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合金化原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r、V与α-Fe原子半径接近, 即△Ra小, 与α-Fe无限互溶;
W、Mo、Ti、Nb―△Ra大, 故形成有限固溶体;
C、N原子半径小,与Fe形成间隙固溶体, fcc结构间隙尺寸大(八面体0.52A,四-0.28A) , bcc间隙尺寸小,
C、N在γ-Fe中溶解度大,故扩大γ相区;
Cu(29)与γ-Fe(26)点阵相同, Ra相近,周期表中位置相邻, 应与γ-Fe无限互溶, 但实际上Cu在γ-Fe溶解度很小 (尽管Cu扩大γ相区)
四、合金元素与碳的相互作用: 一部分Me~C=C化物; 一部分不能,这与Me的电子结构有关; 1.非碳化物形成元素
有: Si、Al、Cu、Ni、Co、N、P、S等, Co、Ni-有独立碳化物,
但稳定性比Fe3C小, 故不会出现。 Si、Al-有强的石墨化作用, 促进C扩散-Gr Cu、Ni、Co-也促进石墨化.
2.碳化物形成元素 属过渡族, 其d壳层电子未填满程度比铁高;
且未填满电子数目越多, 形成C化物趋势越强,C化物越稳定,
按碳化物稳定程度, 由强到弱的顺序: Ti-Zr-Nb-V-Mo-W-Cr-Mn-Fe
可根据碳化物熔点高低比较其稳定性。表1.1
表1-1 钢中常见碳化物的结构与性能.
金属 Fe Mn Cr V Mo
三、合金元素与铁的相互作用 1、γ相稳定化元素-即奥氏体形成元素, (1)能无限扩大γ相区的元素(见图1.1) ―Ni、Mn、Co等.
使γ相区扩展, -A3点降低, -A4点升高, A3点:
α→γ,910℃; A4点:
γ→δ,1390℃;
与α-Fe有限互溶, 与γ-Fe无限互溶;
(2)能有限扩大γ相区的元素(见图1.2) -C、N、Cu等; -合金元素使A3点降低, A4点升高;
与γ-Fe有限互溶;与 α-Fe有限互溶; 其中:
C、N~Fe 间隙型固溶体,
Cu~Fe 置换型固溶体;
2.α相稳定化元素-即铁素体形成元素 (1)能封闭γ相区的元素(见图1.3) Me使A3点上升,
A4点下降,
一定含量时, A3与A4重合, γ相区封wenku.baidu.com;
没有α→γ相变, 与α-Fe无限互溶;
固溶于钢中的F、A、M; 可以是置换型, 间隙型;可有限互溶、无限互溶; (2)与钢中的碳形成碳化物或金属间化合物: -渗碳体Fe-C化合物;
Me与Fe-C形成=合金渗碳体; -Me-Fe形成金属间化合物;
碳化物、金属间化合物=强化相;
(3)形成非金属夹杂物 Me~O、N、S形成氧化物、氮化物、硫化物;
且炼钢中废钢比例较大; 实际中的问题?
残留元素对钢的影响 有益作用:
提高淬透性(Cr、Ni);固溶强化(Cr、Mn); 不利影响:大多数情况下不利;
如Cr、Ni、Cu对焊接性、冷变形性能不利; 所以,对优质钢材规定了残留元素最高含量.
钢中的气体: 冶炼时,钢中有微量气体O、N、H,
碳钢-冶炼方便,容易塑性加工,价格低廉, 经热处理后-性能改善, 使用量占钢产量的80~90%;
S、P-由原料带入, 炼钢时去除不净; 其它元素-由冶炼原料带入:
如:矿石、废钢、溶剂, 例如:大冶铁矿含Cu—钢中含Cu%偏高;
攀枝花含V、Ti-磁铁矿—钢中V、Ti量较多;
-相同成分碳钢—我国主要含Si、Mn、S、P; -国外钢除上述元素外,
还含Cr、Ni、Cu等残留元素; -国外钢大量使用Cr、Ni,
原子 半径比
―这说明有些影响因素还尚未了解。
Si、Al也是比较特殊的合金元素。
利用Me缩小、扩大γ相区的作用, 可以获得铁素体钢和奥氏体钢.
例如: 钢中加入Cr可得到铁素体钢, 加入Ni、Mn等可得到奥氏体钢.
