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方案编制(PPT 57张)

合集下载

讲土地整理规划与项目管理PPT课件

讲土地整理规划与项目管理PPT课件
• 潜力分级 :一般不少于3个级别为宜。
第21页/共56页
2.3 土地整理分区
• 目的:
① 明确各区土地整理方向和重点; ② 分类指导土地整理活动; ③ 引导投资方向; ④ 为安排项目提供依据; ⑤ 因地制宜地制定土地整理措施。
• 区域类型:整理区、复垦区、开发区、综合区
第22页/共56页
2.3 土地整理分区 • 原则:
占规划目标的80%左右
第30页/共56页
2.5 投资与效益
◇ 投资估算
• 测算典型项目单位面积投资量 • 估算项目投资量
第29页/共56页
2.4 重点区域、重点工程和项目(续3)
• 3) 土地整理项目
应注意的问题:
① 要体现以土地整理、复垦为主,适度开发的原则 ② 要兼顾不同类型项目增加耕地潜力与实现规划目标
的关系; ③ 要考虑不同类型项目的投资需求水平与筹资能力的
关系; ④ 所有项目的完成对实现规划目标起支撑作用,一般
第18页/共56页
2.2.2 耕地整理潜力及其指标体系
指标
含义
基础设施配套程度
水资源供需状况 生态适应程度
影响耕地整理潜力实现程度的外部条件
投资能力
整理规模 非有效耕地比例 预期产出提高幅度
影响耕地整理潜力总量
耕地整理潜力的直接来源,影响单位整理 面积新增耕地潜力 整理后耕地质量提高的表现形式,代表整 理的最终目的
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在规划期间通过土地整理所要达到 的特定目的。主要包括规划期内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 地开发的规模及增加耕地与其他用地的面积。
• 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的要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开发、整理、 复垦的潜力。

教学PPT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

教学PPT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

1.1 人工和材料等基础价格的计算进行了调整
一是根据近几年人工最低工资水平的变化及国家政策调整情况, 对人工预算单价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甲类工26.4元/日、乙类工 15.89元/日,调整到现在的甲类工51.04元/日、乙类工38.84元/日。 (人工费的标准仍然偏低)
二是根据近几年来部分建筑材料大幅上涨的情况,对钢筋、水 泥、汽油、柴油等11种主材进行了限价,即材料价格超过限价部分 只计取材料价差和税金,不进行其他费用的计取。
预算编制的具体方法:
套用定额单价及编制补充、换算单价; 计算直接费(定额直接费); 进行工料分析; 计算其他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汇总工程施工费; 计算设备购置费、其他费用和不可预见费,汇总项目预算。
6.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费用构成
6.1 工程施工费 6.2 设备购置费 6.3 其他费用 6.4 不可预见费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将项目划分为4级,包括5个一 级项目,15个二级项目和41个三级项目。
土地定额一级项目: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 和其它工程
土地定额二级项目:农地平整工程、未利用地平整工程、废弃 地平整工程、排灌工程、喷微灌工程、农 用井工固沙工程
2.2 实事求是原则
项目预算的编制要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客观实际情况,合理安排 资金的分配和有效使用,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办法,力求规范地编制 项目预算。
2.3 全面、合理、科学和准确原则
全面是指预算文件的组成要齐全,反映项目预算编制的全过程, 没有遗漏和重复的现象。
合理是指预算标准选择要合理。 科学是指预算文件的自身结构和文件之间的相互衔接和逻辑关 系要相对合理一致。 准确是指预算中每项的计算应当准确无误。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费用由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其他费用 和不可预见费组成。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课件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课件
包括市地整理和农地整理。
PPT学习交流
4
农地整理
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 其特点在于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并以提高耕地质量为中心,通 过对田、水、路、林村实施综合整治开发,改善农业生产和 土地利用条件、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
整理的内容

