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四芳烃异构化

碳四芳烃异构化

<申请号>=CN02805004.5

<名称>=制备(支化烷基)芳基磺酸盐的方法和(支化烷基)芳基磺酸盐组合物

<申请(专利权)人>=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P·M·阿约伯;L·A·菲诺尔;B·D·默雷

<申请日>=2002.02.15

<地址>=荷兰海牙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支化烷基芳烃的方法,该方

法包括在烷基化反应条件下将支化烯烃与一种芳烃进行接触,

其中所述支化烯烃是通过将一种脂族季碳原子含量0.5%或更

低的异构链烷烃组合物在适当催化剂上进行脱氢反应的方法

获得的,所述异构链烷烃组合物是通过石蜡的加氢裂化和加氢

异构化反应得到的,且异构链烷烃组合物包括碳原子数在7-

35范围的链烷烃,该链烷烃的至少一部分分子是支化的,平均

每个链烷烃分子的支链数为0.5-2.5,且支化包括甲基支化且

任选包括乙基支化,所述支化烯烃的季碳含量为0.5%或更低;

涉及一种制备(支化烷基)芳基磺酸盐的方法,包括将支化烷基

芳烃磺酸化,其中所述支化烷基芳烃通过所述的制备支化烷基

芳烃的方法制成的;和涉及可通过所定义方法获得的支化烷基

芳烃组合物和(支化烷基)芳基磺酸盐组合物。

<申请号>=CN97196039.9

<名称>=烷基芳烃的异构化方法

<申请(专利权)人>=埃克森化学专利公司

<发明(设计)人>=G·D·默尔;J·P·威多恩

<申请日>=1997.05.29

<地址>=美国得克萨斯州

<摘要>=一种用来异构化含烷基芳烃原料,比如单环烷基

芳烃和/或双环烷基芳烃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在转换条件下将

这种原料与一种含一种中孔沸石晶体和一种含另一种沸石晶

体的粘结剂的经沸石粘结的沸石催化剂接触来进行。该方法特

别适合于异构化含乙苯并且二甲苯含量低于二甲苯与乙苯平

衡量的原料,并且在低芳环损失和二甲苯损失的前提下能生成

一种对—二甲苯含量高于平衡量的产物。

<申请号>=CN97195739.8

<名称>=芳烃转化方法和适用的沸石催化剂

<申请(专利权)人>=埃克森化学专利公司

<发明(设计)人>=D·E·汉德里克森;G·D·摩尔;R·S·史密斯;J·P·沃杜因

<申请日>=1997.05.29

<地址>=美国得克萨斯州

<摘要>=提供了一种芳烃烷基化、转移烷基化和异构化的

方法。该方法包括使芳烃在转化条件下与沸石粘合的沸石催化

剂接触。沸石粘合的沸石催化剂包括第一种大孔沸石的第一种

晶体,第一种晶体由第二种沸石的第二种晶体粘合在一起。

<申请号>=CN200480003630.9

<名称>=利用来自脱氢-异构化装置的过程物流制备支链烷基芳烃的方法

<申请(专利权)人>=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保罗·马里·悠伯;亨德利克·戴尔斯沃格;布莱登·得蒙特·莫瑞;史提文·柯隆伊斯·桑罗

<申请日>=2004.02.03

<地址>=荷兰海牙

<摘要>=描述产生支链烷基芳烃的系统及方法。此系统可

包括烯烃脱氢-异构化单元、烷基化单元及分离单元。用于产

生支链烷基芳烃的方法可包括通过脱氢-异构化单元处理包

括链烷烃与烯烃的过程物流。产生的烯烃可用于将芳烃烷基化

形成支链烷基芳烃。在将芳烃烷基化后,得自烷基化过程的未

反应组分可与烷基芳烃分离。得自烷基化过程的未反应组分可

再循环回到主过程物流中或送至其它处理单元。

<申请号>=CN87101646

<名称>=应用一种双效的异构化/烷基转移段生产二甲苯

<申请(专利权)人>=环球油品公司

<发明(设计)人>=罗伯特·詹姆斯·施密特

<申请日>=1987.02.09

<地址>=美国伊利诺伊州

<摘要>=公开了由C7以上烷基芳烃的混合物生产高质

量苯和所需的二甲苯异构物,最好是对二甲苯的流

程。所需的二甲苯异构物是用吸附分离法从含两种

或三种二甲苯异构物的物流中回收的。所得的异构

物已耗尽的物流不再进入二甲苯异构化反应段,而是

随进料和再循环甲苯及C9芳烃一起进入异构化/

烷基转移反应段。异构化/烷基转移段的流出物流

经分馏得到苯和二甲苯,二甲苯则进入吸附分离段。

异构化/烷基转移段中采用了非金属催化剂及极苛

刻(高温)的操作条件。

<申请号>=CN02804750.8

<名称>=从混合碳八芳烃中分离对二甲苯和乙苯

<申请(专利权)人>=BP北美公司

<发明(设计)人>=乔治·H·维克斯

<申请日>=2002.12.13

<地址>=美国伊利诺斯州

<摘要>=一种对二甲苯回收工艺,包括吸附设备,该设备

含有将对二甲苯和乙苯从碳八芳烃物流中分离的对位选择吸

附剂,所述的工艺在高温高压气相下等温操作,通过使用近红

外光谱仪分析流出物流进行实时连续控制。

<申请号>=CN94114070.9

<名称>=C8芳烃异构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发明(设计)人>=李全芝;王兴隆;任少君;孙正宏;胡家芬;金长青

<申请日>=1994.12.29

<地址>=200433上海市邯郸路220号

<摘要>=本发明是以低结晶度丝光沸石的独特思路制得的一种低载铂量、无外加担体的C8芳烃临氢异构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无需外加任何担体(如y-Al2O3),制备时以水玻璃和硫酸铝为原料,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制得相对结晶度为5—50%的丝光沸石,然后进行铵交换,焙烧,用氯铂酸溶浸渍载铂,制得含铂量为0.08—0.30%的催化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是一种强度好、活性和选择性高的C8芳烃临氢异构化催化剂。

<申请号>=CN94120057.4

<名称>=降低石油中含苯量的方法

<申请(专利权)人>=法国石油公司

<发明(设计)人>=C·特拉弗斯;P·沙拉津;P·考蒂

<申请日>=1994.12.29

<地址>=法国吕埃-马迈松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石油馏分中苯含量的方法,

其中对物料进行氢化,其物料特征在于具有下述范围

的重量组成:40—80%链烷、0.5—7%环烃、6—45%

芳烃,特征还在于最高蒸馏温度为70—90℃,然后,与所述物料和/或所述C5-C6馏分流出物混合,将来自于氢化的流出物异构化,所述方法的特征还在于:使用异构化催化剂,该催化剂含有氯和至少一种沉积在载体上的第八族金属,载体由η(éta)氧化铝和r(gamma)氧化铝的混合物组成,其组成比例非常确定。

<申请号>=CN96180098.4

<名称>=具有镇痛作用的新化合物

<申请(专利权)人>=阿斯特拉制药公司

<发明(设计)人>=E·罗伯茨;C·瓦勒斯特德特

<申请日>=1996.12.11

<地址>=加拿大安大略省

<摘要>=式(Ⅰ)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的盐,及含有该新化合

物的药物组合物。式(Ⅰ)的新化合物可用于治疗疼痛。

<申请号>=CN90106970.1

<名称>=用于从一种含有其他的二乙基甲苯(DET)同分异构体的混合物中回收2,6-二乙基甲苯或3,5-二乙基甲苯的色谱分离方法

<申请(专利权)人>=美国环球油品公司

<发明(设计)人>=赫尔曼·A·津伦

<申请日>=1990.07.09

<地址>=美国伊利诺伊州

<摘要>=从二乙基甲苯(DET)同分异构体进料混合物中

选择性分离3,5-DET和/或2,6-DET的方法。

使进料在吸附条件下与一种吸附剂接触,该吸附剂选

自:A)钾离子交换的X沸石;B)钠或铜离子交换的

X沸石或铜、钠、钡或钙离子交换的Y沸石;C)钡或

锂离子或钾和钡离子交换的X沸石或钾、钠、钡或钙

离子交换的Y沸石。选择性吸附DET同分异构体

的一种或多种,并形成相对于进料中被吸附的同分异

构体贫化的提余液,从而除去一种或多种相对不被吸

附的同分异构体;最后;使富集吸附剂与一种取代芳

烃的解吸剂接触,形成一种相对于进料富集了被吸附

同分异构体的萃取液。

<申请号>=CN86100037

<名称>=浮选工艺的新型捕收—起泡剂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发明(设计)人>=郭萝熊

