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计算书(泉州后渚大桥主桥120m)
后渚大桥研究填补国内空白
![后渚大桥研究填补国内空白](https://img.taocdn.com/s3/m/8a53d02b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0.png)
后渚大桥研究填补国内空白
张国镇
【期刊名称】《中国公路》
【年(卷),期】2005(000)018
【摘要】2005年1月9日,由中国工程院士、同济大学著名桥隧专家范立础等桥梁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定《泉州后渚大桥五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结构分析与测试》科研课题在五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方面的研究成果有创新性,其理论指导和实用基础填补了目前国内该项研究的空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这时候,作为该课题的主持负责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福建泉州市公路局局长林建筑那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总页数】2页(P90-91)
【作者】张国镇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泉州后渚大桥防腐蚀耐久性设计
2.泉州后渚大桥下游船舶撞击力分析计算
3.泉州后渚大桥深水承台施工
4.泉州后渚大桥深水承台施工
5.泉州后渚大桥13#主墩承台无底套箱施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连续刚构设计计算书
![连续刚构设计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ee6335f4c281e53a5902ff19.png)
连续刚构设计计算书1 技术标准及设计规范1.1 技术标准(1)公路等级:高速公路(2)设计速度:主线120km/h(3)路基宽度:整体式42 米(4)荷载等级:公路-Ⅰ级(5)分离式桥梁宽度:宽度20.6 米(6)设计洪水频率:1/300(特大桥)(7)场地环境类别:地表以上Ⅰ类,地下Ⅵ类(化学腐蚀环境)(8)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9)坐标系采用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系采用1985 国家高程基准。
1.2 设计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002);(3)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4)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5)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6)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C30-2015);(7)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8)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9)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10)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11)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12)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13)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14)公路桥梁伸缩装置通用技术条件(JT/T 327-2016)(15)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19)(16)公路与市政工程下穿高速铁路技术规程(TB 10182-2017)(17)公路与市政工程下穿高速铁路技术规程(TB 10182-2017)2 主要材料2.1 混凝土本桥梁结构用混凝土可采用桥梁高性能混凝土,其矿物掺合料、化学外加剂、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养护与验收等技术要求可参照四川省公路工程技术指南《桥梁高性能混凝土制备与应用技术指南》(SCGF51-2010)执行。
三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刚构桥计算书
![三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刚构桥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97011d94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cd.png)
三跨预应⼒混凝⼟变截⾯连续刚构桥计算书⽬录1 ⽅案拟订与⽐选 (1)1.1 设计资料 (1)1.1.1 设计标准 (1)1.1.2 主要材料 (1)1.1.3 采⽤规范 (2)2 上部结构尺⼨拟定和内⼒计算 (3)2.1 主跨径的拟定 (3)2.2 主梁尺⼨拟定 (3)2.3 主要材料 (4)2.4 主桥内⼒计算 (4)2.4.1 ⼀期恒载作⽤下主梁产⽣的内⼒ (5)2.4.2 ⼆期恒载作⽤下主梁产⽣的内⼒ (8)2.4.3 ⽀座沉降引起的内⼒计算 (10)2.4.4 活载内⼒计算 (13)2.5 荷载组合 (6)2.5.1 承载能⼒极限状态计算时作⽤效应组合 (6)2.5.2 正常使⽤极限状态计算时作⽤效应组合 (7)2.5.3 内⼒组合结果 (8)3 施⼯⽅法介绍 (17)3.1 悬臂施⼯法简介 (18)3.2 悬臂浇筑法的特点 (18)3.3 各施⼯阶段模拟与计算 (19)4 预应⼒钢束的估算及布置 (20)4.1 按构件正截⾯抗裂性要求估算预应⼒钢筋数量 (20)4.2 预应⼒钢束的布置 (21)5 承载能⼒验算 (23)5.1 正截⾯承载⼒计算 (23)5.2 计算结果 (23)6 应⼒验算 (24)6.1 基本理论 (24)6.2 预加应⼒阶段的正应⼒验算 (24)6.3 持久状况下正应⼒验算 (24)6.4 持久状况下的混凝⼟主应⼒验算 (25)7 变形验算 (26)设计总结 (27)参考⽂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 (29)1 ⽅案拟订与⽐选1.1 设计资料1.1.1 设计标准(1)设计荷载:公路Ⅰ级(2)设计车速:80公⾥/⼩时(3)⾏车道宽度:4 净—16.2桥梁宽度:0.5m (防撞护栏)+15(⾏车道)+1.4m (分隔带)+15(⾏车道)+0.5m (防撞护栏)=32.4m(4)地震烈度:基本烈度为六级,桥梁设计按七级设防(5)设计最⼤风速:11.7m/s(6)温度:本桥区最⾼⽓温为32.5度,最低⽓温为-5.8度,年平均⽓温16.4 度,设计合拢温度10—20 度1.1.2 主要材料(1)混凝⼟:箱梁、墩⾝、⽀座垫⽯的混凝⼟采⽤C50混凝⼟,混凝⼟弹性计算模量E=3.5×104Mpa ;防撞护栏采⽤C30混凝⼟(2)预应⼒钢材:预应⼒锚具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国标《预应⼒筋⽤锚具、夹具和联结器》(GB/T14370-1993),产品均须抽样检测,检验标准应符合国标及国际预应⼒协会《后张法预应⼒体系验收和应⽤建议》(FIB-1991)要求。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计算(doc 91页)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计算(doc 91页)](https://img.taocdn.com/s3/m/402765d4a98271fe910ef9ef.png)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计算(doc 91页)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计算原理1 绪论本毕业设计主要是关于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结构的设计,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以结构受力性能好、变形小、伸缩缝少、行车平顺舒适、造型简洁美观、养护工程量小、抗震性能强等而成为最富有竞争力的主要桥型之一。
