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探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9.6 942.8
(5)林地、林木流转评估机制不 健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 善,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林地和林
木也已逐步进入市场。广州市也已
开始出现林地、林木使用权出租、转 让等市场流转现象。但由于林地、 林木流转评估机制尚不健全,流转 过程中缺乏严谨、科学的评估手段, 严重阻碍了林地、林木进入市场流
转的进程。
全面分析
广州市及所属各区(市)地理位置、
hm2,占林地总面积的46.8%;生态
林地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以 林地资源优化配置为前提,因地制 宜,合理制定全市林地保护利用的 各项指标,工程设置、工程建设内 容、规模和目标,并分解落实到各区
(市)。
hm2,占林地总面
积的53.7%。实行森林分类经营, 确定管理体制,同时提高生态公益 林林分质量,使一、二类林占95.o%
源丰富,但由于开发历史较早,原生 生态系统几乎不复存在,珍稀濒危 物种较多,同时广州又是野生动植 物的重要集散地,外来物种随时可
(1)林地占国土面积比例相对 较低,但利用率高 全市林地总面 积占国土总面积的40.3%,而全省 林地占国土总面积的60.2%,比广 州市高19.9个百分点。但在林地 面积中,有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 造林地、红树林湿地的总面积达到
已批建的森林公园50处,总面积达
76 747.0
生态脆弱性、生态区位重要性、经济
hm2。在2006~2010年期
重要程度及其它相关因子,按照广 东省林地保护等级划分标准,结合
广州市生态建设的整体要求,将全
间,重点建设好流溪河、石门、帽峰
山等国家、省、市级和具有岭南森林
文化特色的16个森林公园,总面积
定程度上制约着区域生态建设的健
林业实用技术PRACTICAL 万 方数据
FORESTRY TECHNOLOGY 2006・4
鎏饕豳豳雕雕豳豳豳圉豳羹鎏澜垂睡蘸剿黼纂羹羹羹黼黼垂|鞴黼藕缫羹鋈篱蘸蒸熏羹鋈惹蠢蘸豳嚣
康、有序发展。
源,构筑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多种 效益兼顾的生态公益林体系和商品 林体系,提高林地资源的保护利用 效率,实现全市林地资源总量的动 态平衡。 2.2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原则
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 系,实现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和合
理利用,在突出生态保护的基础上,
(市)向市林业局森林公园主管部门 自行申请、报批和备案,采取市级财
维护和充分发挥林权证的法律凭证
作用。
政引导性投资、区(市)级财政重点 投资、土地使用者参股投资的方式
进行建设。
为了引导森林、林木和林地流
转健康发展,避免由此引的对森林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应 用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以及林业分 类经营的理论和方法,以生态保护 和产业发展为主题,论证和分析发 展经济与林地保护、生态建设的关 系,以优化生态状况,合理高效利用 林地资源为目标,合理配置林地资
(5)兼容性原则广州市林地 保护利用总体规划与《广东省林地 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广东林业生 态省建设规划》、《广州市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相衔接,各项指标严格按 省控制指标分解;同时,与地方城镇
蒸鬻鬻鎏蘸熏鋈鋈薰蒸蒸蘸蒸懑蘸鬻斓纂粪羹羹黼黼蒸戴垂獭黼藕绷薰豳隰豳縻慰豳豳豳蒸蘸蘸蒺 广州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探讨
刘世好
(国家林业局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湖南长沙410014)
广州市地处广东省东南部,珠
城镇人口652.05万,占总人口的 84.7%。城镇、工矿、道路等建设用 地已成为征占用林地的主体,自
hm2,占18.1%,严重制约
97.3%,而无林地和疏林地面积仅
为7
997.3
了林地的开发利用效率。 树种结构也较为单一,用材林 多为马尾松、桉树纯林,经济林主要
为荔枝和龙眼纯林,混交林相对较
工程建设十分必要。 (5)繁荣的旅游业为森林公园 建设提供了机遇
广州市旅游业发
率较高。
(2)城市化进程较快,城镇和工 矿建设征占用林地较多
(1)生态优先的原则强化生
划、林业重大工程规划等充分结合, 使规划成果具有兼容性。
2.3林地保护规划
