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技术教学大纲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测量教学大纲
《电子测量》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类别:自主发展课课程学时:51学时,周学时3课程编号:(9031035)课程学分:3学分一、课程说明本课程主要了解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用途、性能及主要技术指标,理解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理解现代智能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会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能阅读电子测量仪器说明书;能根据被测对象正确地选择仪器;熟练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能正确使用仪器完成基本测量任务;能对电子测量仪器进行维护。
本课程的实验学时数为16学时、4个实验项目,分别为LCR阻抗特性测试、示波器的使用、频率特性测试和频谱分析仪的使用。
每个实验的教学时数为4学时。
该课程的前期科目主要是电路或电工基础、模拟与数字技术基础、计算机硬件原理等。
后期课程主要是实践性、应用性课程,如技能鉴定实训、电子技术实验、实习等。
学生充分掌握各种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主要技术指标。
能独立组合仪器进行各种测试;了解各种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技能;能独立完成基本操作并对测量仪器进行适当维护。
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4学时)本章要求讲授电子测量的概念及其重要意义,测量与计量的基本概念、电子测量的基本内容与特点、电子测量方法、测量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基本要求:了解电子测量仪表的主要内容及发展过程与趋势。
掌握测量误差,仪表误差概念及表示方法。
掌握数据处理.了解误差的统计分析。
重点及难点:重点:仪表的基本误差及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
难点: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说明:着重掌握测量中如何减消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疏失误差的常用方法。
第二章误差与不确定度(4学时)本章要求掌握误差的概念与表示方法,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粗大误差的特性和处理方法,测量数据处理的方法等等。
第三章信号发生器(2+2学时)本章主要讲授低频信及高频信号信号发生器原理;信号发生器的技术特性;信号发生器的基本构成;函数型号发生器的原理;信号发生器的使用练习;频率合成调频立体声信号发生器。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学时: 48 学分:2.5理论学时: 28 实验学时:20面向专业:电信工程/电信科技课程代码:先开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概率论、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课程性质:必修执笔人:车晓言代爱妮审定人:陈龙猛曹洪波第一部分:理论教学部分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电子测量技术是电子信息、自动控制、测量仪器等专业的通用技术基础课程。
包括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测量误差分析和实际应用,主要电子仪器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电参数的测试方法,该领域的最新发展等。
电子测量技术综合应用了电子、计算机、通信、控制等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开拓学生思路,培养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求实求真的科学作风,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研发工作打下基础。
2、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1)模块化、多层次教学方法(2)理论联系实际(3)互动式、开放式教学方法(4)课程组的教学方法研讨(5)考试方式的改革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开拓学生思路,培养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第1章.测量的基本原理(4学时)(1)测量的基本概念、基本要素,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计量的基本概念,单位和单位制,基准和标准,量值的传递准则。
(3)测量的基本原理,信息获取原理和量值比较原理。
(4)电子测量的实现原理:变换、比较、处理、显示技术。
重点:掌握测量与计量的基本概念,测量误差的概念与来源,测量的量值比较原理。
了解信息的获取原理,测量的基本实现技术。
难点:测量的量值比较原理第2章.测量方法与测量系统(2学时)(1)电子测量的意义、特点、内容。
(2)电子测量的基本对象——信号和系统的概念、分类。
(3)电子测量方法分类。
(4)测量系统的基本特性——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第2版)-教学大纲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课程类别:素质选修课/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选修/必修计划学时:64计划学分:4先修课程:无选用教材:《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李駪、汪涛主编,2017年,电子工业出版社教材。
适用专业:可作为应用型本科和高等职业院校电子、通信、控制与检测等专业的教学课程,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电子爱好者的自学课程。
课程负责人:二、课程简介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电子测量基本技术和工程应用能力为目标,重点介绍了信号发生器、电子示波器、电子计数器、电压测量仪器、频域测量仪器、元件参数测量仪器等常用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及智能仪器与自动测试技术、虚拟仪器技术等先进测试技术。