与同等跨径的简支梁桥相比,连续梁桥的截面控制弯距得以减少,同时由于采用平衡悬臂施工方法,使桥梁单跨跨径得以增大,从而在近二十余年来连续梁桥得到广泛的应用。
因此,本次毕业设计关于连续梁桥的设计对今后的走上工作单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设计主要为渭河特大桥的设计,其中桥梁跨度为40+64+40 m,全长144 m,桥面宽6.9 m。
设计荷载标准:铁路中--活荷载;桥面纵坡:0% (平坡);桥面横坡:±1.5%;桥轴平面线型:曲线。
主梁采用悬臂挂篮对称施工,共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支架上施工中间墩顶0#块和1#块;第二阶段:在0#、1#块上张拉预应力钢筋并安装好挂篮,然后悬臂向外依次浇筑2#块、3#块……并张拉预应力钢筋,直到最大悬臂,同时在悬臂浇筑即将完成的时候,在两端搭支架浇筑边跨部位的4个单元;第三阶段:边跨合拢;第四阶段:中跨合拢,拆除挂篮,由边跨向跨中对称进行桥面铺装;第五阶段:竣工验收,交付运营使用阶段。
本桥设4个支座,其中第一个支座为固定铰支座,其余为活动铰支座。
在本设计过程中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依据设计资料初步拟定主梁截面尺寸;2、进行内力(恒载内力、活载内力)计算;3、力筋的计算与布置;4、预应力损失及有效预应力的计算;5、关于预加力引起的结构次内力讨论;6、主梁截面强度计算;7、主梁抗裂性检算;8、弹性阶段应力的计算与验算。
由于本次毕业设计选用的是变截面的连续梁,计算非常烦琐,故在计算时采用电算。
设计中所有程序均没有在正文中具体给出,而是直接输出计算结果。
另外本次设计的计算数据与桥梁设计软件桥梁博士,计算所有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以检查正确性。
连续刚构大桥上部结构完整计算书
![连续刚构大桥上部结构完整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8347f49314791711cc7917df.png)
***大桥(100+180+100)m连续刚构施工图设计上部结构计算书1.概述本计算为****大桥主桥上部结构纵向计算,上部结构为(100+180+100)m连续刚构。
按全预应力控制计算。
内容包含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构件应力计算、静力抗风稳定性计算。
2.计算依据、标准和规范2.1主要技术标准1、公路等级:城市道路,左右线分修2、桥面宽度:单线16m3、荷载等级:城市-A级,人群3.0kN/m24、设计时速:30km/h5、设计洪水频率:1/3006、设计水位:H1/300=307.56m7、设计基本风速:V10%=24.3m/s8、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VI度)9、通航等级:Ⅵ-(2)级;通航船舶等级:100t;2.2 计算依据、标准和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5、《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6、《梁桥手册》(下册)2011年4月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3 计算理论和计算方法构件纵向计算均按空间杆系理论,采用桥梁博士v3.2进行计算。
1)将计算对象作为平面梁划分单元作出构件离散图(见附图),全桥共划分152个节点和149个单元;2)根据连续刚构的实际施工过程和施工方案划分施工阶段根据施工总体安排,共划分77个施工阶段和1个使用阶段。
箱梁施工阶段采用13天为一施工周期其中张拉预应力时混凝土龄期为5天。
具体施工阶段划分为:阶段1:完成桩基、承台、墩身施工;阶段2:绑扎0#块钢筋,托架浇注0#块混凝土;阶段3:张拉0#块预应力;阶段4:安装挂篮;阶段5:绑扎1#梁段钢筋;阶段6:浇注1#梁段混凝土;阶段7:张拉1#梁段预应力;阶段8: 移动挂篮;阶段9:绑扎2#梁段钢筋;阶段10:浇注2#梁段混凝土;阶段11:张拉2#梁段预应力;阶段12~阶段64:移动挂篮,绑扎钢筋及浇注3#~20#梁段混凝土,张拉3#~20#梁段预应力;选择合适时宜采用托架浇筑端头现浇段;阶段65:施加顶推力;阶段66:绑扎中跨合龙段钢筋及边跨现浇段钢筋;阶段67:浇筑中跨合龙段及边跨现浇段混凝土;阶段68:张拉中跨合龙段预应力;阶段69:在中跨区域采用水箱或其它压重措施进行压重;阶段70:移动挂篮,绑扎钢筋;阶段71:浇注21#梁段混凝土;阶段72:张拉21#梁段预应力;阶段73:移动挂篮,绑扎钢筋,施工边跨合拢段临时刚性连接;阶段74:浇注边跨合拢段混凝土;阶段75:张拉边跨合拢段钢束;阶段76:拆除挂篮及中跨压重;阶段77:施工防撞墙、桥面铺装等二期荷载和附属设施,全桥施工完成。
30+45+30m预应力连续梁计算书(桥梁博士)
![30+45+30m预应力连续梁计算书(桥梁博士)](https://img.taocdn.com/s3/m/d1658e35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d5.png)
30+45+30m预应⼒连续梁计算书(桥梁博⼠)⽬录⼀、预应⼒钢筋砼上部结构纵向计算书 (1)(⼀)⼯程概况: (1)(⼆)设计荷载 (2)(三)主要计算参数 (2)(四)计算模型 (3)(五)主要计算结果 (4)1、施⼯阶段简明内⼒分布图和位移图 (4)2、⽀承反⼒ (5)3、承载能⼒极限状态内⼒图 (6)4、正常使⽤极限状态应⼒图 (7)(六)主要控制截⾯验算 (8)1、截⾯受弯承载能⼒计算 (8)2、斜截⾯抗剪承载能⼒计算 (16)3、活载位移计算 (17)(七)结论 (17)30+45+30⽶连续梁计算书⼀、预应⼒钢筋砼上部结构纵向计算书(⼀)⼯程概况:本计算书是针对标段中的30+45+30⽶的预应⼒混凝⼟连续梁桥进⾏。
桥宽为9.5m,采⽤单箱单室,单侧翼板长2.5⽶;梁⾼为1.6~2.3⽶,梁底按⼆次抛物线型变化。
箱梁腹板采⽤斜腹板,腹板的厚度随着剪⼒的增⼤⽽从跨中向⽀点逐渐加⼤,箱梁边腹板厚度为50~70cm。
箱梁顶板厚22cm。
为了满⾜⽀座布置及承受⽀点反⼒的需要,底板的厚度随着负弯矩的增⼤⽽逐渐从跨中向⽀点逐渐加⼤,厚度为22~35cm。
其中跨跨中断⾯形式见图1.1,⽀承横梁边的截⾯形式见图1.2。
结构⽀承形式见图1.3。
主梁设纵向预应⼒。
钢束采⽤?j15.24低松弛预应⼒钢绞线,标准强度为1860MPa,弹性模量为1.9X105 MPa,公称⾯积为140mm2。
预应⼒钢束采⽤真空吸浆⼯艺,管道采⽤与其配套的镀锌⾦属波纹管。
纵向钢束采⽤⼤吨位锚。
钢束为19?s15.24的钢绞线,均为两端张拉,张拉控制应⼒为1339MPa。
图1.1 中跨跨中截⾯形式图1.2 横梁边截⾯形式图1.3 结构⽀承⽰意图(⼆)设计荷载结构重要性系数:1.0设计荷载:桥宽9.5⽶,车道数为2,城-A汽车荷载。
⼈群荷载:没有⼈⾏道,所以未考虑⼈群荷载。
设计风载:按平均风压1000pa计,地震荷载:按基本地震烈度7度设防,温度变化:结构按整体温升200C,整体温降200C计,桥⾯板升温140C,降温70C。
利用桥梁博士进行3x25m+5x25+3x2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毕业设计计算书
![利用桥梁博士进行3x25m+5x25+3x2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毕业设计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e4a63755e53a580217fcfe95.png)
