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体验_解读张永和的空间装置_建筑与城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家的生活基本与外部城市隔绝。张永和试图用空间 不大的大楼被“分解”为四幢更小的“楼”——商业楼
打破这种程序上的单调:一幢建筑根据使用功能被“分 (书店)、文化楼(音乐厅/ 画廊)、办公楼、公寓楼。四
解”成五个小“楼”——工作间、卧室、会议室、管理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幢小楼根据公共/私密程度不同分成平行的两组:商业、
“回凸田”是为展览[4] 所做的空间装置。不难看出这 里有着“颠倒办公室”的影子,更是“头宅”原理的发 展——“宅”的静态空间发展成了流动的“城市空间”。 三个带有包围结构并连在一起的立体汉字悬吊在半空, 笔划之间的空间成了头部的街道/ 胡同。这或许隐喻了 他本人(或者其他海归人士)所处的一种状态:思想在 本土文化的迷宫中游走,而身体在别处。 体验是经历
窗孔、相机等“看”的装置很有兴趣,甚至把“看”发展
但出版社办公只需要3 层,剩下的部分由出租办公、会
成一种游戏,如洛阳“幼儿窗园(Kinder window garden)” 议展览、酒店、餐馆、咖啡馆、书店、画廊、室内篮球
方案。“管窥”或“孔见”构成了张永和的独特“看法” 馆等组成。由于这些内容和出版社业务都没有直接关联,
到另一幢建筑的体验。
“分解”强化了体验,转化了体验。“分解”的建筑
“分解”使内部空间有趣
提供城市体验,“分解”的建筑具有“城市性”,“分解”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综合楼,一幢12 层的大楼, 的建筑就是“微型城市”。
2004/ 4 总第 1 0 8 期
ARCHITECT 45
46
A R C H I T E CT
“竹化城市”是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作品。为回应“城 市:多一点伦理,少一点美学”的主题,张永和请来了 竹子。竹子对于中国来说,既是一种植物,又带有浓郁 的人文属性。用竹子来“软化”城市,可以看作是自然 对城市的“修正”,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张永和 试图以此重新思考建筑与社会、城市与自然之间的伦理 关系。
从此,张永和有了“竹子情结”:“竹墙(曼谷 1999)”、“竹屏风(威尼斯 2 0 0 0 )”、“竹院宅(北京 2000)”、“屋顶上的 150 棵竹子(罗马 2000)”、…… 在“竹海三城”中,虽然基地内原有更多的荔枝树,但 他还是决定栽种更多竹子,用竹子对基地进行生态恢复, 最终发展成“竹海”,并“占领”了城。此外,竹子还成 了非常建筑工作室表现图中的招牌配景。
这是一个国际竞赛头奖方案:纽约单身汉的四个基本生 解”成两组三幢平行的薄建筑。房屋进深减小有利于组
活内容,经“分解”后,形成四个大小相同但围合程度
织自然通风;屋顶覆盖水平金属百叶,减弱屋顶热辐射,
不同的单间——卧室、厨房、厕所、阳台,四个空间串
并限定夹在两组建筑之间的公共空间,同时把“分解”后
联,沿进深方向排列,再以交通空间为轴镜像到对侧,形 的三幢薄建筑又整合成一幢“厚”建筑。与建筑同高的
现在外部——办公楼和商业楼分列左右,出版社高居其
建筑中的城市体验
上。在三“楼”之间的“缝隙”中,结合交错消防楼梯,
在没有机会盖真的房子之前,张永和是通过装置来 形成了垂直的城市花园——城市空间引入建筑。
认识和实践建筑的。对他来说,装置就是一种“准建筑”。 “分解”使外部形态丰富
当他成为建筑师以后,建筑却反而被他当成了空间装置
成了 300 英尺(约 90m)的超大进深。
柱廊是独立的设计元素,不依附于建筑,而是服从外部
“分解”使不可能成为可能
秩序——形成面对市民广场的庄重脸面。
晨兴数学中心,300m2 的基地上一幢 7 层小楼,里 “分解”使建筑内外秩序的关联不再紧密
面的空间容纳了科学家们除就餐以外的所有日常活动,
Samho 出版社大楼:位于汉城附近的图书城,一个
非常体验
——解读张永和的空间装置、建筑与城市
张路峰
44
