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讲义)-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讲义)-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讲义)-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

目录

导言

一、文化与文明

二、中国·华夏·中华

三、中国文化生态

四、中国文化特质

五、中国文化史的分期

六、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意义与方法第一章中国物质文化

第一节生产与经济活动

第二节衣食住行发展

第三节科技文化成就

第二章中国制度文化

第一节政治制度

第二节法律制度

第三节军事制度

第四节教育制度

第五节礼制与称谓

第三章中国精神文化

第一节学术思想

第二节文学艺术

第三节宗教信仰

第四节伦理道德

第五节传统节日与民俗

导言

一文化与文明

1、国外学者对文化的界定

“文化”一词,是由拉丁语Cultura转变来的,在法语和英语中是Culture, 德语中是Kulture。

它原来的意义是人在改造外部自然界使之适应于满足衣食住行等生存需要的过程中,对土壤、土地的耕耘、加工改良,后来此本意发生转移扩大,引申为几种意义:a、含有耕种的意义;b、含有居住的意义;c、含有练习的意义;d、含有留心或注意的意义;e、含有敬神的意义。

正是由于“文化”一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多种多样,因此西方学者对文化这一概念有不同的定义。例如,文化学的奠基人、英国文化学者爱德华·泰勒,先后给文化下过两个定义:

a、“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艺术、宗教、神话、法律、风俗,以及其它社会现象”。

b、“文化,或文明,是指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美国人类学家C·克拉克洪认为,文化是一种渊源于历史的生活结构的体系,这种体系往往为集团的成员所共有,它包括这一集团的语言、传统、习惯和制度,包括有促动作用的思想、信仰和价值。

《法国大百科全书》认为,“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明现象的总和”。《德国大百科全书》认为,“文化指人类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依据他们的能力在同周围环境斗争中以及在他们的理论和实践中所创造的成果。

2、中国学者对文化的界定

中国古代汉语中“文化”一词的涵义,主要是指以文物典制,伦理道德和礼仪习俗来教化天下世人,使其自觉地按照统治阶级的规范要求来行动,即“以文教化”的意思。

如《周易》中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唐代孔颖达解释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这是中国古人对文化的最早提法,但这里的“文”和“化”是单独意义的词,“文化”并没有联成一个词。

西汉时期,刘向在《说苑》中始将文化联为一词,“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的文化是

和武力镇压相对应,指“以文德教化”天下之意。

近代史上,有许多有识之士,探讨文化问题,对文化下了诸多定义。例如,梁启超认为“文化是包含人类物质精神两面的业种业果而言”。陈独秀给文化下的定义为:“文化是对军事、政治、产业而言”;“文化的内容,是包含着科学、宗教、道德、美术、文学、音乐这几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化热兴起之后,学者们又对文化有诸多定义。任继愈认为,“文化有广义、狭义的区别,广义的文化,举凡文学艺术创作,哲学著作,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饮食器服之用,都包括在内。狭义的文化则专指能够代表一个民族特点的精神成果。”周洪宇等人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是以人的活动方式以及由人的活动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为其内容的系统。”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文化的界定为:“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广义的文化总括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物质和精神的全部产品。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以与世界观、政治思想、道德等意识形态相区别。”

3、我们对文化的界定

我们认为,文化应是从古至今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知识的系统的总和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它的物化结果,它包括静态的积累和动态的创造两个方面;人类要进步、发展、就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和传承,因此,文化又表现为一种过程,积累和创造居于过程的两端,居于中间的是人们对已积累起的文化成果,即各种知识体系的学习,掌握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也就是受教育的过程,这正是文化的一种具体体现。

文为名词,化为动词,文化的过程就是把上一代人所创造并积累起来的各种知识体系传授给下一代人,并由下一代人用自己的创造去充实它、丰富它,再传给下一代人,如此而不断地累积、创造、传承下去,构成人类文化发展的川流不息的动态过程。

(二)什么是文明

1、文明的界定

文明一词来自于拉丁语civis(市民)和civilitas(都市)。

在古代希腊国家,城市不仅是政治生活的中心,而且事实上就是国家本身,即所谓的“城市国家”;这样一来,居住在都市的城市居民,就不但在政治上享有特殊地位,并且被人们认为市民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应当较文雅、进步的,所以就取文明为“civilization”。

对于文明的定义,国外有不同的看法。

法国《世界百科全书》认为,“文明意味着社会的高度发达,换言之,它具有一系列特征,具备这些特征的社会各有其独特的个性,因而在历史或在各民族中占有特定的地位。”

德国《百科词典》认为“文明泛指人类社会继原始社

会最简陋的生活方式之后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生产力有了提高,与此相联系,农业、畜牧业、商业和工业,以及社会和国家组织均有了发展,一般亦指物质文明。”

俄罗斯《大百科全书》写道:“文明”一词,a、文化的同义词;b、社会发展,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水平和程度;c、继野蛮时代之后社会发展的程度。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将文明概括为:“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社会进步和人类开化状态的标志。”

2、我们对文明的看法

我们认为,文明是由文化成果凝聚而成,它是人类文化在各个时期所创造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社会体系和行为规范的外观显示。○1它必须有为社会所公认的行为准则,并通过语言、历史、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各种社会制度等客观因素以及人们主观上的自我认同加以规范。○2它必须有客观的物质实在物为标志,如村落、城镇、民族、国家、宗教实体、经济发展状况等等。○3它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在生产工具体系没有发生重大变革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没有达到质变以前,它不会产生质的飞跃。(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知识科技文明)

(三)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文化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人一出生就已生活在自己祖先所创造的特定文化氛围之中,通过对前人所创造的全部知识体系的学习和把握,并用自己的活动去发现新的知识,探索新的领域,进而丰富人类文化的内容,推动社会的前进,所以文化具有内在的驱动性,由于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累积和创造,促使文化的发展变化迅速而又频繁。

文明则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实体,它是文化所创造成果的物化或外观显示,如由精神文化成果凝成的各种文学、艺术成品和人们的道德规则。

