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财政平衡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
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需要掌握: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概述;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运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
第一节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概述
一、如何理解财政平衡
(一)财政平衡是财政收支对比的一种理想状态。
财政收支对比的状态有三种情况:
一是收大于支有结余。
二是支大于收有逆差。
三是收与支相等。
在这三种情况中,收支相等显然是平衡,但在实行经济运行中几乎不存在,往往不是有结余、就是有逆差,而逆差更为常见。因此,在实践中只能追求一种基本平衡,即一定时期中的略有结余或略有赤字均应视为财政平衡。
(二)财政平衡的全面理解应注意以下方面:
1.对财政平衡不可以作绝对的理解。在实践经济生活中,略有结余应属基本平衡,略有赤字也应视为基本平衡。
2.对财政平衡要有动态平衡的观点,不能局限于静态平衡。静态平衡只考察一个财政年度内的收支对比状况。动态平衡则要引进时间因素,考虑年度之间的联系与衔接,研究未来财政收支的发展趋势,研究经济周期对财政的影响以
及财政对经济周期的调节作用,以求得一个时期的内在平衡。
3.研究财政平衡还要有全局观点,不能就财政平衡论财政平衡。
4.财政收支平衡可以从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分别考察。
5.研究财政平衡,要注意区别不同的赤字概念。
预算赤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存在收不抵支的情况,但预算有赤字,不代表预算执行的结果也一定有赤字。
决算赤字:是指预算执行结果支大于收。它既可在预算编制时就存在,也可能由预算执行所产生。
赤字政策:是指国家有意识地用赤字来调节经济的一种政策,亦即通过财政赤字扩大支出规模,刺激社会有效需求的增长。
6.研究财政平衡必须密切注意财政平衡的真实性。
虚假平衡发生的原因:
传统体制下——统购包销制度。
当前体制下——财政性挂账。
二、财政平衡的计算口径
也可称之为财政结余或赤字的口径。主要有两个口径:1.赤字或结余=(经常收入+债务收入)—(经常支出+债务支出)
2.赤字或结余= 经常收入—经常支出(包括债务利息支出)
两种口径的主要差别在于,债务收入是否计入正常收入之中,以及债务的清偿是否计入正常支出之中。
前苏联:历来把公债列为正常收入,因此,从战后的统计数字看,几乎年年是结余。
美国:第二个口径。
日本:把公债分为建设公债和赤字公债,仅将后者列为弥补赤字的来源。
IMF:赤字或结余= 收入和补助总额—支出和净增贷款。
中国:1995年以前主要是第一个口径,1995年之后基本是第二个口径,但债务利息支出尚未包括在经常性支出中。
赞成第二个口径的理由:
1.从历史上考察,公债是与财政赤字相联系的经济范畴,是弥补财政赤字的资金来源。债务收入虽然可视为当年的财政收入使用,但毕竟不同于当年的财政收入,迟早是要偿还的,会相应减少以后年度财政可支配资金。
2.如果把债务收入列为财政收入,那么财政向银行的透支或借款也是一种债务,也应列为财政收入,同理,债务的还本付息相应列为支出,如此,也就无赤字或结余可言。
三、我国经济中的财政赤字及原因
我国建国以来在财政工作中长期坚持“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方针,但在不少年份也出现了赤字。
我国财政赤字情况
若干国家财政赤字情况
按第一口径,1950——1978年的29年中10年有赤字。
按现行第二口径,1979年至今,年年有赤字。
我国的赤字与西方国家赤字的原因有所不同。
西方经济学中,通常按照产生赤字的原因和经济背景,将财政赤字划分为两类:结构性赤字和周期性赤字。
结构性赤字是指发生在已给定的充分就业之上的赤字,也称为充分就业赤字。一般用于分析赤字对经济的影响,这种赤字被作为外生变量看待。
周期性赤字是指发生在结构性赤字之上的赤字,即全部财政赤字减去结构性赤字的余额。这种赤字一般被看作是内生变量,其数量随经济波动而变动。
对经济发达国家来说,由于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相对稳定,经济活动主要受市场供求和商业周期的影响,这种划分已可基本满足政策性分析的需要。
我国财政赤字的复杂性主要来自于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一方面,改革以来,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31.2%下降为1995年的10.8%;另一方面,财政支出刚性增长,支出结构僵化,调整的弹性很小。这两个方面的结合,财政赤字就不可避免。
因此,改革和发展的赤字,是我国财政赤字的主要特征。我国财政赤字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代价,有较强的过渡性特征。
四、我国关于财政赤字的讨论
对财政赤字的深入研究,主要是明确市场经济既不姓“社”也不姓“资”以后的事情。
从讨论的内容来看:
1.赤字的口径
观点之一:应是小口径的硬赤字(向银行借款和透支弥补的那一部分)。而债务收入不同于赤字,是国民收入的转化,有物资保证,可同经常收入一样安排支出,因此,由债务弥补的支出不是赤字。
观点之二:债务也应计入财政赤字。因为债务是有偿的,弄不好会拖累以后年度财政平衡。债务收入计入赤字,也方便同国际口径比较。
2.我国财政赤字的原因
主要观点认为:
传统体制下——主要来源于急于求成,基建规模过大。
改革开放后——主要是支付改革成本所致。由于改革不到位,分配机制不顺,经济秩序紊乱,财政支出刚性,税收流失严重,使财政赤字不断加剧。
3.财政赤字的经济影响
观点之一:有百害而无一利——导致通货膨胀,形成虚假购买力,加剧积累与消费比例关系失调。
观点之二:应辩证分析利弊,赤字是否导致通胀和扩大总需求等都要进行具体分析。有人进一步指出,赤字既是财政困难的表现,但从积极的方面看,财政赤字也是一种财政政策,是财政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
第二节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一、财政赤字与社会总量平衡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