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中国文化复习笔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与中国文化
第一章绪论
·“今之文字,形声转多,而察其缔构,什九以象形为本柢”,“故其所函,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汉字三美:形美—书法篆刻;音美—诗词韵文;意美—文化内涵
一、文字与汉字
(一)中国古代关于“文字”的概念
·文,错画也。

象交文。

今字作纹。

字形表示人身上刺画花纹,是“纹”的本字或省作·字,会意兼形声。

从宀( mián)从子,子亦声。

在屋内生孩子。

本义:生孩子)
苦山有木,服之不字。

——《山海经·中山经》
不能字人之孤而杀之。

——《左传·成公十一年》
·它是有声言语的补充性交际手段,这种手段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主要用来把言语传到远处,长久保持,并且借助图形符号或形象来表现,通常这些符号或形象表达某种言语要素——一个个最简单的信息、单词、词素、音节或音素。

”——伊期特林·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辅助语言并扩大它作用的工具。

·汉字:汉字是记录汉语的可直接表达观念的具有象征作用和审美(汉字书法)价值的书写符号。

(二)汉字的功能
1、文字的功能
·文字不仅使听觉信号变为视觉信号,它还是语言的延长和扩展,使语言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传到远处,留给未来
·文字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历史由传说时代进入信史时代。

·“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

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

”——陈澧《东塾读书记》
2、汉字的三大功能:汉字是表意文字文字语言观念
(1)汉字记录汉语
(2)汉字同汉语一样,可以直接表达观念
(3)汉字本身也是一种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歪尖粜籴(di2 )孬汆(cuan2)咡(er3)嘦(jiao4)美扉箸/筷
二、汉字与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
·文《说文·文部》:“错画也。

条交文。

·化《说文·匕部》:“匕,变也‘从到(倒)人’义;又曰“化、教行也,从匕从人,匕亦声,’按,“匕”是“化”的初文,变化是本义,教化是引申义
·“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刘向《说苑·指武》·广义的文化,泛指人类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既包括人类超越本能而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也包括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狭义的文化,专指代表一个民族特点的精神财富,包括知识、信仰、习俗、道德、法律、艺术、心理、价值观念等。

我们这里所用概念是指广义的文化。

(二)汉字与文化的关系
1、文字与文化的关系
(1)文字从属于文化。

(2)文字和文化的其他子系统互相影响。

2、汉字与汉文化的关系
(1)汉字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文化导引汉字的产生、演变和发展。

(2)汉字是中国文化信息的载体。

《庄子》《诗经》《尚书》《孙子兵法》《史记》《金刚经》
(3)汉字的字形结构本身孕含着中国文化的大量信息,汉字可以说中国文化的全息缩影。

饔(yong1) 飧(sun1)
(4)汉字以其独特的形式参与了中国文化的创建和塑造
三、汉字文化的认识历程
1、汉字崇拜阶段(从发生形成至清末)
(1)神话思维给汉字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本经》
(2)王权思想,把汉字推上至高无上的地位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考证文字)”
曌zhào是武则天为自己当皇帝取的字,意指日月当空,普照大地。

yǎn五代时南汉刘岩()为自己名字造的字。

䶮乃采《周易》“飞龙在天”之义为“䶮”字,音“俨”,以名焉上龙下天。

意思即为:①飞龙在天。

②喻权势。

③坚强。

等等
2、汉字否定阶段(清末民初改革开放)
列强欺辱→科技落后→民智未开→教育不景气→中国挨打→汉字否定
百年“文字改革”评——国学网·“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钱玄同·“汉字真正是世界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茅坑”——瞿秋白·方块汉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汉字是中国劳动大众身上的结核……——鲁迅·“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

”——毛泽东、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3、汉字多维反思阶段(改革开放至今)
(1)汉字和汉语的关系
A、第一个特点是“汉语词根的孤立性语法结构”,这使得“表词文字能够确切地表达汉族人的语言,而不需要有补充性的音节符号或音素符号”,该特点“很便于把词从语言中分出而且也便于只用字来表示词。


