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政府规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合集下载

中国经济转型的途径和方向的探讨

中国经济转型的途径和方向的探讨

中国经济转型的途径和方向的探讨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经济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以往基于制造业的产业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经济转型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

经济转型的基本原则是进一步优化中国经济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中国经济转型途径和方向进行探讨。

一、创新驱动今天,创新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必要条件。

创新可以带来技术更新,优化质量、提高效率,增加生产效益和竞争力,从而实现经济转型。

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的转型需要的是知识和技术的创新,政府和企业需要注重科研投入,鼓励创新创业,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

中国的科技创新实力不容小觑,但还需要在制度、法律、文化等方面进一步全面改革和完善。

只有坚持创新驱动,才能实现更具有竞争力和可持续性的发展。

二、发展高端制造业随着大众消费升级,高品质、高性能、高科技的产品需求不断增加,高端制造业成为当前中国制造业转型的重要方向。

高端制造业包括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

中国的制造业一直以来依靠劳动密集型、低成本的产业模式,高端制造业还比较落后。

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提高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和自动化水平,加强品牌保护,创新商业模式和运营方式等。

三、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是经济转型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向。

服务业是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经济活动,具有较快的增长速度和巨大的潜力。

特别是在当前疫情的影响下,服务业更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改革来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服务业包括金融、零售、航空、旅游、医疗等。

这些领域需要加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管理水平、优化服务流程和体验等方面的改革,从而提高服务品质和效率。

四、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经济转型的另一重要方向。

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生态和环境的保护,社会的公正和和谐,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由于过去的双重红利已不再适用,可持续发展的当前背景为坚持未来的绿色发展,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还面临着老龄化、教育、卫生保健等众多的问题,发展可持续性也在这个领域急需进一步加强。

第五章 政府规制

第五章  政府规制

一、政府规制和宏观调控的区别
1. 两者调节经济社会的目标不同
宏观调控的目标: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物价稳定、
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政府规制的目标: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市场价格合
理化、个人收入均等化、治理污染与 保护环境等。
2. 两者调节的对象和视角不同
宏观调控的对象是经济总量,
从总量角度调节市场经济运行, 着重解决市场机制引起的宏观经济失灵和 社会资源未充分利用问题;
第三节
政府管制俘获理论
一、传统的政府管制理论——公共利益理论
理论假定:
政府管制的目:提高资源配臵效率和增进社会福利, 管制者专一地追求这一目标。 管制者:能够代表公众对市场作出理性的计算, 使这一以矫正市场失灵。 传统的政府管制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现实。 20 世纪 60 年代,经济学界认为,管制有利于生产者。
政府规制、政府管制、政府调节 government regulation
2. 政府规制的作用
(1) 培育和发展竞争性市场, 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2) 保护消费者
(3) 协调社会成员的利益, 增进社会福利
(4) 保护环境, 减少外部性
(5) 提供公共产品
(6) 保护国内产业, 维护民族经济利益
二、政府规制的内容
1.产权、契约制度
对投资者的产权保护
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 对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2.行业的进入与退出机制
3.价格(收费)制度
(1) 对垄断行业的价格规制
(2) 对保护行业的价格规制 (3) 对金融等行业的价格规制 (4) 通货膨胀时的价格规制
(5) 对不正当价格的规制
(6) 事业单位收费规制
4.数量、质量规制
规制方式:

我国政府规制理论研究

我国政府规制理论研究

我国政府规制理论研究作者:魏婧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16期摘要:政府规制作为政府干预市场的一种手段,在制定和实施中会较多地受到一个国家政治、法律和经济体制的影响,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制度性安排。

因此对我国政府规制理论上的研究和探讨势在必行。

关键词:政府规制;理论中图分类号:D6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01一、政府规制理论政府规制,又称政府管制、政府监管,即政府运用公共权力,通过制定一定的规则,对个人和组织的行为进行限制与调控。

政府监管指的是政府对市场与社会的监管,即政府的外部监管,也就是广义上的政府监管,而不包括政府对于自身的监管,它的手段包括经济性监管和社会性监管。

政府规制按目的分,政府规制可以分为直接规制和间接规制;按内容分,政府规制可以分为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

政府规制与宏观调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宏观调控是间接的、总量上的调控,它借助财政、货币政策等工具直接作用于市场,通过市场参数的改变,间接影响企业行为。

而规制则是直接的、个量上的,它借助有关法律和规章直接作用于企业,规范约束和限制企业行为,属于微观范畴。

可见,政府规制不具有宏观调控的一般性,而是个量的差别管理,是一般中的特殊,直接作用于市场主体的过程。

二、我国政府规制的挑战1.在竞争领域面临的问题多于垄断领域就中国的经济规制问题而言,竞争领域的问题比垄断领域要多。

垄断行业多为国有企业,信誉较好,管理较严格,产品质量和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比垄断竞争行业和竞争行业少。

