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00+60m连续梁转体施工方案3教学讲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牵引力偶臂(m)本桥牵引力偶臂为8m

f-摩擦系数,取静摩擦系数取0. 1.

动力摩擦系数为:取0.06.
• 静摩擦力:T=2fGR/(3D)=2×0.10×43523×1.25/3×8=45.3t<400t
• 动摩擦力:T=2fGR/(3D)=2×0.06×43523×1.25/3×8=27.2t<400t
即可。本桥转体系统施工由具备施工经验的柳州 OVM公司负责。每套自动连续转体系统由两台 ZLD2000型连续提升千斤顶,两台ZLDB液压泵站 和一台LSDKC-8电脑主控台,
• 4.1.2 牵引索 • 转体转盘埋设有2对牵引索,穿过ZLD2000-300型
连续顶推千斤顶。
4.2 转体结构的牵引力、安全系数、助推力计算及转体 时间的初步计算
1
单位
用途

牵引动力

主控系统
台 供油系统(备用2台)

预紧牵引索

助推用
台 撑脚处位移测量
台 千斤顶处反力测试

数据分析计算
四、转体施工
• 4.1 转体系统的组成 • 转体系统主要由球铰、下滑道、撑脚、转体系统
牵引索及动力系统组成。
• 4.1.1 牵引动力系统 • 牵引索数量为7束,根据计算使用200t连续千斤顶
• 此桥是跨既有京包四线两侧现浇,转体重量1#墩4231.6t, 2#墩
4352.3t,转体件最重的2#墩4352.3t计算。
• 4.2.1 转体牵引力计算公式为 T=2FGR/(3D)
• 式中:T-牵引力(kN);

G-转体最大总重力43523(kN);

R-球铰水平半径(m);为 1.25 m

60m+100m+60m连续梁转体施工方案
目录
• 一、工程概况 • 二、总体施工方案 • 三、转体施工准备工作 • 四、合拢段转体施工
• 4.1 转体系统组成 • 4.2 转体结构牵引力、安全系数、助推力及计算转体时间 • 4.3 转体施工步骤
• 五、质量保证措施 • 六、安全保证措施 • 七、转体施工组织机构和救援应急预案
• 则α=W2/M1=8.7/2344=0.0037rad • 此时梁端中心差距为 • L=Ra=49×0.0037=0.1813m • 在止动阶段,当梁体中心线相差分别为0.1813m时
应停止牵引,利用惯性就位。
4.2.4 转体时间
• 根据施工图纸中要求的平转设计线速度为
≤1.2m/min,再考虑箱梁的平稳和安全取线速度为 1.0 m/min。
施工天窗时间)
• 转体到位后悬臂端第一次初步调整位置及标高、刚
性支撑初步锁定时间:60min
• 转体全过程计划要点时间约为:30+60=90min施
工天窗I
4.3 转体施工步骤
4.3.1 转体施工准备
• 4.3.1.1 清理滑道 • 4.3.1.2 箱梁不平衡力测试及配重 • 本桥属于曲线桥,故采用不平衡转体,在实际施
转动就位,此时阻止整个转体继续转动的力量是下 转盘对转体的动摩擦力,摩擦力对转盘中心的力矩 的作用使梁体停转。
• 则梁体梁端以V=1.0m/min=0.02rad/min的速度转
动时,其动能
• W1=GV2/2=43523×0.022/2=8.7 • 在摩擦力矩作用下,设止动所需的转角为a,则摩
擦力矩提供
转盘撑脚处的两台助推千斤顶承受,则有助推力 T2为;
• T2 =[(Mj2+Mj1)-(M1+M2)]/(2×R1) • =((797+3702.3)-(2221.4+478.18))/(2×3.25) • =276.88kN<2×25=50t
4.2.3 惯性制动距离计算
• 在转体就位前,张拉千斤顶应停止牵引,全靠惯性
一、工程概况
• ×铁路增建第二双线×1#特大桥位于
R=1600m的曲线上,在1#墩和2#墩位置与既有 京包铁路(既有京包铁路为4线I级电气化铁路) 相交跨越,线路与既有铁路约为24°夹角。
• 本桥采用转体施工工艺,转体重量1#墩
4231.6t, 2#墩4352.3t,转体角度1#墩28°,2# 墩24°,转体所用水平投影直径ф2.5m,上下转 盘之间填充四氟乙烯滑块;上转盘设计直径 ф8.0m,转盘内预埋牵引索2对,采用7фj15.2mm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作为转体施工 过程中的牵引索。
二、总体施工方案
• 支架拆除完成后,对单个转体进行称重试验,
按照试验结果进行合理配重;利用专用千斤顶对 牵引钢索进行预紧;安装QDCL2000-300型连续顶 推千斤顶、YTB液压泵站及LSDKC-8型主控台组成 整套转体系统后进行试转,实际测定动、静摩阻 系数及转体过程中惯性影响系数。确认无误后开 始连续转体,转体到位前,利用转体系统的手动 功能缓慢就位,准确调整轴线及合拢口两侧标高 后并对钢撑脚及环道临时固结,并在3个合拢口之 间设置型钢作临时固结措施,确保结构稳定。
三、转体施工准备工作
3.1 投入转体施工的主要机具设
主要机具设备表
表1
序号
设备名称及型号
数量
1
QDCL2000-300千斤顶
4
2
LSDKC-8主控台
2
3
1
5
YDTS250千斤顶
4
6
LVDT位移传感器
4
7
BLR-1型压力传感器
4
8
IOTECH Wave Book 512数 据采集系统
• 动力储备系数:400t/45.3t=8.8
• 钢绞线的安全系数:2×7(根/台)×26(t/根)/45.3(t)=8.0
• 定型球铰支座厂家提供的静、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10和0.06。从此计
算结果可以看出千斤顶动力储备和钢绞线的安全已达到了工程设计要
求。
4.2.2 助推力计算
• 转体结构球铰处静摩擦力产生的力矩: • Mj 1=2/3×1.25×44427.82×0.1=3702.3 • 撑脚与滑道间的动摩擦力矩: • Mj 2=N2×r1×f=2452.18×3.25×0.1=797 • 考虑动摩擦力矩与静摩擦力矩间的差值全部由上
• 转体角度最大为28°(设计为24°,根据现场实际
1#墩变更为28°),箱梁辐射最大半径为49m。
• 转体总弧长(28×3.14159/180)×49=23.95m • 转体时间为:23.95/1.0=23.95min,考虑其它综合
情况,取转体时间为30min。
• 准备及试转时间:60min(该时间提前安排,不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