A R C H I T E CT
2004/ 4 总第 108 期
作者:张路峰,博士,北京建 筑工程学院副教授,柏林工业 大学访问学者
【摘要】 本文试图以“体验”为线索和主题,在张永和不 同阶段、不同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之间建立起一种关联— —追求“非常规”体验:空间装置中的身体体验、建筑 中的城市体验、城市中的自然体验。文章指出这种从“体 验”出发又回到“体验”的非常个人化的思维方法和设 计方法,对于提高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的“原创性”有着 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张永和 非常建筑 空间 体验 密度 Abstract: Tracing the line of 'extraordinary experience' as a theme, this article tries to build a internal link among different works of Yung-Ho Chang in diverse scales - body experience in spatial installations, urban experience in buildings and nature experience in cities. The approach of 'from experience to experience', as his micro-oriented and individualized design thinking methodology, would have some inspiring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originality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in China. Key Words: Yung-Ho Chang Atelier FCJZ spatial experience density
设计上产生出新的可能性:水路交通、水上建筑、建筑 植被化等。
水体被当成了重要的设计要素之一,水面也被计算 在可建设用地内,这样,最大容积率降为 0.65。显然, 这又是个没有密度的“城市”。 体验城市被替换为体验自然——在城市中体验自然
通过以上两个实例推测,张永和面对中国社会正在 发生的快速城市化现象,存在着一种立场上的矛盾。他 既喜欢住在有密度的、“可漫游的”[8] 城市,又舍不得填 了那些池塘、砍了那些竹子。其实,在城市和自然之间, 他内心更向往的是“竹化城市”。
空间装置中的身体体验 通过装置[2],张永和试图在人体和空间之间发现和
建立各种可能的体验关系。 在他的装置中,作为体验主体的人体,并不是抽象
的人体或带有社会性的人体,而是具体的、个体的,甚
至是生理意义上的身体。很多时候,人体是被“分解”成 局部的。
在“头宅”中,他制作了一个仅供头部占据的空间: 一个类似头盔的装置——如果可以称之为“宅”的话,可 能是世界上最小的“宅”。空间体验的主体——人体“分 解”为局部——头。身体的某个局部也可以单独体验自己 的空间。依此类推:手套可称为“手宅”;鞋或袜可称为 “足宅”;衣服可统称为“体宅”;……于是,服装和建筑 可以相互定义:住房可以穿在身上,服装成了可居空间。 体验是占据
“30 窗宅”是30 个小木匣子,每个上面都在相对的 两个面上有不同形状的开口,形成一个个取景器。透过 这些取景器,外部世界被裁减、被取舍、被重新定义。体 验的主体进一步被“分解”,只剩下一个器官——眼睛: “窗宅”也是“眼宅”。这个装置最早可以和他对“窥视” 的研究联系起来。受希区柯克电影《后窗》的启发,他对
——认识论:从局部视点来接近整体,或者去理解整体。 所以把这个“综合楼”称为“混合楼”更合适。根据使
体验是看
用性质分类,这幢大楼被“分解”成三幢:出版社办公
体验的主体是人的身体,是身体的不同姿态,是身 楼、出租办公楼和商业楼。与晨兴数学中心不同“,分解”
体的局部或器官。对体验主体的分解同时也分解了空间。 后的各部分之间没有内在的功能联系,所以“分解”表
