外)。
2.下肢骨:下肢骨包括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和足骨。
每侧下肢骨有31块,因此两侧共62块。
具体组成如下:(1)髋骨(hip bone):每侧1块,由髂骨、耻骨和坐骨融合而成,位于骨盆处。
(2)股骨(femur):每侧1块,为下肢最长、最粗壮的管状骨,位于大腿。
(3)髌骨(patella):每侧1块,位于膝关节前方,为最大的籽骨。
(4)胫骨(tibia)和腓骨(fibula):每侧各1块,位于小腿。
胫骨较粗壮,位于内侧;腓骨较细长,位于外侧。
(5)足骨:包括跗骨、跖骨和趾骨,共有26块。
其中跗骨有7块,跖骨有5块(与掌骨相似),趾骨有14块(每个脚趾有2个或3个趾骨)。
综上所述,四肢骨共有126块(64块上肢骨 + 62块下肢骨)。
这些骨骼在人体运动中起着支撑、保护和杠杆作用,使人体能够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
正常人体解剖学之四肢骨骼ppt课件

四肢骨骼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总结词
四肢骨骼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涉 及多种疾病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
VS
详细描述
四肢骨骼是许多临床疾病的常见发病部位 ,如骨折、骨关节炎、风湿性疾病等。医 生通过影像学检查如X线、CT和MRI等手 段了解骨骼结构和病变情况,制定相应的 治疗方案。同时,四肢骨骼也是康复医学 中重要的治疗对象,涉及物理治疗、运动 康复等多种干预措施。
股骨
位置
位于大腿部,是人体最长的骨 头。
作用
支撑身体重量,参与运动,保护 盆腔脏器。
大转子
股骨大转子是股骨颈与股骨干连接 处较大的凸起部分,是重要的体表 标志。
胫骨和腓骨
位置
位于小腿部,胫骨在内侧 ,腓骨在外侧。
作用
支撑身体重量,参与运动 ,保护盆腔脏器。
胫骨平台
是胫骨与股骨之间最大的 关节面,容纳股骨头。
05
四肢骨骼的病变与治疗
四肢骨折的分类与治疗
分类
根据骨折部位、类型和程度,四肢骨折可分为多种类型,如上肢 骨折、下肢骨折、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等。
非手术治疗
对于无明显移位、稳定性好的骨折,可采用手法复位、固定和康 复治疗等非手术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对于移位明显、不稳定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骨折,需及时行手 术治疗。
四肢骨骼的组成
四肢骨骼由多个骨骼组成,每 个骨骼都有其特定的形态和功 能。
上肢骨主要由上臂骨、前臂骨 和手骨组成,而下肢骨主要由 大腿骨、小腿骨和足骨组成。
每个骨骼都有其特定的生长点 和连接点,这些连接点为肌肉 和韧带提供附着点,从而实现 四肢骨骼的功能。
四肢骨骼的功能
四肢骨骼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和保护内脏器官,维持身体平衡,并协助身体完成各 种运动和活动。
简述下肢骨的组成。

简述下肢骨的组成。
肢骨(Extremity Bones)是指人体肢体(如手臂、腿)的骨骼,共有60多块,一般分为上肢骨和下肢骨两大类。
下肢骨(Lower Extremity Bones)由髋骨、股骨、胫骨和足骨等组成,共计20块,其中:
髋骨(Pelvic Bone):由两髋骨、枕骨和腰骨组成,共计3块。
髋骨主要支撑身体重量,也是腰、腿和臀部的连接点。
股骨(Femur):也叫大腿骨,是人体最长的骨骼,共有1块,长约50厘米。