但在多元合金中,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 如Cr是铁素体形成元素, 但在18-8不锈钢中, Cr反而能促进奥氏体的形成;
—欧美国家:用Ni较多; —前苏联: 用Cr较多; -我国:用Mn、W较多,而Cr、Ni较少,
现在情况有所改变。 分类:低合金钢≤5%Me;中合金钢5~10%Me;
高合金钢>10%Me,但没有严格的界限。
1.2 合金元素与铁和碳的相互作用 一、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存在形式
概括起来有四种存在形式: (1)形成固溶体:
点阵类型Latice、 Me原子半径大小Ra、 原子电子结构及相互作用(电化学作用)等
共同作用的结果。
Ni、Mn、Co―γ形成元素, 原子半径与γ-Fe的差△Ra很小, 化学性质接近(在元素表中位置靠近), 晶体点阵相同(fcc结构), 与γ-Fe无限互溶, 扩大γ相区 ;
Cr、Mo、W、V、Ti、Nb ―bcc结构,与α-Fe相同,
这类元素有: Cr、Mo、W、V、Ti、 Si、P、Al、Be等. 但Cr大于7%时,
A3点才上升, 小于7%时, A3点下降, 特殊情况.
(2)能缩小γ相区的元素(见图1.4). Me使A3点上升,
A4点下降,
使γ相区缩小, 但不封闭γ相区;
此类元素有: Nb、B、 Zr、Ta(钽)等;
有关说明: 关于Me~Fe相互作用没有一全面的理论解释。 一般认为,这与Me的
-但在耐腐蚀、耐热、耐磨等方面不足, 高强度、大截面机械零件无法满足要求, 需加入合金元素改善性能。
合金钢-为提高钢的某些性能, 而加入适量合金元素的钢;
有二层含义: 为提高某些性能;有意识、有目的加入。
钢中常用合金元素: Si、Mn、Cr、Ni、W、Mo、V、Ti、Nb、 Al、Cu、Co、N、B、稀土元素。
还可形成硅酸盐;统称―非金属夹杂物. (4)以自由状态存在 Pb、Cu、Be(铍)等不溶于Fe、或溶解度极低,
也不与C形成C化物, 而以游离状态存在于钢中, C可以石墨态的形式存在.
-其中(1)(2)是Me的主要存在方式。
二、合金元素的分类 1、与铁相互作用: 奥氏体形成元素, Mn、Ni、C、N、Cu、Co等; 铁素体形成元素, Cr、Mo、W、V、Ti、Si、Al等 2、与碳作用: 碳化物形成元素, Cr、Mo、W、V、Ti、Nb等 ; 非碳化物形成元素, Ni、Si、Al、Cu、P等. 3、奥氏体层错能 提高奥氏体层错能-Ni、Cu、C; 降低A层错能-Mn、Cr等
W、Mo、Ti、Nb―△Ra大, 故形成有限固溶体;
C、N原子半径小,与Fe形成间隙固溶体, fcc结构间隙尺寸大(八面体0.52A,四-0.28A) , bcc间隙尺寸小,
C、N在γ-Fe中溶解度大,故扩大γ相区;
Cu(29)与γ-Fe(26)点阵相同, Ra相近,周期表中位置相邻, 应与γ-Fe无限互溶, 但实际上Cu在γ-Fe溶解度很小 (尽管Cu扩大γ相区)
四、合金元素与碳的相互作用: 一部分Me~C=C化物; 一部分不能,这与Me的电子结构有关; 1.非碳化物形成元素
有: Si、Al、Cu、Ni、Co、N、P、S等, Co、Ni-有独立碳化物,
但稳定性比Fe3C小, 故不会出现。 Si、Al-有强的石墨化作用, 促进C扩散-Gr Cu、Ni、Co-也促进石墨化.
2.碳化物形成元素 属过渡族, 其d壳层电子未填满程度比铁高;
且未填满电子数目越多, 形成C化物趋势越强,C化物越稳定,
按碳化物稳定程度, 由强到弱的顺序: Ti-Zr-Nb-V-Mo-W-Cr-Mn-Fe
可根据碳化物熔点高低比较其稳定性。表1.1
表1-1 钢中常见碳化物的结构与性能.
金属 Fe Mn Cr V Mo
三、合金元素与铁的相互作用 1、γ相稳定化元素-即奥氏体形成元素, (1)能无限扩大γ相区的元素(见图1.1) ―Ni、Mn、Co等.
使γ相区扩展, -A3点降低, -A4点升高, A3点:
α→γ,910℃; A4点:
γ→δ,1390℃;
与α-Fe有限互溶, 与γ-Fe无限互溶;
(2)能有限扩大γ相区的元素(见图1.2) -C、N、Cu等; -合金元素使A3点降低, A4点升高;
与γ-Fe有限互溶;与 α-Fe有限互溶; 其中:
C、N~Fe 间隙型固溶体,
Cu~Fe 置换型固溶体;
2.α相稳定化元素-即铁素体形成元素 (1)能封闭γ相区的元素(见图1.3) Me使A3点上升,
A4点下降,
一定含量时, A3与A4重合, γ相区封wenku.baidu.com;
没有α→γ相变, 与α-Fe无限互溶;
固溶于钢中的F、A、M; 可以是置换型, 间隙型;可有限互溶、无限互溶; (2)与钢中的碳形成碳化物或金属间化合物: -渗碳体Fe-C化合物;
Me与Fe-C形成=合金渗碳体; -Me-Fe形成金属间化合物;
碳化物、金属间化合物=强化相;
(3)形成非金属夹杂物 Me~O、N、S形成氧化物、氮化物、硫化物;
且炼钢中废钢比例较大; 实际中的问题?
