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空气微生物检测报告
洁净车间臭氧消毒验证报告
![洁净车间臭氧消毒验证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b322adeb90d6c85ed3ac616.png)
修订记录1.验证过程简述验证洁净车间臭氧消毒效果,是完全按照方案要求进行的,所有验证人员都经过GMP知识、岗位技能操作等方面的培训。
检查验证所需文件齐全。
验证开始时间:2020年3月19日,结束时间:2020年3月29日。
2.验证目的通过洁净区臭氧消毒的验证,科学的制定消毒的程序,以确保洁净区各区域的微生物和沉降菌等符合规定的要求。
3.验证人员培训情况本次验证中,确认所有验证人员都经过相关知识的培训,符合要求,详见附件1《人员培训确认记录》。
4.验证依据4.1《ISO14644-1:2015 洁净室和相关控制环境》4.2《YY0033-2000 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4.3《ISO14698生物污染控制总则》4.4《GB/T14694-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4.5《消毒技术规范》5.验证结果5.1预确认根据《消毒技术规范》的标准,臭氧消毒空气中的臭氧浓度需要达到10ppm(19.63mg/m³),经过对洁净区分析、计算,JK1-1、JK1-2、JK1-3、JK1-4四个空调机组的臭氧发生量需要达到11.92g/h、12.82g/h、101.7g/h1、96.71g/h。
公司选择徐州天蓝臭氧设备有限公司的臭氧发生器,四个机组的型号分别TL-40B、TL-30B、TL-250B、TL-250B,臭氧发生量分别为40g/h、30g/h、250g/h、250g/h。
设计满足规范的标准要求。
5.2安装确认臭氧发生器安装于洁净空调车间,与空调机组连接在一起使用。
相关安装符合设计规范及工艺要求。
检查结果见附件2《安装确认记录》。
5.3运行确认臭氧发生器安装后运行稳定,相关控制按钮、仪表显示正常,臭氧发生器工作时输出指示灯正常亮起、电流表工作。
臭氧发生符合规定。
检查结果见附件3《运行确认记录》。
5.4性能确认5.4.1消毒效果确认臭氧发生器工作1h后关闭,打开整个空调净化系统循环1h,对各个使用房间进行沉降菌测试,测试结果符合法规标准要求。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车间空气等检测和粮食微生物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车间空气等检测和粮食微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58ce8b15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0.png)
(3)采样注意事项:
擦拭时棉签要随时转动,保证擦拭的准确性。对每个擦拭 点应详细记录所在分场的具体位置、擦拭时间及所擦拭环节 的消毒时间
空气的沉降菌指标与平皿的大小和沉降的时间有关
目前食品行业经常引用的标准是GB15979-2002《一次性 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其规定生产环境卫生指标指标 为﹕ a)装配与包装车间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应<2500cfu/m3 b)工作台表面细菌菌落总数应<20 cfu/cm2, c)工人手表面细菌菌落总数应<300 cfu/只手,并不得检 出致病菌。
(2)待琼脂凝固后,将平皿翻转,置36℃±1℃ 培养48 h 后计数。
(3)结果报告:报告每cm2食品接触面中或每只手的菌落 数
粮食微生物及粮食防霉
一、粮食微生物
定义:寄付在粮食和粮食食品上的微生物的统称。 种类:细菌、放线菌、酵母菌、真菌等 危害:导致粮食霉变,而且有的还可以产生具有 强烈的毒性和致癌性的毒素 粮食霉变:粮食微生物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可 以分解粮食中的有机物质,使之变质、霉腐,因而 使粮食出现变色、变味、发热、生霉等症状,这就 是粮食霉变。
(2)霉菌
据报道粮食上分离出来的霉菌约200种。其中 曲霉属就有26种,青霉属67种,毛霉目30种。 此外毛壳菌属和丝梗孢目15属。霉菌侵染粮食 时能分泌出活性很强的酶系,分解粮食的有机 物质,生长繁殖很快,对储粮危害极大。危害 最严重的而普片的是曲霉和青霉和镰刀菌。
霉菌对粮食的污染难于避免,而防霉,即防止 粮食上的霉菌危害,则是完全可能的。防重于 治,不仅是卫生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粮食储 藏工作的重要方针。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2aba14a915f804d2b16c1c9.png)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1、目的:检测生产车间空气、操作人员手部、与食品有直接接触面的机械设备的微生物指标,生产区域环境当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控,达到规定标准,以控制食品成品的质量。
2、参照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2002、《HACCP原理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 -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SN 0169-92/SN 0172-92/ SN 0170-92、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二000四年《出入食品微生物检验培训教材》中《出入食品生产厂卫生细菌检验方法》。
3、采样与检测方法:空气的采样与测试方法样品采集:(1)取样频率:a)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采样,以便了解车间卫生清扫消毒情况。
b)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采样。
c)产品检验结果超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进行采样,如有检验不合格点,整改后再进行采样检验。
d)实验性新产品,按客户规定频率采样检验。
e)正常生产状态的采样,每周一次。
(2)采样方法在动态下进行,室内面积不超过30 m2,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三点,里、外点位置距墙1 m;室内面积超过30 m2,设东、西、南、北、中五点,周围4点距墙1 m。
采样时,将含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平板(直径9 cm)置采样点(约桌面高度),并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打开平皿盖,使平板在空气中暴露5 min。
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
菌落培养:(1)在采样前将准备好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平板置37℃±1℃培养24 h,取出检查有无污染,将污染培养基剔除。
空气消毒效果验证报告
![空气消毒效果验证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c47c91c5f0e7cd184253664.png)
