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是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优势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优势【摘要】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及时提供准确的天气预警信息,可以帮助提高防灾减灾的效率,准确预警灾害事件,提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降低应对灾害事件的损失。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也有助于加强社区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进一步提升整个社会对灾害风险的应对能力。
对于建设更加安全的社会和有效提升应对灾害风险的能力,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都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通过利用这些预警信息,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应对灾害事件,保障社会和居民的安全。
【关键词】短时天气预报、临近天气预报、防灾减灾、效率、准确预警、提前采取、防范措施、降低损失、社区居民、意识、重要性、安全社会、贡献、灾害风险、能力。
1. 引言1.1 介绍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的概念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是指针对不同时间段内的天气情况进行预测和分析的气象服务。
短时天气预报通常是指未来数小时内的天气情况预测,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前通知公众可能发生的短时强降雨、雷雨、大风等突发天气现象,以便公众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而临近天气预报则是指未来数天内的天气情况预测,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做好长期天气变化的准备和规划。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及时、准确的天气预警,可以有效提高防灾减灾的效率,减少灾害事件对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伤害。
而提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如疏散、防护、加固建筑等,可以有效降低应对灾害事件的损失。
加强社区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人们具备足够的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才能在灾害发生时做出正确的应对和逃生行动。
通过引入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可以更好地了解天气的变化趋势,为建设更加安全的社会贡献力量,提升应对灾害风险的能力。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阐明本文的研究目的阐明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优势,以及它们在提高防灾减灾效率、准确预警灾害事件、提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应对灾害事件的损失、以及加强社区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方面的作用。
天津市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天津市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发表时间:2020-10-20T14:16:05.36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6月17期作者:孙碧莹张鹏李仲梅[导读] 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是防灾减灾救灾“第一道防线”,孙碧莹张鹏李仲梅1 天津市东丽区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邮编:300300;2 天津市东丽区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邮编:300300;3 天津市东丽区气象局邮编:300300摘要: 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是防灾减灾救灾“第一道防线”,是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服务保障。
本文主要根据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工作实际,首先分析了天津市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并给出了一些提升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工作水平的对策,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问题;对策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逐渐加剧,高温、暴雨、洪涝、雷电、大风、暴雪、干旱、霾等各类极端天气事件出现越发频繁, 气象灾害呈现影响大、范围广、损失严重的特点,经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社会大众对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预警是气象防灾减灾领域的关键环节,需要在恰当的时机通过各种手段向处于灾害风险中的人群或组织提供有效的行动指南信息。
因此,为了更好地防灾减灾,相关部门应该重视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信息发布与服务等工作,为避免灾害性天气的发生、降低灾害性天气危害提供可靠的服务保障。
本文主要以天津市为例,根据天津市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工作现状,重点分析了天津市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不断提升天津市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水平。
1天津市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工作实践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是防灾减灾救灾“第一道防线”,是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服务保障。
近年来,天津市一直高度重视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工作。
例如2020年5月下旬,天津多发短时局地强对流天气,降雨过程呈现突发性强、短时雨强大、分布不均匀等特点。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优势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优势随着气象科学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成为了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手段。
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及时准确地预测和监测灾害性天气现象,对于提前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减灾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具有以下的优势。
1、及时性优势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都是以较短的时间段为单位进行预测,能够提供更加及时的天气预报信息。
在灾害发生前,提前几小时或一两天预报未来的天气趋势和未来几小时的具体天气情况,可为防灾减灾提供宝贵的预警时间。
这是因为,当预警发布时间越早,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内采取防灾减灾措施的机会就越大,能够有效缓解和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
2、准确性优势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利用了现代气象技术和设备,将大量的观测数据、模拟分析结果和现场实测数据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预测,预测准确度相对较高。
这样的信息对于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量的预报数据和分析结果能够更好地预测未来天气趋势,帮助政府和民众做好防灾减灾的准备。