B、第二个特点是“汉语的构词法几乎只通过原来单音节词组和方式来进行。

这使得表示这种单音节词的汉字由词的符号变成词素符号,而它的文字也相应地逐渐由表词文字变成了更完善得多的词素文字。


马车自行车摩托车卡车轿车公共汔车出租车
Carriage bicycle motorcycle truck car bus taxi
C、第三个特点是“汉语存在着大量读音相近的词素。

在表形文字中这类词素的意义”可以“借助‘部首’确定下来.
Gong2 shi4 公式、公事、工事、攻势、宫室
D、第四个特点是“中国存在着极不相同的地区方言。

使得这不同地区方言的人借助汉字还是可以相互了解的。

“街”念“该”,“鞋”念“孩”?
(2)对汉字“三难”的自认识
·认;象形字有象形,还有由大量象形构成的合体字,试验证明,汉字比英文更易记忆
危(会意。

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

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

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危”danger更醒目雨rain
·记:字词一律拼音文字,形声字90% 魑魅魍魉ghost
·吕淑湘也讲过此话,汉字有五千汉字,常用只有三千个,小学三年左右即可完成,至今汉字水平未提高。

(3)汉字与现代科技
·方块字在电子计算机上遇到的困难,好像一个行将就木的衰老病人
·历史将证明:电子计算机是方块汉字的掘墓人,也是汉语拼音文字的助产士。

”(《语文现代化》1980年第一期,第71页)
·“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获重大突破――我国自行设计的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主体工程研制成功”——王选
·王永民的五笔字型输入法(王码)于1983年推出。

现在广泛应用的是王码五笔86版。

·智能ABC汉字输入法由长城集团与北京大学合作,于1991年推出。

·至今有六百种汉字输入方案,常用的有25种
·北京举办输入速度比赛,每分种打200字—450字,远远超过打英语的选手。

(4)汉字与大脑思维
·汉字为“复脑”文字,英文为“单脑”文字
·大脑分左(抽象思维)右(形象思维)半区。

·前半区管语言失语症
(5)汉字与文化的关系
·汉字的第五个特点是汉文化持续时间很长。

“如果中国汉字过渡到字母-音素文字”则会“中断同中国多少个世纪以来用汉字体现的古老文化的联系。

(沟通古今)
思考题
1、汉字为什么不能拼音化?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你对汉字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汉字与文化的关系是什么?关于汉字的三美,你是怎么认识的?
参考文献:
何九盈《汉字文化大观》
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
檀江林《中国文化概论》
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
第二章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一、文字的起源
·世界上最古老的三种文字:
1、5500年前的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型文字;
2、5000多年前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创造的圣书字;
3、3300年前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字。

(一)文字的产生的时间
1、语言可能开始于300万年前的早期“直立人”,成熟于30万年前的早期“智人”。

2、文字萌芽于一万年前“农业化”(畜牧和耕种)开始之后,世界许多地方遗留下来新石器时期的刻符和岩画。

3、文字成熟于5500年前农业和手工业的初步上升时期,最早的文化摇篮(两河流域和埃及)这时候有了能够按照语词次序书写语言的文字
(二)文字的萌芽(文字的起源的原始资料)
1、刻符”,包括陶文和木石上的刻画符号,有指事性质。

2、“岩画”,包括岩洞、山崖、石壁和其他处所的素描,有象形性质。

3、“文字画”,是文字性的图画。

文字画一般都是单幅的,它们的特点是:符号是团符,语段是篇章,表达法是表形为主、表意为副。

4、“图画字”是图画性的文字。

这种初始的文字往往采取连环画形式。

(三)成熟的文字体系必须具备的条件
成熟的文字体系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单个图形应与特定的语言单位对应。