<申请日>=1986.01.07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3号

<摘要>=新型浮选捕收—起泡剂属于选矿浮选药剂,适

用于煤、石墨和辉钼矿等浮选工艺;也可用作磷灰

石和钨矿等的辅助浮选剂。这种浮选剂的特征是利

用生产环已醇和环已酮混合物的副产品及其经过加

工的产品,是生产已二酸的副产品及其经过加工的

产品,是化纤生产环己醇和环己酮混合物的副产品

与石油其它分馏物或产品的复合加工产物。与常规

油类药剂相比,这种浮选剂具有节能和浮选效率高、

价格低廉等优点。

<申请号>=CN88101040.5

<名称>=生产高质量馏出油或润滑油的联合加氢处理方案

<申请(专利权)人>=无比石油公司

<发明(设计)人>=陈乃元;雷内·贝纳德·拉皮埃尔;兰德尔·戴维·帕特里奇;王瑞辉

<申请日>=1988.02.26

<地址>=美国纽约州

<摘要>=一种联合加工方案,此方案可用于加氢处理高沸

点馏分如瓦斯油和催化裂化循环油,从而生产高质量

的馏出油,特别是喷气发动机燃料和适于重整后生成

高辛烷值汽油的石脑油。此联合加氢处理方案包括

第一级加氢裂化段,此段采用一种以大孔径酸性组分

(如无定形氧化铝或氧化硅/氧化铝)或大孔径沸石

(如X型或Y型沸石)为基的具芳烃选择性的加氢

裂化催化剂。将加氢裂化段未转化的馏分送入第二

段,用具有额外的加氢-脱氢功能的β沸石催化剂进

行加氢处理。

<申请号>=CN89100145.X

<名称>=烷基芳烃异构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发明(设计)人>=乔映宾;桂寿喜;周立芝;景振华;王金水;时汝倩;贺金标

<申请日>=1989.01.1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8号

<摘要>=一种用于烷基芳烃异构化的贵金属负载型催化

剂及其制备办法。它是采用钠型丝光沸石和氧化铝

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担体,再用铵盐溶液交换担体中

的钠型丝光沸石,控制脱钠度为30-90%,然后用贵

金属氯化物溶液浸渍,制得含有0.01-2%VIIIB族贵

金属元素的催化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收率

高,制得的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都比较高。

<申请号>=CN99106957.9

<名称>=降低石油馏分中苯含量和链烷烃异构化的方法

<申请(专利权)人>=法国石油公司

<发明(设计)人>=C·特拉弗斯;P·沙拉津;P·考蒂

<申请日>=1994.12.29

<地址>=法国吕埃-马迈松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异构化的催化剂,它含4—15%至

少一种卤素和至少一种在载体上沉积的第八族金属,其载体由

η氧化铝和γ氧化铝以非常确定的比例的混合物组成,还涉及

在所述催化剂存在下降低石油馏分中苯含量的方法以及链烷

的异构化,其中对物料(a)和一般为直接蒸馏C5-C6馏分(b)的混合物进行异构化,物料的特征为下述范围重量组成:40—80%链烷,0.5—7%环烃,6—45%芳

烃,最高蒸馏温度为70—90℃。

<申请号>=CN96199790.7

<名称>=新的氨基醇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和含有这些化合物的药物

<申请(专利权)人>=曼海姆泊灵格股份公司

<发明(设计)人>=A·埃斯维恩;L·克林;U·勒塞尔;W·G·弗里贝

<申请日>=1996.11.26

<地址>=联邦德国曼海姆

<摘要>=式Ⅰ化合物其中R1=氢或甲基R2=具有1—10个碳原子的低级直链或支链烷基R3=氢或低级烷基n=0—12R4=具有6—24个碳原子的烷基、链烯基或炔基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含有这些化合物的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

<申请号>=CN00126733.7

<名称>=温泉生物活性浴剂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市海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周专;王驰跃

<申请日>=2000.12.12

<地址>=410013湖南省长沙市银盆路火炬城M3组团二栋首层

<摘要>=一种温泉生物活性浴剂,以无水硫酸钠为主,配加

氯化钾0.8-1.8%、碳酸钙1-1.6%、氯化镁1.2-2.6%、碳酸

锶1-2%、复合不饱和脂肪酸1-2%,再加入少量色素、香料,

加工成袋装粉剂。本发明不含表面活性剂,不污染水源,是一种

中性浴剂,适应性广,有医疗效果。能治疗皮肤干癣、皮肤皲裂、

痱子、湿疹、粉刺、腰痛、肩膀酸痛、神经痛、风湿病、皮肤

病、痔疮、冻伤、铁打内伤、扭伤等病痛。

<申请号>=CN00128539.4

<名称>=新型氨基吡咯啉化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含有它们的药物组合物

<申请(专利权)人>=阿迪尔公司

<发明(设计)人>=P·鲍斯奎特;J-D·艾尔哈德特;V·布鲁班;J·菲尔德曼;S·史安;E·斯卡尔伯特;B·菲弗;P·莱纳尔德

<申请日>=2000.11.17

<地址>=法国库伯瓦

<摘要>=结构式(Ⅰ)的化合物:其中:n为1或2,X代表亚烷

基、亚烯基或亚炔基,或非必需取代亚芳基或杂亚芳基,R10代表氢原子或烷基,R11和R12一起成键,或R12代表氢原子或烷基,R10和R11一起成键,R2,R3和R4独自代表氢原子或烷基、羟烷基、烷氧基、烷氧羰基、芳基、芳烷基或芳氧烷基,或R2,R3和R4中的两个基团形成环烷基。

<申请号>=CN200510046039.8

<名称>=一种用生物标志化合物进行油藏动态监测方法

<申请(专利权)人>=辽河石油勘探局

<发明(设计)人>=高大岭;许宪金;贾耀惠;刘火祥;宋明会;宋超;李小娟;苑宏瑞

<申请日>=2005.03.14

<地址>=124010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生物标志化合物进行油藏

动态监测方法,属油藏动态监测技术领域类。油藏动态监测是

调整油田开发方案主要手段,现技术主要依赖地层测试仪器及

放射性示踪方法,均要关闭油井使其停产,且施工作业成本较

高而所取资料精度低,本发明采用了针对油水井多层混合开采

的高含水井,通过对井口原油样品及单层岩芯样品的烃类化合

物分析,并将色谱指纹参数输入到计算机中的油水井单层对井

口原油贡献率软件程序中,依据这些参数,了解某井单层对整

口井内产原油贡献率,以便实施对井中无用的油水层进行封堵

或采取调整措施,由于本方法监测快捷,准确,可为油田提供

出优良的开发管理方案。

<申请号>=CN98803764.5

<名称>=新颖化合物,其用途及制法

<申请(专利权)人>=法玛西雅和厄普约翰公司

<发明(设计)人>=R·约翰森;M·哈拉德森;E·林伯格;J·瓦伯格;K·贝尔雷恩;R·艾蒙德;B·斯乔伯格

<申请日>=1998.03.26

<地址>=瑞典斯德哥尔摩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式Ⅰ的新颖化合物,及其与生理上

可接受的酸所形成的盐:其中R1、R2、R3、R4、R5、R6、R7和Ar同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当此化合物可以旋光异构体形式存在时,所述化合物的消旋混合物及单个对映异构体。此化合物具有抗胆碱能的活性,本发明涉及了作为治疗活性物质的式Ⅰ化合物,含有式Ⅰ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式Ⅰ化合物在制备抗胆碱能药物上的用途,式Ⅰ化合物在治疗尿失禁上的用途以及制备式Ⅰ化合物的方法。

<申请号>=CN98121933.0

<名称>=一种β-胸苷的制备方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发明(设计)人>=李科;刘超美;李启升

<申请日>=1998.10.06

<地址>=200433上海市翔殷路800号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工业化制备单一β-胸

苷的方法。此方法包括:1.由经保护的胸腺嘧啶或不经保护的胸

腺嘧啶(Ⅱ)和α,β-四乙酰-D-核糖(Ⅲ)经缩合反应制备5

-甲基-2′,3′,5′-O-三乙酰基-β-D-核糖尿苷

(Ⅳ)。2.由化合物(Ⅳ)经皂化脱乙酰基制备5-甲基-β-尿苷

(Ⅴ)。3.由化合物(Ⅴ)经酰化-卤代反应制备2′-卤代-2′-

脱氧-5-甲基-3′,5′-O-烷酰基-β-D-核糖尿苷

(Ⅵ)。4.由化合物(Ⅵ)经催化氢化脱卤反应制备2′-去氧-5

-甲基-3′,5′-O-丙酰基-β-D-核糖尿苷(Ⅶ)。5.由化

合物(Ⅶ)经皂化反应制备β-胸苷(Ⅰ)。

<申请号>=CN98121913.6

<名称>=5-巯基-1H-四氮唑-1-甲基磺酸二钠盐的制造方法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民生凯普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

<发明(设计)人>=杨忠愚;胡惟孝;王玉伟

<申请日>=1998.09.26

<地址>=310005浙江省杭州市莫干山路耀江国际大厦B座410号

<摘要>=作为头孢霉素侧链的5-巯基-1H-四氮唑-1

-甲基磺酸二钠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用廉价的溴乙烷与二

硫化碳、胺基甲磺酸反应制备中间体磺酸甲基胺基二硫代甲酸

乙酯的钾盐,用甲苯萃取除掉恶臭油状物,用含水乙醇重结晶后

与稍过量的迭氮酸钠反应,经离子交换处理得到高纯度产品,按

迭氮酸钠计产率为65%,HPLC纯度达到99%,成本下降50%以

上。

<申请号>=CN200480037813.2

<名称>=烷基芳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申请(专利权)人>=巴斯福股份公司;

