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课程《联林学步》的开发与实施方案
滦南县柏各庄镇张仙庄完全小学
一、课程指导思想
传承传统文化,创办儒雅特色学校;构建儒雅特色课程,成就儒雅特色加特长师生;尊重孩子个性,让孩子多元化发展。
二、课程目标及原则
1. 在楹联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美情趣。
2. 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 培植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养成楹联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楹联学习方法。
4.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 使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楹联。
6. 用普通话学习楹联。通过楹联认识、巩固常用汉字。
7.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楹联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带有常用汉字的楹联作品。
8.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楹联进行实践活动。
9. 具有欣赏楹联的基本能力,在各种楹联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 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楹联信息的能力。
11.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参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和对联的创作要求。能力目标:会鉴赏对联、写作对联。情感目标:在掌握知识、获得创作经验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
12. 阶段目标从“背诵”、“欣赏”、“创作”。渗透综合性学习,以加强楹联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习楹联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与资源分析
楹联教育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始于2013年。当时滦南县教育局提出打造校本课程强校的号召,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结合我校主题文化——“儒雅文化”,经过全体教师集思广益,最终确立“楹联文化”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在课程内容基本确定之后,我校先后邀请唐山市楹联学会会长冯贵明先生、秘书长刘增才先生到我校讲解楹联有关知识。欣赏名家作品,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学校也专门开设楹联课,结合书法,有专职教师教授。现在,我校高年级学生已经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写出简单的楹联作品,虽然还很稚嫩,但是,已经有了星火燎原之势,相信不久的将来,定能开出鲜艳的花朵。
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终于有了点滴的收获。我校多名教师在各级各类楹联活动中获奖,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诗词楹联原创作品征集活动中,我校教师梁立芹、周秀芳的作品获得优秀展示奖,我校获得优秀组织单位奖。2016年,我校被确定为唐山市楹联文化基地,这是唐山市所有农村小学中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农村小学。
四、课程内容及教材编纂
在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之下,学校全体教师全部参与了教材的编写工作。搜集素材、制作图案、内容选择等,耗费了大量的精力。编写过程中结合各年级学生年龄和心理接受能力,一二年级课程主要从知识积累入手,内容主要是歌谣、词语、古诗及一些简单易懂的对联积累。三四年级内容扩展到楹联知识入门,楹联欣赏及一些浅显的楹联写作方法。注重楹联基础的培养。五六年级在以前的学习基础之上,积累了很多楹联写作的方法,也欣赏了很多名联,所以,教材内容向技巧转移,暂定为“技巧篇”。
为了让楹联文化深入学生的心灵,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背诵对子歌”、“对联积累”、“成语对对子”“对联知识竞赛”“每周征联”“讲楹联故事”、“趣味对联我知道”等活动。结合重大节日,开展楹联收集活动,并定期对学生书写的对联进行梳理,选出优秀作品,定期公布在宣传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五、课程实施说明
2013年,张仙庄完全小学确立楹联文化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建立健全了校本课程开发组织,分层负责校本课程的决策,组织和实施工作。
校长梁立芹作为课程主持人,与全体教师讨论后达成共识:认为楹联是中国国粹,既是高雅的文化,又与广大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作为炎黄子孙,在学习现在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应该主动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和优秀的中华文明,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与发展,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方面,肩负基础教育使命的中小学校更应当成为积极倡导、传播推广的主阵地。楹联进校园,让孩子们从小接受人文精神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使民族特色文化成为可以享用一生的精神财富。孩子们从小学习楹联,对青少年开拓思维有着积极的意义,可以扩大知识方面;提高语文水平;训练应辩能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精神。因此,学校义无反顾地发掘自身优势,自打造楹联特色校上下功夫,张仙庄完全小学师生一边欣赏楹联,一边利用“征联擂台”等形式进行创作实践,让全体师生从较为专业的角度欣赏和创作简单的今声楹联。几年来,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创新之路。
六、课程评价与考核
学习评估采用以对联基本知识考核为辅、对联写作和对联鉴赏为主的形式。学校利用校刊《小荷飘香》、橱窗、小黑板进行“征联擂台”互动活动,每学期末进行试卷考核。
(一)学校对课程实施教师的评价
1、教学纲要、教学计划、课时教案的撰写与课程标准一致性评价。
2、教学计划、课时教案、课后反思、学期总结的评价,以教导处检查为主,采取定期检查和随时抽查的形式。
3、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以推门听课、上研究课、评优课形式评价。
4、课程实施成果的评价,以书面考试、问卷调查和成果展示(经验论文、学生学习成果)为主要形式。
5、讲义或自编教材的评价。
(二)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