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之总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敦煌曲子词·献忠心》:“见中华好,与舜日同, 垂衣理,菊花浓。” (中国)
梁启超《爱国歌》之一:“泱泱哉,我中华 ,最大 洲中最大国。” (中国)
大中华文化区,即华人自称的大中华区,包括中国 大陆、中国港澳台地区和新加坡等地,亦有称呼为 华人地区、华人世界;国外常将中华作为中国大陆、 港澳特区及台湾地区的合称。
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之共业也。” 梁漱溟(1893—1988)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说:
“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 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 庞朴主张从物质、制度和心理三个层面去把握文化 概念的内涵,其中“文化的物质层面,是最表层的; 而审美趣味、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宗教信仰、思 维方式等,属于最深层;介乎二者之间的,是种种 制度和理论体系。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周易》)
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务。凡武之 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说苑》)
在古代中国,文化与文明的意思往往类同。
《尚书•舜典》睿智文明
孔疏: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 。
西方也是到了近代,“文化”作为学科的 性质凸显,逐渐有了严格的文化定义。
毛泽东:“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的政 治和经济在观念形式上的反映。”
《现代汉语词典》:“人类在社会历史发 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 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 育、科学等。”
不管怎么说,还是这个说法较易为人接受:
文化是自然的人化,是从天道到人道的过程。
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主讲 彭庭松
中国传统文化总论
众说纷纭:文化含义及特征 源远流长:文化与传统文化 风土人情: 地理与传统文化 千古道统: 传统的基本精神 知古论今:学习传统的意义
文化含义及特征
中国古代对“文化”是模糊认知。

【說文】錯畫也。【易·繫辭】物相雜,故 曰文。 【古今通論】倉頡造書,形立謂之 文,聲具謂之字。 (文字)
“统,继也。”(颜师古:《汉书》)
1840年以前的中国传统思想、道德、艺术、习 俗、制度、科技等
地理与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地理生态环境,是 指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的整个历史时期 的地理环境,即历史地理环境。
它分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而人文地理环境又分为经济地理环境和社 会文化环境。
【易·乾卦文言疏】文謂文飾。 (修饰 修 养)
【釋名】文者,會集衆綵,以成錦繡。合 集衆字,以成辭義,如文繡然也。(文采)
【禮·禮器】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忠信, 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
【史記·諡法】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 勤學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 文,錫民爵位曰文。 (美善德)
夏,中国之人也。从夊从页从������。������,两手;夊,两 足也。 ——《说文》。
华,荣也。——《说文》 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
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大雅·民劳》) 陈良产地 ,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
(《孟子》) 《礼记·王制》:“中国夷戎,五方之民,皆
梁启超最早使用“中华民族”。 《中国学术 思想之变迁之大势》:“上古时代,我中华 民族之有四海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生 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
中华民族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所有民族及海 外华人的统称。
现今的中华民族共包括汉族和其他55个少数 民族 。
2、中国传统文化:
“传,传也,以传示后人也。”(刘熙:《释 名》)
化ຫໍສະໝຸດ Baidu
【說文】化,敎行也。
【增韻】凡以道業誨人謂之敎。躬行于上, 風動于下,謂之化 。
【韻會】天地隂陽運行,自有而無,自無 而有,萬物生息則爲化。又泛言攺易,亦 曰變化 。
【周禮·春官·大宗伯】合天地之化。【註】 能生非類曰化 。
“文化”并联使用,明显含有“以文教 化”的意思。
广义文化 指的是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物态文化(衣食住行) 制度文化 行为文化(民风民俗) 心态文化(社会心理 社会意识形态) 狭义文化 以文教化 专注精神层面 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
文化与传统文化
1、中国文化:中国疆域内从古到今、世代相 传的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
日本小学馆《万有大百科事典》(1974年 版):“日语的文化即文明开化”。
《法国大百科全书》(1981年版):“文化 是一个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明现象的总和。”
近现代学术西方化,中国人对文化的定义也 开始探究起来
文化一词从日本引进 梁启超(1873—1929)在《什么是文化》:“文化
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 cultura (动) 耕种、练习
英语:culture 栽培、种植、锻炼 agriculture 农业 horticulture 园艺

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知识、信仰、 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 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 总称为文化。”
一、历史地理环境:一个极有回旋余地的半封 闭性大陆
自然地理环境:气候、地形、水文、植被、 海陆分布等;
人文地理环境:疆域、政区、民族、人口、 城市、交通等;
地理特点:地处东亚大陆、疆域辽阔、负陆面 海
影响之一:疆域辽阔,回旋余地大,有利于文 化生存和发展
影响之二:文化呈现多样性,地域文化多彩多 姿
地域文化形成因素:方言、饮食、民间信仰、民居 、 民俗、交通等
有性也。 明代传教士称中华帝国 《尼布楚条约》首用中国作为主权国家名称 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支那 震旦
《北齐书·高昂传》:“于时, 鲜卑共轻中华朝士, 唯惮服于昂 。” (华夏)
何景明《彭生行》:“ 王严杨马各挺出,异才岂必 生中华。” (中原)
《唐律疏议》云:“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 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 之中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