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闯关东》的民俗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闯关东》的民俗文化

《闯关东》这部作品中为大众展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民俗文化现象。从情节和场面看中国民俗。

从二人转看中国民俗

二人转亦称"蹦蹦",是在东北地区喜闻乐见,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长期以来深受东北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喜爱。它的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气息。最初的二人转,是由白天扭秧歌的艺人在晚间演唱东北民歌小调(俗称"小秧歌"),后来,随着关内居民的增多,加上长期以来各地文化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二人转的内涵。在原来的东北秧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驴皮影以及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逐渐演变而成。因此表演形式与唱腔非常丰富。在民间中流传着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传"的说法,可见"二人转"在群众中的影响之深。可以说,二人转最能体现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求。

著名学者叶舒宪把“二人转”称为中国的“吉卜賽”,这是对东北二人转艺术形式的最高评价。

剧中二人转情节的出现是围绕鲜儿苦难的历程组织的。二人转的出现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依次穿插出现:(1)鲜儿拜师学艺,加入二人转戏班子。(2)鲜儿一路苦练二人转唱腔、身段等应了“再苦苦不过戏子”的俗话。(3)鲜儿在陈五爷的取妾婚礼演唱二人转,并受凌辱。(4)多年后鲜儿与师傅相遇在传武的婚礼上并与师傅同台表演二人转为婚礼添喜。(5)鲜儿做了“胡子”后,与震三江劫富济贫,在土财主的寿宴上,演唱二人转。

在剧中每一次二人转情节的出现都有一种民间习俗的展现。二人转戏班中不收女弟子的习俗。鲜儿与传文走散后,在半道上,鲜儿跪到地上祈求王老永收留,可王老永不肯收留,原因有三个(一)戏班子收入微薄,实在养不起一个闲人。(二)戏子在社会上地位极其卑微是连娼妓也不如的下九流。(三)戏班子历来不收女弟子。在这些原因当中后两个原因是主要的。旧社会的戏剧表演艺术家的低下地位是千百来在民众意识形态中,流传的一种陋俗。更有甚者,他们死后都不能葬入自家的祖坟当中,也许班主王老永为了鲜儿这个水灵的姑娘,死后有一方洁净的坟穴,出于一片好心,才拒绝了鲜儿的请求。第三个原因,关东蹦蹦戏班子不收女弟子,这个习俗与其他地域有不同之处。比如白玉霜,在当时评剧艺坛上,享有极高的声誉,这种不收女弟子的习俗,实在是鲜为人知。然而出于一片怜悯之心,王老永在大徒弟的劝说下,还是收下了鲜儿这个女徒弟,打破了在关东地区蹦蹦戏班子的规矩。因此,在他们的祖师庙中,王老永三拜九叩,祈求师祖的原谅,正是这一情节,为鲜儿悲惨的遭遇埋下伏笔。

戏班子在荒野中苦练唱功,使人民很容易想起民间流传的一句俗语:“再苦苦不过戏子”,“三更练功,五更吊嗓。”

关东地域在喜庆场合上,请二人转戏班子添彩。这种习俗在后面剧中出现的三个情节中,均有体现,比如陈五爷迎娶三姨太的婚礼上,传武的婚礼上以及老财主的寿宴上都是如此。"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传"的说法。这种习俗在现在民间仍能找到它的影子,比如,现在关东地区老人六十大寿、六十六大寿、八十大寿的寿宴上,仍有儿孙请剧团唱戏的习俗。

正是关东地区民众对二人转的喜爱。才为二人转的发展提供一片沃土,致使今天的东北二人转成为中国戏曲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从传杰赴宴看中国宴席习俗

重阳节之际,夏掌柜带传杰,前去赴众东家之宴,传杰不敢前往,并点出不能赴宴的原因,自古伙计不能上东家的席面,当夏掌柜告知传杰无需入席,仅在一旁伺候时,传杰才一同前往。连夏掌柜掌上明珠玉书一同前去,小小一个宴席,尽展关东与山东各种习俗。

1.伙计不能上席。例如传杰身为伙计,只能站在夏掌柜的身边而不能坐在席间。

2.女子不能上席。这个习俗是流传于山东地区,用传杰话说在老家山东,家里来了客人,他的母亲从来不上席陪客。而这种习俗在关东没有,因此,玉书才能入席。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的不同习俗,真可谓“一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

3.主客要在上座。这种习俗在关东地区和山东地区都有流传,比如,剧中的穆公作为一个长者,他就是坐在主客的席位上。

4.上菜的规矩,菜要先上给主席,鱼头要对准上席的主客。

5.桌上的木纹要对着上席,按照他们关东商界的习俗,凡事求个“和顺”,这个习俗是山东地区的,所以宴席中桌子的木纹却是横对着穆公,按照传杰的说法,这叫不顺,是失礼的行为。这个小小的习俗,真正体现了山东孔子教化的深远影响。

席中的习俗也有一些被流传了下来,比如:主客要坐在上席,菜先给上席,鱼头、鸡头对准上席等。在现在的宴席上还在流传。这正是中国礼仪之邦的具体体现。当然,诸如女子不能入席,伙计不能入席的陋俗被完全摈弃。至于桌子上的木纹对着上席,在现代以圆桌为主的餐厅中就寻不到踪影了。

从场面和仪式看中国习俗

从传文与鲜儿在山东老家的婚礼看民俗

1、婚礼中所有布置皆以红色为主,祈求新人,婚后红红火火,如大红的花轿,女子大红的嫁衣、大红的盖头和男子的大红的腰带,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以红色祈求幸福、吉祥的千年风俗。

2、要彩礼的陋俗

迎娶鲜儿,传文家压迫以一升小米作为彩礼,作为迎娶鲜儿的代价。七拼八凑来的一升小米,遭强盗抢劫后,传文和鲜儿的婚礼化为泡影。正是这种封建陋俗葬送了这对恋人的幸福,也铸成了鲜儿坎坷与悲惨的命运。

其实,这种陋俗早该抛弃,然而在现在现在关东的农村地区还在发展和演变,比如在豫中地区,迎娶新娘要以大半个鲜猪作为彩头,尽管无可考证这种风俗的渊源,然而的确是现实中存在的。

从传文与那文的婚礼看民俗

从传文与那文的婚礼是满汉民族融合的一个缩影。在这个婚礼上既有汉族的习俗,也有满族的习俗。

迎娶新人的过程中,媒婆必须出现,这标志着那文是明媒正娶。

哭嫁。哭嫁是我国一些地区独特的风俗习惯,在那文出嫁那天,按照他们满人的习俗,要哭喊几声,表示对娘家人的思恋与不舍。实际上,据历史考证,哭嫁不仅是满人的风俗习惯,在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之中,也存在这种习俗,哭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战国时期,赵国的公主嫁到燕国去作王后,她的母亲赵太后在临别时"持其踵,为之泣,祝曰,必勿使返。"大约就是后来长盛不衰的哭嫁风俗的滥觞了。)

跳火盆。新娘下了花轿之后,进门之前,先从一个火盆上跳过去,第一期盼这对新人婚后的红红火火,第二表示火将烧尽新娘婚前身上的诸多晦气。

听房。所谓的听房是新郎、新娘洞房花烛间有几个未成年的孩子,在窗外侧耳偷听,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