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读——22地球表面形态

高一地理午读——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1.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使地表形态高低起伏

2.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使地表形态趋于缓和。

3.板块构造学说:(1)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火山地震多集中分布在此。(2)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宏观地貌。

4.六大板块名称: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

5.(1)板块碰撞:消亡边界

大陆--大陆:山脉。阿尔卑斯山: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地中海逐渐缩小)喜马拉雅山: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大陆--大洋:大陆上形成山脉或岛弧,大洋处形成海沟。东亚岛弧链、马里亚纳海沟: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落基山: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安第斯山: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2)板块张裂:生长边界

大陆内部——裂谷(东非大裂谷)、大洋板块内部——(海岭),板块交界处:红海

6.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7.地质构造:褶皱(背斜、向斜),断层(地垒、地堑)

地貌、地表形态:山岭、谷地

9.褶皱:沉积岩受挤压,岩层弯曲,连续完整。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中间老,两翼新,初成山,侵蚀后成谷(岩层顶部受张力,岩性疏松,易侵蚀)

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间新,两翼老,初成谷,侵蚀后成山(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侵蚀)

10.断层:受压力或是张力,超出岩石承受的范围,岩层断裂,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岩层不连续。

地垒:岩块相对上升,常形成山峰—庐山、华山、泰山、峨眉山的万佛顶

地堑:岩块相对下降,常形成盆地、谷地—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断层面形成陡崖,断层线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成沟谷、泉、或湖泊

11.地质构造实践意义:

背斜:良好的储油、气构造;铁路隧道;采石等。

向斜:利于储藏地下水,常形成自流井,自流盆地,水库坝址选择点

断层:断层附近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对工程造成安全威胁,所以工程建设避开断层

12.外力作用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1)风化作用:花岗岩球状风化

(2)侵蚀作用:①风力侵蚀(风蚀蘑菇),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

②流水侵蚀(沟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湿润、半湿润地区。

③冰川侵蚀(冰斗、角峰,U型谷),分布在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④海浪侵蚀:(海蚀柱、海蚀崖、海蚀穴)分布在滨海地带。

(2)沉积作用:①流水沉积(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黄河三角洲,冲积平原——河流中下游)②风力沉积(沙丘、黄土堆积——黄土高原),分布在干旱地区及邻近地区。

地球内部构造

第二章地球表面特征及内部结构 第一节、地球的表面形态 一、表面宏观特征 地球表面最大的地形构划是海、陆的划分。其中面积:海洋约70%,陆地约30%。都具有平面的特点,分别代表着两个高低不同平台:大陆平台800m,海底-4000m。两者相差5000m。这个高差远远超过海、陆内部的一般相对高差。这一宏观的特征表明大陆和海洋的深部地质一定有着重要的区别。 二、大陆边缘 大陆和海洋之间的过渡带为大陆边缘,常包含有大陆架(continental shelf)、大陆坡(continental slope)和大陆基( continental rise)。

1、大陆架: 是围绕大陆分布的浅水台地,是大陆在水下自然延伸的部分。表面平坦,平均坡度为 0o07’,靠近大陆的部分坡度稍大,平均达0o12.4’。大陆架外缘有一坡度明显变陡的坡折线,坡折线的平均深度为133m,大陆架平均宽50 ~ 70Km。大西洋的大陆架较宽一般为100~200Km。北欧沿海、北冰洋的大陆架最宽,达500Km以上。 我国东部大陆架宽达500km左右,是世界上较宽的大陆架之一。 太平洋沿岸因有海沟,大陆架很窄,有的地方只有4~8Km。 2、大陆坡: 大陆架坡折线以下为一较陡的斜坡,其平均坡度为4.3o,最大可达20o,宽度平均为28Km,坡脚的深度为1400~3200m左右。大陆坡是海底地形最复杂的地段,常常有许多通向大洋方向的深峡谷.这些峡谷深可达数百米,两壁很陡可达45o以上。是真正的海底峡谷,在形态上与大陆山区的峡谷类似。 3、大陆基: 大陆坡脚坡度逐渐变缓,过渡为大洋盆地。这一过渡地带称为大陆基(continental rise)。 三、大陆边缘分类 1.大西洋型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 以扩张的大西洋为代表,由大陆→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大洋盆地组成,特点是没有海沟。 2.太平洋型大陆边缘(活动大陆边缘): 以南美洲西岸为典型,有海沟,并在大陆上有与之并行的山脉。由大陆→大陆边缘山脉→大陆架和大陆坡→海沟→大洋盆地组成,大陆架很窄。 3.日本海型大陆边缘: 与太平洋类似,由岛弧代替了大陆边缘山脉,岛弧与大陆之间还有一片海域,称为弧后盆地, 由大陆→弧后盆地→岛弧 (包括其旁侧很窄的大陆架和大陆坡) →海沟→大洋盆地组成。弧后盆地可以是深海或浅海,或过渡类型的海(边缘海)。

