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新课程实施十多年,新课程理念就像一阵新鲜的春风,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课堂教学。

我们的学生是有生命的人,他们有人格、有尊严、有理想、有追求,他们渴望获得自由、获得发展,那我们的课堂也应该具有思想、活力和发展。

在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导下,各种新教材相继出台并且得到大力实施,小学数学教育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那些有远见的教育家发出了”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呐喊。

课堂是师生共同参与活动的主阵地,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本质要求,也是广大一线教师的心声。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如何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一、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应把小学数学教育定位在让所有的学生接受大众化的普及教育,为学生发展而教。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在小学阶段,我们没有培养拔尖人才、专家学者的任务,我们的培养目标就是要使所有智力正常的儿童和少年,都能够掌握现代社会中每个公民所必需的数学,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所以,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应站在这个高度,为学生发展而教。

叶谰教授和肖川博士曾以追问的形式,描绘了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的情景:
当学生茫无头绪时,我能否给他们以启迪?
当学生没有信心时,我能否唤起他们的力量?
我能否从学生的眼中读出愿望?
我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
我能否使学生觉得我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
我能否使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
我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合作,感受和谐的欢快,发现的欣喜?
我能否让学生在课堂上”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或者”悠然心会”?
我能否让学生在课堂上”怦然心动”“浮想联翩”或者”百感交集”?
我能否帮助学生达到内心澄明、视界敞亮?......
这些论述对我们感悟如何焕发课堂的生命力,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提供了重要启示:真正的学习从来就不只是纯粹智力增长,真正的课堂教学决不是仅仅为传授知识为目的的。

二、用”爱心、民主、平等”营造一个和谐、自由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环境。

以往,我们的课堂犹如军营,强调的是铁的纪律,正襟危坐,学生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少了一些轻松,少了一些幽默,少了一些欢
声笑语,少了一些神采飞扬。

尤其是要求学生齐声回答,不允许交头接耳,不允许与老师争辩等,无疑是给学生的身心自由发展套上了枷锁。

试想,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快乐,能充满活力吗?所以,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没有爱的教育是贫乏无力的!”就课堂教学来说,从步入课堂开始,教师就必须精神焕发、情绪饱满,从语言到动作,甚至眼神,都要充满对学生的信任,对数学学习的激情。

当学生在学习中发生错误时,如果用你充满爱会说话的手抚摸他们的小脑袋,并微笑着暗示方法,他们的反映是积极;当学生探索困难时,如果你给以略带遗憾又充满鼓励的一个鬼脸,再提供线索,学生又会重振精神......教师要与学生的心灵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

”(苏霍姆林斯基语)只要你有爱心,和学生交朋友,与学生一起游戏,你会一次又一次地体会到情感的魔力。

课堂上师与生、生与生之间要有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气氛,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

课堂民主氛围的创设,源于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亲切的眼神、细微有效的动作、和蔼的态度和热情的赞语等,都会缩短师生心灵的差距。

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教师必须做到:耐心地听取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即使言论本身是错误);积极评价每一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自主探索;相信每一位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任何结论都充满着智慧;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数学教学,
允许学生提出质疑,善于吸取学生中的意见;允许学生勇敢发言,积极争辩。

三、”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教师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与学生共同构建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

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必然是高度灵活、开放的,让自己融入课堂,充分发挥教师自己的智慧,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与学生一道,共同”生成”课程,课堂才能焕发勃勃生机,课堂上才能显现真正的活力。

教师面对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凭借自己的教学机智灵活处理,教的精彩,教的舒畅,这样的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智慧,才是有生命的课堂。

四、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才能真正焕发生命活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数学课堂应成为学生的天地,而不该由教师主宰,在课堂上,学生自主地积累知识,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培养能力,这才是真正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所以,在数学课堂实践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尝试、操作、观察、想象、讨论、质疑等探索活动,从而亲自发现数学问题潜在的神奇奥秘,领略数学美的真谛。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只有把学习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孩子,才能让孩子能够自主学习,享受童年的欢乐,健康的成长,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焕发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季浏主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周小山主编:《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叶谰:《让课堂焕发出生命力》载《教育研究》 1997(9)
5、肖川:《人的发展意味着什么》载《中国教育报》 1999.11.3 第四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