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一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原版编写套题,配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
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编写:柳暮
1、文化中有经济,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
这说明()
A、经济是文化发展的惟一动力
B、文化是经济的反映
C、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有重大影响
2、经济中有了文化,更能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
这说明()
A、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B、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给经济以重大影响
C、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
D、实现了文化的繁荣就能实现经济的繁荣
3、每当中华民族处于重大困难的当头,中华文化的力量就会突显出来。
在外寇入侵时中华民族就会团结一致,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
在遭受巨大洪涝灾害或“非典”时,中华民族就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并最终夺取胜利。
这表明
A、文化是人所创造的
B、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力量决定综合国力
D、文化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4、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对于“文化”,正确的理解是()
A.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B.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及其创造的成果
C、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事物和现象D.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5、汉族人婚嫁时大都是喜笑颜开,而鄂西土家族女孩则自小就跟人学唱哭嫁歌,以便自己出嫁时好表现才能,哭得好听又让人伤怀感动。
土家女孩这样做,取决于其()
A.价值观念不同B.风俗习惯不同
C.文化程度不同D.交往方式不同
2005年6月1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安徒生童话讨源》,这既是为了纪念国际儿童节,也是为了纪念安徒生这位世界童话巨章诞生200周年。
据此回答第6-7题。
6、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在跨越三个世纪的时空中传遍了世界,熏陶着一代又一代年轻的心灵,他给人们带来了快乐、和平和希望。
这说明()
①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个人②优秀文化给人思想的启示和精神的享受
③文化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促进作用④优秀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7、安徒生童话哲理丰富,其文学成就不仅仅限于儿童文学,同时也为成年人所喜爱,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主要体现了优秀文化能够()
A.增强人的精神力量B.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C.改变人的思维方式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8、2005年6月9日《人民日报》报道,为了追求收视率,古装剧、戏说剧等泛滥荧屏,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在各电视台的播出比率较低。
一些古装剧、戏说剧内容荒诞、思想陈腐、格调庸俗,引起了许多观众的不满,专家学者也对导演任意删改、曲解、戏谑历史的行为提出了严肃批评。
这是因为()
A.文化产业不能走市场化道路B.价值观不同导致历史观的多元化
C.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D.艺术创作与历史研究不能有差异
9、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比现在落后得多,但当时,诸子百家,群星魂灿,是中国文化史上的
黄金时代。
这说明()
A.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B.文化可以脱离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C.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D.文化对社会发展有引导和制约作用
10、现代的商业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文化和智力的竞争。
肯德基之所以能够开遍全球,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们对其他国家的文化和消费心理有着深入的研究。
他们每在一个国家开办连锁业务前,都会对这个国家的风俗习惯作一番深入的调查论证,而且还会聘请一些了解这个国家的人作为管理人员和顾问。
肯德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A.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和消费心理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C.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不同D.对一国文化背景的了解和尊重程度,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
11、“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内容。
”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 文化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
C 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开的,两者互不影响
D 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
12、据媒体报道,2005年高考前夕,有1000余高中生考前抱“佛”脚,到成都老君庙烧香。
这说明()
①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总是积极主动的②落后文化对人的成长将带来消极影响
③传统文化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④必须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3、“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一诞生,就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
这一口号是全世界人民对和平与繁荣的期盼,也将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这表明()A.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C.世界的文化将取代各国的民族文化D.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14、进入2005年以来,《人民日报》以固定的版面,中央电视台每天以固定的时段播放《永远的丰碑》,众多的媒体努力为人们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是因为()①文化是对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③报纸和电视是人们文化生活的物质载体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15、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整合出了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到汉武帝时终于成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这说明()
A.文化在创新中发展B.任何一种文化都处于变化之中
C.信奉黄老之学是权益之计D.儒家学说也是先进性与落后性的统一体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一部关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技巨著,有“中华帝国古今工艺的总汇”。
初刊于1637年,传到国外被译出日、英、法等多种外国文字。
只因“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被“大业文人”弃置案头,而到乾嘉年间则被禁毁,以致湮没失传近300年,直到20世纪才从日本寻回。
回答16--17题:
16、《天工开物》在我国和别国的不同命运,说明()
A.文化无处不在B.不同意识形态会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C.不同国家文化完全不同D.文化呈现出各具特有的色彩
17、只因“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被“大业文人”弃置案头,以致湮没失传近300年。
这说明()
A、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B.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发展
C.人的文化素养是对生活的体验D.不同文化对人认识和改造世界有不同影响
18、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观念有许多已经被今天的社会所排斥。
这说明()
A.古代伦理道德概念是错误的B.不同时代文化标准往往是不同的
C.文化在批判而不是在传承中得以发展D.历史文化会随社会发展逐渐丧失其合理性
19、随着开放的深入,不少人尤其是青少年热衷于过洋节,而对于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却淡漠了。
如此发展下去,带来的后果是:()
A、有利于世界文化的融合
B、能够使我们国家尽快与世界接轨,扩大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C、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D、逐渐失去民族特色,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消弱民族的凝聚力
20、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
人们常说,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日本人服从。
这种差别的形成是由()
A..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决定的B.各民族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C.各民族不同的遗传因素决定的D.各民族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
21、个性化的城市建设,底蕴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多彩的文化节会,使聊城成为一座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交融“文化名城”。
总的说来,聊城文化属于“鲁”文化,如龙山文化、重视传统道德等。
下列属于聊城文化特征的是:()
A.边陲山寨文化B.民风淳朴自然C.浪漫、飘逸D.多样化的民族个性22.下列现象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②张家界、九寨沟的自然风光③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
④大汶口文化遗址⑤宗教活动、宗教教义和宗教建筑⑥克隆技术
⑦伦理道德观念⑧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⑨乡镇企业
⑩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统治机器
A、①②③④⑤
B、⑥⑦⑧⑨⑩
C、③④⑤⑥⑦
D、③⑤⑦⑨⑩
23.前几年,美国根据我国古代花木兰的故事改编的动画片在我国掀起热播狂潮,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利益。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丰富人们的文化消费
B充分开发我国的文化资源,提高民族文化竞争力
C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
D拒绝外来文化,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24、下列对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叙述错误的是:( )
A.二者都是不科学的文化B.落后文化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
C.对落后文化要坚决取缔D.腐朽文化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简答题
34、材料一:2005年4月5日,日本文部科学省正式公布了由日本右翼团体“新日本历史教科书编纂会”修订的中学教材《新历史教科书》这一新版历史教科书充满了以天皇为中心的家族国家观、亚洲支配观、对他国优越感和本国中心观。
不仅没有对旧版教科书中违背史实的内容进行修正,反而更加肆无忌惮地美化日本对亚洲邻国的侵略历史,掩盖企图灭亡中国的图谋,完全推卸战争责任,对外侵略不称“侵略”,极力强调日本的损失,肯定日本发动的战争是自存自卫的战争,并且歌颂日本国民积极投身战争的献身精神。
材料二:日本政府此举引起了中国、亚洲其他受害国,以及日本本上有识之士的强烈愤怒和抗议。
5月,中日韩三国文学专家其同编著的《历史读本——东亚历史共同读本》出版,旨在还历史一个真实,让历史不再重演。
试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说明:
(1)日本右冀势力为什么要修改历史教科书
(2)中日韩共同编著出版《东亚历史共同读本》有什么意义?