2.2地球地表形态反思

《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融水中学郑莉莉 本课时我讲授的知识点主要是:1、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2、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3、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成因4、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实践意义,分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理。上完课后我对本节课进行了以下教学反思:优点: 1、利用对比教学法掌握基础知识 地表形态的变化的成因分析是教学活动的重心,因此我采用自主学习法和列表比较法引导学生学习。首先通过学生自主的阅读教材,引导学生列表比较归纳,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地表形态的变化时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然后通过列表对比分析, 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使学生更能够记住内外力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加强了形象记忆,同时增强学生探究自然奥妙的热情。 2、围绕重要知识点多角度强化讲解 增强从四个角度分析:1、六大板块示意图、地质构造图读图;2、示意图的判断;3、地形及地质构造成因演示;4、对应的读图题练习。通过四次强化,学生在课堂上就对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掌握较好。 3、讲究教学技巧,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板块构造与宏观地形”的学习,以鸡蛋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引入板块学说及其内容。讲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成因时,先观看视频,然后退出结论,视听说结合,利于理解和记忆。对于“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这部分内容重视成因分析,通过实物演示与自然形成的地貌展示,使学生印象深刻。 4、细化知识点,课堂完整 对于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成因、类型以及地质构造的类型、成因讲解细致。 不足之处 1、时间安排欠合理,在介绍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以及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形成这一部分内容花的时间较多,导致第二部分内容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时间不足,很多应该让学生来演示完成的活动、探究没有实现,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由于留给学生观察、发现问题的时间很短,使得学生对于地质构造形成的两种类型褶皱和断层掌握不到位,教师也没有时间强化知识点,导致本节课的总体效果不佳。 2、语速平缓,语调没有抑扬顿挫的效果,过度的语言及其表达有待提高 3、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比较短 4、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给学生单独回答问题的机会少 5、板书较乱,大标题与小标题编码不对