湖南斯奇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空气消毒效果验证报告报告编号:V-GS-007-05-01起草人:王旭起草日期:2012年12月24日报告目录一、验证报告的审批 (2)二、系统描述 (4)三、相关的验证文件 (4)四、实施验证的人员及职责 (5)五、验证合格标准 (5)六、验证内容 (6)6.1、安装确认 (6)6.1.1 验证试验项目: (6)6.1.2 验证实施过程: (6)6.1.2.1 仪器、仪表的校验: (6)6.1.2.2甲醛熏蒸用设备的确认 (6)6.1.2.3 臭氧发生器消毒剂量的计算: (7)6.1.2.4 臭氧发生器的安装确认: (8)6.1.3安装确认过程中偏差及漏项情况: (8)6.1.4 安装确认结果及分析评价 (8)6.2 运行确认 (8)6.2.1 验证试验项目: (8)6.2.2 验证实施过程: (9)6.2.2.1甲醛熏蒸运行情况检查: (9)6.2.2.2 臭氧发生器设备运行情况检查: (9)6.2.3运行确认过程中偏差及漏项情况 (10)6.2.4 运行确认结果 (10)6.3性能确认 (10)6.3.1 验证试验项目: (10)6.3.2 验证实施过程: (10)6.3.2.1 甲醛消毒效果的确认: (10)6.3.2.2 臭氧消毒效果的确认: (13)6.3.2.3 消毒周期测试: (15)6.3.3性能确认过程中偏差及漏项情况: (16)6.3.4性能确认结果 (16)七、验证变更审批表 (17)八、再验证注意事项 (18)九、验证评价、建议 (18)十、验证总结报告 (19)一、验证报告的审批3、验证报告的审核:4、验证报告的批准:二、系统描述我公司洁净区空气消毒采用40%浓度的甲醛溶液和臭氧。
当相对湿度在65%以上、温度在24-40℃时,甲醛气体的消毒效果最好。
臭氧的氧化能力极强,对微生物有极强的杀灭能力,它与微生物细胞中多种成分产生反应,从而产生不可逆转的变化而灭亡。
车间空气细菌含量检测标准
![车间空气细菌含量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4df4bf781c758f5f61f6722.png)
车间空气细菌含量检测标准微生物检验标准编号:ⅢA-03-8008-0第 1页共7 页第次修改一、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出口食品车间的工艺卫生及成品微生物的标准及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实罐一、三车间、面食车间工艺卫生,公司所有产品的成品微生物检验及生产用水的水质检验。
二、术语:1、工艺卫生:指食品加工工艺过程中卫生指标控制情况,一般包括操作者的手、操作案台,直接接触食品的工器具、空气落菌、半成品、车间用水等的微生物卫生情况。
2、内包装材料: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包括塑料袋,塑料片等。
3、菌落总数: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如培养基成分、培养温度和时间、PH、需氧性质等﹚,所得1ml(g)检样中所含菌落的总数。
本方法规定的培养条件下所得结果,只包括一群在营养琼脂上生长发育的嗜中温性需氧的菌落总数。
4、大肠菌群:指一群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三、卫生标准:物品项目单位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备注操作台、工器具个/100cm2 ≤1.0×104<50 生加工区不得检出熟加工区操作者手个/只掌面≤1.0×104<50 生加工区不得检出熟加工区空气落菌个/平板≤50 / 生加工区≤30 / 熟加工区内包装材料个/100cm2 ≤2.0×102不得检出微生物检验标准编号:ⅢA-03-8008-0第2 页共 7 页第次修改半成品个/g (ml)≤5.0×105≤1.0×103生加工区≤1.0×105不得检出熟加工区成品按各种产品成品标准四、检验方法:(一)工艺卫生:生产正常进行时,每周检验一次。
1、车间工艺卫生检验大肠菌群的检验方法:1.1培养基:大肠菌群菌落计数培养基。
1.1.1成份:蛋白胨10克氯化钠5克磷酸氢二钾(K2HPO4)2克或K2HPO43H2O 2.62克乳糖10克去氧胆酸钠1克琼脂15克柠檬酸铁铵2克中性红0.033克或0.0412克(国产)蒸馏水1000ml1.1.2制法:蛋白胨、氯化钠、磷酸氢二钾加入蒸馏水加热溶解,并用10%碳酸钠溶液调PH7.3-7.5,加琼脂溶化再加柠檬酸铁铵、去氧胆酸钠溶解后,补充消耗水份,用250ml三角瓶分装。
洁净车间验证的工作总结
![洁净车间验证的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0a19465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92.png)
洁净车间验证的工作总结洁净车间验证是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确保了生产环境的洁净度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在进行洁净车间验证的工作中,我们需要对洁净车间的空气质量、微生物水平、工作区域布局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测和验证,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洁净度符合要求。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下我在洁净车间验证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总结。
首先,洁净车间验证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比如ISO14644标准等。
在进行验证工作时,我们需要准确地了解这些标准的要求,并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验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验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洁净车间验证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测和验证。
我们需要对洁净车间的空气质量、微生物水平、工作区域布局等方面进行检测和验证,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洁净度符合要求。
在验证过程中,我们需要使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和工具,比如空气质量检测仪、微生物检测仪等,以确保验证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洁净车间验证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测和验证。
洁净车间的洁净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生产设备的运行、人员的活动等。
因此,我们需要定期对洁净车间进行检测和验证,以确保其洁净度能够持续符合要求。
最后,洁净车间验证需要进行记录和分析。
在进行验证工作时,我们需要对验证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改进和提升洁净车间的洁净度。
