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我国高层次金融人才队伍的建设

64OCCUPATION2011 12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金融业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
国与国之间金融竞争的核心是高层次金融人才的竞争。
笔者在此就我国金融业人才队伍面临的形势与存在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加快我国高层次金融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建议。
一、金融业的竞争与发展迫切需要高层次金融人才所谓高层次金融人才,是指具有深厚的金融理论功底、较强的金融创新能力、积极的学习和适应能力、充分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人文素养,同时具有广阔而开放的全球视野以及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等属性的高素质人才。
当前,我国金融业面临的竞争与发展形势迫切需要大量高层次金融人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金融竞争日趋激烈,对我国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国际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经济全球化挑战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已然成为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我们只有建设一支熟悉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具备国际金融经营理念和从业经验的金融人才队伍,才能使我国金融业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竞争力,才能使我国金融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此外,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及在国际上经济地位的快速提升,需要越来越多的高层次金融人才跻身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中担任各个层级的管理人员,以代表和维护中国的利益。
我国高层次金融人才队伍的建设文/马坚波2.当前金融业发展呈现经营混业化、产品多样化、交易信息化趋势,对我国金融人才队伍中高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银行、证券和保险通过交叉业务混合经营,共享其他部门的金融资源,以求带来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效应,提高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已渐呈趋势。
各种IT 技术和系统在各金融机构中得到广泛应用,网上银行、网上证券和网上投保等网络金融已经成为一个新的金融模式。
这些新的发展趋势和模式对我国金融队伍提出了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的全新要求,只有精通银、证、保的综合型人才,才能有效研究、开发和销售跨行业交叉产品,从而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
国有企业应加强“人才强企”战略工作

国有企业应加强“人才强企”战略工作[摘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国有企业必须加强人才工作和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做大做强国有企业,提升企业竞争力,为繁荣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才强企;工作加强国有企业人才工作和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是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物质保证。
据财政部发布的2010年全国国有企业主要效益指标数据:全年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303253.7亿元,同比增长31.1%。
全年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19870.6亿元,同比增长37.9%。
国企2010年应交税费达25316.8亿,相当于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8.1万亿的31%,同比增长25.6%。
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充分体现了国企为繁荣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加强国有企业人才工作和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是做大做强国有企业,提升我国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是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很大程度表现为跨国公司间的竞争。
目前跨国公司拥有世界专利技术的70%,占世界技术贸易的90%,货物贸易的70%和跨国投资的90%。
对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难以估量。
我国要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赢得优势,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
国有企业经过多年改革和发展,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涌现出一批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紧追国外大公司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发展步伐,但仍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居世界500强企业首位的美国沃尔玛2010年营业收入达到4082.14亿美元,而我国在世界排名最前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2010年营业收入为1875.18亿美元,为沃尔玛的45.9%。
2023年民用航空运输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民用航空运输行业市场环境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民用航空运输行业市场逐渐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领域。
该行业为人们提供了全球范围内的便捷交通方式,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民用航空运输行业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一、宏观环境1. 动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口流动的增加、旅游业的兴起以及全球商业活动的增加都带动着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增长。
2.政策法规:政府的政策对于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包括航空产业政策、公共交通政策等。
3.国际竞争: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二、市场环境1.市场规模:民用航空运输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市场特点。
2.市场结构:市场主要由航空公司、旅行社、机场以及航空器制造商等多个主体组成。
3.市场需求:民用航空运输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于商业、旅游、国际会议、文化交流等众多领域。
4.市场发展趋势:航空公司将注重提高运输效率,缩短航班时间,继续推进环保技术改进;机场将加强服务水平的建设和提高安全保障水平;航空器制造商将推进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促进航空运输市场的发展。
三、行业内部环境1.企业竞争: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价格、飞行网络、服务优化等各方面的竞争都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2.营运成本:行业内部的营运成本包括燃料成本、维护成本、保险成本、人力成本等。
3.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对于航空公司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如新型材料、先进的飞行控制系统、航空运输管理系统等。
四、风险分析1.战争、天灾等自然灾害:此类灾害对于航空运输行业有很大的影响,会造成航班调整、航班取消、人员伤亡等。
2.经济形势不稳定:经济形势不稳定对于航空运输行业的发展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如通货膨胀、政策调整等。
3.国际政治环境: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也是无法忽视的。
