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全市统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全市统测)
普通高中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历史试题2018.1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有
①禅让制②宗法制③分封制④皇帝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汉武帝时代,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其主要目的是
A. 防范宰相擅权
B.选拔地方官员
C.监察地方政治
D.提高行政效率
3. 唐朝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一诗中描绘了当时的见闻:“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这一史料可以说明唐代草市
A.商人往来频繁商品种类单一
B.税收是政府唯一的收入来源
C.在商业活动中已有明显作用
D.具有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4.《剑桥插图中国史》写到:“根据一些乐工的衣饰、胡须和面部轮廓判断,可以断定他们来自中亚,陪葬的陶俑中以这种中亚男人
居多,说明唐代贵族对中亚音乐和商队的喜爱,因为他们带来了西方的物品。
”对该史料解读正确的有
①“商队”主要经丝绸之路到达中国②“西方的物品”中可能有烟草
③唐朝对外实行开放政策④唐朝贵族沉醉奢靡之音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唐宋以来,各地瓷窑所产瓷器各具风格。
右图所示著名瓷器产于
A.唐代长沙铜官窑
B.北宋河北定窑
C.唐代浙江龙泉窑
D.北宋河南均窑
6. 它在我国古代城市变迁中有突出地位,它改变了以前的城市坊里
制度,形成开放式的大街小巷。
人们不再居住在高大坊墙围绕的坊
里,且可以在沿街设店。
“它”是
A.西汉长安
B.唐朝洛阳
C.北宋汴京
D.明朝北京
7.元朝中央政府的组织大都沿用宋制,其中掌管军事的是
A.参知政事
B.三司
C.政事堂
D.枢密院
8.钱穆评价元代某一政治机构“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
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
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
该机构的设立
①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军政要务的管理
②对解决君权与相权间的矛盾有重要意义
③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④有利于中央处理地方的重大民政事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右图出自明代的《天工开物》。
图中文字有“门火先烧十个时,足火从下
攻上”、“天窗十二眼,后入薪烧火,二个时火,从上足下,共计火力十二
时辰”。
该图所示制作工序的用途是
A.铸青铜
C.冶炼铁
D.煮海盐
10.有史书载:“夫宰相之名,自……洪武时已废而不设,其后置大学士,我朝亦相沿不改。
然其
职仅票拟承旨,非如古所谓秉钧执政之宰相也。
”此处的“我朝”是指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11.雍正时期重臣张廷玉拟定了军机处的规制:“诸臣陈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要事用折,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朱笔批发。
”这反映了
A.军机大臣具有参与重要事务的职权
B.清政府开始有章可循的处理行政事务
C.皇帝只处理军机处上达的紧急奏折
D.内阁被军机处取代不再处理任何政务
12.鸦片战争后,英国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有条款规定:“华洋遇有交涉词讼,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
英国由此取得在华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
D.军舰“巡查贸易”权
13.广东南海商人陈启源在暹罗(今泰国)经商时,“见该处丝厂用法国式之器械制丝,产品精良,羡慕之余,思欲仿效”。
1873年,他回国创办了
A.发昌机器厂
B.继昌隆缫丝厂
D.保兴面粉厂
14.“台湾兵勇约四五万人,割让后半数奉命撤营内渡,官吏亦纷纷离去,兵力士气大受影响……复以仓促成军,单位又杂,唐景崧乏统驭之才及决心。
”据此可知,反割台斗争失利的原因有
①民众抗日决心不足②缺乏朝廷支持援助
③地方官员领导不力④军队临时拼凑而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宁波通久源、和丰两家纱厂,原先是雇佣外国技师的,到1911年则已‘专用华人,自为经营’。
进口宁波的日本、印度和英国棉纱从1905年的8702担减至1909年的4365担,而由宁波运出的华厂棉纱则由1905年的435担增至1909年的35387担。
”该现象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A.华商纱厂已经摆脱了对洋人的依赖
B.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华商纱厂促其发展
C.华商纱厂对洋纱竞争能力有所增强
D.帝国主义忙于一战减少对华输出商品
16.“浙江原拟以和平手段促成独立,巡抚与驻防将军迟疑不决。
11月5日,新军占领杭州,推立宪派的汤寿潜为都督,革命党人任总司令及政事部长。
”据此推测这一事件发生在
A.1911年
B.1912年
C.1924年
D.1949年
17.“据统计,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罢工高潮,13个月内全国工人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在30万以上。
”该史料可以说明
A.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B.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工人运动掀起了第一次高潮
D.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18.右图所示为某一年中国国内形势。
该年份最有可能是
A.1912年
B.1925年
C.1927年
D.1948年
19.2017年12月13日上午10点01分,南京市新街口广场四个方向
红绿灯全部显示红灯,汽车停驶鸣笛,市民自发停下脚步,大家低头
默哀。
此举是为了纪念
A.旅顺大屠杀
B.九一八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卢沟桥事变
20.史迪威(二战时期曾担任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缅印战区美军
司令)一向为中国悲观,经此一战后,已认为中国可能取得最后之胜
利。
至于徐州之放弃,则因日军效法南京的大包围又将完成,如不及时退走势成捉鳖。
“经此一战”指的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大捷