总的来说,洁净车间验证是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全面的检测和验证,定期进行检测和验证,以及进行记录和分析。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洁净度符合要求,从而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ea7c38b453610661fd9f42e.png)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1、目的:检测生产车间空气、操作人员手部、与食品有直接接触面的机械设备的微生物指标,生产区域环境当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控,达到规定标准,以控制食品成品的质量。
2、参照标准: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2002、《HACCP原理与实施》、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 18204.1-2000、中华人民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SN 0169-92/SN 0172-92/ SN 0170-92、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二000四年《出入食品微生物检验培训教材》中《出入食品生产厂卫生细菌检验方法》。
3、采样与检测方法:3.1空气的采样与测试方法3.1.1样品采集:(1)取样频率:a)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采样,以便了解车间卫生清扫消毒情况。
b)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采样。
c)产品检验结果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进行采样,如有检验不合格点,整改后再进行采样检验。
d)实验性新产品,按客户规定频率采样检验。
e)正常生产状态的采样,每周一次。
(2)采样方法在动态下进行,室面积不超过30 m2,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三点,..里、外点位置距墙1 m;室面积超过30 m2,设东、西、南、北、中五点,周围4点距墙1 m。
采样时,将含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平板(直径9 cm)置采样点(约桌面高度),并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打开平皿盖,使平板在空气中暴露5 min。
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
3.1.2菌落培养:(1)在采样前将准备好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平板置37℃±1℃培养24 h,取出检查有无污染,将污染培养基剔除。
(2)将已采集样品的培养基在6 h送实验室,细菌总数于37℃±1℃培养48h观察结果,计数平板上细菌菌落数。
洁净车间检查方案
![洁净车间检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8698ae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9c.png)
洁净车间检查方案1. 简介洁净车间是一种特殊的生产环境,要求空气中的微尘颗粒及微生物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以下。
为了保证洁净车间的正常运行和生产质量的稳定,必须定期进行洁净车间的检查与评估。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洁净车间检查方案,包括检查内容、方法和频率等。
2. 检查内容洁净车间的检查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2.1 空气质量检查•检测空气中微尘颗粒的浓度,常用检测方法有激光粒子计数器和简易沉降皿法。
•检测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常用检测方法有菌落计数和光学显微镜观察法。
2.2 负压控制检查•检查洁净车间的负压控制系统是否正常运行,包括风机的工作状态、过滤器的清洁程度和负压差的稳定性等。
2.3 地面和墙面检查•检查洁净车间的地面和墙面是否干净整洁,是否存在积尘、脱落等现象。
2.4 设备检查•检查洁净车间内的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包括空调系统、过滤器、照明设备等。
2.5 工作人员检查•检查洁净车间内的工作人员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工作,是否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
3. 检查方法和频率洁净车间的检查方法和频率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方法和频率:3.1 空气质量检查•使用激光粒子计数器每月检测空气中的微尘颗粒浓度,并记录结果。
•使用菌落计数法每季度检测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并记录结果。
3.2 负压控制检查•每月检查洁净车间的负压差值,确保其稳定在规定范围内。
•每季度对过滤器进行清洁,并记录清洁程度。
3.3 地面和墙面检查•每周对洁净车间的地面和墙面进行检查,及时清理积尘和脱落现象。
3.4 设备检查•每月对洁净车间的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空调系统、过滤器、照明设备等。
3.5 工作人员检查•每天对洁净车间的工作人员进行检查,确保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工作,并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
4. 检查记录与处理对于每一次洁净车间的检查,应制定相应的检查记录表格,并在每次检查后进行记录。
记录内容包括检查日期、检查人员、检查结果等。
车间环境微生物检测
![车间环境微生物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3a1662638e9951e79b89277f.png)
影响空气微生物的因素 穿戴 工器具 气流交换
车间卫生
维护 、 紫 外 灯
洗 手 消 毒
手部消毒.pptx
工 器 具 消 毒
工器具消毒.pptx
控制 温湿度
3.怎样维护好车间环境卫生 3.2手部卫生
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无菌棉球 蘸上无菌生理盐水的棉签在双 手屈面往返涂擦2次(一只涂擦 面积约30cm 2),并随之转动 采用棉拭子,剪去操作者手接 触部位,将棉拭子投入内含 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 立即送检。
2.什么是车间环境微生物检测 现场检测 车间取样
3.怎样维护好车间环境卫生 2.1空气沉降
:用标准的方法收集空气中的活微生物粒子,通过专门的培养
基,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繁殖到
的菌落数。
①
⑤ ③
②
① ④ ② ⑤
① ② ③
④
③
检测:直径为9㎝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于空气中暴露5分钟,37℃倒 置培养48小时的方法进行检测.
