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篇分析——以《归去来兮辞(并序)》为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备教策略
本版编辑/ 海 浪
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篇分析
———以《归去来兮辞(并序)》为例
筅冯为民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江苏 南京 210036)
摘 要:文本就其特征而言就是自足的语篇,语篇是交际的产物,语文教学应体现语用意 识,重视语言的交际功能。语文阅读教学亟待强化语篇意识,文本解读需要语篇分析的介入,变 教学文本为教学语篇,搞好语篇分析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阅读教学中的语篇分析尤其关注 语篇的信息结构— — —理解语篇的思想内容;关注语形特征— — —把准语篇的言语智慧;关注交际 目的— — —了解语篇的传意效果。《归去来兮辞(并序)》是一篇特殊的语篇,有特殊的教学意义。
阅读教学必须高度重视语篇的信息结构。掌握语 篇的信息结构,更容易识体、识文,进而识人,即能认 识文本的体式特点,能理解文本的主旨,能把准文本
2019.2
·高中 41
阅读
本版编辑/海 浪
主体的情感变化,进而透过作者尽情挥洒的一面进入 作者隐秘的内心世界,了解作者有所控制的心态下欲 言又止之处,领略文本的含蓄韵致之美。在此基础上 也就更能了解文本思维展开的层次、思维方法的选用 和思维的艺术个性及其可贵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深 度体验中发展与提升自身的思维。通过语篇分析,可 深切体悟语篇所精心营造的形象世界、情感世界和理 性世界,使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 等能力获得发展,提升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 性和独创性等优良思维品质。
态,了解作者本意和文本呈现意。语篇中对主要信息 往往反复强调,而对次要信息往往省略或简略处理。 借助语篇分析进行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就是要更 关注文本的信息结构,快速搜索信息,忽略已知的次 要信息,强化重要的新信息,揭示作者的信息密码,获 取对阅读者有用的信息。
《归去来兮辞(并序)》是一篇特殊的文章,有特殊 的教学意义。从该语篇的信息结构看,由两大板块、三 个层次构成。第一板块是“序”,第二板块是“辞”。 “序” 的信息容量很大,质朴而真诚,可称得上是一篇优秀 的小品文,既概述了自己因家贫而出仕的曲折经历, 也写出了自己决意弃官归田的原因。 “辞”则是陶潜在 脱离官场之际,对未来生活的想象和向往。三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次 也很明晰,一是总结过往,二是直面现实,三是规划未 来。 “序”主要是总结过往、直面现实, “辞”主要是规划 未来,特别强调了自己的 高度清 醒— — —“ 悟” “知” “觉”。总结过往时既写了“耕植不足以自给”的“家贫” 之 情 状 ,也 写 了“ 脱 然 有 怀 ”的 出 仕 之 心 理 ,还 写 了 “非矫厉所得”的自然之“质性”;直面现实既有“违己 交病”的煎熬,也有“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的喟 叹,还有“情在骏奔”的亲情之痛,最终“自免去职” “顺 心”而归。至于规划未来则最为重要,其信息也是极为 丰富而复杂的,主要描画了回到田园后的愉快生活, 有家室,有温情,有酒,有松,有菊,可涉园,可观景,可 出游,可息交,表达了不愿“富贵”,不期“帝乡”,而能 “乐天安命”的情怀。
就《归去来兮辞(并序)》的教学而言,不可忽视 “序”,但重点是“辞”。 “辞”的篇章结构有其显著的特
点,教学中当然要重视,但首要的重任还须从语篇的 信息结构入手,理解该“辞”的思想内容。教学过程可 以借助两大问题理解该语篇的信息结构及内容重点, 以引领学生走向深度解读。一是陶潜是如何规划未 来,充分体现主体的价值追求的?二是陶渊明仅仅是 为“爱丘山”、适天性而归隐吗?他内心深处究竟还隐 藏着什么?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间有着明显的层 递关系。第一个问题主要聚焦于作者规划未来时的整 体思路,即直面现实、追随先贤、守志守节。第二个问 题需要通过语篇分析引导学生在文本的缝隙中寻找 潜藏的文化密码,让学生走进陶潜的心灵深处。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语篇分析 信息结构 语形特征 交际目的
语篇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属于系统 功能语言学。语篇学以语言应用成果— — —语篇为研究 对象,具体地说就是将大于句子的结构单位“篇章”作 为研究对象。顾名思义,语篇就是由“语”构成的“篇”, 即“语之篇”, “语篇”实际上是语言应用成果,是行为 主体以语言为媒介完成的一次完整的交际活动。语文 阅读教学亟待强化语篇意识,文本解读需要语篇分析 的介入,变教学文本为教学语篇。阅读教学中的语篇 分析尤其关注语篇的信息结构、语篇的语形特征、语 篇的交际功能等,目的在于完整深刻地理解语篇的思 想内容、言语智慧、传意效果,下面以陶潜《归去来兮 辞(并序)》为例,期待为阅读教学带来有益的启示。