三、课程教学要求注:“课程教学要求”栏中内容为针对该课程适用专业的专业毕业要求与相关教学要求的具体描述。
“关联程度”栏中字母表示二者关联程度。
关联程度按高关联、中关联、低关联三档分别表示为“H”“M”或“L”。
“课程教学要求”及“关联程度”中的空白栏表示该课程与所对应的专业毕业要求条目不相关。
四、课程教学内容五、考核要求及成绩评定注:此表中内容为该课程的全部考核方式及其相关信息。
六、学生学习建议(一)学习方法建议1. 理论配合实训,理解相关概念,强化情感认同,提升学习效果。
2. 收集近年来出现的智能与数字式新仪器,并根据相关章节了解智能仪器与自动测试技术、虚拟仪器技术等先进测试技术。
(二)学生课外阅读参考资料《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李駪、汪涛主编,2017年,电子工业出版社教材。
七、课程改革与建设1.课程涵盖知识面广,实践性强,教学过程中结合一定数量的实验和实训,使学生能熟练应用电子测量仪器和测量设备进行工程测量。
2.紧密结合电子测量工程实践,突出测量基本原理和仪器的性能特点;把电子测量领域的新知识、新设备收入进来,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新意和特色。
平时对学生的考核内容包括出勤情况、课后作业、课堂讨论等方面,占期末总评的50%。
电子测量教学大纲电子
测量教学大纲引言电子测量是电子工程专业中一项重要的基础课程,它涉及了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电子仪器的校准和误差分析等内容。
本文档旨在为电子测量教学提供一个全面的教学大纲,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组织和掌握电子测量的知识。
一、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各类常用测量仪器的特点和使用技巧,并具备进行电子仪器校准和误差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子测量的基础知识a. 电子测量的概述和基本概念b. 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c. 电压、电流、电阻的测量方法d. 电子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2. 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a. 电压测量仪器(电压表、示波器)b. 电流测量仪器(电流表、示波器)c. 电阻测量仪器(电阻表、LCR表)d. 频率测量仪器(频率计、示波器)3. 电子仪器的校准和误差分析a. 仪器校准的基本原理b. 校准方法和步骤c. 仪器的误差来源和分析方法d. 误差限和不确定度的计算4. 实验设计与实施a. 电子测量实验的设计原则b. 实验仪器的选择和配置c.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d. 实验结果的评估和总结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主要通过课堂讲授和学生讨论的形式进行,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实验教学主要通过实验操作和报告撰写的方式进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四、教学评价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包括课堂测验、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
其中,课堂测验用于检验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实验报告用于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期末考试用于综合考核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掌握情况。
五、参考教材1.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孙志刚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 《电子测量与仪器》,司钟著,电子工业出版社3. 《电子测量技术》,王舰海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六、教学团队本课程由电子工程专业的教师团队负责教学。
电子测量课程介绍与教学大纲
《电子测量》课程简介课程内容:《电子测量》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课程的内容包括误差理论及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信号发生器,电子示波器,频率特性分析仪,时间与频率的测量,电压测量,阻抗测量等等。
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误差分析的基本方法,能对电子测量所得数据进行正确处理,使学生在基本电子测量原理、基本测量方法、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误差建模上有较深入的理解;同时介绍测量仪器与测量系统的基本设计原理,各种电量测量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使学生具有选择合理的测试方案的能力和必要的实际测试技能,为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扎实的测试知识基础。
Brief IntroductionCourse Description:This course is a specialty optional course for the undergraduate major in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The content of this course include:the error theory and the basic methods of data processing , signal generator, electronic oscilloscope, frequency response analyzer, the measurement of time and frequency, voltage measurement, impedance measurement and so on.The mission of this course is:1st,to master the basic method of error theory;2nd,to process data obtained form electronic measurement correctly;3rd,to