<发明(设计)人>=N·博特克;J·特罗皮施;T·纳贝舒伯;J·斯特凡;M·勒佩尔;T·海德曼;U·施泰因布伦纳;R·本福尔

<申请日>=2004.12.17

<地址>=德国路德维希港

<摘要>=本发明涉及烷基芳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阶段:a)在置换反应催化剂上使C4/C5-烯烃混合物反应,制备包含2-戊烯的C4-8-烯烃混合物,并任选地分离C4-8-烯烃混合物;b)分离5-100%的由阶段a)获得的2-戊烯,随后在异构化催化剂上反应得到2-戊烯和1-戊烯的混合物,将该混合物返回到阶段a);c)将阶段b)获得的C4-8-烯烃混合物在分离工艺后进行二聚反应,得到含有C8-16-烯烃的混合物,分离这些C8-16-烯烃和任选地分离部分后面的物流;d)将在阶段c)获得的C8-16-烯烃混合物或部分物流在烷基化催化剂存在下与芳烃反应,形成烷基芳族化合物,其中在反应前可以另外添加0-60重量%的直链烯烃,相对于在阶段c)获得的C8-16-烯烃混合物计;e)任选地磺化阶段d)获得的烷基芳族化合物并且中和得到烷基芳基磺酸盐,其中在磺化反应前,在阶段d)没有发生掺混的情况下,可以另外添加0-60

重量%的直链烷基苯,相对于阶段d)获得的烷基芳族化合物计;f)在阶段d)和阶段e)没有发生掺混的情况下,任选地将阶段e)获得的烷基芳基磺酸盐与0-60重量%的直链烷基芳基磺酸盐混合,相对于阶段e)获得的烷基芳基磺酸盐计。

<申请号>=CN01143841.X

<名称>=基于芳基尿嘧啶的选择性的除草剂

<申请(专利权)人>=拜尔公司

<发明(设计)人>=H·J·圣特利;M·多林格;R·安德烈;M·W·得鲁斯

<申请日>=1995.08.21

<地址>=联邦德国莱沃库森

<摘要>=本发明涉及新的具有协同除草活性的化合物的

组合,它们一方面是由已知的芳基尿嘧啶(例如芳基-硫尿嘧啶,

或其是属于这些芳基尿嘧啶或芳基-硫尿嘧啶的同分异构体

化合物)和另方面其它已知的,属于另外的物质类的除草剂组成,

并且可以应用于不同有用作物,特别是在玉蜀黍,用于选择性地

控制杂草,具有特别好的效果。

<申请号>=CN95194848.2

<名称>=基于芳基尿嘧啶的选择性的除草剂

<申请(专利权)人>=拜尔公司

<发明(设计)人>=H·J·圣特利;M·多林格;R·安德烈;M·W·得鲁斯

<申请日>=1995.08.21

<地址>=联邦德国莱沃库森

<摘要>=本发明涉及新的具有协同除草活性的化合物的

组合,它们一方面是由已知的芳基尿嘧啶(例如芳基-硫尿嘧

啶,或其是属于这些芳基尿嘧啶或芳基-硫尿嘧啶的同分异构

体化合物)和另方面其它已知的,属于另外的物质类的除草剂

组成,并且可以应用于不同有用作物,特别是在玉蜀黍,用于选

择性地控制杂草,具有特别好的效果。

<申请号>=CN200480003616.9

<名称>=使用由烯烃加氢和脱氢-异构化产生的过程物流制备支链烷基芳烃的方法

<申请(专利权)人>=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保罗·马里·悠伯;亨德利克·戴尔斯沃格;布莱登·德蒙特·莫瑞;史提文·柯隆伊斯·桑罗

<申请日>=2004.02.03

<地址>=荷兰海牙

<摘要>=描述一种产生支链烷基芳烃的系统及方法。所述

系统可包括加氢单元、烯烃脱氢-异构化单元、烷基化单元及

分离单元。用于产生支链烷基芳烃的方法可包括通过加氢单元

然后是脱氢-异构化单元处理过程物流。产生的烯烃可用于将

芳烃烷基化形成支链烷基芳烃。在将芳烃烷基化后,得自烷基

化过程的未反应组分可与烷基芳烃分离。得自烷基化过程的未

反应组分可再循环回到主过程物流中或送至其它处理单元。

<申请号>=CN200480003629.6

<名称>=利用来自异构化单元的过程物流制备支链烷基芳烃的方法

<申请(专利权)人>=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保罗·马里·悠伯;亨德利克·戴尔斯沃格;布莱登·得蒙特·莫瑞;史提文·柯隆伊斯·桑罗

<申请日>=2004.02.03

<地址>=荷兰海牙

<摘要>=描述产生支链烷基芳烃的系统及方法。此系统可

包括异构化单元、脱氢单元、烷基化单元及分离单元。用于产

生支链烷基芳烃的方法可包括将过程物流中的烯烃异构化。产

生的烯烃可用于将芳烃烷基化以形成支链烷基芳烃。在将芳烃

烷基化后,得自烷基化过程的未反应组分可与烷基芳烃分离。

得自烷基化过程的未反应组分可再循环回到主过程物流中或

送至其它处理单元。

<申请号>=CN200480003628.1

<名称>=使用由烯烃加氢、脱氢和异构化产生的过程物流制备支链烷基芳烃的方法

<申请(专利权)人>=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保罗·马里·悠伯;亨德利克·戴尔斯沃格;布莱登·德蒙特·莫瑞;史提文·柯隆伊斯·桑罗

<申请日>=2004.02.03

<地址>=荷兰海牙

<摘要>=描述一种产生支链烷基芳烃的系统及方法。所述

系统可包括加氢单元、脱氢单元、异构化单元、烷基化单元及

分离单元。用于产生支链烷基芳烃的方法可包括将过程物流中

的烯烃加氢、脱氢及异构化。产生的烯烃可用于将芳烃烷基化

形成支链烷基芳烃。在将芳烃烷基化后,得自烷基化过程的未

反应组分可与烷基芳烃分离。得自烷基化过程的未反应组分可

再循环回到主过程物流中或送至其它处理单元。

<申请号>=CN200710046243.9

<名称>=一种高纯度石油间二甲苯的制备工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久泰集团公司;

<发明(设计)人>=冯佰荣;陈林荣;马剑峰

<申请日>=2007.09.21

<地址>=215225江苏省吴江市平望镇梅堰社区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纯度石油间二甲苯的制备工艺,采用异构体的混合二甲苯为原

料,该工艺主要包括预分馏、吸附分离、超精馏三个步骤,将原料通过脱非芳烃塔和脱乙苯塔,脱尽其中的非芳烃和乙苯后,将剩余的混合二甲苯送入吸附分离系统,其中的对二甲苯和余量乙苯被吸附剂所吸附,所得的吸余液通过间二甲苯塔,将间二甲苯与邻二甲苯进行分离,塔顶馏出物为间二甲苯产品,塔底物料主要为邻二甲苯。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生产出高纯度(≥99.5%)的石油间二甲苯,并且回收率高、工艺路线简单、成本低、经济、无污染。

<申请号>=CN02823978.4

<名称>=作为CCR-3受体拮抗剂Ⅷ的N-脲基-哌啶类化合物

<申请(专利权)人>=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黛西·乔·杜波依斯;丹尼斯·约翰·凯尔泰斯;埃瑞克·布莱恩·肖格伦;戴维·伯纳德·史密斯;王北汉

<申请日>=2002.11.25

<地址>=瑞士巴塞尔

<摘要>=本发明涉及通式(I)的化合物,其中

R1

R5、A、L和X如本说明书中所

定义。这些化合物用作CCR-3受体拮抗剂且由此可以用于治

疗CCR-3介导的疾病。

<申请号>=CN02823969.5

<名称>=作为哮喘治疗中的CCR-3受体拮抗剂的哌嗪衍生物

<申请(专利权)人>=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黛西·乔·杜波依斯;丹尼斯·约翰·凯尔泰斯;埃瑞克·布莱恩·肖格伦;戴维·伯纳德·史密斯;王北汉

<申请日>=2002.11.25

<地址>=瑞士巴塞尔

<摘要>=本发明涉及通式(I)的哌嗪衍生物,其中

R1

R4、A、L和X如本说明书中所

定义。这些化合物用作CCR-3受体拮抗剂且由此可以用于治

疗CCR-3介导的疾病,诸如哮喘。

<申请号>=CN00806500.4

<名称>=附聚的沸石类吸附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申请(专利权)人>=策卡有限公司;法国石油公司