垄断行业的问题主要是垄断高价和垄断利润等,竞争行业和垄断竞争行业主要是产品质量安全、健康卫生和市场运营等问题。

总体看,在市场准入、市场运营、市场退出及对外开放方面,经济规制还不完善。

一是市场准入歧视,特别是民间资本难以进入垄断产业;二是价格规制政策不完善,垄断企业存在高价损害消费者利益现象,竞争产业普遍存在过度竞争;三是企业运营规制缺失,在对市场主体的经济规制中,政府重市场准入审批,轻市场运营和市场退出规制监管,助长了市场主体与政府经济规制部门的博弈行为,损害投资者、消费者和国家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

转轨时期中国涉外政府规制的改革与完善

转轨时期中国涉外政府规制的改革与完善
S p. 01 e 2 0
文 章编号 :6 3—15 (0 0 0 0 5 0 17 7 1 2 1 ) 3— 0 8— 3
转 轨 时期 中 国涉 外 政 府 规 制 的改 革 与 完善
安增军 , 刘 军
( 州 大学 管理 学院 , 建 福 州 300 ) 福 福 502
摘 要 : 简述政 府 涉外规 制相 关 内容 基础 上 , 涉 外经 济规 制 、 在 从 涉外社 会 规 制及 涉外规 制 的其 他方面, 对我 国涉外政府 规制 的改 革与 完善提 出了建议 。 关键词 : 政府 规制 ; 涉外规 制 ; 内涵 与外延 ; 社会 壁 垒 中图分 类号 : 6 1 D 0 文 献标识 码 : A
第 6卷 第 3期
21 0 0年 9月
河 南工业 大学 学报 ( 社会 科 学版 ) Ju a o ea nvri f eh o g ( oi c n e o r l f n nU i syo T c nl y S c l i c ) n H e t o aS e
Vo . No 3 16, .
的市场和资源 。我 国现有 的经济规制政策难以有 效地抵御外商 占领国内市场 , 外资在中国市场迅 速扩 张 , 占据 了越来越 多 的市场 份额 , 响 了 国内 影 产业 安全 和 民族 企业 的发展 。国际零售 巨头 在 中 国的攻城 略地 , 我 国零 售 业 遭遇 了 国际零 售 巨 使 头 的重压 。 因外 资掌握 核心 技术 , 在合 资企业 中,
收 稿 日期 :00— 5—1 21 0 5
基金项 目: 福建社会 科学规划 项 目( 0 8 0 9 和福 州大 学重点 20B3 )
项 目(0 8 0 3 20 A 0 )
作者简介 : 安增军( 92一) 男 , 16 , 河北石 家庄人 , 士, 博 教授 , 研究 方向: 经济管理。

IPTV政府规制改革路径选择

IPTV政府规制改革路径选择
维普资讯
论坛
责j 乐 l啦… nc 式 计尹盘o年月 日 任 憎:宁。 n . |n版设 ;世 2 1∞ t ∞1
2 2
计算机 、 电视机、 手机及其它电子设备) 而电信部门却 ; 认为I TV P 是把互联网的业务延伸到电视机终端上, 是一 种多媒体信息服务业务, 属于电 信增值业务范畴, 无须另 外获准许可证。 广电和电信分立规制I TV P 的定位使具体 执行者无所适从, 往往依据本身的利益所在而决定对来
维普资讯
2 3
墨簟 宁 任- 乐
w t 艘 赶 世 D 年 片D … 舶 式 计 尹 童2 " 2 帆 日
行管论坛
法规的执法机构, 它负责向国会和通信信息 与艺术部部 长报告工作。
相 关资 料显 示 , 前世 界上 已有上百 个国家 或 地 区建 目 立了独立的电1规制机构, 言 并正向 三网融合的机制转变。 建 立 面 向 三 网融 合 的 独 立 规 制 机 构 可 有 两 种 选 择。 一 第 种选 择 是 建立 单一 的独 立 国家 级规 制 与监 管 机
家。 美国在19 年出台了 《 96 电信改革法》, 其核心是长途
与本 地 电话 相互 开放 , 励 有线 电视 开 展电信 业务 , 不 鼓 而 获 得 电信服 务的 特 许权 。同时, 该立 法 允许 电t n 营商 a 经营 视频 业 务, 必 须重 新 获得 相应 的 经营 执 照。 国早 但 英
广电首次公开 ̄g TV tNP 业氖 继泉外l t 广播电视局公开叫 停 I V 后, 0 6 1 0 , 江广 电发 出 《 PT 之 20 年 月1 日 浙 要求加 强 I Tv 务管 理》的通知 , 确表 示 即使具 有 在全 国范围 P 业 明