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1. 地球表面的形态:地球表面是以陆地和海洋为特征的地球外表。陆地区域分布广泛,总面积约为148,940,000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9.2%;而海洋面积为361,132,000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的70.8%。地球表面有高原、山脉、平原、盆地、丘陵、河谷等不同的形态特征。 2. 地球表面的构造:地球表面存在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个层次的结构。其中地壳是最上面的一层,厚度约为5-75公里。地壳上覆盖着大量的岩石、矿物等,形成了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地壳下面是地幔,厚度约为2,900公里。外核是一层比较稀薄的层,厚度约为2,250公里。内核是地球最内部的一层,直径约为1,220公里。 3. 地球表面的气候:地球表面的气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球自转、太阳辐射、大气运动等。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很大,北极和南极地区气候寒冷、干燥,而赤道地区气候温暖、潮湿。 4. 地球表面的生物:地球表面存在着多种生物,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它们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适应生存,并形成了各自的生态系统。地球表面也存在很多生态问题与挑战,如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当然,地球表面还有其他一些基本特征,包括: 5. 地球表面的水循环:地球表面存在着各种水体,如海洋、湖泊、河流、冰川等,它们相互联系,构成了地球水循环系统。太阳辐射使得地球表面的水蒸气升华到大气层中,在那里形成云,再通过降雨、雪等形式回到地面,形成了水循环。 6. 地球表面的矿产资源:地球表面还存在着各种矿产资源,如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和能源矿产等。这些资源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7. 地球表面的人类活动:地球表面存在着各种人类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午读必读: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月食和地影;地球卫星照片;海边看船;登高望远;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2、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地球绕地轴运转,地轴穿过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对着北极星方向的是地球的北极,另一点是地球的南极。北极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3、(1)经线特点:经线长度相等;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每条经线构成一个半圆。 (2)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在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4、(1)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构成一个完整的圆。 (2)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圆圈),从赤道往北、往南,度数逐渐增大。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北极点为90°N;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南极点为90°S。 5、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6、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 7、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判断方法: 在东经中,小于160°E的属于东半球,如18°E 、50°E、100°E是属于东半球; 大于160°E的属于西半球,如180°,175°E是属于西半球。 在西经中,小于20°W的属于东半球,如19°W、5°W、0°是属于东半球; 大于20°W的属于西半球,如180°、100°W、50°W是属于西半球。 8、地球的自转: (1)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24小时);自转中心:地轴。 (2)地理意义: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 (3)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是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是顺时针方向旋转。9、地球的公转:(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2月)(1)公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公转轨道:椭圆。 (2)地理意义: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正好相反。 10、二至、二分: 春分在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这时全球昼夜等长。 夏至在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这时我国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简称昼长夜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内极夜现象。 秋分在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这时全球昼夜等长。 夏至在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时我国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简称昼短夜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内极昼现象。 昼长夜短的节日:如五一节、端午节。昼短夜长的节日:如元旦、春节、元宵。 到南极科学考察的时间:12月份。(12月北半球为冬天,南半球为夏天) 11、五带的划分:(根据纬度判定五带)纬度小于23.5°为热带,纬度值为23.5°—66.5°为温带,北半球为北温带,南半球为南温带,纬度大于66.5°为寒带,北半球为北寒带,南半球为南寒带。 12、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3、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 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14、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 (1)、一般的地图,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方向一般指向北方。

地球表面及变化知识点

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复习资料 1地形指地球表面的形态。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湖泊、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2.陆地上的地形主要有高原、山地、盆地、湖泊、峡谷、平原、丘陵等。 3•峰峦高耸,地势崎岖的是山地;海拔不高,山顶浑圆的是丘陵;低平而宽广的是平原:海拔较高、地面开阔或有丘陵起伏的是高原;周围有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地势较低的是盆地;深度大于宽度,谷坡陡峻的是峡谷。 4•我国的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图上,常常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海拔高 度的地形,绿色往往表示的是平原,蓝色表示的是海洋或湖泊。 5.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6•地球从内到外可以分成地核、地幔、地壳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LL1活动与地幔和地壳运动有矢。 7.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如地震、火Lb ;有时出表现为极其缓慢的变化,如喜马拉雅山的隆起。 &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现在的大陆板块。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从而导致地表的巨大变化。 9・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10.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 11.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12 •根据颗粒大小把土壤的微粒分:沙砾、沙、粉沙、黏土,统称为岩石的微粒。 13.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14.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能使土壤变得肥沃,盐分是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它们都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15.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尖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有人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16.把土壤放入水中,发现水中有气泡,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把土壤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土壤上有“白汽”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把沉积物的上层抹在手上,感觉很细腻,那是黏土。 17.雨水和径流(沿着地表流走的雨水叫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 18•影响侵蚀的因素:土地的坡度大小、土地上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19•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 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 20.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因此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21.在河流对土地的侵蚀和沉积过程中,上游河床往往布满了大石头,中游河床堆积了很多的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 22.自然力如流水、风、冰川、海浪、重力等都会对土地产生侵蚀和沉积作用。 23.防止和减少灾害发生采取的措施:植树造林、兴修水利、修筑水坝、修梯田、封L L I育林、加强灾害预警预报…… 24 •谈谈你对“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的理解 答: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 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25、为什么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午读——22地球表面形态