<发明(设计)人>=D·普列;A·梅蒂维尔

<申请日>=2000.02.16

<地址>=法国上塞纳省

<摘要>=本发明涉及基于沸石X的附聚沸石类吸附剂,其

中的Si/A1比为1.15

的可交换阳离子位点单独被钡离子或者钡离子和钾离子以及

惰性粘接剂占据,其中的Dubinin体积大于或等于0.240cm3/g。通过将沸石粉末与粘接剂一起附聚,然后将粘接剂沸石化、用钡离子(和钾离子)交换沸石离子以及将如此交换的吸附剂活化就能够得到此吸附剂。此吸附剂特别适合于吸附在模拟移动床方法中的液相C8芳烃馏分里所含的对二甲苯,也用于分离蔗糖、多羟基醇、甲酚、各种取代的甲苯异构体。

<申请号>=CN200410025849.0

<名称>=一种生产高辛烷值清洁汽油的方法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想化工技术研究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姚亚平;周奇;赵利志;侯渤;邓念;李延

<申请日>=2004.02.10

<地址>=710075陕西省西安市西安高新一路25号创新大厦N707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高辛烷值清洁汽油的方法,

是将FCC汽油深度加氢—异构化技术和高辛烷值烯烃组分生

产技术结合在一起,并且通过增加粗苯与丙烯烃化合成高辛烷

值芳烃(异丙苯)技术,将生产高标号车用汽油的辛烷值问题由

多种工艺分担。技术特征在于:将三种生产工艺得到的车用汽

油的基础组分、高辛烷值烯烃组分和高辛烷值芳烃组分,然后

以上述三组分为主,进行多组分优化调合,得到各种辛烷值标

号的清洁汽油。采用本发明能够获得符合2010年国际燃料规

范的各种辛烷值标号的超低硫车用汽油,包括90号、93号、

97号和98号。本发明可在工业上应用。

<申请号>=CN89107038.9

<名称>=用二乙基甲苯作为解吸剂吸附分离对二甲苯

<申请(专利权)人>=环球油品公司

<发明(设计)人>=赫尔曼·A·齐伦

<申请日>=1989.08.08

<地址>=美国伊利诺伊州

<摘要>=通过使含有对二甲苯的原料混合物与在阳离子

交换位置有IA或IIA族阳离子(如钡和/或钾)的

X或Y型沸石吸附剂接触,从其它C8异构体和/或

C9芳烃中分离对二甲苯。对二甲苯选择性地被吸附

在吸附剂上。然后分开原料与吸附剂,用二乙基甲苯

解吸形成的饱和吸附剂,回收对二甲苯。C′9和别

的二甲苯异构体在含解吸剂的残液中按常规回收,并

能用分馏残液的方法从解吸剂中分离出来。解吸剂

再循环到工艺过程中。

<申请号>=CN89108930.6

<名称>=异构化催化剂及其用法

<申请(专利权)人>=美国环球油品公司

<发明(设计)人>=J·W·阿德里安·沙特勒;R·乔·劳森

<申请日>=1989.11.13

<地址>=美国伊利诺伊州

<摘要>=一种改性异构化催化剂,由一种第VIII族金属铅,

一种五无硅环沸石和一种无机氧化物粘合剂组合,其

中有80~100%的第VIII族金属和60~100%的铅负

载的载体上,该催化剂体系尤其适用于芳烃异构化反

应,用于二甲苯异构化及乙苯同时脱烷基化过程时,

基本上无二甲苯损耗,效果更好。

<申请号>=CN90103279.4

<名称>=用于芳烃烷基化的铝络合物催化剂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发明(设计)人>=王常胜;郭建国

<申请日>=1990.07.05

<地址>=100084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

<摘要>=一种芳烃烷基化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属于芳烃

烷基化领域。该催化剂可以催化芳烃的烷基化和二

烷基芳烃的异构化。以金属铝粉为原料,在芳烃介质

中与无水氯化氢反应,同时加入一定量的烯烃可以获

得较高活性的络合物催化剂。该催化剂用量在

0.5%以上时可使芳烃与烯烃之间的烷基化反应定量

进行,也可以催化异丙基甲苯异构体异构化,获得间

位大于60%,对位大于30%,邻位小于4%的异构体

混合物。

<申请号>=CN91111492.0

<名称>=烃油催化重整方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发明(设计)人>=杨晓峰;王君钰;张秋平;林洁;陈远明;孙义兰<申请日>=1991.12.12

<地址>=100083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8号

<摘要>=一种烃油催化重整方法,使用在β沸石和无机

氧化物的混合载体上载以铂、铼(或锡)、氯的催化剂,

其操作条件与现有的一般常规工业重整方法相同。

其优点是对不同烃组成的原料油都有较高的芳烃产

率及芳烃转化率,烷烃异构化的效果也优于一般常规

的重整方法。

<申请号>=CN92111179.7

<名称>=由液蜡制备正癸烷的方法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学院;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炼油厂

<发明(设计)人>=金彰礼;李勋成;刘昆元;高惠芳;胡爱宝;涂仁强;范建西;雷英春

<申请日>=1992.09.29

<地址>=100029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5号

<摘要>=本发明由液蜡制备正癸烷的方法是以C8~C15

正构烷烃为主组成的液蜡为原料,经过脱重蜡、脱轻

蜡、正癸烷精馏和吸附工序,得到正癸烷产品,还能得

到铝箔轧制油和皂化液蜡。当液蜡中含量C10正构

烷烃≥2wt%,C9、C10、C11中的异构烷烃<2wt%、芳

烃<1wt%,烯烃<1.5wt%、硫化物<30ppm时,可

以得到纯度为98.6wt%以上的正癸烷产品。该方法

生产流程简单,操作容易、生产成本低。

<申请号>=CN94120058.2

<名称>=降低石油中苯含量的方法

<申请(专利权)人>=法国石油公司

<发明(设计)人>=C·特拉弗斯;P·沙拉津;P·考蒂

<申请日>=1994.12.29

<地址>=法国吕埃-马迈松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异构化的催化剂,它含4—15%

至少一种卤素和至少一种在载体上沉积的第八族金

属,其载体由η氧化铝和γ氧化铝以非常确定的比例

的混合物组成,还涉及在所述催化剂存在下降低石油

馏分中苯含量的方法以及链烷的异构化,其中对物料(a)和一般为直接蒸馏C5—C6馏分(b)的混合物进行异构化,物料的特征为下述范围重量组成:40—80%链烷,0.5—7%环烃,6—45%芳烃,最高蒸馏温度为70—90℃。

<申请号>=CN98809256.5

<名称>=含有通过亚乙烯烯烃制备的改进烷基芳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清洗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专利权)人>=普罗格特-甘布尔公司

<发明(设计)人>=J·J·谢贝尔;T·A·克里佩;K·L·科特;D·S·康纳;J·C·T·R·布尔克特-圣劳伦特

<申请日>=1998.07.20

<地址>=美国俄亥俄州

<摘要>=清洗组合物,特别是洗衣洗涤剂等清洗组合物,其

含有:(i)改性烷基芳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例如改性的烷基苯磺

酸盐,其是特殊方法的产物,和(ii)清洗添加剂例如酶和漂白剂。

制备该清洗产品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包含制备亚乙烯烯烃、芳

烃烷基化、磺化和配制民用清洗产品的方法。利用VO生产把

特殊的限定的支链引入到α-烯烃原料中,转化为二聚物形式,

该α-烯烃原料有约10—16个,优选约12—14个碳原子。优选

的方法使得用于制备洗涤剂的亚乙烯烯烃的量达到最大,使得

深度内烯烃的产生减少到最小。另外,使用优选具有内异构体选

择性为0-不大于约40的烷基化步骤,其中,在烷基化催化剂存

在下VO单烷基化芳烃如萃,烷基化催化剂优选地含有一种至

少部分结晶的含多孔沸石的固体,该沸石是至少部分酸性的并

且具有中等孔径。优选的烷基化催化剂包括至少部分脱铝的酸

性丝光沸石。

<申请号>=CN02805004.5

<名称>=制备(支化烷基)芳基磺酸盐的方法和(支化烷基)芳基磺酸盐组合物<申请(专利权)人>=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P·M·阿约伯;L·A·菲诺尔;B·D·默雷

<申请日>=2002.02.15

<地址>=荷兰海牙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支化烷基芳烃的方法,该方

法包括在烷基化反应条件下将支化烯烃与一种芳烃进行接触,

其中所述支化烯烃是通过将一种脂族季碳原子含量0.5%或更

低的异构链烷烃组合物在适当催化剂上进行脱氢反应的方法

获得的,所述异构链烷烃组合物是通过石蜡的加氢裂化和加氢

异构化反应得到的,且异构链烷烃组合物包括碳原子数在7-

35范围的链烷烃,该链烷烃的至少一部分分子是支化的,平均

每个链烷烃分子的支链数为0.5-2.5,且支化包括甲基支化且

任选包括乙基支化,所述支化烯烃的季碳含量为0.5%或更低;