C.枣宜会战
D.百团大战
2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在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迟建立的分别是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B.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22.1954年4月,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了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
这次会议最终达成
A.《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B.《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C.《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
D.《中日联合声明》
25.中国共产党的某次会议规定,“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中国
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这次会议是
A.中共二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26.1958年,“在乐观主义的鼓动下,浮夸的计划者们在随后数月里不断提高生产指标,希望取得前所未有的增长率。
”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A.大跃进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社会主义改造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7.下表为我国1952—198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的统计。
对表格所示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百万吨)
A.粮食产量逐年稳步递增
B.一五计划以发展农业为核心
C.农业一直快速有序发展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果显著
2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其中被誉为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24.1981年,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
方针政策》的谈话指出,“为了尽早结束中华民族陷于分裂的不幸局面,我们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
”该讲话的发表
A.标志着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B.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C.全面阐述了“一国两制”构想
D.阐明了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
28.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
①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②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
多样化③指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④推动国有企业开始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 ③④
29.地铁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中国出现这一“重要标志”是在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30.1996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会晤,确立了“上海五国机制”。
在中国的积极推动下,2001年,“上海五国机制”发展为上海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A. 推动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B.促成了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构建
C.丰富了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
D.开创了发达国家合作共赢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31.发达的商品经济、健全的民主政治体制和辉煌的古典文化,使不愧为“全希腊的学校”。
“”应填入的是
A.奥林匹亚
B.马拉松
C.雅典
D.斯巴达
32.有学者认为,“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
状态。
改革以后……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
”领导这场“改革”的是
A.梭伦
B.克里斯提尼
C.伯里克利
D.苏格拉底
33.当一个君主国家逐渐变为共和国的时候,王权虽已实际上消失了很久,但行政权仍使国王保留
着头衔、荣誉,甚至财富。
英国人斩了一位国王的首级,把另一位国王从宝座上撵走以后,依然习惯于跪着对这些君主的继承人说话。
与“把另一位国王从宝座上撵走”密切相关的事件是
A.英国内战
B.克伦威尔建立独裁统治
C.光荣革命
D.《王位继承法》颁布
34.《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国王仍然拥有随意召开和解散议会的权力,国王还拥有制定内外政
策的权力,拥有任免各部大臣及官吏的权力。
这说明
A.该法案对国王没有实际的约束力
B.国王尚未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没有取得成果
D.英国君主立宪制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
35.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治形成的过程中有这样的惯例:一旦内阁收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
辞职向议会谢罪,或解散下院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该材料体现了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治的特点是
A.虚君
B.内阁对议会负责
C.选举权扩大
D.议会是内阁的登记机关
36.1787年9月,在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新宪法——美国联邦宪法。
下列项中与这部宪法内容相符的有