规制重构:转型经济中政府规制改革的现实选择

规制重构:转型经济中政府规制改革的现实选择
章 、法 律 等 各 种 手 段 ,对 大 型 公 用 企 业 、厂 商 实 行 规 制 。 政 府 规 制 问 题 日益 为 各 界 人 士 所 重 视 , 进 而成 为 人们 讨 论 的热 点 。从 2 0世 纪 8 0年 代 开 始 , 随 着 技 术 进 步 及 市 场 机 制 的 完 善 ,英 美 等 国
20 0 2年第 5期 第 2 3卷 ( 总第 14期 ) 1
河 北


大 学


维普资讯
,Z 23 No 0 . .5 Se p. 2 002
J un lfH biU i rt cn m c a d Ta e o ra ee n esyo o o i n rd o v i fE s

有 被 规 制 主 体 的 行 为 。 我 国加 人 WT O后 ,政 府 与
企 业 面 临 的首 要 冲 击 来 自于竞 争 规 则 的 改 变 。遵 守 国 际竞 争 规 制 是 中 国参 与 国 际 竞 争 的硬 约 束 ,是 与 其 他 世 贸 组 织 成 员 同 场 竞 技 的先 决 条 件 。 国 际竞 争 规 则 将 形 成 有 效 的 “ 逼 ” 机 制 ,促 使 我 国政 府 对 便 微 观 经 济 的规 制 制 度 进 行 完 善 与创 新 。 政 府 规 制 是 否 完 善 合 理 ,是 否 符 合 国际 竞 争 规
则 ,直 接 影 响 我 国 的 国 际 竞 争 力 及 国 际 投 资 的 流 动 。 由 于 特定 历 史 原 因 ,我 国 的 政 府 规 制 职 能 比较 薄 弱 ,缺 乏 科 学 规 范 的 规 制 法 律 制 度 ,规 制 机 构 的
以 后 , 西 方 国 家 政 府 越 来 越 多 地 采 取 了 行 政 规

人工智能赋能政府治理转型的逻辑、边界与路径

人工智能赋能政府治理转型的逻辑、边界与路径

人工智能赋能政府治理转型的逻辑、边界与路径作者:司林波谭筱波来源:《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23年第05期[摘要]人工智能技術变革赋能政府治理转型,为政府治理从数字治理走向智慧治理提供机遇和支撑。

人工智能赋能政府治理转型,遵循情境转换、理念嬗变、技术创新、功能转化、机制完善和价值实现的逻辑机理。

面对人工智能赋能政府治理转型可能带来的挑战和风险,需要从技术应用、决策辅助、数据安全、民主参与和价值实现层面厘清赋能边界,坚持技术祛魅与技术化归相结合,强化智能决策与人类决策相融合,注重数据运作与规范管理相配合,突出政府主导与民主参与相适应,实现多元价值与统一规范相协调,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规范应用助力政府智慧治理的实现。

[关键词]数字治理;智慧治理;人工智能;治理转型;治理边界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0X(2023)05-0054-12一、问题的提出:人工智能时代政府治理转型人工智能技术的变革及其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重塑着个体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工作结构和交互关系,也影响着政府运作的内外环境,成为政府治理变革的重要变量。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1];“十四五”规划明确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重点任务,鼓励支持新技术赋能[2]。

建设数字中国成为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3]。

2022年11月,美国Open AI公司发布的ChatGPT聊天机器人程序,引发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讨论。

ChatGPT不同于以往的狭义人工智能,其以大规模预训练和自然语言处理为基石,具备上下文感知性和多领域适应性,能够通过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语言编辑和创作,实现与人类的深度智能交互。