文明在一定时期内作为社会实体的相对稳定,使人类能够享受自己创造的各种文化成果,并用新创造的文化成果去丰富它,由此而标志着社会发展的状况和人类开化的程度。

二中国·华夏·中华

(一)中国

中国者,天下之中也。在周初的《何尊》铭辞中就有“中国”一词:“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上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

从地域概念来说,“中国”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随着时代的演进,其范围在不断拓展。

先秦时期,“中国”指周王朝的京师所在,用以与“四夷”对称;其范围十分有限。春秋时期,秦、燕、楚、吴、越、蜀仍皆为蛮夷,尚不在中国之列。秦汉以后,“中国”指定都中原的大一统王朝及其所辖的版图,原来先秦时期的夷、狄、戎、蛮早已成为中国的主体部分了。中国的范围扩大了,更远的未知区域便被称为四夷。元帝国自称其统治区域为“中国”,称其邻国为“外夷”,如日本、高丽、安南、缅甸等地。

由于历代中原王朝的文治武功时有强弱、起伏不定,所以“中国”的版图也在历史上多有盈缩。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大体确立中国领土范围:北起萨彦岭,南至南海诸岛,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库页岛,约1260万平方公里。

“中国”作为一个近代国体意义上的主权国家概念,是在1689年签订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在开首以满文写明外交使臣的身份是:“中国大皇帝钦差分界领侍卫大臣议政大臣索额图……”。

在外交上使用汉文“中国”一词,首见于1842年8月29日的《中英南京条约》,在随后的近百年间,清王朝以“中国”的名义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契约。1911年10月11日,武昌起义革命军宣布的十三条方针中,第二条称中国为中华民国。

(二)华夏

“华夏”,是汉族先民的古称。汉族为中国的主体民族,它的起源问题,一些西方学者,曾宣传中国文明及中国人种是从古代埃及或西亚输入的学说;但是1921年在河南发现的仰韶文化遗迹、1929年在北京发现的猿人头骨化石,就证明了中国文化及中国人种西来说的荒谬。

我们说中华民族起源于中华大地,是根据传说中的远古部落氏族的发展演进,而得出的。

根据徐旭生著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国古代部族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

一、黄炎部落(中国西北方),分为三个亚集团,1、黄帝(陕西黄土高原,姬姓)、炎帝(陕西渭河上游,姜姓);2、高阳氏,有虞氏,商人;3、祝融族

二、东夷集团,太昊、少昊、蚩尤

三、苗蛮集团,三苗、伏羲、女娲等

黄炎联合,败东夷,杀蚩尤,东夷部分融入黄炎部落。黄炎同室操戈,黄败炎,成为黄炎部落大酋长。

尧、舜、禹时代,与三苗冲突,平服三苗,三苗一部分进入。于是黄炎部落成为最强大的部落联盟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国家。

我们知道,我国从禹开始步入阶级社会,建立的国家,而禹及其父鲧兴起的部落称崇,即嵩山,又称华山,故曰“华”;夏则是因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夏。

《国语·周语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夏即指封地,

这样一来,地区“华山”与族人“夏人”,就成了以后华夏族的名称。后来又经过商、周等的发展,华夏族的族体意识进一步增强,不过自汉以后华夏族这一名称逐渐被汉族一称替代。

(三)中华

“中华”一词约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如《魏书·礼制》:“下迄魏晋,赵秦二燕,虽地处中华,微祚微浅”。

“中华”是“中国”与“华夏”二名复合而成,意谓居于中心而文化优越的民族。

“中”即中心;“华”指文化繁盛。

三中国文化生态

(一)地理环境

1、地理环境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地理环境(指宇宙、地质、气象、水文、地文、生物等因素)制约着各地的经济生产形态,并能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间接的影响。

如在江河灌溉的暖温带、亚热带地区,因适宜农作物的生长,故农业最早得以发展;草原荒漠宜于流动畜牧,故游牧经经济得以开展;滨海地区有鱼盐之利与交通之便,工商业适宜而兴。

在江河灌溉造成两岸居民农耕生活稳定基础上产生的农业文明稳定持重;草原的恶劣气候及游牧射猎习惯,造成了游牧文明剽悍尚武;海洋民族航海冒险,致使商业文明具有外向开拓精神。

这一切说明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发展具有影响制约作用,但不具有决定作用,因为人是一种具有能动性的文化动物,人类对自己的发展取向具有创

造性选择功能,但我们应承认地理环境在某一文化发展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2、中华文化产生发展的地理环境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与其它古文化相比,中华文化所依托的自然地理环境独具一格,由此也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中华文化依托的地理环境有如下特点:

第一、地域辽阔。中华文化在辽阔的地理背景中培养起了阔大气象,致使中华文化绵延悠长,历世相传,承袭至今。

第二,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由于地形,气候的差异,于是导致了各地经济、文化的差异。由于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的地理特征,就造成了各地区文化发展的地区性差异,因而出现了许多以地域命名的学派、党派、商帮。

第三,中国地理环境自成体系,构成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造就了中国人的和平自守观念,且并不努力向外开拓。中国人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独立完整的世界中,因而认为中国=世界,用“天下”、“四海”来比喻自己国家的版图。这无形中助长了自大自尊、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惰性。

在这样的心理下,中国人生活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中,从而使中国长期保持基本上自给自足的经济、文化形态,文化体系自具一格。

3、中华文化起源的多元格局

按照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划分说,可以把全国文化起源的区域性格局划分为八大区:

(1)黄河中游地区(2)黄河下游地区(3)黄河上游地区(4)长江中游地区(5)长江下游地区(6)东南沿海地区(7)长城内外及东北地区(8)西南地区。

在这些区域中,以黄河中游、下游两个区城的文化最重要,内涵最丰实,影响最大,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中国最早的国家夏、商,都在黄河中下游。

(二)经济土壤

中国古代自然经济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经济类型是农业经济与游牧经济;与这两种经济类型相对应的是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