①总统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四年②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院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
③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众议院批准,终身任职④南方各州人口五个折合为三个来计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7.在巴黎的生活是马克思一生的转折点。
在这里,他深入研究理论,直接参加许多工人团体活动,还在1844年发表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第一次指明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人类解放的力量。
这时的马克思
A.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B.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
C.转变为一个共产主义者
D.开始了与恩格斯共同的战斗历程
38.2018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
该文献
A.由马克思独立起草
B.推动了英国宪章运动的兴起
C.是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
D.首次提出建立“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39.1956年底印度总理尼赫鲁指出不结盟“在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时是一种积极和主动的态
度。
”1958年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把“非集团”确定为对外政策的总原则。
1960年埃及总统纳
赛尔强调,只有发展中的不结盟国家才能给世界带来“良知和公正”。
据此可知
A.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
B.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C.南斯拉夫、印度和埃及积极推动不结盟运动
D.“不结盟”成为当时民族独立国家的普遍要求
40.欧洲一体化是二战后国际格局变动中的重大事件,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组成②欧洲共同体成立③《欧洲联盟条约》签订④欧元正式启用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③①④②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4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人修筑通往巴蜀的栈道,显著改善了秦岭巴山道路的通行条件,秦军循栈道据有巴蜀。
秦人又在巴蜀地区推广关中地区的水利建设技术,并显著创新。
工程的兴修既消除了岷江长期存在的水患,又灌田三百多万亩,为航运提供了便利条件,实现了水利、航运、漂木的综合利用,使蜀地更为富饶且成为灭楚统一全国的战略要地。
——据王子今《秦统一原因的技术层面考察》等摘编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写出“”处工程名称,并从技术层面概括秦统一的主要原因。
(4分)
都江堰;(1分)交通技术的改善;水利建设技术的创新;牛耕技术的推广。
(3分)
材料二中国封建王朝对西南夷地区的经略与开发肇始于秦。
公元前310年,秦惠文王灭蜀后,以蜀为基地,开始经营“巴蜀徼外”的西南夷。
公元前246年,秦王赢政即位,继续以蜀为根据地开发西南夷。
秦对西南夷的开发虽未深入到中心区,开发极为有限,却为后世王朝的进一步经略与开发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摘编自龚德全《秦汉时期“西南夷”社会的历史状况及其开发》(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概括嬴政“开发西南夷”的主要措施,简述秦对西南夷地区开发的意义。
(6分)
开辟五尺道,在其中部分地区任命官吏。
(2分)促进西南夷地区的发展,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为后世王朝管理和开发边疆地区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4分)4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革命取得最后胜利,同二战结束后不久爆发的冷战有密切的关系。
当时国共两党都有机会尽其所能利用美苏的矛盾,争取形成对自己有利的国际条件。
在这方面,中国共产党人显然更有智慧和谋略,当然首先是因为他们在中国具有更坚实和广泛的社会基础。
美苏冷战既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外部条件,也是中共建国时不得不面对的主要外部环境,中共中央选择“一边倒”向苏联的对外政策,就是为应付美苏对抗的局面而制定的。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指出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指出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政府根据“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和苏联签订的条约,并简述其对中国的积极意义。
(5分)(1)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2分,年份、名称各得1分);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分)对于加强和巩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分)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末期中国直接面对的外部环境出现了两
个基本变化。
一个是中国同苏联从盟友变成敌人,苏联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
另一个是60年代中期,美国对华政策开始酝酿重大调整。
尼克松执政后不久,便决定采取措施缓和中美关系。
1972年2月,
在经过艰苦的外交努力以后,尼克松终于实现访华。
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联合公报,迈出了和解并最终实现关系正常化的第一步。
——上述材料均摘自牛军《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之经线》(2)根据材料二,概括促使20世纪60、70年代中国对外政策发生调整的主要外部环境,结合所学,说明《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5分)
(2)外部环境:苏联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或中国同苏联从盟友变成敌人);美国对华政策发生重大调整。
(2分)说明: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分)。