误区
1.看到检测人员——喷酒精
误区 2.看到检测人员——起跑
3.怎样维护好车间环境卫生 3.3工器具
5cm*5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 面,采样面积≥100cm2,连续采样4个, 用无菌棉球蘸上无菌生理盐水的拭子1 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涂擦各5次, 并随之转动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后, 将棉拭子投入内含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 试管内,立即送检。
把好车间环境 质量关
龚宇佳 2016.5.20
1.为什么要检测车间环境? 目 2.什么是车间环境微生物检测? 录 3.怎样维护好车间环境卫生?
1.为什么要检测车间环境? b.为了找茬 c.监督车间消 毒情况
a.为了罚款 h.其它 f.给质量提 供数据支撑
关于1204车间微生物检测结果超标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1204车间微生物检测结果超标情况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3b3acb0960590c69ec376ae.png)
关于1204车间微生物监测结果超标情况调查报告一、偏差概述2014.05.31,1204车间生产14053101批次醋酸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生产结束后,各岗位按照SOP对相关设备进行清洁,存放三天后,按照验证方案对相关取样点进行取样,监测冲淋水微生物水平。
2014.06.10,车间接到QA通知,本次清洗验证微生物监测结果中灌装针头以及水相罐微生物超标现象,车间接到通知后立即对本次异常情况展开了调查。
二、偏差调查车间人员张林波、沈雅薇及QA黄腾在得知该情况后对该偏差展开调查,采用鱼骨图(见上图)进行调查,排查原因,具体如下:1、人员:14053101批次配制当班主操陆振亮、灌装当班主操钟侃均接受过与岗位职责相适应的培训,并经过考核合格后上岗,能够独立完成配制、灌装岗位相关的工作;IC人员张敏具备取样以及现场监控资质。
在进行清洗验证前均经过培训,清洁操作均按照验证参数进行,完全按照清洁方案进行清洁,取样点也是按照方案中所要求的点进行的,故推测人员不是引起本批次清洗验证结果异常的原因。
2 、设备:灌装针头:本批次清洗验证过程中所用的灌装针头为不锈钢材质,但由于不是出厂原配,为后期加工,灌装针头的内径表面粗糙,不易清洁,易于微生物附着,不易清洁,会导致取样过程中产生干扰,造成结果不合格;水相罐:如图所示:可以看出水相罐下水管道,为一弯管,环境中的微生物易于从罐口进入管内,并且弯管存在清洗死角,在清洗过程中管道会有部分纯化水残留,易于滋生微生物,同时易于微生物附着,不易冲洗彻底,会导致取样过程中产生干扰,造成结果不合格。
故推测设备是引起本批次清洗验证微生物检测超标的原因。
3、物料:目前车间只有醋酸曲安奈德硝酸益康唑一个品种,该产品有两个主药成分,醋酸曲安奈德和硝酸益康唑,这两个成分在热水中均易溶,本次清洗验证所用的清洗溶剂是纯化水,验证主要检测微生物残留,在去年的清洗验证中,所用溶剂为纯化水,检测结果均合格,故清洗溶剂选择是合适的,清洗性能好,不会出现残留超标的情况,故推测物料不是引起本批次清洗验证结果异常的原因。
车间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
![车间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d52ada4c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36.png)
车间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车间微生物检验是指对车间环境、设备和产品进行微生物污染检测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能够匡助企业及时发现和控制微生物污染问题,保障产品质量和员工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车间微生物检验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检验前准备1.1 清洁车间环境车间环境的清洁程度对微生物检验结果有重要影响。
在进行检验前,需要确保车间环境的卫生状况良好,尽量减少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
定期清洁车间地面、墙壁和设备表面,使用合适的清洁剂进行消毒。
1.2 准备检验设备和试剂进行微生物检验需要使用一系列的设备和试剂,包括培养基、培养皿、移液器、显微镜等。
在检验前,需要检查这些设备和试剂的完好性和有效期,确保其能够正常使用。
同时,要做好试剂的储存和保管工作,避免受潮或者受污染。
1.3 培养基的制备培养基是进行微生物检验的基础,其制备需要严格按照像关标准和规定进行。
在制备培养基时,要注意消毒操作,避免细菌污染。
同时,要根据检验需要,选择适合的培养基类型和配方,确保能够有效检测出目标微生物。
二、样品采集与处理2.1 样品采集方法选择根据不同的检验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样品采集方法。
常见的样品采集方法包括空气采样、表面刷拭法、冲洗法等。
要注意采样器具的消毒和无菌操作,避免样品污染。
2.2 样品处理与制备采集到的样品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制备,以便于后续的微生物检验。
对于液体样品,可以通过过滤、离心等方法获得微生物。
对于固体样品,可以使用稀释液进行稀释,然后进行培养。
同时,要注意样品的保存和标识,避免交叉污染和混淆。
2.3 样品保存和运输采集到的样品需要及时保存和运输,以保持微生物的活性和可检测性。
对于不同类型的样品,可以选择适当的保存方法,如低温保存、添加保护剂等。
在运输过程中,要避免温度过高或者过低,以及震动和挤压等对样品的不利影响。
三、微生物检验方法3.1 培养方法培养方法是微生物检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将样品接种到培养基上,利用培养基的营养成份和条件,使细菌能够生长和繁殖。
空气中微生物的测定实验报告
![空气中微生物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98fab7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f2.png)
空气中微生物的测定实验报告本实验旨在测定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及种类,探究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保证工作场所和生活环境的卫生安全。