例如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不稳定,国际合作不充分等问题都会影响航空运输行业的发展。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测试题(含答案)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1.下面关于美国某汽车制造车间的描述:“许多零部件是由韩国提供的,钢材是用巴西铁矿石炼制的,制造轮胎的橡胶来自泰国,部分工人来自墨西哥……”这说明了()A.美国缺乏铁矿石B.美国缺乏独立生产汽车的能力C.墨西哥工人技术水平高D.国际间经济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2.乐乐家购买了一款进口矫车,其发动机来自德国,轮胎产自美国,整车装配在意大利…这一现象反映了()①经济全球化 ①贫富差距扩大 ①政治多极化 ①各国经济联系密切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3.下列属于“南南合作”关系的一组是()A.日本、巴西、澳大利亚B.埃及、印度、中国C.法国、新西兰、古巴D.阿根廷、德国、菲律宾4.下列对于加强国际合作的主要依据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要从发展中国家购买全部的原料,并出售全部的产品B.发展中国家要从发达国家引进全部的资金、设备、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C.世界大国可以不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与交流D.任何国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与其他国家发生不同程度的联系5.同时符合北半球、发达国家两个条件的一组国家是()A.美国、法国、印度B.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C.巴西、中国、日本D.美国、挪威、日本6.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分别是()A.欧洲和俄罗斯B.欧洲西部和中国C.欧洲和中国D.欧洲西部和俄罗斯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国民生产总值)比值高,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重高①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工业产品以初级加工制成品为主①发达国家人均GDP(国民生产总值)比值低,从事农业的人口比重高①发展中国家以出口农矿产品为主,形成单一的商品经济①导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巨大经济差异的原因,主要是长期的殖民统治和科技发展水平①WTO是指的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A. ①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①8.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是()A.欧洲西部B.中东C.撒哈拉以南非洲D.东南亚9.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产品以服装和纺织品、家用产品、玩具、鞋类等日用消费品为主;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产品以高端制造业产品为主。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部分课后题--参考答案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部分课后题--参考答案中国马克思与当代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导论1、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纵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请结合这一论断,谈谈20世纪人类所经历的深刻变化和新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答案概要:20世界人类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化。
一是科技革命和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
20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创新推动者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推动着各国经济联系和现代化进程在全球范围内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展开。
20世纪上半叶,以相对论、量子力学等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新兴产业的发展;20世纪下半叶,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利用、航天技术、生命科学,特别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根本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社会面貌,加速推进了世界各国现代化的进程。
二是社会主义的探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20世纪初,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出现,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国际格局,有力动摇了帝国主义的统治,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
尽管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重大挫折。
但是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在曲折中继续向前发展。
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世所瞩目的重大成就,以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丰硕成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三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全面崩溃。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形成。
在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人类进步力量的共同推动下,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非拉国家逐步取得了民族独立,开始自主探索实现现代化的道路。
第9课_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教学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新兴独立国家经济发展
【能力提升】阅读教材内容,归纳新兴独立国家经济发展目标、 手段、主要成就及存在问题。
目标:实现经济独立、工业化; 手段:发展国有经济与制定经济计划; 成就: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前期,经济实现高速发展; 问题:由于自身经济结构存在问题,加上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 义抬头,经济发展道路仍然充满挑战。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①条件: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经济计划、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以及福利 政策等,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 合;现代科技的进步。 ②结果: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了新 兴产业的发展与传统产业的升级,极大提 高了多个部门的生产效率。
③消极影响:这些变化并没有解决资本主 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 的固有矛盾。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 围内贫富分化加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 并且波及范围更大。如1997年的亚洲金 融危机、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
知识回顾 新经济政策(1921-1929)
材料: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际上从农民手里拿走全部余粮,甚至有时不仅是余粮,还包括农民的 一部分必须的口粮。付给农民的都是纸币,但由于当时纸币大幅度贬值,不过是些“彩色纸片”。 农民认为“土地属于我们,但面包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 却属于你们。”农民对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暴动者提出“拥护苏维埃, 但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的口号。苏维埃政权的形势十分危急。
问题思考3: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概括 指出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如何?中国对世界经 济有何贡献?
