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刀法压实度试验过程简述与结果分析

环刀法压实度试验过程简述与结果分析

环刀法压实度试验是用来测试土壤的固结性和压缩性能的一种试验方法。下面是该试验的简要步骤和结果分析:

试验步骤:

1. 首先,取一定量的土样,经过筛分、称重等处理后,放入环刀试验装置中。

2. 开始压实,采用不同的等級及落锤重量,使土壤在规定次数下进行压实操作。每经过一定次数,使用环刀松压土样,然后再继续压实。

3. 在部分压实次数后,记录土壤的干重和水重,并计算压实度。

4. 继续进行压实,直到土样不再出现压缩变形,并最终测得最大压实度。

试验结果分析:

试验中测得的土壤压实度值可以用来比较它们的压缩性能。在该试验中,压实度是通过计算土样的干重和水重的比值进行计算的。压实度越高,土壤的固结性越好,同时表明土壤的容重也增加了。反之,压实度越低,进一步表示土壤在负重下更容易发生变形。

最大压实度指的是在进行压实的过程中,土样开始出现不可逆的变形阶段所达到的最大值。这个值与土壤成分和结构有关,可以用于研究土壤的抗压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环刀法压实度试验只能用来测试一种类型土壤的压缩性能。不同类型的土壤可能会有不同的压实度特性。对于不同类型的土壤应该选择不同的压实度试验方法。

环刀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方法

环刀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方法 5.2.1 目的和适用范围 5.2.1.1本方法规定在道路工程现场用环刀法测定土基及路面材料的密度及压实度。 5.2.1.2本方法适用于细粒土及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的密度可用于施工过程中的压实度检验,但无机结合料稳定土龄期不宜超过2天。 5.2.2仪器设备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器设备: 5.2.2.1取土器:包括环刀、环盖,定向筒和击实锤系统(导杆、落锤、手柄)。环刀内径6-8cm,高2-3cm,壁厚1.5-2mm。 5.2.2.2天平:感量0.1g(用于取芯头内径小于70mm样品的称量)。 5.2.2.3其它:镐、小铁锹、修上刀、直尺、木板、毛刷、钢丝锯、凡士林,测定含水量设备等。 5.2.3方法与步骤 5.2.3.1按有关试验方法对检测对象试样用同种材料进行击实试验,得到最大干密度(ρc)及最佳含水量。 5.2.3.2用人工取土器测定粘性土及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密度的步骤: 5.2.3.2.1擦净环刀,将取环刀质量m2。准确至0.1g。 5.2.3.2.2 在试验地点,将面积约30cm×30cm的地面清扫干净,并将压实层铲去表面浮动及不平整的部分,达一定深度,使环刀打下后能达到要求的取土深度,但不得将下层扰动。 5.2.3.2.3将定向筒齿钉固定铲平的地面上。顺次将环刀、环盖放入定向

筒内与地面垂直。 5.2.3.2.4将导杆保持垂直状态,用取土器落锤将环刀打入压实层中,至环盖顶面与定向筒上口齐平为止。 5.2.3.2.5去掉击实锤和定向筒,用镐将环刀及试样挖出。 5.2.3.2.6轻轻取下环盖,用修土刀自边到中削去环刀两端余土,用直尺检测直到修平为止。 5.2.3.2.7擦净环刀外壁,用天平称取出环刀及试样合计质量m1,准确到0.1g。 5.2.3.2.8自环刀中取出试样,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测定期含水量(W)。 5.2.3.3用人工取土器测定砂性土或砂层密度时的步骤。 5.2.3.3.1如为湿润的砂土,试验时不能使用击实锤和定向筒,在铲平的地面上,细心挖出一个直径较环刀外径略大的砂土柱,将环刀刃口向下,平置于砂土柱上,用两手平稳地将环刀垂直下压,直至砂土柱突出环刀上端约2cm为上。 5.2.3.3.2削掉环刀口上的多余砂土,并用直尺刮平。 5.2.3.3.3在环刀上口盖一块平滑的木板,一手按住木板,另一手用小铁锹将试样从环刀底部切断,然后将装满试样的环刀反转过来,削掉环刀口上部多余砂土,并用直尺刮平。 5.2.3.3.4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与试样合计质量(M1)准确到0.1g。 5.2.3.3.5自环刀取出具有代表性的试样测定其含水量。 5.2.3.3.6干燥的砂土不能挖成砂土样柱时,可直接净环刀压入或打入土中。