(3)生态公益林保护难度较大
占全市生态公益林总面积的 73.4%的增城、从化、花都3区(市)
2.3.1林地总量控制
为避免因
又是全市农村人口相对集中的地 区,农民生产、生活对林地资源的依 赖度相对较高,而目前政府对生态 公益林地的补助与林地的直接产出
效益的协调发展。
约了该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增 加了生态公益林保护的难度。 (4)林地产权管理体制不顺,实 施森林分类经营困难全市现有林 地多数属集体所有,主要为“责任 山”、“自留山”等分散经营模式,虽 完成了森林分类经营区划,但森林 资源培育管理和开发利用仍无法摆 脱旧体制的束缚,加上市场体系不 健全,管理体制和投资机制没有理 顺,林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给实施森
hm2,占有林地面积的
26.O%,占国土面积的10.1%。
候,地理坐标为东经112。57’~114。
03’,北纬22。26’~23。56’;市属国土 总面积743
440.0 hm2。
镇、工矿和道路建设。 (3)城市林业发展迅速,城市森 林初具规模2002年以来,全市以 构建城市森林为主题,大力发展城 市林业,通过主干道森林景观带、城 郊生态公益林和城区园林绿地的建 设,以主干道森林景观带为生态廊 道,将城区园林绿地和城郊大面积 生态公益林联成一体,“点、线、面” 相结合的城市森林初具规模,“林水 相依、城林相应”,具有浓郁岭南特 色的城市森林体系逐渐形成,为将 广州市打造成适宜人们创业发展和
林分类经营带来较大的困难。
利用总体规划》和其他相关资料分 析,到2010年,全市各项建设征占 用林地总面积将达到5
837.7 hm2。
同时,通过退耕还林、营造红树林和
加大
(2)可持续经营的原则
发展城市林业,可增补林地面积
3 087.7
全市林业科技研发力度,提高自主 创新能力,以解决林地生产力和产 出率提高与林业科技储备不足的矛 盾,实现广州林地资源的可持续经 营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3)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 原则在维持全市林地总量动态平 衡的基础上,将林地保护利用与全 市生态建设、绿色(林业)产业开发、 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社会文明 进步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广州市社 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生活居住的山水生态城市打下了坚
1.3存在的主要问题 (1)林地资源分布不均衡
广州市现有林业用地面积
299 302.4
1林地资源现状、特点与存在 的主要问题
1.1林地资源
hm2,虽占全市国土面积
的40.3%,但分布不均,呈现“北多 南少”的分布格局,仅北部的增城、 从化、花都3区(市)林地总面积就
达241
效益相差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
毁林开垦和非法征占用林地而导致 林地资源流失的局面,根据国家和 省的有关规定,对全市林地实行总 量控制,即对每年林地转为非林地 面积实行限额控制,以确保林地面
积的相对稳定。根据《广州市土地
态公益林建设,科学制定其建设规 模,致力改善和提升其质量,以满足 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主导 需求;同时,优化商品林结构,突出 重点商品林基地建设,努力提高林 地生产力和产出率,实现林业三大
以上。
2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指导
思Hale Waihona Puke 、原则2.1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指导思 想
2.3.3林地林木权属及使用权流 转管理依法实行森林、林木和林 地登记发证制度,对森林、林地、林 木的所有权、使用权进行调查、登 记、确认,发放林权证。各级林业主 管部门要建立林地林权登记和林权 证管理制度,建立林权证信息管理 系统,使林权登记发证工作经常化、
的集约化经营,建设具有岭南特色 的商品林体系。鼓励外资和企业投 资,多渠道筹集资金营造商品林,以
收到最好的经济效益(见表2)。 2.4.2森林公园建设广州市现
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这一特
定阶段所具有的脆弱性、不确定性、 反复性和艰巨性等特点;同时广州 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在由过去过 分依赖廉价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 源,以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来取得 较高经济增长速度的发展模式向以 科技自主创新为依托的节约型社 会、和谐社会转变,因此,做好广州
发展规划、交通规划、旅游发展规
