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分期第七版

合集下载

最新国际肺癌TNM分期标准(第7

最新国际肺癌TNM分期标准(第7

国际抗癌联盟(U ICC)最新版恶性肿瘤的 TNM分期标准计划于2009年颁布实施。 新的肺癌TNM分期标准作为其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也将在2009 年发布。
国际肺癌研究中心( IASLC)早在1998年 就启动了新一轮肺癌分期标准修订的研究计 划,其第7版肺癌分期标准的修订稿已于2007 年8月刊登于《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 Volume 2, Number 8, August 2007) ,其研究成果将成为2009年 新版U ICC肺癌分期标准(第7版)的主要依据。
新版TNM分期主要变更内容
T分期 ①将T1分为T1a ( ≤2cm)及T1b ( >2cm, ≤3cm) 。 ②将T2 分为T2a ( > 3cm, ≤5cm) 及T2b ( > 5cm, ≤7cm) 。 ③肿瘤> 7cm由原来的T2归为T3。 ④原发肿瘤同一肺叶出现其他癌结节由原来的T4归 为T3。 ⑤原发肿瘤同侧胸腔内不同肺叶出现癌结节由原来 的M1归为T4。 ⑥胸膜播散(恶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或胸膜结节) 归为M1。
小细胞肺癌的分期
• 目前SCLC的分期标准采用美国退伍军人医院和 1989年6月第三届SCLC专题讨论会制定的局限 期( limited disease, LD) 和广泛期 ( extensive disease, ED)的两期分期方法。此 次IASLC关于临床诊断SCLC的预后分析结果提 示, TNM分期适用于SCLC 。 • 进一步分析SCLC的LD、ED两期分期标准,提示 无胸腔积液的LD、有胸腔积液的LD和ED患者的 MST分别为18、12和7个月( P < 0. 0001) 。 以上结果推荐将胸腔积液定义为LD和ED的分界 标准,并建议进一步探讨胸腔积液中细胞学阳性、 阴性的预后差异。

2009UICC第7版肺癌TNM分期

2009UICC第7版肺癌TNM分期
的各项 制度 和措 施 落 到 实 处 ; 有利 于 感 控 部 门 才
各 类 医院均 应设立 “ 立部 门” 独 。具体 设想 是 :
3 1调整 组 建 . 将 中心 医院 以上 的感控 科 调整 到
的 自身建设 和 可持 续 发 展 , 而保 证 病 人 的安全 从 和工作 人员 的健康 。 为 此 , 议上 级 领 导 机关 就 在 医 院 中设 立 独 建 立 部 门问题 专 门发 文 , 出 明确 而具 体 的要 求并 提
M1 远 处转 移 b
( 自《 摘 中国医学论坛报} 0 9—1 3 肿 瘤 B ) ) 0 2 2— 1 7
限期落 实 。
( 稿 :0 9- 6 1 修 回 :09-0 - 2 ) 收 20 -0 - 1 20 - 6 6 -
机 关序列 ; 军 医院在 现有 专 ( ) 人员 的基 础 驻 兼 职 上 组 建 医 院 感 染 控 制 部 门 ( 下 简 称 “ 控 部 以 感
门” 。 )
《 部医》 沈 队药 阳


1 7・ 0
3 独 立部 门编设 的设 想
3 3 隶属 关 系 感控 部 门在主管 医疗 工作 的 副 院 .
长直 接领 导下 工作 ; 医务部 门 、 理部 门为平 行 与 护
关 系 ; 临床科 室 、 与 医技科 室 为指导 关系 。 3 4人 员配备 .
Tb 1
> m但 ≤3 c 2c m
T > m但 ≤7c 2 3c m或 肿瘤 具有 以下任一项 : 侵犯脏层胸膜 , 累及主支气管 , 隆突/2c 部分肺 不张 距 > m,
T a > m但 ≤5 c 2 3c m T b > m但 ≤7 c 2 5c m