1、中国的农业文化

农业是中国古代社会最重要的生产部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的起源地之一。根据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证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至少在六、七千年以前,就已开始农业。

进入文明时代(即阶级社会)以后,逐渐树立了以农业为本、以农立国的观念,国家的一切活动都围绕着管理农业生产的中心而展开。《管子·山权数》说:“谷者,民之司命也”。

以国王为首的统治者非常关心农事,如周朝天子每年都要举行藉田礼(征用民力耕田),举行祭社(土神),稷(谷神)礼,祈求年谷丰收,还定期对农业生产进行视察,监督管理。秦汉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继续推行以农业为国本的经济政策,如曹魏屯田制,北魏隋唐均田制等。

由于历代封建王朝重视农业经济,于是就形成了中国的农业文化传统,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表现出来。

由于农业生产以土地为本,农民离开土地便一无所成,所以长期以来农民就形成了安土重迁的习惯,农民往往世代劳作生息在一块土地上,生于斯长于斯,子孙世守于斯,由此也产生了眷恋乡土的感情。

世界上所有的农业民族都有眷恋乡土的浓厚感情,但中国人尤其突出,这除了农民受土地的束缚这个因素以外,还受农业宗法组织因素的影响。农民属于各自的宗法组织,离开它很生存。一个宗法组织就是一个小社会,它有各自的成员和关系,对外人是不接纳的。

正是由于农业生产的安士重迁品格,造就了中国人的平缓、忍耐、随顺、中庸性格,导致了人们对人的能动创造精神的漠然态度。

所以我们说中国自古以来的这种不以武力去侵略别国的和平自守精神,完全是农业文化中安土重迁品格的派生。

2、中国的游牧文化

我们先以第一个出现在我国北方的骑马民族匈奴族为例。匈奴生活于北方苦寒之地,过着一种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这就使他们养成一种流动性,土地观念很淡漠。

游牧民族的流动性就对农业定居区的生活形成了进攻性的威胁。匈奴人的日常生活方式,也把他们培养成天然具有掠夺性的战士。

隋唐的突厥,宋代的契丹、女真、党项,以及后起的蒙古,生活方式与匈奴相近,都是强悍孔武的骑马民族,这些骑马民族一次次地侵入中原地区,给中原文化带来了破坏性的影响;但也给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的融合发展,带来新的成分和新的因素,如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宋与西夏榷场贸易,这一切使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在形式内容上更为丰富。

(三)社会结构

宗法制是中国社会的构造体系。

宗法制孕育于商代,定型于西周。宗法制规定,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天子”,是天帝的长子,奉天承运,治理天下土地臣民。从政治关系而论,天子是天下共主;从宗法关系而论,天子是天下大宗。君王之位,由嫡长子继承,世代保持大宗地位。其余王子(嫡系非长子和庶子)则封诸侯,他们对天子为小宗,但在各自封国内又为大宗,其位由嫡长子继承,余子封卿大夫。卿大夫以下,大、小宗关系以上例。

跟宗法制绵延不绝紧密相连的,是专制政体的长期持续。

(四)国际条件

中国文化在古代明显领先于周边地区,所以中国文化广泛施影响于周边地区。汉字、儒学、礼法、农业及手工业技艺,都是中国输往周边的文化品种,以致日本、朝鲜、越南等被纳入“汉字文化圈”、“儒学文化圈”。所以秦汉一直到明清各王朝,无论是与中亚、西亚交往,还是与东邻以及南洋诸国交往,都有一种“天朝上国”俯视夷狄的意味。

综观古代中国,虽然面对过足以改朝换代的异域军事力量的侵袭,也曾迎受过佛学那样高水平的观念文化的传入,但中国文化的主体地位并未真正发生过动摇。

然而时至近代,情形发生重大变化,西洋人用大炮、鸦片和商品,打破中国自古形成的与外部世界之间的障壁,将中国纳入世界文化的总流。

四中国文化特质

(一)中国文化是伦理类型的文化

1、中国文化伦理型特征的形成原因

中国文化的基本属性可以归结为伦理型,或称之为政治伦理型,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中国文化极重视伦理道德、人伦关系这些基本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重视,是出于实践上的社会政治目的,为了借助他们维系社会秩序,为此,中国古代人总是把自身道德修养与治国安邦紧密结合在一起,“齐家、治国、平天下,皆以修身为本”,这样,就形成了中国社会独特的文化传统。

那么这种伦理型文化传统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与它具备的特定自然条件及社会历史条件有关,亦即与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下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结构相关。从地理环境上看,中国的东部及东南部临海,西南及西

部多高山,西北及北部多沙漠草原,形成一种半封闭状态的大陆性地域;从物质生产方式上看,农业经济与小农业生产是中国社会的基础;从社会组织结构上看,专制制度高高在上,严密控制着全部社会,宗法制度则渗入到社会机体的整个组织细胞。

由这些自然和社会的条件所决定,即上述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农业经济体制、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等相互间的配合、影响和制约,形成一个稳定的生存系统,与这个系统相适应,就孕育了伦理类型的中国古代文化。

2、中国文化伦理型特征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特征,对中国社会与中华民族产生了诸多的影响。

首先,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特征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特征,要求人们以宗法道德的规范,去加强做人功夫的修养。从消极方面讲,它不免有用宗法道德扼杀人性的一面,尤其统治阶级中出现不少的伪君子,假道学,这种现象可能引发人们对道德信仰的丧失,而统治阶级则往往可借伦理道德的名义,行维护一己私利的目的,如忠君思想,说到底是为一姓的统治,牺牲天下百姓的利益。从积极方面讲,它提倡人们注意道德人格的修养,培养精神节操,诸如修已爱人、敬业乐群等品德,有益于社会的发展,以致于历史上无数“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英雄志士,乃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立国的道德基础,也是中华文化得以继续弘扬的人文渊薮。