高一地理午读——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1.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使地表形态高低起伏 2.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使地表形态趋于缓和。 3.板块构造学说:(1)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火山地震多集中分布在此。(2)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宏观地貌。 4.六大板块名称: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 5.(1)板块碰撞:消亡边界 大陆--大陆:山脉。阿尔卑斯山: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地中海逐渐缩小)喜马拉雅山: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大陆--大洋:大陆上形成山脉或岛弧,大洋处形成海沟。东亚岛弧链、马里亚纳海沟: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落基山: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安第斯山: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2)板块张裂:生长边界 大陆内部——裂谷(东非大裂谷)、大洋板块内部——(海岭),板块交界处:红海 6.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7.地质构造:褶皱(背斜、向斜),断层(地垒、地堑) 地貌、地表形态:山岭、谷地 9.褶皱:沉积岩受挤压,岩层弯曲,连续完整。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中间老,两翼新,初成山,侵蚀后成谷(岩层顶部受张力,岩性疏松,易侵蚀) 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间新,两翼老,初成谷,侵蚀后成山(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侵蚀) 10.断层:受压力或是张力,超出岩石承受的范围,岩层断裂,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岩层不连续。 地垒:岩块相对上升,常形成山峰—庐山、华山、泰山、峨眉山的万佛顶 地堑:岩块相对下降,常形成盆地、谷地—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断层面形成陡崖,断层线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成沟谷、泉、或湖泊 11.地质构造实践意义: 背斜:良好的储油、气构造;铁路隧道;采石等。 向斜:利于储藏地下水,常形成自流井,自流盆地,水库坝址选择点 断层:断层附近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对工程造成安全威胁,所以工程建设避开断层 12.外力作用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1)风化作用:花岗岩球状风化 (2)侵蚀作用:①风力侵蚀(风蚀蘑菇),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 ②流水侵蚀(沟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湿润、半湿润地区。 ③冰川侵蚀(冰斗、角峰,U型谷),分布在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④海浪侵蚀:(海蚀柱、海蚀崖、海蚀穴)分布在滨海地带。 (2)沉积作用:①流水沉积(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黄河三角洲,冲积平原——河流中下游)②风力沉积(沙丘、黄土堆积——黄土高原),分布在干旱地区及邻近地区。

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第一节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一、海陆分布 地球表面明显地分为海洋和陆地两大部分。连续的广阔水体称为世界洋,它是海洋的主体。被海洋所环绕,但突出于海洋面上的部分则称为陆地。大陆是陆地的主体;岛屿是陆地的组成部分。 在×108km2的地球表面积中,海洋面积×108km2,约占71%,陆地面积 ×108km2,约占29%。海洋与陆地的面积比约为∶1,海洋占有明显的优势。这种情况至少在太阳系是独一无二的,故有的学者曾严肃地称地球为“水球”。 地表的海陆分布不均匀。以新西兰东南为中心,包括太平洋主体的半球,海洋占%而陆地面积极小,因而有水半球之称。从传统的南北两半球来看,陆地的2/3集中于北半球,占该半球面积的%,其中只有20°—70°N间陆地面积(约×107km2)略超过海洋面积(×107km2)。在南半球,陆地只占总面积的%。其中的30°—70°S,陆地只有×106km2,而海洋面积达×108km2。尤其是50°—60°S 陆地只有2×105km2,而海洋面积达×106km2,成为按纬度划分陆地面积最少的区域。 有的学者很早就注意到了海陆分布的对蹠现象(antipodal)。如以四个古老大陆(加拿大、西伯利亚、南极和欧洲)做顶角作出一个四面体。则它们所对应的面分别为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和太平洋。实际上,地球大陆上任一点的对蹠点,95%以上可能是海洋。有些研究证明,海陆对蹠分布乃是随机性的表现。 全球共有七个大陆,即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和南极洲。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虽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为分界,但实际上它们是连在一起的整体,合称亚欧大陆。所以也可以说全球共有六个大陆。亚洲大陆与非洲大陆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北美与南美以巴拿马运河为界。澳大利亚和南极大陆各以自己的海岸线为界。各大陆面积及其占全球陆地面积和全球面积的百分比如下:大陆名称面积(×104km2)占全球陆地面积(%)占全球面积(%)亚洲大陆 4480 非洲大陆 3060 6

地理大二轮复习浙江选考讲义:专题二 地球表面的形态 微专题5 含答案

微专题5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考试内容考试要求 节次考试内 容 必 考 要 求 加试 要求 节 次 考试内容 必 考 要 求 加 试 要 求