3.21世纪以来的世界与中国
(1)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 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同时,世界经济的不稳定 性、不确定性突出,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 日益严重。 (2)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倡议推 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 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 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 动力。
当前高校学生素质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高校学生素质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刘丙泉吕高羊来源:《价值工程》2013年第32期摘要:社会对于高校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态势,这些对高校学生素质培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文章重点分析新时期下高校学生素质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
Abstract: The social demand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is becoming diversified which raises new requirements for university student cultivation.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university student cultivation and proposes some countermeasures.关键词:学生素质;问题;对策Key words: student quality;problem;countermeasure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2-0234-02作者简介:刘丙泉(1982-),男,山东新泰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生态效率,区域可持续发展。
0 引言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国民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在国际竞争中占主导地位。
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培养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1 加强高校学生素质培养的意义1.1 加强学生素质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全面,不但要求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还要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时期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全球各个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
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的特点与内涵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演愈烈,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但无论是政治,经济的竞争,还是科学技术,军事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教育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已经无可替代。
但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一味的为了追求升学率而进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断的讲,学生对教师讲的内容毫无思考的一味接受。
这种方式不仅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了很大的依赖性,学生脑海中养成了“没有老师的交,没有老师的讲,学生就没有学习了”的意识。
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形成了很大的障碍,也给我们的教育事业留下了潜在的威胁。
逆转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逐步进行基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新一轮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十分重视学习主体的地位,十分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主要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而参与式教学正是许许多多新课改教学模式中的一种,它以其独特的优势走入众多教育者的视线,走入中小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教学特点内涵一.参与式教学的定义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
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运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参与式教学将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生活的主体位置,教师通过组织、设计“活动”的形式,全面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性学习与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愿望,以学生主体性为核心来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做主人,使他们切实感受到成为学习主人的真正乐趣和与老师、同学共同探求知识的幸福。
中长期财政投资的方向和重点

中长期财政投资的方向和重点" 财政投资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直接参与资源配置的手段,它作为社会投资资金的重要来源渠道之一,对全社会投资的总量和流向、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对生产力布局的合理调整,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宏观导向作用。
现在正值制订“十五”规则之际,本文侧重就我国中长期财政投资的方向和重点提出一些初步看法。
一、支持结构优化和升级是未来财政投资政策面临的重大使命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阶段,工业化现代化的任务十分繁重。
工业化程度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工业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但是,工业化在我国仍是一项尚未完成的任务。
我们不能因为目前工业产品过剩,出现了“买方市场”,就认为我国的工业化过程已经完成。
判断一个国家所处的阶段,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人均收入水平以及工业在GDP中的比重、三次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等。
按照世界银行最新修订的标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xxxx美元之间的国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即工业化国家。
1997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860美元,1998年大约为915美元。
从这单一的指标看我国似乎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从就业结构、城市化水平等方面来看,我国还具有明显的低收入国家特征。
现在我国非农产品的增加值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0%左右,但是非农产业的从业人员仅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50%,城镇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0%。
上述情况表明,中国当前和未来的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推进工业化现代化进程。
工业化的实质是结构调整,也就是从产业的低级形态不断向产业的高级形态演化。