毕业设计设计题目利用桥梁博士进行3x25m+5x25+3x2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院系名称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20xx 年6月3日1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工程概况 (5)1.1.2技术标准 (5)1.1.3工程地质条件 (5)1.1.4自然条件及气象、水文 (6)1.2方案比选 (7)1.3力学特点及适用范围 (11)1.4立面布置 (11)1.4. 1.桥跨布臵 (11)1.4.2 梁高布置 (12)1.5设计依据 (12)2桥跨总体布置及结构主要尺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桥跨结构图式及尺寸拟定 (13)2.1.1设计技术标准: (13)2.1.2结构图式 (13)2.1.3主要尺寸拟定 (13)2.2主梁分段与施工阶段的划分 (15)2.2.1具体分段 (15)3内力计算及荷载组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恒载内力计算 (15)3.1.1计算方法 (15)3.1.2 截面几何特性的计算 (16)3.2内力组合 (18)3.3 荷载组合 (19)3.3.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内力组合 (20)3.3.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内力组合 (20)4桥梁博士建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数据准备 (20)4.1.1 材料及设计参数 (20)4.2项目的建立 (21)4.1.1 输入总体信息 (22)4.1.2 基本信息 (23)4.2.1 输入单元信息 (25)4.2. 2 活荷载描述 (28)4.3 计算内容 (28)4.3.1 估算结构配筋面积 (29)5 预应力钢束的估算与布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计算书)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e98d8e6f65ce0508773213c9.png)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计算书课程名称:大跨度桥梁学院:土木与建筑学院任课教师:/教授学生姓名学生学号:专业方向:建筑与土木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日期:2017年1月10日目录一、基本信息3ﻩ1。
1 工程概况ﻩ31.2技术标准3ﻩ1.3 主要规范4ﻩ1。
4 结构概述4ﻩ1.5 主要材料及材料性能6ﻩ1.6 计算原则、内容及控制标准6ﻩ二、模型建立与分析..................................................................................................................... 72。
1 计算模型7ﻩ2。
2 主要钢筋布置图及材料用表..................................................................................... 102.3截面特性及有效宽度 (12)2。
4 荷载工况及荷载组合 (12)三、内力图................................................................................................................................. 133。
1内力图..................................................................................................................... 13四、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结果50ﻩ4。
1 截面受压区高度 (50)4。
2 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验算 (50)4。
3 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验算......................................................................................... 504.4 抗扭承载能力验算ﻩ514.5 支反力计算................................................................................................................... 51五、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结果ﻩ535.1 结构正截面抗裂验算ﻩ535.2 结构斜截面抗裂验算................................................................................................. 53六、持久状况构件应力验算结果 (54)6.1正截面混凝土法向压应力验算 (54)6.2 正截面受拉区钢筋拉应力验算54ﻩ556.3 斜截面混凝土的主压应力验算ﻩ七、短暂状况构件应力验算结果 (55)7.1短暂状况构件应力验算 (55)八、详细计算表格 (55)一、基本信息本人学号16202030383,根据教学要求,设计的桥型主跨为128m(120+学号倒数第二位),桥宽为12。
预应力混凝土刚构连续梁(双线)梁部及桥墩结构计算书(简本)
![预应力混凝土刚构连续梁(双线)梁部及桥墩结构计算书(简本)](https://img.taocdn.com/s3/m/9ccd9503e2bd960590c67755.png)
预应力混凝土刚构连续梁(双线)梁部及桥墩结构计算书(简本)预应力混凝土刚构连续梁(双线)梁部及桥墩结构计算书(简本)工程名称: xx 工号:设计阶段施工图计算内容:主梁及桥墩结构计算计算: 20 年 02 月校核: 20 年 02 月审查: 20 年 02 月二O 年二月目录一、项目概况............................................................................ - 0 -二、设计采用规范........................................................................ - 2 -三、主要技术标准........................................................................ - 3 -四、主要材料............................................................................ - 5 -4.1 混凝土............................................................................ - 5 -4.2 普通钢筋.......................................................................... - 6 -4.3 预应力钢材........................................................................ - 6 -五、构造设计及施工顺序说明.............................................................. - 7 -5.1 结构描述.......................................................................... - 7 -5.2 施工顺序.......................................................................... - 9 -六、模型介绍、加载方式及荷载组合 ....................................................... - 10 -6.1 模型介绍......................................................................... - 10 -6.2 模型中施工过程的模拟............................................................. - 10 -6.3 加载方式......................................................................... - 11 -6.4 荷载组合......................................................................... - 14 -七、主梁内力组合及截面检算............................................................. - 14 -7.1 施工过程主梁应力................................................................. - 15 -7.2 悬臂施工稳定性验算............................................................... - 18 -7.3 成桥状态内力组合及强度检算 ....................................................... - 20 -7.4 运营阶段检算..................................................................... - 46 -八、主梁变形及刚度计算................................................................. - 54 -8.1 主梁竖向挠度控制................................................................. - 54 -8.2 运营阶段横向位移控制............................................................. - 56 -8.3 主梁扭曲刚度计算................................................................. - 56 -8.4 轨道短波不平顺变形计算........................................................... - 56 -8.5 长波分析......................................................................... - 56 -8.6 梁端竖向转角控制................................................................. - 56 -8.7 梁端水平转角控制控制............................................................. - 56 -8.8 自振频率计算..................................................................... - 57 -九、桥墩检算........................................................................... - 60 -9.1 检算截面配筋介绍................................................................. - 60 -9.2 桥墩检算结果..................................................................... - 61 -一、项目概况本设计为xx工程;主桥结构类型为3×88m预应力混凝土刚构连续梁,1/2桥梁分跨布置如下图所示(详细参见构造图,):图1.1 桥墩结构示意图- 0 -图1.2 主梁结构示意图- 1 -二、设计采用规范(一)《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 10621-2009)(二)《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三)《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简称《设计规范》)(四)《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4-2005)(五)《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六)《新建铁路桥上无缝线路设计暂行规定》(TZ210-2005)(七)《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2009年版)(GB50111-2006)(八)《铁路架桥机架梁规程》(铁建设[2006] 181号)(九)《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十)《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十一)“关于发布《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三项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铁建设[2009]22号)(十二)“关于发布《铁路工程地质勘查规范》等44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铁建设[2009]62号)(十三)其它相关规范、规程。
预应力混凝土连钢构计算书
![预应力混凝土连钢构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d31c7fa410661ed9ad51f3c0.png)
预应力混凝土连钢构计算书————————————————————————————————作者:————————————————————————————————日期:泉州后渚大桥主桥设计上部结构纵向受力分析计算书计算复核2001年9月泉州后渚大桥主桥采用66+3x120+66=492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大桥上部结构采用双幅分离式结构的单室单箱梁,箱梁顶面宽12.0米,箱宽6.5米。
本桥纵向分析采用同济大学桥梁博士之直线桥梁结构设计施工计算程序。
一.主要计算参数和假定考虑目前施工单位尚未提供具体有关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挂蓝情况等,以下施工控制参数为拟定值。
1.材料特性和计算参数主梁采用50号混凝土,混凝土容重2.625吨/立方米,50号混凝土弹性模量为3.5×104Mpa,抗压设计强度28.5Mpa,线膨胀系数α=1×10-5,混凝土材料的收缩徐变特性全部按照规范规定取值。
预应力采用钢绞线束施加,钢绞线弹性模量取 1.95×105MPa,钢绞线采用ASTM A416-92标准270级低松弛钢绞线,公称直径15.24mm,公称面积140mm2,抗拉标准强度为1860MPa。
预应力波纹管道采用VSL PT-PLUS塑料波纹管,真空辅助压浆。
锚具设计采用VSL EC型锚具。
钢束设计采用19股(中跨底束)、12股(边跨底束及合拢束)和22股(顶束)三种不同股数钢绞线,对应锚具采用VSL EC-19型、VSL EC-12型和VSL EC-22型锚具,对应波纹管采用φ内100mm和φ内76mm两种波纹管。
单个锚具回缩6mm,成孔面积对应φ内100mm和φ内76mm两种波纹管分别为10568mm2和6504mm2,孔道摩阻系数μ=0.15和偏差系数k=0.0012。
2.施工环境和温度模式(1)施工环境按野外一般条件湿度。
(2)温度模式:a)均匀温差成分:升温取25℃,降温取-20℃。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毕业设计计算书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毕业设计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aa83b24f767f5acfa1c7cd92.png)
第一部分方案简介及上部结构尺寸拟定
一.本设计经方案比选后,桥跨布置为:全桥采用80米+135米+80米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刚构结构,,全长295米。上部结构桥面宽采用净—9+2*1.5 m。截面形式采用单箱单室。
图1 桥位地形图
二.桥型布置
1.主跨径的拟定
主跨径定为135m,边跨采用0.59倍的中跨径 80m,桥梁全长为:
3.伸缩缝
伸缩缝采用HXC-80A定型产品 。
4.桥梁支座
桥台处安装一个GPZ单向活动和双向活动盆式支座。
五.桥梁设计荷载
根据设计任务书规定:荷载等级为汽车-20级、挂车-100级、人群荷载为3.0kN/m2。
第二部分 内力计算与荷载组合
一.全桥结构计算图式的确定
本设计的单元划分,每一个施工阶段自然划分为一个单元。这样便于模拟施工过程,而且这些截面正是需要验算的截面。另外,在墩顶、跨中和一些构造变化位置相应增设了几个单元。这样整个主桥划分成98个单元,99个截面,如图4所示。
3.48e+003
4.8e+004
6
6
5.84e+004
-240
6.19e+004
7
6.0e+004
4.75e+003
6.35e+004
7
7
7.29e+004
-882
7.92e+004
8
7.49e+004
5.81e+003
8.43e+004
8
8
8.35e+004
-3.23e+003
9.31e+004
第四章 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的设计与计算
![第四章 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的设计与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855edc15dd36a32d72758110.png)
刚构桥的主要类型
• 斜腿刚构桥——受力形式接近拱桥,可 获得较大跨度或较小的梁高
刚构桥的主要类型
•NECKAR VALLEY VIADUCT 1973-78 •spans of 234-134-134-134-264 meters •corresponding to a total length of 900 meters. • Maximum height above ground 124 meters.