AJCC癌症分期手册第七版-中文版

AJCC癌症分期手册第七版-中文版

AJCC癌症分期⼿册第七版-中⽂版A J C C 癌症分期⼿册严正译——中⼭⼤学肿瘤防治中⼼仅供内部使⽤⽬录⿐咽癌 (1)甲状腺 (1)⾷管癌 (3)胃癌 (4)⼩肠肿瘤 (6)阑尾肿瘤 (6)结直肠癌 (7)肛管癌 (8)神经内分泌瘤 (9)肝癌 (10)肝内胆管癌 (11)胆囊癌 (11)肝门胆管癌 (12)远端胆管癌 (13)V ater壶腹 (13)胰腺癌 (14)肺癌 (14)胸膜间⽪瘤 (16)⾻肿瘤 (17)软组织⾁瘤 (18)⽪肤鳞状细胞癌及其它⽪肤肿瘤 (18)⽪肤⿊⾊素瘤 (19)乳腺癌 (20)外阴癌 (22)阴道癌 (23)宫颈癌 (24)卵巢癌 (25)输卵管肿瘤 (26)⼦宫体肿瘤 (26)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27)阴茎癌 (28)前列腺癌 (29)睾丸肿瘤 (30)肾癌 (31)肾盂和输尿管肿瘤 (32)膀胱肿瘤 (32)尿道肿瘤 (33)肾上腺肿瘤 (34)淋巴瘤 (35)⿐咽癌注:AJCC癌症分期⼿册⽆适⽤的⿐咽癌分期,本⽂采⽤中国⿐咽癌2008分期,⼀⽅⾯适合国情,另⼀⽅⾯为⽀持中国医学事业T1 局限于⿐咽T2 ⿐腔、⼝咽、咽旁间隙T3 侵犯颅底、翼内肌T4 侵犯颅神经、⿐窦、翼外肌及以外的咀嚼肌间隙、颅内(海绵窦、脑膜等)N0 影像学及体检⽆淋巴结转移证据N1a 咽后淋巴结转移N1b 单侧Ⅰb、Ⅱ、Ⅲ、Ⅴa区淋巴结转移且直径≤3 cmN2 双侧Ⅰb、Ⅱ、Ⅲ、Ⅴa区淋巴结转移,或直径>3 cm,或淋巴结包膜外侵犯N3 Ⅳ、Ⅴb区淋巴结转移M0 ⽆远处转移M1 有远处转移(包括颈部以下的淋巴结转移)Ⅰ期T1N0M0Ⅱ期T1N1a~1bM0,T2N0~1bM0Ⅲ期T1~2N2M0,T3N0~2M0Ⅳa期T1~3N3M0,T4N0~3M0Ⅳb期任何T、N和M1甲状腺原发灶注:所有的分类可再分为:S:单个病灶,m:多发病灶(以最⼤的病灶确定分期)Tx:原发肿瘤⽆法评价T0:⽆原发肿瘤的证据T1:局限于甲状腺内的肿瘤,最⼤径⼩于或等于2cmT1a:肿瘤局限于甲状腺内,最⼤径⼩于或等于1cmT1b:肿瘤局限于甲状腺,最⼤径⼤于1cm但⼩于或等于2cmT2:肿瘤局限于甲状腺内,最⼤径⼤于2cm,⼩于或等于4cmT3:肿瘤局限于甲状腺内,最⼤径⼤于4cm,或者任何⼤⼩的肿瘤伴有最⼩程度的腺外浸润(如侵犯胸⾻甲状肌或甲状腺周围软组织)T4a:较晚期的疾病。

肺癌TNM分期(ppt)

肺癌TNM分期(ppt)