林业实用技术PRACTICAL 万 方数据
FORESTRY TECHNOLOGY 2006・4
蘸躺薰戮薰鬟熏蒸熏黍鬃溱鬻澜羹壤鬻蘸湖冀蒸鋈羹阚阚鍪澜鞠纂藏薰鬃蒸鬻囊濑黧翳躺鬻嚣鬻舞《
表1广州市林地等级保护一览表
表2广州市商品林基地建设一览表
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同时要
(4)可操作性原则
hm2,因此,规划期内全市
750.0
林地净减面积将控制在2
在296
552.4
hm2以内,全市林地总面积将保持
hm2以上。
2.3.2林地用途管制根据《森林 法》、《森林法实施条例》、《广东省林 地保护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国发明 电[199818号文等有关规定,实施林 地用途管制,落实森林分类经营,依 法严格保护和管理林地资源。 到2010年底,全市划分为生态 公益林林地和商品林林地两大体 系,其中商品林面积139 公益林159
市现有生态公益林地159
359.6
53.2%,商品林地139
占林地总面积的46.8%;森林覆盖 率38.5%,森林蓄积量8
m3。
538 898.0
hm2,占林地总面积的53.2%,但尚 有一定比例的疏林、灌木林和无林
地,且存在部分重复区划、山林权属
1.2林地资源特点
实的基础。 (4)自然保护区建设及野生动 植物保护十分必要 广州市地处南 亚热带,生态系统类型众多,生物资
1999年以来,年均征占用林地的规 模已达到950.4 hm2,主要用于城
公园的开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 遇。全市现已批建各级各类森林公 园和自然保护区50个,总面积达
75 000.0
江三角洲北缘,濒临南海,毗邻香港
和澳门,是华南地区区域性中心城
市、交通和通讯枢纽,是中国的“南
大门”;属南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
29 826.0
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加强林地资
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维持全 市林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 ☆
市林地划分为特殊保护、重点保护
和一般保护三个保护等级(见表1)。 2.4林地利用规划
hm2。建设内容以森林公
园生态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基础设
施和局部地段林分改造的建设为
2.4.1商品林基地建设处理好主。其余34个森林公园,由各区
418.0
根据最新森林资源调查资料统 计,2005年底,全市林业用地面积为
299 302.4 159 359.6
hm2,占全市林地总面
hm2,其中生态公益林地 hm2,占林地总面积的
942.8 hm2,
积的80.7%。林地分布不均,直接
导致森林空间布局的不均衡,给全 市生态建设带来一定困难。 (2)林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全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利用,逐
步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以基 地建设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定向 培育,实行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
资源的破坏,林业部门在林地流转
管理上,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小结
目前,我国生态建设正处在“治
(1)规范山林权属界定与变更手续,
(2)建立产权变动前的评估制度, (3)规范流转合同,(4)加强流转后 的监督工作。 2.3.4林地保护等级的划分及经 营措施 为加强林地的管理,根据
291 305.1
不清、生态区位不突出、林分质量较
差的现象。
在商品林地中,一般用材林面
积77
772.8
hm2,占商品林地总面
积的55.6%;短轮伐期用材林和工 业原料林等商品林基地面积仅为
25 379.4
hm2,占林地总面积的 hm2,占2.7%,林地利用
能影响当地乡土物种的生存,因此,
加强自然保护区及野生动植物保护
1 3
林业实用技术 万 方数据
PRAcTIcAL FoREsTRY TEcHNoLoGY 2006・4
广州地处
达,旅游市场繁荣,随着生态旅游的
少。且在人工林培育过程中,缺乏 相应的混交、轮作、间种等有利于改
善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措施,在一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随着经 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日益 加快。2005年统计资料显示,全市