– 日照温差次内力
• 主梁与连续梁相同 • 高桥墩必须考虑墩身左右侧的日照温差
– 混凝土收缩次内力
• 如不考虑徐变可作为降温计算 • 终结值相当于降温15~20度 • 徐变对收缩次内力有释放作用
– 预应力次内力——与连续梁相同,超静定次 数更高
– 徐变次内力——与连续梁基本相同,手算很 困难
– 基础不均匀沉降次内力
截面刚度按0.8EhI计
刚臂
二、恒载内力计算
– 按施工过程叠加自重内力 考虑不同体系、不同截面
三、活载内力计算
– 影响线加载计算最不利内力 – 小跨度按照等刚度法计算横向分布系数 – 大跨度箱梁应作专门横向应力分析
四、次内力计算
– 长年温差次内力 以结构合拢时的温度为初始值 计算最高计算温度和最低计算温度 温度变化有升温和降温两种情况
连续刚构力学特点
连续刚构力学特点
连续刚构力学特点
连续刚构力学特点
连续刚构力学特点
连续刚构力学特点
均布荷载q
刚构桥的主要类型
• 单跨刚构桥——主要用于中小跨度的跨 线桥,建筑高度小
刚构桥的主要类型
ROSENSTEIN BRIDGE 德国 1953 跨度68 m,跨中梁高1.65 m 支承部分梁高4.05米,建于河岸的挡土墙中。
桥梁毕业设计-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计算书(4)
![桥梁毕业设计-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计算书(4)](https://img.taocdn.com/s3/m/b82e8f0d6c85ec3a87c2c525.png)
抗拉强度标准值1860MPa f pk =,抗拉强度设计值1260MPa f pd =,抗压强度设计值390MPaf 'pd =配预应力钢筋时,假定预应力筋的永存应力为0.5930MPa f pk =⑸有效截面的截面特性:由于剪力滞效应,截面配筋计算全部按有效截面进行计算,并等效成工字型截面。
边跨的等效截面如图:截面特性:A =45598㎝2,抗弯惯性矩I=1.95364m形心距下边缘的距离: 下Z =∑AiZi/∑Ai=100.8㎝ 形心距上边缘的距离: Z 上=175-100.6=74.2㎝ W 下=Z I =1.9383m ,W 上=Z I =2.60923m e 下=90.8cm=0.908m , e 上=64.2cm=0.642m K 下=A W =0.4588m , K 上=AW=0.425m 中跨的等效截面截面特性:面积:A = 45821㎝2抗弯惯性矩I=1.96634m , 形心轴距离截面下边缘的距离为y 下=100.7cm 形心轴距离截面下边缘的距离是y 上=74.3cm W 下=Z I =1.9533m ,W 上=ZI =2.64643me 下=90.8cm=0.907m , e 上=64.2cm=0.643m K 下=A W =0.4588m , K 上=AW =0.425m(6)配筋计算配尽量计算结果(2m m )2N1: 24.159sφ,距上缘高度为0.15m2N2: 24.159s φ,端部距上缘距离0.35m ,呈S 型布置在每跨中,曲线半径为50m 2N3: 24.159s φ,端部距上缘距离0.74m ,呈S 型布置在每跨中,曲线半径为80m2N4: 24.1527s φ,距下缘高度为0.15m 钢束总数:4预应力损失及有效预应力的计算:根据《桥规》(JTG-2004)中的规定,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应考虑由下例引起的预应力损失:预应力钢筋与管道壁摩擦损失:1l δ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及混凝土收缩损失 2l δ 预应力钢筋与台座之间的温差损失 3l δ混凝土的弹性压缩引起的损失 4l δ 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松弛损失 5l δ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引起的损失6l δ(1)摩擦预应力损失1l δ预应力钢筋与管道之间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可按下式计算:()[]kx u con l e +--=θσσ11=1395()[]x e 0015.0015.01+-- con σ——张拉预应力钢筋时锚下的控制应力(=0.75pk f =1395); u ——预应力钢筋与管道壁的摩擦系数,对金属波纹管取0.2;θ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管道切线的夹角之和,以rad 计; K ——管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取0.0015; X ——从张拉端到计算截面的管道长度,以米计。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内力计算及荷载组合案例综述3000字》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内力计算及荷载组合案例综述3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47a4ddb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92.png)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内力计算及荷载组合案例综述1.1 模型简介采用MIDAS Civil建立模型,模拟各个施工过程,对所设计桥梁进行强度、刚度、抗裂性等进行验算。
具体建模顺序为:1. 建立节点、单元,输入材料特性2.输入截面3.建立边界条件4.建立荷载工况,输入荷载5.预应力钢筋量估算及输入预应力钢筋6.建立组,输入施工阶段7.运行,进行PSC设计,对截面抗弯、抗剪、抗裂等进行验算1.2 全桥结构单元的划分1.2.1 划分单元原则根据有限元的分析方法,考虑梁的跨径、截面变化、结构方案、施工方案,遵循结构离散化的原则,划分单元并对单元和节点编号,划分原则如下:1.桥梁结构的起点和终点,截面变化处的起点和终点要编制节点;2. 构件的转折点和截面的变化点;3. 施工分界线处设置单元分界线,即设置节点号;1. 边界或支承处应设置节点;5. 单元既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应根据施工的要求并考虑活载的计算,单元长度过大时,应适当细分。
1.2.2 桥梁具体单元划分根据以上的划分原则,本桥共划分139个节点,130个单元第1页图4-1 结构离散模拟图1.3 全桥施工节段划分上部结构采用悬臂浇筑施工法和满堂支架法进行施工。
0#块长为12m,悬浇段一共分为11个阶段,其中1#~4#悬浇段为1.5m一个节段。
5#~9#悬浇段为5m一个节段。
10#~11#悬浇段为1.5m一个节段。
具体的施工过程见下表:表4-1 具体施工过程第2页表4-2 悬臂浇筑法迈达斯模拟图第3页1.4 荷载信息及边界条件1.1.1 恒载①一期恒载:混凝土自重②二期恒载:包括桥面铺装与栏杆的重量。
梁两侧设置防撞栏杆,每侧取5 kN/m。
G=72.4KN/m。
因此:21.1.2 活载活载只有汽车荷载,取公路一级荷载。
1.1.3 温度变化的影响本设计考虑整体升温(+25℃)、整体降温(-25℃)、温度梯度三种情况。
1.1.4边界情况本设计设置的边界组包括主墩,边墩,0#现浇,边跨现浇,主墩刚接,边墩刚第4页第 5 页接。
预应力连续刚构桥设计说明书
![预应力连续刚构桥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bccd7ee2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9.png)
预应⼒连续刚构桥设计说明书第⼀章绪论毕业设计是⼯科⾼等院校教学计划中很关键的环节,是培养学⽣综合素质与独⽴⼯作能⼒的良好途径。
