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中国革命精神认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大学生中国革命精神认同研究
——基于安徽大学本科生的调查
【摘要】中国革命精神对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夺取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同时也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启迪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资源。当代大学生群体对此总体认同度较高,鲜有赞同“革命精神已经过时”的看法,但对中国革命、建设进程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及其相应的革命精神的了解缺乏明显的积极主动性,而且对革命精神具体内涵的认同呈现出多元化与时代性特点。
【关键词】大学生;革命精神;认同;调查
中国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渐形成、发展和完善的特殊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缔造新中国的思想支撑,也应成为新时期全面推进党的伟大事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其矢志不渝的崇高理想,服务人民的宗旨意识,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还是当前文化发展与繁荣的重要资源,对引导个体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有着不可忽视的激励与启迪作用。为了了解大学生对革命精神的了解及认同现状,2012年4月26、27日,我们在安徽大学本科生中进行了大学生对中国革命精神知晓度与认同度问卷调查。
为了提高问卷的回收率与填写质量,结合安徽大学学生自主选课的实际,我们采取课堂分发问卷的方式,并与部分接受调查者就有些问题进行一对一交流。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200份,有效问卷200份(部分问卷偶尔出现漏填题情况,考虑到问卷题量非常大,不影响统计分析价值,故视为有效样本)。
一、样本构成描述
安徽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设有26个院(系、部),77个本科专业,涉及理学、工学、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全日制本科生2万余人。此次回收问卷200份,有效样本200份,约占全校本科生数的1%。其中女生120人,男生80人,各占总样本数的60%和40%。从专业分布看,大文科类学生127人,占样本总数的63.5%,大理科类学生73人,占样本总数的36.5%,基本覆盖全校非艺术学的所有门类院系。从调查对象的政治面貌来看,党团员占96.5%,其中中共党员13人,共青团员180人,非党团员7人,占总样本数的3.5%。从生源所在地来看,安徽省学生约占70%,外省学生多来自河北、山东、吉林、广西、江浙及两湖地区。总体上看,样本覆盖面较广,涉及不同专业与年级,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二、革命精神知晓状况的分析
(一)认知渠道
信息来源与认知渠道,不仅直接影响到公众了解信息的客观真实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众的认知偏好。为此,我们针对白求恩、雷锋、张思德、王进喜、焦裕禄等典型人物,以及五四运动、井冈山斗争、长征、南泥湾、愚公移山、“神六”载人航天等典型事件,分别设置了问题,接受调查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据实选择了解途径。
表1:您若知道 ,您还记得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吗?(不知道的不填)
典型人物知晓途径白求恩雷锋张思德王进喜焦裕禄王杰
欧阳海
刘英俊
听故事应答数17 ---- ---- ---- ---- ---- ---- 百分比8.7% ---- ---- ---- ---- ---- ----
课堂听讲应答数140 166 92 136 64 7 6 百分比71.4% 86% 69.2% 72% 32.7% 31.8% 31.6%
电影(电视剧) 应答数 5 5 11 11 36 4 2 百分比 2.6% 2.6% 8.3% 5.8% 18.4% 18.2% 10.5%
广播电视新闻应答数0 1 ---- ---- 30 ---- ---- 百分比0 0.5% ---- ---- 15.3% ---- ----
读书应答数31 15 26 38 63 5 6 百分比15.8% 7.8% 19.5% 20.1% 32.1% 22.7% 31.6%
报纸杂志应答数0 1 0 4 1 2 1 百分比0 0.5 0 2.1% 0.5% 9.1% 5.3%
网络信息应答数0 0 1 0 ---- ---- ---- 百分比0 0 0.7% 0 ---- ---- ----
从长辈听来的应答数0 ---- ---- ---- ---- ---- ---- 百分比0 ---- ---- ---- ---- ---- ----
手机信息应答数 3 0 ---- ---- ---- ---- ---- 百分比 1.5% 0 ---- ---- ---- ---- ----
参观展览应答数---- ---- ---- 0 ---- ---- ---- 百分比---- ---- ---- 0 ---- ---- ----
知识竞赛应答数---- 5 ---- ---- ---- 0 0 百分比---- 2.6% ---- ---- ---- 0 0
街头宣传标语应答数---- 0 ---- ---- ---- ---- ---- 百分比---- 0 ---- ---- ---- ---- ----
其它应答数0 ---- 3 ---- 2 4 4 百分比0 ---- 2.3% ---- 1% 18.2% 21%
注:表中“----”表示本题中无该选项。后同。
从回收的有效问卷统计来看,对白求恩等中国革命、建设事业中涌现的模范人物,大学生了解渠道主要集中在课堂上。以“课堂上听老师讲的”方式知道白求恩、雷锋、张思德、王进喜均在69%以上,其中在课堂上知道雷锋的比例更是高达86%。即使是在知道王杰、欧阳海和刘英俊的人数总体偏少的情况,统计显示,课堂上听老师讲授这一渠道也排在首位。此外,“读书”是大学生了解革命英雄人物的第二大主渠道。通过电影电视剧了解则再次之。
对中国革命中五四运动、井冈山的故事、长征、南泥湾等典型事件的了解方式,与对典型人物了解方式大致相当,课堂同样是大学生了解革命典型事件的主渠道。
从被调查者关于“您若知道白求恩,您还记得大约在什么时候知道的吗”这类问题的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