灌砂法及环刀法测压实度(带计算过程)

灌砂法测压实度 最大干密度1.861g/cm3最佳含水率10.6% 椎体砂质量728克 标准砂密度1.344g/cm3环刀体积200cm3一、灌砂法 1、(灌砂筒质量+砂质量)-(剩余筒+砂质量)-椎体砂质量=洞内砂质量 2、洞内砂质量÷标准砂密度=洞体积 3、湿土质量÷洞体积=湿密度 4、湿密度÷(1+含水率%)=干密度 5、干密度÷最大干密度=压实度 二、环刀法 1、称量环刀质量 2、(环刀+湿土质量)-环刀质量=刀内湿土质量 3、刀内湿土质量÷环刀体积=湿密度 4、湿密度÷(1+含水率%)=干密度 5、干密度÷最大干密度=压实度 3、测含水率简易方法 1、先称量铁盒质量; 2、把取得的湿土,取出适当量放进铁盒内称量(盒+湿土)质量; 3、(铁盒+湿土)-铁盒=湿土质量 4、把酒精倒进铁盒刚没过湿土,点燃酒精可以轻轻搅拌。待酒精熄灭后再次加入酒精点燃。观察土是否已干。 5、称量(铁盒+干土)质量 6、(铁盒+湿土)-(铁盒+干土)=水质量 7、(铁盒+干土)-铁盒质量=干土质量 8、水质量÷干土质量=含水率 一、试验内容及要求: 路基路面施工或验收时对其施工压实质量进行检测,通过试验要求学生掌握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的各种方法,并能熟练进行现场检测。 灌砂法是利用均匀颗粒的砂去置换试洞的体积,它是当前最通用的方法,很多工程都把灌砂法列为现场测定密度的主要方法。该方法可用于测试各种土或路面材料的密度,它的缺点是:需要携带较多的量砂,而且称量次数较多,因此它的测试速度较慢。采用此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集料的最大料径小于15c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灌砂法及环刀法测压实度(带计算过程)

灌砂法及环刀法测压实度(带计算过程)

灌砂法测压实度 最大干密度1.861g/cm3最佳含水率10.6% 椎体砂质量728克 标准砂密度1.344g/cm3环刀体积200cm3一、灌砂法 1、(灌砂筒质量+砂质量)-(剩余筒+砂质量)-椎体砂质量=洞内砂质量 2、洞内砂质量÷标准砂密度=洞体积 3、湿土质量÷洞体积=湿密度 4、湿密度÷(1+含水率%)=干密度 5、干密度÷最大干密度=压实度 二、环刀法 1、称量环刀质量 2、(环刀+湿土质量)-环刀质量=刀内湿土质量 3、刀内湿土质量÷环刀体积=湿密度 4、湿密度÷(1+含水率%)=干密度 5、干密度÷最大干密度=压实度 三、测含水率简易方法 1、先称量铁盒质量; 2、把取得的湿土,取出适当量放进铁盒内称量(盒+湿土)质量; 3、(铁盒+湿土)-铁盒=湿土质量 4、把酒精倒进铁盒刚没过湿土,点燃酒精可以轻轻搅拌。待酒精熄灭后再次加入酒精点燃。观察土是否已干。 5、称量(铁盒+干土)质量 6、(铁盒+湿土)-(铁盒+干土)=水质量 7、(铁盒+干土)-铁盒质量=干土质量 8、水质量÷干土质量=含水率