master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electronic measurement, basic methods of measurement, error analysis and data processing, error modeling.The basic design principles of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and measurement system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of various power measurements are introduced in this course. So that students have the ability to select a reasonable measurement program and the necessary actual measurement skills for the future actual work to lay a strong foundation of knowledge measurement《电子测量》课程简介一、教学内容第一章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10学时)1.1测量技术基础1.2电子测量仪器概述1.3误差的概念与表示方法1.4随机误差1.5粗大误差1.6系统误差1.7测量数据处理教学难点:误差的概念和表示方法、随机误差理论、误差合成及测量数据处理。
《电子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电子测量》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ABJD0622课程中文名称:电子测量课程英文名称:E1ectronicMeasurement课程性质:选修课程学分数:3学分课程学时数:48学时(40+8)授课对象:电子信息工程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一、课程简介讲述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主要物理量(电压、频率、时间和相位)、元件参数、阻抗、噪声等的基本测量原理、测量方法以及常规仪器(示波器、信号源、计数器等)的工作原理和操作使用。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比较全面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发展概况,熟悉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构造,通过实验掌握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并能根据电子元器件的特点选择电子测量仪表和测量方法。
二、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电子测量概论主要教学内容:1、电子测量的内容和特点;2、电子测量的一般方法;3、电子测量仪器的概述;4、计量的基本概念重点:电子测量的一般方法;教学要求:了解电子测量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基本方法,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理解计量的概念。
(二)测量误差和测量结果处理主要教学内容:1、误差的基本概念2、随机误差分析3、系统误差分析4、系统误差的合成5、测量数据的处理重点:系统误差分析,系统误差的合成难点:随机误差分析教学要求:了解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特点,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误差,理解随机误差的分析,掌握误差的分配与合成,能对测量结果(数据)进行正确的处理。
(三)信号发生器主要教学内容:1、正弦信号发生器的性能指标2、低频信号发生器3、射频信号发生器4、扫频信号发生器5、脉冲信号发生器6、噪声发生器重点:低频信号发生器,射频信号发生器难点:噪声发生器教学要求:了解信号源的分类和基本组成,理解正弦信号源的主要性能指标,掌握低频信号发生器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特点,掌握高频信号发生器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特点。
(四)电子示波器主要教学内容:1、电子示波器的组成结构2、双踪和双线示波器3、高速和取样示波器4、记忆示波器与存贮示波器5、数字化波形处理系统重点:电子示波器的组成结构,电子示波器的基本部件难点:记忆示波器与存贮示波器教学要求:了解通用电子示波器的分类、功能、基本组成和性能参数,了解阴极射线示波管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理解示波器显示的基本原理,掌握丫通道、X通道和Z通道的工作原理,熟练掌握通用电子示波器的应用:包括信号的电压、周期、频率,脉冲信号的前沿、脉宽、延迟时间,正弦波的相位差等参数的测量,了解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电子测量课程实践大纲
电子测量课程实践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电子测量是现代科学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是从事现代电子科学研究的必备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标志性课程。
其特点是综合性强、实践性突出、应用面广泛。
电子测量技术综合应用了电子、计算机、通信、控制等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开拓学生思路,培养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求实求真的科学作风,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研发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实训目标(一)理论知识目标通过课程实验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并验证理论;掌握主要物理量(电压、频率、时间等)、元件参数的基本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
(二)实践技能目标熟悉常用测量仪器(示波器、信号源、频谱仪、扫频仪等)的操作使用;加强动手、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初步具备根据测试要求制订先进、合理的测量和测试方案,正确选用测量仪器,严格处理数据,以获得最佳测试结果的能力。