残留元素对钢的影响 有益作用:
提高淬透性(Cr、Ni);固溶强化(Cr、Mn); 不利影响:大多数情况下不利;
如Cr、Ni、Cu对焊接性、冷变形性能不利; 所以,对优质钢材规定了残留元素最高含量.
钢中的气体: 冶炼时,钢中有微量气体O、N、H,
碳钢-冶炼方便,容易塑性加工,价格低廉, 经热处理后-性能改善, 使用量占钢产量的80~90%;
S、P-由原料带入, 炼钢时去除不净; 其它元素-由冶炼原料带入:
如:矿石、废钢、溶剂, 例如:大冶铁矿含Cu—钢中含Cu%偏高;
攀枝花含V、Ti-磁铁矿—钢中V、Ti量较多;
-相同成分碳钢—我国主要含Si、Mn、S、P; -国外钢除上述元素外,
还含Cr、Ni、Cu等残留元素; -国外钢大量使用Cr、Ni,
原子 半径比
―这说明有些影响因素还尚未了解。
Si、Al也是比较特殊的合金元素。
利用Me缩小、扩大γ相区的作用, 可以获得铁素体钢和奥氏体钢.
例如: 钢中加入Cr可得到铁素体钢, 加入Ni、Mn等可得到奥氏体钢.
但在多元合金中,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 如Cr是铁素体形成元素, 但在18-8不锈钢中, Cr反而能促进奥氏体的形成;
—欧美国家:用Ni较多; —前苏联: 用Cr较多; -我国:用Mn、W较多,而Cr、Ni较少,
现在情况有所改变。 分类:低合金钢≤5%Me;中合金钢5~10%Me;
高合金钢>10%Me,但没有严格的界限。
1.2 合金元素与铁和碳的相互作用 一、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存在形式
概括起来有四种存在形式: (1)形成固溶体:
点阵类型Latice、 Me原子半径大小Ra、 原子电子结构及相互作用(电化学作用)等
共同作用的结果。
Ni、Mn、Co―γ形成元素, 原子半径与γ-Fe的差△Ra很小, 化学性质接近(在元素表中位置靠近), 晶体点阵相同(fcc结构), 与γ-Fe无限互溶, 扩大γ相区 ;
Cr、Mo、W、V、Ti、Nb ―bcc结构,与α-Fe相同,
这类元素有: Cr、Mo、W、V、Ti、 Si、P、Al、Be等. 但Cr大于7%时,
A3点才上升, 小于7%时, A3点下降, 特殊情况.
(2)能缩小γ相区的元素(见图1.4). Me使A3点上升,
A4点下降,
使γ相区缩小, 但不封闭γ相区;
此类元素有: Nb、B、 Zr、Ta(钽)等;
有关说明: 关于Me~Fe相互作用没有一全面的理论解释。 一般认为,这与Me的
-但在耐腐蚀、耐热、耐磨等方面不足, 高强度、大截面机械零件无法满足要求, 需加入合金元素改善性能。
合金钢-为提高钢的某些性能, 而加入适量合金元素的钢;
有二层含义: 为提高某些性能;有意识、有目的加入。
钢中常用合金元素: Si、Mn、Cr、Ni、W、Mo、V、Ti、Nb、 Al、Cu、Co、N、B、稀土元素。
还可形成硅酸盐;统称―非金属夹杂物. (4)以自由状态存在 Pb、Cu、Be(铍)等不溶于Fe、或溶解度极低,
也不与C形成C化物, 而以游离状态存在于钢中, C可以石墨态的形式存在.
-其中(1)(2)是Me的主要存在方式。
二、合金元素的分类 1、与铁相互作用: 奥氏体形成元素, Mn、Ni、C、N、Cu、Co等; 铁素体形成元素, Cr、Mo、W、V、Ti、Si、Al等 2、与碳作用: 碳化物形成元素, Cr、Mo、W、V、Ti、Nb等 ; 非碳化物形成元素, Ni、Si、Al、Cu、P等. 3、奥氏体层错能 提高奥氏体层错能-Ni、Cu、C; 降低A层错能-Mn、Cr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