股骨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身体重量,以及传递力量,从而改变腿的位置。
胫骨(Tibia):也叫小腿骨,是人体第二长的骨骼,共有1块,长约47厘米。
胫骨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身体重量,抵抗外力,以及传递力量,从而改变腿的位置。
足骨(Foot Bones):由跖骨、跟骨、趾骨组成,共计26块。
足骨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身体重量,以及抵抗外力、调整脚的位置和方向。
上下肢骨及其连结 ppt课件

胸骨端
2、肩胛骨scapula: (1)位置:贴于胸廓后外面 (2)形态: 肩胛冈spine of scapula 喙突coracoid process
肩峰acromion
冈上窝 supraspinous fossa
关节盂 glenoid cavity 冈下窝 infraspinous fossa
关节头——手舟骨、月骨和三角骨的近侧关节面
(2)腕骨间关节 (3)腕掌关节 (4)掌骨间关节 (5)掌指关节 (6)指骨间关节
桡腕关节
三、下肢骨Bones of Lower Limb (一)下肢带骨:直接与躯干连结。 髋骨hip bone:由髂骨、耻骨、坐骨融合而成。
髋臼 acetabulum 坐骨结节 ischial tuberosity
大多角骨 手舟骨
月骨
小多角骨
三角骨
头状骨
豌豆骨 钩骨
掌骨
近节指骨 中节指骨 远节指骨
二、上肢骨的连结
(一)上肢带骨连结 1、胸锁关节
构成: 锁骨的胸骨端,胸骨的锁切迹,第一肋上面
多轴关节 关节盘
辅助结构:关节囊坚韧、 有胸锁前、后韧带,锁间韧带,肋锁韧带加强 囊内有关节盘、关节腔分两部
关节运动:向前向后、向上向下、旋转和环转
运动:屈、伸、收、展、旋转、环转。 关节盂
盂唇
肱 骨 头
2、肘关节 elbow joint
组成 特点
①肱尺关节 ②肱桡关节 ③桡尺近侧关节
①关节囊 前后壁薄而松弛,两侧壁厚而紧张
②韧带: 桡侧、尺侧副韧带、桡骨环状韧带
运动 屈、伸、旋前、旋后
关节囊
肱骨滑车
滑车切迹
肱骨小头
上肢下肢解剖图例ppt课件

上肢肌肉主要负责抓握、操作和移动等动 作,下肢肌肉主要负责支撑体重和行走等 动作。
肌肉分布
肌肉形态
上肢肌肉分布在上肢周围,下肢肌肉分布 在下肢周围。
上肢肌肉形态多样,下肢肌肉形态相对单 一。
神经比较
神经分布
上肢神经主要来自颈神经和胸神经,下肢神 经主要来自腰神经和骶神经。
神经类型
上肢神经类型包括臂丛、桡神经等,下肢神 经类型包括坐骨神经、胫神经等。
血管形态
上肢血管形态多样,下肢血管形态相对单一。
04
临床应用与案例分析
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诊断依据
通过观察解剖图例,医生可以更 直观地了解人体上肢和下肢的骨 骼、肌肉、血管和神经等结构,
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疾病鉴别
通过对比正常解剖图例与异常病例 的差异,有助于医生鉴别病变的性 质和部位,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血管与神经
上肢血管与神经分布较下肢更为 复杂,与手部精细动作密切相关。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深入研究
针对上肢下肢解剖图例的细节进行深入研究,如 肌肉、血管、神经等的具体分布和功能。
教育普及
通过普及解剖学知识,提高公众对人体结构的认 识和了解。
ABCD
临床应用