人工智能技术的变革与发展引发了人们对其应用领域的讨论和探索,尤其是对政府治理变革带来的机遇和价值。

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课题,数字政府建设及其治理能力的提升正是对新一轮产业革命和国际竞争新焦点等战略态势的准确把握,也是对大数据驱动知识学习、跨媒体协同处理、人机协同增强智能等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积极回应[4]。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弊端及改革途径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弊端及改革途径
产生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是一种授权制度,其实质是把政 府,而我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和封建等级下的“官本位”和特权思想根深蒂固, 所以一直将拥有行政审批权作为一种实力的象征,将巩固和维护行政审批权作 为习惯性的思维模式,也就导致了“一管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就乱”的局面 和“审批代替管理”的现象。
追溯过去,计划经济体制是我国行政审批制度建立的原始条件,在向市场 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却存在着制度供求上的不均衡,该管的没管,不该管的却管 得太多,也就造成——原有的规则不适合,现有的框架不完善的局面
4.部门与地方利益的驱动
“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获利途径审批化。”审批权作为一 种特权,直接体现为实际利益。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以来,交易意识及交 易行为模式迅速泛化并浸及政府行政管理,人们也发现了权力的经济价值,于 是在行政审批当事双方各自效用最大化的心理驱动下,权钱交易的寻租、“抽 租与创租”等行为就具有了基于经济理性的逻辑必然性。
许多情况下,审批人员往往是根据经验、习惯、感觉以及关系来决定审批 与否,给了好处乱办事,不给好处不办事,审批条件和审批程序则置之不理, 缺乏必要的监督。
4.多头审批情况严重,审批收费过滥,审批效率低下
多头审批、多层审批的现象并未因如今的“一站式”审批方式的普遍运用 而彻底消除,相反在一定程度上还普遍存在。
目 (四)行政审批制度的发展阶段
二、我国行政审批制度存在的弊端及原因
录 (一)我国行政审批制度存在的弊端 (二)我国行政审批制度存在弊端的原因分析
三、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途径
(一)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政府失灵理论、服务行政理论和平衡论 (二)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和主要原则 (三)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路径

经济转型升级政策解读

经济转型升级政策解读

经济转型升级政策解读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经济取得了惊人的增长与发展,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然而,随着该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传统经济模式的挑战也逐渐浮现。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并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本文将对这些政策进行解读。

一、供给侧结构改革供给侧结构改革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内容之一。

其主要目标是通过淘汰过剩产能、促进技术创新、优化资源配置等手段,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为了实现供给侧结构改革,中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

首先,通过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加强产能过剩行业的整合,以减少无效产能。

其次,大力支持技术创新,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对资源配置的监管,鼓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二、创新驱动发展为了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中国政府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

这一战略的核心是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

为了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首先,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支持力度,提高科研经费投入。

其次,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此外,政府还鼓励大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三、优化营商环境为了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中国政府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益。

为了优化营商环境,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简化企业注册流程,缩减审批时间,降低企业开办成本。

其次,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提高执法效果,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对市场秩序的监管,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四、加强人才培养为了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中国政府着力加强人才培养,培养更多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

为了加强人才培养,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首先,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其次,鼓励企业加大对员工培训的投入,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水平。

互联网新兴服务对政府治理的挑战与规制路径-以我国对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的行业管理为例

互联网新兴服务对政府治理的挑战与规制路径-以我国对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的行业管理为例

互联网新兴服务对政府治理的挑战与规制路径以我国对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的行业管理为例近年来,“大数据”“互联网+”“共享经济”等概念层出不穷,基于互联网的新兴业态不断涌现。

伴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和电子商务支撑体系的快速发展,借助风险投资的力量,互联网在交通出行、空间使用、金融支付、餐饮服务、医疗健康、知识教育、任务服务及公共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应用全面开花,对经济提质增效的促进作用更加凸显。

另外,这些新兴服务使现有的以传统商业过程为基础建立的政府行政管理流程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也让全社会意识到解决诸如准入门槛高、服务规范难、个人征信缺失等问题的迫切性和复杂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的理念,这是在新形势下对政府行政管理提出的新要求,而这一切都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进行的。

网络时代的治理体制与机制建设已经成为任何一个试图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发展活力和创新能力的国家、政府和社会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本文以“移动出行”领域中互联网新兴服务与传统行政管理之间的博弈为例,梳理互联网发展所引发的行业创新对现行的政府管理模式所造成的挑战和应对策略,提出政府规制的创新路径,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新兴服务对政府治理的挑战在交通出行领域的创新实践中,以“滴滴出行”为代表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服务经营者(以下简称“网约车平台公司”)对现有的行政管理挑战极大,也饱受争议。

根据2016年7月颁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定义: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以下简称“网约车服务”)是指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构建服务平台,整合供需信息,使用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提供非巡游的预约出租汽车服务的经营活动。

[1](一)网约车服务的井喷式发展网约车服务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而出现的,同时也持续推动了生活服务市场的蓬勃发展。

中国在生活服务类应用,尤其是O2O模式的构建方面走在了全球前列。

治理现代化中政府职能转变的价值取向与途径-行政管理论文-管理学论文

治理现代化中政府职能转变的价值取向与途径-行政管理论文-管理学论文

治理现代化中政府职能转变的价值取向与途径-行政管理论文-管理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国家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现代化取决于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与治理主体能力的提升,政府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核心主体,其职能转变与现代化直接关乎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面推进。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地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不仅是对六十多年来执政经验的总结,而且是在新时期面临新的执政风险,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对如何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民及一切社会力量进行治国理政的战略部署。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中国的国家治理经历了从全能主义的高度集权制向市场化的分权制的转变,领导下的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政府角色的变迁与政府职能转变也始终贯穿于中国治理体系的发展变化之中,尽管当前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政府与市场、及公众都参与到治理之中,逐步建立起多元共治的协作治理体系。