涉及一种制备(支化烷基)芳基磺酸盐的方法,包括将支化烷基

芳烃磺酸化,其中所述支化烷基芳烃通过所述的制备支化烷基

芳烃的方法制成的;和涉及可通过所定义方法获得的支化烷基

芳烃组合物和(支化烷基)芳基磺酸盐组合物。

芳烃异构化的目的及生产工艺

名称学院专业班级名称姓名指导老师

摘要:异构化也称异构化反应,指某种化学物质在特定条件下改变自身的组成结构,从而成为新物质的反应。工业上C8芳烃的异构化是以不含或少含对二甲苯的C8芳烃为原料,通过催化剂的作用,转化成浓度接近平衡浓度的C8芳烃,从而达到增产对二甲苯的目的。 关键词:异构化,反应,新物质,催化剂,增产 前言 在以苯、甲苯、二甲苯为产品的芳烃联合装置中,生产对二甲苯(PX)的联合装置占有重要地位。C8芳烃异构化单元作为PX联合装置中唯一的化学反应过程,直接影响着联合装置的运行情况,而异构化催化剂正是这一单元技术的核心。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在全球芳烃装置中普遍使用C8芳烃异构化技术用于增产PX 等芳烃产品。按照对乙苯转化方式的不同,C8芳烃异构化催化剂通常分为乙苯转化型和乙苯脱乙基型两种。 1、芳烃异构化的目的 以C8为例,工业上C8芳烃的异构化是以不含或少含对二甲苯的C8芳烃为原料,通过催化剂的作用,转化成浓度接近平衡浓度的C8芳烃,从而达到增产对二甲苯的目的。 2、芳烃异构化的生产工艺 以C8为例,C8芳烃异构化目的就是将OX、MX、EB转化为价值更高的PX。但是由于将乙苯与二甲苯分离十分困难且不经济,因此在二甲苯异构化过程中,必须将乙苯转化。所以C8芳烃异构化主反应包括二甲苯异构化反应和乙苯转化反应。2.1、热力学分析 C8芳烃异构化时,可能进行的主反应是三种二甲苯异构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和乙苯与二甲苯之间的转化。副反应是歧化和芳烃的加氢反应等。表4-17是C8芳烃异构体反应的热效应及平衡常数值。可以看出C8芳烃异构化反应的热效应是很小的,因此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不明显。表4-18为温度与混合二甲苯平衡组成的关系,可以看出,在平衡混合物中,对二甲苯平衡组成的关系,可以看出,在平衡混合物中,对二甲苯的平衡浓度最高只能达到23.7%,并随着温度升高逐渐降低;间二甲苯的含量总是最高,低温时尤为显著;邻二甲苯的浓度随温度升

碳四综合利用操作规程

碳四综合利用操作规程

1 正常开工和停工 (1) 1.1开工条件准备 (1) 1.2.1 工艺过程描述; (1) 1.2.2 主要操作条件 (3) 1.3开工方案及步骤 (4) 1.3.1 反应部分开工操作步骤 (4) 1.3.2 分馏部分开工操作步骤 (8) 1.4停工步骤 (8) 1.4.1 反应部分停工操作步骤 (9) 1.4.2 分馏部分停工操作步骤 (9) 2 紧急事故处理和应急预案 (9) 2.1事故处理原则 (9) 2.2紧急停工 (10) 2.2.1 紧急停工原因 (10) 2.2.2 紧急停工原则 (10) 2.2.3 步骤 (10) 2.3停电事故处理 (11) 2.3.1 主操 (11) 2.3.2 副操 (11) 2.4反应器压力超高事故预案 (11)

2.5停循环水 (12) 2.6停风 (12) 2.7反应进料加热炉炉管破裂 (12) 2.8进料中断 (12) 2.9DCS操作站死机 (12) 3.1晃电 (13)

1 正常开工和停工 当系统热运工作已经完成,装置可以准备正式开工了。每一次开车,都有可能不同,这要视前一次停车情况和本次装置运行要求而定。但是,任何对常规开工程序的变更,都应在主管人员指示下进行,并记录在案。切记,易燃易爆性气体决不允许轻易送进工艺管线和容器。如果管线及设备内含有空气,必须用氮气进行吹扫置换。同样,也不允许空气进入含有易燃易爆性气体管道和设备。 在装置建成的第一次开工时,厂方应成立开工小组,进行管理、协调,以保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1.1 开工条件准备 装置正式开车前,应再次检查落实各项准备工作,以使问题发生率降至最低,确保开车成功。开工前应对分析工作进行确认: a. 各种分析方法、手段已按规范要求建立; b. 各种标样建立完毕; c. 各种仪器、器具整理、调校完毕。试剂、化学品备齐; d.分析人员已安排落实 1.2.1 工艺过程描述; 碳四异构化是以碳四作为原料,在非临氢的条件下,在一定的温度下,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把碳四中正丁烯、反丁烯、顺丁烯,转化为异丁烯。 1.2.1.1 异构化反应部分: 来自罐区的C4液化气原料进入装置先经重芳烃冷却器E-1111换热后,物料首先进入原料-反应产物换热器(E-1101AB)与反应产物换热汽化,再在补料-反应产物换热器(E-1103A)继续换热至后,进入反应反应进料加热炉(H-1101A)加热至270-450℃,进入异构化反应器(R-1101A)顶部。反应产物依次经补料-反应产物换热器(E-1103A)、液化气-反应产物换热器(E-1102A)、原料-反应产物换热器(E-1101AB)后进入重芳烃塔进料缓冲罐(V-1102)然后进入

分析碳四制芳烃技术 选择最佳制作方案

分析碳四制芳烃技术选择最佳制作方案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我国对于芳烃的需求大增,但我国由于技术的局限性对于C4烃的利用率很低。本文通过讲解和对比混合碳四芳构化反应制芳烃、芳烃抽提分离工艺技术及BTX抽提技术的不同,然后结合实际生产需求,提出最优的混合碳四制芳烃的方案。 关键词:碳四制芳烃碳四芳构化萃取精馏 近几年随着我国化工企业的发展,苯、甲苯、二甲苯的产量日益提升,但是同我国对于化工原料的需求相比,还是存在巨大差异,市场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苯、甲苯、二甲苯(三者混合简称为BTX,即轻质芳烃)是极其重要的化工原料,这些原料的生产技术和产量标志着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高低。 在炼化石油和生产乙烯工程中,会产生大量的C4烃,但我国由于技术的限制导致C4烃类直接燃烧掉,造成资源浪费。所以,研究合理利用C4烃资源已经迫在眉睫。当前,我国轻质芳烃主要在催化重整、裂解汽油和焦化轻油中得到。由于大量扩建苯乙烯、苯酚、苯胺、环已酮等生产装置,导致我国对于芳烃的需求大幅增加。因此,研究开发利用现有资源生产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有不可预量的市场前景。本文就利用丁烯、丁二烯、丁烷等碳四原料,通过芳构化和芳烃抽提精馏工艺过程生产轻质芳烃进行探讨。 一、碳四芳构化工艺和选择 轻烃芳构化技术是利用改性的分子筛催化剂将低分子的烃类直接催化重整转化为轻质芳烃的一种新型的石油加工技术。芳构化技术具有催化剂稳定、设备投资建设少、操作费用低的优点。并且反应产物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提高反应产物的利用率。 1.碳四烃芳构化反应原理 低碳烃类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芳构化过程较为复杂,烷烃、烯烃芳构化过程要经过脱氢、加氢、裂解聚合、环化等过程,由此可以看出芳构化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烯烃和烷烃首先要活化成正碳离子,烯烃在较低温度下即可活化,烷烃则要经过高温处理。然后正碳离子经过聚合和异构化环化成为芳烃前体,再经过脱氢和氢转移完成芳构化反应。脱氢是吸热反应,氢转移是放热反应。本次项目是以丁烯作为原料,整体过程为吸热反应。在温度设计上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温度。经过研究,发现温度在400~520℃最为合适。烯烃聚合的过程是放热反应,低温有助于聚合过程,并且有利于烯烃吸附在催化剂上,对催化剂结焦速率也可以起到抑制作用。但是烯烃环化脱氢是吸热的过程,高温可以增加反应速度,有利于芳构化反应的进行。 2.轻烃芳构化催化剂的选择

碳四芳烃异构化

碳四芳烃异构化 <申请号>=CN02805004.5 <名称>=制备(支化烷基)芳基磺酸盐的方法和(支化烷基)芳基磺酸盐组合物 <申请(专利权)人>=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P·M·阿约伯;L·A·菲诺尔;B·D·默雷 <申请日>=2002.02.15 <地址>=荷兰海牙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支化烷基芳烃的方法,该方 法包括在烷基化反应条件下将支化烯烃与一种芳烃进行接触, 其中所述支化烯烃是通过将一种脂族季碳原子含量0.5%或更 低的异构链烷烃组合物在适当催化剂上进行脱氢反应的方法 获得的,所述异构链烷烃组合物是通过石蜡的加氢裂化和加氢 异构化反应得到的,且异构链烷烃组合物包括碳原子数在7- 35范围的链烷烃,该链烷烃的至少一部分分子是支化的,平均 每个链烷烃分子的支链数为0.5-2.5,且支化包括甲基支化且 任选包括乙基支化,所述支化烯烃的季碳含量为0.5%或更低; 涉及一种制备(支化烷基)芳基磺酸盐的方法,包括将支化烷基 芳烃磺酸化,其中所述支化烷基芳烃通过所述的制备支化烷基 芳烃的方法制成的;和涉及可通过所定义方法获得的支化烷基 芳烃组合物和(支化烷基)芳基磺酸盐组合物。 <申请号>=CN97196039.9 <名称>=烷基芳烃的异构化方法 <申请(专利权)人>=埃克森化学专利公司 <发明(设计)人>=G·D·默尔;J·P·威多恩 <申请日>=1997.05.29 <地址>=美国得克萨斯州 <摘要>=一种用来异构化含烷基芳烃原料,比如单环烷基 芳烃和/或双环烷基芳烃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在转换条件下将 这种原料与一种含一种中孔沸石晶体和一种含另一种沸石晶 体的粘结剂的经沸石粘结的沸石催化剂接触来进行。该方法特 别适合于异构化含乙苯并且二甲苯含量低于二甲苯与乙苯平 衡量的原料,并且在低芳环损失和二甲苯损失的前提下能生成 一种对—二甲苯含量高于平衡量的产物。 <申请号>=CN97195739.8 <名称>=芳烃转化方法和适用的沸石催化剂 <申请(专利权)人>=埃克森化学专利公司 <发明(设计)人>=D·E·汉德里克森;G·D·摩尔;R·S·史密斯;J·P·沃杜因