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医学,提高手术的精准度 和治疗效果。
神经功能
上肢神经主要负责感觉和运动功能,下肢神 经主要负责感觉和运动功能。
神经连接方式
上肢神经连接方式相对简单,下肢神经连接 方式相对复杂。
血管比较
血管数量
上肢血管数量较多,下肢血管数量较少。
血管功能
上肢血管主要负责供血和供氧等作用,下肢血管主要负责供血和供氧等作用。
血管分布
上肢血管分布在上肢周围,下肢血管分布在下肢周围。
正常人体解剖学之四肢骨骼

尺骨
前臂内侧,一体两端(长骨特点) ①上端粗大:滑车切迹 切迹上下方—鹰嘴、冠突 冠突 前下方隆起——尺骨粗隆 外侧关节面——桡切迹 ②体:三棱柱形 ③下端:尺骨头、尺骨茎突 (尺骨头后内侧)
下肢带骨(髋骨)
髋臼、闭孔 (1)髂骨(后上方) 髂骨翼、髂嵴、髂结节 髂前上(下)棘、 髂后上(下)棘 耳状面(与骶骨耳状面形成关节) 髂窝 (2)坐骨(后上方) 坐骨结节、坐骨棘 坐骨大小切迹、坐骨支 (3)耻骨(前下方) 耻骨体 耻骨上下支 耻骨联合面(连接两侧耻骨) 耻骨结节
肱骨(一体两端)
③下端: 内侧髁: (内上髁、肱骨滑车 ---尺骨的滑车切迹) 外侧髁: (外上髁、肱骨小头 ---桡骨头的上面关节凹) 滑车上下方: ○ 冠突窝(滑车前上) ○ 鹰嘴窝(滑车后上) 尺神经沟: 内上髁的后下方的一浅沟。 肱骨内上髁折时尺神经易受损。
桡骨
股骨(一体两端)
上端: 股骨头、股骨颈 大转子、小转子 转子间线、转子间嵴 体:粗线→上延髁、 髁间窝 内上髁、外上髁
髌骨
全身最大的籽骨,前面粗糙,后面光滑关节面与股骨两 髁前方的髌面相关节。
胫骨
上端: 内侧髁、外侧髁、髁间隆起 体: 腓关节面、胫骨粗隆、腓切迹 下端: 内踝(大、高)
腓骨
上端: 腓骨头、腓骨颈 体: 下端: 外踝(扁平、尖小、低)
足骨(52块) (跗骨、趾骨、跖骨)
①跗骨(7×2块): 跟骨 距骨 骰(tou)骨 足舟骨 内侧、中间、外侧楔骨 ② 跖骨(5×2块): 底、体、头 ③ 趾骨(14×2块): 2+3+3+3+3节
四肢骨小结

四肢骨小结
四肢骨是人体的基础结构之一,也是身体活动和运动的主要支撑和保护部分。
四肢骨主要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两部分,下面将详细介绍四肢骨的组成和功能。
上肢骨主要由肱骨、尺骨和桡骨组成,它们连接手部和胸部,支撑和保护手臂。
肱骨是最长的一根骨头,一端与肩胛骨连接,另一端与尺骨和桡骨连接。
尺骨和桡骨分别与腕骨相连,使手部能够进行复杂的运动。
上肢骨不仅是手臂运动的支撑结构,还是肩部和手腕关节的关键组成部分。
下肢骨包括髋骨、大腿骨、胫骨和腓骨,它们连接躯干和脚部,支撑和保护腿部。
髋骨连接躯干和大腿骨,是人体最大的骨头之一,它承受着整个上身重量的负荷。
大腿骨是人体最长的骨头,与髋骨和胫骨相连,使膝关节能够屈曲和伸展。
胫骨和腓骨相互平行,连接膝关节和脚踝,起到支撑和保护腿部的作用。
四肢骨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和保护,为身体提供稳定的结构和基础。
它们作为骨骼系统的一部分,承担着身体受力的作用,同时保护内脏器官和神经血管。
四肢骨还能够使身体进行各种运动和活动,起到关节的连接和肌肉的附着作用。
上肢骨使手部能够进行精细的运动和操作,下肢骨使腿部能够进行行走、奔跑和跳跃等活动。
除了支撑和保护功能外,四肢骨还具有血液生成功能。
骨髓腔内含有造血干细胞,能够产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血液成分,为身体提供氧气和免疫保护。
这是骨骼系统与血液循环
系统之间重要的联系和交流。
总而言之,四肢骨是人体运动和活动的基础结构,不仅支撑和保护身体,还使身体能够进行各种复杂的运动和活动。