第二、图形重复使用而表达的意义不变。

第三、图形做线性排列其顺序应与话语中的词语顺序一致。

二、汉字的起源
·汉字起源的问题实际上包含了下述两方面的内容:
1、汉字是怎样从最原始的文字逐步发展成为能够完整地记录汉语的文字体系的。

2、汉字这一文字体系的形成过程开始于何时结束于何时。

(一)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
1、结绳记事结绳不是成熟的文字,但给汉字产生以启示
·郑玄《周易注》说:“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老子八十章》“使民复结绳而用之“孔颖达引郑玄注:事大大结其记,事小小结其记.
2、仓颉造字的传说
·“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

”(《吕氏春秋·君守》)
·汉字当然不是个别人造出来的。

不过在汉字形成的过程里,尤其在最后阶段,很可能有个别人曾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

仓颉也许就是这样的人。

·《荀子·蔽》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


3、字出自八卦说
·《易·辞·下》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罔(网)罟,作佃以渔……
4、契刻应当说,汉字创造时采用或借鉴了刻符的某些符号,但是却不是汉字产生的主要来源。

·用竹刀、木角刻出一些缺口来记事。

·《释名·释书契》“契,刻也,刻识其数也。

·《说文定声》“泰部,丰部,(丰刀)的初文,刻是为(丰刀),上古未有书契,刻出竹片以记事,象片木,象形。

中国古代广泛地用于契约。


·宋人有游于道,得人遗契者,归而藏之,密数其齿。

告邻人曰:“吾富可待矣。

” .《列子·说符》
·“子大夫有五谷菽粟者勿敢左右,请以平贾取之子。

与之定其券契之齿。

”《管子》
5、图画
·“文字的产生,本是很自然的,几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有很好的绘画,这些画大抵是动物和人像,这是文字的前驱。


·“文字本于图画,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但图画却不一定都能读。

后来,文字跟图画渐渐分歧,差别逐渐显着,文字不再是图画的,而是书写的。


•——唐兰《中国文字学》(二)汉字形成的时代
1、甲骨文:至少3400年历史,并非最早文字,文字成系统。

2、汉字形成的年代(推测)
(1)6千年以上(于省吾)
西安半坡临潼,仰韶文化发现以下符号
(2)5千年历史(唐兰)
A、甲骨文所记载的,历史从夏朝到商朝有许多先君王的世袭记录,有文字的记载应从夏朝开始,夏距今5000年。

B、夏代有完备的历法即夏历,以寅打头
C、山东省凌阳河遗址(大汶口文化)等发现陶器上有如下符号,很象汉字。

思考题:
1、有人说汉字不是一种自源文字,你是怎么认识的?你是如何看待字汉字起源的?2、你认为图画文字与文字画的区别是什么?它们是不是真正的文字?
3、甲骨文是不是成熟的文字?为什么?
参考书目:
周有光《汉字发展史》;
伊斯特林《文字的产生与发展》;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
唐兰《中国文字学》
第三章汉字性质、特点和功能
一、汉字的性质
(一)文字的类型
1、从字符的表意、表音作用来划分,文字可以分为象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1)象形文字

①它们还不能直接与语言中的词语准确地结合;
②可以表义,但不能准确表达词语、更不能准确表音;
③而且这种文字只能表示具体的事物,不能表示抽象概念;字也叫象形文字。

(2)表意文字
表意文字的通过象征性图形符号,表达语言中的词或者语素的意义。

图形符号往往通过结构成分和结构关系来表达简单或复杂的意义,图形符号的意义并不能“直接看出来”,而且文字的意义和所记录语词的读音具有对应的关系。

(3)表音文字
表音文字又叫字母表文字、拼音文字,使用少量的字母记录语言中的语音,从而记录声语言,在数量上便于学习和使用,方便排序,具有客观可操作性
2、从字符与语言中各要素的关系来划分,文字可以分为句意文字(图画文字)、表词文字(象形文字)、语素文字(现代汉字)、音节文字(日语假名)、音素文字(拉丁字母)
(二)汉字的性质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说:世界上“只有两种文字体系:(成熟文字)
·表意体系。