三、实践(或实训)内容及技术要求(一)内容名称1、主要内容(小四宋体)正文2、实践(或实训)要求(小四宋体)正文(二)内容名称(四号黑体)1、主要内容(小四宋体)正文2、实践(或实训)要求(小四宋体)......四、实践(或实训)课时分配(四号黑体)五、实践(或实训)考核(四号黑体)六、大纲编写说明(四号黑体)1、大纲适用范围(小四宋体)正文2、前修课要求(小四宋体)正文附注:执笔人:(小四宋体)模块一信号发生器的使用与调试项目1.1低频信号发生器项目1.2高频信号发生器项目1.3函数信号发生器项目1.4脉冲信号发生器项目1.5电视信号发生器模块二电子示波器的使用与测试项目2.1模拟示波器的使用项目2.2模拟示波器的测试项目2.3数字示波器的使用项目2.4数字示波器的测试模块三频率与时间的测量项目3.1典型计数器产品介绍项目3.2通用电子计数器介绍模块四电压的测量项目4.1电压表的分类与特点比较项目4.2数字多用表的使用与特点模块五元器件参数的测量项目5.1万用表测量阻抗元件的方法项目5.2半导体器件的特性及检测方法项目5.3RCL参数测量仪器介绍项目5.4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测量实训模块六频率测量仪器项目6.1频率特性测试仪功能特点及使用方法项目6.2频率特性测试仪测量实训项目6.3频谱分析仪的使用与特点模块七数据域分析测试仪器项目7.1数据域分析测试的特点、方法与仪器项目7.2逻辑分析仪测量实训模块七数据域分析测试仪器项目7.1数据域分析测试的特点、方法与仪器理解数据域测量的特点,熟悉数据域测试仪器的特点及工作原理。
《电子测量技术》教学大纲共4页word资料
《包装过程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Process Automation in Packing一、课程说明1. 课程性质《包装过程自动化》课程是包装工程专业课。
控制系统是包装生产线的神经中枢,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及控制系统功能是衡量包装生产线自动化程度和性能的标志,本门课程力求覆盖包装自动化领域常用的控制技术,反映包装自动化领域的新进展。
2. 课程的目的和任务该课程主要讲授包装过程各种典型控制系统。
要求学生掌握继电接触器控制线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原理和编程。
能灵活应用各种典型控制系统,综合考虑系统可靠性等因素以适应包装专业学生“基础好、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的要求,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为日后工作中正确应用合理的控制系统打下基础。
3. 适应专业包装工程4. 学时与学分学时:28 学分:1.55. 先修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电机拖动、包装机械、包装工艺、包装测试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教材:宋尔涛、自动控制原理及过程自动化、印刷工业出版社、 1999年参考书:张冠生、常用低压电器及其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2年柴肇基、电力传动与调速系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2年柳长智、可编程控制器基础及应用、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2年刘庆余、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轻工业出版社、 2001年武水顺、食品机械自动控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年7. 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方法。
8. 考核方式(说明,成绩评定办法)考试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办法:考试成绩占考试总评的70﹪,平时考勤占考试总评15﹪,实验成绩占考试总评15﹪。
9. 课外自学要求(包含作业要求)自学教材中计算机控制系统内容。
二、教学基本要求和能力培养要求1. 通过本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常用低压继电器,绘制电器原理图遵循原则。
熟悉典型包装机械电气控制线路。
2)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语言,并能进行简单系统设计。
《电气与电子测量技术》教学大纲
《电气与电子测量技术》教学大纲◆课程代码:EE319◆学分 / 学时:2/34◆适用专业:电气工程类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电路理论、电子技术基础、电磁场理论◆后续课程:电气类相关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开课单位: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电气测量技术是电力生产、电力传输和配送、用电设备安全经济运行不可或缺的一门技术,并日益电子化和数字化。
准确的测量关系到电力系统和设备的安全及稳定运行,同时也是电气控制和继电保护系统的基础, 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技术课程。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数字化电气测量系统的基本构成。
掌握电气测量的强电特征和隔离测量的必要性;熟悉电气工程领域常用的传感器原理和特点,学会根据实际要求选用传感器并设计相关的调理电路;学会根据测量系统的总体要求来选择技术参数符合要求的关键器件,并组建数字化电气测量系统。
培养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素质和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及学时分配四.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突出基本概念,并配以适量的实验环节,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课堂教学形式为多媒体教学,结合实例,重点讲述电气与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着重培养学生设计现代测量系统的能力,力求不断充实最新科学技术成果,拓展学生视野。
上课内容力求图文并茂,授课形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努力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课后作业主要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要求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基本的电气测量问题。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课程最终成绩由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实验、作业、结业考试成绩组合而成。