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图示(2)板块运 动与宏观地 形的关系 (3)地质构 造的类型 (4)地质构 造与地表形 态的关系及 图示 表 形 态 的 成 因 1.地壳物质循环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2.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的划分

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外,其余五大板块既有陆地又有海洋.如下图: (2)板块运动与地貌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如下图: 板块运动板块张裂区 板块碰撞区 大陆板块与大 陆板块相互挤 压碰撞 大陆板块 与大洋板 块相互挤 压碰撞 边界 类型 生长边界消亡边界运动 方向 对地貌的影形成裂谷或 海洋 形成高峻山脉 和巨大高原 海沟、岛 弧、海岸山 脉

响 举例东非大裂 谷、红海、 大西洋 喜马拉雅山脉、 青藏高原 马里亚纳 海沟、亚洲 东部岛弧、 美洲西岸 山脉 图示 A级特别提醒 (1)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 (2)冰岛——欧亚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 (3)新西兰南、北二岛—-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 (4)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3.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判读与应用 (1)褶皱与断层的比较 地质构褶皱断层

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知识点 (一)各节知识点 一、地球的表面 1.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常见的陆地地形有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 2.整个地球的表面是高低不平、复杂多样的由陆地和海洋两部分组成。海陆 分布是不均匀的陆地被海洋分开并没有完全连接在一起形成几大板块。 3.地球表面的样子不是本来就有的,而是经过漫长的演化逐渐形成的。 4.地形地貌的主要特点及对其成因的猜测: 二、地球的结构 1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在不断运动着。 2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3地壳运动也称为构造运动推动着地壳的演化是地震和火山喷发的主要原因,其最直观的结果是造成岩石的变形。不同年代的岩石或岩层由于地壳运动而受到力的作用发生弯曲或断裂,形成褶皱和断层等地质构造。 三、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1.地壳运动是地震发生的原因。地震的发生会使地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 2.两半拼接的小盒代表地壳中的两个板块铺在小盒中的泥代表岩层,拉开或 挤压是模拟岩层受到的作用力。 3.地震会使地表断裂、隆起,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等现象。 四、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1.地壳运动是火山喷发的原因。火山喷发时,会使地面产生裂缝,并有熔岩喷涌。 2.火山喷发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形成火山岩小山、火山岛、火山口湖等。 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引发地表变化的内在因素,其主要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 3.长白山天池是一个火山口湖,由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喷发喷射出大量熔岩之后,在火山口处形成盆状凹陷,时间一长,积水成湖。 4.火山喷发成因的模拟实验 用酒精灯加热→火山喷发→火山的成因 (1)用番茄酱模拟熔岩,用土豆泥模拟地壳。 (2)注意事项:①必须戴护目镜,防止加热后的番茄酱喷射到眼睛。②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③用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可以使熔岩更容易喷发出来。 (3)实验现象:洞口处薄薄的土豆泥裂开形成“火山口”,“火山口”喷发出“熔岩”,还可能发生“山体”裂开,流出“熔岩”的现象。 (4)实验结论: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地球内部的压力会使熔岩不断上升,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5.火山喷发带来的危害:烧毁森林、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导致滑坡、山崩、泥石流、地震等。 6.火山喷发带来的好处 (1)火山喷发后,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 (2)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加热后的水能作为热源; (3)火山灰和火山岩还是筑路的好材料。 五、风的作用 1.风的力量会磨蚀岩石并且搬运岩石破碎物对地形变化起着重要作用而且 这种作用和变化是缓慢进行的。 2.风的力量可以搬运沙和土也可以改变岩石的形状和大小。风卷起的沙子像磨刀石一样不停地打磨岩石,缓慢地改变着岩石的大小和形状。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测验含答案解析

