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生态系统修复的思考[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地生态系统修复的思考

【摘要】草地资源是我国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但近些年由于各种原因,草地退化严重,草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多问题。文章分析了草地退化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治理草地退化问题的相应对策,以期对我国草地生态系统的修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草地退化;负面影响;生态补偿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6-00043-02

一、引言

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荒漠化的概念,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各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目前,全世界荒漠面积已达陆地面积的1/4,荒漠化已成为全球问题。中国是荒漠化问题严重的国家,目前有260万平方公里属荒漠化地貌,有4亿左右的人口常年受风沙的侵害。在中国,引起荒漠化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草地退化,草地退化直接导致草原生物减少和草原生产力持续下降,因此寻求我国草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之路是十分必要的。

二、草地逐渐退化,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后果

(一)草地沙漠化造成了恶劣的天气

草地沙漠化带来的第一个恶果就是严重的沙尘天气。近些年,我国西部地区空气质量明显下降,原因之一是沙尘暴天气增多了,一年四季沙尘天气总是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二)草地退化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致使牧民贫困

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是草地,草地被破坏,草饲料与牲畜之间形成了供需严重不平衡状态,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草地退化直接导致牧民的经营成本增加。草原牧民长期以来的生活方式是放牧,畜牧业几乎是牧民家庭唯一的生活来源,草地退化直接影响了牧民的收入。

(三)草地退化破坏了生态平衡,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所需资源几乎都来自土地。威廉?配第曾经说过,土地是财富之母,可见土地的重要性。人类所处的生态系统,即为人类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系统。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内部各个因素相互调节、相互影响,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在生态系统不断输出能量的同时,还应不断输入能量,否则系统就可能崩溃。人类与自然的相处,应当是和谐的,即从自然界有索取就应有偿还。但在我国西部广袤的草原上,人们破坏草原的同时,很少想过草原的修复问题,致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人类发展面临威胁。

三、加速草地生态系统的修复,逐渐恢复生态平衡

目前,我国草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主要采取两种途径,一方面修复天然草地,另一方面积极进行人工种植。

(一)采取多种治理方法,修复天然草地生态系统

1、实行退牧还草,避免过度放牧,综合治理天然草地沙化现象首先,对于退化的天然草地要进行围栏封育。退化的天然草地有

些已不具备自我修复能力,如不及时治理,就会形成草地荒漠化。我国甘南草原有很多高寒、缺氧的植物,由于过度放牧,有的已濒临死亡,因此,对这些特定植物的生长区域要立刻进行禁牧。对于已经退化的天然草场可由政府出面,对草场进行围栏,并规定不允许牧民放牧,对围栏内的草地进行封闭式的修复和培育,并在其中种植一些防风固沙能力强的草木,防止草地再次沙化。内蒙古实施草地围栏封育,截止到1995年底,草地建设保有面积875. 59 万hm2 ,其中围栏草场就占到425. 42 万hm22。

其次,用休牧来替代四季游牧的生产方式。我国西部牧民过去一直采取四季放牧的生产方式,但是春冬两季的天然牧草长势不好,在这两季放牧,草地容易退化。因此,应尽量选择在夏秋两季放牧,春冬两季休牧,草地的承载力降低,自然生态环境会逐渐好转。

再次,实施天然草地承包制度。通过草地有偿承包制度,将可以继续放牧的天然草场划片分区,然后分给不同的牧民家庭,每户牧民都要对承包的草场负责,如草场被破坏,牧民就要接受一定的处罚;反之,则政府就给予现金奖励或补贴。此举使牧民产生一种高度责任感,积极经营牧场。此外,天然草地有偿承包制度允许牧民把草地使用权转让给其他的牧民家庭,采取天然草地流转制度,牧户可以赚取草场使用费,同时可防止过度放牧,减少草场压力。

第四,对于山地草地,采取割草地的方式。牧民放牧的区域主要是盆地和谷地的草原,而生长在山地的草地,由于地势较陡,不适合放牧,应采取割草的方式来饲养牲畜。割草是至多两年进行一次,

保障牲畜饲草料的同时,实现山地草地的保护。

第五,通过优化畜群结构,减轻牲畜对天然草场的压力。牧民进行牲畜养殖,可考虑发展优良品种,优良品种在整个牲畜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小,这种择优发展思路能够有效减少牲畜的产量,不但降低了畜牧业生产成本,而且减少了对草场的压力。

2、实行退耕还林还草

退耕还林还草是一项生态补偿工程,将一些产量低下的耕地改为林地和草地。这一绿化工程的实施主要以种植一些耐寒、耐旱,固沙性能好的草木为主。例如沙木蓼,一种吸水性强、防风沙及抗恶劣天气强的草木,对于治理荒漠化现象效果明显,这一植物在青海地区分布较广,大量在沙地种植,可明显改善草地沙化现象3。

目前,中国各地区都已不同程度地开展了退耕还林还草活动,而且收效明显。内蒙古的多伦县自2000年以来,全面推进“生态大县”战略,共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54.25万亩;完成退耕还林(草)70.5万亩,至2007年,全县新增林地近14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5.08%4。

3、保护湿地

水源充足是保证草地生长的基本前提。中国的湿地面积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但近些年湿地面积逐渐缩小。湿地的减少直接造成草地水分补给不足,严重影响天然草地的生长。我国内蒙、西藏、青海、四川均有世界级的重要湿地,但由于各种人为因素,这些湿地都不同程度遭到了破坏,湿地动植物数量大为减少,生态环境岌

岌可危。因此,修复草地生态系统,要抓水源问题,即保护湿地。目前,湿地修复可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采取限牧、封育的方式。湿地的减少,一定程度上是过度放牧造成的。西藏自治区于2010年11月通过了《西藏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就是要通过限牧、封育等方式,来改善青藏高原的湿地生态系统。

其次,对于退化的湿地进行生态补水。可采取对洪水截流进行补水的方法。或者根据不同湿地的地质特点,采取持续补水和间断补水等方式。

再次,减少工业排污对湿地的污染。工业生产所排放的污水和产生的其他废弃物对水源的污染最严重。借鉴日本的经验,可多修建一些排污处理设施,减少工业废物对湿地的污染。对于一些排污系统不健全、随意进行排污的非正规企业,要给予一定惩处。

第四、遵守国际公约,加强人们对湿地的保护意识。1971年2月《湿地公约》签订,中国于1992年7月加入湿地公约。《湿地公约》要求各缔约国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前提,湿地是人类共同的资源,各国应自觉科学地保护这一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作为《湿地公约》的成员国,中国需认真履行《湿地公约》的各项条款,维护和改善境内的各种湿地资源,为自然生态平衡尽义务。

第五、通过国内立法保护湿地。湿地的保护一方面是治理,另一方面是防止对湿地的破坏。要通过立法有效防止和杜绝人为的继续破坏。目前,中国湿地保护法不够健全,因此,相关的法律法规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