其次,中华文化的伦理型特征,从根本上讲,是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的,由于中国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天人合一观念,很难要求它把外在自然当作独立的认知对象加以研究,因此无从发展自然科学,也就谈不上科学精神的培养。

(二)中国文化的五个特点

1、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与延续精神

英国的历史学家汤因比,曾把世界历史的发展划分为26个文明形态,其中唯有中国文明是一个长期延续发展而未曾中断的文化体系,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独特的延续性特点。

在世界文明史上,其他古老文化都曾出现过这种文化中绝现象。在世界上所有的古文明中,唯有中国因其表现出的延续性而避免了这种文化中绝现象,凭借自己一贯的文化传统而发展到今天。

中国文化这种独特的历史延续性,一方面与其特殊地理位置相关,中国与西方的文明中心距离遥远,隔着沙漠、草原、高山、海洋等地理障碍,在古代不易受到来自西方的强大军事威胁。

在文化上,中国一直处于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不仅在东亚、东南亚地区处于优势地位,在古代世界,中国也经常以富足强盛而闻名遐迩。直至近代以前,中国文化上的优势地位,使周围的一些文化多对它处于一种附从的关

系,无从超越它,因而使中国文化基本得以保持自己在文化上一贯的发展态势,表现为历史的延续性。

尽管在军事上,中原文化至少在商周时代起不断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攻击,直至清代;它使中原文化受到破坏,但却没有中绝,每一次中原文化都凭借自己的文化优势,战胜了军事上强于自己的游牧民族,使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这些游牧或半农半牧民族,在军事上侵入中原以后,反而在文化上皈依于中原文明,这样也从而使本来处于优势地位的中原文化,在吸收了游牧民族带进的新鲜成份之后,更加壮大了自己,因而在文化发展的连贯性过程中一直延续下来。

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其表现之一是同化力,即域外文化进入中国之后的被同化,如印度佛教在传入中国之后,与中国本土的文化合流,最后完成了印度佛教的中国化结果。印度佛教的一部分变为中国式佛教,一部分被摄入于宋明理学之中,以及道教中。从佛教初传中华至佛教同化于中华文化之中,前后经一千余年。

中国文化包容性的另一个表现是它的融合力,这种融合力表现了中国文化极强的弹性和吸摄能力,中华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是与中原民族所表现出的博大胸怀密切有关的,可以说,世界上很少见哪一个民族能像汉族一样容忍和具有这样的博大胸怀,而正是这种容忍和气度使中国文化表现出极强的融合力,从而也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神。

中国文化包容性的第三个特点是它的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根源于一种传统深厚的礼教精神。这种礼教精神就是指由一套道德伦常观念和宗法组织模式构筑而成的精神。以礼教精神为基础,构筑起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意识,礼教精神也成为中华文化的本质性特征,因而中国也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总之,正是由于历史上形成的这种礼教精神,从而成为中国文化得以发展的内在凝聚力。

2、中国文化的“实用——经验理性”

中国古代文化是建立在自然经济类型的农业基础之上的文化,也就是农业文化,这种文化就决定了中国文化具有“实用——经验理性”的特点,它具体表现在以下诸方面。第一,以农为本的重农意识,在这种思想意识的影响之下,中国古代历代王朝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农业,先后采取过重农抑商、农本商本政策,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抑制工商业的发展。

第二、重实际而黜玄想的务实精神。亿万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在长期的农耕实践中,养成了朴素无华的务实精神。为什么是这种精神呢?因为农业生产中一个最直接的关系,所谓“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不勤则损亦如之,”民谚中有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说法,这说出了利无幸至、力不虚掷的质朴道理,这种实用型经验反映到政策的制定上,就是追求质朴的实用效果,绝不崇尚玄思华论的虚文。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

绪论 第一节、“文化”的界定 1、文化的来源: “文”的本意是“错画”,也就是花纹。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是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文”在政治领域里,引申为“文治教化”,文治也就是礼治,主张利用礼乐教化提高人们的修养而使国家安定,与“武功”相对。 “文”还有“天文”与“人文”之分,天文指的是自然现象和规律;人文指的是社会现象和规律。《易·贲卦》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 “化”本意是“改”。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许慎《说文解字》“唯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生万物。” 宇宙生成之后的“演化”和“分化”。又分自然之演化和人为之教化。《易·系辞》“在天成像,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荀子·不苟》“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注释为“化谓迁善也”。这里指的是教化。(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化”指发生了质变的变化才叫“化”。所以“化”不仅包括运动变化的思想,也包括量变到质变的思想。) “文化”合在一起——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修养指改造主观世界的范畴,创造属改造客观世界的范畴) 2、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概念的界定 (1)广义文化: 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三个特点:①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②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概念;③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2)狭义文化: 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类的心态部分。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三个特点: ①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活动为内核的; ②狭义文化关注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 ③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特点。适宜于人类文化学、民族文化学、国别文化学等

2020年整理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doc

《中国文化概观》学习心得 程海霞 文化是什么?在文化研究已进行百五十年的今天,提出这么个“常识性”的问题,可能会有人对之嗤之以鼻:文化不就是人类的创造发明吗?但是,“常识性”的问题,未必就不存在问题,且往往科学研究的进步发展,抑或是理论的飞跃,就是缘起于对“常识性的思考和质疑。 “文化是什么?”要解决的是文化观的问题,这是文化研究的首要问题,因为所有与文化研究有关的课题,诸如:跨文化交流理论、文化霸权问题、文化哲学的研究等等,都需要建立在文化的定义的基础之上的。不同的文化定义会产生不同的文化观念、研究视角、方法等等。纵观人类文化研究的历史,特别是近百年的文化研究史,几乎每一种文化理论,或每个与文化相关的学者都有不同的文化定义,因此,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文化观,不同的文化观(文化定义)也就记录着文化研究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也就形成了文化研究的学科史。 文化(culture)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

