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作品美学蕴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从文作品美学蕴含探析
摘要文学作品的美是艺术美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主客观的统一。一部美的艺术作品,不仅要反映出客观生活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属性,还必须具有完美生动的艺术表达形式。沈从文作为成功的乡土文学作家之一,他的小说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完美的文艺作品应当具有的审美品位,本文将就此做一详细探讨。
关键词:沈从文美学内涵体现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沈从文的作品以优美的文笔描绘出了富有诗情画意的湘西乡村
的风俗画卷。在他美轮美奂的作品文字背后,总有一种对“生命”的美丽、庄严所作的歌颂的主旋律及对其受压抑和摧残所生的悲悯。可以说,沈从文全部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特质与艺术特质以及其生命美学的提出,是现代文学史上的里程碑。通过沈从文的文学作品来感受其美学观,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沈从文及其作品简介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大家,是一个有着强烈生命意识的作家。他通过写实记闻的手法,融进了自己对生命的观察与思考,在政治、经济和自然生命的联系中,艺术地再现了下层人民的生命形式。在这个过程中,他给我们展示了一种健全的生命形态,从各个层面表现了他对生命、对美的追求。
湘西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民众的性格豪爽淳朴、重义轻利、守信自约。童年的沈从文是在一种自然、自由的状态下渡过的,也
使其养成了从小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习惯。在沈从文的内心深处,他认同由这片土地孕育而成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湘西的山水长养了他的自由天性、世风民俗开阔了他的眼界,这都成为他日后创作的题材和情感的源泉。在军队里过了6年简单而又丰富、艰苦而又自由的生活后,沈从文离开家乡去追寻他的梦想。然而最初的城市生活却让沈从文感受到了挫折与失败,这让年轻的沈从文怀念起乡间自然而纯朴的美,而他的创作境界也迅速回到湘西故乡,并在他的湘西作品中精彩呈现了其生命意识。
美与善在沈从文的文学观中是统一的,但同时又是相互独立并且互相约束的。在沈从文的作品中,美与善统一于一种最高境界的生命形式,在这样的境界里,美与善是互相包含的。正因为如此,在沈从文对生命的信仰、对自然的崇拜中就包含了审美的人生形式,最终体现了沈从文的一种人文关怀。
二沈从文作品中美的涵义与本质
沈从文以独特的生命视角去审视生活,通过表现生活去展示生命的各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生命理想。在他看来,生命的本质就是爱与美。在沈从文的许多文章中,“美”是一个经常可以见到的词语,他认为人类真善美的发现与创造,是源于爱以及对爱的表现。沈从文认为美应该是无处不在的,存在于充满生机的人生的任何方面。但身处现代社会的人们却已失去了对美的敏锐触觉。生命里充满爱和美,爱和美其实同是生命的一种和谐精神,它既是人生命的
自身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也是人与外部世界的和谐。他希望构筑一个“美”的世界,而主要的方式就是“爱”。
生命的意义在于对爱与美的追求。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其实就是作家的一种主观的”抽象的抒情”,而文学的审美或作家的抒情,就是通过对“故事”或者“人生”的改造给人以一种“审美愉悦”。沈从文始终是从艺术家审美的眼光出发去审视人事生活,他把美作为自己创作的中心。他认为,爱首先是自身具有爱的能力,有一颗善爱的心;其次是主动地奉献,勇敢地给予和无畏的牺牲。同时,“爱”字还是对人性美的体现。沈从文希望的就是通过文学表现“爱”,来引发人类亘古未变的永恒价值,即对真善美和对美好人性的向往。沈从文积极地把目光投向人的生命本体,强调“生命”与“生活”的不同,强调生命的庄严、生命的美丽、生命的永恒,“生命者,只前进,不后退,能迈进,难静止”。
总之,在沈从文的文学世界里,美是爱的升华,爱是美的特质。他把美与爱视为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生命内核和遗传基因。爱是社会凝聚的纽带,美是人生追求的动力。对他来说,对生命的信仰是最高的信仰,这深刻地影响到他的文学观念和创作实践,而其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全部独特性都根源于此,并由此形成其独特的生命美学。
三沈从文作品中美的体现
1 现实生活中的美
(1)风景美。沈从文始终如一地努力从湘西的荆楚文化遗迹里
发掘和表现一种自然、活泼、充满强力的生命形式。读沈从文的作品,给人最显著的印象是:这不是在读作品,而是在游历生活和自然。沈从文生长在湖南的沅水流城,14岁后在沅水流域上下千里各个地方大约住过六七年,正因为沈从文对家乡的人民有着真切深刻的了解和强烈的情感,因此,他的作品,总是把家乡的人民作为描写对象并着力展现他们的率真与质朴。这种美是作者崇高生活理想的化身,它教人爱,爱生命、爱生活、爱美丽的大自然和淳朴美好的心灵,作者笔下的美越鲜明,它所表现的现实意义也就越强烈。站在“乡下人”的立场上,沈从文从传统的乡村道德视角观照现实,抨击文明侵蚀带来的人性的堕落,希望人性重新复归于自然。(2)人物心灵美。首先,沈从文的作品总是细腻深入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歌颂人的崇高心灵。比如《夜》中的山村老人,在老伴逝世的巨大悲痛中,居然冷静自若地伺候“我们”度过一个漫长的夜晚,以至于天亮时,“我们”才惊讶地发现这里发生的一切。再如,《边城》中作者饱含感情地写出了青年男女的情爱、父子祖孙的亲爱、人与人之间的友爱,把爱和美融入全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风土人情之中,使作品散发出人性美的熠熠光彩。总之,在作品中,沈从文把笔触深入到人物的心灵深处,以细腻真切的手法,揭示了人物品格中那些闪光的部分,给人以崇高的美感教育。(3)情感美。在《美与爱》一文中,沈从文说:
“我们需要用美和爱来煽起更年青一辈做人的热诚,激发其生命的抽象搜寻,产生一种崇高庄严感情。”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沈从文对情感的看法。具体表现在作品中,沈从文也对人与人之间淳朴的情感进行了热情讴歌,如《月下小景》、《神巫之爱》、《阿黑小史》、《龙珠》中体现的青年男女情爱,《边城》里老船工对外孙女、船总顺顺对两个儿子的亲子之爱等等。而且,沈从文笔下的“情感”是植根于纯朴民风之中的,充满了人间温情,令人神往。
(4)文化美。沈从文的作品从表层上表现为文明与自然、乡村与都市、现代与传统的激烈冲突和对立,但在其背后,则隐藏着更深层次上的文化价值取向。对于乡土文化的释放感和开放性,可见于作家的取材和语言运用上。比如,沈从文的《湘行散记》素以率真淳朴的语言见称,其中的《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描述了作者的朋友年轻时的放荡不羁,作者通过对这位朋友率直的描写,把握住了在湘西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那原始的狂野性,有效吸取了乡土文化中的丰富性和诙谐性,这是在城市文明中难以得到的写作教育。
(5)理想美。作为一个具有现代理性的知识分子,沈从文对现实的认识有一份特异的清醒。沈从文对湘西生活的恋恋不舍,寄托着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深情瞩望,在湘西那淳朴美好的人性中,蕴含着他实现人性复归的伟大梦想。比如,《雨后》是一幅乡村青年的爱情速写,一切都那么原始荒唐,然而,正是在这种放浪不羁的描写中,人们看到了作者追求自由生活的崇高理想。
沈从文一方面以悲悯的心情描写变形后的湘西生活,另一方面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