一、实验方法1.1 采样器准备准备采样器,将采样器杆插入采样器中心孔内,调整均衡压力,将收集微生物的借腔安装于采样器杆顶部,并使其紧密固定。
1.2 环境样本采集每个采样点进行三次采样,取样位置应保持固定,并在同一时间段进行采集。
1.3 样本处理将收集到的样本传送到实验室,放置在恒温箱内,保持25℃恒温72小时。
每24小时将培养基旋转45度以均匀涂布,并保持培养箱湿度适中。
1.4 微生物分类鉴定与计数于72小时后将培养基取出,用称量器进行称量,计算出微生物的数量,并进行分类鉴定。
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对于不同环境样本采集了三次,并将结果取平均值。
结果表明,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在工厂产生的空气中,微生物数量较高,尤其是在生产车间、食品加工车间和卫生间等空间中,微生物数量更为显著。
而在更干燥、通风良好的办公室和教学楼内,微生物数量较低。
根据鉴定,空气中微生物主要包括真菌、细菌和病毒等。
细菌是空气中最常见的微生物,包括葡萄球菌、耳塞子菌、链球菌等。
此外,还能够检测到黄曲霉、毛霉以及酵母等真菌。
三、结论与建议通过实验结果可得知,维护空气干净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工业和生产领域。
对于空气中的微生物,建议加强通风措施,增加房间内过滤空气的方式,定期清洗空调过滤器和通风系统,并且尽可能地避免有机质的堆积。
对于员工应进行健康教育,增强自我卫生防护意识,勤洗手,保持房间干净,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此外,空气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还与季节、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因此,建议每季度进行一次空气微生物测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防护和治理措施。
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场所都能成为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
车间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规程
![车间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3b06310cfc789eb172dc8ee.png)
食品车间环境、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测标准1. 目的通过检测车间清洁区空气,操作人员手部、衣服,与食品有直接接触面的设备设施的微生物指标,及时了解车间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卫生清洁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2. 适用范围适用车间洁净区空气,操作人员手部、衣服、与食品有直接接触的生产设备设施的微生物检测。
3. 职责3.1 微生物化验员负责对车间环境、人员、设备的微生物情况进行检测,并根据检验结果进行判定。
3.2 质检部负责对车间环境、人员、设备整体的清洁消毒卫生情况进行判定。
3.3 生产部负责执行相关清洁消毒工作及预防纠正措施的实施。
3.4 质检部负责监督执行及结果验证。
4. 标准要求4.1空气落菌正常连续生产,每月检测1次;若停产半个月以上,则开始生产前,检测1次。
清洁区车间空气落菌:清洁区:菌落总数≤20cfu/皿清洁区区域:粉碎间、包装间、半成品暂存间、均质间。
4.2 食品接触面涂抹正常连续生产,每月检测一次。
直接接触食品的生产设备设施:菌落总数≤20cfu/cm2;大肠菌群:不得检出。
设备设施主要为清洁区与食品接触的设备设施:粉碎机、振动筛、包装机、管道、均质罐、布袋等。
员工手部:菌落总数≤10cfu/cm2或≤300cfu/只手;大肠菌群:不得检出。
工作服、手套等;菌落总数≤20个/cm2;大肠菌群:不得检出。
4.35. 操作方法5.1 自然沉降法5.1.1适用于生产车间空气落菌。
5.1.2 仪器与设备:高压灭菌器、恒温培养箱、培养皿(∮90mm)、天平。
5.1.3 试剂及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生理盐水。
5.1.4 操作1)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在高压灭菌器中灭菌后制成营养琼脂平板。
2)根据现场面积的大小及环境状况,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设置采样点,面积<30㎡的车间,设一对角线,在线上取 3 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在距墙 1 米处各取一点;面积≥30 ㎡的车间,设东、西、南、北、中5 个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米。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0cbbe90eff9aef8951e0697.png)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1、目的:检测生产车间空气、操作人员手部、与食品有直接接触面的机械设备的微生物指标,生产区域环境当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控,达到规定标准,以控制食品成品的质量。
2、参照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2002、《HACCP原理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 18204.1-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SN 0169-92/SN 0172-92/ SN 0170-92、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二000四年《出入食品微生物检验培训教材》中《出入食品生产厂卫生细菌检验方法》。
3、采样与检测方法:3.1空气的采样与测试方法3.1.1样品采集:(1)取样频率:a)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采样,以便了解车间卫生清扫消毒情况。
b)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采样。
c)产品检验结果超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进行采样,如有检验不合格点,整改后再进行采样检验。
d)实验性新产品,按客户规定频率采样检验。
e)正常生产状态的采样,每周一次。
