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问题,是新课改以来老师们普遍关注的焦点话题。受应试教育等因素影响,传统语文教学曾一度走入“工具”的“迷圈”,忽略了教学中的人文内涵,琐碎的文章分析、乏味的题型训练,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丧失基本的兴趣。新课改以后,这一倾向有了很大的改观。然而,审视当前语文教学的实际,又有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趋势: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轻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片面追求人文性,课堂自由散漫,表面上气氛热闹,但语文课却没有了“语文的味道”。有的教师不是在人文内涵上不分青红皂白的“深挖探究”,就是脱离文本的拓展与延伸,甚至成了“天马行空式”的随意发挥,“非语文化和泛语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现象比较严重。
这样的教学,漠视了语文学科的自身逻辑规律及本质特征,忽视了对学生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等方面的培养,形成了过于注重分析、开掘人文内容的现象,而紧扣语言文字,引导学生理解、感悟、积累和运用的现象越来越少。因而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能给予学生平心静气地“潜心会文”的机会,不能及时指导学生充分感悟重点语句,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充分消化文本中可学可用的写作方法,这样既弱化了学生感悟文本、理解内容、内化积累的训练,又大大削弱了文本语言的感染力,甚至淡化了语文所特有的艺术魅力和人格熏陶力量,从而导致语文运用能力不强,人文精神熏陶大打折扣等不良后果,这是造成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
一、要准确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含义
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处理上,一直以来,我们总是忽左忽右,有失偏颇,究其原因,首先是缺乏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准确理解。
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所谓语文学科“工具性”是指语文用于人际交流具有维持社会联系的实用功能和中介作用,在人际交往中起纽带作用;除此以外,其工具性还表现在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可以帮助学好其他学科。同时语文可以传承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掌握语言工具。因此学习语文就是要使学生牢牢掌握语言工具。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
(1)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孩子从生下来就要呀呀学语,学会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不但要表达,还要会听懂别人说的话;到了学校就要识字、阅读,学习人家的思想和人类文化,学会理解书面语言,学会阅读;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学会作文。
(2)学会用语言进行交际。语言最主要的功能是进行交际作用,任何人都离不开口语交流,在普及教育的社会,更离不开书面语言的交流。学习语文就是要学得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
流的能力。过去我们对于语言的交际作用在语文教学中重视不够,在新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3)学会积累语言。语言具有记忆功能,以语言为媒介助人记忆信息;学生学习靠语言记忆,没有语言的记忆,就没有语言的积累,也就没有学习语言的成果,更谈不到人类文化的传递。
2.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语言作为进行思维、表达情感、交流思想、传递文化的工具,和意识、情感、思维等思想具有统一性。语言学家叶圣陶指出:“语言是思想的定型。所谓定型不仅定思想的形式,同时也定思想的质料,因为语言里所用的材料就是思想本身的质料。思想拿不出来,定型成为语言,这才拿得出来,说出来可以让人家听见,写下来可以让人家看见,人家凭你的语言就可以知道你想的什么。”这充分说明语言和意识、情感、思想、思维的密不可分,而进行思想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思维活动的过程同时就是语言形成的过程。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通过思维活动,总是以语言来表情达意。因此语言是与人紧密相联系的,是与人的社会历史文化紧密相联系的,是与人的具体生命活动紧密相联系的,所以,我们说语文实践活动是一种在特定的时空中、一群特殊的人——教师和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是因为生命运动才使得语言及语言文化有今天这般的绚丽多姿。
因此,工具性不仅强调了语文本身是工具,同时强调了语文学科的各种外在目的,其中最核心的是培养人的工具理性。人文性从某种意义上不仅强调了人不是一个语言的工具,也强调了语文课程对于实现人的梦想、价值和追求的意义,其中最核心的是人文精神。
二、辨证处理人文性和工具性之间的关系
应该说“人文性”与“工具性”分别是语文课程的两大属性。“人文性”是“工具性”的灵魂,“工具性”则是“人文性”的载体。正如纸的正、反两面,互相依存,不可机械割裂。同时,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人文性”还是“工具性”都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语文教学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技能,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当然离开语言文字的运用,人文教育就成了空洞的说教。同样,忽视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便成为没有灵魂的躯壳。只有注入了人文精神的语文才会成为最具生命活力的学科,在听说读写训练中渗透人文教育,方能起到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如果片面地强调某一个方面,就会导致我们的语文教学偏离正确的方向。
归根到底,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两者是互维相辅的:工具性盈育着人文性,人文性促进着工具性。在实施语文课程时,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人文”与“工具”的两大任务。
三、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与人文性如水乳交融,密不可分。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防止将二者人为地割裂开来呢?
1、语言训练中应有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
面对课本,当你从以语言符号的记载形式看,并将其固化为文本,那它似乎是无生命的,静态的文字,但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材绝非语言文字的简单拼凑与组合,在其背后往往蕴含着灵动而鲜活的定义世界,它包含了知识与智慧、意识与方法,道德与情感、意志与价值取向等诸多方面的东西,因此,教学的价值并非将静态的文本材料简单地强加于学生,让学生机械被动地接受,而在于调动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努力让课堂成为学生主体与文本间对话交流与资源生成的活动过程,学生潜心阅读,在读书感受语文材料的过程中,真诚地与文本对话,在充分的交流中,与老师、同学对话,和谐地落实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语言训练中应有灵动活跃的思维碰撞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还需我们进一步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充分激起和借用学生的“情感与知识储备”,让学生的思维与内心去触摸、碰撞作者灵动活跃的内心世界。从而生发出由衷的、真切的感悟,获得心灵的震颤与智慧的启迪。
在学生发言时,教师并不是一个旁听者,而是一个对学生意见的积极倾听者和平等对话者,在倾听中,教师善于抓住学生的思维火花,敏锐捕捉生成资源,以平等对话中的一员或“首席”,恰到好处地介入对话,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更深层次的体验和感悟。
总之,语文学科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进行语言的积累,语感的训练和听说、读、写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道德修养,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既重视它的工具性,又体现人文性,使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达到完美的统一,那便是我们向素质教育迈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