而加速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不仅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的一个最为紧迫的任务,而且也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工业化发展战略目标面临的一项根本性任务。
我国仍是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这一方面表现在生产力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另一方面表现在产业结构现状的落后。
(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9年级下册第1课第2框《复杂多变的关系》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 2.目前,美国仍具有超级大国的软硬实力,力图抢占并延续发
展机遇的制高点。俄罗斯加大对美国和西方的战略反击力度,大
B 国博弈加剧,但关系仍“斗而不破”。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
家崛起的道路曲折,但历史潮流不可逆转。这充分说明( ) ①大国间的关系正在经历深刻调整 ②国际社会正由全面合作走向冲突 ③世界多极化趋势正加速向前推进 ④大国间的博弈是国际竞争的实质
自主学习
1.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P10) 2.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表现?(P10) 3.新兴经济体的积极影响?(P11) 4.世界多极化的影响是什么?(P12) 5.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的进程中各国该怎么做 ?(P13-14) 6.国际竞争的实质是?(P14) 7.应对国家关系变迁的中国之策?(P14)
如: (2)俄罗斯 经济实力:工业基础雄厚,部门全,但工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发展 缓慢。 政治影响力:在国际事务上经验丰富,外交主动性强。 文化影响力:是教育大国,自然科学和基础研究方面,高等教育的水平居世界领先 地位。 科技实力:航空航天和工业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2)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应对国家关系变迁的中国之策
板书设计
1.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
复 杂
变化中的世界格局
2.世界多极化的影响(意义)
多
变
的
3.国际竞争的实质
关 系
调整中的国家交往 4.认识国家关系
5.如何应对国际局势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丰富,但它决不能 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德国“工业4.0”: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 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该战略 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物理 系统等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爱国主义为题的演讲稿

爱国主义为题的演讲稿爱国主义为题的演讲稿一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朋友:大家好!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
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
今天,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
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少年兴则国兴,小年强则国强。
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爱国主义为题的演讲稿二各位老师、同学:今天我们弘扬爱国主义,就是要从历史的财富中寻找源头,从社会的进步中汲取力量,从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中获得启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这是我们理解爱国主义的历史基点,也是我们弘扬爱国主义的现实依据。
全球人才竞争的形势与应对

全球人才竞争的形势与应对全球人才的竞争形势及其应对人才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各国之间的人才竞争变得日趋激烈。
金融危机过后,全球的经济形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速度也呈现出巨大的差异。
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应对人才竞争,成为了国家和企业所面临的共同难题。
一、全球人才流动的趋势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人才的流动越来越自由。
从过去的“出国留学”到如今的“海外就业”,人才流动的方式也日趋多元化。
高水平的人才不再局限于任何一个国家,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发展,而越来越多的人才也选择在海外发展自己的事业。
二、全球化背景下人才竞争的激烈程度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各国的人口和经济状况也有着巨大的差异。
其中一些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和高效的体制,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得到了快速的推进,人才资源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而另外一些国家却陷入了困境,经济发展滞缓,人才的流失也愈发严重。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才流动变得越来越难以避免,各国之间的人才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
三、针对人才竞争所采取的一些应对措施为了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竞争,很多国家和企业正在努力采取一些应对措施。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加强教育培训和科技创新。
教育培训是保证人才储备和提高人才水平的关键手段。
在教育领域,各国应当加大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力度,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
科技创新也是保障实现全球竞争的关键因素。
只有不断推陈出新,引领科技创新的发展,吸引人才加入到创新的事业中来,才能产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人才政策的优化也是各国应对人才竞争的重要措施。
通过不断完善人才政策,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进入本国企业和机构,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回流本国,从而建立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推动本国的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四、结语在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人才竞争愈发激烈,需要各相关国家和企业进行长期的规划和实施。
保证教育培训和科技创新,并制定人才政策优化,是应对全球人才竞争的重要手段,同时要充分认识到,人才流动不可避免,而不是要限制人才流动甚至劝退人才。
创新社会治理的措施有哪些-创新社会治理的主要举措有什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创新社会治理的措施有哪些_创新社会治理的主要举措有什么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为了进一步调整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以下是我整理的资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创新社会治理的措施有哪些(1)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
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
(2)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
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
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
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时直接依法申请登记。
加强对社会组织和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引导它们依法开展活动。