一、试验内容及要求: 路基路面施工或验收时对其施工压实质量进行检测,通过试验要求学生掌握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的各种方法,并能熟练进行现场检测。 灌砂法是利用均匀颗粒的砂去置换试洞的体积,它是当前最通用的方法,很多工程都把灌砂法列为现场测定密度的主要方法。该方法可用于测试各种土或路面材料的密度,它的缺点是:需要携带较多的量砂,而且称量次数较多,因此它的测试速度较慢。采用此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集料的最大料径小于15c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粒径等于或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的厚度超过150mm,但不超过200mm时,应用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二、试验仪具与材料(1)灌砂筒; (2)金属标定罐;灌砂筒的主要尺寸

压实度试验及计算

压实度试验步骤 (1)在试验地点,选一块平坦表面,并将其清扫干净,其面积不得小于基板面积。 (2)将基板放在平坦表面上,当表面的粗糙度较大时,则将盛有量砂(m5)的灌砂筒放在基板中间的圆孔上,将灌砂筒的开关打开,让砂流入基板的中孔内,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取下灌砂筒,并称量筒内砂的质量(m6),准确至1g。 注:当需要检测厚度时,应先测量厚度后再进行这一步骤。 (3)取走基板,并将留在试验地点的量砂收回,重新将表面清扫干净。 (4)将基板放回清扫干净的表面上(尽量放在原处),沿基板中孔凿洞(洞的直径与灌砂筒一致)。在凿洞过程中,应注意不使凿出的材料丢失,并随时将凿松的材料取出装入塑料袋中,不使水分蒸发。也可放在大试样盒内。试洞的深度应等于测试层厚度,但不得有下层材料混入,最后将洞内的全部凿松材料取出。对土基或基层,为防止试样盘内材料 的水分蒸发,可分几次称取材料的质量。全部取出材料的总质量为mw,准确至1g。 (5)从挖出的全部材料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在铝盒或洁净的搪瓷盘中,测定其含水量(ω,以%计)。样品的数量如下:用小灌砂筒测定时,对于细粒土,不少于100g;对于各种中粒土,不少于500g。用大灌砂筒测定时,对于细粒土,不少于200g;对于各种中粒土,

不少于1000g;对于粗粒土或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宜将取出的全部材料烘干,且不少于2000g,称其质量(md),准确至1g。 注:当为沥青表面转入式结构类材料时,则省去测定含水量步骤。(6)将基板安放在试坑上,将灌砂筒安放在基板中间(储砂筒内放满砂到要求质量m1),使灌砂筒的下口对准基板的中孔及试洞,打开灌砂筒的开关,让砂流入试坑内,在此期间,应注意勿碰动灌砂筒。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仔细取走灌砂筒,并称量筒内剩余砂的质量(m4),准确至1g。 (7)如清扫干净的平坦表面的粗糙度不大,也可省去(2)和(3)的操作。在试洞挖好后,将灌砂筒直接对准放在试坑上,中间不需要放基板。打开筒的开关,让砂流入试坑内。在此期间,应注意勿碰动灌砂筒。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仔细取走灌砂筒,并称量剩余砂的质量(m′4),准确至1g。 (8)仔细取出试筒内的量砂,以备下次试验时再用。若量砂的湿度已发生变化或量砂中混有杂质,则应该重新烘干、过筛,并放置一段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再用。

环刀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方法

环刀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方法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本方法规定在道路工程现场用环刀法测定土基及路面材料的密度及压实度。 1.2本方法适用于细粒土及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的密度可用于施工过程中的压实度检验,但无机结合料稳定土龄期不宜超过2天。 2 仪器设备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器设备: 1)取土器:包括环刀、环盖,定向筒和击实锤系统(导杆、落锤、手柄)。环刀内径6-8cm,高2-3cm,壁厚1.5-2mm。 2)天平:感量0.1g(用于取芯头内径小于70mm样品的称量)。 3)其它:镐、小铁锹、修上刀、直尺、木板、毛刷、钢丝锯、凡士林,测定含水量设备等。 3 方法与步骤 3.1按有关试验方法对检测对象试样用同种材料进行击实试验,得到最大干密度(ρc)及最佳含水量。 3.2用人工取土器测定粘性土及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密度的步骤: 1)擦净环刀,将取环刀质量m2。准确至0.1g。