一、关注信息结构— — —理解语篇的思想内容 在语篇的衔接、连贯、目的性、可接受性、信息性、 情景性和篇际性等诸要素中,信息性极为重要。语篇 信息理论是语言学家进行语篇分析的基础理论之一, 在语篇学研究中具有特殊意义。这里的信息是指以语 言为载体所传出的消息内容。要理解信息必须掌握信 息结构。语篇信息结构本指一种语义结构形式,并不 受语法成分等级关系的制约,它具有特定的信息输入 和输出通道。语篇是交际的产物,其新旧信息的交替 存在,形成信息网络,语篇正是由信息网络构成的整 体,包含旧信息和新信息。旧信息就是交际双方都已 知的信息,在交际过程中可产生默契性,甚至可以省 略;新信息则是语篇的关键性信息,是话语的信息重 心。如果能在阅读教学中把准语篇的信息网络,就会 很好地领会其信息所指和话语意图,走进文本、走近 作者就显得很自然。语篇分析视角下的文本解读就是 要复原信息,即将静止的文本还原成鲜活的生命姿
准确把握语篇的信息结构对理解其思想内容十 分重要,如果对语篇的信息结构了如指掌,整体理解 语篇的思想内容就容易得多。阅读教学要善于借助语 篇的信息结构对文本进行解构和重构,让学生在深度 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体验、分析、鉴赏、评价、创造 等阅读能力,获得心灵的陶冶和美的享受。
二、关注语形特征— — —把准语篇的言语智慧 毋庸置疑,语文教学需要句子语法分析,探寻语 言规律,为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打下扎实 的根基。但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更需切合语境,了 解语义,体悟语蕴,从而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在解读 中学会阅读。语篇是其主体的完整诉说,是自足系统, 是具体言语成果,是言语智慧的结晶。每一语篇都是 作者以语言为表意工具,用汗水与智慧凝集而成的自 足意义载体、意义系统,其背后所呈现的不仅是某种 知识、思想,也是特定文化背景下人对自然、对社会、 对人以及对自身等方面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思考。 但越是典范的语篇,就越具有个性化的语形特 征,理解其语形特征就能把准语篇的言语智慧,从而 更能走进语篇主体的心灵深处。语文阅读教学关注语 篇语形,了解语篇言语智慧,这与语文的学科功能高 度吻合,对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等核心素养极 其重要。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借助语篇的语形,发现语
本版编辑/ 海 浪
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篇分析
———以《归去来兮辞(并序)》为例
筅冯为民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江苏 南京 210036)
摘 要:文本就其特征而言就是自足的语篇,语篇是交际的产物,语文教学应体现语用意 识,重视语言的交际功能。语文阅读教学亟待强化语篇意识,文本解读需要语篇分析的介入,变 教学文本为教学语篇,搞好语篇分析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阅读教学中的语篇分析尤其关注 语篇的信息结构— — —理解语篇的思想内容;关注语形特征— — —把准语篇的言语智慧;关注交际 目的— — —了解语篇的传意效果。《归去来兮辞(并序)》是一篇特殊的语篇,有特殊的教学意义。
阅读教学必须高度重视语篇的信息结构。掌握语 篇的信息结构,更容易识体、识文,进而识人,即能认 识文本的体式特点,能理解文本的主旨,能把准文本
2019.2
·高中 41
阅读
本版编辑/海 浪
主体的情感变化,进而透过作者尽情挥洒的一面进入 作者隐秘的内心世界,了解作者有所控制的心态下欲 言又止之处,领略文本的含蓄韵致之美。在此基础上 也就更能了解文本思维展开的层次、思维方法的选用 和思维的艺术个性及其可贵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深 度体验中发展与提升自身的思维。通过语篇分析,可 深切体悟语篇所精心营造的形象世界、情感世界和理 性世界,使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 等能力获得发展,提升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 性和独创性等优良思维品质。
态,了解作者本意和文本呈现意。语篇中对主要信息 往往反复强调,而对次要信息往往省略或简略处理。 借助语篇分析进行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就是要更 关注文本的信息结构,快速搜索信息,忽略已知的次 要信息,强化重要的新信息,揭示作者的信息密码,获 取对阅读者有用的信息。