本毕业设计在于综合应⽤所学的专业必修和选修课以及相关技术基础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法,学会独⽴思考。
拓宽深化知识视野,分析解决⼯程的实际问题,完成桥梁设计任务的基本训练,不断提⾼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独⽴⼯作能⼒。
1.1能⼒培养毕业设计的能⼒主要包括以下⼏个⽅⾯:(1)正确理解和应⽤桥梁专业标准、规范的能⼒。
对规范内容应反复学习、正确体会,在运⽤中不断加深理解;(2)不断深化与更新专业科技知识的⾃学能⼒。
学⽣应特别注意加强⾃学能⼒的培养锻炼,要学会查阅中、外⽂专业⽂献,不断吸收专业科技新知识,适应桥梁⼯程发展创新的迫切要求;(3)设计计算与绘图能⼒。
在计算过程中,应⼒求做到概化模型合理、计算⽅法正确、计算步骤层次分明、数据来源清晰、计算成果符合要求等。
图纸应该规定幅绘制,做到总体布置合理、图形完整清晰、线条粗细有度、尺⼨标注与说明⽆误;(4)编制设计⽂件和撰写专题研究报告的能⼒;(5)计算机应⽤能⼒。
在设计过程中,应掌握计算机编辑⽂稿和绘制⼯程图纸的技能,更应在专业电算程序编制和通⽤程序软件应⽤⽅⾯有所训练。
1.2毕业设计成果毕业设计成果有设计说明书和⼯程图纸等组成。
设计说明书说明书编写要求调理清晰、字迹⼯整、⽂字简洁流畅。
说明书全⾯反映学⽣的设计思想,掌握专业知识、理论、⽅法的深⼴度和对⼯程的标准、规范的理解以及运⽤度。
说明书除⽂字叙述外,应辅以必要的计算图标(如桥梁结构尺⼨简图、计算图式、影响线、内⼒组合包络、配筋⽅案等),并采⽤通⽤设计符合和国际单位制。
说明书内容应包括以下⼏点:(1)毕业设计任务书;(2)毕业设计内容摘要;(3)设计论述与计算正⽂;(4)专业⽂献翻译;(5)毕业设计总结;(6)设计参考资料(包括规范、标准图、设计⼿册、专业书籍、期刊⽂献等)。
桥梁工程连续梁连续钢构毕业设计计算书及桥梁工程方案比选
![桥梁工程连续梁连续钢构毕业设计计算书及桥梁工程方案比选](https://img.taocdn.com/s3/m/d242e38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e5.png)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共 55 页 第 1 页第一章 概述1.1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概述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以结构受力性能好、变形小、伸缩缝少、行车平顺舒适、造型简洁美观、养护工程量小、抗震能力强等而成为最富有竞争力的主要桥型之一.本章简介其发展:由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存在不少缺点:如过早地出现裂缝,使其不能有效地采用高强度材料,结构自重必然大,从而使其跨越能力差,并且使得材料利用率低。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应运而生,所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就是在结构承担荷载之前,预先对混凝土施加压力。
这样就可以抵消外荷载作用下混凝土产生的拉应力。
自从预应力结构产生之后,很多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被预应力结构所代替。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是在二战前后发展起来的,当时西欧很多国家在战后缺钢的情况下,为节省钢材,各国开始竞相采用预应力结构代替部分的钢结构以尽快修复战争带来的创伤。
50年代,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跨径开始突破了100米,到80年代则达到440米。
虽然跨径太大时并不总是用预应力结构比其它结构好,但是,在实际工程中,跨径小于400米时,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常常为优胜方案.我国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起步晚,但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现在,我国已经有了简支梁、带铰或带挂梁的T 构、连续梁、桁架拱、桁架梁和斜拉桥等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
虽然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发展还不到80年。
但是,在桥梁结构中,随着预应力理论的不断成熟和实践的不断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的运用必将越来越广泛。
连续梁和悬臂梁作比较:在恒载作用下,连续梁在支点处有负弯矩,由于负弯矩的卸载作用,跨中正弯矩显著减小,其弯矩与同跨悬臂梁相差不大;但是,在活载作用下,因主梁连续产生支点负弯矩对跨中正弯矩仍有卸载作用,其弯矩分布优于悬臂梁。
预应力砼等高度连续计算书
![预应力砼等高度连续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3f6c70a3482fb4daa58d4bb2.png)
XXX大桥(20+25+20)m预应力砼等高度连续箱梁上部结构计算书(桥码软件计算)计算:__________________复核: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XXX设计院2014年10月28日计算书目录第一章设计资料---------------------------------------------- 0 1.1 项目概况------------------------------------------------ 0 1.2 设计参数及技术标准-------------------------------------- 0 1.3 设计规范------------------------------------------------ 0 1.4 结构计算图式-------------------------------------------- 0 1.5 施工阶段划分-------------------------------------------- 0 1.6 单元截面特性-------------------------------------------- 0 第二章施工阶段计算结果-------------------------------------- 0 2.1 第1施工阶段计算结果------------------------------------- 0 2.1.1 单元内力---------------------------------------------- 0 2.1.2 节点位移---------------------------------------------- 0 2.1.3 单元应力---------------------------------------------- 0 2.1.4 支座反力---------------------------------------------- 0 2.2 第2施工阶段计算结果------------------------------------- 0 2.2.1 单元内力---------------------------------------------- 0 2.2.2 节点位移---------------------------------------------- 