充分了解和了解四肢骨的组成和功能,对于维护身体健康和预防骨骼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人体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 骨学四肢上肢骨及下肢骨护理课件

目 录
• 上肢骨的解剖结构 • 下肢骨的解剖结构 • 骨学的护理知识 • 人体系统解剖学与局部解剖学的关系 • 骨学在护理中的重要性
01
上肢骨的解剖结构
肩胛骨
肩胛骨呈三角形,位于胸廓的后 面,是上肢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
。
它与锁骨和胸骨相连,形成肩关 节,允许肩部进行旋转、前屈、
04 避免危险因素
05 及时治疗
预防骨质疏松的关键是保 持骨密度、增加骨量、避 免危险因素和及时治疗。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 保持骨骼的健康和骨密度 的稳定。增加富含钙质和 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如牛 奶、鱼类、蔬菜等。适当 进行负重运动,如跑步、 跳跃、举重等,以增加骨 密度。
在青少年时期,通过加强 体育锻炼和合理饮食,增 加骨量储备。保持身体健 康,预防骨折和骨质疏松 的发生。
患者护理与康复
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护理人员可以 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状况,制定个性化 的护理计划,促进患者的康复。
05
骨学在护理中的重要性
骨学对护理的影响
诊断依据
骨学知识是诊断骨骼疾病的基础 ,对于骨折、关节炎等疾病,骨 学知识有助于护理人员准确判断
病情。
护理操作
了解骨骼结构和位置对于正确的护 理操作至关重要,如正确的搬运、 翻身等,可以避免加重患者痛苦。
关节炎的护理
01 总结词
02 减轻疼痛
03 控制炎症
04 改善关节功能
05 预防并发症
关节炎的护理重点在于减 轻疼痛、控制炎症、改善 关节功能和预防并发症。
使用非处方抗炎药或处方 药物来减轻关节炎引起的 疼痛。同时可以采用热敷 或冷敷等物理治疗方法来 缓解疼痛。
上下肢骨及其连结

辅助结构 ①髋臼唇;②髋臼横韧带;③股骨头韧带;④耻骨韧带; ⑤坐骨韧带
(3)运动: 与肩关节相似,但活
动幅度较小。
展、收:绕矢状轴;
屈、伸:绕冠状轴;
旋内、旋外:绕垂直轴;
环转运动:
3.膝关节: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 (1)组成: 股骨下端+髌骨+胫骨上端
(2)特点: ①关节面面积较大,增加稳定性; ②周围有韧带加固: 前-髌韧带;
谢
谢!
膝 横 韧 带
后-腘斜韧带;
内侧-胫侧副韧带; 外侧-腓侧副韧带; ③囊内有前、后交叉韧 带加固及半月板调整关 节面形态使相互适应。
腘斜韧带
腘肌
(3)运动: 绕冠状轴--屈、伸运动; 半屈位时--可轻度内旋和外旋;
板 股 后 韧 带
4.踝关节(距小腿关节) (1)组成:胫骨、腓骨下端及距骨滑车构成。 (2)特点:
软骨连结--耻骨联合 韧带连结 骶结节韧带 骶棘韧带 ②间接连结:骶髂关节(微动关节)
(3)骨盆的形态:
人体直立时,骨盆前倾, 两侧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 位于同一冠状面内,此时, 尾骨尖与耻骨联合上缘在 同一水平面上。 骨盆借界线分为大骨盆 与小骨盆(即通常说的骨 盆)。
①界线的组成(骨盆上口):
(2)特点:
①关节面面积差大(仅容纳头1/4-1/3); ②关节囊薄而松弛,上方有喙肱韧带
加强,囊的下壁相对最薄弱。