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 第一节流水地貌.......................................................................................................... - 1 - 第二节风成地貌........................................................................................................ - 10 - 第三节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 19 - 章末综合测验................................................................................................................ - 28 - 第一节流水地貌 基础训练 一、正误判断题(共5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长江三峡主要为“U”形谷。(×) 2.人们常常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的地方。(√) 3.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处,往往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4.泥石流发生的条件有地形陡峻、松散物质多和短时间有大量水流。(√) 5.滑坡、泥石流的发生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 二、选择题(共8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读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景观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该河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U”形谷 B.水流湍急 C.为“V”形谷 D.水深壁陡 2.形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流水溯源侵蚀 B.流水侧蚀 C.流水下切侵蚀 D.冰川侵蚀 【解析】1选A,2选C。第1题,读图可知,该河谷是“V”形谷。“V”形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水流湍急。第2题,流水溯源侵蚀主要在河流的源头和发育初期,会使河流不断加深和延长;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并非河流源头,该河段外力作用以流

新教科版2021-2022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全部知识点复习整理

新教科版2021-2022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整理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知识梳理(共7课时) 1.地球的表面 1.地形(又称地貌)是指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即地表的形态。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 2.常见的陆地地形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 (1)高原:海拔较高,在1000米以上。特点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2)山地:海拔较高,在500米以上。特点地势起伏很大,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幽深的山谷。 (3)盆地:无一定标准。特点四周高,中间低。 (4)丘陵:海拔起低,在500米以下。特点地势起伏较大,山顶浑圆,坡度不大。 (5)平原:海拔较低。特点地势起伏很小,宽广平坦。 3.峡谷是一种特殊的地形地貌。当山谷间形成大江大河时,由于河流不断地向下侵蚀而形成的两坡陡峭的深谷。 4.观察世界地形图 (1)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2)在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如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山和丘陵,棕褐色表示山地和高原,还有些地形图会用白色或淡紫色表示积雪和冰川。 5.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地势西高东低。西部高,多高原、山地;东部低,多平原、丘陵。

6.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有地震、火山、风的作用、水的作用等。 2.地球的结构 1.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三个圈层。 (1)地壳: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由岩石组成,厚度各处不一样。 (2)地慢:位于地壳以下地核之上,是岩浆的发源地。 (3)地核:地慢以下到地球中心的部分。 2.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1)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叫岩浆岩。玄武岩、浮石、花岗岩都是岩浆岩。 (2)由泥、砂、岩石碎屑在水中沉积形成的岩石叫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都是沉积岩。沉积岩里常有化石——古代动植物的遗骸或痕迹。 (3)地表的岩石被深埋于地下时,在高温和高压下发生变化形成的岩石,叫变质岩。大理岩、板岩都是变质岩。 3.地壳在不断地运动,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不停地涌动,有时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让我们感受到。 4.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年轻岩层较古老岩层变形。

新教材湘教版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表面形态单元检测含答案

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的表面形态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 1.图示地貌( ) ①迎风坡坡度陡②背风坡坡度陡③为风成地貌④为流水地貌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若图中甲坡朝向东北方向,则该地的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 A .西北风 B .东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南风 读人民币版面图案,回答下面小题。 A .不识真面目,身在此山中 B . C .山在两岸走,人在画中游 D . 4.关于该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形成该地貌的外营力主要是冰川 C .该地地势起伏破碎,陆路交通不便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远上白云间,孤城万仞山 B .甲地岩石破碎,常形成"风蚀蘑菇”等景观 D .乙地往往会形成三角洲、石林、石笋等景观 下图为我国某地貌景观素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貌发育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选项中,描述该地区景观的是( )