农 田 整 治
农 地 改 造
地 块 调 整
PPT学习交流
14
市县土地整治规划的区别与联系
共同点:
• 上一轮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评价; • 分类调查土地整治潜力; • 土地整治目标、任务; • 土地整治活动的空间组织、任务与措施; • 资金供需平衡分析和效益评价; • 实施保障措施; • 建立土地整治规划数据库。
PPT学习交流
15
市县土地整治规划的区别与联系
PPT学习交流
11
3. 规划编制原则
• 合理利用原则 • 三个效益相统一原则 •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 • 工程技术可行原则 • 因地制宜原则 • 可行性原则
PPT学习交流
12
4. 土地整治规划的内容
省级、地市级 • 背景与条件; • 调查评价、测算土地整治潜力; • 确定土地整治规划目标和任务; • 提出土地整治的战略及总体安排; • 划定土地整治的重点区域、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 • 制定土地整治补充耕地的区域平衡方案; • 估算土地整治的投资,评价预期综合效益; • 制定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
PPT学习交流
13
4. 土地整治规划的内容
县级 • 背景与条件; • 调查评价、测算土地整治潜力; • 确定土地整治规划目标和任务; • 提出土地整治的总体安排; • 划定土地整治区,确定各区土地整治的方向和重点; • 确定土地整治项目的位置、范围和规模; • 分类分期测算规划期内土地整治的投入,评价预期综合效益; • 制定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方案编制(ppt58页).ppt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方案编制(ppt58页).ppt
18
4)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4)生产力效果用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量表示 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量=(有项目计算期内年均总产值/
有项目计算期内年均总有效劳动力数)-(无项目年均 总产值/无项目年均有效劳动力数) ×100% (5) 新增粮食生产能力=[(项目完成后项目区粮食生 产能力-项目实施前项目区粮食生产能力)/项目完成 前项目区粮食生产能力] ×100% (6)粮食产量水平(单产增量)=项目完成后项目区 粮食总产量/项目建设规模-项目实施前项目区粮食总 产量/项目建设规模
7
二、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及内容
2、依据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土地开发整理标准》 相关部门技术标准 其它有关技术规范
8
二、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及内容
(二)项目总体平面布局 1、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貌特点等综合因素确定各地类的布局及分布范围。 2、在征求当地农业部门的基础上,选定作物种植结构的最佳方案。 3、根据项目区及外围的水文条件和水资源等情况,确定水利建设的数量、
①作物需水量的田间测定; ②经验公式法估算作物实际需水量 (1)水面蒸发量法(蒸发皿法); (2)产量法。
24
(四)设计灌水率
灌水率是根据全灌区各种作物的灌溉制度,及作物种植面积占总种植面 积的比例计算制定的,利用它可以计算出灌区各级渠道的设计流量。
如某种作物种植面积占灌区总种植面积的比例为a,其某次灌水定 额为m(m3亩-1),则该作物本次灌水所要求的灌水率为:
(三)项目主要工程内容
1、土地平整工程 3、田间道路工程
2、农田水利工程 4、其它工程
10
二、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及内容
(四)项目规划方案的择优 1、根据同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土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幻灯片PPT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幻灯片PPT