快速发展,人们对森林旅游的需求 日益高涨,森林旅游也已逐渐成为 旅游市场的消费热点,为全市森林
(5)林地、林木流转评估机制不 健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 善,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林地和林
木也已逐步进入市场。广州市也已
开始出现林地、林木使用权出租、转 让等市场流转现象。但由于林地、 林木流转评估机制尚不健全,流转 过程中缺乏严谨、科学的评估手段, 严重阻碍了林地、林木进入市场流
转的进程。
全面分析
广州市及所属各区(市)地理位置、
hm2,占林地总面积的46.8%;生态
林地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以 林地资源优化配置为前提,因地制 宜,合理制定全市林地保护利用的 各项指标,工程设置、工程建设内 容、规模和目标,并分解落实到各区
(市)。
hm2,占林地总面
积的53.7%。实行森林分类经营, 确定管理体制,同时提高生态公益 林林分质量,使一、二类林占95.o%
源丰富,但由于开发历史较早,原生 生态系统几乎不复存在,珍稀濒危 物种较多,同时广州又是野生动植 物的重要集散地,外来物种随时可
(1)林地占国土面积比例相对 较低,但利用率高 全市林地总面 积占国土总面积的40.3%,而全省 林地占国土总面积的60.2%,比广 州市高19.9个百分点。但在林地 面积中,有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 造林地、红树林湿地的总面积达到
已批建的森林公园50处,总面积达
76 747.0
生态脆弱性、生态区位重要性、经济
hm2。在2006~2010年期
重要程度及其它相关因子,按照广 东省林地保护等级划分标准,结合
广州市生态建设的整体要求,将全
间,重点建设好流溪河、石门、帽峰
山等国家、省、市级和具有岭南森林
文化特色的16个森林公园,总面积
定程度上制约着区域生态建设的健
林业实用技术PRACTICAL 万 方数据
FORESTRY TECHNOLOGY 2006・4
鎏饕豳豳雕雕豳豳豳圉豳羹鎏澜垂睡蘸剿黼纂羹羹羹黼黼垂|鞴黼藕缫羹鋈篱蘸蒸熏羹鋈惹蠢蘸豳嚣
康、有序发展。
源,构筑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多种 效益兼顾的生态公益林体系和商品 林体系,提高林地资源的保护利用 效率,实现全市林地资源总量的动 态平衡。 2.2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原则
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 系,实现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和合
理利用,在突出生态保护的基础上,
(市)向市林业局森林公园主管部门 自行申请、报批和备案,采取市级财
维护和充分发挥林权证的法律凭证
作用。
政引导性投资、区(市)级财政重点 投资、土地使用者参股投资的方式
进行建设。
为了引导森林、林木和林地流
转健康发展,避免由此引的对森林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应 用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以及林业分 类经营的理论和方法,以生态保护 和产业发展为主题,论证和分析发 展经济与林地保护、生态建设的关 系,以优化生态状况,合理高效利用 林地资源为目标,合理配置林地资
(5)兼容性原则广州市林地 保护利用总体规划与《广东省林地 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广东林业生 态省建设规划》、《广州市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相衔接,各项指标严格按 省控制指标分解;同时,与地方城镇
蒸鬻鬻鎏蘸熏鋈鋈薰蒸蒸蘸蒸懑蘸鬻斓纂粪羹羹黼黼蒸戴垂獭黼藕绷薰豳隰豳縻慰豳豳豳蒸蘸蘸蒺 广州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探讨
刘世好
(国家林业局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湖南长沙410014)
广州市地处广东省东南部,珠
城镇人口652.05万,占总人口的 84.7%。城镇、工矿、道路等建设用 地已成为征占用林地的主体,自
hm2,占18.1%,严重制约
97.3%,而无林地和疏林地面积仅
为7
997.3
了林地的开发利用效率。 树种结构也较为单一,用材林 多为马尾松、桉树纯林,经济林主要
为荔枝和龙眼纯林,混交林相对较
工程建设十分必要。 (5)繁荣的旅游业为森林公园 建设提供了机遇
广州市旅游业发
率较高。
(2)城市化进程较快,城镇和工 矿建设征占用林地较多
(1)生态优先的原则强化生
划、林业重大工程规划等充分结合, 使规划成果具有兼容性。
2.3林地保护规划
(3)生态公益林保护难度较大
占全市生态公益林总面积的 73.4%的增城、从化、花都3区(市)
2.3.1林地总量控制
为避免因