(3)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
改革行政复议体制,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
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
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
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4)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晋教版初中地理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晋教版初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1.读“美国某品牌手机关联企业的分布图”,手机创意和营销来自美国总部,屏幕、处理器来自韩国,闪存卡来自欧洲,产品组装在中国完成,然后销往国际市场。
中国在组装中仅获取产品价值的7\% .某品牌手机产销过程说明了( )A. 美国缺少组装生产的技术B. 中国占据国际市场有利地位C. 各国经济互相依赖,相互融合D. 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依然封闭【答案】C【解析】美国苹果手机设计和操作软件来自美国总部,芯片来自韩国,产品组装在中国完成,然后销往国际市场。
中国在组装中仅获取产品价值的7\% .苹果手机产销过程说明了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融合。
2.读两类国家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图,下列国家中,属于I类国家的是( )A. 美国B. 阿根廷C. 印度D. 中国【答案】A【解析】发达国家利用其掌握的高科技和从发展中国家购买来的廉价原材料,制造技术含量高的工业品,并销售到世界各地,获取高额利润,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上长期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剥削,大量资源被掠夺,生产品种单一,建设资金不足,生产效率不高,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从两类国家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图可以看出,Ⅰ类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0\%,Ⅱ类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80\% ,而Ⅰ类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之和却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之和的78\% ,Ⅱ类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之和却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之和的22\% .可见Ⅰ类国家为发达国家,Ⅱ类国家为发展中国家。
B.C.D.都是发展中国家,故都不符合题意。
3.近阶段中国与美国之间关于经济方面问题的商谈,属于()A. 南北差距B. 南北对话C. 南南合作D. 北北合作【答案】B【解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商谈,叫做“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叫做“南南合作”。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1.社会发展需要合作精神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分工更加细致,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竞争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密切合作的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竞争更加激烈的二十一世纪,世界将成为一个更加密切合作的整体。
由此,人们在科技交叉、知识融合的社会中,个人作用正日趋减少,成功的关键更多地体现在群体的合作上。
具有创造精神、合作精神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真正需要的人才,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
2.新课程改革呼唤合作精神社会需要合作精神的人才,教育在其中将扮演关键的角色,学校教育也就成为培养具有合作精神人才的第一阵地,基础教育是这一阵地的最前沿。
相对传统教学方式,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顺应时代需要的三大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广大教师沐浴在课改的春风里。
大胆实践新课改的理论,较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尝试小组合作的方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小组合作存在的许多问题,以致出现“新课程,新改革,小组合作叫得响,只见形,不见质,合来合去无主张。
”的尴尬局面。
面对新课改,许多教师为追求一时的利益得失而不愿或不敢涉足新课改,使小组合作只能成为一纸空谈。
的确,客观不公正的评价体系依然存在,但【课改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专家己明确指出,我们应看清它的长期性。
我想,只要我们把握住学生主体的地位的教学原则,科学地促成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学生的主动性就会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也会不断增强。
同时教师也要大胆创新,不断实践,完善自己的教学艺术,使小组合作更科学,更具有实效性。
二、如何发挥小组合作的实效性1.小组的合理构建小组合作首先需要一个科学、和谐、具有创造力的小组,需要一个民主、能够共同进步的小组。
一个班的学生,必须合理分配,尽量使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平等地参与活动,提高小组的合作效率。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以下几个原则:①位置:一般采取就近原则,这样便干学生讨论问题。
1、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

2004高考热点精粹题选1、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为什么说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统一的?[说明] 十六大报告仍然是2004年高考的时事政治的重要内容。
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容已经写入了新教材,必须加以认识和理解,安全面阐述三者的一致性。
[答案](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要求党把宪法和法律作为根本活动准则,坚持依法执政。
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3)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坚持依法治国和实现党的领导都是为了保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由此可见,三者是统一的。
2、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共产党执政,是怎样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说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本题要求考生能从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等角度简明扼要地归纳共产党执政以来所采取的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措施。
[答案](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对人民实行民主。
对敌人实行专政,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2)领导人民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从经济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3)坚持依法治国。
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坚持依法治国从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4)党还领导人民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等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学习三个代表