附图 2
预 算 项 目
土地 平整
农田 水利
田间 道路 其他工程
挖土石方 填土石方 土石方运输
排灌工程
喷滴灌工程 竖井工程
排灌电气 工程 田间道
平整土地
支沟渠 田间排灌沟渠 地下排灌工程 排灌系统的其他工程 配套建筑物及构筑物 喷灌工程 滴灌工程 配电设备及其他 线路架设 管线敷设
生产路 农田生态防护林 水土保持设施 ……
发整理工程。
工程组成与划分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费用由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施工费、设 备费、其他费用和不可预见费四局部组成。
产区、粮食主产县、根本农田保护区倾斜。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着眼于提高国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需大力加 强农田小型水利设施建立。——重大工程
国家投资工程现行管理程序
〔一〕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现行管理程序 〔二〕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现行申报程序
编制专项规划 项目可行性研究、估算与项目申报
且路面面层材料不宜采用混凝土、沥青等做法;对于需大型农用机械作业区或根据实际需求本 省有明确规定的,道路宽度可适当放宽,新疆自治区为6-8米。 〔10〕大规模林带、林地不属于投资范围,且树种单价不宜超过5元/棵。 〔11〕对实施过程中需拆迁的零星房屋、坟墓、林木及青苗等所发生的补偿费用应依据当地相 关补偿标准,进展适当补偿,其中房屋补偿不考虑房屋重置的费用;青苗补偿为单季适当补偿; 坟墓拆迁原那么上单穴不超过200元,双穴不超过300元。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工程投资范围
〔1〕工程区外工程设施原那么上不属于投资范围。 〔2〕施工、生产性工具和设施不属于投资范围,如运输车辆〔船只〕、温室、大棚等。 〔3〕化学、生物性质土壤改进不属于投资范围。 〔4〕大型水利工程设施,如防洪堤坝、大中型水库〔10万立方米以上〕、骨干沟渠〔占地宽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设计PPT课件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设计PPT课件
– 集水面积(即来水量) – 调蓄容量,即合适的塘面、塘深和塘容 – 灌溉面积,尽量做到自流灌溉
塘堰设计图
塘堰设计图
泵站
• 1、泵站的设计内容
抽水站的设计涉及泵站的规划选址、管道布设、水力学计算、水 泵的选配、安装与维护保养等诸多内容。
• 2、泵站组成
抽水站一般由主机房、进水池、出水池、管道系统等组成。机房 中的水泵机组,是抽水站的主要设备。
三合土护面
80~95
10~25
但抗冻性能一般较差,不宜在
冻土地区使用
砌石
80~90
25~50
抗冻和抗冲性能好,施工简易, 耐久性强;施工所需劳力多
混凝土 内衬塑料薄膜
85~95 90~95
40~60 10~15
防渗、抗冲性能好,耐久性强, 使用广泛,可现场浇筑或预制 装配 防渗效果好,质轻、运输便利、 施工简单
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 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
灌水定额:一次灌水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
水量,各次灌水定额之和称为灌溉定额。
灌溉制度的制定
1、总结群众丰产灌水经验
多年来进行灌水的实践经验是制定灌溉制度的重要依据。灌溉 制度调查应根据设计要 求的干旱年份,调查这些年份的不同生 育期的作物田间耗水强度(mm/d)及灌水次数、灌 水时间间距、 灌水定额及灌溉定额。根据调查资料,可以分析确定这些年份 的灌溉制度。
• 灌水率是根据全灌区各种作物的灌溉制度,及作物种植面积占总种 植面积的比例计算制定的,利用它可以计算出灌区各级渠道的设计 流量。
如某种作物种植面积占灌区总种植面积的比例为a,其某次灌水 定额为m(m3亩-1),则该作物本次灌水所要求的灌水率为:
q净
m 0.36Tt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方案编制(ppt58页).ppt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方案编制(ppt58页).ppt
16
3)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指标
1)定量分析指标 土地垦殖率=耕地面积/项目区总面积×100% 林草覆盖率增加值=[(项目完成后项目区林草地面积-
项目实施前项目区林草地面积)/项目区总面积] ×100% 绿色植被覆盖率增加值=[(项目完成后项目区林草面 积+农作物面积)-(项目实施前项目区林草面积+农作 物面积)] /项目区总面积×100% 2)定性分析指标
农用地整理主要指耕地整理、园地整理、林地整理、牧草地整理 和养殖用地整理等,也包括大片农用地整理区内零星的农户、零 星城镇和工矿用地、小型水利设施、田间路以及零星的废弃地。
农用地整理主要包括农用地面积、位置的变动、性质的置换、低 效农用地的改造( 应和农业部门结合进行)以及地块规整重划, 水、林、路等小型基础设施配套和零星农宅的拆迁或合并。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方案编制
目录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的划定和要求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及内容 作物灌溉制度和水资源分析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規劃方案编制的思路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方案择优的做法 项目规划方案判别和注意的问题
一、土地开发整理区的划定和要求
(一)土地开发整理区的划定 土地开发整理区 1、土地单项整理区 2、土地综合整理区 3、土地复垦区 4、土地开发区
17
4)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定量分析指标:
(1)土地利用率增量= [(项目完成后项目区已利用面
-项目实施前项目区已利用面积)积/项目建设规模] ×100% (2)新增耕地面积和新增耕地率
新增耕地面积=项目实施后耕地面积-项目原有耕地面积 新增耕地率=新增耕地面积/项目建设规模× 100 % (3)新增耕地可供养人数=新增耕地面积×(项目区所 在乡镇人口/项目所在乡镇耕地总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4)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定量分析指标:

(1)土地利用率增量= [(项目完成后项目区已利用面
-项目实施前项目区已利用面积)积/项目建设规模] ×100%

(2)新增耕地面积和新增耕地率 新增耕地面积=项目实施后耕地面积-项目原有耕地面积 新增耕地率=新增耕地面积/项目建设规模× 100 % (3)新增耕地可供养人数=新增耕地面积×(项目区所 在乡镇人口/项目所在乡镇耕地总面积)
4
2、农用地整理要求
要适宜作物的生长发育,适宜与田间机械作业,适宜灌排工程布设,适
宜与防风固沙。 要适应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尽量避免湿地开发,毁林毁草和围湖造田,
对过度开垦、围垦土地要有计划有步骤还林、还草、还湖。
要逐步将以250上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250以下坡耕地因地制宜, 实现梯田化或退耕。


5、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主导风因素来确定农田防护林的布局、规模、结构
及树种的位置。 6、根据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确定各类用地的数量、规模、位置 和发展方向。
9

