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领会: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
运用: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2、综合成绩构成
考核内容 平时表现
考核依据 课堂考勤、作业、学习态度
成绩比例 20%
实验成绩 期末考试
实验表现、实验报告
40%
期末成绩
40%
七、推荐教材及学习资源 1、推荐教材
刘良华.移动通信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4
2、推荐书目和期刊
实验
眼 图 观 察 测 量 实 台式计算机 50
验
数 据 接 入 CDMA 台式计算机 50
信道的收发实验
移动小区切换漫 台式计算机 50
游与 HLR 管理
台式计算机 50
移动台主叫实验
耗材名称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耗材数量
备注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
2.CDMA2000 移动通信 TD-SCDMA 三个移动通信系统的
5
系统;
10
统
无线接口技术; 3.TD-SCDMA 移动通信
4. 掌 握 WCDMA 、 CDMA2000 、
系统。
TD-SCDMA 三个移动通信系统的
物理层;
5. 掌 握 WCDMA 、 CDMA2000 、
TD-SCDMA 三个移动通信系统采
运用:多址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4. 移 动 通 信 的 多 址 技
术;
5. 移 动 通 信 的 编 码 与
调制技术。
1. 移 动 通 信 的 电 波 传 识记:移动通信中电波传播的特性和
移动信道中的电波 播特性;
2
2.分集接收技术;
传播及干扰
3.噪声与干扰。
移动信道的特性、移动通信接收中的分 集接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领会:噪声和干扰的分类、定义和特征。
三、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移动通信的组成和分类,工作方式及编码与调制技术; 掌握移动信道中的电波传播及干扰; 掌握组网技术; 掌握 GSM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掌握 CDMA 移动通信系统; 掌握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征、关键技术。
2、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学习需要收集和使用资料; 能够根据学习任务和目的制订、实施学习计划; 能够分析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具有知识迁移能力,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并应用到学习中; 具有一定的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能力和实际工程组网能力。
5
领会:WCDMA、CDMA2000、TD-SCDMA 三
统
TD-SCDMA 三个移动通 个移动通信系统的物理层。
信系统的结构;
运用:WCDMA、CDMA2000、TD-SCDMA 三
个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关键技术。
1.4G 的网络架构;
识记: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
6 未来移动通信系统 2.4G 的关键技术。
运用:避免各种干扰应采取的措施。
1. 频 率 管 理 与 有 效 利
用技术;
2. 区 域 覆 盖 与 信 道 配
识记: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和信
置;
令组成形式、多信道共用的概念。
3
组网技术
3. 移 动 通 信 系 统 的 网
领会:频率管理与有效利用技术。
络结构;
运用:移动通信的移动性管理。
4.多信道共用技术;
二、项目设置与内容 序
项目名称 号
内容
类型
分组情况
开出 学时
要求
DDS 信号源实验、用户电话实
通信原理预
1
验、接收滤波器与功放实验、
备性实验
USB 接口实验
掌握抽样定理及其应用实验、
PCM 编译码
2
PCM 编译码原理与系统性能测
系统实验
试
眼图观察测 学会观察眼图及其分析方法,
3
量实验
调整传输滤波器特性
数据接入 熟悉通过计算机来发送和接收
4 CDMA 信道
短信的过程 的收发实验
移动小区 了解移动通信系统中主被叫通
5 切换漫游与
信过程,了解 GSM 移动系统 HLR HLR 管理
移动台主叫 掌握移动台主叫正常接续时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
实验
信令流程
设计 设计 设计 设计 设计 设计
分组完成 分组完成 分组完成 分组完成 分组完成 分组完成
网络的结构和管理;
5.掌握 GSM 和 CDMA 移动通信系统
的接续过程、切换过程和移动性管
理的过程。
1.掌握 3G 的主要目标、频段划分
和标准化情况;
2. 掌 握 WCDMA 、 CDMA2000 、
TD-SCDMA 三个移动通信系统的
1.WCDMA 移动通信系
结构;
统;
3. 掌 握 WCDMA 、 CDMA2000 、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具有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1
2
3 4
单元 移动通信概述
移动信道中的电波 传播及干扰
组网技术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
调制技术。
技术。
1.了解移动通信中电波传播的特
性和移动信道的特性;
1.移动通信的电波传
2.了解移动通信接收中的分集接
播特性;
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移动信道的特征;
3.了解噪声和干扰的分类、定义和
3.电波传播的路径损
6
特征;
耗预测;
4. 掌 握 避 免 各 种 干 扰 应 采 取 的
4.分集接收技术;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移动通信技术
课程代码 33011420
理论学时
42
总学时
64
学分
4
实践学时
22
前导课程 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
后续课程 程控交换技术、DSP 技术与应用
适用专业 课程属性
公共课( ) 专业课(√)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必修课(√) 选修课( )
考试课(√) 考查课( )
