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公共池塘资源治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池塘资源的困境与治理一、公共池塘资源的概念界定首先我们关注物品或事物的两个重要属性:(1)排他性,即排除他人从物品中受益;(2)竞争性,即一个人消费该物品,会使能同时享用该物品的其他人的收益减损。排他性物品或事物在由自然或人的活动生产出来以后,它们排除或限制潜在受益者(使用者)进行消费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能否从法律和经济意义上排除或限制潜在受益者,取决于物品的自然属性及所属地区的相关制度安排。竞争性个人消费该物品时,对他人从该物品中多能获得的收益的减损程度。比如,一个渔民捕到了一吨鱼,这吨鱼就再也不可能进入他人的渔网了。与之相反的情况是,某人对天气预报的使用,就不会影响其他人对该预报信息的使用。四种类型的物品根据排他性和竞争性对物品做出判断后的结果进行排列组合。我们可以得到四种类型的物品如下图所示: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公共池塘资源。这是一种很宽泛的分类方式,每个类型的覆盖面都很广。它们就像物品世界里的四个“大陆”,尽管各个类型所包含的物品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每一类型的物品都与其他三类不同。私人物品的特征在于竞争性和从经济与法律意义上来讲相对容易的排他性,这类物品最适合用关于市场的经济学理论来做分析。公共物品在这两种性质上与私人物品正好相反。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一样具有相对容易的排他性,又与公共物品一样相对缺乏竞争性。公共池塘资源的资源单位具有私人物品那样的竞争性,又像公共物品那样难以排他。竞争性低高排他性困难公共物品公共池塘资源容易准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公共池塘资源导致公共池塘资源具有非排他性(即很难把潜在受益者排除或限制在使用公共池塘资源之外)的原因很多。(1)有时它纯粹是由公共池塘资源的规模,或者从更一般的意义上来讲,是由公共池塘资源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例如,为一个近海渔场设置围墙的成本,高得令人难以问津,更不用说将整个海洋围起来所需要的花费了。(2)有时是因为,排他或限制使用所带来的收益,低于建立排他机制的成本。(3)还有时候是因为基本的宪法、法律或制度安排阻碍了排他或对使用的限制,例如,宪法明确规定了辖区所有公民可以无障碍地进入辖区内的渔场。(4)另外,

传统的思想或规范,以及公平、伦理等因素,也会使人们不去认真考虑如何排除其他受益者这样的问题。难以排他带来的不仅是公共池塘资源被多人使用,而且包括很难有效对使用者利用资源的行为进行限制。二、公共池塘资源困境的三种理论模型公地悲剧加勒特??哈丁1968年在《科学杂志》发表《公地悲剧》。哈丁从一个理性的放牧人的角度考察了这种情形的结构:,每个放牧人都从自己的牲畜中得到直接收益;但当他或其他人在牧场上过度放牧时,每个放牧人又因公共牧场退化而承受延期成本。因此,每个放牧人都有增加更多牲畜的动力,因为他从自己的牲畜身上得到直接收益,承担的只是由过度放牧所造成的损失中的一份。哈丁的结论是:这是一个悲剧。每个人都被锁定到一个系统,迫使他在一个有限的世界里无节制地增加自己牲畜。在一个信奉公地自由使用的社会里,每个人趋之若鹜地追求他自己的最佳利益。毁灭就是所有人的目的地。哈丁不是第一个注意到公地悲剧的人。很久以前,亚里士多德就注意到:“凡是属于最大多数人的公地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东西,人们关心着自己的东西,而忽视公共的东西。”霍布斯关于自然状态中的人的故事就是公地悲剧的一个原型,人们寻求自己的利益,最后彼此相互厮杀。 H??斯考特??戈登在其经典文章《渔业:公共财产研究的经济理论》中,明确阐述了类似逻辑:属于所有人的财产就是不属于任何人的财产,这句保守主义的格言在一定程度上是真实的。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得到的财富将得不到任何人珍惜。如果有人愚笨地想等到合适的时间再来享用这些财富,那么到那时他们便会发现,这些财富已经被人取走了……海洋中的鱼对渔民来说是没有价值的,因为如果他们今天放弃捕捞,就不能保证那些鱼明天还在那里等着他。也就是说,公共财产往往会遭到不计后果的使用。只要公共池塘资源对一批人开放,资源单位的总提取量就会大于经济上的最优提取水平。如果“公地”仅仅是一些牧场或渔场,公地悲剧就不会引起如此普遍的关注。“公地悲剧”是一种比喻,已经被用来描述各种公共问题。例如,环境污染问题、人口过度膨胀问题、公共财政的过度开支问题、寻租问题、公共部门间关系问题、国际合作、社会冲突等问题。所有边界无法清晰界定的资源都可能产生公地悲剧囚徒困境博弈无论对方如何选择,每个人的最优选择:坦白。所以,我们可以预测,结果将是(坦白,坦白)“囚徒困境”表明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哈丁的模型我们也可以用囚徒困境博弈来表示。假

如我们设定使用一块公共放牧草地的牧人为博弈对局中的对局人。对这块草地来说,它可以供养的牲畜数量是有限的。在这个限度内,牲畜经过一个季度的放牧都能达到膘肥体壮。我们将这个数量设定为L。在一个两人参与的博弈中,“合作”策略被认为是每个放牧人放养L/2的牲畜;“背叛”策略则是每个放牧人放养尽可能多的牲畜,只要出售这些牲畜能够获利,假定这个数量大于L/2. 合作背叛合作 10,10 ―1,11 背叛 11,―1 0,0 集体行动的逻辑曼瑟尔??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以个人追求自己的福利为参照,对促使个人追求他们共同福利的困难性,作了一个与囚徒困境博弈密切相关的考察。亚当??斯密认为,在一个充分发挥作用的市场中,对于个人有利的事情对于集体也同样有利。他认为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可以自动协调,社会收入是全部个人收入的总和,个人利己行动的极大化会自动地实现整个社会的利益。传统群体理论也认为,具有共同利益的个人会自愿地为促进他们的共同利益而行动。其逻辑推理是,只要群体中的个人是理性的和自私的,他们将为这一目标的实现而行动。因为形成集团的目的在于增进其共同利益,集团规模越大就越有效率。奥尔森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对集体行动的结果研究表明,人们并不必然从集体利益中获益,而且也未必愿意为了集体的共同利益而努力。他认为个体的理性并不必然导致集体的理性。每个人并不一定都会从集团合作中受益,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是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公地悲剧、囚徒困境和集体行动的逻辑,模型的中心问题都是搭便车问题:任何时候,一个人只要不被排斥在分享由他人努力所带来的利益之外,就没有动力为共同的利益做贡献,而只会选择做一个搭便车者。如果所有的人都选择了搭便车,就不会产生集体利益,即如果搭便车的诱惑支配了决策的进程,最终的结局将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另一种情况是,有些人可能提供集体物品而另一些人搭便车,结果是集体利益供给达不到最优水平三、公共池塘资源的治理政府强制力手段哈丁认为,“在一个杂乱的世界里,如果想要避免毁灭,人们就必须对外在于他们个人心灵的强制力,用霍布斯的术语来说就是利维坦,表示臣服。”契约论认为,政府是人们自愿让渡出一部分权利而缔约而成的,担负着提供公共产品、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责任。主张使用政府强制力手段的人们认为,政府通过维护个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