N-区域淋巴结转移
x:无法评估;N0:无; 1:同侧支气管周围和 / 或同侧肺门淋巴结以及肺内淋巴结有转 移(10-14站) 2:同侧纵隔内和 / 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2-9站) 3:对侧纵隔、对侧肺门、同侧或对侧前斜角肌及锁骨上淋巴结 转移。
N分期---增加了病理亚分期
研究却发现对于同一级别的N分期中,临床分期与病 理分期生存率差异较大,而病理分期往往更能够反映 真实的分期情况,研究发现淋巴结转移站数及是否存 在跳跃性转移对预后会产生重要影响,伴有多站转移 及存在跳跃性转移患者预后明显变差,因此推荐将原 来的N1细分为N1a(单站转移)和N1b(多站转移) ;N2分为N2a1(无N1转移,直接跳跃到N2的淋巴结 )、N2a2(有N1淋巴结转移,同时发生单站N2淋巴 结转移)和N2b(多站N2淋巴结转移)。
强调肿瘤大小对预后的影响
Rami-Porta学者研究发现肿瘤大小是影响肺癌患者预 后的重要因素。根据NSCLC患者原发肿瘤大小不同, 将其分为≤1cm,1~2cm,2~3cm,3~4cm, 4~5cm,5~6cm,6~7cm这7个组别观察其术后预后 差别,研究发现对于≤5cm的前五组,每增加1cm, 各组的5年生存率存在明显差异(P<0.001),而最 后两组生存差异不大,因此将其合并为T3(肿瘤最大 径>5cm,≤7cm)。由于肿瘤最大径≤3cm及> 3cm生存差异很大(P<0.001),因此将3cm仍作为 T1、T2的分界点,前三组T1又依次分为T1a、T1b、 T1c,中间两组T2分又为T2a及T2b,每个分期间隔为 1cm。同时研究发现肿瘤最大径>7cm患者预后与七 版分期的T4患者生存率类似,因此新版将>7cm归为 T4。
主支气管受累距隆突的距离不再
作为T分期的依据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对侧纵隔淋巴结转移,或隆突 下淋巴结转移。
M分期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03 肺癌的组织学分类与分级
组织学分类
鳞状细胞癌
腺癌
腺鳞癌
大细胞癌
小细胞癌
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 所有肺癌的30%~50% 。多见于老年男性,与 吸烟关系密切。鳞状细 胞癌在显微镜下通常表 现为角化珠和细胞间桥 粒。
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 势,占所有肺癌的 30%~40%。女性多见 ,与吸烟关系不大。腺 癌在显微镜下通常表现 为黏液分泌增多,细胞 核深陷,核沟深。
由腺癌和鳞状细胞癌组 成的异源性肿瘤,占所 有肺癌的1%~2%。与吸 烟关系密切。
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 占所有肺癌的1%~2%。 多见于老年男性,与吸 烟关系密切。大细胞癌 在显微镜下通常表现为 细胞核大、染色深、核 沟较浅。
缺乏生物学特征
02
肺癌分期主要关注肿瘤的形态学和解剖学特征,而忽略了肿瘤
的生物学特性,如基因突变和免疫表型等。
未考虑治疗影响
03
肺癌分期是在治疗前进行的评估,未考虑到治疗对肿瘤的影响
和治疗后的变化。
02 TNM分期系统
T分期
T1
肿瘤最大径≤3cm,局限于肺和脏层胸膜内,未累 及主支气管。
T3
肿瘤已直接侵犯胸壁、纵隔、膈肌、心脏或大血 管,或已累及隆突,或支气管内有肿瘤,同侧肺 门淋巴结转移直径≥2cm。
局部进展期肺癌的五年生存率相对较低,约为20%-30%。其中, ⅢA期肺癌的五年生存率约为25%,ⅢB期肺癌的五年生存率约
为15%。
晚期肺癌(Ⅳ期)
晚期肺癌的五年生存率较低,通常低于10%。其中,ⅣA期肺癌 的五年生存率约为7%,ⅣB期肺癌的五年生存率约为3%。

临床肿瘤TNM分期标准大全

临床肿瘤TNM分期标准大全

临床肿瘤TNM分期标准⼤全胃癌TNM分期标准2010年国际抗癌联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UICC/AJCC)TNM分期标准(第7版):原发肿瘤(T)TX:原发肿瘤⽆法评价T0:切除标本中未发现肿瘤Tis:原位癌:肿瘤位于上⽪内,未侵犯粘膜固有层T1a:肿瘤侵犯粘膜固有层或粘膜肌层T1b:肿瘤侵犯粘膜下层T2:肿瘤侵犯固有肌层T3:肿瘤穿透浆膜下层结缔组织,未侵犯脏层腹膜或邻近结构T4a:肿瘤侵犯浆膜(脏层腹膜)T4b:肿瘤侵犯邻近组织结构区域淋巴结(N)NX:区域淋巴结⽆法评价N0:区域淋巴结⽆转移N1:1-2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N2:3-6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N3:7个及7个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N3a:7-15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N3b:16个(含)以上区域淋巴结有转移远处转移(M)M0:⽆远处转移M1:存在远处转移分期:0期:TisN0M0IA期:T1N0M0IB期:T1N1M0、T2N0M0IIA期:T1N2M0、T2N1M0、T3N0M0IIB期:T1N3M0、T2N2M0、T3N1M0、T4aN0M0IIIA期:T2N3M0、T3N2M0、T4aN1M0IIIB期:T3N3M0、T4aN2M0、T4bN0M0、T4bN1M0IIIC期:T4aN3M0、T4bN2M0、T4bN3M0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国际抗癌联盟(UICC)结直肠癌TNM分期系统(第七版)原发肿瘤(T)T x原发肿瘤⽆法评价T0⽆原发肿瘤证据Tis 原位癌:局限于上⽪内或侵犯黏膜固有层T1肿瘤侵犯黏膜下层T2肿瘤侵犯固有肌层T3肿瘤穿透固有肌层到达浆膜下层,或侵犯⽆腹膜覆盖的结直肠旁组织T4a肿瘤穿透腹膜脏层T4b肿瘤直接侵犯或粘连于其他器官或结构区域淋巴结(N)N x区域淋巴结⽆法评价N0⽆区域淋巴结转移N1有1~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1a有1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1b有2~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1c浆膜下、肠系膜、⽆腹膜覆盖结肠/直肠周围组织内有肿瘤种植(TD,tumor deposit),⽆区域淋巴结转移N2有4枚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N2a 4~6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2b 7枚及更多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M)M0⽆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M1a远处转移局限于单个器官或部位(如肝,肺,卵巢,⾮区域淋巴结)M1b远处转移分布于⼀个以上的器官/部位或腹膜转移解剖分期/预后组别:注:1 临床TNM分期(cTNM)是为⼿术治疗提供依据,所有资料都是原发瘤⾸诊时经体检、影像学检查和为明确诊断所施⾏的病理活检获得的。