35、材料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
中华民族的顽强生命力,植根于几千年延续发展的中华文化。
正是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凝结成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
材料二: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于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熔铸了这一伟大的民族精神。
(9分)
根据上述材料简述文化的力量。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1分,共22分。
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36、“仓癝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只荣辱。
”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评析此观点。
37、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唯一力量
三、材料分析题:
材料二: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中国网络游戏产业一方面创下了实际销售由2001年的3.1亿元猛升
到2003年的13亿多元,并以1:10的规模拉动相关产业的佳绩;另一方面,它又背上了“电子海洛因”的恶名。
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游戏产业何去何从?如何才能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文化第二课)
(1)材料一、二各反映了什么现象?(6分)
(2)请简要分析网络文化对我们影响的。
(5分)
(3)请你对怎样净化网络环境,实现青少年健康上网,绿色上网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6分)
39、背景材料: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塞缪`亨廷顿炮制了所谓“文明冲突论”。
根据亨廷顿的理解,文明,是文化群体的最高形式,以宗教、历史、语言和传统划分。
他认为,三个主要文明是西方的欧洲及美国文明、中国及东方的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
他认为东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是一种区域性文明,这两种文明存在着结构性冲突,而只有西方文明反映了人类普遍的价值观,因而这三种文明将在未来相互对抗和斗争。
更甚之,亨廷顿相信,未来世界,伊斯兰国家和西方的军事对抗将会更为激烈,甚至导致暴力冲突。
如果你是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外交部的记者招待会上有西方记者向你提问,要你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进行评论,你将如何回答?(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18分
答案
1-5DBCDDB 6-10ABCAA 11-15ABDDA 16-20BBBDA 21-24BCBC
34、答:(1)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并给予经济、政治以巨大影响。
(2分)②、文化潜移默化地对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等,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1分)③、日本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国内政治上存在着强大的右翼势力,这决定了它要谋求政治霸权和文化霸权。
日本右翼势力修改历史教科书,是谋求文化霸权的表现,其日的是美化侵略历史,向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最终使日本成为政治和军事大国。
(3分)(2)①、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和人有着不同的影响。
只有正确的文化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健康发展。
(2分)②、中日韩三国文学家联合编著东亚历史共同读本还历史以真实的面目,让日本青少年了解历史真相、以史为鉴,这有助于日本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1分)有助于孤立日本右翼势力,(1分)有利于亚洲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和世界的和平与繁荣(1分)
35、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3分)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放和国家的历史中。
(2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P9二段1-2行和3-5行)(4分)36.(1)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决定(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4分)
(2)“仓癝实”、“衣食足”是丛经济方面说的,“礼节”“荣辱”是从文化方面说的,此观点肯定了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经济的基础作用),是正确的。
(4分)但把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看
作是亦步亦趋的,否认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是错误的。
(3分)
37、(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3)不同的文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回阻碍社会的发展。
(4)文化是重要的力量,生产力、改革、政治活动等也是重要的力量。
38.答:(1)材料一反映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落后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当代青少年学生的
精神食粮贫乏,大量的网络不良信息乘虚而入,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材料二反映了网络文化对社会影响的两面性。
(6分)
(2)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大量丰富有价值的信息。
但由于种种原因,网络领域良莠不齐、不良的反动、腐朽、色情等网络文化,严重侵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妨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可以用第一课P10观点回答或第二课P15-16观点回答)5分
(3)对网络文化我们应趋利避害。
①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积极引导他们培养健全人格、良好的品质,自觉抵制消极、落后的东西。
(2分)②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让积极、健康的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充分发挥文化的导向作用。
(2分)
③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加大对网络尤其是对网吧的治理,净化网络环境,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2分)
39、题(18分)
答:(1)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各民族的文化各有其特点,也各有其优点,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4分)
(2)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化的多样性正是世界丰富多彩的生动体现。
(3分)
(3)不同的文化应该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为人类的文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3分)(4)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夸大了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鼓吹西方文化是优越的文化,否认其他文化的优点,实际上是一种文化霸权主义的主张。
(4分)
(5)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文化霸权主义,坚持立足于本国优秀文化传统,汲取其他优秀文化精华,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