又是全市农村人口相对集中的地 区,农民生产、生活对林地资源的依 赖度相对较高,而目前政府对生态 公益林地的补助与林地的直接产出
效益的协调发展。
约了该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增 加了生态公益林保护的难度。 (4)林地产权管理体制不顺,实 施森林分类经营困难全市现有林 地多数属集体所有,主要为“责任 山”、“自留山”等分散经营模式,虽 完成了森林分类经营区划,但森林 资源培育管理和开发利用仍无法摆 脱旧体制的束缚,加上市场体系不 健全,管理体制和投资机制没有理 顺,林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给实施森
hm2,占有林地面积的
26.O%,占国土面积的10.1%。
候,地理坐标为东经112。57’~114。
03’,北纬22。26’~23。56’;市属国土 总面积743
440.0 hm2。
镇、工矿和道路建设。 (3)城市林业发展迅速,城市森 林初具规模2002年以来,全市以 构建城市森林为主题,大力发展城 市林业,通过主干道森林景观带、城 郊生态公益林和城区园林绿地的建 设,以主干道森林景观带为生态廊 道,将城区园林绿地和城郊大面积 生态公益林联成一体,“点、线、面” 相结合的城市森林初具规模,“林水 相依、城林相应”,具有浓郁岭南特 色的城市森林体系逐渐形成,为将 广州市打造成适宜人们创业发展和
林分类经营带来较大的困难。
利用总体规划》和其他相关资料分 析,到2010年,全市各项建设征占 用林地总面积将达到5
837.7 hm2。
同时,通过退耕还林、营造红树林和
加大
(2)可持续经营的原则
发展城市林业,可增补林地面积
3 087.7
全市林业科技研发力度,提高自主 创新能力,以解决林地生产力和产 出率提高与林业科技储备不足的矛 盾,实现广州林地资源的可持续经 营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3)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 原则在维持全市林地总量动态平 衡的基础上,将林地保护利用与全 市生态建设、绿色(林业)产业开发、 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社会文明 进步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广州市社 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生活居住的山水生态城市打下了坚
1.3存在的主要问题 (1)林地资源分布不均衡
广州市现有林业用地面积
299 302.4
1林地资源现状、特点与存在 的主要问题
1.1林地资源
hm2,虽占全市国土面积
的40.3%,但分布不均,呈现“北多 南少”的分布格局,仅北部的增城、 从化、花都3区(市)林地总面积就
达241
效益相差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
毁林开垦和非法征占用林地而导致 林地资源流失的局面,根据国家和 省的有关规定,对全市林地实行总 量控制,即对每年林地转为非林地 面积实行限额控制,以确保林地面
积的相对稳定。根据《广州市土地
态公益林建设,科学制定其建设规 模,致力改善和提升其质量,以满足 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主导 需求;同时,优化商品林结构,突出 重点商品林基地建设,努力提高林 地生产力和产出率,实现林业三大
以上。
2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指导
思Hale Waihona Puke 、原则2.1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指导思 想
2.3.3林地林木权属及使用权流 转管理依法实行森林、林木和林 地登记发证制度,对森林、林地、林 木的所有权、使用权进行调查、登 记、确认,发放林权证。各级林业主 管部门要建立林地林权登记和林权 证管理制度,建立林权证信息管理 系统,使林权登记发证工作经常化、
的集约化经营,建设具有岭南特色 的商品林体系。鼓励外资和企业投 资,多渠道筹集资金营造商品林,以
收到最好的经济效益(见表2)。 2.4.2森林公园建设广州市现
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这一特
定阶段所具有的脆弱性、不确定性、 反复性和艰巨性等特点;同时广州 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在由过去过 分依赖廉价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 源,以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来取得 较高经济增长速度的发展模式向以 科技自主创新为依托的节约型社 会、和谐社会转变,因此,做好广州
发展规划、交通规划、旅游发展规
林业实用技术PRACTICAL 万 方数据
FORESTRY TECHNOLOGY 2006・4
蘸躺薰戮薰鬟熏蒸熏黍鬃溱鬻澜羹壤鬻蘸湖冀蒸鋈羹阚阚鍪澜鞠纂藏薰鬃蒸鬻囊濑黧翳躺鬻嚣鬻舞《