但政府仍将是起主导作用并处于轴心位置的治理主体,而且市场与等其他治理力量的生长也取决于政府及其派生的公共权力机构的规范,因此新形势下的政府体制改革需要以治理现代化的整体性思维为指导,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战略目标和现实路径。

综观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所提出的国家治理现代化议题,无论是构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与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制度与法治建设,还是加强文化体制机制与社会治理创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都离不开政府职能的转变与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一、国家治理中的政府职能及其变迁国家治理中的政府职能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的增进之中,一个经济体只有在制度完备的体制中才能有效运行。

卢梭认为,国家之所以需要政府,是因为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为代理人,在公意的指导下发挥作用;它将充当国家和主权者之间的联系;它对公共人格发挥的作用,就有点像把灵魂和身体联合起来对人发挥作用一样。

政府改革的前景目标及路径选择

政府改革的前景目标及路径选择

政府改革的前景目标及路径选择刘 玉(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基础部,山东济南250014)【摘 要】 我国政府要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引导力和保障力,需要进一步深化政府改革。

政府改革想取得显著成效,必须确定其前景目标,并做出有效的路径选择。

以建设讲求“投入产出”效应的廉价政府、讲求责任承担的高效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政府为目标,以完善制度保障、强化社会监督和调动民众参与为途径,发挥内力与外力的共同作用,将是我国政府改革的成功之路。

【关键词】 政府改革;廉价;高效;服务【中图分类号】 D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326(2009)02-0064-0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政府的引导力和保障力。

当前我国政府职能履行尚存在不足,全力深化政府改革成为应时之举。

这场改革需要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政府社会管理、重塑政府形象的原则指导下,确定改革的前景目标并做出有效的路径选择。

这将是影响改革本身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一、政府改革前景目标我国的政府改革是包括思想、宗旨、意识、制度等多个因素在内的全方位的改革。

在实践中,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政府改革的前景目标问题,这决定了我国政府改革的方向。

1.廉价政府:基于投入与产出的比较。

在政府改革中当引入经济学的“投入产出”理论,追求效率、效益的最大化。

所谓“廉价政府”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活动中,行政成本相对最低,费用相对最少,行为规范、公正透明、精兵简政、廉洁高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勤俭政府。

说到底,廉价政府就是要求政府部门在进行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尽量地压缩其维持经费,以减轻国民的负担,并且能取得好的管理效果。

廉价政府的主要目标应是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

廉价政府的口号最早由资产阶级提出,其核心要求是用尽可能少的行政成本,实现最优化的行政管理。

马克思主义将廉价政府概念引入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认为,“国家必须限制自己的开支,即精简政府机构,缩小其规模,尽可能减少管理范围,尽可能少用官吏,尽可能少干预公民社会方面的事务。

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机制与策略选择

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机制与策略选择

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机制与策略选择作者:王张华石纯来源:《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24年第03期收稿日期:2024-02-25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治理视域下政府与平台型企业合作模式选择及其风险管控研究”(项目编号:22CZZ03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数字技术赋能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1&ZD125)作者简介:王张华,男,湖南株洲人,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数字治理;石纯,女,安徽安庆人,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数字治理。

摘要:政府数字化转型是数字化时代政府治理变革的现实要求。

政府数字化转型受到社会环境变迁、制度环境优化、激励约束的制度要素以及行动主体协同等多重因素影响。

从内在的逻辑来看,社会环境的变迁是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触发因素”;制度环境的结构性优化是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催发因素”,并通过控制成本收益、数据和合法性等制度要素“驱动”政府数字化转型;多元主体参与则构成了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行动逻辑”。

在此基础上,可以从文化、技术、制度和主体四个方面共同发力,加快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

关键词:政府;数字化转型;动力机制;行动策略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605(2024)03-0012-12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数字技术的兴起,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经济生活,并逐渐渗透到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

以数据驱动和数字化治理为核心特征的政府数字化转型,成为近年来全球政府治理改革的核心议题。

数字技术变革与创新驱动正在加速全球数字化转型,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是现代国家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增强公民参与度以及社会创新力的共同战略选择。

随着世界各国政府数字化转型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内学者开始对此展开广泛的研究和讨论。