2)在试验地点,将面积约30cm×30cm的地面清扫干净,并将压实层 铲去表面浮动及不平整的部分,达一定深度,使环刀打下后能达到要求的取土深度,但不得将下层扰动。 3)将定向筒齿钉固定铲平的地面上。顺次将环刀、环盖放入定向筒内与地面垂直。 4)将导杆保持垂直状态,用取土器落锤将环刀打入压实层中,至环盖顶面与定向筒上口齐平为止。 5)去掉击实锤和定向筒,用镐将环刀及试样挖出。 6)轻轻取下环盖,用修土刀自边到中削去环刀两端余土,用直尺检测直到修平为止。 7)擦净环刀外壁,用天平称取出环刀及试样合计质量m1,准确到0.1g。 8)自环刀中取出试样,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测定期含水率(W)。 3.3 用人工取土器测定砂性土或砂层密度时的步骤。 1)如为湿润的砂土,试验时不能使用击实锤和定向筒,在铲平的地面上,细心挖出一个直径较环刀外径略大的砂土柱,将环刀刃口向下,平置于砂土柱上,用两手平稳地将环刀垂直下压,直至砂土柱突出环刀上端约2cm为上。

环刀法压实度实验

环刀法压实度实验 回填测干密度,含水率 土的密度是指土的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常用环刀法或蜡封法测定粘 性土的密度,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测定土的体积的方法不同。环刀法适用 于较均一、可塑的粘性土。蜡封法适用于土中含有粗粒,或者坚硬易碎难 以用环刀切割的土,或者试样量少,只有小块、形状不规则的土样时使用。对于饱和松散土、淤泥、饱和软粘土,不易取出原状样的土,可采用放射 性同位素在现场测定其天然密度。砂土、砾石土,可在现场挖坑用灌砂法 测定。 1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细粒土。 2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环刀:内径61.8mm和79.8mm,高度20mm。 (2)天平: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O.01g。3环刀法测定密度,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测定环刀的质量及体积 用测径卡尺测量环刀的内径及高度,计算得环刀的体积;然后,将环 刀置于天平上称得环刀质量m1。 (2)切取土样 在环刀内壁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并用 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至土样高出环刀,根据试样的软硬 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整平环刀两端土样。

(3)测定环刀和土样之质量 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m2。 (4)测土样含水率 从余土中取代表性试样测定含水率w。 4试样的密度,应按下式计算: ρ=(m2-m1)/V 式中ρ——试样的密度(g/cm3),准确到0.01g/cm3。 5试样的干密度,应按下式计算: ρd=ρ/(1+0.01w) 6本试验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O.03g/cm3。,取两次测值的平均值。 回填测干密度,含水率 回填测干密度,含水率

路基路面检测试验方法(灌砂法、环刀法、沥青路面取芯法)

路基路面检测试验方法(灌砂法、环刀法、 沥青路面取芯法) 一、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方法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本试验法适用于现场测定路基,基层或底基层及砂石路面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 1.2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3.2mm,测定层的厚度不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洞测试。 2)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大于或等于13.2mm,但不大于3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2 仪器设备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器设备 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为一金属圆筒(可用镀锌铁皮制作)有大小两种,上部储砂筒小筒容积为2120cm3,大筒容积为4600cm3,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开口,直径与储砂筒的圆孔相同,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头上开口相接。自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2)金属标准罐:用薄铁板作金属罐,用于小罐砂筒的内径为100mm,高150mm,用于大灌砂筒的直径为150mm,高200mm,上端周围均有一罐缘。 3)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中心有一圆孔。