3、综合性优势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充分利用各种气象信息,如各类卫星、雷达、气象观测设备等,结合专业的气象知识和方法,预测各种天气现象和灾害风险,如降雨、台风、暴雪、暴雨、洪涝等各种天气灾害,从而为防灾减灾提供更加综合性的气象预警信息。
4、个性化优势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的预报范围通常是特定的地域区域,根据当地的特殊气候条件和环境,能够更好地针对该区域的气象情况进行预测,为当地人民提供个性化的防灾减灾服务。
例如,在台风登陆前,预测登陆位置和影响范围,为当地政府提供相关应对措施。
总之,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这些预报系统能够帮助政府和民众更好地做好应对灾害的准备,并尽可能减少灾害的损失。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预报系统也存在着一些局限,需要持续进行技术改进和加强管理,以提高预报准确度和可靠性,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加科学的保障。
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

天气预报与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进入21世纪,随着天气预报被广泛认识、利用.短时天气预报与临近天气预报在天气预报中越来越显示出优势.短时天气预报与临近天气预报不仅给工矿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显著得社会效益。
研究天气,掌握天气变化规律得进程,不仅要研究长期、中期、短期预报.更要重视研究开发短时天气预报与临近预报.在短时内更加准确预报天气.进而影响控制天气.防御与减免短时与临近天气带来得突发性灾害.更好地为地方建设与人们得生活服务天气预报服务一般可以分为长期预报(10d以上)、中期预报(3-10d)、短期预报(3d以内)、短时与临近预报(12h以内),中期预报就是为地方政府提供得对未来天气趋势得预测分析.作为政府部门对工农业生产决策得气象依据,使她们有一个总体得宏观意识.为农牧业生产做好充分得准备工作短期预报就是各级气象台站制作后在规定得时间内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向公众传播得大众气象信息。
短期天气预报从制作完毕到通过新闻媒体播出.要经过传送、录制、排版、印刷等环节,一般需要3h以上得时差。
这段时差就是公众天气预报得相对空白时间.对短时与临近发生得突发性天气不能做出预报与播出。
比如:某13 16:00时气象台制作得未来24h天气预报(短期预报)就是预报当13 20:00时至次13 20:00时得天气现象.播出时间要在晚间新闻以后,l6:00 20:00时这段时间不作预报.就是短期预报得相对空白时间。
短时天气预报与临近预报服务就是近年来气象部门根据用户得需求.在气象现代化所取得得成就基础上发展起来得一项时效性强、准确率高得专业性气象信息服务。
短时天气预报与临近预报服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得优点:l 现代探测手段短时天气预报与临近天气预报服务得开展就是以气象现代化为基础得.就是气象现代化优势得利用与体现没有气象现代化作为载体.短时天气预报与临近预报得制作与及时播出就是不可能得,计算机终端显示处理系统大大加快了气象资料收集、处理与分析得速度.气象卫星云图、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观测资料为短时天气预报与临近天气预报提供了及时、准确、可靠得依据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扫描图上可以随时获取降水与降水云体中得风场信息.得到较准确得径向风场分布得数据.从而尽早识别龙卷风与夏季暴流等风害得灾害性天气并预测其演变除了实时提供降水回波图像分析得信息外.还具有准实时得多种灾害性天气得自动识别与追踪等产品气象通信手段得提高.气象12121专业气象信息平台系统得建设为短时天气预报与临近预报得播出提供了快速便利条件.同时.短时与临近天气预报也就是长、中、短期预报所不能代替得。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传统天气预报手段弊端逐渐显露出来,为了满足人们对气象服务的需求,短期临近天气预报优势越发明显,在气象防灾减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气象复杂多变,传统天气预报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需要全新的天气预报形式。
短期临近气象预报是指对未来十二小时天气变化趋势进行预告,具有预报时效强等特点,特别是在气象防灾减灾中应用有着积极的作用,可强化气象防灾减灾效果。
关键词: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气象防灾减灾;应用短期临近天气预报在气象防灾减灾中应用,能够为气象服务提供基础保障,也能够提升气象服务水平。
短期临近天气预报已经成为气象服务部门关注的重点内容,短期临近天气预报发展总目标是开发中尺度预报模式,提高中度降水系统和预报能力,使短期临近天气预报可以为气象防灾减灾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气象服务。
短期临近天气预报发展已经足够成熟,在气象防灾减灾中应用能够使气象预测更加便捷,也可提前向农业等部门发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使各个部门提前做好防灾减灾工作,降低气象灾害对人们日常生活、农业生产等影响。
一、短时天气预报概述短时临近天气预报主要是运用天气雷达探测、气象卫星云图等技术替代传统的气象监测手段,准确预测短期时间内可能出现的各类气象灾害问题,如冰雹、龙卷风等。
气象灾害具有明显突发性特征,一旦发生会带来严重损害。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是天气预报中特定内容,主要是监测当天0-2小时内气象情况。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气象防灾减灾中应用较为广泛,气象部门接收到临近天气预报信息后,对预报信息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短时间内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进行预警,使人们可提前做好防灾减灾措施,可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气象灾害对人们日常生活、农业生产等多种方面的影响,为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1]。
二、短时临近天气预报优势(一)时效性强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传统天气预报只能够在天气预报前一天或者是某个固定时段进行预报,时效性较差,无法准确预测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导致气象灾害给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优势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优势天气的变化往往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灾害。
天气预报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则在防灾减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两者的定义、优势以及应用实例等方面着手,探讨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重要性。
我们来了解一下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的概念。
短时天气预报是指对未来短时间内(通常在72小时内)发生的天气情况进行预测和警示的工作。
它主要包括降水、温度、风力等方面的信息。
而临近天气预报是指对未来数天内(通常在3-7天内)天气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的工作。
它主要包括气压系统的变化、气候季节性特点等信息。
两者各有侧重,但都对于预防灾害和减少损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一,有利于提前采取应对措施。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的发布可以提醒人们未来天气的变化趋势,如暴雨、冰雹、台风等极端天气,人们可以提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如清理排水沟、加固房屋、转移财产等,从而减少灾害发生时造成的损失。
其二,有利于指导决策。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根据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的信息,适时制定和调整灾害防范方案,保障公众的安全。
在风暴来临之前,当地政府可以及时发布撤离指令,引导人们转移到安全地带,从而避免生命财产的损失。