肺癌分期

肺癌分期

• N分期:局部区域性淋巴结的侵犯。 分期: 分期 局部区域性淋巴结的侵犯。 • N0:未发现局部区域性淋巴结的侵犯。 :未发现局部区域性淋巴结的侵犯。 • N1:支气管周围及肺内的或同侧肺门淋 : 巴结,或两者均有转移。 巴结,或两者均有转移。 • N2:同侧纵膈及/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 :同侧纵膈及/ • N3:对侧纵膈、对侧肺门、同侧或对侧 :对侧纵膈、对侧肺门、 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 小细胞未分化癌:包括:燕麦细胞癌、中间细胞 小细胞未分化癌:包括:燕麦细胞癌、
癌、复合燕麦细胞型。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占原 复合燕麦细胞型。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 发性肺癌的10 15%;年龄较轻, 40-50岁左 10- %;年龄较轻 发性肺癌的10-15%;年龄较轻,在40-50岁左 多有吸烟史;多发生于肺门附近的大支气管, 右;多有吸烟史;多发生于肺门附近的大支气管,
• T1a:肿瘤最大径 :肿瘤最大径≤2cm; ; • T1b:肿瘤最大径 :肿瘤最大径>2cm,≤3cm; , ; • T2:肿瘤最大径>3cm,≤7cm;侵及主 :肿瘤最大径 , ; 支气管,但距隆突2cm以外;侵及脏胸 以外; 支气管,但距隆突 以外 膜;有阻塞性肺炎或部分肺不张不包括 全肺不张;符合上述一条即可。 全肺不张;符合上述一条即可。 • T2a:肿瘤最大径 :肿瘤最大径>3cm,≤5cm; , ; • T2b:肿瘤最大径 :肿瘤最大径>5cm,≤7cm; , ;
• 大细胞未分化癌:包括巨细胞癌和透明细胞 大细胞未分化癌:
癌。可发生于肺门附近或肺边缘的支气管;瘤 可发生于肺门附近或肺边缘的支气管; 体内常见大片出血性坏死; 体内常见大片出血性坏死;癌细胞分为巨细胞 型和透明细胞型;生长缓慢(T1/2= 100天 型和透明细胞型;生长缓慢(T1/2= 100天), 转移较晚;手术切除机会较大。 转移较晚;手术切除机会较大。

肺癌第版TNM分期-医学课件

肺癌第版TNM分期-医学课件
更有预后价值。因此新版分期将转移器官及转移灶数目纳入分 期系统,七版的M1b重新调整为M1b(单个远处器官的单发 转移,即寡转移)和M1c(单个器官多发转移或多个器官多发 转移)。对于M1a,由于研究发现胸腔内单发转移与多发转移 预后无统计学差异,因此仍然沿用原来的M1a分期。新的 TNM分期中M1b的预后与M1a类似,明显由于M1c。
背景
TNM 分期用来确定疾病进展,指导治 疗,是恶性肿瘤判断预后最重要的指标。
国际抗癌联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 UICC)第8版肺癌TNM分期标准将于 2017年1月1日开始颁布实施 第七版肺癌T来自M分期标准是2009年颁 布的
背景
新版分期包含了1999-2010年间94708 例肺癌患者,来自16个国家的35个数据 库,其中NSCLC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亚 洲病例数明显增加。
T-原发肿瘤
改变
(1)将T1分为T1a(≤1cm),T1b(> 1 至≤2cm),T1c(> 2至≤3cm);(2) T2分为T2a(> 3≤4cm)和T2b(> 4至 ≤5cm);(3)重新分类大于5cm且小于或 等于7cm的肿瘤分为T3;(4)重新分类超 过7cm或更大的肿瘤为T4;(5)支气管受 累距隆突小于2cm,但不侵犯隆突,和伴有 肺不张/肺炎则归为T2;(6)侵犯膈肌分为 T4;(7)删除纵隔胸膜浸润这一T分期术语。
主支气管受累距隆突的距离不再
作为T分期的依据
第七版分期中将肿瘤累及主支气管距离隆突≥2cm归 为T2,累及主支气管且距离隆突<2cm但未累及隆突 者为T3。而研究却发现,在所有的研究人群中,累及 主支气管且距离隆突≥2cm与其他因素T2预后一致, 生存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而累及主支气管且距离隆 突<2cm但未累及隆突者,预后明显好于其他因素T3 ,因此新版分期对于主支气管受累,只要未侵犯隆突