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文以化人,文化就是可以融化在人身上的精神文明方面的东西。 不管什么学科,学科成立的标准之一,就取决于其是否有合理的学科定义,但要用确切的话语,欲一劳永逸地去给某一学科进行定义,何其容易?此外,任何一个定义都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因为其发展也要受到人类认识世界和本学科发展程度及其行为个体的自身素质(和哲学思辩能力等的)的限制。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对文化的定义和概念我要多多学习多多探索,已求多中国文化概念有所了解和领悟。回顾过去,很庆幸选课的时候,坚持考了自己的兴趣课,时间也证明了,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我喜欢中文系,但是阴差阳错的,我就读的是政法系。我曾经为此苦恼,后来转念一想,我可以曲线爱文嘛。于是,大学选修课的时候,我选了丁楹老师的《唐宋诗词鉴赏》,我受益良多。 这次选上《中国文化概论》,可以说是再续前缘吧。 在我念小学的时候,我没有“国家”这个词的概念。我只是想,为什么叫“中华”呢?后来,还是这本书解决了我的困惑。 “‘中华’之得名,由来已久。‘中’,意味居四方之中。‘华’,本意为光辉、文采、精粹,用于族名,蕴含文化发达之意。元人王元亮说:‘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唐律疏议释文》)”。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题答案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1、试述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古代学术主流思想的发展主要有先秦儒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 宋明理学、乾嘉汉学以及近代的西学东渐所引起的东西文化和学术的交流、碰撞 与融合。中国学术文化思想独具魅力的东方意识与华夏气相对世界文化也产生过 深刻影响。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18世纪前后,欧洲不少启蒙思想家纷纷 从中国文化中寻找思想理论武器。除了儒家思想外,中国传统学术文化思想中的 其他学说也对欧洲产生过影响。如墨子的“兼爱”“非攻”等思想,老庄“柔弱 胜刚强”的学说,深受德国戏剧家莱布尼茨的关注。 中国文化对日本、朝鲜、越南及东南亚等的影响更为明显。日本早在信使开端就大量的引进中国文化。七世纪的“大化革新”实为全盘唐化,自动接受中国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影响。 2、试述中国古代艺术审美观念中的“尊崇自然”,并结合具体的文学形式展开 其分析。 受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尊崇自然成了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 念。艺术家们渴望与自然达成高度的和谐,在自然之中陶冶自己的审美情操,使 自己的思想境界得以升华。崇尚自然,赞美自然,是中国古代艺术一个永恒的主 题。 道家是最重自然的,他们把物我一体作为审美的最高境界。他们认为作为艺术创 作的主体,应该在精神上达到物我合一的状态,使主体精神与自然同化,使主题 情感与自然同趣,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创作巧夺天工。 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是反应作家渴望回归自然的典范之作。他的《归园田居》细 致描写了纯洁幽美的田园风光,的表达了自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喜悦心 情。 在陶渊明等人的倡导下追求自然的风尚在晋宋之际出现了一个高潮。对此宗白华 在《美学散步》中有过一段描述晋宋人欣赏自然,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超然玄远的意境。 这种尊崇自然的审美观念在钟嵘的《诗品》中也得到了体现。钟嵘重视艺术表现 上的自然本色,反对刻意雕琢藻饰之美,把自然之美当作诗歌创作的最高审美原 则,要求诗歌要充满清新流畅的自然气息。 唐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山水游记,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这些作品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反映 了作者对自然造化的憧憬和向往,抒发了作者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的思想情感。 3、试述中国传统礼俗规约的特点。 第一,传统礼俗的等差性。在农业宗法社会里,人们的身份、地位及人与人的关

中国文化概论思考题

绪论思考题 一、文化的三个层次及文化本质特征是怎样的? 1.三个层次:(1)主张文化是涵盖人类所有文化成果的大文化观; (2)主张文化主要指人类精神文化方面的创造性成果; (3)将文化理解为以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等为主的艺术文化。 2. 文化的一般与本质特征: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文化的核心是人,一切文化都是属人的,是人类创造的“人工世界”及其形式,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也是人工产品同自然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文化是人的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文化具有无限展开的丰富性;文化即历史,文化是文化共同体所享有的。 二、文化力 文化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种巨大力量,可以称之为“文化力”或“文化生产力”,它是与经济、政治相对应的,在文化领域内塑造历史的一种力量。 三、对文化从其基本结构的角度来分类是怎样的? 从文化基本结构的角度来看,文化可以分为: 1. 物质生产文化; 2.制度行为文化; 3. 精神心理文化三类。 四、文化的功能主要有哪些? 文化主要具有六大功能,即:记录、认知、传播、教化、凝聚、调控功能。 五、中国当代文化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今天的中国当代文化主要由中国传统文化、马列主义文化与西方文化三元汇一、浑然一体的交融会通型文化。传统文化在文化整体中保持了一种漫漶而又深邃的基础性,马列主义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十分深厚的当代传统,已上升为主导性意识形态文化;而西方文化却在迅速渗透并改变着中国当代文化性质。 六、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人生境界论有何特点? 最主要的特征是:对人生的热爱。热爱生活、自然、生命,泛爱众生。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佛家无不如此。 最突出的特征是:重视人生并落实于人生。古代哲人无不追求“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善、真、美的和谐统一。并希望道德主体在一种切入和生命的发挥中把握自己的本心,认识自我,并通过此以体验到自然生命之道与宇宙精神,达到与宇宙自然相通相感,相参相配,领悟到“气陶化而播流,物受气而含气”的生命创造的乐境。 第一章思考题 一、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为什么能长期占据中国社会经济的统治地位? 1.首先是由历代王朝所奉行的重农抑商政策所致; 2.其次是由中国传统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和统治者残酷的经济剥削所致;