一个词只用一个符号表示,而这个符号不取决于词赖以构成的声音。

这个符号和整个词发生关系,因此也就间接地和它所表达的观念发生关系。

·表音体系。

通常所说的“表音”体系。

它的目的是要把词中一连串连续的声音模写出来。

表音文字有时是音节的,有时是字母的,即以言语中不能再缩减的要素为基础。


·讨论文字的性质要依据下面三个原则:
(1)文字的性质首先取决于这种文字的形体与语言如何联系。

(2)讨论文字的性质要看这种文字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也就是要看这种文字在发展过程中性质是否发生了改变。

(3)讨论文字的性质要看整体系统,而不应拘泥于一字一符或某一类字符。

·根据这几个原则,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体系
二、汉字特点
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比较:
(一)表音文字
1、认识过程:(读)文字(视觉形象)语音(听觉、拼读)(语言中的词)理解kangaroo[‘kæŋgə’ru:] (袋鼠)(小孩子不会写的字用汉语拼音代替也是同样的道理)
2、表义过程:有限符号(几十个)音素(节)几十个词汇(几十万个)语义无限
3、优点:易拼读易书写易学易记易写;表意方便经济
4、缺点:时空容量很小night;不能兼容方言[hai];阅读速度慢
(二)表意文字(汉字)
1、表义过程:有限的符号(几千个)语素(几千个)词汇(几十万)无限的语义
2、认知过程:
语音(听觉)→语言中的词
文字(读,看,听觉)苗条柳歪理解
语义
3、优点
(1)学会后终身不易忘。

bus巴士,大巴中巴小巴;的士taxi的哥的姐(2)时空容量大,超方言的。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鞋子)
(3)分辨率很强,阅读速度快。

“一目十行”
(4)书写面积小
4、缺点
形体太复杂,数量多,易写错。

“汉字三难”:难写,难记,难认
cuan4
▷文字体系没有没有优劣之分
把文字体系与文字发展阶段挂钩是十九世纪以来,西洋学者在研究文字类型的时候的一种机械的认识。

因此他们几乎无例外地把汉字划归较低级的落后的发展阶段,比如:(1)这三种书写方式与人类据此组成的民族的三种不同状态完全对应。

描画物体适合于野蛮民族;使用字句式的符号适合于原始民族;使用字母适合于文明民族。

—卢梭《语言起源论》
(2)拼音文字自在自为地最具智慧。

—黑格尔《哲学全书》(3)布龙菲尔德认为文字发展有五个阶段:记事图画、图画文字(象形文字)、表意文字(表词文字)、音节文字、字母文字,而汉字属于表意文字(表词文字),属于第三个阶段。

因此认为是落后的文字。

而字母文字是第五阶段。

三、汉字形体的功能
(一)汉字形体的表意功能
1、汉字的形体符号
(1)形符/意:跟整个汉字所代表的语素在意义上有关联的形体符号
(2)音/声符:跟整个汉字所代表的语素在语音上有关联的形体符号
(3)记号:跟整个汉字所代表的语素在语音和语义上都没有关联

2、汉字独特的表意方式
(1)生动直观的象形表意法
用简单的线条抓住客观事物的主要特征描摹客观事物的形状
(2)察而见意的指事表意法
用抽象的符号描摹抽象的事物
(3)耐人寻味的会意表意法:
在象形,指事符号基础上合意而成,表意性最强信息量大。

A、以形会意B、以意会意
鱻(鲜)、羴(膻)、淼、森、焱、鑫、磊、犇(奔)、毳、众、晶、品、矗、聶(聂)、垚、驫、猋、赑、尖、尘
(4)标类注音的形声表意法
标注类别,注有音旁,即形符加声符
湖:从水胡声
胡:从肉,古声
冰:从水冫(bing1)声
可:河、苛、珂、柯、疴、呵、诃、呵、坷
3、汉字形体表意的模糊性
(1)字形的演变,无法准确表意:抽象的线条,符号化表意模糊
(2)词义的发展,拉大字形和字义的距离
朝,早晨→朝见→朝庭→朝代
颖:以禾顷声,谷物其刺,装入袋中,却脱颖而出,突出引申为聪明
秒:从秒声,芒刺的尾尖→细小→时间单位
(3)假借字,完全脱离表意特点。