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下:上课参与度:10%。
主要考核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课堂讨论参与程度。
作业:10%。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电子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子测量技术基础课程类别:任意选修课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24学时 1.5 学分一、课程性质、教学目标《电子测量技术基础》课程的任务主要是讨论电子测量中的基本概念,主要物理量(电压、频率、时间、相位、)元件参数、阻抗的测量原理、方法,以及常用仪器(示波器、信号源、计数器)的原理。
使学生具有电子测量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
其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为:课程教学目标1:掌握测量误差基本理论,能进行测量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
课程教学目标2:掌握波形、电压、频率(时间)、频域及数域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课程教学目标3:了解电子测量中常用电子仪器的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目标4: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课程教学目标5:了解计算机在电子测量中的应用(智能仪器、自动测试系统、虚拟仪器、虚拟测试等)。
课程教学目标6:对国内外电子测量新技术的发展有所了解。
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的矩阵关系注:以关联度标识,课程与某个毕业要求的关联度可根据该课程对相应毕业要求的支撑强度来定性估计,H:表示关联度高;M表示关联度中;L表示关联度低。
二、课程教学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学生自习、答疑等环节。
通过这些环节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电子测量技术基础的基本方法,常用电子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为今后从事科学实验工作奠定基础。
三、先修课程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测量误差与结果的处理;信号发生器,示波器原理;电压测量,时间和频率的测量,阻抗测量。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尊重客观认知规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示讲、示演,了解电子测量技术基础的基础知识;通过电子课件、实物展示、等多种手段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2学时)1.教学内容(1) 电子测量的内容和特点;(2) 电子测量的一般方法;(3) 计量的基本概念。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电子测量技术》是电子信息、自动控制、测量仪器等专业的通用技术基础课程。
该课程包括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测量误差分析,主要电子仪器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电参数的测试方法,该领域的最新发展等。
电子测量是现代科学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是从事现代电子科学研究的必备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标志性课程。
其特点是综合性强、实践性突出、应用面广泛。
电子测量技术综合应用了电子、计算机、通信、控制等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开拓学生思路,培养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求实求真的科学作风,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研发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一)理论知识目标(1) 掌握近代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测量误差分析和测量数据处理方法。
(3) 熟悉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应用技术。
(4) 掌握正确选用测量仪器的基本方法。
(二)实践技能目标(1) 能够制订先进、合理的测量和测试方案。
(2) 能够正确选用测量仪器。
(3) 能够正确操作测量仪器。
(4) 能够正确处理测量数据。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一)绪论1、主要内容测量和电子测量;电子测量的内容与特点;电子测量的一般方法;电子测量仪器概述;计量的基本概念。
2、教学要求了解常用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的分类;掌握计量的概念;掌握电子测量的概念、特点;掌握电子测量常用仪器和常用方法。
3、作业要求《思考与练习1》中的1.1,1.3,1.5。
4、实践性教学内容及要求列举常用电子测量的实例,归纳电子测量方法及仪器的类别。
(二)测量误差和测量结果处理1、主要内容误差的相关概念;测量误差的来源;误差的分类;随机误差分析;系统误差分析;系统误差的合成;测量数据的处理;测量方案选择等。
2、教学要求掌握误差的相关概念、分类、表示方法及公式;理解测量误差的来源;掌握随机误差分析方法,会熟练计算,掌握数学期望值、残差等的计算;掌握正态分布、平均分布,会熟练计算,能使用贝塞儿公式,掌握有限次测量的数据处理方法;掌握系统误差分析方法和合成方法,熟练相关计算;熟练消弱系统误差的典型测量技术、原理、计算。
赵建平20140417-电子测量课程教学大纲-定稿