中国文化概论整理讲义概论篇

中国文化概论(王宁版)概论部分 “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化”的本义是改易。这种改易既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广义文化:它是指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广义的“文化”定义是以人类与非人类的分野作为立论的依据,因此,人类文化学、文化哲学取广义的“文化”定义。)广义文化应把握三个要点:(1)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2)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 狭义文化应把握三个要点:(1)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2)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3)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关注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产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文化内涵:它是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凸现出来,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文化现象:指的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文化事象: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复出现时,这种含有规律性的现象称为文化事象。(文化事象的类型性、文化事象的变异性)行业禁忌、建安风骨、原始巫术 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文化政策:指在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民族文化: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而民族又是文化划分的依据。但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正因为每个民族文化都是独特的,所以作为一种价值而言,它们均处于平等的地位。 国别文化:它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中国文化的性质: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 两个文化层面——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一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广义文化: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2.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它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属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3.文化产品:它分广义的文化产品和狭义的文化产品两种。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L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4.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 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4.文化内涵:它是把一些不屑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凸现出来,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如筷子属于生活用品,只有实用功能。但它有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民族饮食特点的适应性(也就是其样式 的民族化)、各时代对其美化的方式、有关它的传说故事以及命名的由来等等,这些都属于它的人 文精神属性的表现,所以,就是它的文化内涵。我们平时说的“筷子文化”,就是针对所指事物的 文化内涵而言的。 5.文化现象:指的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6.文化事象: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复出现时,这种含规律性的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7.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8.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9.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10、民族文化;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 民族的标志之一,而民族又是文化划分的依据。但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 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正因为每个民族文化都是 独特的,所以作为一种价值而言,它们均处于平等的地位。 11.国别文化:它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就是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12,上层文化:指宫廷与上层文入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13.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14,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15.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即文化传统。 简答题 1、文的本义是什么?“化”的本义是什么? 答:“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化”的本义是改易。这种改易既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2、广义应把握的要点是什么? 答:广义文化应把握三个要点:①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足以人为中心的概念; ②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 ③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3、狭义文化应把握的要点是什么? 答:狭义文化应把握三个要点: ①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 ②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 ③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 1、广义文化: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2、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3、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它是写成的典籍或成为口头流传的语言形式的纯粹的思想观念的产物。 4、文化内涵:我们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5、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6、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文化事象往往是思想观念及其物化形式的综合,它不但具有外在的特色,而且含有观念的特色。文化事象是人们对现象的感受上升到理性概括的认识产物。

7、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8、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9、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10、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在这一或那一历史时期,相对而言,有比较昌盛、发达、普及的;也有昌盛、发达、普及的程度稍差一些的。但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由于每种民族文化都是独特的,所以作为一种价值而言,它们均处于平等的地位。 11、国别文化: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国别文化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与国情为基础。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 12、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13、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14、天下观念: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上的两大现象,统一总是占主导倾向的追求。大体从商朝开始,王朝就己按着距离的远近,对天下人采取不同的政治策略;西周时,“天下”的观念已十分明晰。以后历朝历代的荒地,无不以边远的四裔民族的“来朝”为荣。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大纲

2013级《中国文化概论》复习大纲 绪论 1、文化的含义、本质、分类与基本结构、功能; 2、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人生境界;三元会通 第1章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的总体概貌 1、自然经济与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能够长期存在?什么是“重农抑商”?为什么“重农抑商”? 2、什么是血缘宗法制?官职世袭宗法社会的特点;血缘宗法制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 3、雅文化与俗文化、显文化与隐文化、山林文化与庙堂文化的内涵 第2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1、先秦:青铜文化、礼乐制度、“士”阶层的崛起 2、汉魏六朝:董仲舒、谶纬神学、玄学 3、唐宋:科举制、理学、“三教”并行 4、明清:乾嘉学派、启蒙思潮、古典文化大总结 第3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内涵、根源、 积极性和消极性 2、礼制精神的实质 3、 “孝”文化的基本内容;“厚德载物”、“内圣外王”的基本内涵。 4、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4章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及价值取向 1、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 2、 “中庸”的内涵 3、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4、 “三纲五常”、“义”与“利” 第5章儒家文化精神与理想人格 1、儒家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儒”的本义;什么是“礼”? (“礼”的内容和作用) 2、孔子的主要学说:天命观、仁、礼 孟子的主要学说:仁政、性善论 荀子的主要学说:性恶论 3、儒家经典的代表;《十三经》