表1广州市林地等级保护一览表
表2广州市商品林基地建设一览表
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同时要
(4)可操作性原则
hm2,因此,规划期内全市
750.0
林地净减面积将控制在2
在296
552.4
hm2以内,全市林地总面积将保持
hm2以上。
2.3.2林地用途管制根据《森林 法》、《森林法实施条例》、《广东省林 地保护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国发明 电[199818号文等有关规定,实施林 地用途管制,落实森林分类经营,依 法严格保护和管理林地资源。 到2010年底,全市划分为生态 公益林林地和商品林林地两大体 系,其中商品林面积139 公益林159
市现有生态公益林地159
359.6
53.2%,商品林地139
占林地总面积的46.8%;森林覆盖 率38.5%,森林蓄积量8
m3。
538 898.0
hm2,占林地总面积的53.2%,但尚 有一定比例的疏林、灌木林和无林
地,且存在部分重复区划、山林权属
1.2林地资源特点
实的基础。 (4)自然保护区建设及野生动 植物保护十分必要 广州市地处南 亚热带,生态系统类型众多,生物资
1999年以来,年均征占用林地的规 模已达到950.4 hm2,主要用于城
公园的开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 遇。全市现已批建各级各类森林公 园和自然保护区50个,总面积达
75 000.0
江三角洲北缘,濒临南海,毗邻香港
和澳门,是华南地区区域性中心城
市、交通和通讯枢纽,是中国的“南
大门”;属南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
29 826.0
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加强林地资
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维持全 市林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 ☆
市林地划分为特殊保护、重点保护
和一般保护三个保护等级(见表1)。 2.4林地利用规划
hm2。建设内容以森林公
园生态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基础设
施和局部地段林分改造的建设为
2.4.1商品林基地建设处理好主。其余34个森林公园,由各区
418.0
根据最新森林资源调查资料统 计,2005年底,全市林业用地面积为
299 302.4 159 359.6
hm2,占全市林地总面
hm2,其中生态公益林地 hm2,占林地总面积的
942.8 hm2,
积的80.7%。林地分布不均,直接
导致森林空间布局的不均衡,给全 市生态建设带来一定困难。 (2)林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全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利用,逐
步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以基 地建设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定向 培育,实行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
资源的破坏,林业部门在林地流转
管理上,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小结
目前,我国生态建设正处在“治
(1)规范山林权属界定与变更手续,
(2)建立产权变动前的评估制度, (3)规范流转合同,(4)加强流转后 的监督工作。 2.3.4林地保护等级的划分及经 营措施 为加强林地的管理,根据
291 305.1
不清、生态区位不突出、林分质量较
差的现象。
在商品林地中,一般用材林面
积77
772.8
hm2,占商品林地总面
积的55.6%;短轮伐期用材林和工 业原料林等商品林基地面积仅为
25 379.4
hm2,占林地总面积的 hm2,占2.7%,林地利用
能影响当地乡土物种的生存,因此,
加强自然保护区及野生动植物保护
1 3
林业实用技术 万 方数据
PRAcTIcAL FoREsTRY TEcHNoLoGY 2006・4
广州地处
达,旅游市场繁荣,随着生态旅游的
少。且在人工林培育过程中,缺乏 相应的混交、轮作、间种等有利于改
善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措施,在一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随着经 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日益 加快。2005年统计资料显示,全市
快速发展,人们对森林旅游的需求 日益高涨,森林旅游也已逐渐成为 旅游市场的消费热点,为全市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