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组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第二组
我国所有银行的共同作用具体作用
1(手段、作用、利益主体)
2
3监督管理各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国民经济)。

形象记忆
1中介(纽带)作用------蓄水池(货币)、聚宝盆(资金)、调节器(商榷)
2信息作用------气象站、寒暑表、晴雨表、总帐房(社会)
3监管作用------监督员、调节器、监视器
教学建议:可根据银行的业务和职能推导;国民经济比喻为一个人,第一个作用可比喻为人的血液;第二三个作用可比喻为人的中枢神经。

〔商榷)
第三组
储蓄(对照广义)的作用
(1资金,支援现代化建设。

(2)(重要)-----谁调节---怎样合理调节?---作用如何---可联系财政、税收、银行的作用;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公式.;通货膨胀(紧缩)等知识。

(3
教学建议:可对照广义储蓄让同学们根据他的流向(画出)总结其作用。

也可借助课本插图。

也可
让同学们自己结合生活说明。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 (可以找一些资料或图片加以说明)
第四组(1、2)
注意:在理论上,货币政策一般被认为是市场经济相对成熟的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首选政策。

与财政政策相比,货币政策的操作更具有弹性、更加灵活。

更能体现市场规律。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货币政策的重要性逐渐增强,国家宏观调控比以往更加借重市场的力量。

由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的作用各有其特点,在货币政策收效不明显的严重萧条局面下,财政政策则显得比较有力,如扩大财政赤字,支持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建设,本身可以吸收一部分失业人员,又可以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在抑制经济过热方面则相反,因改变税法需要时间,如果采用增税等财政政策,这就使财政政策不可能具备货币政策所具有的灵活性。

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2市场经济过热时(市场消费疲软时)国家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比较
(1)市场经济过热时
A 货币政策:提高存贷款利率,减少货币量的供应;减少银行贷款
(2)市场消费疲软时
A货币政策:降低存贷款利率
B财政政策:发行国债,扩大财政支出,扩大财政赤字,支持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建设,本身可以吸收一部分失业人员,又可以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征收利息税等
第五组
1.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特点比较
(1)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是目前我国居民的主要投资方式。

(2)活期储蓄灵活方便,定期储蓄存期长、比较固定、积累性强,但收益率比股票、债券低,与商业保险比,存款储蓄对意外事故等风险不具有赔偿责任。

(3)购买债券可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

与储蓄比,政府债券由国家承担还本付息的责任,风险小、安全性好,可以转让、抵押,利率也比储蓄要高;金融债券与公司债券比储蓄收益高,但有一定风险;与股票相比,受益权、偿还方法各不相同,风险也没有股票大;与购买保险比,债务方对债权方不具有意外事故赔偿义务。

(4)购买商业保险与其他投资方式相比,在风险发生时可以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5)购买股票风险最大,但收益也往往最高。

2.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比较
央行和商业银行的关系
中国人民人民银行A 商业银行B
相同点
性质 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A 是B 的最后贷款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经营目标 地位 职能
会考说明原题重现
现代社会生活需要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识。

回答35-38题。

3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

”这表明中国人民银行
A .既是金融企业,又是银行的银行
B .既是国家机关,又是金融企业
C .既是国家机关,又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领导力量
D .既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领导力量,又肩负商业银行的职能
36.“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投资理念,强调的是要重视股票。

债券等投资方式的 A .流动性B .灵活性C .风险性D .稳定性
37.当社会出现经济过热时,为了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国家进行宏观调
控所运用的经济政策通常是 ①增加税收②增加财政支出 ③减少银行贷款④降低利率
A ④①.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38.企业为了筹集资金扩大生产,可以依照有关法律和有关规定向社会发行股票和债券。

股票和债券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
A .体现的性质不同
B .收人的多少不同
C .风险的大小不同
D .信用度的高低不同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回答 39-40题。

39人们在生活中,面临着种种难以预料的风险。

为减少损失。

防范后患、保障生活,应该提倡的方法是
A 依靠政府救济
B .购买商业彩票
C .依靠社会赈灾
D .购买商业保险 40在我国,保险分为两类
A .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
B .个人保险和集体保险
C .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
D .生产保险和生活保险 简答题
5,进入小康社会,很多家庭除正常开支之外都有结余。