从对现有文献的梳理来看,部分研究集中在对域外经验的梳理总结和国内实践镜鉴之上。

转型时期的政府社会规制改革——外部环境、内在动因和约束条件

转型时期的政府社会规制改革——外部环境、内在动因和约束条件
摘 要 : 转 型期面临经济体制 的转型和社会结构 的变化 , 计 划经 济 时期 的规制 4 - 维已
经不符合现 实的需要 , 必须 要对 社会规制进 行 改革。 改革 的动 因来 自于 问题 的挑 战 ,
也来 自 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外部环境的挑战主要有: 各阶层利益多元化、 公众
的理论 约束 ; 规制 经验 不足 , 公众 参 与不够 导致 的 实践 约束 ; 集 团性利 益 障碍 、 规 制 制度 化的成 本导致 的利 益 约束 ; 政 府规 制 失灵 导致 的规 制 主体 方 面 的约 束 ; 追求 利 益最 大化 导致 的规制 客体 方面 带来 的约束 以及 个体 性决 策 的非理 性。
多元化 、 公众 需 求 多 样 化 、 偏 好 的多 变 性使 得 政
锯钎 掰宪 考 考2 0 1 3 年第1 5 期( 总第2 5 0 3 期)
差 异 的扩 大 一 方 面 是 市 场 经 济 自 身 的 特 点 决 定 的, 另 一 方 面 利 益 差 距 的 扩 大 有 很 多 的 人 为 因
关 键词 : 转型 时期 ; 社 会规 制 ; 政 府社会 规 制 改革 ; 动 因; 约束条 件
中图分类号 : F 1 2 3 . 1 6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2 0 9 5— 3 1 5 1 ( 2 0 1 3 ) 1 5— 0 0 5 0— 0 9
改 革 开 放 以来 , 市 场 经 济 飞速 发 展 , 社 会 结 构 已 经 发 生 了 重 大 变 化 。 然 而 政 治 与 行 政 结 构
大、 环 境污 染与 破坏 、 社会 保 性问题 , 市 场 行 为 主 体 从 维 护 其 自身 利 益 的 立
场 出 发 来 看 待 社 会 规 制 改 革 。 不 利 于 其 利 益 的 社 会 改 革 很 可 能 遭 到 被 规 制 者 直 接 的 反 对 或 潜 在 的 抵 制 。 追 求 自身 利 益 的 动 机 超 过 一 定 的 界 限 就 会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企业转型发展路径与建议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企业转型发展路径与建议

碳中和战略对我国企业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一、企业转型发展发展路径“转型”是事物的结构形态、作用机理和人的价值观念等发生根本性转变。

产业升级或工业转型的实质是“工业所具有的创新性和革命性的自发彰显”,是“工业的工具效用和价值实质间内在关系的再调整”,转型升级的目标是“自觉增进社会福利”。

企业转型是企业为更好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在关键技术、工艺流程、管理模式、业务结构、营销渠道等方面所采取的根本性变革,最终目的在于提质增效。

(一)创新为本,分类转型企业转型尤其要以创新为本,根据不同企业类型,探索创新的突破口,实现分类、分步转型。

依照国际国内市场主体性、企业品牌自主性、生产流通性,将我国企业划分为五类,并提出针对性、系统性的分类转型路径。

第一,对于以外贸接单为主的简单外向型生产企业,主要通过传统产品制造加工,向自主品牌、服务型制造、内外销并重、差异化竞争等转型发展;第二,对于拥有自主品牌产品出口的外向型生产企业,主要通过外贸转内销、集约式发展、创新路径优化等转型发展;第三,对于以纯进出口贸易为主的外贸流通型企业,主要通过海外市场拓展和内销网络构建以实现转型发展;第四,对于以国内市场为主的传统企业,可通过工业互联网应用、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可持续供应链系统打造等推进转型发展;第五,对于以国内市场为主的高精尖企业,其转型不在于具体业务上改变,而在于企业使命、理念、战略格局上的转变,通过聚焦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承担以技术创新带动国民经济整体实力提升的时代使命和担当,助力企业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

(二)内需为主,精准对接内需是我国经济增长“压舱石”和“稳定器”。

完整的内需体系是各类需求主体构成的全领域、多层次并随着技术、经济、社会等内外部条件、环境变化而动态调整的国内需求的总和。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内需市场所缺即为企业转型之所向,企业要紧紧围绕扩大内需战略,精准对接内需,实现按需生产,转型发展的重点领域。