“电子测量”课程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赵建平执笔人:赵建平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物理工程学院课程名称:电子测量课程编号:072212,074309英文名称:Electronic Measurement课程类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任选课。
)总学时:46学时理论学时:36学时实验学时:10学时学分:2开设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先修课程:普通物理、高等数学、“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及“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本课程是一门工科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也是工科学生将来进行各种电子测量的基础入门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从应用角度出发,在理论和实践上掌握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基本使用方法,能够掌握电子测量中误差分析和处理的方法,以及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动态,能够自行设计常用元器件和电路的测试方案。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做到使学生:1.掌握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掌握典型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性能和使用方法。
3.掌握电子测量中的误差分析及处理方法。
4.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动态。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本项编写要求:以基本内容为主线,对各知识点分按“了理解掌握”三个层次提出要求,并说明教学重点及难点)第一章绪论主要教学内容:1.电子测量的意义及特点;2.电子测量的一般方法;3.电子测量仪器的功能、指标和分类;4.计量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电子测量的意义和特点、常用电子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的分类、计量的基本概念;2.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功能、性能指标。
教学重点:电子测量仪器的功能、指标和分类。
教学难点:计量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测量误差和测量结果的处理主要教学内容:1.误差;2.测量误差的来源;3.误差的分类;4.随机误差分析5.系统误差的分析;6.系统误差的合成;7.测量数据的处理。
《电子测量技术》教学大纲1
附件1、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的格式《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课程组长:李艳总学分值:总学分:4学分,其中理论4学分;总学时数:总学时:64学时,其中理论64学时;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先修课程:《电路、信号与系统》、《低频电子线路》一、课程简介1、课程性质与定位:专业选修课2、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电子测量的内容及常用电子测量仪器、仪表的工作原理,测量时的误差类型、产生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掌握常见电路参数(频率、周期、时间间隔、电压、阻抗)的测量方法及测量结果的处理,测量报告的书写。
3、教学重点与难点: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后,必须掌握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仪表的工作原理、主要性能技术指标。
操作使用:常见电路参数的测量方法及对测量结果的处理方法。
二、课程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一)理论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 8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电子测量的内容和特点,计量的基本概念,电子测量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和电子测量的一般方法。
重点:电子测量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和电子测量的一般方法。
难点:电子测量的一般方法。
第二章:测量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1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测量误差的类型、来源,系统误差的分析方法和系统误差的合成原则。
掌握随机误差的统计处理方法和削弱系统误差的测量方法以及用统计学方法剔除粗大误差的方法。
熟练掌握测量数据的处理及测量报告的书写。
重点:随机误差的统计处理方法和削弱系统误差的测量方法以及用统计学方法剔除粗大误差的方法,测量数据的处理及测量报告的书写。
难点:随机误差的统计处理方法和削弱系统误差的测量方法。
第三章:模拟测量方法 16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电压测量的特点,掌握交流电压测量的原理,噪声电压测量和分贝的测量的方法,了解失真度的测量、功率的测量和Q值的测量原理。
重点:交流电压测量的原理。
难点:噪声电压的测量方法和分贝测量的方法。
第四章:数字测量方法 16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电压测量的数字化方法。
普通高等教育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大纲合集 1041826电子测量技术教学大纲
《电子测量技术》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041826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分:2学分学时:36学时(理论18学时,实验18学时)开设学期:第5学期一、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专业选修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有关电子测量的基本知识,具备正确选择测量方案和使用电子测量仪器的能力,培养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研发工作打下基础。