其三,有利于引导公众行为。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可以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未来天气的变化,引导他们采取相应的行为。
在高温天气来临之际,人们可以减少室外活动,增加水分摄入,加强防暑降温措施,以避免中暑等情况的发生。
其四,有利于监测和预警。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的发布可以帮助监测雷电、暴雨、大风等极端天气,并及时发布预警信号,提醒公众注意防范,避免受到灾害的侵害。
在实际应用中,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中国南方的雨季,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可以及时预警可能发生的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为相关地区的居民和政府提供宝贵的防御时间和机会。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优势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优势天气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不同的天气条件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灾害事件的发生。
及时准确的天气预报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在天气灾害防范方面,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更是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的定义、作用以及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优势进行探讨。
我们来了解一下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的含义。
短时天气预报是指对未来短时间段(通常指6小时内)的天气变化情况进行预测和预报。
而临近天气预报则是对未来1-3天内的天气情况进行预测和预报。
这两种天气预报都是根据实时气象观测、数值模式预报和气象专家判断等手段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了提供及时、准确的天气信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参考和帮助。
能够提前警示灾害事件。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能够提前预报未来的天气变化情况,包括降雨、风暴、雷电等极端天气事件。
通过及时发布这些预警信息,可以帮助政府、企业和居民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减少灾害事件对人们生活和财产造成的损失。
能够指导人们的活动和生产。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可以提供未来天气变化的详细信息,包括降雨量、风力风向等,对于农业生产、交通运输、旅游活动等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及时了解天气情况,人们可以做出相应的调整,避免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做出不当的行为,减少灾害风险。
能够加强灾害预警和救援工作。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可以帮助政府和救援机构更准确地了解未来天气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特别是在台风、暴雨、大风等极端天气情况下,这些预报信息对于组织疏散、转移人员、准备物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能够提高人们的气象意识和自救能力。
通过不断地接收天气预报信息,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天气变化对自身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形成良好的气象意识。
也可以根据天气预报信息提前准备好相关的防灾用品和设备,提高自救能力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基层气象部门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的方法

基层气象部门在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监测和预警:建立完善的气象监测网络,及时获取气象数据。
通过气象预报、预警系统等手段,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提醒人们做好防灾准备。
2. 提供气象服务:向社会公众、农民、渔民等提供准确的气象服务,包括天气预报、气象信息查询等,帮助他们做出合理的决策,避免受灾。
3.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制作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公众普及气象知识和防灾减灾技巧,提高公众的气象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4. 建立应急指挥中心:建立健全的应急指挥体系,及时响应突发气象灾害,组织抢险救援工作,并与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协调配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气象组织和区域气象合作机制,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共享等方面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同应对跨国气象灾害。
6. 技术支持和培训: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提高基层气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履行防灾减灾职责。
通过以上方法,基层气象部门能够更好地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保障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并为灾害管理提供重要的支持。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优势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优势【摘要】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可以提前警示和预防灾害发生,使人们有更多时间做好准备。
能够准确判断灾害的发生时间和地点,帮助人们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种预报可以加强社会的应急响应能力,让相关单位更有序地进行救灾工作。
最重要的是,短时和临近天气预报可以提高灾害应对的效率,使救援工作更加迅速高效。
这种预报是防灾减灾的有力工具,对于社会的平安稳定至关重要。
【关键词】关键词:短时天气预报、临近天气预报、防灾减灾、优势、提前警示、预防、准确判断、地点、应对措施、社会应急响应能力、灾害应对效率、重要作用。
1. 引言1.1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优势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通过及时发布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可以有效提前警示和预防可能发生的灾害,从而减少灾害对人们的伤害和损失。
这些预报还能够准确判断灾害的发生时间和地点,帮助人们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及时疏散人群,避免被困在灾害现场。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还可以帮助政府和各相关部门加强社会应急响应能力,提高灾害应对效率。
通过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能够让各级政府和救援机构有充分的时间做好准备,调动人力物力,迅速响应灾害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预防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只有不断加强预警机制建设,提高预警准确性和及时性,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自然灾害,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
2. 正文2.1 提前警示和预防灾害发生提前警示和预防灾害发生是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重要优势之一。
通过及时预测和警示可能发生的灾害,人们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做好准备和防范措施,从而减少可能的损失和伤亡。