珠峰对于登山爱好者来说,具有无限的魅力。中国登山队多次顺利登顶珠峰,为中国人赢得了荣誉。据此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与该地貌景观形成原因相似的是( ) 9.有关地貌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读下面“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该地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A .冰川侵蚀 B .流水溶蚀 6.该景观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 A .奇峰林立,地表崎岖 C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 .风力侵蚀 D .海浪侵蚀 B .冰川广布,河流众多 D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A .峡谷 B .峡湾 C . 雅丹地貌 D .丹霞地貌 A .岩溶地貌主要分布在石英岩广布的地区 B ."V”字形河谷是典型的河流沉积地貌 C .海岸地貌中的海滩地势都非常平坦 D .沙丘是风沙堆积地貌其缓坡是迎风坡 完成下面小题。 ” 7.当登顶珠峰时,最可能看到的地貌景观是( )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知识要点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知识要点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一、地球的表面 1.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常见的陆地地形有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 2.整个地球的表面是高低不平、复杂多样的由陆地和海洋两部分组成。海陆 分布是不均匀的陆地被海洋分开并没有完全连接在一起形成几大板块。 3.地球表面的样子不是本来就有的,而是经过漫长的演化逐渐形成的。 4.地形地貌的主要特点及对其成因的猜测: 地形地貌的主要特点及对其成因的猜测 主要地形地貌及特点猜测 1.弯曲的岩层:岩石一层一层地排列、整齐、弯曲……地震破坏 2.长白山天池:湖面平静、中间低四周高、周围有高山…火山喷发 3.敦煌雅丹地貌:石柱、平台形高地、沙粒粗大…风的侵蚀 4.黄土高原上的沟壑:千沟万壑、高原表面破碎、黄土堆积、植被很少……水流冲刷 5.黄河入海口的沙洲:平坦、河流产生分支、扇形、堆积…泥沙沉积 二、地球的结构 1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在不断运动着。 2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3地壳运动也称为构造运动推动着地壳的演化是地震和火山喷发的主要原 因,其最直观的结果是造成岩石的变形。不同年代的岩石或岩层由于地壳 运动而受到力的作用发生弯曲或断裂,形成褶皱和断层等地质构造。 三、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1.地壳运动是地震发生的原因。地震的发生会使地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 2.两半拼接的小盒代表地壳中的两个板块铺在小盒中的泥代表岩层,拉开或 挤压是模拟岩层受到的作用力。 3.地震会使地表断裂、隆起,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等现象。 四、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1地壳运动是火山喷发的原因。火山喷发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对环境产 生巨大的影响 2火山喷发时会伴随形成裂缝、熔岩喷涌、充满泡沫的火山岩小山等现象。

地球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地球的基本特征 [教学目的与要求] 认识地球的形状、大小、物理性质;了解地球的内外圈层结构;掌握地质作用。 重点:地质作用,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不是一个圆球体,而是一个实心椭球体,赤道半径长,两极半径短。 (一)对地球形状、大小的认识 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对于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反复曲折的过程。 第一级近似:圆球形 第二级近似:旋转椭球体 第三级近似:大地水准体 大地水准面:是指由平均海面所封闭的球体形状。 (二)地球大小 赤道半径a=6378.137KM 两极半径c=6356.752KM 平均半径R=6371.004KM 长短半径差a-c=21.385KM 扁平3=(a-c )/a=1/298.257 表面积S=4n r 2=510064472KM 2 体积V=4n r 2/3=10832亿KM 3 地球的形状呈梨形,其实地球确切地说,是个三轴椭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二、地球的表面形态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以海平面为界分为海洋和陆地两大地理单元,海洋面积占70.8%,陆地面积占29.2%。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陆地主要在北半球,而且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欧洲等大陆的形状均为尖端向南的倒三角形。另外,大西洋东西两岸的海岸线形状十分吻合。 大陆平均海拔高度875m ,最高8844.43m (8.8km )(珠穆朗玛峰)。 大洋底平均深度3729m ,最深11034m (马里亚纳海沟)。 若将地球表面地形拉平,则地球表面位于现在的海平面以下2.44km 。 (一)陆地地形特征 按照高程和起伏特征,陆地地形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高原和盆地等类型。 难点:地质作用。 第一节地球概况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 3.3 地表形态的变化(第2课时)教案高二地理教案

地表形态的变化 知识要求: 1、使学生知道内力作用的含义及其主要表现形式,以及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使学生能结合实例理解内力作用是如何推动地表形态演化 的,重点掌握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的成因和构造特点及其 应用。 3、使学生理解山岳地貌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能力要求: 1、通过对内力作用和山岳地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2、通过自学程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情感要求: 1、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人地观、环境观。 2、使学生认识到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复杂的、永恒的,是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让学生懂得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教学重点】: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对山岳地貌形成的影响。 【教学难点】:褶皱山、断块山的构造特点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学辅导法、举例法、电化教学