如果将结余款用于投资, 在存款储蓄、购买国债、购买股票、购买商业保险中,风险小、收益高、流通性强、信用度高的投资方式是
问答题 8‘加强对高收人者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其作用在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人,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资料补充
一、稳健货币政策的含义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指根据经济变化的征兆来调整政策取,当经济出现衰退迹象时,货币政策偏向扩张;当经济出现过热时,货币政策偏向紧缩。

这种政策取向的调整,最终反映到物价上,就是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

在我国货币政策管理中,中央银行是以比较平稳的货币供应量增长来实现稳健的货币政策操作的。

从一般货币理论看,对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有两种不同的操控手段:恒定与权变。

前者认为,只要货币供应量保持固定增长率,公众就会作出合理预期,从而使物价收敛于稳定。

后者认为,货币供应量应随经济的变动,由央行随时调节。

前者的缺点是过于僵硬,在现实中几乎无法运行;后者则因政策制定者预测的主观性与公众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的冲突而受到挑战。

因此,不少国家采用预先公布货币供应量增长区间的方式进行调控。

在我国,也有人认为控制货币供应量不是好的货币控制手段,应以利率作为调控的中间目标。

其实,我国的利率还处于管制阶段,企业还处
于对利率不敏感时期。

在这种条件下,央行放弃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转而用调整利率的方式来影响经济,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从总体上看,近几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得了明显效果。

2003年GDP 增长9.1%,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9.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1.2%;2004年GDP增长9.5%,M2增长14.6%,CPI上涨3.9%。

今年M2计划增长15%,CPI估计上升3.28%。

执行稳健货币政策的手段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传统的货币政策三大工具都得到了较好应用。

首先,2003 —2004年,央行两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虽然分别只上调了1和0.5个百分点,却产生了很大的市场效果。

上世纪90年代央行也曾多次调整准备金率,且调整幅度大大高于这两次,但市场几乎没有反应。

这说明我国经济市场化的程度已经很高。

其次,公开市场操作日臻成熟。

央行在市场上通过公开买卖国债,向商业银行体系放松或收缩银根,从而起到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作用,使稳健货币政策的执行得以保证。

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以及外汇储备大幅增加形成的货币供给的快速增长,央行在国债买卖之外加大了央行票据的发行,以冲销人民币的过快增长。

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量2003年达到14万亿元左右,2004年也有近12万亿元,大大超过其它证券市场的交易量。

第三,利率手段的运用日益重要。

2004年初,商业银行和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上限被放宽至央行基准利率的1.7倍和2倍。

到当年10月,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同时放开
了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的下限和贷款利率的上限。

特别是后一次利率调整,虽
然幅度很小,但对市场的影响很大,甚至国际金融市场和一些国际原材料市
场的价格都因之下跌。

这说明我国市场经济进程和经济国际化程度的加深。

利率的提高,使市场得到非常明确的信号,央行对经济过热的调控作用进
一步加强。

央行还通过票据再贴现政策、窗口指导以及发布对某些风险的提示来实施宏观调控。

可以看到,央行不再依赖单一的政策,而是比较熟练地运用一
系列微调手段,前瞻性地出台一系列措施,以达到综合的政策效果。

这种组
合拳式的调控方式,将是今后的主要调控手段。

(唐旭)
《人民日报》2005415
二、海富通基金2005年投资报告债券篇之利率政策
2004年12月28日 18:08 海富通基金管理公司利率政策:纵观利率政策变动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

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1.98%提高到2.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8%。

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中长期上调幅度大于短期。

金融机构再贷款基准利率、再贴现利率、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利率保持不变。

表23 历年利率变动情况一览表
时间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一年定期贷款利率
1996-05-01 9.18% 13.14%
1996-08-23 7.47% 10.08%
1997-10-23 5.67% 8.64%
1998-03-25 5.22% 7.92%
1998-07-01 4.77% 6.93%
1998-12-07 3.78% 6.39%
1999-06-10 2.25% 5.85%
2002-02-21 1.98% 5.31%
2004-10-29 2.25% 5.58%
资料来源: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图12:历年利率变动情况图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后,宏观调控走向会如何?我国金融市场会如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此次利率调整将对我国宏观经济、金融市场格局等造成多方面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央行此次加息透露出了未来的“政策走向”,时隔多年后的此次加息,肯定意味着中国开始进入“新一轮升息周期”,因为这既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美国的利率走势的影响。