在面临强降雨、台风等极端天气情况时,提前的预警可以让居民提前撤离危险区域,采取避灾措施,避免被困或受伤。
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分析

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分析
一、预警机制
天气预报能够根据实时气象数据和预测模型,及时提供针对性的预警信息,帮助政府和社会群众避免自然灾害的损失。
针对各类自然灾害,如台风、暴雨、大雪、大风等,气象部门制定了相应的预警标准和等级。
当响应区域受到气象条件影响时,气象部门会发布相应等级的预警信息,提醒相关区域的政府和市民加强防范措施和安全预防。
例如,2018年7月,我国南部地区遭遇超强台风“玛莉亚”,气象部门及时发布台风预警信息,帮助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防灾措施,避免了因台风带来的损失。
二、决策支持
天气预报能够为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帮助他们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政府和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天气预报的信息,对灾害预测、采取应急措施和组织救援人员等进行科学决策。
例如,2017年广东省浮法玻璃厂氟化氢泄漏事件,当地政府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报信息,及时疏散周围群众,有效避免了该事件带来的严重后果。
三、应急响应
天气预报能够提供实时的气象数据,为应急响应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气象部门能够及时提供有关气象数据,帮助救援人员进行救援工作。
同时,天气预报也为各类重大活动的安全保障提供了依据。
例如,2021年北京市举办的文艺演出,气象部门根据天气预报数据提醒主办方加强场地安全工作,保证了演出的安全性。
总之,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未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等方面的研究,提升气象服务水平,为防灾减灾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优势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优势天气对人类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不仅影响着我们的出行和生活,更对农业、交通、能源等各个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天气变化的突然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天灾频发,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在这种情况下,天气预报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工具,能够提前预知天气的变化,为人们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措施提供了关键的信息支持。
对于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有着诸多的优势。
这两种天气预报方式都能够及时地预测天气变化情况,从而帮助人们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下面我们将分别从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两方面展开介绍它们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优势。
短时天气预报指的是对于未来较短时间段内(通常是数小时至一天)天气变化情况进行预测,以提供及时的天气信息。
短时天气预报可以准确地预测出未来几小时内的降雨、降温等天气变化情况,为人们出行和生活提供重要参考。
在防灾减灾方面,短时天气预报有着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短时天气预报可以及时警示突发天气变化,帮助人们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当预测到即将发生暴雨、雷雨等极端天气时,相关部门可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人们采取避险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短时天气预报可以提供对特定区域的准确预测,有针对性地指导人们采取防灾减灾措施。
由于短时天气预报可以对特定区域的天气变化情况进行准确的预测,因此相关部门可以根据预测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短时天气预报可以为灾害救援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在灾害发生后,短时天气预报可以提供灾区未来几小时内的降雨、气温等天气变化情况,为灾害救援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指导救援人员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临近天气预报是指对未来数天内天气变化情况进行预测,为人们提供更长时间范围内的天气信息。
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优势。
临近天气预报可以提前预知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情况,为人们的出行和活动提供及时的参考。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优势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优势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具有重要的优势。
由于天气变化具有突
发性和不确定性,及时准确地获取天气信息对于防灾减灾工作至关重要。
短时天气预报和
临近天气预报可以提供及时详细的天气信息,帮助政府和社会各界及时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减少灾害损失。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可以提供具体的天气信息,包括降雨、风力、温度等,
帮助人们了解天气变化情况。
这对于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至关重要。
当短时天气预报
表明即将有暴雨或强风天气时,政府可以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提醒民众注意防范,
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临近天气预报可以提前预警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帮助社会
做好避险准备,减少灾害损失。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可以帮助各级政府和应急机构及时制定应对措施,避免
灾害发生或减少损失。
通过天气预报,政府可以提前调动资源,部署救援队伍,做好应急
准备工作。
当发生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时,政府可以提前疏散受灾群众,转移重要设施,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可以帮助政府和社会做好规划和准备,提高应对灾害的效率和能力。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可以促进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整个社会对灾害的
认识和应对能力。
通过预警和警示,人们能更加清楚地了解灾害的严重性和影响范围,增
强防灾减灾意识,主动采取行动预防灾害的发生。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可以激发
社会的自我保护能力,促进社会的整体德尔灾减灾能力的提升。
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分析

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分析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变得越发重要。
天气灾害如台风、暴雨、干旱等日益频繁,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而及时、准确的天气预报可以帮助人们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降低灾害的影响。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以期加深人们对天气预报重要性的认识。
天气预报在台风等极端天气事件中的应用。
台风是一种极端气象事件,具有破坏性和危害性极强的特点。
对于我国夏季频繁受到台风袭击的地区来说,及时预警并采取措施至关重要。