二、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及内容
(三)项目主要工程内容

1、土地平整工程 3、田间道路工程
2、农田水利工程 4、其它工程
10
二、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及内容
16
3)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指标

1)定量分析指标

土地垦殖率=耕地面积/项目区总面积×100% 林草覆盖率增加值=[(项目完成后项目区林草地面积项目实施前项目区林草地面积)/项目区总面积] ×100% 绿色植被覆盖率增加值=[(项目完成后项目区林草面 积+农作物面积)-(项目实施前项目区林草面积+农作 物面积)] /项目区总面积×100% 2)定性分析指标
5
5
土地开发整理区的要求
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充分利用生 物、工程与农艺等方面的科学技术,工程的设计、 施工和管理严格按国家有关标准执行。 要与农业经营机制的改革完善联系起来,逐步实 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
6
二、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及内容
(一)项目规划方案编制 1、原则

13
3、效益评价方法和指标

2)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经济效益分析是衡量土地开发整理投资收益的重要指 标。其分析内容包括:土地开发整理的投人与产出量 分析,主要包括通过土地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 高耕地质量增加土地产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便于 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利灌溉和规模经营、节水节电、 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经济效益。目前各地在进行 经济效益评价时多采用静态分析法。
2、规划方案评价
A、技术可行性分析 项目规划技术可行性分析
实施项目规划拟采用的可行性分析
B、效益评价 土地开发整理区的类型、规模、分区布局、投人产出 量和综合效益评估等。 投人产出量和综合效益评估是对整个规划安排的预期 效益评价,用以反映规划的效果。
12

二效益评价的方法 A、定量分析方法是指应运统一的量纲、一定的计算公式及判别标准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方案编制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的划定和要求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及内容
作物灌溉制度和水资源分析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規劃方案编制的思路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方案择优的做法 项目规划方案判别和注意的问题
一、土地开发整理区的划定和要求
(一)土地开发整理区的划定 土地开发整理区 1、土地单项整理区 2、土地综合整理区 3、土地复垦区 4、土地开发区

(四)项目规划方案的择优

1、根据同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土
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中土地开发整理指标等要求,
进行调整落实,提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方案。方案
拟定过程中,可以编制几个土地整理规划方案,以 便进行比较和择优,最后确定推荐规划方案。
11
二、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及内容

合理利用原则 三个效益相统一原则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
工程技术可行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 可行性原则
7
二、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及内容
2、依据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土地开发整理标准》 相关部门技术标准 其它有关技术规范
8
二、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及内容

(二)项目总体平面布局 1、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貌特点等综合因素确定各地类的布局及分布范围。 2、在征求当地农业部门的基础上,选定作物种植结构的最佳方案。 3、根据项目区及外围的水文条件和水资源等情况,确定水利建设的数量、 等级和位置。 4、根据项目区外围已有的交通设施状况和区内地形、灌排渠系状况,确定 区内交通道路的类型和位置。

14
2)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3)项目运营效果指标 A、基础设施运营成本。指项目为农业生产服务而新建 或提供的农田基础设施的年正常运营成本,它包括基础 设施自身的运行成本以及正常维护管理成本,如负责项 目区土地灌排的泵站、机井等新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
电费、维修费、管理费等费用成本。

B、基础设施运营成本率=(项目区基础设施运营成本/ 项目区年总产值)×100%
1
(二)土地开发整理区的要求
1、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大小与潜力类型 2、土地开发整理区界限 3、应尽量采取综合整理办法 4、规模较大的农地整理区
2
2
土地开发整理区的要求
5、土地开发整理区的划定要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
6、土地开发整理区的划定要注重景观和生态保护
3
(三)农用地整理内容和要求
1、农用地整理内容
(参数),通过数量演算反应分析结果的方法。
B、定性分析方法基本是采用文字描述,说明事物的性质。但定量分 析与定性分析的区分也不是绝对的,定性分析在需要与可能的情况下, 应尽量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数据,以便更准确说明问题的性质或结论, 只是一般难以用一定的数学公式计算而已。
C、对比分析法 D、参与式评价方法

农用地整理主要指耕地整理、园地整理、林地整理、牧草地整理
和养殖用地整理等,也包括大片农用地整理区内零星的农户、零
星城镇和工矿用地、小型水利设施、田间路以及零星的废弃地。

农用地整理主要包括农用地面积、位置的变动、性质的置换、低 效农用地的改造( 应和农业部门结合进行)以及地块规整重划, 水、林、路等小型基础设施配套和零星农宅的拆迁或合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