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生态工业园区的生态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0253-2468(2003)02-0285-04 中图分类号:X38 文献标识码:A
南海生态工业园区的生态规划
薛东峰1,罗 宏2,周 哲1 (1.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北京 100084;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摘要:南海生态工业园区的生态规划,以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通过园区的景观生态规划、工业生态系统规划和生态管理规划等措施,达到构建可持续性工业园区、发展生态工业的目的.
关键词:南海;生态工业园区;生态规划;工业生态链
Ecological planning of Nanhai eco -industrial park
XUE Dongfeng 1,LUO Hong 2,Z HOU Zhe 1
(Departmen t of Chemi cal En gin eerin g,Tsingh ua Uni versity,Bei jing 100084;
2.Chin 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 vi ron men tal Sciences)
Abstract :Ecological p lannin g of Nan hai eco -in du stri al park is based on the p rin ci ples of circular economy and i nd ustrial ecology.It ai m at se t -ting u p a s ustain ab le ind us trial p ark and d evelopi ng eco -i nd ustry by the measures of th e ec ological plan nin g of landscape,the p lannin g of in -du stri al ecos ys te m,an d the plann ing of ecological managemen t.
K ey words :Nan hai;eco -ind us trial p ark;ecological plann ing;in du stri al ecological c hai n 收稿日期:2002-02-19;修订日期:2002-08-24作者简介:薛东峰(1971)),男,博士
生态工业园区(Eco -Industrial Parks,EIPs)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成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1~3].它是生态工业的重要的实践形式,同时也是工业园区的高级形式[4,5].生态工业园区遵从循环经济的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3R 原则,通过成员之间的副产物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废水的逐级利用、基础设施的共享,来实现园区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是世界范围内工业园区的发展趋势.国外许多国家在这一领域已开展了研究与实践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果[6],我国也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努力和尝试.
广东南海生态工业园区是我国第一个全新规划型的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目前已完成5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暨华南环保科技产业园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6.根据选址论证,该园区将建在南海市丹灶镇中心城区的西北部.园区包括环保科技产业园区(核心区)和虚拟生态工业园区(虚拟区).环保科技产业园区规划范围6167km 2,其中一期2163km 2.环保科技产业园规划方案遵循用地红线走向布置园区道路,以保证产业园用地尽可能完整.园区划分为产业区、管理区、居住区等3个功能区.园区主导产业定位为高新技术环保产业,包括环境科技咨询服务、环保设备与材料制造、绿色产品生产、资源再生等4个主导产业群落.虚拟生态工业园区企业主要是南海市现有支柱产业铝型材、陶瓷、塑料加工等远程企业.
园区生态规划是南海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中的关键部分,包括园区景观生态规划、工业生态系统规划和园区生态管理规划等三部分.本文对南海生态工业园区的生态规划进行探讨.
1 景观生态规划
根据南海工业园的区总体产业布局,园区将形成1个核心轴线、2个景观生态走廊、3个景观节点、4个绿化组团方式的景观生态系统结构.
1个核心轴线:以园区管理中心和环境科技咨询产业为基础的中间组团,构成了园区的核心轴线.该核心轴线优先建设与发展,体现出制度管理和科学技术对园区发展的提升作用.根据产业性质,该轴线规划建设在
第23卷第2期
2003年3月环 境 科 学 学 报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Vol.23,No.2
M ar.,2003
园区中心地带,建筑以写字楼为主,是园区中央景观轴线和生态建设的轴向.园区生产企业逐渐向核心轴线两侧渗透.
2个景观生态走廊:首先,服从于环境科技产业属性,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园区核心轴线周围进行景观生态设计和建设,依托自然山体和现有水域,保留原有自然植被系统,构筑人工带状河流,模拟、强化自然生态系统,建设中央绿化广场,铺设步行道路.其次,沿园区高压线路走向,建设防护绿化带,构成园区的第2条景观生态走廊.园区绿化主要是依托自然山体背景,并构成/园中有绿,绿中有园0的特色景观.
3个景观节点:在两条景观生态走廊的交汇处(中央绿化广场中心)、园区管理中心核心、园区北部生态公园等处分别建设景观节点,作为景观轴线的丰富内容和园区景观生态的亮点出现.
4个绿化组团:依据环保设备与材料生产区、绿色产品生产区、资源再生生产区、居住区的实际,构筑不同服务功能的景观生态系统,形成园区的4个风格各异的绿化组团.
通过上述景观轴线、景观走廊、景观节点和景观组团的组合设计,优化了原有的景观要素组合,引入新的组分,构建了新的景观生态格局,增强了景观的异质性和稳定性,从而创造出一个高效、和谐的园区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2 工业生态系统规划
南海市位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环保市场需求巨大,并具有环保产业发展的人力、技术和产业优势,发展环保产业是切实可行的.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当地资源和能源相对紧张,南海的资源再生和综合利用产业已有较好的传统和基础,具备引入分解者类型的企业、构建工业生态链的有利条件.
211 工业生态系统结构规划
园区工业生态系统结构包括成员构成与分类、系统集成、非物质化和园区工业生态链网设计等四部分(见图1).在系统集成中,以废物减量化、再循环利用和废物资源化为指导原则,通过成员内和成员间的物质集成和废水系统、能量系统、信息系统的集成以及园区产业的非物质化方向发展,达到园区内物质和能量最大程度的利用和对环境的最小影响,向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的方向发展.
图1 园区工业生态系统结构规划示意图Fi g.1 The structure planning of indus trial ecos ystem
生态工业园区系统规划
成员构成园区工业生态链网设计非物质化
科技
研术
开服
发务系统集成废水集成物质集成能量集成信息集成信息交换 园区结合主导产业定位和当地产业现
状,规划了5个行业的12个企业关键项目,生产14
大类产品,包括环境科技咨询服务基础能力建设,
净水剂,活性炭,环保仪器设备(含饮用水深度净化设备,机动车尾气净化装置和自动监测仪器),绿色板材,绿色胶粘剂,溴化锂制冷剂,可降解塑料,塑料添加剂,合成纤维,五金加工,陶瓷吸声材料等,加上虚拟区现有的7个企业,规划以这19家企业
作为园区工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员.园区工业生
态系统将以这19个企业为基础,依据市场机制进
行绿色招商,从而得到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
生态工业的成员和结构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即资源生产(生产者)、加工生产(消费者)和还原生产(分解者),它们共同组成工业生态链和工业生态网络.资源生产企业相当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主要承担不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和永续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以可更新资源逐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为目标,为工业生产提供初级原料和能源;加工生产企业相当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以生产过程无浪费、无污染为目标,将资源生产企业提供的初级资源加工成满足人类生产生活必需的工业品;还原生产企业则将各种副产物再资源化,或进行无害化处理,或加工转化为新的工业品.园区依据工业生态链形成的特点,将上述19个企业按照所处的建设位置不同划分为核心区和虚拟区两个层次,按照在整个工业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的不同将核心区12家企业划分为5个生产者、3个消费者、1个补链消费者和3个分解者.
286环 境 科 学 学 报2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