③关节腔大,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
辅助结构
①盂唇;②肱二头肌长头肌腱;③喙肱韧带;④喙肩弓; ⑤肩袖(rotator cuff);⑥滑膜囊
(3)肩关节的运动:灵活。
屈、伸:绕冠状轴;
骶岬-弓状线-耻骨梳- 耻骨结节-耻骨嵴-耻骨 联合上缘。
上、下肢骨及连接

腓骨头
胫骨
近侧:胫腓关节 远侧:胫腓韧带连合 骨干间:小腿骨间膜
腓骨 小腿骨间膜
胫腓前韧带 外踝
内踝
23
4.足关节 构成:胫、腓骨下端与距骨滑车 (1)距小腿关节 (踝关节 )
胫骨 距骨 跟骨
•内侧韧带 (三角韧带) •外侧韧带 前—距腓前韧带
内侧韧带(三角韧带) 腓骨 距腓后韧带 距骨
耳状面
坐骨 大切迹 坐骨棘
髂前上棘 髂前下棘
髋臼窝
耻骨梳 耻骨结节 耻骨联合面
坐骨 结节
闭孔
12
(二)自由下肢骨
⒈股骨 上端—股骨头 股骨颈 大转子 小转子 转子间线 转子间嵴 臀肌粗隆 下端—内侧髁 外侧髁 外上髁 内上髁
大转子 转子间线
股骨头 股骨颈 小转子
大转子 转子间嵴 臀肌粗隆
股骨体
外上髁 髌面 前面观
25
(3)跗跖关节 (Lisfranc关节) (4)跖骨间关节 (5)跖趾关节 (6)趾骨间关节
26
5.足弓 跗骨和跖骨借其连结形成凸向上的弓。 •内侧纵弓 跟骨、舟骨、3块楔骨和 内侧3块跖骨连结而成。
•外侧纵弓 跟骨、骰骨和外侧2块跖 骨连结而成。
•横弓 骰骨、3块楔骨和 跟骨连结而成。
27
近节指骨
指骨粗隆 指骨体 指骨底
掌骨头
掌骨5 底、体、头
指骨 14 近节指骨 中节指骨 远节指骨
掌骨体 掌骨底 钩骨 三角骨 豌豆骨 月骨
舟月三角豆 大小头状钩
小多角骨 大多角骨 头状骨 手舟骨
4
§3-2 附肢骨连结
一、上肢骨的连结
(一)上肢带连结
1.胸锁关节
关节盘
构成: 锁骨的胸骨端 胸骨的锁切迹 第一肋软骨的上面
上下肢骨及其连接

03
在腋部由臂丛外侧束与内圆肌二头之间行于前臂正中指浅、深屈肌之间达腕管,穿掌腱膜深面至手掌,分成数支指掌侧总神经。
上肢神经与血管
上肢神经与血管
发自臂丛内侧束,沿肱动脉内侧下行,至三角肌止点以下转至臂后面,继而行至尺神经沟内,再向下穿尺侧腕屈肌至前臂掌面内侧,于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之间、尺动脉内侧继续下降到达腕部。
腓总神经
上下肢骨的常见疾病与损伤
骨折与脱位
骨折类型 骨折原因 脱位类型 脱位原因 根据骨折处皮肤、黏膜的完整性,可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 关节脱位可分为完全脱位、不完全脱位和单纯性脱位。 多数由外伤引起,如撞击、跌倒等。骨质疏松、骨肿瘤等也可能导致骨折。 关节脱位通常由外伤引起,如撞击、扭伤等。关节结构异常、肌肉痉挛等也可能导致脱位。
上臂骨(肱骨)
肱骨可分为一体和两端,上端有半球形的肱骨头,下端前后扁,可分为内侧髁和外侧髁。 肱骨是上肢最粗壮的骨,上端与肩胛骨形成肩关节,下端与桡骨和尺骨形成肘关节。
位于前臂外侧部,分一体两端。上端膨大称桡骨头,下端前凹后凸,外侧向下突出,内面有关节面。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尺骨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小腿骨(胫骨与腓骨)
足骨(跗骨、跖骨与趾骨)
跗骨 位于足的后半部,包括跟骨、距骨、足舟骨、骰骨和楔骨等。跟骨是最大的跗骨,位于足底部,后端向下突出称为跟结节。 跖骨 位于足的中部,共5块。由内向外,分别称为第1-5跖骨。每块跖骨近端为底,与跗骨相接,中间为体,远端称头,与近节趾骨底相接。 趾骨 共14块。包括拇趾2节(近节趾骨、远节趾骨),其余各趾为3节(分别为近节趾骨、中节趾骨、远节趾骨)。