芳构化反应机理

2.2 工艺原理及特点 液化气芳构化装置的目的是将来自界区的碳四组分其它适宜的原料在DLP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芳构化反应转化为含有苯、甲苯及二甲苯的混合芳烃,同时生成含有氢气、甲烷及碳二至碳五馏分的气相。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分离,最终产出符合标准的混合芳烃、轻芳烃及重芳烃,同时副产低烯烃的液化气及少量的干气。 C4液化气等低碳烃在芳构化催化剂中进行芳构化反应的过程较为复杂,以烷烃为例 一般要经过脱氢、齐聚、环化及芳构化等过程最终才能生成芳烃,而烯烃的转化则没有脱氢的过程。上述过程中,烷烃脱氢的过程为吸热过程,而齐聚、环化及芳构化过程为放热的过程,所以烷烃的芳构化生成芳烃的能耗要比烯烃的芳构化过程要高。在低温条件下生产轻芳烃汽油组分时,齐聚、环化及芳构化的反应为主导反应,所以是一个强的放热反应。 2.2.1 工艺原理 反应机理 液化石油气等轻烃的芳构化机理十分复杂。一般认为,轻烃在分子筛的酸中心上芳构化反应时经历下列步骤:a)通过在酸中心上发生化学吸附生成正碳离子得到活化;b)正碳离子进一步脱氢和裂解生成乙烯、丙烯、丁烯和戊烯。这些小烯烃是芳烃分子的建筑单元。该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c)小烯烃分子在B酸中心上低聚(二聚、三聚)生成C6-C8烯烃,后者再通过异构化和环化生成芳烃前体(带6元环的前体)。该步反应属于强放热反应;d)芳烃前体在L酸中心上通过脱氢生成苯、甲苯和C8等芳烃。这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在上述反应中,原料在酸中心上生成正碳离子的步骤最为关键,它决定了芳构化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 C3-C8之间的轻烃分子都可以在催化剂的酸中心上通过脱氢和裂解生成乙烯、丙烯、丁烯和戊烯。当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的酸度相同时,从不同碳数的轻烃原料出发,可以得到具有同样热力学平衡分布的乙烯、丙烯、丁烯和戊烯。由于基本建筑单元的种类和浓度分布相近,所以从不同碳数的轻烃原料出发都可以得到苯、甲苯和C8等芳烃产物,并 且原料对芳烃产物的分布影响不大。但是,若两种芳构化原料的碳数不同(如C3、C4、C5、 C6、C7、C8)、结构不同(如直链烃、支链烃和环烷烃)和碳-碳键饱和程度不同(如烷烃、单烯烃、二烯烃),则其芳构化的活性、热效应和芳烃产率会有一定差别。一般来说,碳数越小的原料在酸中心上生成正碳离子越困难,其芳构化活性越低;在同碳数下,烯烃比烷烃更容易生成正碳离子,因而其活性较高;另外,异构烷烃因可以生成相对稳定的叔碳正碳离子,因此其芳构化活性高于正构烷烃。当用烯烃含量较低的

碳四烷基化工艺指南

烷基化装置 1、烷基化工艺 采用硫酸为催化剂的硫酸烷基化工艺 1) 原料 (1) 不同烯烃原料的影响 在硫酸烷基化反应条件下,大部分1-丁烯可以异构化为2-丁烯,使得烷基化产品的辛烷值得以提高。 (2) 原料中杂质的影响及其脱除方法大多数原料中的杂质在硫酸烷基化反应后进入酸相,使得硫酸被污染,从而降低了硫酸的催化活性。 ①乙烯 假如气体分馏装置未能很好的除去C2时,乙烯就可能被引入烷基化装置。在硫酸催化时,由于乙烯不会与异丁烷反应发生烷基化反应,当乙烯进入烷基化反应器时,乙烯与硫酸生成呈弱酸性的硫酸氢乙酯,这个硫酸氢乙酯不再作为烷基化的催化剂使用。这种乙烯杂质的影响还具有累积性,因此,即使原料中含有痕量的乙烯,也能造成每天数百公斤的乙烯进入酸相,从而出现数吨甚至十余吨的废酸。假如突然有相当量的乙烯进入到烷基化反应器中,这些乙烯对酸的影响可以使烷基化反应不再发生,甚至发生叠合反应。 ②丁二烯 假如催化装置或焦化装置的裂化深度相当深,那么就可能在液化气中找到相当量的丁二烯,这些丁二烯也是不能发生烷基化反应的,它们与酸接触后新生成的反应产物也是酸溶性的。与乙烯相比,丁二烯更难以用分馏的方法从烷基化原料中除去。因此,当上游裂化装置的裂化深度无法改变的时候,可以考虑用选择性加氢的方法将丁二烯转化为丁烯。 ③水 水能造成硫酸的稀释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要重视烷基化原料中水的影响。液化气中的水在呈溶解状态时大约在500ppm左右。更应当引起重视的是C4馏分携带的超过饱和状态的游离水,上游装置操作不当可能使C4馏分所携带游离水的量是溶解水的几倍,对酸的稀释速度相当快。脱除这种携带水的办法是在烷基化原料进装置前先进入一个填料容器,使携带的细小的水珠聚集后分离出去。如果在进入填料分水器之前先用反应物冷却一下进料的物流,其效果就会更好。 从分馏部分循环到反应部分的异丁烷也可能携带相当数量的水分,为了干燥这部分异丁

碳四在化工中的综合利用现状

碳四在化工中的综合利用现状 碳四在化工中的综合利用现状 谢腾腾 山东豪迈化工技术 引言 近年来随着炼厂原油加工深度的提升和乙烯生产能力的大幅度增长、百万吨级的蒸汽热裂解制乙烯装置的建成,副产碳四量迅速增长。再加上基于煤基的新开发的由甲醇经过催化反应生成乙烯、丙烯为主的轻烯烃产品的煤化工新工艺、新技术的兴起,碳四的产量更加惊人,因此,碳四的利用十分重要。同时,在国外发达国家,碳四的利用率已经相当可观,美国高达80%~90%,日本为64%左右,西欧也在60%,而我国的碳四利用率仅仅为40%左右[1],并且主要集中在烯烃,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所以,在我国碳四的合理利用意义更加重大,并且任重道远。 1 碳四的来源及应用方向 碳四的主要来源有四个方面,其特点和应用方向分别为[2]: (1)炼厂碳四:主要来自催化裂化装置(FCC)副产碳四,此外减粘裂化、热裂化和焦化装置也副产少量碳四。炼厂碳四的丁烷(尤其是异丁烷)含量高,烯烃以2-丁烯和异丁烯为主,不含二丁烯,主要用于生产MTBE、液化气。 (2)裂解制乙烯副产碳四,烯烃含量高,以丁二烯和异丁烯为主,主要用于生产丁二烯、MTBE、丁烯-1、液化气或裂解料、2-丁烯生产仲丁醇/甲乙酮。

(3)油田气回收碳四,主要是丙烷、丁烷,主要作为液化气或裂解料。 (4)甲醇制烯烃(MTO、MTP)等工艺副产碳四。此部分碳四的烯烃含量较高,可用于增产乙烯/丙烯,MTBE/丁烯-1、2-丙基庚醇等产品。 各工艺副产碳四的组成如表1所示。 表1 各工艺副产碳四典型组成 2 碳四衍生物产品组成[3] 碳四各组分工业用途广泛,主要包括燃料利用和化工利用两大方向。燃料利用是将碳四进行芳构化、烷基化、异构化等,生成物用作汽油调和组分;化工利用则是用碳四生产化工产品。碳四衍生物产品链如图1所示。碳四转化与利用技术的开发是实现碳四资源高效利用的关键。