通过提前预警,可以使受灾地区做好防御和转移工作,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如在2019年的“利奇马”台风来临前,各级政府通过天气预报发布了相应的预警信息,要求居民做好防护措施,并对容易受灾的地区进行了撤离。
这些措施有效地减轻了灾害造成的影响,展现了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天气预报在暴雨、洪涝等灾害中的应用。
暴雨和洪涝是长江流域等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对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通过天气预报可以及时发现降雨异常和洪水预警,从而提前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2016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洪水频发,造成严重的水灾。
在这次灾害中,天气预报提前几天就发布了暴雨预警,并根据雨情实时变化进行预报,有效地指导了防汛抗洪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灾害造成的影响。
天气预报在预警暴雨、洪涝等灾害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天气预报在干旱和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干旱是一种缺水的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而天气预报可以帮助人们及时了解降水情况,从而采取节约用水措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在干旱区,通过天气预报可以预测降水情况,及时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选择适合干旱的作物品种,降低农业损失。
水资源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天气预报制定科学的水资源调度方案,最大限度地保障人们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需求。
由此可见,天气预报对于干旱和水资源管理也具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分析

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分析概述一、天气预报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天气预报是根据气象学原理和技术手段,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状况的一种科学方法。
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天气预报可以提供重要的信息,帮助决策者进行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
具体来说,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预警功能:天气预报可以及时提供灾害发生的预警信息,包括台风、暴雨、大雪等极端天气的预测,以及地震、火灾等其他自然灾害的预警。
这些预警信息可以提前警示相关部门和民众,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减轻灾害的影响。
2. 案例分析:通过对历史天气数据和灾害案例的分析,可以推断出不同天气状况下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和规模。
这样,可以在相应的天气条件下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减少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3. 信息共享:天气预报可以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实时的气象信息,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等多种指标。
这些信息可以被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民众共享,帮助他们更好地做出决策和行动。
4. 应急响应:天气预报可以提供灾害发生后的预测和评估,包括灾害持续时间、强度、范围等信息。
这对于应急救援部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制定出合理的救援方案和措施。
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中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应用。
下面将从防台风、防洪灾、森林火灾和地震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1. 防台风应用:台风是一种严重的气象灾害,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天气预报可以及时预警台风的发生、路径和强度,并预测可能受灾的地区。
这样,相关部门和民众可以提前做好防御工作,包括加固建筑物、疏散人员、关闭港口等。
2. 防洪灾应用:天气预报可以预测降雨量和降雪量的变化趋势,帮助决策者判断是否会发生洪灾。
根据预测结果,可以采取一系列防洪措施,包括加固堤坝、清理排水系统、疏散险地人员等,从而减少洪灾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
3. 森林火灾预警:天气预报可以提前预测干旱、高温和低湿度等天气条件,这些条件容易导致森林火灾的发生和蔓延。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优势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优势天气变化常常是自然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防灾减灾工作来说,及时准确地掌握天气情况是至关重要的。
而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则成为了预防自然灾害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优势进行探讨。
短时天气预报的优势在于其对天气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
短时天气预报是对未来数小时内天气情况的预报,其覆盖的时间范围较短但却能够提供比较精确的天气信息。
一旦发现有可能导致自然灾害的异常天气情况,可以立即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尤其是对于突发性的天气变化,短时天气预报的及时性极为重要,能够有效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也有其独特的优势。
临近天气预报是对未来数天内天气情况的预报,其范围相对较大,可以为长期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通过临近天气预报,可以提前做好对未来天气变化的准备,加强对可能发生自然灾害的地区进行监测和预警,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临近天气预报还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制定预防措施和救灾计划,提前做好物资储备和人员转移等准备工作,以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与此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还具有协同作用。
当天气突然发生变化或者发生较大的灾害时,短时天气预报可以提供即时的天气信息,为应急救援提供重要支持;而临近天气预报则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做好长期的灾害风险评估和预警,从而提前准备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其对天气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对长期灾害风险的评估和预警能力以及对救灾工作的支持能力上。
在未来的防灾减灾工作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天气预报工具,提高自然灾害的预防和救援能力,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优势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优势天气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天气条件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面临恶劣天气条件时,人们需要提前做出应对措施,减少灾害给生命和财产带来的损失。
天气预报成为了人们获取重要信息的途径之一。
在天气预报中,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对于防灾减灾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短时天气预报是指对未来短时间内天气变化进行预测与预报的工作。