同音假借
(4)造字者认识的局限
(5)客观事物本身的变化发展。

砲、炮
(二)汉字的“声化”倾向
1、汉族先民的造字思维
象形————→指事————→会意————→假借
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综合思维形声(声化)
·宋,郑樵《六书略》:象形608 2.67%指事107 0.47%会意704 3.25%形声:21341 93.6%
·汉字只需掌握715个字符(象形,指事符号),即可掌握所有汉字
2、汉字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形声造字法(水旁字,木旁字、人旁字)
水獭、鳜(gui4)鱼、狁猊(sun1 ni2)、尿脬(pao1)、趵突、芫荽(yuan2 sui1)、腌臢、落魄、洛、炮烙、恪、路、络、暴露、一曝十寒
3、形声字声符表音不准确的原因
形声字准确表音的只有84.4%
(1)古今语音的发展变化
•登:橙、燈蹬、鄧、蹬,澄
•者:都,诸、猪d zh
•番:蕃、翻、潘、鄱、播p/b f
(2)字形变异,隐匿了声符的本来面貌
3、文字的简省,给声符辨识造成困难。

删,从刀,珊省声,
豪:从豕(shi3),高省声,义为猪,
盘:从皿(min3),般省声
恬:从忄(xin1),甜
疫:从疒(ne4),役声,
纣:从纟(si1),肘声
時:从日,寺声
4、有些简化字,破坏了字理
动:从力、重声〔古代重即动〕
雞(鸡)難(难)漢(溪)漢(汉)聶(聂)轟(轰)樹(树)鳳(风)补:易读错的字
暴殄天物蚌(beng4)埠毫(bo2)州裨益鞭挞不啻魑1魅(mei4) 踟躇(chi1chu2) 垂涎三尺猝(cu4)不及防厝火积薪(把火放在柴堆下面)鞑靼(对北游牧民族统称)恫吓(he4) 饿喟然良叹趑趄(zi1ju1)(行起困难)戆(zhuang1)直酗酒罅漏恸哭塑料熟稔莘(shen1)莘学子逡巡不前鄱(po2)阳湖南无耄4耋(八九十岁)饕餮(tao1tie4)
思考题:
1、你是怎样看待汉字的性质的?汉字与表音字母相比,有哪些特点?
2、你如何看待汉字形声字声符不表音的现象?汉字形体表意的模糊性的原因是什么?
3、举出跟“降”字左边的部首相同的十个字,从《说文》中查出这些字小篆的写法。

参考书目: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
王宁《汉字构形说》
伊期特林《文字的产生和发展》
索绪尔《普通语言说教程》
王洪继《汉字文化学概论》
第四章汉字的发展演变
一、甲骨文
(一)甲骨文:又称卜辞、殷虚文字等,主要是指商代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迄今为止发掘出存世的大约有15.4万片刻有文字的甲骨。

·甲骨文字的单字据孙海波《甲骨文编》的统计,多达5949个(其中多有同字异构,据最新研究,约为3500在右)
(二)甲骨文的特点
1、象形、会意字多,形声字(27%、19个)只占很小一部分。

2、字无定格,异构特多。

(1)有的正反无别
(2)有的字笔划可多可少
(3)有的偏旁部首的位置可以移易
(4)有的可在原象形的基础上增加义符或声符
(5)有的把两个、三个字合写在一起为“合文”
3、异字同形甲七用“十”表示
4、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

二、金文
(一)什么是金文?
金文又称钟鼎文、铜器铭文等,是古代铸(少数是刻)在青铜器物(钟鼎铭鬲)
上的文字
·在青铜器物上铸文,始于夏商,盛于两周,延续至秦汉。

作为一个时代独具风格的字体,这里主要是指鼎盛的时期的西周金文,可以大于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墙盘等重器铭文为代表。