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地球表面有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即地貌。(同时播放幻灯片1-7:高山耸立的青藏高原,和缓起伏的大兴安岭,地势陡峭的华山,孤峰林立的岩溶地貌,富士山,乞力马扎罗山,长白山天池。)我们现在看到的地表形态只是整个地壳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镜头,地貌自形成以来就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如“沧海桑田”、“海枯石烂”等变化,有哪些实例可说明地球表面发生过“沧海桑田”的变化呢?(如:那不勒斯海岸、台湾海峡、喜马拉雅、广州的海陆变迁。)它们是怎样发生变化的呢?下面我们先来认识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一、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包括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改变局部地区的地表形态,作用力相当较小,如愚公移山、修筑梯田、填海造陆。) 1、地质作用的概念:指引起地壳及其表面不断发生变化的自然作用。 2、地质作用的分类: ①内力作用: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表现形式主要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②外力作用:来自地球外部的能量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太阳辐

高中地理 第2章 地球的表面形态 第1节 流水地貌讲义 湘教版必修1-湘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教案

第一节流水地貌 学习目标:1.了解流水地貌的成因和分布。(重点)2.掌握并能区分不同流水地貌的主要特点。(重难点)3.理解滑坡和泥石流的成因、危害及防御措施。 一、流水侵蚀地貌 1.V字形河谷 (1)形成:在湿润或半湿润山区,流水侵蚀切割地面形成峡谷,河谷横断面大多呈V字形。 (2)特点:河谷两壁险峻陡峭,谷地狭窄,深度大于宽度。 2.河床 (1)含义:河谷中被水流常年或季节淹没的部分。 (2)特点:是河流输水输沙的槽状凹地,随水位涨落而变化。 3.河流阶地 (1)含义:一般洪水不能淹没、在河谷两侧呈阶梯状分布的地形。 (2)形成:河流的侵蚀下切作用。 (3)特点:阶地面分布有河流堆积物,相对平坦,组成物质通常颗粒较细,土质较为肥沃。 1.冲积扇 (1)分布:河流的支流汇入主流,或由山区进入平原的开阔地带。

(2)成因:地形变得平缓开阔,流速降低,流水中挟带的物质堆积。 2.洪积扇: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季节性洪水挟带的物质堆积在山谷出口处形成洪积扇。 3.河漫滩 (1)分布:河床和谷坡之间。 (2)成因:河床的移动,以及河流带来的泥沙堆积。 (3)特点:平坦的低地,枯水期出露,洪水期被淹没。 4.沙洲和冲积平原:在河流的中下游,或河流流经盆地时形成。 5.三角洲:当河流挟带较多的泥沙入海时,泥沙在河口大量沉积而形成。 1.滑坡 (1)含义:滑坡是大量山体物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滑动面整体滑动的现象。 (2)危害:滑坡可以淹没农田和村庄、阻断道路,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泥石流 (1)含义:山地沟谷中含有大量固体碎屑物质和水的混合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沟床向下流动的特殊流体。 (2)危害:给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和人民生命财

地理大二轮复习浙江选考讲义:专题二 地球表面的形态 微专题阶段性贯通(二) 含答案

微专题阶段性贯通(二) 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征 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圈层名称不连 续面 深度 (km ) 地震 波的 速度 变化 特征 地壳莫霍 面 古登 堡面 17 2 900 纵波 和横 波速 度明 显加 快 固体外壳;厚 度最小,其中大 陆地壳较厚, 大洋地壳较薄 地幔上地 幔 固态,上地幔上 部存在一个软 流层,物质处下地

2。等高线地形图在区位选择中的应用(1)选点

(2)选线

(3)选面

例题(2016·浙江嘉兴高一期中)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 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喻为“绿色聚宝盆”。据此回答(1)~(2)题。 (1)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 A.软流层B.地幔C.地壳D.地核 (2)浅层地能的主要来源最可能是() 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D.地球内部 答案(1)C(2)A 解析第(1)题,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浅层地能主要分布在地下几百米内,而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故浅层地能存在于地壳中。第(2)题,浅层地能是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中所蕴藏的低温热能。它的来源以太阳辐射为主,还有一小部分来自地心热量,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一般温度恒定。 中低档不丢分 (2017·浙江模拟改编)2015年12月18日,“决心”号钻探人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