4)玻璃板:边长约500mm~600mm的方形板 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500mm×40mm的搪瓷盘存放 6)天平或台称:称量10-15kg,数量不大于1g,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1g、0.1g、1.0g。 7)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8)量砂:粒径0.30-0.60mm清洁干燥的均匀砂,约20-40kg,使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足够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9)盛砂的容器:塑料桶等。 10)其它:凿子、改锥、铁锤、长把勺、长把小簸箕、毛刷等。 3 方法步骤 3.1按现行试验方法。对检测对象试样用同种材料进行击实试验,得到最大干密度(P c)及最佳含水量。 3.2按5.1.2的规定选用适宜的灌砂筒。 3.3标定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步骤如下: 1)在灌砂筒筒口高度上,向灌砂筒内装砂至筒顶的距离不超过15mm左右为止。称取筒内砂的质量m1,准确至1g,以后每次标定及试验都应该维持与高度装砂质量不变。 2)将开关打开,使灌砂筒筒底的流砂孔、圆锥形漏斗上端开口圆孔及开关铁板中心的圆孔上下对准,让砂自由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与工地所挖试坑内的体积相当(或等于标定罐的容积),然后关上开关稳定量筒内砂的质量。 3)不晃动灌砂筒的砂,轻轻地将灌砂筒移至玻璃板上,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直到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上,并细心地取走灌砂筒。

环刀法测量压实度的方法

环刀法测量压实度的方法 环刀法测量压实度的方法 环刀法测定压实度试验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1、本方法规定在公路工程现场用环刀法测定土基及路面材料的密度及压实度。 2 、本方法适用于细粒土及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的密度。但对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其龄期不宜超过 2d ,且宜用于施工过程中的压实度检验。 二、仪具与材料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1 、人工取土器:见图 4-6 ,包括环刀、环盖、定向筒和击实锤系统(导杆、落锤、手柄)。环刀内径 6~8cm ,高 2~3 cm 。壁厚 1.5~2 mm 。 2 、电动取土器:如图 4-7 所示。由底座、行走轮、立柱、齿轮箱、升降机构、取芯头等组成。 ( 1 )底座:由底座平台( 16 )、定位销( 15 )、行走轮( 14 )组成。平台是整个仪器的支撑基础;定位销供操作时仪器定位用;行走轮供换点取芯时仪器近距离移动用,当定位时四只轮子可扳起离开地表。 ( 2 )立柱:由立柱( 1 )与立柱套( 11 )组成,装在底座平台上,作为升降机构、取芯机构、动力和传动机构的支架。 ( 3 )升降机构:由升降手轮( 9 )、锁紧手柄( 8 )组成,供调整取芯机构高低用。松开锁紧手柄,转动升降手轮,取芯机构即可升降,到所需位置时拧紧手柄定位。 ( 4 )取芯机构:由取芯头 ( 10 )、升降轴( 2 )组成,取芯头为金属圆筒,下口对称焊接两个合金钢切削刀头,上端面焊有平盖,其上焊螺母,靠螺旋接于升降轴上。取芯头为可换式,有三种规格,即50mm × 50mm 、70mm × 70mm 、100mm × 100mm ,另配有相应的取芯套筒、扳手、铅盒等。 ( 5 )动力和传动机构:主要由直流电机( 4 )、调速器( 12 )、齿轮箱组成。另配电瓶和充电器。当电机工作时,通过齿轮箱的齿轮将动力传给取芯机构,升降轴旋转,取芯头进入旋切工作状态。 ( 6 )电动取土器主要

密度试验环刀法实验报告

密度试验环刀法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了解密度试验环刀法的原理 2.学习并掌握密度试验环刀法的实验方法 3.通过实验结果分析了解原材料的密度 实验原理: 密度试验环刀法是通过测量材料的体积和重量来求得其密度。实验中,将待测材料放 入试验瓶中,并在其上面标定刻度。测量材料的质量和试瓶的重量后,用试瓶注满清水, 再将待测材料放入然后将溢出部分倒掉后用烘干器烘干,最后再测量实验瓶中的质量,即 可求出待测材料的密度。 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瓶、环刀、烘干器等实验器材。 2.将实验瓶置于天平上精确称量其重量,记录下来。 3.将试瓶注满清水,然后将清水倒入实验瓶中,标明刻度。 4.将待测材料放入实验瓶中,注意将材料平放,并轻轻敲打试验瓶,以便于材料均匀 分布。 5.在试验瓶中加入碘酸钠溶液,同时用滴管向试验瓶中滴加硫酸,使溶液变成深蓝色,这时注意不要让试验瓶中有气泡。 6.将试验瓶上方的气泡通过旋转试验瓶或用玻璃杆轻轻敲打试验瓶来排除。 7.将超出实验瓶口部分的材料用环刀刮平,并将溢出的材料倒掉,记录下倒掉的重 量。 8.用烘干器将实验瓶烘干待其完全干燥后,用天平测量实验瓶和其内含物的重量并记录。 实验结果: 压入实验瓶中的样品重量(克):25.5 清水注满实验瓶重量(克):189.2