短时天气预报能够比较准确地提前预警并预测出较为短期内的天气变化情况,帮助人们及时做好防范与应对的准备工作。
而临近天气预报则是指对未来一段较长时间内天气趋势进行预测,可以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情况。
两者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进行防灾减灾工作,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的优势之一是能够提前预警,帮助人们及时做好防范工作。
比如在暴雨天气来临之前,预警提示能够让人们提前做好防雨防水准备,尽量减少因暴雨导致的城市内涝和山洪灾害。
而临近天气预报则能够提前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帮助农民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管理、抢收成熟农作物,避免因天气原因而带来的灾害。
通过提前预警,人们可以更好地做好应对措施,及时避免灾害的发生。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的优势在于可以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资源调配和灾害预警工作。
政府可以根据天气预报情况及时调配救援力量,部署救援队伍,指导居民撤离,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而对于临近天气预报,政府可以根据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进行资源储备和工作安排,有效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的优势还在于能够促进科学研究与技术进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精度。
通过不断地研究探索,科学家们可以提升天气预报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提高数据采集、分析与处理的效率,从而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这有助于提高天气预报的预警能力,让更多的人受益于及时准确的天气预警信息。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优势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优势1. 引言1.1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的定义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是一种针对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短暂时间内天气情况进行预测和提醒的气象服务。
这种预报能够及时预警降水、风暴、雾霾等极端天气现象,帮助公众和相关部门做好灾害防范和减灾工作。
与传统的长期天气预报相比,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更加精准、可靠,因为它们关注的是近期将会发生的天气变化,能够更快地捕捉到天气的变化趋势。
短时天气预报通常涵盖未来数小时至数天内的天气信息,主要用于提示强对流天气、雷暴、暴雪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强度,为人们提供及时防范和准备。
临近天气预报则更加注重未来数小时内的天气情况,能够准确预测短时间内的气象变化,帮助人们及时应对突发天气事件。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的核心目的在于提供准确的、实时的天气信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防范和减轻灾害风险。
这种精准的天气预报服务对于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是灾害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支撑。
1.2 灾害防范的重要性灾害防范的重要性在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灾害是自然界不可控因素造成的突发事件,其破坏力极大,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科学的灾害防范可以降低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提高灾害应对能力和应急救援效率。
在现代社会,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如台风、地震、洪水等,给社会造成了严重损失,因此加强灾害防范至关重要。
通过提高灾害防范意识、加强防灾减灾设施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只有充分认识到灾害防范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措施加以防范,才能更好地减少灾害带来的影响,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提前通知和预警提前通知和预警是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优势之一。
通过及时更新的天气信息和预警通知,政府部门和民众可以提前做好准备,避免受到灾害的影响。
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

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进入21世纪,随着天气预报被广泛认识、利用.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天气预报中越来越显示出优势•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不仅给工矿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 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研究天气,掌握天气变化规律的进程,不仅要研究长期、中期、短期预报.更要重视研究开发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预报.在短时内更加准确预报天气.进而影响控制天气.防御和减免短时和临近天气带来的突发性灾害.更好地为地方建设和人们的生活服务天气预报服务一般可以分为长期预报(10d以上)、中期预报(3-10d)、短期预报(3d以内)、短时和临近预报(12h以内),中期预报是为地方政府提供的对未来天气趋势的预测分析.作为政府部门对工农业生产决策的气象依据,使他们有一个总体的宏观意识.为农牧业生产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短期预报是各级气象台站制作后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向公众传播的大众气象信息。
短期天气预报从制作完毕到通过新闻媒体播出.要经过传送、录制、排版、印刷等环节,一般需要3h以上的时差。
这段时差是公众天气预报的相对空白时间.对短时和临近发生的突发性天气不能做出预报和播出。
比如:某13 16 : 00时气象台制作的未来24h天气预报(短期预报)是预报当13 20: 00时至次13 20: 00时的天气现象.播出时间要在晚间新闻以后,16 : 00 20: 00时这段时间不作预报.是短期预报的相对空白时间。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预报服务是近年来气象部门根据用户的需求.在气象现代化所取得的成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时效性强、准确率高的专业性气象信息服务。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预报服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l现代探测手段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服务的开展是以气象现代化为基础的.是气象现代化优势的利用和体现没有气象现代化作为载体.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预报的制作和及时播出是不可能的,计算机终端显示处理系统大大加快了气象资料收集、处理和分析的速度•气象卫星云图、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观测资料为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提供了及时、准确、可靠的依据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3描图上可以随时获取降水和降水云体中的风场信息.得到较准确的径向风场分布的数据.从而尽早识别龙卷风和夏季暴流等风害的灾害性天气并预测其演变除了实时提供降水回波图像分析的信息外.还具有准实时的多种灾害性天气的自动识别和追踪等产品气象通信手段的提高.气象12121专业气象信息平台系统的建设为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预报的播出提供了快速便利条件. 同时.短时和临近天气预报也是长、中、短期预报所不能代替的。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心得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心得《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心得》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与各种气象状况打交道,而随着阅历的增加,我慢慢发现气象防灾减灾这一领域的重要性远超我的想象。