二、重点难点1.重点:误差处理方法;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频率测量原理,相位测量、电压测量、阻抗和噪声测量的原理与方法。
2.难点: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方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讲授电子测量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讨论法:师生共同讨论电子测量技术最新的发展趋势及应用。
实验法:对电子测量的各种方法进行实践练习。
四、教学内容第一章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电子测量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基本方法;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特点;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及误差;能对测量结果(数据)进行正确的处理。
1.测量与电子测量2.电子测量的内容和特点3.电子测量方法的分类4.测量仪器的功能、分类和主要性能指标5.计量的基本概念第二章测量误差和测量结果处理(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误差的相关概念、分类、表示方法及公式;理解测量误差的来源;掌握随机误差的分析方法,会熟练计算;掌握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
1.误差2.测量误差的来源3.误差的分类4.随机误差分析5.系统误差分析6.系统误差的合成7.测量数据的处理第三章信号发生器(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信号源的分类和基本组成;掌握正弦信号源的主要性能指标;低频信号发生器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特点;高频信号发生器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特点。
1.信号发生器概述2.正弦信号发生器的性能指标3.低频、超低频信号发生器4.射频信号发生器5.扫频信号发生器6.脉冲信号发生器7.噪声信号发生器第四章电子示波器(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通用电子示波器的基本组成、功能和分类及阴极射线示波管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示波器显示的基本原理、主要性能及掌握Y通道、X通道和Z通道的工作原理、通用电子示波器的选用原则;熟练掌握通用电子示波器的应用:包括信号的电压、周期、频率,脉冲信号的前沿、脉宽、延迟时间,正弦波的相位差等参数的测量;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基本测量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605121
课程名称:电子测量技术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是否单独设课:是();否(√)
课程总学分: 3 学分(理论课 2 学分,实验课 1 学分)
课程总学时:54 学时(理论课36 学时,实验课18 学时)
实验项目数: 6 个(其中综合性实验项目 1 个、设计性实验项目0 个)适用专业:本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专业
开课学期:第 6 学期
先修课程:电路与信号系统、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
课程简介:《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是结合《电子测量技术》课程而设定的必修实验课,
是《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电子测量技术》课程
同步开设的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教学环节。
授课教材:《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 自编)
参考教材:林占江编著《电子测量技术》(第 3 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
二、实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任务是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常用的电子测量原理和方法,重点掌握常用的典型电子测量仪器的原理、性能和使用方法,了解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发展动态,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课程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方面的基础知识和
实际应用能力,以后在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能制定先进的测量方案,合理地选用测量仪器,能正确处理测量数据,以获得最佳的测量结果。
三、实验方式
1、由指导教师讲解实验的基本要求、目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2、学生分组按项目要求共同完成。
3、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严格遵守实验课守则,按时完成实验内容。
四、实验项目设置、学时分配及基本要求
【实验项目一】交流毫伏表的使用
实验室名称电子测量实验室实验室地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实验中心学时2实验类型验证性每组人数2选做或必做必做
实验目的
1. 掌握交流电压的测量方法和测量原理;
2.掌握交流毫伏表的检波类型。
内容提要利用交流毫伏表测量峰峰值为4V的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的电压值,并根据测量电压值确定所用交流毫伏表的检波类型。
重点难点掌握交流毫伏表的实用方法;了解交流电压表常用的交--- 直流变换电路。
主要仪器及
函数信号发生器 1 台;双踪示波器 1 台;交流毫伏表 1 个。
耗材
【实验项目二】失真度的测量
实验室名称电子测量实验室实验室地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实验中心学时2实验类型验证性每组人数2选做或必做必做
实验目的