4、 “天人感应”、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5、儒家文化的基本特征、理想人格;“三纲八目”;儒家文化的地 位和作用 第6章道家文化精神与理想人格 1、道家思想与道教的联系和区别 2、老子的“道”;庄子的“理”“心斋、坐忘”;《淮南子》;“三玄” 3、道家的理想人格 4、儒道互补及体现 第八章佛家文化及其理想人格 1、释迦摩尼、佛、法、僧、大乘、小乘;《大藏经》;“四谛” 2、研修佛法的具体修行方法、“戒定慧”三学 2、佛教在中国发展的表现(传入时间、中国化);禅宗形成的原因和基本观点 3、佛家文化的理想人格 第9章中国古代文学 1、《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唐宋八大家、“汉魏风骨”、“小李杜”、“苏黄” 2、“意境”的基本内涵 3、中国古代散文的忧患主题和批判精神 4、话本小说的产生和发展;俗文学三言二拍、章回小说 5、古代戏曲的形成与成熟 6、明代四大奇书 第10章中国古代艺术 1、中国古代艺术的历史发展、琴棋书画 2、中国古代艺术思想的基本特征 3、古代绘画与书法、建筑与园林的伟大成就、戏曲的基本特征 第十一章中国古代史学与典籍 1、中国古代史学重要的典籍代表和作者、发展脉络 2、清代史学的成就 第十二章中国古代的文化审美教育 1、乐教、科举制、成钧之学、私学、官学、鸿都门学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一、选择 1.“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 2.“化”的本义是改易,这种改易即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3.广义的“文化”定义是以人类与非人类的分野作为立论的依据。 4.狭义文化的定义不但适用于人类文化,而且适用于民族文化学,国别文化学等较为具体的范围。 5.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 6.我们可以把文化归纳为两个层次:上层文化和地层文化,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7.文化的历史传播,上层文化是以文字典籍为煤体的,而底层文化主要靠口头传承。 8.关于文化的分科,有两分法(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三分发(物质,制度,精神);四分发(物质,制度,风俗,思想价值取向或物质,制度,精神,语言) 9.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 10.云贵高原是古代所谓“西南夷”。 11.典型的体现就是各国思想文化鲜明的地方特色,三晋之地多法家人物,齐,鲁多儒学,阴阳之士,南楚则是道家的故乡。 12.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源于南晋的道家及楚词文化,后来经过汇集融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13.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以下几项:一是土地的开垦,二是水利的兴修,三是运河的开凿。 14.农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是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 15.“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 16.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五帝的谱系是皇帝,疑项,高辛,尧,舜。 17.从夏代起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18.自五帝时期以来,宗教崇拜大体育超自然神,天地神氏和祖先神三大分野,好鬼神的殷商人自然全盘继承。 19.春秋战国是文化观念的原闯时代。 20.白家争鸣横贯春秋战国。 21.百家争鸣中的思想流派,据汉代人的总结,有所谓“九留十家”之说,有儒家,到家,发家,墨家,阴阳家,刑名家等派别。 22.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儒学的文化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 23.儒家的人生哲学是伦理的也是宗教的,对中国人的人生观有莫大的影响。 24.儒家的影响在道德在事功道家的影响在超脱,在艺术。 25.庄子哲学的宗旨重在个体精神解放,这种宗旨的最高表现是“逍遥”,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 26.早期发家人物的代表是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俚,以及在楚国,秦国变法的吴起,商鞅等。 27.后期法家的极大成人物是韩非子。 28.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乐”等。 29.墨子学派的出现本身,是那个时代私有生产大发展的结果,标志着私营劳动阶层已经开始有思想的代言人。 30.阴阳家以战国时期的邹为代表。 31.阴阳家的理论对后世中国上层文化和和地层文化都有很深的影响。 32.董仲舒用它来解释〈春秋〉,建立了“天下感应”说,而民间的各种禁忌迷信,也多为阴阳五刑思维方式下的产物。 33.名家又称刑名家,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后期的墨家学派及庄子的某此理论,与这个学派也有密切的关系,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成长期,也是中国王朝政治第一次强盛期。 34.百家争鸣是中国思想历史上最伟大的高峰,百家争鸣是中国文化的黄多时期。 35.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成长期,也是中国王朝政治第一次强盛期。 36.中国文化经西域传到中亚乃至欧洲,异域文化如音乐,舞蹈等大量传来,而佛教的东传,是打通西域最明显的结果之一。 37.两汉选官方式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有察举,征辟,考试等方法,察举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度。 38.有许多科目,其中孝,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其他科目还有明经,明法,尤异,治剧等,三科中,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则重在学问。