曾经,我只觉得天气预报就是简单地告诉我们明天是晴是雨,直到我经历了一次台风来袭。
狂风呼啸,大雨倾盆,不少地方积水严重,有些房屋的屋顶都被掀翻了一部分。
那时候我才意识到,气象灾害带来的影响是如此巨大,它涉及到每一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这让我想明白天气预报不仅仅是一个信息,更是救命的指引。
在我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所有工作的基本理念,气象工作也是如此。
气象工作者如同守护者一般,站在防灾减灾的第一线。
他们夜以继日地观测数据、分析天气形势,就是为了能及时发布准确的气象预警。
就像之前的地震之后发生暴雨的情况,气象部门快速地评估出有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风险,这为政府及时组织撤离群众提供了关键依据。
这背后是多少气象工作者争分夺秒的工作,不能有丝毫差错。
特别有感触的是,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只有气象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老百姓要能读懂气象预警,并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在有些农村地区,我见过因为部分老人不太理解气象预警的含义,没有及时做好防护措施,结果遭受了不必要的损失。
这说明我们还需要做更多的气象科普工作,把气象知识送到田间地头、送到每一个人的心里。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气象观测手段越来越先进,气象预报的精准度也在不断提高。
可这也持续面临着挑战,像极端天气的复杂性,有些时候天气的突然变化仍是难以精准预报。
但渐渐理解了这就是推动气象工作不断发展的动力,每一次挑战都是进步的机遇。
对了还有个体会,在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也至关重要。
气象部门提供预警信息,政府部门就要迅速做出决策,组织相应的救援或者防护行动,交通、水利等部门也都要依据气象信息各司其职。
这就像是一个大型的机器,每个零件都互相依存,共同运作才能够在面对气象灾害时保护好人民群众。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优势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优势天气是大自然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由于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频发,天气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现代社会,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成为了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其优势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对防灾减灾的重要性,以及其优势方面展开探讨。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对防灾减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天气预报是指根据气象观测数据和气象因素的发展趋势,利用气象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手段,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进行预报。
而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则更加注重对即将发生的天气变化进行准确预测和及时警示。
这种预报能力的提高不仅减少了人们对未来天气的不确定性,更有利于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它们准确性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天气预报技术也在不断提升,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这使得人们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
它们实时性强。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能够及时更新天气情况,随时向社会公众发布最新的天气信息。
这种实时性的信息传递,对于避免意外灾难的发生至关重要。
它们具有预警性。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不仅能够准确地预测未来天气的变化情况,更重要的是能提前对可能发生的灾害天气进行预警,从而让人们更早地做好应对准备。
它们对防灾减灾意义重大。
通过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可以让人们提前了解未来天气情况,从而及时采取必要的防灾减灾措施,减少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的损失。
除了以上的优势之外,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还在灾害风险管理和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为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提供了可靠依据。
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为政府部门和灾害防治机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使得他们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灾害风险,并在灾害发生前及时做出应急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气预报是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特定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导致我国气象灾害种类多、灾害重,是世界上气象灾害较重的国家之一。
从1980年至2008年,全球88.5%的灾害是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中约有72.5%与气象灾害有关;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的75%。
由此可知,最严重的损失和人员伤亡都是由气象灾害造成的。
因此,认识天气,认识气象,对每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
有资料显示,在86个国家,有30%的人口受到气象灾害的威胁。
从灾害演变来看,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80年代末到2000年期间,干旱的损失是减少的,但高温热浪、洪水等气象灾害都呈增加趋势。
从总趋势来看,气象灾害是增加的。
受特殊地形影响,我国是世界上多灾的国家,各种复杂的灾害性天气频频光临我国。
影响我国的台风每年有7到9个,另外受季风和频繁冷空气影响,强降水、雷暴、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
我国气象灾害有两个显著特点:一个特点是损失大,气象灾害占全部自然灾害的70%以上;另一个特点是灾害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造成的人员伤亡多,灾害损失总体上以平均每年15%的速度上升,且经济越发达的地区
损失越大。
据对1991年至2006年的数据统计,我国大陆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900亿元。
另外,我国的气象灾害还具有突发性、渐变性和群发性等特点。
突发性的气象灾害,包括台风、暴雨、洪涝、大风、雷电、寒潮等灾害。
渐变性气象灾害,有干旱、酸雨等。
群发性灾害,如1998年我国发生的洪涝灾害,长江、松花江、嫩江同时暴发洪涝灾害。
一场暴雨既可以造成洪涝,也可以造成泥石流,并有可能导致滑坡。
近年来,我国的气象防灾减灾成效显著。
尽管如此,面对令人触目惊心、频繁发生的气象灾害,气象部门所要承担的防灾减灾任务更加艰巨。
因此,准确的天气预报,是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和关口。
只要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提高了,防灾减灾的措施到位了,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自然也会随之减少。
天气预报为何有时会不准
在现代社会,天气预报是一门科学。
为什么天气预报有时会不准呢?