学习“三个代表”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对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贡献出的又一笔巨大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为之奋斗的永远不变的信条。
面对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复杂形势,我们必须按照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要求,"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不骄、不躁,继续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发学习"。
为了中华民族能在本世纪中叶实现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鞭策自己,认真扎实地学好专业基础课,练好为国服务的本领。
青年是社会的中坚,肩负着国家的未来。
党把希望和关怀寄托在我们年轻一代的身上,也就是给予了我们前所未有的机会与任务。
这个机会就是尽可能地为莘莘学子尤其是科技型人才提供接触和参与世界先进科技发展的条件,这个任务就是在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为了不辜负党的希冀,我们要以"三个代表"为不变的信条,努力身体力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尽自己的全力认真学好基础课和专业课,为明日能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要全心全意地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了解身边群众的愿望和心声,为将来能代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充分的准备。
作为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求知成才欲的中国科技大学的学生,结合"三个代表"理论的学习,我们可以说,用"三个代表"的理论武装自己,就是要求我们要具备清醒的政治头脑,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养成文明守纪的道德风尚。
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摘要】在世界发展的今天,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各国竞争日趋激烈。
为了在全球化浪潮中,为本国经济发展争得一席之地,区域经济一体化应运而生。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将会是必然走向。
一体化组织有许多组织形式,其中关税同盟便是其中之一。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关税同盟经济全球化【正文】20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战后全球贸易和金融投资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经济相互依存,多边贸易体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也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
而今,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带动了建立在地区经济合作基础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也称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迅猛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界定,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说法。
大部分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贸易、透支、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生产要素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自由流动、合理配置与重组,是世界各国经济高度依赖、相互融合的表现。
或者更准确地概括为指参加多边谈判或磋商的相关国家和地区经济团体,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有关经济贸易协议并按照共同制定的协商原则,实行整体运行的世界性经济贸易组织或经济体系。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推动世界经济总体增长,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资源,促进国际投资方面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也带来了负面效应。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一方面也对传统的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如果处理不当,会为全球化付出代价的。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趋势,它对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及社会发展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和作用。
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同一地理区域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一般由中央政府出面,通过签定经济一体化文件或签署自由贸易协议等形式促使资本、技术、劳动、信息、劳务和商品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以对内加强经济贸易合作,对外增强经济竞争力为目的,并由所有缔结国共同组成的区域经济贸易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我是20年月日被批准为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到20年月日预备期满。
为了使党组织如期研究我的转正问题,现将我的转正申请送上,请审查。
自从20年月日批准我为预备党员之后,在党组织严格要求下,在支部党员帮助教育下,思想理论上日渐成熟,政治头脑更加清醒。
特别是通过党内一系列活动的锻炼,使我进一步增强了党性,更加明确了作为一名党员在实际工作中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进取,努力践行三个代表,作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不仅要解决组织上入党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是要解决思想人党的问题。
一年来收获是非常大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了共产党员必须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实干精神统一起来。
在人党以前,自己认识到共产党员要有远大理想,要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精神,但这种远大理想、奋斗终身的精神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得以体现,并不十分清楚,特别是作为一个正在大学里学习的学生,就感到更难。
入党后,经过一年来党的教育,我认识到远大理想、奋斗终身的精神一定要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为远大理想而奋斗,对学生来说,就要端正学习目的,树立刻苦学习的态度,地掌握现代化建设的本领。
除了努力学好学校规定的各学科外,还要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所学专业,选修有关方面的课程,争取获得优异成绩。
第二,明确了共产党员必须积极拥护党的政策。
党的政策既是对以往经验的科学总结,同时又是未来社会实践的重要依据。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谁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关键取决科技实力,而科技的发展取决于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取决于教育。
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点是抓好教育,我国正处于教育全面改革时期,作为一名学生,就要积极投身到教育改革当中去,为我国教育改革做贡献。
第三,明确了当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必须不断提高自己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作为一名党员要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理论水平,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牢固树立宗旨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