清水标示线下的实验瓶重量(克):170.7 刮平后多余材料重量(克):0.2 最终权重(克):186.5 实验瓶空重(克):58.5 样品的密度为:(186.5-58.5)/ 25.5 = 3.30 g/cm³ 实验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测得待测材料的密度为3.30 g/cm³,这个值较为接近文献值,说明本次实验的测量结果较为准确。通过对材料密度的测量,并结合材料的使用情况,可以为材 料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施加外力等干扰,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实验中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实验瓶和试瓶必须干净、无油,否则会对实验结果产生 污染。在向试瓶中加碘酸钠溶液时,应注意其不得溅到标线以下的液位,否则会对实验结 果产生影响。 还需注意实验中测得的密度值仅适用于当前条件下的温度和气压,如果更换条件,密 度值也会相应改变。材料的密度随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考虑材 料状态对密度的影响,并进行适当的修正。 密度试验环刀法可以测定固体、液体等各种材料的密度,具有测量精确、操作简单、 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因此在材料科学、化学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需要注意的是, 在实验过程中,要做好严格的操作规程和条件控制,避免实验误差的产生,保证实验结果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密度试验环刀法不仅可以用于材料密度的测量,还可以作为材料检验的一种手段。在 金属材料的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对材料的含氧量和杂质含量进行检测,而这些性质与材 料的密度密切相关。通过密度试验环刀法,可以分析材料含氧量、杂质含量等多种性质, 进而控制生产过程,提高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除了在金属材料中的应用,密度试验环刀法还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在土壤学中, 密度试验环刀法可以测量土壤颗粒的密度、孔隙度、容重等性质,并通过这些性质分析土 壤的质地、肥力、水分和通气性等方面的信息。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密度试验环刀法可 以分析细胞或组织的密度,探究其结构和功能。 在未来,随着材料科学和化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密度试验环刀法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应 用和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分析和处理密度试验环刀法得到的大量数据,进一步挖 掘材料的性质和特点,加速材料的研发和应用。随着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对微小

环刀法实验步骤

环刀法实验步骤 环刀法是生物学中常见的一种DNA测序方法,它基于DNA聚合酶的特性,通过特殊的引物设计和反复循环的扩增过程,得到目标DNA序列的测序结果。下面将详细介绍环刀法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DNA模板准备 首先需要从样本中提取目标DNA,并将其纯化。DNA提取方法因样本类型不同而异,可采用常规的酚/氯仿提取法或使用基于磁珠的快速提取试剂盒。提取后的DNA需要测定纯度和浓度,以确保后续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第二步:引物设计 环刀法的核心是引物设计。由于环刀法是一种特殊的PCR方法,因此引物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长度合适、GC含量适当、3’端与模板匹配等。此外,还需要在引物设计中加入不同的标签序列,以便后续分析和识别。 第三步:PCR反应 将DNA模板和引物加入PCR反应体系中,进行PCR扩增。PCR 反应需要进行多次循环,每次循环包括一定的温度变化,以使DNA 产生链离解、引物结合、扩增等反应。PCR反应的循环次数由引物的设计和扩增效率决定。