关节炎与关节损伤
常见的关节炎类型包括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等。 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和活动受限是关节炎的常见症状。 关节损伤包括关节扭伤、挫伤和关节内骨折等。 运动损伤、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是关节损伤的常见原因。 关节炎类型 关节炎症状 关节损伤类型 关节损伤原因
上肢骨下肢骨新

①股骨头
②股骨颈 ③小转子
颈与体交界 处的下内侧
④大转子
主要骨性标志
前面
后面
(2)股骨体 稍微向前凸。 主要形态结构是: ①后面有纵行的的骨嵴,称为粗线,②粗线向上外延续
称臀肌粗隆,为臀大肌的止点。
臀大肌
臀肌粗隆 粗线
内侧髁
后面
外侧髁
(3)下端主要形态结构是:两个膨大,称为内侧髁和外侧髁。 股骨头
尺骨头 尺骨茎突
桡尺近侧关节
桡切迹
注意:尺切迹和桡切迹的概 念。
★ 尺切迹:位于桡骨下端 的内侧。
★ 桡切迹:位于尺骨上端 的外侧。
二者通过桡尺、上下和内外 侧相对应。
尺切迹
桡尺远侧关节
3、手骨:包括腕骨(8块)、掌骨(5块)和指骨(14块)。
大多角骨 手舟骨
月骨
小多角骨
三角骨
头状骨
豌豆骨
小
钩骨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
2)肱骨体主要形态结构是: ①中部外侧面:三角肌粗隆。 为三角肌的止点。
②后面有由内上斜向外下的桡神经沟(螺旋状)。
小结节
结节间沟
三角肌粗隆
肱骨头 外科颈
大结节
桡神经沟
肱骨小头
内上髁 尺神经沟 肱骨滑车
鹰嘴窝 外上髁
三角肌 桡 神 经
3)远侧端(下端)主要形态结构是:
①外侧份有半球形的肱骨小头,与桡骨上端的桡骨小头凹形成关节。 ②内侧份有肱骨滑车与尺骨的滑车切迹形成关节。 ③后面有鹰嘴窝。
(3)主要形态结构:
三角
外侧角:最肥厚,关节盂。 肩胛上角 :平对第二肋。
肩胛下角 :平对第七肋。
三缘
两面
上缘:外侧部有喙突。肱二头肌
上肢骨下肢骨新大纲护理课件

详细描述
PART
06
上肢骨下肢骨护理案例分享
及时处理、专业护理
总结词
骨折是常见的上肢骨和下肢骨损伤,需要及时进行固定和复位。在护理过程中,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合适的固定器材,定期进行X光检查,确保骨折部位正确愈合。同时,要注意预防感染和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详细描述
总结词
减轻疼痛、改善功能
在进行康复锻炼之前,应先咨询医生的意见,确保康复锻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康复锻炼应循序渐进,从简单的被动运动逐渐过渡到主动运动和抗阻运动。
在康复锻炼过程中,应注意疼痛情况,如有明显疼痛应及时停止并寻求医生的帮助。
康复锻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保持耐心和积极配合,不要急于求成。
PART
05
上肢骨下肢骨预防保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骨骼健康评估,有助于及时发现骨骼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骨骼健康评估是预防和治疗骨骼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查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骨骼问题,如骨质疏松、骨折等,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身体检查,并定期进行骨骼健康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骨骼问题。