对于此次央行加息,市场一致认为其对存贷款做出了很好的调整,既较好地引导了市场的预期,同时也根据金融市场走向,差异化地调整了不同期限的利息水平,市场化的调控行为有利于市场主体把握金融市场的走向。

另外我们认为27个BP的干预不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实质性影响,央行的真正目的应该在于改变市场预期,降低企业和地方过度投资的冲动。

因此,较低的加息幅度只是表明央行不希望短期内造成金融市场的过大冲击,而不是央行期望最终实现的幅度,相反我们认为较小的加息幅度酝酿了数月内再次加息的风险。

我们预计明年二季度前有可能进行第二次加息;另外国际社会普遍预期美国会在年内第五次加息,因此不排除中国加息的步骤也可能提前。

(海富通基金管理公司供稿)
三、2002年利率表
存款项目年利率%
活期存款0.72
定期存款
整存整取
三个月 1.71
半年 1.89
一年 1.98
二年 2.25
三年 2.52
五年 2.79
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
四、目前我国的银行业体系包括:
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
三家国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十家股份制银行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浦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民生银行
九十多家各类地方银行、民间银行烟台住房银行、蚌埠住房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邮政储汇局等
五、货币政策工具箱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重庆潼南中学刘旺点击数:99 更新时间:2004-3-23
中央银行有三样看家“法宝”: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非常规武器,它们被称做选择性政策工具和补充性政策工具。

高居金融金字塔顶端的中央银行,若能娴熟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便可闲庭信步,处变不惊了。

有人说,货币是现代经济社会的血液,不可或缺,无处不在。

中央银行则好比心脏,吞吐万象,举足轻重。

它不以营利为目的,也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其主要职能之一,就是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控制货币供应量,影响信贷总规模,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提起货币供给,人们很容易想到“发票子”。

其实,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不仅指流通中的现金,而且包括存款。

不同的货币资产,流动性殊异。

比如,活期存款比定期存款提现方便,用现金进行交易,又比活期存款少了许多麻烦。

各国根据货币资产的流动性,将货币供给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在我国,将流通中的现金称为M0,它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流动性最强。

M0加上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通称M1,也叫狭义货币供应量,其数量变化,反映企业资金松紧状况。

在M1的基础上,加上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以及居民储蓄存款,构成广义货币供应量,通称M2,它的流动性最弱,但反映社会总需求的变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参考指标。

当经济萧条时,央行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
货币供给,刺激经济复苏;经济过热时,则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有三样看家“法宝”: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国的金融法规都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吸纳存款的一部分存到央行,这部分资金与存款总额的比率,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流通中的货币会成倍缩减。

这里边的道理不难理解:商业银行往中央银行交的准备金多了,自身可支配的资金便少了,于是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减少,企业在银行的存款相应地会更少,“存款—贷款”级级递减,整个社会的货币总量大大降低。

这很像我们调试音响———降低功放机的功率,输出的音量自然会减小。

反之,如果央行调低存款准备金率,流通中的货币量便会成倍增加。

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充当着最后贷款人的角色。

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囊中羞涩,最后往往要向中央银行求借。

借钱不是空手套白狼,总得有所付出。

企业向商业银行求贷时,经常将未到期的商业票据转让给银行,取得贷款,这称为贴现。

商业银行如法炮制,将手中的商业票据转让给央行,称为再贴现。

中央银行接受商业银行的票据,要在原价基础上打折,称为折扣率即再贴现率。

显然,央行改变再贴现率,相当于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贷款成本,对其信用扩张积极性或抑或扬,货币供应量便也相应地收缩或膨胀。

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有一个相似的特点,就是力度大,显效强。

1999年3月,我国人民银行将存款准备金率降了两个百分点,商业银行一下子便多出了2000多亿元的备用资金,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改革再贴现率生成机制,在内需不足的情况下,三年时间里连续四次调低再贴现率,使商业银行和企业有了大量的活钱可用。