论转型期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与重新定位

论转型期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与重新定位
(四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 保障政府职能转变的成 果 。长期以来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 和经济体制改革 。邓小平指出 :“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 前进一步 ,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不改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政治体制 ,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 ,不能使经 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 ,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阻碍四 个现代化的实现 。”[7 ]“只搞经济体制改革 ,不搞政治体 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 ,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 碍 。 ……从这个角度来讲 ,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 成功 ,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 。”[8 ]
三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与重新定位的路径选择 实现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与重新定位 ,要求在正确 处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 、市场 、社会关系的同时 ,充分 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 ,逐一加以修正 。不仅从职能的层
面 ,还要从观念的层面真正实现地方政府职能的彻底 转变 。
(一 )正确定位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明确地方政府的 职能范围 。中央与地方职能权限的划分应该坚持“在维 护中央权威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的原则 ”。事权的正确划分是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关 键 ,也是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前提 ,应该以宪法的 形式明确规定中央与地方的职权划分 。通过立法 ,明确 划分中央独享权力 、地方独享权力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共 享权力 ,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制化和制度化 ,依法 规范中央与地方的行政程序 ,严格按照各自职能行使行 政权力 。这样 ,既依法维护了中央的权威 ,保证中央政 府的统 一 管 理 , 又 赋 予 和 保 障 了 地 方 政 府 充 分 的 自 主权 [ 5 ] 。
依据地方政府本身地位的特殊性 ,笔者认为 ,在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能应该是地 方经济的宏观调控 、提供地方性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 及区域性经济协调发展等 。具体来说 ,可以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的职能 :地区性宏观经济调控职能 ,市场规制职 能 ,组织与实现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职能 ,调节地方收 入分配和完善社会保障职能 , 地方社会管理与服务职 能 ,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职能 ,协调区域间经 济社会发展的职能 ,地方国有资产管理职能 。

转型期我国股票市场规制目标的选择

转型期我国股票市场规制目标的选择

2 ・ 3
政 府规 制 的 目标 确定 为保 护投 资者 , 保市 场公 平 、 效 和透 明 , 确 高 以及 减 少 市场 的系 统性 风 险。 一些 学者 认 为股 票市 场规 制 的 目标 是 保护 投 资 者 、 进 效 率 ( 增 尤其 是 信 息 效 率 ) 避免 系统 性 风 险 , 和 以及 其 他一 些广 泛 的社会 目标 。另一些 学 者 则 笼 统地 将 金 融规 制 ( 括 对 银 行机 构 、 券 市场 和 保 险 包 证 公 司 的规制 ) 目标界 定 为追求 宏 观 经 济 和微 观 经 济 的稳 定 性 、 强 透 明度 和 投 资 者 保 护 以及 通 过 的 增 保 护和促 进 竞争来 提 高效 率 。本文 把 股票市 场 政府 规制 的 目标确 定 为保护 投 资者 , 确保 市场 公 平 、 高效 和透 明 , 减少 系统 性 风险 。上述 三 个规 制 目标是 相辅 相成 的 , 然而 , 无论 是 确保 市场 的公 开 、 效率 和透 明 , 还是 对 系统性 风 险的 防范 都 是建 立 在 对 投 资 者 ( 尤其 是 公 众 投 资 者 ) 利益 保 护 的基 础 上 的 ,
者, 又是投资者利 益的守护神, 同时也是 证券 市场的规制与监管者。 [ 关键 词 ] 资者利 益保 护 ; 票市场 规制 目标 ; 市公 司信 息披 露 ; 投 股 上 转型期 ; 政府 规制 ; 融监管 金
[ 中图分类号 ]825 13 . 7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62 85 (02 0 — 03 0 17 — 70 2 1)2 02 — 6
[ 收稿 日期] 0 l— 9—1 21 o 1
[ 基金项 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 目(8 Z 0 5 0&D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 规制 改革 的历 程 、 理论 成 果及 规 制 改 革 中 的经 验教 训作 了系统 的分析 ; 政府规 制机 构设 置 、 制 对 规 机构 的地位 、 法律体 系的建立 给予 了归纳 性分 析 ; 对 西方发达 国家 常 用 的规 制工 具 的来 龙 去 脉 、 缺点 优 进 行 了细 致 的介绍 ; 政府 规 制 经 济学 发 展 的最 新 对 动向给予 了前 瞻性 的关 注 。这些 理论 著作 对我 国政
理论 的研究在 很大 程度上还停 留在对 国外政 府 规制 理论 的介 绍上 。 由于西方 国家 理论界 对政府 规制 还
2 0世 纪 9 O年代 以来 , 一批政 府规 制经济 学方 面
的书籍陆续 面 世 ( 草 益 ,92 丹 尼 尔 ・ ・ 普 博 , 植 19 ; F史 19 9 9等 )∞ , 这些 理 论著 作 对 西方 主要 发 达 国家 的
往往是 从原 来 的 行 业 主 管 部 门转 过 来 , 被 规 制 企 与 业问存 在着 程 度 不 同 的 行 政 隶属 关 系 , 种 关 系 往 这 往 又表 现 为 规 制 者 与 企 业 结 成 利 益 一 致 的政 企 同
盟 , 规 制 效 果 受 到 严 重 影 响 , 而 导 致 从 消 费 者 的 使 从
府规制 经济 学 的体 系正 逐 步形 成 。 同 时 , 始 利 用 开
作 者 简介 : 涛 , 海 市 委 党校 经 济 学 教 研 部讲 师 , 济学 博 士 。 石 上 经
① ② [ 植 草 益 . 观规 制 经济 学 [ . 京 : 日] 微 M]北 中国 发 展 出版 社 ,92 19 . [ ] 尼 尔 ・ . 普 博 . 制 与 市 场 [ . 海 : 海 三联 书 店 、 海人 民 出版 社 ,99 美 丹 F史 管 M]上 上 上 19
府规 制经 济学理 论 的发展 产 生 了积 极 的 推动 作 用 , 加快 了我 国政府规 制经济 学本土 化研究 的 步伐 。从
规制理 论发展 过 程 来看 , 府规 制 的研 究 最 初 主要 政 集 中在 自然 垄 断 产 业 领 域 ( 维 迎 ,9 8 王 俊 豪 , 张 19 ; 19 ; 98 罗云辉 ,03 等 ) 并 重 点 研 究 了反 垄 断 以及 20 ;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 1生 蔓 塑 00
转 型期政府规制 改革 的路径选择
口 石 涛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 的 不 断发 展 , 型 时期 的政 府规 制 改 革迫 切 需要 在 理论 和 实践 上 突 转
破 。结合我 国的 国情 , 转型期政 府规 制的 目标 应是 有 限、 据 、 有 高效 、 平衡 , 最终 是创 造和 维护 个有 效率 的市场 ; 遵循 的原则是 独立性 原则 、 明性原 则 、 其 透 成本 收益对 称原则 、 职权 法定原