0 2.2.3 单元应力---------------------------------------------- 0 2.2.4 支座反力---------------------------------------------- 0 2.3 第3施工阶段计算结果------------------------------------- 0 2.3.1 单元内力---------------------------------------------- 0 2.3.2 节点位移---------------------------------------------- 0 2.3.3 单元应力---------------------------------------------- 0 2.3.4 支座反力---------------------------------------------- 0 2.4 第4施工阶段计算结果------------------------------------- 0 2.4.1 单元内力---------------------------------------------- 0 2.4.2 节点位移---------------------------------------------- 0 2.4.3 单元应力---------------------------------------------- 0 2.4.4 支座反力---------------------------------------------- 0 第三章运营阶段荷载效应标准值-------------------------------- 0 3.1 运营阶段收缩徐变钢筋效应-------------------------------- 0 3.1.1 运营阶段收缩徐变钢筋效应单元内力---------------------- 0 3.1.2 运营阶段收缩徐变钢筋效应节点位移---------------------- 0 3.1.3 运营阶段收缩徐变钢筋效应支座反力---------------------- 0 3.2 运营阶段施工阶段预应力效应------------------------------ 0 3.2.1 运营阶段施工阶段预应力效应单元内力-------------------- 0 3.2.2 运营阶段施工阶段预应力效应节点位移-------------------- 0 3.2.3 运营阶段施工阶段预应力效应支座反力-------------------- 0 3.3 运营阶段运营阶段累计结构自重---------------------------- 0 3.3.1 运营阶段运营阶段累计结构自重单元内力------------------ 0 3.3.2 运营阶段运营阶段累计结构自重节点位移------------------ 0 3.3.3 运营阶段运营阶段累计结构自重支座反力------------------ 0 3.4 运营阶段运营阶段预应力效应------------------------------ 03.4.1 运营阶段运营阶段预应力效应单元内力-------------------- 0 3.4.2 运营阶段运营阶段预应力效应节点位移-------------------- 0 3.4.3 运营阶段运营阶段预应力效应支座反力-------------------- 0 第四章运营阶段荷载组合-------------------------------------- 0 4.1 荷载组合1计算结果--------------------------------------- 0 4.1.1 荷载组合1正截面抗弯强度------------------------------- 0 4.1.2 荷载组合1斜截面抗剪强度------------------------------- 0 4.1.3 荷载组合1截面正应力----------------------------------- 0 4.1.4 荷载组合1节点位移------------------------------------- 0 4.1.5 荷载组合1支座反力------------------------------------- 0 4.2 荷载组合2计算结果--------------------------------------- 0 4.2.1 荷载组合2正截面抗弯强度------------------------------- 0 4.2.2 荷载组合2斜截面抗剪强度------------------------------- 0 4.2.3 荷载组合2截面正应力----------------------------------- 0 4.2.4 荷载组合2节点位移------------------------------------- 0 4.2.5 荷载组合2支座反力------------------------------------- 0 4.3 荷载组合3计算结果--------------------------------------- 0 4.3.1 荷载组合3正截面抗弯强度------------------------------- 0 4.3.2 荷载组合3斜截面抗剪强度------------------------------- 0 4.3.3 荷载组合3截面正应力----------------------------------- 0 4.3.4 荷载组合3节点位移------------------------------------- 0 4.3.5 荷载组合3支座反力------------------------------------- 0 4.4 荷载组合4计算结果--------------------------------------- 0 4.4.1 荷载组合4正截面抗弯强度------------------------------- 0 4.4.2 荷载组合4斜截面抗剪强度------------------------------- 0 4.4.3 荷载组合4截面正应力----------------------------------- 0 4.4.4 荷载组合4节点位移------------------------------------- 0 4.4.5 荷载组合4支座反力------------------------------------- 0第一章设计资料1.1 项目概况本结构为(20+25+20)m预应力砼等高度连续箱梁,桥面宽度为12m,箱梁横断面为单箱2室,箱梁梁高为1.8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泉州后渚大桥主桥设计上部结构纵向受力分析计算书计算复核2001年9月泉州后渚大桥主桥采用66+3x120+66=492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大桥上部结构采用双幅分离式结构的单室单箱梁,箱梁顶面宽12.0米,箱宽6.5米。
本桥纵向分析采用同济大学桥梁博士之直线桥梁结构设计施工计算程序。
一.主要计算参数和假定考虑目前施工单位尚未提供具体有关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挂蓝情况等,以下施工控制参数为拟定值。
1.材料特性和计算参数主梁采用50号混凝土,混凝土容重2.625吨/立方米,50号混凝土弹性模量为3.5×104Mpa,抗压设计强度28.5Mpa,线膨胀系数α=1×10-5,混凝土材料的收缩徐变特性全部按照规范规定取值。
预应力采用钢绞线束施加,钢绞线弹性模量取 1.95×105MPa,钢绞线采用ASTM A416-92标准270级低松弛钢绞线,公称直径15.24mm,公称面积140mm2,抗拉标准强度为1860MPa。
预应力波纹管道采用VSL PT-PLUS塑料波纹管,真空辅助压浆。
锚具设计采用VSL EC型锚具。
