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分析题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典型问题例析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属于中学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之一,同时也是中学生必备的基本实验能力。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实验的基本操作规范问题、实验操作顺序问题和实验误差分析问题。现通过典型问题的例析分别加以分析与说明。
例、实验室欲配制80mL 1.4mol/L的NaNO3溶液,试回答:
⑴用不到的仪器是:;
A.烧杯
B.500mL容量瓶
C.量筒
D.胶头滴管
E.玻璃棒
F.100mL容量瓶
⑵)配制时应称取NaNO3g;
⑶实验开始时,需检查容量瓶;
⑷下列操作的顺序是(用字母表示);
A.冷却
B.称量
C.洗涤
D.定容
E.溶解
F.摇匀
G.转移
⑸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下列操作对所配得溶液无影响的是(写序号);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的是;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的是。
A.在烧杯中溶解溶质,搅拌时不慎溅出少量溶液;
B.未将洗涤烧杯内壁的溶液转移入容量瓶;
C.容量瓶中所配的溶液液面未到刻度线便停止加水;
D.将配得的溶液从容量瓶转移到干燥、洁净的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E.将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之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F.将容量瓶中液面将达到刻度线时,俯视刻度线和液面。
解析:此题所要求解决的问题都是中学化学实验中最为基本的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掌握了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酸制的根本。由于容量瓶只有在特定容量下其计量才有实际意义,此题应该选择100mL容量瓶为宜。当用固体溶质进行溶液配制时,需要计算与称量,此题不能依据80mL与1.4mol/L的数据进行计算,应该称取的NaNO3质量为11.9g。在物质的量溶液溶液配制的过程中,不能有任何的溶质损失,因此,必须保证容量不能漏水,在使用前要进行检漏。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还需要遵从一定的操作顺序。实验过程中难免有误差,误差一般由溶质与溶剂量的失真引起。
答案:⑴B、C;⑵11.9g;⑶是否漏水;⑷BEAGCGDF;⑸DE、CF、AB。
综合分析可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⑴配制溶液时,需要根据所选择容量瓶的容量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溶质或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溶质。
⑵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这是因为在配制的过程中是用容量瓶来定容的,而容量瓶的规格是有限的,常用的有50ml、250 ml、500 ml、1000 ml等。所以只能配制溶液体积与容量瓶容积相匹配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⑶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不能直接将溶质放入容量瓶中进行溶解,而要在
烧杯中溶解,待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恢复到室温时,才能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⑷定容后的容量瓶在反复颠倒、振荡后,会出现容量瓶中的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的情况,这时不能再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这是因为容量瓶是属于“容纳量”式的玻璃仪器。
⑸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
⑴称量时引起的误差,使所配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或偏低;
⑵用于溶解稀释溶液的烧杯未用蒸馏水洗涤,使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致使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
⑶转移或搅拌溶液时有部分液体溅出,致使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
⑷在给容量瓶定容时,仰视读数会使溶液体积增大,致使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俯视读数会使溶液体积减小,致使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
以下情况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还是偏低,为什么?请具体分析。
1、试剂、砝码的左右位置颠倒。
2、调整天平零点时,游码放在了刻度线右端。
3、用量筒量取液体溶质时,仰视读数。
4、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5、定容结束时,溶液液面的最高点与刻度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1、偏低。天平一般砝码放右边,砝码的质量加游码读数等于试剂的质量,如果砝码放左边那么就成了:试剂的质量+游码的读数=砝码质量,即试剂=砝码-游码,而本来读数是:试剂=砝码+游码,表明试剂的实际质量小于读数,小2倍游码值,浓度偏小。
2、游码放到刻度线的右端,那么在这样的天平上称量会砝码小于试剂的质量才能使游码在零点,如试剂是10g,游码调整在1g而误认为是0,那么这时称量需要的砝码就是9g。容易得出称量值是小于试剂的实际质量,则浓度偏大。
3、仰视读数得到的值比实际的要小,所以浓度是偏高。
4、如定容时用10ml定,俯视时定的刻度线实际大于10ml,实际量试剂时量的就大于10ml,则浓度偏高。
5、液面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在试管里根据液体的不一样不是凹面就是凸面,不管哪一种最高点与刻度在一个水平面上定的刻度都大于实际值,这样量出的试剂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大学毕业几年了,很久不接触这东西,不知道对不对,希望你根据实际生活理解理解,这样的问题就简单了。
1,配制250mL,1mol/L的HCl溶液,需要12.5mol/L的HCl溶液多少升?
设需要12.5mol/L的HCl溶液体积为V1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n不变:n1 =n2 而n1 = C1 ×V1 ,n2 = C2 ×V2)
12.5mol/L×V1=0.25L×1mol/L
V=0.02L
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C)偏高的是( D )
A、配制盐酸溶液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俯视刻度线(正常读数看成偏大,少取了溶质,m 减少,C偏低)
B、配制盐酸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原因:正常读数看成偏小,多加了蒸馏水,V偏大,C偏低)
C、称量11.7gNaCl配制0.2mol/LNacl溶液1000mL,砝码错放在左盘(实质称到的质量是11.0g,m偏小,C偏小)
D、NaOH溶解后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至刻度线。(原因:热胀冷缩的原理,未冷却,V膨胀,导致加水量减少,C偏高))
[反馈练习没答案
1、欲配制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250mL,完成下列步骤:
①用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克。
②将称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中加蒸馏水将其溶解,待后将溶液沿移入mL的容量瓶中。
③用少量蒸馏水冲洗次,将冲洗液移入_______ 中,在操作过程中不能损失点滴液体,否则会使溶液的浓度(高或低)。
④向容量瓶内加水至刻度线时,改用小心地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若加水超过刻度线,会造成溶液浓度偏,应该。
⑤最后盖好瓶盖,,将配好的溶液移入中并贴好标签。
2、配制500mL 0.1mol/L 的碳酸钠溶液。
(1)应用托盘天平称取十水和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g。(设5g以下使用游码)
(2)若称量时砝码与晶体位置颠倒,则平衡后实际称量得到的固体的质量为。
(3)配制碳酸钠溶液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
(4)下列操作会使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是:(填序号)
A、没有把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B、容量瓶洗净后没有经过干燥处理;
C、转移液体过程中有少量的溶液溅出;
D、加水时水的凹液面超过刻度线;
E、定容时,俯视液面操作;
F、定容正确后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
G、在最初固体溶解搅拌时,有少量的液体溅出烧杯外
3、.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 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