1、熟悉失真度仪的使用;
2、掌握放大器失真度测量的方法;
3、熟悉失真度测试仪的
仪器误差和测量电路中误差的计算。
内容提要熟悉失真度仪的使用;弄清失真度的含义。
重点难点掌握失真度仪的使用;熟悉失真度测试仪的仪器误差和测量电路中误差的计算。
主要仪器及模电实验箱 1 件;双踪示波器 1 台;失真度测试仪1 台;万用电表 1 个;单管放大电路耗材模板 1 块。
【实验项目三】数字万用表的使用
实验室名称电子测量实验室实验室地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实验中心学时2实验类型验证性每组人数2选做或必做必做
实验目的
1、掌握数字万用表的基本原理;
2、掌握数字万用表测量的方法;
3、掌握数字万用表
测量中误差的计算。
内容提要学习数字万用表的基本原理及测量方法;掌握数字万用表测量中误差的计算。
重点难点掌握数字万用表的基本原理及测量方法;掌握数字万用表测量中误差的计算。
主要仪器及数字万用表 1 块;待测电路板一块;二极管、三极管若干。
耗材
【实验项目四】模拟示波器的使用
实验室名称电子测量实验室实验室地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实验中心学时4实验类型验证性每组人数2选做或必做必做
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使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的基本方法。
2、学会使用示波器观测电信号波形和电压幅值以及频率。
3、学会使用示波器观察李萨如图并测频率。
内容提要了解示波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学习使用示波器观察李萨如图并测频率。
重点难点掌握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学习使用示波器观察李萨如图并测频率。
主要仪器及示波器 1 台;低频信号发生器 2 台。
耗材
【实验项目五】数字示波器的使用
实验室名称电子测量实验室实验室地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实验中心学时4实验类型验证性每组人数2选做或必做必做
实验目的1、了解数字示波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数字示波器的基本使用方法;2、学会使用数字示波器光标测量,测出电信号波形和电压幅值以及频率;3、学会使用数字示
波器把信号从时域到频域的变换方法。
内容提要了解数字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及基本使用方法,学习使用数字示波器光标测量电信号波形和电压幅值以及频率,了解数字示波器把信号从时域到频域的变换方法。
重点难点了解数字示波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及基本使用方法;学会使用数字示波器光标测量电信号波形和电压幅值以及频率。
主要仪器及数字示波器 1 台;低频信号发生器 1 台。
耗材
【实验项目六】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使用
实验室名称电子测量实验室实验室地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实验中心学时2实验类型验证性每组人数2选做或必做选做
实验目的
1、了解 XJ4810 型晶体管特性图示仪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
2、观察三极管的输出特
性曲线; 3、测试四种三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和直流电流增益。
内容提要1.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和β值的测量; 2.三极管击穿电压的测试;
重点难点XJ4810 型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使用方法;三极管β值的测量和击穿电压的测试。
主要仪器及XJ4810 晶体管特性图示仪 1 台;待测三极管若干。
耗材
【实验项目七】扫频仪的使用
实验室名称电子测量实验室实验室地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实验中心
学时2实验类型验证性每组人数2选做或必做必做实验目的
1.掌握 BT3 扫频仪的工作原理和基本使用
2.掌握 BT3 扫频仪测量单管放大器和谐振放大器的幅频特性。
内容提要使用 BT3扫频仪测量电路的幅频特性。
重点难点
BT3 扫频仪的使用方法;BT3 扫频仪测量单管放大器和谐振放大器的幅频特性。
主要仪器及耗材高频实验箱 1 件;双踪示波器 1 台;万用表 1 个;扫频仪 1 台。
【实验项目八】频谱分析仪的使用
实验室名称电子测量实验室实验室地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实验中心
学时2实验类型验证性每组人数2选做或必做必做
实验目的1.掌握 AT6030D频谱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基本使
用
2.掌握扫频方法测量,观察调幅信号和测量调幅信号的调幅度。
内容提要
学习 AT6030D频谱分析仪的使用方法,掌握扫频方法测量、观察调幅信号和测量调
幅信号的调幅度。
重点难点AT6030D频谱分析仪的使用方法;用扫频方法测量调幅信号的调幅度。
主要仪器及耗材通信原理技术实验箱 1 件;双踪示波器 1 台; AT6030D频谱分析仪 1 台。
【实验项目九】逻辑分析仪的使用
实验室名称电子测量实验室实验室地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实验中心
学时2实验类型验证性每组人数2选做或必做选做
实验目的 1. 了解逻辑分析仪的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虚拟逻辑分析仪的使用; 3.会用逻辑分析仪进行数字电路的测试分析。
内容提要学习用逻辑分析仪进行对数字电路进行测试分析。
重点难点了解逻辑分析仪的基本工作原理;使用逻辑分析仪进行数字电路的测试分析。
主要仪器及耗材THD-1 型数字电路实验箱 1 套;计算机 ( 具有运行 windows2000 和图形化控件的能力 )
1 台; LAP-16128 逻辑分析仪 1 台;导线若干。
五、实验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
与课程考试相结合,根据实验报告、实验考勤等综合评定方法进行考核。
分数分配的百分比:理论考试 50%,实验 20%,上课、作业完成情况占 30 %。
六、其它
1、学生实验前必须做好实验预习准备,实验时提交预习报告方可参加实验;
2、实验结束后,学生必须认真填写相关的记录,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归位;
3、实验数据必须经指导老师检查认可签字后方有效。
执笔人:郑泽龙专业负责人:孙志雄学院教学副院长审核签名:马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