(2)采样方法在动态下进行,室内面积不超过30 m2,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三点,里、外点位置距墙1 m;室内面积超过30 m2,设东、西、南、北、中五点,周围4点距墙1 m。
采样时,将含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平板(直径9 cm)置采样点(约桌面高度),并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打开平皿盖,使平板在空气中暴露5 min。
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
3.1.2菌落培养:(1)在采样前将准备好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平板置37℃±1℃培养24 h,取出检查有无污染,将污染培养基剔除。
(2)将已采集样品的培养基在6 h内送实验室,细菌总数于37℃±1℃培养48h观察结果,计数平板上细菌菌落数。
车间十万级和三十万级洁净度的检测标准
![车间十万级和三十万级洁净度的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9406740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99.png)
车间十万级和三十万级洁净度的检测标准车间十万级和三十万级洁净度的检测标准引言: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洁净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一些对环境要求极高的行业,如半导体、光电、医药等领域,洁净度的标准更是严格。
而对于车间的洁净度检测,常用的标准是十万级和三十万级。
本文将对车间十万级和三十万级洁净度的检测标准进行深入探讨,并分享个人对这个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一、十万级洁净度的检测标准1. 测试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十万级洁净度车间中,每立方米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不得超过10万个。
2. 控制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十万级洁净度要求车间空气中的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数量不得超过一定的范围。
3. 表面洁净度要求:十万级洁净度要求车间表面的颗粒物浓度不得超过规定的限制。
根据以上标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保持十万级洁净度:1. 定期进行空气中颗粒物浓度的监测和控制,常规清洁和维护空气净化设备。
2. 严格执行工作人员的穿戴要求,包括防尘服、帽子、手套等防护装备,避免人为因素对洁净度造成影响。
3. 定期对车间表面进行清洁,避免颗粒物沉积和污染。
二、三十万级洁净度的检测标准1. 空气中颗粒物浓度:三十万级洁净度要求每立方米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不得超过三十万个。
2. 微生物的严格控制:三十万级洁净度要求车间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极低。
常规要求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限制数量更严格。
为保持三十万级洁净度,可采取如下措施:1. 特殊的空气过滤系统和装备,提高空气过滤效果,控制颗粒物数量。
2. 严格控制物料进入车间的洁净度要求,避免进入的物料带入污染源。
3. 增加车间的维护和清洁频率,定期清理和消毒工作场所。
个人观点和理解:洁净度对于一些行业来说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半导体和医药领域,洁净度的要求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十万级和三十万级洁净度是当前较常见的标准,其标准的确定和实施对于行业的规范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洁净度检测中,合理的标准是确保生产环境洁净度的关键。
车间空气净化系统验证报告
![车间空气净化系统验证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35da35e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cd.png)
XXXX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空调净化系统验证方案及报告验证编号: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日期:目录1.验证目的2. 验证计划3. 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4. 验证内容5. 拟订日常监测程序及验证周期6. 偏差调查处理7. 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8. 验证证书1、验证目的本次验证为净化车间空调净化系统初次验证,本净化空调净化系统由净化空调机组、初、中效,送、回风、排风管路系统及高效过滤送风口组成,对该系统联合运行,检查洁净室的温、湿度,压差,尘埃粒子数,沉降菌浮游菌数、风速与风量、换气次数、自净时间、臭氧消毒效果,检查并确认医疗器械车间空调净化系统符合相关法规和质量体系的要求,资料和文件符合质量体系的管理要求。
2、验证计划从20 年月日至20 年月日,完成验证方案。
3、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yy0033-2000 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GBT 16293-2010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GBT 16294-2010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GB-T16292-2010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6、验证内容6.1空调净化系统的运行确认可接受标准:设备运行正常,各项技术参数符合设计标准,洁净区空气环境符合企业标准和设计的要求。
6.1.1空调净化系统运行确认测试方法:按各设备的标准操作规程启动设备对其进行检查。
测试依据:《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合格标准:各种设备运转平稳,无异常声音;臭氧发生器生产臭氧正常;可以调节空气的温湿度;记录于《空调机组运行确认记录》。