煤制烯烃副产混合碳四的综合利用

煤制烯烃副产混合碳四的综合利用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煤制烯烃的需求与日俱增。而煤 制烯烃原料轻质化的现象也不断出现,从而使C4资源的供应量受到一定程度的 影响。煤质烯烃副产混合碳四在煤化工产业的应用上有人巨大作用。本文将深入 研究煤质烯烃副产混合碳四的综合利用,并针这些利用方向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煤制烯烃副产;混合碳四;甲醇制烯烃;综合利用 前言 自“十一五”以来,我国煤质烯烃产业得到不断的发展壮大,在新型煤化工 产业方面上的成就也不断增多。我国在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方面的 产业都具有一定的规模,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我国的煤制烯烃产业之所以取得 较大成功,主要受到我国的神华包头,神华宁煤和大唐多伦煤制烯烃项目的成功 示范性作用影响。煤质烯烃的复产是混合碳四,我们可以综合利用妇产的混合碳 四进行深层次的加工,从而达到提高附加值的目的,同时又可以增加新的收益点,促进产业的发展。 1. 煤基混合碳四的组成 所谓的煤基混合碳四,就是指用煤生产出来的甲醇,在经过甲醇制烯烃技术(也就是MTO技术)将甲醇转化为乙烯和丙烯之后所产生的碳四组分。虽然原理 相同,但是出自于每个厂家的煤基混合碳似的成分,却有着或多或少的不同。因 为甲醇制烯烃技术(简称MTO技术)同时又包含着许多相似却又有所不同的技术。加之每个工厂所拥有的工艺技术都存在差距,这就造成每座工厂之间的混合碳四 组分都有不同的结果。虽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同,但基本上都能够控制在大致的范 围内,比如丁烯-1的含量控制在22%-27%,顺丁烯-2的含量控制在21%-28%,反 丁烯-2的含量控制在31%-37%,异丁烯的含量控制在6%-8%。

碳四异构化原理

碳四异构化原理的基本原理 1. 异构体的定义 在有机化学中,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碳四异构体是指由四个不同官能团或基团连接在一个碳原子上的化合物。由于碳原子可以形成四个共价键,因此可以通过改变官能团或基团的连接方式,得到不同的异构体。 2. 碳四异构体的分类 碳四异构体可以分为两类:构造异构体和空间异构体。 构造异构体是指在分子结构中,官能团或基团的连接方式不同,但它们的空间结构相同。构造异构体的转变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进行。 空间异构体是指在分子结构中,官能团或基团的连接方式相同,但它们的空间结构不同。空间异构体的转变通常需要通过物理方法进行,如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分离。 3. 碳四异构化的原理 碳四异构化是指由一种碳四异构体转变为另一种碳四异构体的过程。碳四异构化的原理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构造异构体的转变 构造异构体的转变通常通过化学反应进行,包括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置换反应等。这些反应可以改变官能团或基团的连接方式,从而得到不同的构造异构体。 例如,对于一个由乙醇和乙醛构成的碳四异构体,可以通过加成反应将乙醇的双键上加上氢原子,得到乙醛。这样就实现了由乙醇到乙醛的构造异构体的转变。 3.2 空间异构体的转变 空间异构体的转变通常需要通过物理方法进行,如手性分离。手性分离是指将一个手性化合物分离为其两个手性异构体的过程。手性分离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包括晶体分离、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 例如,对于一个由左旋和右旋丙氨酸构成的碳四异构体,可以通过手性分离将其分离为左旋丙氨酸和右旋丙氨酸。这样就实现了由一个手性化合物到其两个手性异构体的转变。 4. 碳四异构化的应用 碳四异构化在有机化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

混合碳四的的综合应用

混合碳四是重要的石油化工资源,它是烷烃、单烯烃和二烯烃的总称。炼油厂碳四主要由正丁烯、异丁烯、正丁烷、异丁烷和丁二烯组成,最具有化工利用价值的组分主要是正丁烯、异丁烯和丁二烯,其次是正丁烷。 目前我国碳四馏分的化工利用尚处于初期阶段。炼油厂碳四馏分大部分直接进烷基化装置生产烷基化汽油或叠合汽油;部分用于生产聚丁烯和聚异丁烯作润滑油添加剂;此外利用异丁烯生产甲基叔丁基醚;少量异丁烯用于生产烷基酚,正丁烯用于生产仲丁醇等。可见,碳四馏分的应用今后在我国将会有很大的开发前景。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经展开,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1 燃料应用 全球大量碳四烃主要用作燃料,以丁烯为例,约90%用于燃料,仅10%用于化学品市场。相对碳四烃直接作燃料使用而言,将碳四烃加工成烷基化油、甲基叔丁基醚及车用液化石油气等各种液体燃料或添加剂则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碳四烃生产甲基叔丁基醚作为汽油调合组分和辛烷值改进剂,是全球少数几个发展极为迅速的石化产品。但由于甲基叔丁基醚对饮用水的污染,导致美国部分地区从2004年1月起限制或禁用甲基叔丁基醚。全球甲基叔丁基醚产能和需求量已呈明显下降趋势。相比之下二发展烷基化油是碳四烃燃料利用的一条重要途径。2003年,全球烷基化产能已达到82.12Mt,比2001年增长了5.4%。固体酸烷基化工艺由于在环保和安全方面的明显优势而得到广泛关注,它代表了烷基化工艺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世界上有多家专利商正在开发固体烷基化工艺,部分已完成中试试验。而近年来开发的间接烷基化工艺由于适应原料范围更宽,生产成本更低而被石油石化界普遍看好。 2 化工应用 2.1 丁二烯的应用 混合碳四中丁二烯含量在45%以上,利用抽提技术,可得到丁二烯。丁二烯是合成顺丁橡胶、SBS以及1,2-低分子聚丁二烯的主要原料。混合碳四中各组份间的相对挥发度相差不大,利用一般精馏方法很难分离,在体系中加放极性的第三组份二甲基甲酰胺,增大各组份间的有效分离,从而可得到高纯度的丁二烯产品。丁二烯还可用于其它聚合物的生产,如热塑性弹性体的生产。丁二烯在其它方面用途主要是精细化学品,如1,5,9-环十二烷三烯、乙叉降冰片烯、1,4-己二烯、四氢苯酐、环丁砜和2,6-萘二甲酸二甲酯等。 目前,国外已经开发成功和即将开发成功的丁二烯化工利用新途径包括基于丁二烯的1,4-丁二醇和四氢呋喃;基于丁二烯的丁醇和辛醇;丁二烯制1-辛烯;丁二烯氢氰化制己内酰胺/己二胺;丁二烯羰基化制己内酰胺/己二胺;丁二烯环化二聚制乙苯和苯乙烯;丁二烯与

异辛烷生产工艺简述

烷基化是指烷烃与烯烃的化学加成反应,在反应中烷烃分子中的活泼氢原子的位置被烯烃取代。烷基化装置原料是以催化裂化气体中异丁烷和异丁烯、丁烯一为主。烷基化油以辛烷值高90-98,调和性能好,挥发性、燃烧清洁等成为优质调油组分。原料是催裂化的液态烃经气分出来的碳四组分中的异丁烷和丁烯,以硫酸为催化剂,低温液相反应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烷基化汽油)成品是异辛烷、异丁烷、正丁烷、重化物

关于异构化、芳构化、烷基化,谁能给我说下醚后碳四用在这三个装置里都能产出什么,三个装置不同的特点. 小鏼2014-11-22 醚后碳四用在这几个工艺中,都是为了让烃链加长或者增加分子量.成为常态下为液体的油类化学品物质(或者汽油调和剂).如果说炼油工艺是将原油大分子打断成不同小分子链的油品的话,上面这三种工艺可以说是将小分子C4逆向变成大分子油类的工艺. 1、芳构化,顾名思义,C4在催化剂和一定条件下生产芳烃(苯,甲苯,二甲苯等等芳烃类油品),可作为高辛烷值汽油的调和剂.芳构化装置现在国内主流工艺是大连理工与山东齐王达的工艺包和洛阳设计院的工艺包. 2、烷基化,烷基是比较理想的油烃类,即饱和烃,就是说C4生产更大分子链的烷烃油类,比如C6,C7,C8烷烃.可直接作为汽油.烷基化装置出来的汽油很好,但是装置生产过程的催化剂等废酸的处理比较麻烦.现在估计已经解决. 3、异构化,打乱分子重新排列.在石油炼制工业中C4正丁烷异构化得到的异丁烷,可作为生产高辛烷值航空汽油掺合剂异辛烷的主要原料.因此,正丁烷异构化装置常与异丁烷烷基化装置联合使用.C5、C6烷烃的异构化生成的支链化合物,如异戊烷、异己烷等,可直接作为高辛烷值汽油的掺合剂,异构化过程也可应用于增产所需的目的产物.如C8芳烃的异构混合物在分离出对二甲苯以后,可以通过异构化反应得到具有平衡组成的C8芳烃异构混合物,然后再将对二甲苯分离出.这样就可最大限度地得到所需的目的产物对二甲苯. ——————纯手打,希望可以帮到你.

