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教师与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
1、具有主观能动性;
2、具有各自的思想感情;
3、具有独特的个性
(二)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1、具有身心发展的全面性;
2、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可塑性;
3、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1、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
2、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
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一)对学生地位的传统认识——从属和附属地位;(二)正确认识学生的社会地位
1、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1)学生的身份
青少年学生是国家公民;青少年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青少年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的公民(2)学生的法律地位
学生享有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和荣誉权)、受教育权、
(3)学生的义务
受教育的义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义务;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义务;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遵守所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管理制度的义务。
第二节教师
一、教师的概念
接受社会的委托,在学校中以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影响为其主要职责的专职人员,即是我们所称的教师。
二、教师职业的性质和特点
(一)教师职业的产生和发展
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教师职业产生的根本原因。(二)教师职业的性质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3、教师的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
(三)教师职业的特点
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3、示范者的角色;
4、管理者角色;
5、父母与朋友的角色;
6、研究者角色
四、教师劳动的特点:
1、特殊的复杂性;
2、独特的创造性;
3、鲜明的示范性;
4、显效的长期性
四、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一)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
2、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
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4、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二)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教师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
(1)新的教育观:教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充分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让学生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
(2)新的学生观: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能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3)新的教育活动观:教育活动具有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综合渗透性
2、良好的素质
(1)科学文化素质
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的教育科学知识;基本的美学知识
(2)教育能力素质
加工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往能力;自学与研究(学科研究与教育研究)能力
(3)职业道德素质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良好的道德修养。
(4)心理素质
积极乐观的情绪;豁朗开达的心胸;坚韧不拔的毅力(5)创新素质
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能力;创新教育人特征格第三节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
一、师生关系的理论发展概述
1、师生关系的内涵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2、师生关系理论模型的研究
现代师生关系模式主要有:
(1)交互作用模式
①控制型和综合型;②专制式、放任式、民主式。
(2)社会体系模式
①盖茨尔与塞伦的班级师生社会体系模式;②阿什勒等人的班级师生关系模式
二、师生关系的本质特点
(一)师生关系得社会制约性;
(二)学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教师教——学生学);
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亦师亦友);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学相长)
(三)学校师生关系的特点
1、民主平等;
2、爱生尊师;
3、教学相长
三、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1、树立新型的师生观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思想基础:教师的权威不再建立在学生被动与无知上,而是建立在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冲锋发展的能力之上,建立在对学生坦率、开朗的基础上;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或是提供利用的资料库,而是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的向导,教会学生怎样学习。
2、建立教师威信
影响教师威信的因素: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善与同学交往的能力;教师对评价手段的合理运用
3、善与同学交往
师生交往经历的基本步骤:接触——亲近——共鸣——信赖
4、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意见
对学生一视同仁,善于换位思考、理解学生,满足学生正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