《归去来兮辞(并序)》是一篇特殊的文章,有特殊 的教学意义。从该语篇的信息结构看,由两大板块、三 个层次构成。第一板块是“序”,第二板块是“辞”。 “序” 的信息容量很大,质朴而真诚,可称得上是一篇优秀 的小品文,既概述了自己因家贫而出仕的曲折经历, 也写出了自己决意弃官归田的原因。 “辞”则是陶潜在 脱离官场之际,对未来生活的想象和向往。三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次 也很明晰,一是总结过往,二是直面现实,三是规划未 来。 “序”主要是总结过往、直面现实, “辞”主要是规划 未来,特别强调了自己的 高度清 醒— — —“ 悟” “知” “觉”。总结过往时既写了“耕植不足以自给”的“家贫” 之 情 状 ,也 写 了“ 脱 然 有 怀 ”的 出 仕 之 心 理 ,还 写 了 “非矫厉所得”的自然之“质性”;直面现实既有“违己 交病”的煎熬,也有“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的喟 叹,还有“情在骏奔”的亲情之痛,最终“自免去职” “顺 心”而归。至于规划未来则最为重要,其信息也是极为 丰富而复杂的,主要描画了回到田园后的愉快生活, 有家室,有温情,有酒,有松,有菊,可涉园,可观景,可 出游,可息交,表达了不愿“富贵”,不期“帝乡”,而能 “乐天安命”的情怀。
就《归去来兮辞(并序)》的教学而言,不可忽视 “序”,但重点是“辞”。 “辞”的篇章结构有其显著的特
点,教学中当然要重视,但首要的重任还须从语篇的 信息结构入手,理解该“辞”的思想内容。教学过程可 以借助两大问题理解该语篇的信息结构及内容重点, 以引领学生走向深度解读。一是陶潜是如何规划未 来,充分体现主体的价值追求的?二是陶渊明仅仅是 为“爱丘山”、适天性而归隐吗?他内心深处究竟还隐 藏着什么?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间有着明显的层 递关系。第一个问题主要聚焦于作者规划未来时的整 体思路,即直面现实、追随先贤、守志守节。第二个问 题需要通过语篇分析引导学生在文本的缝隙中寻找 潜藏的文化密码,让学生走进陶潜的心灵深处。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语篇分析 信息结构 语形特征 交际目的
语篇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属于系统 功能语言学。语篇学以语言应用成果— — —语篇为研究 对象,具体地说就是将大于句子的结构单位“篇章”作 为研究对象。顾名思义,语篇就是由“语”构成的“篇”, 即“语之篇”, “语篇”实际上是语言应用成果,是行为 主体以语言为媒介完成的一次完整的交际活动。语文 阅读教学亟待强化语篇意识,文本解读需要语篇分析 的介入,变教学文本为教学语篇。阅读教学中的语篇 分析尤其关注语篇的信息结构、语篇的语形特征、语 篇的交际功能等,目的在于完整深刻地理解语篇的思 想内容、言语智慧、传意效果,下面以陶潜《归去来兮 辞(并序)》为例,期待为阅读教学带来有益的启示。
一、关注信息结构— — —理解语篇的思想内容 在语篇的衔接、连贯、目的性、可接受性、信息性、 情景性和篇际性等诸要素中,信息性极为重要。语篇 信息理论是语言学家进行语篇分析的基础理论之一, 在语篇学研究中具有特殊意义。这里的信息是指以语 言为载体所传出的消息内容。要理解信息必须掌握信 息结构。语篇信息结构本指一种语义结构形式,并不 受语法成分等级关系的制约,它具有特定的信息输入 和输出通道。语篇是交际的产物,其新旧信息的交替 存在,形成信息网络,语篇正是由信息网络构成的整 体,包含旧信息和新信息。旧信息就是交际双方都已 知的信息,在交际过程中可产生默契性,甚至可以省 略;新信息则是语篇的关键性信息,是话语的信息重 心。如果能在阅读教学中把准语篇的信息网络,就会 很好地领会其信息所指和话语意图,走进文本、走近 作者就显得很自然。语篇分析视角下的文本解读就是 要复原信息,即将静止的文本还原成鲜活的生命姿
准确把握语篇的信息结构对理解其思想内容十 分重要,如果对语篇的信息结构了如指掌,整体理解 语篇的思想内容就容易得多。阅读教学要善于借助语 篇的信息结构对文本进行解构和重构,让学生在深度 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体验、分析、鉴赏、评价、创造 等阅读能力,获得心灵的陶冶和美的享受。
二、关注语形特征— — —把准语篇的言语智慧 毋庸置疑,语文教学需要句子语法分析,探寻语 言规律,为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打下扎实 的根基。但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更需切合语境,了 解语义,体悟语蕴,从而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在解读 中学会阅读。语篇是其主体的完整诉说,是自足系统, 是具体言语成果,是言语智慧的结晶。每一语篇都是 作者以语言为表意工具,用汗水与智慧凝集而成的自 足意义载体、意义系统,其背后所呈现的不仅是某种 知识、思想,也是特定文化背景下人对自然、对社会、 对人以及对自身等方面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思考。 但越是典范的语篇,就越具有个性化的语形特 征,理解其语形特征就能把准语篇的言语智慧,从而 更能走进语篇主体的心灵深处。语文阅读教学关注语 篇语形,了解语篇言语智慧,这与语文的学科功能高 度吻合,对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等核心素养极 其重要。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借助语篇的语形,发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