从 实践过 程来 看 , 具 体 产业 的研究 往 往 由于 对
数据 收集 的困难 、 型 假设 的条 件过 于严 格 而 导致 模 规 制的实 践指 导 性 降低 。 目前 , 国和英 国 为 了提 美 高 政府规 制 的效率 , 规制 实践 中开 始逐步 引入 “ 在 成
步推 动 了理 论 本 土化 的发 展 , 有 中 国特 色 的 政 具
5 6
中共 浙 江 省 委 党 校 学 报 2 1 0 0年 第 1期
本一 收 益分 析 ” 制 工 具 , 在 法 律 中 给 予 明 确 肯 规 并 定。 ‘ 成本 一 收 益分 析 ” 出 现 对 政 府 规 制 的理 论 的 研究 和实 证分 析产 生 了重要 的影 响 。但 由 于存 在 国 情 的差 异 及复 杂 的计量 问题 , 国内对 “ 本一 收 益分 成 析” 的研究 几 乎处 于空 白。 应 该指 出的是 , 府 规 制 经 济 学 是 基 于西 方 发 政

则 ; 府 规 制 的 范 围主 要 包括 经 济 性 规 制 领 域 和 社 会 性 规 制 领 域 。 当 前 政 府 规 制 改 革 的 主 要 政
思路 是 重构经 济性规制 和加 强社会性规 制 , 而大 力发展 非政 府组 织也是规 制改革 的重要 举措 。 关键 词 : 制 ; 规 经济 性规制 ; 社会性 规制 ; 非政府 组织 ; 型 转 中 图分类号 :0 99 F6 .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7 02 2 1 )1 06 4 10 —99 (00 O —05 —0



政 府规 制 改 革 的现 状
些 规制 工具 对 有关 产业 开 展实 证研 究 , 究 的范 研
围逐步从 经济 领域 扩 展 到环 境 、 康 和卫 生 等 社会 健 领域 , 出现 了经 济规 制 研究 和社 会 规制 研究 相 互 并 融合 的势 头。从 目前研 究 现状 来 看 , 国政府 规 制 我
没有一个 统一 的认识 , 且研究 的角度也 不 同 , 这使 得 国内学者在 研究 政府 规制时往往 根据 自己的专 业背
景有 选择性 地 开展 政 府 森 林 ” 的局 面 , 响到 政府 规 影 制理 论 体 系 的建 设 。 由于对 中 国 国情 研 究 不 够 深 入, 理论 研究 中的“ 拿来 主义 ” 经 常发 生。 我 国 的 也
经济体 制改 革是 自上 而 下 进行 的 , 政府 的身影 无 处 不 在 , 就造成 在规制 政策制定 过程 中 , 这 其他 规制 参
与 方只能处 于 被 动地 位 , 因此 进 一 步研 究规 制 参 与
方 在规制过 程 中的行 为是很有 必要的 。
垄断 与竞 争 的关 系 ( 地 ,9 7 汪 秋 明 ,0 6 等 ) 谢 19 ; 20 ; 。 进入 新世 纪 , 政府 规制研究 结合 中国 的实 际情况 , 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