肺癌分期第七版

肺癌分期第七版
T0表示无原发肿瘤证据,Tis表示原位癌,T1表示肿瘤最大径≤3cm,T2表示肿瘤最大径 >3cm且≤7cm,T3表示肿瘤最大径>7cm或直接侵犯胸壁、纵隔、心包等,T4表示肿瘤已侵 犯至周围重要器官或组织。
N分期标准
N0表示无淋巴结转移,N1表示同侧肺门淋巴结转移,N2表示同侧纵隔淋巴结转移,N3 表示对侧纵隔淋巴结、对侧肺门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治疗方案
通常采用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部分患者可能 需要进行手术。
04 病理分期系统
Ⅰ期
总结词:早期肺癌 详细描述:肿瘤局限于肺组织内,未侵犯胸膜、支气管或纵隔淋巴结。
5年生存率:约70-80%
Ⅱ期
总结词
局部进展期肺癌
详细描述
肿瘤已侵犯胸膜、支气管或纵隔淋巴结,但未超过同侧肺门。
5年生存率
约40-60%
治疗方案:通常采用手术切除肿瘤,术后可能需要进行辅助化疗或放疗。
Ⅱ期
总结词:中期肺癌
详细描述:肿瘤已侵犯周围组织或器官,但未超过同侧肺门淋巴结。
治疗方案:通常采用手术切除肿瘤,术后需要进行辅助化疗或放疗。对于无法手术 的患者,可以选择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
Ⅲ期
总结词
局部晚期肺癌
详细描述
肿瘤已侵犯胸壁、膈肌、纵隔等周围组织,或已 转移到同侧肺门淋巴结。
分期目的
01
02
03
制定治疗方案
根据肺癌的分期,医生可 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
预测预后
肺癌的分期可以预测患者 的预后,即病情的发展趋 势和患者的生存时间。
临床研究
肺癌分期是临床研究的依 据,有助于评估新药物或 治疗方法的疗效和比较不 同治疗方法的优劣。

国际最新肺癌的分期

国际最新肺癌的分期

肺癌的分期首先T分期,不像其他实体瘤中,以大小论英雄或者浸润深度论英雄,肺癌的T分期是大小,远近和脏层胸膜论英雄,需要三层界定,够复杂吧,大小的分界,记住3,5,7,三厘米,这是T1的界限,其次呢,还要被脏层胸膜包裹着或者就在肺里面包裹着,远近呢还要叶支气管以远,就是说可以原发或者侵犯在叶支气管,但不能越到主支气管。

记住,越靠近中心位置,比如隆突分期越晚。

这里最新7版还分了个T1a,T1b,就是大小小于2,2到3.T2呢就是大小方面只要大于3小于7的,深度呢侵犯你脏层胸膜了的,远近呢侵犯到主支气管了,但距离隆突还是要大于2厘米的,或者肺不张啊阻塞性肺炎蔓延到肺门但没有累计全肺的。

T2也根据大小从3到5,5到7分a,b。

T3呢大小就是大于7,深度呢就是围绕着肺的四周的外膜都受侵犯,心脏是心包外膜,膈肌,纵隔的胸膜,膈神经,胸壁。

环顾一周,只要被侵犯到膜就直接T3了。

距离就是侵犯主支气管距离隆突距离更近了,小于2,或者全肺不张,全肺阻塞性肺炎。

或同一叶一个以上结节。

T4则是侵犯到周围脏器器官了,神经是喉返神经,周围的器官有心脏,食管,大血管,椎体隆突等临近骨头结构。

或者不同叶多发结节。

T1三包叶远T2 漆膜二主大半不张T3 漆周膜,二主小,全不张,二结节,膈神经T4 邻居不同叶多发,T4中关于不同叶,请注明是同侧不同叶者,因为异侧则M1。

肺癌的化疗方案CAP 方案此方案为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方案化疗之前,首先须明确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及身体状况是否可耐受化疗。

并查血肿瘤指标作为化疗前后对比所用。

第一天给药:盐酸表柔比星75mg/m2,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

环磷酰胺800mg加入5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

顺铂75mg/m2加入5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

注意水化、碱化尿液、利尿,要求输液量超过1500ml,24小时尿量大于2000ml。

同时注意心功能较差病人可能因输液量较大或输液速度过快引发心功能不全。

最新国际肺癌TNM分期标准_第7版_修订稿解读

最新国际肺癌TNM分期标准_第7版_修订稿解读

最新国际肺癌T N M分期标准(第7版)修订稿解读叶波,杨龙海,刘向阳△(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北京100021)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070(2008)01-0021-03 国际抗癌联盟(U I CC)最新版恶性肿瘤的T NM分期标准计划于2009年颁布实施。