城市还没有被“竹化”,张永和和他的非常建筑已经 首先被“竹化”了。
“竹化”了建筑是非常建筑,“竹化”了的城市则是 非常城市。
结语 在设计过程中,当张永和不满意一个方案时总爱说
一个很含糊的理由——“不够有意思”。我时常困惑他的
“意思”究竟是什么意思。通过对张永和所有作品前后左 右的一番比较研究,我现在终于理解了:那个意思就是
办公室 / 计算机房、垂直交通。各“楼”之间的空隙强
文化在下,办公、公寓在上。两组小楼相互垂直井字交
调了这五个“楼”的独立存在,从一组房间到另一组房 叠,形成中空的立方体。中空的部分和街道、公共绿地
间都要经过这个空隙,使通常连贯的动作有了“间隔”或 连通,成为城市空间。
“停顿”—— 一种类似在城市中从一幢建筑经过街道再 “分解”使建筑成了构筑城市空间的“砖块”
“头宅”的原理在“颠倒办公室[3]”中得到了应用—— 整个室内空间作为装置:通过对玻璃隔断上半部分进行 喷砂处理,一个 2.6m 高的空间被“分解”为上下两个1. 3m 高的空间,上半部半透明,下半部全透明。这样,空 间体验的主体被“分解”为两种姿态:站立的身体使用 上半部,坐着的身体使用下半部。一个空间,两种体验: 坐下去享受公共交流,站起来找回私密——和通常的景 观办公室正相反的体验。 体验是使用
2004/ 4 总第 108 期
城市中的自然体验 张永和在建筑中追求着城市体验、城市性,构筑了
一个个“微型城市”。 对建筑中的城市性的兴趣自然指向了城市本身。在
《小城市》[5] 一文中,他通过对城市中存在的一些现象的 直接观察,得出结论:能够定义“城市性”的,不是规 模,也不是设施,而是“密度”。从此,密度一词在非常 建筑工作室的使用频率变得极高。 但当他有机会以城市为设计对象时,却不满足于直 接让城市带有由密度定义的城市性或城市体验。他的兴 趣转向了城市里通常不容易体验到的东西——自然。 “竹海三城[6]”可以说是张永和第一个用方案完整表 达其“城市观”的机会。装置和建筑中“分解”的思路 直接代入城市之中:根据基地地貌特征,项目被一分为 三——“峰城”、“谷城”、“水城”。虽然仍然称之为“城”, 但“城里”却“盛满了山水”,“城外”才是“市井生活” ——城的内外关系被反转。于是:“进城是出城,出城亦 是进城”。但反转后的“城外”却“隐现于茫茫竹海之中” ——依然没有代表城市质量的密度。无论出城还是进城, 都无法到达城,只能是穿过,因为真正的“城”其实是 “城墙”——“段建筑”。 城市被转化为建筑,城市设计问题被转化为房屋和基地 (地形)的关系问题 “五常新城[7] ”又一次让我们看到他对城市概念的 “偷换”。在这个项目中,任务建设量 130 万平方米,规 划范围 200ha,除去 40% 的水面,可建设用地 120ha。 最大容积率 1.08。但张永和放弃了得到这个密度的机 会:他从整个基地的自然属性入手,从研究“开发湿地” 的可能方式入手,首先把基地按照现有水系分隔为13个 岛,强化了“水乡”的特征;然后又提取出 6 大设计要 素:其中 3 个属自然要素:生态、水体、植被;3 个属人 工要素:密度、建筑、交通。每两个要素之间的任意组 合(如水体与密度、建筑与生态、交通与水体等),将在
张永和[1] 对“体验”非常感兴趣 在他的日常工作中,“体验”(有时说成“经验”)是
比较频繁使用的词汇之一。从空间装置到建筑再到城市, 无论何种尺度,他的大多数设计都很讲究“体验”,而且 是比较特别的“体验”。从“体验”出发再回到“体验” 几乎成了张永和的特有工作方法,也几乎能够代表“非 常建筑”的“非常”之处。
石排镇政府办公楼所在基地周围都是开放空间(公
——他把装置中分解空间的做法直接带入到建筑中,将 园、广场、主干道),要求建筑体量在各个方位都有一定
建筑进行“分解”。
控制性,即要有一定“厚度”。然而,厚建筑在当地湿热
“分解”建筑的做法最早可以在“四间房”中看到。 的气候条件下又很不利。为解决这一矛盾,厚建筑被“分
“体验密度”。所谓“体验密度”,不是“竹海三城”和“五 常新城”中所缺乏的物质密度或空间密度,而是体验主 体在单位时间、单位空间内所能获得的体验数目。显然, 没有这种“体验密度”的建筑当然也就没什么意思。这 也解释了为什么张永和的“体验自然的城市”虽然缺乏通 常的城市密度却依然很有意思——因为它有“体验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