中国文化概论完整笔记张岱年

中国文化概论笔记 张岱年 绪论 1、中国古代文化的概念 文:五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及其载体——文物典籍。化:改变、化育。引申为通过教育使人得到改变,文明程度提高。 文化:精神领域内的文治教化。即用道德伦理、诗书礼乐来教育、改造人群。引申为统治阶级所使用的所有文治教化的设施。包括礼乐、典章制度等。 2、文化的概念 所谓文化,指人类群体在适应自然进而改造自然和改造自身的社会活动中的方式方法及其产物。就其是方式方法而言,它表现出历时动态性和共时多样性;就其是产物而言,它表现出物质性和精神性。它的核心是人的行为方式、价值体系;符号是它借以传承的载体。 z 广义文化,着眼于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的差异,也即人类所有一切活动(物质的、精神的)及其成果——“大文化” z 狭义文化,仅指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小文化” 3、文化的结构 两分法:物质和精神或技术体系与价值体系 三分法: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 四分法: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重点) 4、梁漱溟的学术分类 梁漱溟在其《东方学术概论》指出,人类学术无非研究三个问题: 第一,人对物的问题。人类征服自然,产生自然科学。 第二,人对人的问题。人与人相处,产生社会科学。 第三,人对己的问题。人与自己的较量,产生宗教。 最后一点,我们今天在学科分类上称作人文科学 5、文化的几个特点 (1)文化的民族性和普同性 各个民族大多有自己的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审美特征、宗教信仰,等等,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 各个不同民族有很多文化现象是共同的,发展的方向也大体相似。表明了文化的“趋同”(普同)性。 人类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组成、共同发展的成果。 (2)文化的时代性和相对性 在时间上,文化是继承的,累积的,发展的,体现了文化的时代性。所以对文化的评判应该放到具体的时代中。 在空间上,不同种族文化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阶段,体现了文化的相对性。 所以不同质文化整体之间无法进行优劣高下的比较,不能用一种文化观念作为评判另一种文化的标准。 6、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 复习大纲 一、单项选择 1、“文化”的“文”,它的本义是(花纹)。 2、“圣人观乎天文,以査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这句话出自(《易》)。 3、在中国典籍中,最早把“文化”二字合在一起用的书是(《说苑》)。 4、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叫(文化现象)。 5、在某一历时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复出现时,这种含规律性的现象 称为(文化事象)。 6、钟敬文提出“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分为三种干流”,即上层文化、中层文化、下层文化,又将中下 层文化归纳为(民俗文化)。 7、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所以又叫(人文文化)。 8、在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都属于(文 化政策)。 9、只有写成的典籍或称为口头流传的语言形式,才是(文化产品)。 10、中国的诗歌传统是讲求韵律,这一点,不论是民歌还是魏晋、唐宋的文人诗词,以至近现代的白话诗, 以不同的形式保持这种传统的,都被认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传统)。 11、中国封建体制形成的等级和特权观念,宗法制形成的血统论,即使在现代社会里,不论是在民间还是 在上层,仍会在人们头脑中时而起着作用,这就是典型的(文化传统)。 12、文化的“文”,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因为花纹总是画在载体上的,所以,在人类认知领域里, “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休养)。 13、文化的“化”,本义是(改易)。 14、中国古代观察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出发点是(人文)。 15、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 16、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 17、文化事象是(文化学)研究的基础单位。 18、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 个民族。除汉族外,55个少数民族人口的总和是(9076万),根据 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字。 19、由中国境内56 个民族构成的中华文化具有(多维性)的特点。 20、任何一种民族传统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要收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所以,丰富和发展本体文 化的正常途径之一,就是吸收(外来文化)。 二、多项选择 1、中国文化又称: (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2、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中国文化具有多维性特点,形成这种统一文化的原因是: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 考核要求 绪论 (一)“文化”的界定 1.识记: (1)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定义。 广义文化的定义是:以人类与非人类的分野作为理论的依据。 狭义文化的定义是: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心态的部分。 (2)文化产品、文化内涵、文化现象、文化事象、文化观念、文化思潮、文化政策的定义。 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是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材料等。 文化内涵:我们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所具有的人文特征,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文化现象: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文化观念: 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生产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思潮,称作文化思潮。 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2.领会: (1)文化产品与文化观念的辨析。 (2)文化现象与文化事象概念的辨析 3.应用:应用上述概念辨析具体的事物属于文化现象还是文化事象。 具体的事物属于文化现象。 (二)文化民族、国别文化与两个文化层面 1.识记: (1)民族文化的定义。 不同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 (2)国别文化的定义。 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 2.领会: (1)中国文化的性质。 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 (2)两个文化层面——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 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三)文化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传统 1.识记: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一 名词解释 1,广义文化: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2.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它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3.文化产品:它分广义的文化产品和狭义的文化产品两种。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4.文化内涵:它是把一些不屑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凸现出来,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如筷子属于生活用品,只有实用功能。但它有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民族饮食特点的适应性(也就是其样式的民族化)、各时代对其美化的方式、有关它的传说故事以及命名的由来等等,这些都属于它的人文精神属性的表现,所以,就是它的文化内涵。我们平时说的“筷子文化”,就是针对所指事物的文化内涵而言的。 5.文化现象:指的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6.文化事象: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复出现时,这种含规律性的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7.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8.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9.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10、民族文化: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而民族又是文化划分的依据。但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正因为每个民族文化都是独特的,所以作为一种价值而言,它们均处于平等的地位。11.国别文化:它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就是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 12.上层文化:指宫廷与上层文入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13.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14.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15.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即文化传统。 五、简答题 文的本义是什么?“化”的本义是什么? 答:“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化”的本义是改易。这种改易既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3。广义应把握的要点是什么?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 1.谈论你对儒家经典的看法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构建具有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把握。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和力行意识对中国社会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创立的儒学即被称之为“显学”。汉以后,儒学取得“国家意识”的合法身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学对中国社会之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文化构成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要构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总体的把握。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两层意思。关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天人合一”。孔子主张寓天道于人道之中,要在人道的统一性中见出天道的统一性。因此,他既讲“天知人”,把天拟人化、道德化;又讲“人知天”,强调人在天命面前不是被动的。孟子把天和人的心性联系起来,主张“尽心”而“知性”,“知性”而“知天”,以人性为中介将天和人沟通和统一起来。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中庸”也称“中和”、“中行”、“中道”,都是同样的意思,即“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所谓“和而不同”,说的是对一件事情有否有可,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这是合乎辩证法的和同观的。所谓“过犹不及”,说的是凡事都有一个界限和尺度,达不到或超过这个界限和尺度都不可取。“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的实质乃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度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当今的时代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和平与发展既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也离不开人际关系的和谐。小至家庭,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都是同样的道理。可以想象,如果片面照搬西方的“戡天”思想而对自然进行掠夺性开发,其结果只会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并最终招致大自然的惩罚和报复。所谓人本意识,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宏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而这也正是儒家所津津乐道和汲汲追求的东西。无疑,儒家不像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那样,突出人的个性自由与解放和个体的独立与发展。但这只是相对而言,第一,儒家并没有完全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作用与价值,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与主动性。孔子说“为仁由己”,仁的境界的实现要靠自己的努力;又说“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认为“立人”、“达人”要以“己立”、“己达”为前提。孟子说“道惟在

中国文化概论

1,什么是广义的文化?什么是狭义的文化?文化结构四层说包括哪四个文化体系? 答: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成为“小文化”。 物态文化层,(衣食住行);制度文化层,(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等);行为文化层,(民风民俗);心态文化层,(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态)。2,简述中国古代农耕自然经济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答:从纵的方面讲,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分。 从横的方面讲,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的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以农业生产为界限,而是包括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经济成分。 3,宗法制度影响下的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有哪些特征? 答:1,家天下的延续:宗法制度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 2,封国制度不断:分封制度曾是宗法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 3,家族制度长盛不衰:构成中国传统社会基石的以血源纽带联系起来的家族始终非常稳固。 4,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 4唐文华的隆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文化背景——隋唐文化的气象恢弘,与地主阶级结构的深度变化休戚相关。、2,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首先,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无所畏惧、无所顾虑的体现在兼容并包的宏大气派:其次,体现在以博大的胸襟广为吸收外域文化。 3,风采辉煌的艺术成就——中国文化发展至唐代,显示出一种阶段性的集大成的灿烂风采,其辉煌令后世追慕不已。诗歌、书法、绘画、散文。 5,什么是中国文化?它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答:1中国文化是指由中华名族在东亚大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的文化。2.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瀚如烟的文化典籍,佳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 6,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它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 答: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 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格。 农耕经济的早熟性——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早熟性和凝重性格。 7,明清时期对古典文化进行了哪些大总结?什么叫西学东渐? 答:在图书典籍方面,对几千年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物进行收集、考证、考编,编纂了《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大典》《四库全书》 在古典科技方面,出现了一批科学技术巨著。《本草纲目》《河防一览》《农政全书》《天工开物》《徐霞客游记》《物理小识》 在学术文化方面,对中国古代文献展开了空前规模的整理与考据。 西学东渐是指欧洲耶稣会士东来,将近代的世界观念以及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技成就广泛传播于中国学术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