碳四丁烯异构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碳四丁烯异构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碳四丁烯是一种重要的烯烃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在碳四丁 烯的异构化过程中,可以得到多种高附加值的化合物,因此碳四丁烯的异 构化项目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本报告将从市场需求、技术可行性、经济 可行性和环境可行性等方面,对碳四丁烯异构化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 一、市场需求分析 碳四丁烯是一种重要的烯烃化合物,在化工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碳四 丁烯的异构化可以得到多种产品,如丁烯、丁二烯、异戊二烯等。这些产 品广泛应用于合成橡胶、塑料、合成纤维等行业,市场需求稳定且较大。 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增加,碳四丁烯异构化 项目的市场需求还有望进一步增长。 二、技术可行性分析 碳四丁烯的异构化过程是将一种异构体转化为另一种异构体的化学反应。该反应通常需要采用催化剂和特定的反应条件。目前已经有多种催化 剂和反应条件可用于碳四丁烯的异构化,技术上较为成熟。因此,从技术 上来说,碳四丁烯异构化项目是可行的。 三、经济可行性分析 碳四丁烯异构化项目的经济可行性需要考虑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生 产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人工成本和设备投资等方面。而 销售收入则取决于市场需求和产品的售价。通过市场调研和成本分析可知,碳四丁烯异构化项目的销售收入相对较高,而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因此, 在经济上来说,碳四丁烯异构化项目是可行的。

四、环境可行性分析 碳四丁烯异构化项目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废水和废气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但是,通过采取适当的环保技术措施,如废水处理设施和废气处理设备等,可以将废水和废气的排放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此外,废渣可以通过合理的处理方式进行资源化利用。综上所述,从环境角度来看,碳四丁烯异构化项目也是可行的。 综上所述,碳四丁烯异构化项目在市场需求、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环境可行性等方面都具备较高的可行性。因此,在进一步的项目实施前,可以进行更加详尽的市场调研、技术优化和环保方案设计等工作,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可持续发展。

芳构化反应机理

芳构化反应机理

2.2 工艺原理及特点 液化气芳构化装置的目的是将来自界区的碳四组分其它适宜的原料在DLP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芳构化反应转化为含有苯、甲苯及二甲苯的混合芳烃,同时生成含有氢气、甲烷及碳二至碳五馏分的气相。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分离,最终产出符合标准的混合芳烃、轻芳烃及重芳烃,同时副产低烯烃的液化气及少量的干气。 C4液化气等低碳烃在芳构化催化剂中进行芳构化反应的过程较为复杂,以烷烃为例一般要经过脱氢、齐聚、环化及芳构化等过程最终才能生成芳烃,而烯烃的转化则没有脱氢的过程。上述过程中,烷烃脱氢的过程为吸热过程,而齐聚、环化及芳构化过程为放热的过程,所以烷烃的芳构化生成芳烃的能耗要比烯烃的芳构化过程要高。在低温条件下生产轻芳烃汽油组分时,齐聚、环化及芳构化的反应为主导反应,所以是一个强的放热反应。 2.2.1 工艺原理 反应机理 液化石油气等轻烃的芳构化机理十分复杂。一般认为,轻烃在分子筛的酸中心上芳构化反应时经历下列步骤:a)通过在酸中心上发生化学吸附生成正碳离子得到活化; b)正碳离子进一步脱氢和裂解生成乙烯、丙烯、丁烯和戊烯。这些小烯烃是芳烃分子的建筑单元。该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c)小烯烃分子在B酸中心上低聚(二聚、三聚)生成C6-C8烯烃,后者再通过异构化和环化生成芳烃前体(带6元环的前体)。该步反应属于强放热反应;d)芳烃前体在L酸中心上通过脱氢生成苯、甲苯和C8等芳烃。这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在上述反应中,原料在酸中心上生成正碳离子的步骤最为关键,它决定了芳构化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 C3-C8之间的轻烃分子都可以在催化剂的酸中心上通过脱氢和裂解生成乙烯、丙烯、丁烯和戊烯。当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的酸度相同时,从不同碳数的轻烃原料出发,可以得到具有同样热力学平衡分布的乙烯、丙烯、丁烯和戊烯。由于基本建筑单元的种类和浓度分布相近,所以从不同碳数的轻烃原料出发都可以得到苯、甲苯和C8等芳烃产物,并且原料对芳烃产物的分布影响不大。但是,若两种芳构化原料的碳数不同(如C3、C4、C5、C6、C7、C8)、结构不同(如直链烃、支链烃和环烷烃)和碳-碳键饱和程度不同(如烷烃、单烯烃、二烯烃),则其芳构化的活性、热效应和芳烃产率会有一定差别。一般来说,碳数越小的原料在酸中心上生成正碳离子越困难,其

浙江美福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0万吨碳四芳构化装置及副产品项目

浙江美福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20万吨/年碳四芳构化装置及副产品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杭州环保研究院 HANGZHOU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CCRI 国环评证乙字第2015号 二〇一一年九月

1 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浙江美福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0万吨/年碳四芳构化装置及副产品项目; (2)项目性质:技改; (3)建设地点:嘉兴港区乍浦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浙江美福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北面预留空地; (4)建设规模:20万吨/年碳四芳构化装置及副产品; (5)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2980万元。 浙江美福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5月投资建设年产12万吨丙烯项目,企业于2011年6月对在建项目进行补充评价。在建项目主要生产工艺装置为8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含产品精制)、8000Nm3/h干气制氢装置、30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4万吨/年MTBE装置、30万吨/年轻燃油加氢精制装置、酸性水汽提-硫磺回收-溶剂再生联合装置,年产12万吨丙烯及副产丙烷、液化气、轻油(包括MTBE)、轻燃油、重燃料油、硫磺等。 液化气主要为混合碳四,公司原拟以民用燃料的形式出售,未能得到有效利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宝贵石油资源的浪费。此外,随着城市煤气和天然气的逐渐普及,液化气作为民用燃料的优势越来越弱。因此,开发液化气的新用途,提高其附加值,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轻烃芳构化技术是近二十年来发展的一种新的石油加工技术,其特征是利用改性的沸石分子筛催化剂将低分子的烃类直接转化为苯、甲苯和二甲苯等轻质芳烃。因此,浙江美福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决定投资2980万元,在厂区内预留空地,增设一套碳四芳构化装置,充分利用在建项目中混合碳四(液化气)生产芳烃,建设20万吨/年碳四芳构化装置及副产品项目。对在建项目生产的低附加值产品进行深加工,得到高附加值产品。 2 项目工程内容及污染因素分析 2.1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 - 2 - / 14

年产20万吨碳四烃芳构化工艺设计可行性报告

年产20万吨碳四烃芳构化工艺设计可行性报告 第一篇 年产20万吨碳四烃芳构化工艺设计 可行性报告 目录 目录 2 第一章总述11 1.1 工程性质11 1.2 编制依据11 1.3 工程简介11 1.3.1 武汉化工新区20万吨/年碳四烃芳构化工艺设计11 1.3.2 芳构化?资源利用升级,液化气产业自我调整12 1.4 工程背景13 1.5 轻烃芳构化工艺开展历程14 1.5.1 芳烃和汽油的传统生产工艺及其局限性14 1.5.2 清洁汽油的生产技术开展15 1.5.3 国内关于轻烃芳构化的研究16 1.4.4 国外关于轻烃芳构化的研究17 1.4.4.1 Cyclar 工艺17 1.4.4.2 Alp ha 工艺18

1.4.4.3 M22forming 工艺18 1.4.4.4 Aroforming 工艺18 1.6 工程意义19 第二章市场分析 20 2.1 产品的性质 20 2.1.1 甲苯20 2.1.2 混合二甲苯24 2.1.3 高辛烷值汽油25 2.2 产品市场分析及预测27 2.2.1 国外市场分析27 2.2.2 国内生产和供给30 2.2.3 国内需求分析31 2.2.4 价格预测33 2.2.5 结论35 2.2.5.1 原料供给35 2.2.5.2 产品供需35 2.3 国内生产厂家介绍36 2.3.1 山东齐旺达公司36 2.3.2 中石化武汉分公司38 2.3.3 武汉化工新城80万吨乙烯工程42 2.3.4 菏泽市德润化工43 第三章设计方案45

3.1 工程构成范围45 方案的选择45 3.2.1 用液化气等低碳烃生产BTX的纳米分子筛催化新技术45 3.2.2 现有先进生产方案推荐45 3.2.3 用液化气等低碳烃生产BTX的纳米分子筛催化新技术50 3.2.4 方案比照 50 3.2.5 方案的选定51 3.2.5.1 高辛烷值汽油方案52 3.2.5.2 混合芳烃方案52 3.4 芳构工程简介52 3.4.1 技术简介 52 3.4.2 工程生产方案52 3.4.2.1 高辛烷值汽油方案52 3.4.2.2 混合芳烃方案53 3.4.3 工艺的技术特点53 3.4.4 市场前景53 3.4.4.1 产品市场需求53 3.4.4.2 芳烃和汽油的传统生产工艺及其局限性53 3.4.4.3 用碳四资源制芳烃和汽油工艺路线的经济可行性 54 3.4.5 工艺流程3.4.5 工艺流程54 3.4.5.1 轻烃芳构化的化学反响机理54 3.4.5.2 芳构化反响系统 58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