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转化的量度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量转化的量度》(第一课时)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三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反思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着重安排了对功的认识和功的计算的学习。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如何正确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以及做功的计算问题。而这节课中,我们所讲的功是机械功。

对于功的认识,是对前一节能量转化的深化。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同时正确理解功的含义,是学好功的计算,功率、机械效率和机械能等知识的基础。特别是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学能够很好的掌握它,就能够更能好地去理解功的原理、机械效率等知识,并解决有关的问题。因此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重点,同时,它也是个难点。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对举重运动员举起、停留、平移杠铃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功的含义。

②通过一些实际例子的分析和学生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学会判断做功的方法。

③初步掌握应用功的计算公式W=FS来计算一些实际例子中做功的多少,并知道功的单位。

(2)过程与方法

在情境化模式下,学生通过对事例的分析和情境活动,认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掌握功的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一些事例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并能用科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生活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和熟练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由于“工作”概念的影响,学生对有些物体运动的情况是否做功还是不能正确地判断,例如举重运动员高举杠铃未动,人推车车不动等,虽然人都消耗了体力,但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他们并没有做功;再比如冰块在光滑的冰面上滑动的过程,也没有做功。所以判断是否做功是教学中的难点。

二、说教法

在这节课中,我主要采用情境化的教学模式。通过情境的设计,认识功的含义,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学会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数学运算。

再加以驱动性问题的提出,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同时,在教学中,采用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三、说学法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同时具备分析问题和归纳知识的能力。但由

于功的含义比较抽象,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主要是指导学生通过生活实例的列举和分析、归纳上。特别是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上。由于九年级的学生有自我展示的一面,可以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中认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四、说教学程序

1、教学设计思路

第一,引入。通过情境设计,问题的驱动,引入并揭示课题。

第二,对向上举起杠铃和马向前拉车的过程比较分析,获得做功的含义。同时,对前面情境进行进一步深化,让学生获得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第三,学生在一定情境下表演加深对做功必要因素的理解。

第四,回到课前的情境中,比较获得做功的多少与什么有关,认识做功大小的计算方法。并学会对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的分析,计算,熟练做功计算的方法。除此之外,还要加上对功和能关系的学习,进行点题,

第五,课堂反馈及课堂小结。

2、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首先,提出问题,问学生是否知道2012年的中国第13枚金牌获得者是谁?(举重运动员林清峰)然后多媒体展现出林清峰的图片,(举起,平移,静止)加上文字的说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引入部分这样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吃苦精神,加上图片上的旁白,让学生能够更快得投入到课堂地教学过程中来。同时,也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我们的学习课堂,让他们的学习具有目的性。

(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

师: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的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生:化学能转化为势能动能

(马拉车)

师:马拉车前进时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生:化学能转化为动能

师:运动员举起质量为187千克上升高度2米,消耗了多少化学能转化为势能? 那马拉着车行走100米,需要消耗多少化学能?

学生:不知道

(学生一脸的迷茫)

[学生对科学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教学的展开也就自然水到渠成。学生发现根据原有的知识基础回答不出来,势必能激发学生对该课时学习的兴趣。]

师:我们还没有学到这块知识,也就是说我们要做这些题,要知道能量要有个什么?

生:量度

师:这些能量的转化,要用到什么样的量度的呢?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样的问题进入科学的殿堂。

(学生显现出跃跃欲试的表情)

二、功的概念的提出

(幻灯片展示:人把杠铃提起,马把马车拉动)

师:杠铃和马车的能量的变化?

生:杠铃被举起,势能变化了

师:马车?

生:转化成热能和动能

师:马车能拉动是因为什么?

生:马拉动

师:为什么会存在能量的转化呢?

生:杠铃和马车都受到了力的作用,并且都在受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

师:我们就说力做了功。那逆向思维,力做了功,要哪两个必要条件?

生:要受到了力的作用和在受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

[从力和运动的角度分析,举重运动员向上举起杠铃和马向前拉车两种情景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在问问题之前,进行的是能量转化的回顾知识,学生很难把马上思维转到从力和运动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因而本人进行了以上的问题的过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