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狩猎图》教案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始狩猎图》教案

教材分析:

1、作品分析:乐曲的结构是引子——狩猎——庆功——尾声,乐曲采用简洁朴素的音乐语言,充分发挥了骨哨独特的音色和淳朴的艺术魅力,展示了一幅远古时期人们在夜幕中狩猎的画面,把先民们从发现猎物时的激动心情到捕获猎物后的狂喜场面刻画得栩栩如生。

2、作者简介:钱兆熹先生是浙江歌舞团国家一级作曲。1936年生于河南辉县,1949年加入文工团任双簧管演奏员,1958年至1970年任浙江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同时师从著名作曲家黄源洛学习作曲,后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陈铭志教授等进修作曲。他多年来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扬州慢”、“原始狩猎图”、“西湖寻梦”、“双声恨”等多件作品相继在国际和国内比赛中获奖,并经常有国内、国外的民族乐团演出,获得了很高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欣赏音乐《原始狩猎图》,体验原始生活的情景,了解源远流长的古代音乐及相关艺术的历史印痕,感受博大精深的母体文化,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2、情景体验远古人集体的劳动方式——狩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和了解部分古代乐器,如:骨哨、骨笛、埙、编钟等。

2、欣赏关于远古时期的壁画、岩刻、花山岩画、舞蹈纹彩陶盆等,拓展艺术知识,丰富审美体验。

过程与方法:

在音乐情景表演、探究、讨论等过程中,启发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和内涵,深入感受音乐所呈现的栩栩如生的画面。

教学重点、难点:

在欣赏、情景表演、探究讨论等活动中,体验原始生活的情景,感受音乐与远古生活情节内容的完美结合。

教学过程:

(一)探访远古、艺术再现

1、欣赏关于远古时期的壁画、岩刻

内容包括:动物、放牧、舞蹈、战争等。

绘画手法:壁画一般是勾线涂色;岩刻一般是敲凿和磨刻。

绘画工具:壁画用的是苔藓类植物、兽毛,颜料是动物的脂肪和血调和的天然矿物;岩刻用的是石头。

2、讨论:远古人为什么会将这些动物刻画在岩石或洞穴中呢?

远古人或是为了了解生活中的动物,或是为了记录某一次打猎的过程,或是为了记录每次打猎的成绩,或是为了祈求明天能打到更多的猎物等等原因。

3、了解古代的一些乐器(埙、骨哨、骨笛等,链接音频)。

4、《原始狩猎图》作者简介。

(二)欣赏音乐、探究讨论

1、聆听音乐骨哨与乐队《原始狩猎图》之“狩猎”。

(1)想想音乐所表现的画面情景。

(2)说说乐器“骨笛”和“埙”的音色特点。

(3)谈谈听完音乐后的感受。

2、请五名同学出来扮演远古人猎手,一个扮演野兽,随着音乐,再现激烈的狩猎场面。

音乐响起,老师念白:“在悠远的旷野上、山谷里,神秘而安静……”“一头野牛正悠然自得的慢慢走来走去,不时吃着旁边的草。”(一学生出来,双手放头上做牛头动作)

“猎手们正从远处走来,头领正在安排商量狩猎的方法”(五学生出来,围在一起商量对策)“头领做个手势,五人找好最佳的伏击位置”(五人散开)

“凶猛的野牛出现了,头领首先冲了上去,展开了激烈的搏斗……猎手们一涌而上……”3、学生点评,更深层次的理解音乐作品。

(1)对每个学生的表演互评、自评;

(2)结合情景表演师生探讨对音乐的理解。

A.音乐具有的情景形象性。

B.不同的音乐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画面,以及两者的巧妙结合。

(三)完整欣赏、借景抒情

1、聆听钱兆熹的骨哨与乐队《原始狩猎图》之“庆功”和“尾声”,让学生根据音乐,描绘出想象中的狩猎后古人们跳舞欢庆和散去的场景。

2、欣赏花山岩画、舞蹈纹彩陶盆

3、模仿古人的舞蹈动作,简单的举手、手拉手等动作。

4、分析乐曲的结构:引子——狩猎——庆功——尾声

5、创编动作、情景复现

根据钱兆熹的骨哨与乐队《原始狩猎图》之“庆功”和“尾声”,,以及壁画、岩刻上的舞蹈动作,请学生手拉手,老师带头,随着音乐,编创造型和动作,跳起欢庆狩猎成功的舞蹈。

6、探究讨论、情感抒发

(1)音乐与情景内容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

(2)古代人为什么要聚在一起狩猎?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3)体会艺术与生活的关系、集体主义精神。

(四)师生总结、情感升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