被动运动
主动运动
抗阻运动
水中运动
患者自行进行关节的主动运动,如屈伸、旋转等,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的稳定性。
使用弹力带或哑铃等工具进行抗阻运动,以进一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在水中进行康复锻炼,由于水的浮力和阻力作用,可以更好地保护关节和减轻运动时的疼痛。
遵循医嘱
循序渐进
注意疼痛
保持耐心
01
02
03
04
要点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关节炎的常见类型包括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等。关节炎的病因可能包括年龄、遗传、免疫系统异常、感染等。关节炎的症状包括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严重时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和活动能力丧失。治疗关节炎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关节腔注射等,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肱骨头 外科颈
大结节
①肱骨头,与肩 胛骨的关节盂相 关节。 ②肱骨头前下 方的突起,称 为小结节。
④结节间沟(有 肱二头肌长头肌 腱通过)
③小结节外侧的 隆起,称为大结 节。
⑤上端与体交 界处稍细,外 科颈。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
2)肱骨体主要形态结构是: ①中部外侧面:三角肌粗隆。 为三角肌的止点。 ②后面有由内上斜向外下的桡神经沟。 小结节
关节凹:+肱骨小头=肱桡关节
桡骨粗隆:+肱二头肌的止点
尺切迹:+尺骨头=桡尺远侧关节
下端
茎突(骨性标志)
下面关节面:+腕骨=桡腕关节
桡骨 茎突
桡 骨 粗 隆
(2)尺骨的主要形态结构 滑车切迹:肱尺关节 上端 鹰嘴(骨性标志)和冠突 桡切迹=桡尺近侧关节
滑车切迹
鹰嘴
桡切迹
尺骨头=桡尺远侧关节 下端 尺骨茎突(骨性标志)
髂后上棘
②髂嵴前端为髂前上棘 ③后端为髂后上棘 ④在髂前上棘的下方,有髂前下棘 ⑤髂骨内面的大浅窝,称为髂窝 ⑥窝的后方的有耳状面(关节面)
髂前上棘
坐骨结节 2、坐骨 主要形态结构 坐骨棘 坐骨大切迹
坐骨小切迹
3、耻骨 主要形态结构:耻骨结节 髋 骨 的 主 要 骨 性 标 志 ①髂嵴
②髂前上棘
③髂后上棘 ④坐骨结节 ⑤耻骨结节
上肢骨
锁骨
上肢带骨(肩带骨)
肩胛骨 肱骨 桡骨
自由上肢骨
尺骨
腕骨(短骨) 掌骨
手骨
指骨
其 它 自 由 上 肢 骨 都 是 长 骨
一、上肢带骨:直接连于躯干骨。
1、锁骨:
位于胸廓前上部两 侧。全长于皮下均 可摸到,是重要的 骨性标志。
2、肩胛骨 (1)形态:三角形的扁骨。 (2)位置:胸廓的后外侧上份, 第2-7肋骨之间。 (3)主要形态结构:
除髌骨和跗骨外 其它自由下肢骨 都是长骨。
足骨
一、下肢带骨 髂骨(上部) 髋骨 坐骨(后下部) 耻骨(前下部) 幼年时,三骨互借软骨相连。 15-16岁时,软骨骨化,三骨 逐渐融合成为一骨。 融合部的外侧面有一深窝,称 为髋臼。 坐骨和耻骨围成的卵圆形孔称 为闭孔。 坐骨 闭孔
髂骨
髋臼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耻骨