第四步:凝胶电泳 将PCR产物进行凝胶电泳,以检测扩增效果和目标DNA片段的大小。凝胶电泳可以将DNA分离成不同大小的带状物,通过比较PCR产物与标准DNA片段的大小,可以判断PCR反应的成功与否,并确定目标DNA片段的大小。 第五步:环刀法测序 将PCR产物进行环刀法测序。环刀法测序需要使用特定的DNA聚合酶和标签化引物,通过循环扩增和降温退火等反应,将DNA序列逐渐扩增。在扩增过程中,标签序列会被特定的荧光素探针识别和记录,从而得到目标DNA序列的测序结果。 第六步:测序结果分析 通过测序仪读取荧光素探针记录的标签序列,将其转化为目标DNA 序列。测序结果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包括序列质量控制、数据比对、序列组装、SNP分析等步骤。 总结 环刀法是一种高效、快速、精准的DNA测序方法,适用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表观遗传学等领域。其实验步骤包括DNA模板准备、引物设计、PCR反应、凝胶电泳、环刀法测序和测序结果分析。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引物设计的合理性、PCR反应的优化和凝胶电泳的准确性,以保证测序结果的质量和准确性。

环刀试验操作方法

、编制依据 GB/T50123-1999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SL260-98堤防工程施工规范 山东省胶东调水工程第n监理标段输水明渠工程质量控制监理细则 、环刀法压实度试验方法 1、取样: ⑴仪器设备: 环刀200cm3(内径70mm若干套,医用凡士林一瓶,铁锹一把,切土 刀一 个,铁锤一把。 ⑵操作: 称取环刀的质量并编号记录,精确到0.01g 在压实基面随机选择取样点,取样部位应有代表性,且应在面上均匀分 部,不得随意挑选,特殊情况下取样应加以注明。 应在压实厚度的下部1/3处取样,若下部1/3的厚度不足环刀高度 时,以环刀底面达到下层顶面时环刀取满土样为准,并记录压实层厚 度。 上层土用铁锹清除,并做成平面,把以松动的土块清理干净。 然后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取样点上,将环刀盖放 在环刀上并加垫木,用铁锤慢慢垂直下压。同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 削土样,边压边削至土样高出环刀,取出环刀用切土刀整平环刀两端土 样,擦干净环刀外壁。用密封性能良好的包装袋封好后加以编号,送到

实验室待用。 2、含水率试验 ⑴仪器设备: ①电热烘箱:应能控制温度为1O5〜11O C ②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 值O.OIg ; 称量lOOOg,最小分值0.1g 。 铝盒若干 ⑵试验: 称取环刀和湿土样的总质量。 称取铝盒的质量,记录并编号备用。 取环刀中的有代表性的试样放入铝盒,盖上盒盖,称取盒加湿土质量, 准确止O.OIg 。 把盒号和盒重填写在记录表中。把盒重加湿土重填写在记录表中,

湿土重同样填写。 打开盒盖,将盒置于烘箱内,在 105〜110 C 的恒温下烘止恒量, 烘干时间对粘土、粉土不得少于 8小时,对砂土不得小于 6小时。 把相应数据填写在记录表内。 含水量按下式计算 含水量=湿土重 -干土重 含水率=(湿土质量 /干土质量-1 ) X 100 本试验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取两次测值的平均值, 3 、密度试验 土样湿密度=湿土质量十环刀体积 ④压实度计算:应按下式计算将称量盒从烘箱中取出,加上盒盖, 放入干燥容器内冷却至室温, 称盒加干土质量,准确至 O.OIg 。 ①试样湿密度计算: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0.01g/cm 3 ③试样干密度计算: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0.01g/cm 3 土样干密度=湿密度-(1+含水率X 0.01 ) 试样的含水率,应按下式计算,准确至 0.1 %