这是全球肿瘤研究和治疗领域的一件大事,它是推动新一轮肿瘤诊断和治疗技术发展的重要的指导性文件,将为人类抗肿瘤事业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新的肺癌T NM分期标准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在2009年发布。

为此,国际肺癌研究中心(I A S LC)早在1998年就启动了新一轮肺癌分期标准修订的研究计划,其第7版肺癌分期标准的修订稿已于2007年8月刊登于《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 ogy》(Volume2,Nu mber8,August 2007),其研究成果将成为2009年新版U I CC肺癌分期标准(第7版)的主要依据。

目前世界各国使用的U I CC第6版肺癌T NM分期标准是2002年颁布的,它继续沿用了1997年第5版肺癌T NM分期标准,至今已经10年没有修订了。

在过去的10年中,肺癌的研究和诊治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发展和长足进步,旧的分期标准暴露出一些问题,迫切需要对其进行修订,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新的国际肺癌分期标准的修订计划在I A S LC的牵头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新标准所采纳的数据来自于19个国家的46个研究中心,包含了自1990~2000年经过以上各中心治疗的67725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例,其样本量远远多于以前的各个版本,因而更具广泛性和权威性。

第7版的大体结构仍与第5、6版相似,但细节方面做了一些改动,较以前的各个版本更具有科学性及说服力。

1 新版T NM分期主要变更内容1.1 T分期 ①将T1分为T1a(≤2c m)及T1b(> 2c m,≤3c m)。

肺癌分期简便记忆

肺癌分期简便记忆

IIIb
IIIb IV
IASLC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T分期: TX:未发现原发肿瘤,或者通过痰细胞学或支气管灌洗 发现癌细胞,但影像学及支气管镜无法发现。 T0:无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原位癌。 T1:最大径≤3cm,周围包绕肺组织及脏层胸膜,肿瘤侵及 叶支气管,未侵及主支气管。 T1a:最大径≤2cm, T1b:最大径>2cm, ≤3cm。 T2: 3cm<最大径≤7cm;侵及主支气管,但距隆突2cm以 外;侵及脏胸膜;有阻塞性肺炎或者部分肺不张,不包 括全肺不张。 T2a:3cm<最大径≤5cm, T2b:5cm <最大径≤7cm。 T3:最大径>7cm;直接侵犯以下任何一个器官:胸壁(包 含肺上沟瘤) 、膈肌、膈神经、纵隔胸膜、心包; 距隆突<2cm ,但未侵及隆突;全肺肺不张肺炎;同一 肺叶出现孤立性癌结节。 T4:无论大小,侵及以下任何一个器官:纵隔、心脏、大 血管、隆突、喉返神经、主气管、食管、椎体;同 侧不同肺叶内孤立癌结节。 N分期: 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同侧支气管周围及(或)同侧肺门淋巴结 以及肺内淋巴结有转移,包括直接侵犯 而累及的。 N2:同侧纵隔内及(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 N3:对侧纵隔、对侧肺门、同侧或对侧前斜 角肌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M分期: MX:远处转移不能被判定。 M0:没有远处转移。 M1:远处转移。 M1a:胸膜播散(恶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或 胸膜结节)以及对侧肺叶出现癌结节。 M1b:肺及胸膜外的远处转移
IASLC 淋巴结图谱 (3)
N1淋巴结 门/叶间区 10 门 11 叶间
周围区
12 叶 13 分节 14 分节下
Frank C et al, The new lung cancer staging system, Chest, 2009,136:260-271

国际肺癌分期ppt课件

国际肺癌分期ppt课件

肿瘤大小与生存:pT1-3N0M0 R0
13
肿瘤大小与生存:cT1-3N0M0
14
肿瘤原发灶 (T) ——T3&T4
同叶肺转移的患者预后与T3患者相似,因
此降期为T3(之前分期为T4)。这类患者
(T3 Satell)的生存显著性优于T4inv患者 (肿瘤转移到主要的纵隔结构)
同侧但不同肺叶转移的患者,生存与T4inv 患者相似,因此归类为T4 Ipsi Nod(之前分 期为M1)
4
2009 IASLC 肺癌分期原则
分期基于TNM系统
T
肿瘤原发灶
N
区域淋巴结
M
远处转移
TNM分期系统独立地基于疾病解剖学程度
其他如临床症状或肿瘤分子生物学特征等因素都不
包括在内
5
肺癌分期的评估类型
分期评估 最常见类型
字首 名称 定义
c
临床
在任何起始治疗前对所有信息进 行评估
p 病理学 切除术后进行,基于病理学评估
• 临床N分期或病理N分期的预后分析显示,N0, N1,N2,N3组各组间的生存差异均具有统计 学意义。
第六版中定义的N分期在第七版中没有变化
19
区域淋巴结与生存 (任何cTcM0)
20
区域淋巴结与生存率(任何pTpM0)
21
区域淋巴结图谱
亚洲与其他地区采用不同的淋巴结图谱 在进行纵隔镜检查或胸廓切开术时,一些
恶性胸腔积液/胸膜转移的患者,生存情况
15
显著差于T4 或T4
患者,因此这类
cT3-4M1a
16
pT3-4M1a
17
2009 IASLC 肺癌分期:区域淋 巴结 (N)

