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动作准确性和速度实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名称:提高动作准确性和速度
(一)实验问题
如何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速度?
(二)实验假设
H0:保持实验环境和状态不发生变化,对刺激的有意识选择对被试分拣圆片的动作准确性和速度的提高并无显著作用。
H1:保持实验环境和状态不发生变化,对刺激的有意识选择对被试分拣圆片的动作准确性和速度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H0:保持实验环境和状态不发生变化,被试决策能力的提高对被试分拣圆片的动作准确性和速度的提高并无显著作用。
H1:保持实验环境和状态不发生变化,被试决策能力的提高对被试分拣圆片的动作准确性和速度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H0:保持实验环境和状态不发生变化,被试行为反应的改善对被试分拣圆片的动作准确性和速度的提高并无显著作用。
H1:保持实验环境和状态不发生变化,被试行为反应的改善对被试分拣圆片的动作准确性和速度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三)实验预期
H1:保持实验环境和状态不发生变化,对刺激的有意识选择对被试分拣圆片的动作准确性和速度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H1:保持实验环境和状态不发生变化,被试决策能力的提高对被试分拣圆片的动作准确性和速度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H1:保持实验环境和状态不发生变化,被试行为反应的改善对被试分拣圆片的动作准确性和速度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四)实验方法
①被试信息
本次实验共有被试33人,其中男生8人,女生25人,年龄在19~22岁之间。实验中,四名被试一组,相互作为主被试进行实验。最后一组有5名被试。
②变量
自变量:被试尝试分拣圆片的次数。
因变量:被试在一分钟内成功分拣圆片的数目。
控制变量:被试每次分拣圆片所用时间,提供给被试的圆片种类数目,圆片分拣盒可拿取的距离,实验环境和状态等。
③实验设计
单因素被试内设计
④实验任务和流程
被试首先了解实验操作。主试计时开始后,被试尽量又快又准地分拣圆片,一分钟后停止分拣。经过短时间间隔后,重复实验操作,一共10次。
(五)实验结果
①单个被试的数据分析
被试:杨诗音
绘制折线图如下:
从图中反应出,分拣量总体随着次数的增加而呈现缓慢的上升趋势。
一、刺激选择方面,
通过对视频的观察,我们发现实验刺激的选择有一定的改变,在实验前中期至中后期之间,可以观察到被试在同一个孔内连续投入圆片,而这些圆片大多都是特点鲜明的,如半径最大且厚度最薄,或半径最小且厚度最厚,而非中等半径与中等厚度的圆片。
在讨论中,小组四位成员均在实验中采用了此方法,三组成员倾向选择半径最小且厚度最厚的圆片,一名成员倾向于选择半径最大且厚度最薄的圆片。
下图为十次实验中,各类圆片被投入的比例。从主试拍摄角度从左到右分别为1、2、3、4、5系列圆片。
虽然没有呈现出某一类圆片在实验中所占比例恒高于其他圆片的信息,但我们可以发现,每次实验中,各类圆片所占比例都不是在理论上随机抽取的那样均匀分布的。可见被试在实验中存在对刺激的选择。
二、决策方面
我认为决策是通过对手中圆片的薄厚半径估计,来判断它应投入哪个孔的思考过程,即第一次尝试。以下折线图中,系列1为每次实验尝试1次即成功的次数,系列2为实验中投入圆片的总数。
我们发现决策成功的次数变化在前半段波动,后半段呈波动上升。同时,这两条折线比较吻合,我们可以猜测,1次尝试成功次数可能可以预测总成功次数,即两项可能有一个相关。决策的提高,即对圆片的熟悉判断能力的提高,可能会有效提高被试成绩。
三、行为的反应方面
我认为行为的反应包括对刺激的选择,对圆片的决策,在第1次尝试失败后做出的其他尝试,以及做其他尝试时的心情状态变化。在讨论中,我们发现有些成员在多次尝试失败后会继续进行多次随机尝试,态度上稍有失去耐心,或在最后重新选择一个圆片。
就个人感受而言,我在初期会出现多次随机尝试的情况。在后期,当1次尝试失败后,我会有方向选择另一个孔。因为我们对圆片逐渐增进了解,从而感受到一个圆片“不是这个孔就应该是那个孔”,而不是将所有孔尝试一遍。我认为这是行为反应中在第1次尝试失败
后做其他尝试上的变化。
下图为每次实验中被试进行尝试总次数与成功次数的比值变化:
可以看出与最初两次实验相比,之后的大部分实验其比值都较低,即被试在实验中减少每个圆片的尝试次数,这个操作可能是提高成绩的一部分。
同时,下图为每次实验尝试总次数的变化,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
被试在同等时间下,尝试次数增加,成绩提高,说明被试本身的操作速度有增长,同样可能是提高成绩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在此被试的实验过程中,数据图表方面是支持对刺激的有意识选择,理性决策,提高对圆片的熟悉度提升决策准确性,在失败后有目标地进行其他尝试,加快被试本身的操作速度,有助于被试提高成绩的。但作用是否显著有待于进一步分析。
②全组数据的比较分析
以下为四人数据折线图:
从中可以看到,四人成绩基本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可以观察到的是,在第六次左右,大部分成员达到成绩峰值,随后成绩有波动下降的趋势,可能是由于疲劳效应所致。
结合视频信息,四位成员通过口头报告阐述了自己在实验中对刺激的有意识选择,是否理性决策,对圆片的熟悉度,在失败后有目标地进行其他尝试,本身操作速度的感受。譬如,四位成员均存在对刺激的有意识选择现象;四位成员中,总成绩最低的成员表示出的理性决策程度被认为最低,即在失败后容易进行随机多次的尝试。小组中各成员对图片的熟悉度与其他行为反应对比难以用明确的数据和特征呈现出来。被试本身的操作速度,可以相同时间内总尝试次数体现出来,被试本身的动作准确性可以用成绩与总尝试次数的比值来反应。通过对视频的初步观察,认为准确性的排名是与总成绩的排名相近的,速度的排名与总成绩排名基本接近,但不如准确性与总成绩排名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