环刀法

环刀法 1定义 环刀法是测量现场密度的传统方法。国内习惯采用的环刀容积通常为200cm3 ,环刀高度通常约5cm。用环刀法测得的密度是环刀内土样所在深度范围内的平均密度。它不能代表整个碾压层的平均密度。由于碾压土层的密度一般是从上到下减小的,若环刀取在碾压层的上部,则得到的数值往往偏大,若环刀取的是碾压层的底部,则所得的数值将明显偏小,就检查路基土和路面结构层的压实度而言,我们需要的是整个碾压层的平均压实度,而不是碾压层中某一部分的压实度,因此,在用环刀法测定土的密度时,应使所得密度能代表整个碾压层的平均密度。然而,这在实际检测中是比较困难的;只有使环刀所取的土恰好是碾压层中间的土,环刀法所得的结果才可能与灌砂法的结果大致相同。另外,环刀法适用面较窄,对于含有粒料的稳定土及松散性材料无法使用。 2应用 1.仪具与材料 (1)人工取土器或电动取土器:人工取土器包括环刀、环盖、定向筒和击实锤系统(导杆。落锤、手柄)。环刀内径6~8cm,高23cm,壁厚1.52mm。电动取土器由底座、行走轮、立柱、齿轮箱、升降机构、取芯头等组成。电动取土器主要技术参数为:工作电压DC24V(36Ah);转速5070r/min,无级调速;整机质量约35kg。 (2)天平:感量0.1g(用于取芯头内径小于70mm样品的称量),或1.0g(用于取芯头内径100mm样品的称量)。 (3)其他:镐、小铁锹、修土刀、毛刷、直尺、钢丝锯、凡士林、木板及测定含水量设备等。 2.试验方法与步骤 (1)用人工取土器测定粘性土及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密度 ①擦净环刀,称取环刀质量m2 ,准确至0.1g。 ②在试验地点,将面积约30cmx 30cm的地面清扫干净。并将压实层铲去表面浮动及不平整的部分,达到一定深度,使环刀打下后,能达到要求的取土深度,但不得扰动下层。 ③将定向筒齿钉固定于铲平的地面上,顺次将环刀、环盖放人定向筒内与地面垂直。 ④将导杆保持垂直状态,用取土器落锤将环刀打人压实层中,至环盖顶面与定向筒上口齐平为止。 ⑤去掉击实锤和定向筒,用镐将环刀及试样挖出。 6.轻轻取下环盖,用修土刀自边至中削去环刀两端余土,用直尺检测直至修平为止。

环刀法实验报告

环刀法实验报告 环刀法实验报告 单位: 试验(计算): 复核: 批准: 见证人: 篇二: 6 土壤密度试验报告及最佳含水量。 2 、用人工取土器测定砂性土或砂层密度时的步骤: ( 1 )擦净环刀,称取环刀质量 M 2 ,准确至 0 . 1g. ( 2 )在试验地点,将面积约30m × 30m 的地面清扫干净,并将压 实层铲表面浮动及不平整的部分,达一定深度,使环刀打下后,能达 到要求的取土深度,但不得将下层扰动。 ( 3 )将定向筒齿钉固定于铲平的地面上,顺次将环刀、环盖放入定 向筒内与地面垂直。 ( 4 )将导杆保持垂直状态,用取土器落锤将环刀打入压实层中, 至环盖顶面与定向筒上口齐平为止。 ( 5 )去掉击实锤和定向筒,用镐将环刀试样挖出。 ( 6 )轻轻取下环盖,用修土刀自边至中削去环刀两端余土,用直尺 检测直至修平为止。 ( 7 )擦净环刀壁,用天平称取出环刀及试样合计质量 M 1 ,准确 至 0 . 1g . ( 8 )自环刀中取出试样,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测定

其含水量()。 3 、本试验须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 0 . 03g m 3 。求其算术平均值。 四、计算 按式(4--10)计算试验的含水量。 m?ms?100% ms 式中: —含水率(%),计算至0.1 m—湿土质量(g) ms—干土质量(g) 按式( 4 — 11 )、( 4 — 12 )计算试样的湿度及干密度: ( 4 — 11 ) m1?m2 V d? 1?0.01? ( 4 — 12 ) 式中: ρ ——试样的湿密度( gm 3 ); ρ d ——试样的干密度( gm 3 ); m 1 ——环刀与试样合计质量( g ); m 2 ——环刀质量( g ); V ——环刀体积(m 3) ——试样的含水量( % )。 按式( 4 — 13 )计算施工压实度: Kd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