肺癌分期

肺癌分期

非小细胞肺癌分期(IASLC 2009)(1)原发肿瘤(T)。

T X:原发肿瘤不能评估,或痰、支气管冲洗液找到癌细胞但影像学或支气管镜没有可见的肿瘤。

T0: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

T is:原位癌。

T1:肿瘤最大径≤3cm,周围被肺或脏层胸膜所包绕,支气管镜下肿瘤侵犯没有超出叶支气管(即没有累及主支气管)。

T1a:肿瘤最大径≤2cm。

T1b:肿瘤最大径>2cm且≤3cm。

T2:肿瘤大小或范围符合以下任何一项:肿瘤最大径>3cm;但不超过7cm;累及主支气管,但距隆突≥2cm;累及脏层胸膜;扩展到肺门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但不累及全肺。

T2a:肿瘤最大径≤5cm,且符合以下任何一点:肿瘤最大径>3cm;累及主支气管,但距隆突≥2cm;累及脏层胸膜;扩展到肺门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但不累及全肺。

T2b:肿瘤最大径>5cm且≤7cm。

T3:任何大小的肿瘤已直接侵犯了下述结构之一者:胸壁(包括肺上沟瘤)、膈肌、纵隔胸膜、心包;或肿瘤位于距隆突2cm以内的主支气管,但尚未累及隆突;或全肺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

肿瘤最大径>7cm;与原发灶同叶的单个或多个卫星灶。

T4:任何大小的肿瘤已直接侵犯了下述结构之一者:纵隔、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喉返神经、椎体、隆突;或与原发灶不同叶的单发或多发病灶。

(2)区域淋巴结(N)。

N X:区域淋巴结不能评估。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转移至同侧支气管旁淋巴结和(或)同侧肺门淋巴结,和肺内淋巴结,包括原发肿瘤直接侵犯。

N2:转移至同侧纵隔和(或)隆突下淋巴结。

N3:转移至对侧纵隔、对侧肺门淋巴结、同侧或对侧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

(3)远处转移(M)。

M X:远处转移不能评估。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M1a:胸膜播散(包括恶性胸膜积液、恶性心包积液、胸膜转移结节);对侧肺叶的转移性结节。