二、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主干课。目的是开拓他们的 知识面,让他们对移动通信技术与移动通信系统有一个较系统全面的认识。通过 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 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组网技术、工作过程以及无线电波传播特性,并了解移动 通信未来的发展方向。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深入省浅出,侧重重点,使学生完成课程目标和任务, 同时教师应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了解移动通信技术的 最新发展动态。在教学方法上建议采用讨论式、启发式、自主式的方法以调动学 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主动求知欲,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体会学习的 快乐。另外,多媒体课件可以增加一些声音和视觉的刺激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 知识的理解和领悟。
统
系统的接续过程、切换过 结构和管理。
程和移动性管理的过程。 运用:GSM 和 CDMA 移动通信系统的接续
过程、切换过程和移动性管理的过程。
识记:3G 的主要目标、频段划分和标准
1.3G 的主要目标、频段
化情况;WCDMA、CDMA2000、TD-SCDMA
划分和标准化情况;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
三个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 2.WCDMA 、 CDMA2000 、
[1]樊昌信.通信原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10 [2]薛晓明.移动通信技术.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1 [3]罗文兴.移动通信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6
3、推荐的学习网站
通信原理教学网站 http://www.tx.lctu.cn/ 通信世界网 http://www.cww.net.cn/default_index.asp 通信工程师论坛 http://www.cefcn.com/ 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网 http://www.china-3g.com/
4
必做
2
必做
2
必做
4
必做
6
必做
4
必做
三、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标准
该部分考核以实验室进行课程设计的形式进行。 考试结束后,学生需提交详细的纸质版实验报告和在实验课上对学生所做设计进行验收。
四、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项目名称
设备名称 设备数量
通信原理预备性
50
实验
台式计算机
PCM 编译码系统 台式计算机 50
5.移动通信的移动性
管理。
1.GSM 数字移动通信 1.掌握 GSM 和 CDMA 移动通信系统
系统;
的组成和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功
10
2.CDMA 移 动 通 信 系 能;
统。
2.掌握 GSM 和 CDMA 移动通信系统
信号传输与处理的基本技术;
3.掌握 GSM 帧结构;
4.掌握 GSM 和 CDMA 移动通信系统
措施;
5.噪声与干扰。
5.掌握陆地移动信道场强的估算
方法。
1.频率管理与有效利
用技术;
2.区域覆盖与信道配 1.了解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
置;
和信令组成形式;
3.移动通信系统的网 2.理解频率管理与有效利用技术; 8
络结构;
3.理解多信道共用技术;
4.多信道共用技术; 4.理解移动通信的移动性管理。
统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学时
1.移动通信的发展; 1.掌握移动通信的分类;
2.移动通信的特点及 2.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构成及特
组成;
点;
3.移动通信的工作方 3.了解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频率
式;
分配情况;
4
4.移动通信的多址技 4.理解多址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
术;
应用;
5.移动通信的编码与 5.理解移动通信中的编码与调制
八、其他说明
本大纲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难度上进行适当调整,也 可根据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在教学内容中补充一些新技术和新理论。
九、实验实训教学要求
学时
22
项目个数
6
一、教学任务与基本要求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课程任务:本课程的目的是开拓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对移动通信技术与移动通信系统有一个 较系统全面的认识。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掌握移动通信的 基本原理,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组网技术、工作过程以及无线电波传播特性,并了解移动通 信未来的发展方向。 基本要求:充分理解实验的基础理论知识,认真学习使用各种仪器;观测现象,验证理论。锻 炼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验中 要严肃认真,周密细致。完成实验要求的内容。
5. 移 动 通 信 的 移 动 性
管理。
1.GSM 和 CDMA 移动通信 识记:GSM 和 CDMA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系统的组成和各个组成 和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功能、GSM 帧结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 部分的基本功能;
构。
4
2.GSM 和 CDMA 移动通信 领会:GSM 和 CDMA 移动通信系统网络的
用的关键技术。
1. 了 解 未 来 移 动 通 信 系 统 的 特
1.4G 移动通信系统的
点;
简介;
2. 了 解 未 来 移 动 通 信 系 统 的 网
6 未来移动通信系统 2.4G 的网络架构;
4
络架构;
3.4G 的关键技术。
3. 了 解 未 来 移 动 通 信 系 统 的 关
键技术。
五、教学建议
六、课程考核
1、各单元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序号 1
单元 移动通信概述
知识点
考核要求
1.移动通信的分类
识记:移动通信的分类、移动通信系统
2. 移 动 通 信 的 特 点 及 的构成及特点。
组成;
领会: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频率分配
3. 移 动 通 信 的 工 作 方 情况、移动通信中的编码与调制技术。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