①上缘肥厚,称为髂嵴 1、髂骨 主要形态结构 髂嵴
近侧列依次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
远侧列依次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钩骨。
记忆歌诀:
舟、月、三角、豆, 大、小、头状、钩。
大多角骨 小多角骨 头状骨 钩骨
舟骨 月骨 三角骨 豌豆骨
下肢骨
髂骨 下肢带骨:髋骨 坐骨 耻骨 股骨
髌骨(最大籽骨)
胫骨
自由下肢骨
腓骨 跗骨(短骨) 跖骨
趾骨
内侧髁
外侧髁
(3)远侧端主要形态结构是: 内侧面凸隆,为内踝,为骨性标 志。 内踝
胫骨粗隆
4、腓骨 位于小腿外侧部,可分 为一体及两端。 主要形态结构是: ①上端略膨大,称腓骨 头,为骨性标志。 ②腓骨头下方变细,称 为腓骨颈。此处骨折时 易损伤腓总神经。 ③腓骨下端膨大为外踝, 为骨性标志。
腓骨头 腓骨颈
尺骨头
尺骨茎突
桡切迹
注意:尺切迹和桡切迹 的概念。 尺切迹:位于桡骨下 端的内侧。 桡切迹:位于尺骨上 端的外侧。
二者通过桡尺、上下和 内外侧相对应。
尺切迹
3、手骨:包括腕骨(8块)、掌骨(5块)和指骨(14块)。 大多角骨 月骨 小多角骨 手舟骨 三角骨 头状骨 豌豆骨 钩骨 掌骨 近节指骨
中节指骨 远节指骨
外侧角:关节盂。 三个角
肩胛上角 :平对第二肋。 肩胛下角 :平对第七肋。
三个缘:上缘:外侧部有喙突。肱二头肌短 头起点。 前面:肩胛下窝。
两个面
后面:肩胛冈。肩胛冈的外侧 端,上方称为肩峰。
(二)自由上肢骨 1、肱骨:(1)位置:位于臂部。 (2)形态:一体和两端 1)近侧端(上端)主要形态结构是: 小结节
桡神经沟
鹰嘴窝
肱骨小头
内上髁 尺神经沟 肱骨滑车
外上髁
注意:肱骨的主要骨性标志:①肱骨大、小结节 ② 肱骨内、外上髁。
肱骨干骨折易损伤桡神经;肱骨下端骨折易损伤 尺神经。
2、前臂骨: 桡骨:前臂外侧 尺骨:前臂内侧 (1)桡骨主要形态结构是:
环状关节面: +桡切迹=桡尺近侧关节
桡切迹
桡骨头 上端
结节间沟
肱骨头 外科颈
大结节
三角肌粗隆 桡神经沟
鹰嘴窝
肱骨小头
内上髁 尺神经沟 肱骨滑车
外上髁
3)远侧端(下端)主要形态结构是:
①外侧份有半球形的肱骨小头,与桡骨上端的桡骨小头凹形成关节。 ②内侧份有肱骨滑车与尺骨的滑车切迹形成关节。 ③后面有鹰嘴窝。 ④小头的外侧 和滑车的内侧 各有一个突起, 分别称为外上 髁和内上髁。 ⑤内上髁的后下 方有一浅沟,称 为尺神经沟。
外踝
内踝
4、足骨: 包括7块跗骨、5块跖骨、14块趾骨。
记忆歌诀:距在上,跟在下,跟前骰,距前舟,一二三楔外伴骰, 三楔又在舟前头。
跟骨 距骨 骰骨 足舟骨 楔骨 跖骨
趾骨
髂后上棘
髂嵴
髂前上棘
耳状面 坐骨大切迹 坐骨棘 坐骨小切迹
髋臼
坐骨结节
耻骨结节 闭孔 耻骨联合面
(二)自由下肢骨:
1、股骨
(1)近侧端的主要形态结构: 大转子
主要骨性 标志
股骨头 股骨颈 小转子
前面
后面
(2)股骨体的主要形态结构是: ①后面有纵行的的骨嵴,称为粗线,②粗线向上外延续 称臀肌粗隆,为臀大肌的止点。
臀肌粗隆
粗线
内侧髁
外侧髁
后面
(3)远侧端主要形态结构是:两个膨大,称为内侧髁和外侧髁。 股骨头 大转子 股骨颈 小转子 臀肌粗隆 粗线
内侧髁 前面
主要骨性 标志
外侧髁
后面
主要骨性 标志
2、髌骨
最大的籽骨
髌底 髌尖
关节面
3、胫骨:位于小腿内侧部,可 分为一体及两端。 (1)近侧端主要形态结构是: ①近侧端膨大部,为内侧髁和外 侧髁。 ②在胫骨上端与体移行处的前面, 有胫骨粗隆,为股四头肌通过髌 韧带的止点,是骨性标志。 (2)胫骨体:呈三棱柱形,其 前缘明显,直接位于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