M1b:胸腔外远处转移。

注:大部分患者的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是由肿瘤所引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由IASLC完成大量肺癌病例数据回顾、验证及统计分 析后,向UICC和AJCC提出修改意见并被采纳
❖ 最初修订建议被IASLC国际分期委员会批准后,于 2007年在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杂志发表
❖ 2009年,第13届世界肺癌大会正式公布最新的肺癌分 期系统(第七版)
Frank C et al, The new lung cancer staging system, Chest, 2009,136:260-271
旧版分期系统局限性
❖ 数据系列仅来源于单一机构 ❖ 样本量有限 ❖ 数据时间跨度长 ❖ 一定程度上偏重于外科治疗的患者
2009 IASLC 肺癌分期背景
T2
>3cm但≤7cm*或肿瘤具有以下任一项**:
侵犯脏层胸膜,累及主支气管、距隆突≥2cm,
肺不张/阻塞性肺炎蔓延至肺门但未累及全肺
T2a >3cm但≤5cm*
T2b >5cm但≤7cm*
亚组
T1a T1b
T2a T2b
*最长径;**具有这些特征的肿瘤如果≤3cm分类为T2a
T1a
T2a
T2a,累及脏层胸膜
IASLC=国际肺癌研究学会;UICC=国际抗癌联盟;AJCC=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 Frank C et al, The new lung cancer staging system, Chest, 2009,136:260-271
2009 IASLC 肺癌分期优势
❖ 最新版本分期系统数据来源大大扩展 20个国家 45个数据库 81015例患者资料
IIa
IIIa
IIIb
T2b
IIa
IIb
IIIa
IIIb
T3
T3>7
T3 Inv
T3 Satell
T4
T4 Inv
IIb
IIIa
IIIa
IIIb
IIb
IIIa
IIIa
IIIb
IIb
IIIa
IIIa
IIIb
IIIa
IIIa
IIIb
IIIb
T4 Ipsi Nod
IIIa
IIIa
IIIb
IIIb
M1
M1a Contra Nod
肺癌区域淋巴结(N)
❖ 预后分析结果支持传统的N分期方法 (N分期预后分析显示,N0-N3各组间生存差异 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 第六版中定义的N分期在第七版中没有变化
区域淋巴结图谱
❖ 亚洲与其他地区采用不同的淋巴结图谱
❖ 在进行纵隔镜检查或胸廓切开术时,一些相邻淋巴结区域 的边界确认的可重复性不高
IASLC 2009 最新版(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介绍
IASLC=国际肺癌研究学会
肺癌分期意义
❖ 统一对病变的理解与认识 ❖ 确定治疗方案(手术或放化疗) ❖ 观察、评价疗效,决定后续治疗方案
❖ 术前明确肺癌患者病理类型及分期对治疗 方案的确定及预后是十分重要的!
肺癌分期
❖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可行手术治疗
Frank C et al, The new lung cancer staging system, Chest, 2009,136:260-271
肺癌分期分类
❖ 临床分期 有创性分期 无创性分期
❖ 病理分期 外科手术所见+病理科的术后评定,预后比同期的临 床分期准确
2009 IASLC第七版肺癌( NSCLC )分期 原则及依据
❖ 肿瘤原发灶 (T)
❖ 区域淋巴结 (N)
❖ 远处转移 (M) ❖ TNM分期独立地基于疾病解剖学表现,其他
(如临床症状或肿瘤分子生物学特征等)因素
都不包括在内
肿瘤原发灶 (T)
定义
T0
无原发肿瘤
T1
≤3cm*,被肺或脏层胸膜包绕,未累及
叶支气管近端以上位置
T1a ≤2cm*
T1b >2cm但≤ 3cm*
IV
IV
IV
IV
M1a Pl Disem
IV
IV
IV
IV
M1b
IV
IV
IV
IV
肺癌临床分期
❖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分期:TNM分 期法
T2a,肺叶不张
肿瘤原发灶 (T)
定义
亚组
T3 >7cm,
T3>7
或直接侵犯胸壁/膈/膈神经/纵膈胸膜/壁层心包,
T3Inv
或肿瘤位于主支气管、距隆突<2cm≤2cm*,
T3Centr
或全肺肺不张/阻塞性肺炎,
T3Centr
或分开的肿瘤结节位于同一肺叶
T3Satell
T4 任何大小肿瘤侵犯至心脏/大血管/气管/喉返神经/食 T4Inv 管/椎体或隆突,
无法评价T、N、M状态
Tis
原位癌
Tis
T1*
任何大小肿瘤表浅扩散,但限于气管 或主支气管壁
T1SS
*不常见的中央气道浅表扩散分类为T1
2009 IASLC 肺癌TNM分期( NSCLC )
T/M
亚组
N0
N1
N2
N3
T1
T1a
Ia
IIa
IIIa
IIIb
T1b
Ia
IIa
IIIa
IIIb
T2
T2a
Ib
远处转移 (M)
定义 M0 无远处转移
亚组
M1a 分开的肿瘤结节位于对侧一个肺叶, 或肿瘤伴有胸膜结节或恶性胸膜播散*
M1aContr Nod M1aPl Dissem
M1b 远处转移
M1b
*排除细胞学阴性、非血性、漏出性以及临床判断癌症引起的胸腔积液
肺腺癌,肝转移
特殊际分期委员会更新了淋巴结图谱,
并且定义了7个淋巴结区域
Frank C et al, The new lung cancer staging system, Chest, 2009,136:260-271
用CT确定N
❖ 大小是判定淋巴结有无转移的唯一标准 ❖ 短径比长径可靠 ❖ 阈值:短径大于1cm ❖ 含脂肪的淋巴结不是转移!
或分开的肿瘤结节位于同侧不同肺叶
T4Ipsi Nod
*不常见的中央气道浅表扩散分类为T1
T3Centr
T4Inv
肺癌区域淋巴结(N)
定义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转移至同侧支气管周围和(或)肺门周围淋巴结及肺内淋 巴结,包括直接蔓延累及
N2
转移至同侧纵膈和(或)隆突下淋巴结
N3
转移至对侧纵膈淋巴结、对侧肺门淋巴结、同侧或对侧 斜角肌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 以放、化疗治疗为主
肺癌分期的背景和发展史
❖ 1973年:美国首次制定肺癌TNM分期系统
基于美国M.D.Anderson癌症中心2155例患者的数据
❖ 1997年及2002年:该分期系统进行了第五次和第六次 修订,当时数据库样本量达5319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