(二)金文的特点
1、直观表意的象形、象意结构形态减弱,便于书写的符号形态增强
2、趋向定型化,但异体依然不少。

趋向定型化的主要表现在:
(1)形旁之意相通而混用的现象大为减少。

如甲骨文中的牧字,有从牛、从羊、从马等同种形,西周金文中则只用从牛一体,淘汰了另外两体。

(2)偏旁部首的位置有了较多的固定。

例如“彳”旁,甲骨文置于左右都可以,西周金文则基本上固定在左边。

(3)异字同形、合文、反书等现象大为减少。

从总体上看,西周金文是朝着定型化方向发展的,不过同字异构的现象依然不少。

3、形声字大量增加。

4、在书写形式上,越来越注意字形与名文整体的协调、美观。

·金文字体结构疏密相间,比甲骨文方正整齐,笔画分布均匀对称,笔道比甲骨文粗,字的体势较甲骨文雍容厚重。

三、战国文字
·战国文字的品类很多,有用毛笔写在竹简上的简册文、写在缯帛上的帛书、写在玉片上的盟书墨迹,有铸(或刻)在铜、铁、器物上的铭文、符节文和货布文,有刻于石上的石刻文,有镌为公私印章上的玺印文等等。

·战国文字的材料众多,字体也极为异样,因而无论哪一种附著物上的字体,都不能代表这一时期的所有文字,所以这一时期的文字不能像商代甲骨文、西周金那样以其附著物来命,只好以时代来标称,统称为战国文字
2、战国文字特点
战国文字最突出的特点是形体歧异多
四、小篆
(一)什么是小篆?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实行“书同文”政策时颁行的标准字体。

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成。

第一,以秦国原有的文字作为统一的标准,先“罢”(扬弃、废除)掉一切与秦文不同的六国俗体、异构,只保留其中与秦文一致的部分;
第二,拟证出统一的标准字样;
第三,写出定型后的标准字样广布天下。

(二)小篆特点
1、首先是固定了偏旁部首的位置和写法,基本上做到了定型化。

(1)轮廓定型;由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的长短大小高下参差,变成基本整齐的长方形。

如;
(2)笔画定型:由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的笔画方圆粗细不等.变成均匀圆转的线条。

(3)结构定型;由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的部件上下左右自由书写,变成具备相对固定的位置,同一字而有不同形体的现象也大为减少了。

2、是整个构形系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加强。

五、隶书
(一)什么是隶书?
隶书历史上也称佐书、史书、八分,是以点、横、掠、波磔等点画结构取代篆书的线条结构而使之便于书写的一种字体。

(二)隶书的产生。

(三)隶书种类
1、古隶:后人称初创阶段的隶书为古隶或秦隶
2、汉隶:称成熟阶段的隶书为汉隶。

汉隶是汉代官方的正式字体。

一般所谓隶书,主要是指汉书
(四)隶书特点
1、将小篆不规则的曲线和圆转的线条变为平直方整的笔画,从而使汉字进一步符号化,几乎全部丧失了象形意味。

2、隶书的形体,较之小篆往往有所减省
3、分化与归并了小篆的偏旁较大程度地改变了汉字的形体结构。

(1)小篆中的同一偏旁随着在隶书中的不同位置而改变为不同的形体
(2)小篆中的不同偏旁在隶书中被归并为同一形体
六、楷书
(一)什么是楷书?
楷书也叫真书、正书,它产生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一直沿用至今。

楷书是由隶书经过长期演变慢慢悦化出来的,在它成为一种新字体的相当长的时间里,还或多或少地带有隶书的意味,所以楷书在历史上也被称为“隶书”和“今隶”。

(二)楷书特点
1、彻底摆脱了篆书的影响,构形单一。

2、点画形态比隶书丰富。

七、草书
(一)什么是草书
草书,是人们为了书写便捷而创造的一种笔画连绵、结构省简的字体。

草之本意,在古时含有草率、急就、草创、草稿,非正式不成熟的意思。

(二)草书的种类:章草;今草;狂草
八、行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