首先,天气预报还很年轻。
虽然古人在观察天象过程中积累了诸多预测天气的经验,但是基于现代科学基础上的天气预报历史并不长,人类对于很多天气现象的发生、演变及其内在机理和规律并未完全掌握。
天气本身变化无常。
有人说,天有不测风云;也有人说,天有可测风云。
在具体情况下,要做出准确的天气预报是件很难的事。
以预报“桑美”台风为例,当时有3个台风在一个大的区域里,要准确断定每个台风的移动路径实属不易。
预测时除了要考虑大气环流形势影响外,还要考虑3个台风之间的相互影响。
因此,很难准确预测这3个台风的移动路径。
大气本身存在的复杂现象,致使人们认识不到位,另外预测时还受科学技术、千丝万缕的关系的限制,因此做出准确的天气预报是一件复杂的事情。
决策预报有难度。
以王家坝分洪决策服务为例。
王家坝地处河南、安徽交界处,是淮河第一坝。
此坝下游是有10万人居住的分洪区。
王家坝要不要分洪,关键得看天气预报。
这个时候,预报员面临的压力很大:一开闸,10万人就要撤走,百姓种的庄稼全被淹没,会造成几十个亿的损失;但若是不撤,淮河大堤出了事,灾害会更大。
所以,在面临重大的决策服务时,预报员最受煎熬。
一些特殊的天气预报不准很正常。
比如在火炬登珠峰的时候,环境非常恶劣,在此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天气因素。
然而,预报珠峰的天气有很大的难度。
首先,此处没有气象站,而且地形很复杂,周边的环境差异很大。
这些因素导致人们对特殊地区的特殊天气的认识非常有限。
其次,要提前4天至5天做出未来的天气预报,这是一件非常有难度的事
情。
即使是在北京,做这样的天气预报可能都很困难,更何况是在珠峰。
天气预报精细程度不够。
比如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天气预报,就要做到定时、定点、定量的预报——这是未来天气预报必须攻克的难题,也是预报员追求的一个目标。
延伸期预报能力有限。
去年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涉及四次天气过程,对每一次天气过程,气象部门都做出精彩的预报。
但若是能发现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气象部门就可以提前对一些部门进行预警。
不过这样的预报,以目前的手段很难达到。
未来我国天气预报是啥样
受多种因素影响,未来几年,我国的天气预报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首先,天气预报准确率要有明显提高。
要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关键是要提高预报的精细化(定时、定点、定量)程度,最好能够预报出几时几分下雨、下多大的雨。
比如,明天有一场电影,天气预报能不能告诉观众,电影院下多少雨,电影结束时还会不会下雨。
这是未来天气预报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其次,推出人性化的天气预报。
现在人们每天都在听天气预报,但听完后还是不知道明天该穿什么衣服。
这就说
明,天气预报中应该包含一些和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内容,例如温度预报要突出降温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具体有哪些影响。
这就要求未来的天气预报要在用语方面狠下工夫,要做到贴近公众的生活需求,贴近一些用户的需求。
其三,可随时随地获取天气预报信息。
尽管目前在手机和网络上随时都能看到天气预报信息,但在一些偏僻的农村,由于传输渠道受阻,一些地方的天气预报信息传播不出去。
例如,有人发现某个水库将要发生危险情况,却通知不到在水库下游居住的百姓。
由此可见,天气预报信息的传播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让用户能够方便地获取急需的预报信息,天气预报信息才能够有效地传播出去。
其四,天气预报中应包含灾害影响信息。
对国家的防灾减灾来说,天气预报不仅要预报天气情况,也要预报出灾害的影响程度。
比如,下了一场雨,会不会发生滑坡、泥石流,这也是未来天气预报努力的方向。
因此,未来的天气预报应和国家的防灾减灾密切结合起来。
近几年来,我国的天气预报迅猛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各种各样的预报和服务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今后,中国气象局将以公共气象服务需求为引领,以预测预报为核心,以综合探测为基础,以科技和人才为支撑,全面推进天气预报准确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