空调机组运行确认记录结论:确认人:日期: 20 年月日复核人:日期: 20 年月日6.2高效过滤器完整性检测高效过滤器检漏试验的目的:是通过检测高效过滤器的泄漏率,发现高效过滤器及其安装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以便采取补救措施。
6.2.1检测仪器:尘埃粒子计数器6.2.2 检测方法:具体采用尘埃粒子计数器扫描巡检法,采样头距过滤器约2cm,沿着过滤器内边框等来回扫描。
车间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
![车间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836c8093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66.png)
车间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车间微生物检验是工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微生物污染问题,保障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车间微生物检验的作业指导书,帮助工作人员正确进行微生物检验工作。
一、准备工作1.1 准备检验设备和试剂:确保实验室内的显微镜、培养皿、培养基、试管等设备齐全,并且保持清洁。
1.2 检查试剂有效期:检查试剂的有效期,确保使用的试剂没有过期,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1.3 检查实验室环境:确保实验室内的环境干净整洁,无污染源存在,保持空气流通。
二、取样和处理2.1 取样方法:根据检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取样方法,避免外部污染。
2.2 取样器具消毒:使用取样器具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避免外部微生物的干扰。
2.3 取样保存:取样后,必须妥善保存,避免样品变质或受到外部污染。
三、培养和观察3.1 培养基选择:根据待检微生物的特性选择适合的培养基,促进微生物生长。
3.2 培养条件控制:控制培养温度、湿度等条件,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观察。
3.3 观察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培养皿中的微生物形态和数量,根据特征判断微生物种类。
四、结果判读4.1 结果记录:将观察到的微生物形态和数量记录下来,便于后续分析和比对。
4.2 结果分析:根据观察结果和实验要求进行微生物种类的鉴定和分析。
4.3 结果判读:根据分析结果判断微生物检验是否合格,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五、清洁和消毒5.1 清洁工作:检验结束后,及时清洁实验室设备和工作台面,避免交叉污染。
5.2 消毒操作:对使用过的试剂瓶、培养皿等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实验室环境的清洁卫生。
5.3 废弃物处理:将实验产生的废弃物分类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结语: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车间微生物检验工作人员正确进行检验作业,提高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同时,建议定期对检验作业指导书进行更新和完善,以适应工作中的变化和需求。
车间空气设备设施和人员微生物检测方法
![车间空气设备设施和人员微生物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8fb2a12fe4733687f21aa47.png)
车间空气、设备、设施与人员微生物检测方法1、目的:检测生产车间空气、操作人员手部、与食品有直接接触面的机械设备的微生物指标,达到规定的卫生标准,以控制食品成品的质量。
2、参照标准:中华人民共与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2002中华人民共与国国家标准《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三部分:空气微生物》GB/T 18204、3-20133、采样与检测方法:培养基与检测用具的准备:生理盐水(10ml一管,9ml两管)培养基:营养琼脂、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用具:棉签、平皿(直径90mm),小试管、无菌取样袋,吸管(1ml、10ml)、剪刀、消毒棉球、酒精灯3、1空气的采样与测试方法3、1、1样品采集:(1)取样频率:a)正常生产状态的采样,每周一次。
b)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采样。
c)产品检验结果超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进行采样,如有检验不合格点,整改后再进行采样检验。
(2)采样方法室内面积不超过50 m2的设置3个采样点,50 m2以上的设置5个采样点。
采样点安均匀布点原则布置,室内3个采样点的设置在室内对角线四等分的3个等分点上,5个采样点的按梅花布点。
采样点距离地面高度1、2~1、5m,距离墙壁不少于1m。
采样点应避开通风口、通风道等。
采样时,将含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平板(直径9 cm)置采样点(约桌面高度),打开平皿盖,使平板在空气中暴露15 min。
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
3、1、2菌落培养:(2)将已采集样品的培养基在 6 h内送实验室,并做空白对照,细菌总数于37℃±1℃培养48h观察结果,计数平板上细菌菌落数。
(3)菌落计算:a) 记录平均菌落数,用“个/皿”来报告结果。
用肉眼直接计数,标记或在菌落计数器上点计,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不可遗漏。
空气细菌落菌数(cfu/m3)=50000*N/AT式中: A——平板面积,cm2;T——平板暴露时间,min;N——平均菌落数,cfu/平皿。
车间空气菌落总数标准
![车间空气菌落总数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bec891e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a4.png)