钢束设计采用19股(中跨底束)、12股(边跨底束及合拢束)和22股(顶束)三种不同股数钢绞线,对应锚具采用VSL EC-19型、VSL EC-12型和VSL EC-22型锚具,对应波纹管采用φ内100mm和φ内76mm两种波纹管。
单个锚具回缩6mm,成孔面积对应φ内100mm和φ内76mm两种波纹管分别为10568mm2和6504mm2,孔道摩阻系数μ=0.15和偏差系数k=0.0012。
2.施工环境和温度模式(1)施工环境按野外一般条件湿度。
(2)温度模式:a)均匀温差成分:升温取25℃,降温取-20℃。
b)不均匀温差成分:①新西兰升温温差模式;②修正英国降温温差模式。
3.施工工序本桥下部结构为群桩基础,采用钻孔施工;上部结构采用悬臂浇注法双T同时施工,先合拢中跨,然后合拢次中跨,最后合拢边跨。
边跨现浇段采用落地支架及合拢段才采用合拢支架施工。
4.桥梁线形本桥为直线桥,位于R=10000米的不对称竖曲线上,纵坡为2.099%和-2.1%,竖曲线顶点位于中跨。
曲线对结构影响较小,因此在计算中假定本桥为平直桥,在计算中未考虑竖曲线的影响。
5.挂篮型式和临时荷载上部结构悬浇最大块件重量为130吨,设计计算中将挂篮、模板等施工外载取130吨的0.45倍,即60吨。
并暂假定挂篮、模板重心距已浇梁段前端0.5米位置。
边跨合拢挂篮、吊架和模板等施工外载30吨,每侧按15吨取。
中跨合拢挂篮、吊架和模板等施工外载30吨,两侧各施加15吨,作用点距悬臂端部50厘米。
6.二期恒载和运营活载(1)二期恒载:6.2t/m(2)活载:三列汽超20,一列挂120,人群荷载按0.35t/m2,人行道净宽1m.偏载放大系数近似全桥一致取1.1。
横向分布系数:汽车3×0.78×1.1=2.574挂车 1.1人群 1.17.竖向预应力每根粗钢筋设计张拉控制应力σK=0.9R b y=675Mpa,张拉力543KN,考虑锚具回缩2毫米,松弛7%,则对2.8米长粗钢筋近似损失应力:σS=0.002*2*105/2.8 +7%*675=190.1Mpa ≈0.3σK。
近似按全部粗钢筋有效拉应力0.7σK。
粗钢筋纵向布置间距50厘米,横向每侧腹板2根共4根,则每延米竖向预加力F=8*0.7*543=3041KN。
二.结构离散本次计算将整个桥梁离散为80个单元,节点按照顺序划分。
单元划分见如下结构离散图三.施工阶段内力和正应力计算结果根据施工阶段划分表中各施工工序,进行了详细计算。
最大悬臂阶段即16阶段,成桥阶段即21阶段主梁的内力、上下缘应力如下。
第16施工阶段结构效应阶段累计结果:单元号节点号轴力剪力弯矩1 1 0.000e+000 0.000e+000 0.000e+0001 2 0.000e+000 0.000e+000 0.000e+0002 2 0.000e+000 0.000e+000 0.000e+0002 3 0.000e+000 0.000e+000 0.000e+0003 3 0.000e+000 0.000e+000 0.000e+0003 4 0.000e+000 0.000e+000 0.000e+0004 4 0.000e+000 0.000e+000 0.000e+0004 5 0.000e+000 0.000e+000 0.000e+0005 5 7.580e+003 -6.000e+002 6.910e+0035 6 7.643e+003 1.581e+003 2.162e+0036 6 1.515e+004 -1.581e+003 9.104e+0036 7 1.529e+004 2.572e+003 4.890e+0027 7 2.281e+004 -2.572e+003 7.743e+0037 8 2.301e+004 3.580e+003 -4.358e+0038 8 3.788e+004 -3.580e+003 1.096e+0048 9 3.818e+004 4.516e+003 -1.146e+0039 9 5.289e+004 -4.516e+003 1.545e+0049 10 5.343e+004 5.517e+003 2.470e+00310 10 6.081e+004 -5.517e+003 1.168e+00410 11 6.150e+004 6.595e+003 -2.738e+00311 11 6.892e+004 -6.595e+003 7.597e+00311 12 6.953e+004 7.744e+003 -9.170e+00312 12 7.696e+004 -7.744e+003 2.356e+00312 13 7.766e+004 8.951e+003 -1.559e+00413 13 8.512e+004 -8.951e+003 -2.643e+00313 14 8.574e+004 1.006e+004 -1.904e+00414 14 9.320e+004 -1.006e+004 -4.734e+00314 15 9.390e+004 1.123e+004 -2.127e+00415 15 1.014e+005 -1.123e+004 -5.387e+00315 16 1.020e+005 1.246e+004 -2.221e+00416 16 1.168e+005 -1.246e+004 1.247e+00416 17 1.175e+005 1.375e+004 -2.242e+00317 17 1.321e+005 -1.375e+004 3.215e+00417 18 1.329e+005 1.492e+004 2.201e+00418 18 1.474e+005 -1.492e+004 5.388e+00418 19 1.483e+005 1.615e+004 4.698e+00419 19 1.624e+005 -1.615e+004 8.495e+00419 20 1.634e+005 1.710e+004 8.179e+00420 20 1.634e+005 -1.710e+004 8.179e+00420 21 1.637e+005 1.747e+004 6.983e+00421 21 1.637e+005 1.311e+003 6.941e+00421 22 1.639e+005 -9.397e+002 7.080e+00422 22 1.639e+005 9.397e+002 7.080e+00422 23 1.643e+005 -2.340e-002 7.286e+00423 23 1.643e+005 2.340e-002 7.286e+00423 24 1.639e+005 9.396e+002 7.081e+00424 24 1.639e+005 -9.396e+002 7.081e+00424 25 1.637e+005 1.311e+003 6.943e+00425 25 1.637e+005 1.747e+004 6.985e+00425 26 1.634e+005 -1.710e+004 8.194e+00426 26 1.634e+005 1.710e+004 8.194e+00426 27 1.624e+005 -1.615e+004 8.495e+00427 27 1.483e+005 1.615e+004 4.698e+00427 28 1.474e+005 -1.492e+004 5.390e+00428 28 1.329e+005 1.492e+004 2.204e+00428 29 1.321e+005 -1.375e+004 3.215e+00429 29 1.175e+005 1.375e+004 -2.242e+00329 30 1.168e+005 -1.246e+004 1.248e+00430 30 1.020e+005 1.246e+004 -2.220e+00430 31 1.014e+005 -1.123e+004 -5.388e+00331 31 9.390e+004 1.123e+004 -2.127e+00431 32 9.320e+004 -1.006e+004 -4.737e+00332 32 8.574e+004 1.006e+004 -1.904e+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