以上两项大动作,大大增加了货币供应量,对刺激投资,拉动经济,作用不可低估。

但是,药猛伤身,正由于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对一国金融影响至深,所以,不到重要关头,中央银行并不轻易动用。

央行"三大法宝"中,使用最多的还是公开市场业务。

它是指央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如国债)的活动。

当央行买进有价证券时,向出卖者支付货币,从而增加了流通中的货币量。

反之,则减少货币量。

公开市场业务最大的优点,是央行可以经常运用它,对经济进行微调,操作灵活方便,对经济的震动小。

所以,从50年代起,美联储90%的货币吞吐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进行,德、法等国也大量采用公开市场业务调节货币供应量。

但公开市场业务有效地发挥作用,需要一些重要的前提:比如央行要有雄厚的实力、利率要实行市场化、国内金融市场发达、可供操作的证券种类齐全等。

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箱里,“三大法宝”威力无边,使用频繁,被称为一般性政策工具。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非常规武器,它们被称做选择性政策工具和补充性政策工具。

前者指央行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进行调控。

比如,为防止房地产商投机,央行对金融机构不动产放款作出专门规定;通货膨胀时期,央行对耐用消费品信贷消费作出限制,可以抑制消费需求,缓解物价上扬;提高证券保证金率等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措施,可以遏制证券市场的过度投机;要求进口商预缴进口商品总值一定比例的存款,能够控制进口的过快增长;对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和经济部门,实行优惠的利率政策,则为多数国家所采用。

补充性政策工具大致可分为直接信用控制与间接信用指导两类。

美国在1980年以前,有一个Q条例,规定了商业银行存贷款最高利率限制,防止银行抬高利率吸储,从事高风险融资活动。

规定商业银行的流动资产对存款的比率,也是限制信用扩张的强制措施。

信用配额、直接干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等,虽然仅在特殊情况下使用,但其直接、强制性的信用控制,对于问题的解决往往立竿见影,收效神速。

中央银行采取选择性政策工具,或者使用直接信用控制时,像严厉的父亲管教不听话的孩子。

而间接信用指导,则像慈母苦口婆心、循循善诱。

其中,道义劝告是各国央行最经常使用的工具之一。

央行行长与金融巨子们见面恳谈,共进晚餐,在握手举杯之间,点明央行货币政策意图,求得理解与合作。

例如,当国际收支出现赤字,央行会劝告金融机构减少海外贷款;房地产与证券市场过热时,又会要
求商业银行缩减对这些市场的信贷。

战后的日本,长期盛行窗口指导。

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
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规定商业银行的利率、贷款额,并要求其执行。

如果商业银行不听招呼,央行
则会削减向该行的贷款额度,甚至停止提供信用。

从二战结束到1974年,日本通过严格规范和高度
管制的窗口指导,维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

但是,间接信用指导毕竟没有法律约束力,这种货币政
策工具要发挥作用,中央银行要有较高的威望和控制力,否则商业银行便难免会为一己之利,与央行
意愿背道而驰。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只有合理搭配,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调控效果。

比如央行试图提高再贴现率控制信用膨胀,有些商业银行却会通过同行拆借、发行票据、国外市场筹
资等获得资金,而无须向央行求借。

如果央行辅以公开市场业务,以市场上低价卖出证券,则商业银
行便会见利而购,紧缩性货币政策目标便得以实现。

由此看来,高居金融金字塔顶端的中央银行,若
六、面对负利率11万亿居民储蓄存款流向何方能娴熟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便可闲庭信步,处变不惊了。

作者:cctv 文章来源:cctv 点击数:85 更新时间:2004-3-28
央视国际2004年03月18日11:12
综合消息: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月底,
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已经达到了11.06万亿元。

然而一边物价指数
上涨,一边央行暂不加息,中国进入“负利率时代”。

据估计,考
虑到20%利息所得税和上涨的物价指数,目前银行存款实际利率为
-1.616%。

按目前11.06万亿银行存款计算,每年大约有200亿
元的财富从存款者手中悄然流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