车间空气菌落总数标准车间空气菌落总数标准的目的是:检测生产车间空气、操作人员手部、与食品有直接接触面的机械设备的微生物指标,生产区域环境当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控,达到规定标准,以控制食品成品的质量。
1、采样与检测方法:培养基和检测用具的准备:无菌水稀释液培养基:营养琼脂、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无菌棉签:医用棉签经121℃,30min杀菌后备用。
试子棒:约150mm长,一端缠吸水棉头,无菌包装。
用具:平皿(直径90mm),无菌取样袋,吸管(1ml、10ml).剪刀、酒精棉。
(1)取样频率。
A.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采样,以便了解车间卫生清扫消毒情况。
B.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采样。
C.产品检验结果超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进行采样,如有检验不合格点,整改后再进行采样检验。
D.实验性新产品,按客户规定频率采样检验。
E.正常生产状态的采样,每周一次。
(2)车间空气菌落总数标准:在动态下进行,室内面积不超过30m2,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三点,里、外点位置距墙1m;室内面积超过30m2,设东、西、南、北、中五点,周围4点距墙1m。
采样时,将含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平板(直径9cm)置采样点(约桌面高度),并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打开平皿盖,使平板在空气中暴露15min。
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
空气菌落培养:(1)在采样前将准备好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平板置37℃±1℃培养24h,取出检查有无污染,将污染培养基剔除。
(2)将已采集样品的培养基在6h内送实验室,细菌总数于37℃±1℃培养48h观察结果,计数平板上细菌菌落数。
(3)菌落计算:a)记录平均菌落数,用“个/皿”来报告结果。
用肉眼直接计数,标记或在菌落计数器上点计,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不可遗漏。
b)若培养皿上有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以2个或2个以上菌落计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间空气微生物检测报告
1、目的
通过检测车间普通情况下,开紫外灯后以及臭氧发生器后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从而做出相应处理,以保证车间环境和减少生产时产品受微生物污染。
2、检测依据及方法
根据GB 15979-2002附录E和GB/T 16294-1996
根据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要求化妆品生产的制作间、半成品储存间、灌装间、清洁容器储存间、更衣室及其缓冲区空气应根据生产工艺的需要经过净化或消毒处理,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适宜的温度、湿度。
生产眼部用护肤类、婴儿和儿童用护肤类化妆品的半成品储存间、灌装间、清洁容器储存间应达到30万级洁净要求;其它护肤类化妆品的半成品储存间、灌装间、清洁容器储存间宜达到30万级洁净要求。
生产过程中半成品储存间、灌装间、清洁容器储存间和更衣室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应≤1000 cfu/立方米,并不得检出致病菌。
采样方法、检验方法参照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3、检测结果
3.1通常情况下检测结果
3.2 紫外灯照射半小时后
3.3臭氧发生器处理50min后
普通状态下
空间静置室
一
静置室
二
吹瓶
间
储瓶
间
500L乳化
锅
100L乳化
锅
灌装间
一
灌装间
二
平板菌落数 3 7 4 3 4 4 3 4 空间菌落数79 184 1 9 105
紫外灯处理30min后
空间静置室
一
静置室
二
吹瓶
间
储瓶
间
500L乳化
锅
100L乳化
锅
灌装间
一
灌装间
二
平板菌落数 3 2 4 8 6 6 4 3 空间菌落数79 53 105 21
臭氧发生器处理50min后
空间静置室
一
静置室
二
吹瓶
间
储瓶
间
500L乳化
锅
100L乳化
锅
灌装间
一
灌装间
二
平板菌落数 3 8
空间菌落数79 210
紫外灯处理30min后
空间静置室
一
静置室
二
吹瓶
间
储瓶
间
500L乳化
锅
100L乳化
锅
灌装间
一
灌装间
二
平板菌落数 6 10
空间菌落数158 263
4、结论
通过对车间空气微生物检测,可知我公司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是达到要求的。
而且从结果看
来,臭氧发生器对于车间空气细菌菌落总数的影响不大,只有细微的改善。
最重要的还是要
注重日常工作中车间的温湿度的保持、卫生保洁和工作人员的卫生习惯,从而减少细菌的滋
生。
5问题
车间空气微生物检测报告
从目前检测结果来看,是达到指标的,但是还是存在有少量细菌,而且目前的天气比较干冷,湿度小,温度较低。
那么到了每年的3、4月份,经常处于梅雨天气,相对于目前来说湿度增大,细菌容易滋生,细菌菌落总数可能较现在会有所上升,是否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5、建议
5.1时刻保持车间的清洁卫生,车间内的温度要保持相应的温湿度水平,定期对车间进行清洁消毒。
5.2净化空气的方法很多,可采用紫外线照射,药物杀菌和过滤除菌等方法,紫外线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安装简单,使用方便,目前应用最广。
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
房间内应保持清洁于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紫外灯要求每天上下班都要开不少于30min。
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的清洁,一般每两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另外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要注意其的使用寿命,及时更换。
毕泳珊
2011-11-24
1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